近日立委提議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行政院長賴清德則回應將交由教育部研擬。此事導因於台灣去年多益(TOEIC)平均成績落後中韓,引發大眾對台灣英語競爭力的熱議。
教育部自民國93年起就明訂鼓勵各大專院校設立英語畢業門檻的政策,甚至將學生英檢通過率納入大學評鑑指標項目。目前國內大學幾乎都設有英語畢業門檻,九成以上的大學生必須自掏腰包考取英語檢定,例如全民英檢、多益或托福(TOEFL)等,且達到一定標準才能畢業。國立政治大學特聘教授何萬順曾提過,104年報考多益的37萬人次中有46%是大學生,以校園優惠價新台幣1200元計算,單單一年就貢獻業者至少兩億。
即使去年教育部發函要求各大學衡量以英檢作為畢業門檻的妥適性,同時聲明從未「強制」大學設立英語畢業門檻,並表示會將學生英檢通過率從評鑑標準中刪除,與大學經費分配款脫鉤,但至今多數學校仍按兵不動。
教育部舉著「國際化」的大旗推動各種英語教學與檢定制度已逾十年,學生與官方對此投入的成本也越來越高,但事實上又無法有效提升英語能力。大學應更重視教育本質,將「外包」給盈利機構的權責收回,而非倚賴考試與分數作為評斷準則。畢竟除了英語,還需完善考量學生多元專業發展與生涯規劃的差異。教育部若要把英語列入第二官方語言,還是得回歸第一線的教學現場,激發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與學習動機,將語言落實在生活經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