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635期
2016-11-02

【記者秦慈襄桃園報導】國立中央大學學生組成的「劇聚」劇團10月29日在中壢中平街區小研圈演出劇作《榕樹根》,透過老榮民與灣生孫子的對話探討人的根源。非傳統形式的演出場地,也讓觀眾能夠近距離與演員互動。

「俺就只能像榕樹根一樣。風往哪邊吹,根就往哪邊飄。」《榕樹根》中因念念不忘家鄉,而無法認真看待台灣生活及家人的老榮民,與無法體會爺爺思念台灣的心情,而前來找尋爺爺記憶的日本男孩,在榕樹下的苦茶攤對談。兩人一度為了「根」是在出生的地方、長期居住的地方,又或是建立家庭的地方,而發生激烈爭執。但對話最終各自解開心結、接納對方的想法並共飲一杯。製作人、中大中國文學系學生陳右晏表示,去年被問及祖籍地時,不知如何答覆,因此開始思索身份根源認同的問題,進而想以戲劇探討此主題。

1 《榕樹根》一劇中老榮民與日本男孩相遇後,展開一連串抒發各自傷懷、困惑與身份認同的對話。圖/秦慈襄攝


「你們知道這是哪裡嗎?」戲劇剛開始時,日本男孩從觀眾後方穿越人群上台,拿著一張舊照片問道。觀眾徐子婷表示,演員的口音模仿的非常到位,且兩人在激烈地表述對根源認同的看法時最精彩,「可能是因為演出者離我們很近,我覺得特別有戲劇張力!」場地雖小卻座無虛席,觀眾自由地席地而坐或站著欣賞,近距離感受演員間隨著劇情對話起伏的情緒。

3 《榕樹根》劇中主角日本男孩從觀眾座位後方走上台後,與觀眾互動、對話。圖/秦慈襄攝


飾演日本男孩的中大中國文學系學生吳柏陞笑著說:「不少觀眾戲演完都來問我到底是不是台灣人。」為了揣摩角色,他觀看許多日本節目以練習日本人講中文的口音及語調。飾演老榮民的中大生命科學系學生羅立盛則表示,會幫角色先寫好自傳,再跟導演討論是否符合角色性格。

「榕樹根有兩種,地生的根是你真真實實生活、扎根的地方,而氣生根就像扎在回憶裡的根。」導演、編劇、中大物理系學生翁茂勛提到,取名《榕樹根》是因灣生及老榮民皆在經歷相同戰爭後,離開從小生長的地方,所以藉灣生孫子與老榮民對話,探討根源認同的不同見解。

標籤:戲劇 , 劇聚 , 榕樹根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