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699期
2019-04-17

【專題記者許容瑄、黃俐榛、林奕辰、莊珺茹、謝承學綜合報導】香火鼎盛的廟宇裡,信徒拿著香虔誠的祭拜,將心中的願望化作低語,期待能傳遞到神像的耳中。在信徒心中,神像除了是神明的具體化身,也是信仰的重要象徵,然而,經過歲月的洗禮,這些神像難免因為蟲蛀、天災而毀損,輕微時可由廟方自行處理,但若嚴重受損,就需要專業人士:神像修復師,進行完整的修復。神像修復師的工作涵蓋了宗教層面和工藝技術,除了精湛的技巧,由於修復過程要與廟方、神明溝通,對於民間信仰的熱情更是重要。神像修復師修復的不只是神像,更是民眾信仰的寄託。

在加固過程中,神像修復師透過針筒注射,針對小裂縫及膨拱的部份注射加固材料。 圖/周志明提供

信仰與技術須並重 修復神像眉角多

細心填補神像被白蟻蛀出的缺口、重新將掉漆的表層上色、接合脫落的部位⋯⋯,神像修復是一份重現歷史的工作。修復神像與修復其他文物最大的不同在於需考慮祂們的性別、年紀、職業,甚至文官武將等各種身份,這些都替神像添加了些許神秘的色彩,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所長李建緯認為,修復師應該要對神像進行事先的背景調查,並遵循一定的民俗儀式。例如,整修神像以前,廟方人員須進行「請神儀式」,將附在神像中的神靈請出,暫時寄託在香爐之中,避免被修復過程打擾;修復時也要留意神像身上的標誌性特色,如傳說中被毛蟹養大的田督元帥嘴部有毛蟹圖案,在還原底圖時便需特別注意此細節。另外,雕刻神像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便是象徵讓神靈進入神像中的「開光點眼」。

在開光點眼的過程中,執行者會用硃砂筆在神像的眼睛、手、腳、前胸、後背等處點上紅點,然而,隨著時間流逝,紅點會因為香爐的煙燻與油漆的剝落而失去原本的痕跡,修復師在清潔神像時會避開這些地方,以保留民間信仰的痕跡。神像修復師周志明表示,「我們就盡量把那些紅點保留住,因為那個是民間信仰的一部分。」

身為一名神像修復師,如何拿捏科學檢測與民間信仰之間的平衡是一件不可忽略的要務,即使修復工作需運用理性的邏輯推論,但此工作背後蘊含的信仰與文化層面也是必須顧及的。周志明表示,團隊成員在修復工作開始之前都會先跟神請安,報備今天的工作進度、修復位置等等,並在擲筊徵得神明同意後才動工,「這已經無關信仰了,而是對這份職業一種基本的尊重。」
修神恐不敬?修復師逆向操作破迷思

修復的過程中,神像修復師也時常會遭遇與信徒觀念產生衝突的時候,許多廟方與信徒會認為修復神像是對神靈不敬的舉動,也會影響神明的靈驗度。指南宮廟方人員談論神像修復時的態度十分保留,「我們講這些事情(修復神像)都是有一個底線的。」一提及神像修復,廟方便閉口不談。周志明也舉例,團隊在修復台南市風神廟的雷公、電母兩尊神像時就曾被駐廟廟公百般刁難,「他(廟公)不讓我們直接吹電風扇,還一直叫我們把工作器具移開!」,他解釋這樣的狀況其實屢見不鮮,因為信徒對神像修復工程不了解,進而產生排斥修復師的心態。

「那時候我就告訴自己,我一定要讓他們有不同的想法。」周志明懷著這樣的期許,不將神像帶回工作室進行修復,而是將工作器具帶到廟裡,直接向大眾展示修復過程,更對民眾的提問有問必答,透過公開透明的展示,讓信徒了解神像在修復過程中如何被對待,化解修復師與信徒之間的隔閡。「那位風神廟的廟公後來還幫我們搬椅子、搬桌子,甚至還幫我們接了其他案子!」周志明藏不住臉上得意的神情,「給予大眾對於神像修復正確的想像也是修復師的職責之一。」

談到修復雷公和電母的那段時光,風神廟總幹事謝明峯表示,一開始廟方人員確實是抱持著不得已的心態請師傅整修神尊。「一般來講我們是能不要動到(神像)就不要動,但祂(電母神像)基座已經整個腐爛了,能不修嗎?」他解釋,由於神像誤浸到水,保存狀況堪憂,為使風神廟香火延續,整修神像成了迫在眉睫的要務。廟方審慎考慮後才決定聯絡周志明,進行較深入且不破壞神像原貌的修復,「周老師(周志明)非常有耐性,當時為了不破壞到神尊的底漆,他花了很多時間非常小心地弄。」謝明峯欽佩地說,當時周志明把整個工作團隊帶到廟裡,雖然沒有了工作室的專業環境而使工作難度增加,但能夠讓廟中神明在冥冥之中了解修復狀況十分難得,「當時工作環境不好,真是辛苦他們了。」
歷史痕跡是去是留?修補與破壞的一線之隔

周志明表示,「修復」這個詞其實相當難去定義,在進行神像修復時,究竟該修到哪種程度才是完成呢?約民國70年以前,修復師們多為傳統匠師兼任,沒有所謂「神像修復師」的專職,當時的修復觀念多半為將神像修復成全新的模樣。而現今人們對神像修復的觀念已經較為開放,要怎麼修、如何修都是透過廟方與修復師相互討論後執行,並無絕對答案。對此,周志明以自身經驗為例,當時他的工作室在當地舉辦說明會,讓在地居民及廟方了解神像修復的方法與過程,此舉不僅能夠讓在地人更了解他們的工作及來意,也能了解在地人的想法及期待,「這個不是一言堂,修復師說的算,這個是必須要大家去討論的。」

站在學術研究的立場而言,神像在修復的過程中若沒有使用原本的材料補強,可能會失去許多珍貴的歷史紀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研究助理吳慶泰指出,「如果刻意的把它(顏料層)全部刮除掉,整個歷史痕跡就會完全不見!」李建緯也指出,「重新幫祂(神像)補,或是把祂原來覆蓋的顏料層(神像表面)剝除,我覺得都是一種非常粗暴的做法。」此種「破壞性的修復」將會造成往後接手的修復師誤判神像狀況,或使研究人員無法分析神像的歷史脈絡。謝明峯也認為,若神像修復後如全新一般,有可能會失去其歷史意義。
科學技術新助力 還原神尊最初模樣

隨著神像修復技術與時俱進,許多科學方法也被引入幫助修復師進行更縝密的修復。在過去,修復師會直接將神像的顏料層去除,重新換上新的材料,而許多現代的修復師已開始利用紅外線、X光等科學方法來還原神像最初的模樣,修復前,修復師亦須攝影記錄文物細節,以利後續的比對。

吳慶泰也說明,現在的技術會運用紅外線儀器,利用紅外線的穿透性來反射出底層圖像,確認神像原有的面貌與顏色,還會利用X光攝影為神像拍攝X光照片,幫助修復師清楚透視神像的內部情形與修復狀況等。同時修復師也會進行數位掃描,將神像的資訊以數位方式保存,以便未來透過3D疊圖幫助他們比對文物今昔的差別。通過嚴謹的科學檢驗,考察神像原有的樣貌,才能做深入的修復。

有別於傳統修復方法,周志明採用科學儀器,清楚檢視神像內部以確實修復神像。 圖/周志明提供

修補文化斷層  神像修復師以技藝延續記憶

不只修復標準與技術隨著時代漸漸改變,神像修復師也是文化興衰的見證者。周志明指出,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案例便是修復馬祖南竿島上鐵板村(現稱仁愛村)天后宮的21尊泥塑神像。當時當地居民的請神儀式已經失傳,於是請求他的協助。

然而,周志明解釋,祭爐儀式(請神儀式)常會根據各地信仰不同而有所差異,要找回原本的方法並不容易。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從台灣本島尋求協助,然而台灣本地文化與馬祖所遵循的福州習俗截然不同,他舉例,如果請道長或法師來,該用福州話還是台語進行儀式?周志明十分掙扎,害怕當地文化從此被取代。他無奈地說:「其實在馬祖有很多村莊都這樣。」他感嘆,民間信仰的文化斷層發生得如此迅速。

因為神像地位的特殊性,在進行修復工作之前必須經過「請神」的儀式,將神靈從神像中請出來。圖為周志明為馬祖的泥塑像執行請神儀式。 圖/周志明提供


談到神像修復的傳統技藝是否可能後繼無人,周志明對此表達樂觀態度。他說明,神像修復業大致上可分為:傳統匠師、學術研究領域的修復師以及民間單位修復師,而這三種修復師在神像修復的觀念上皆有不同。傳統匠師傾向於用務實的方式修理神像,如在掉漆的表面上塗一層新漆、在缺口中填補新材料等;研究人員則較偏重學術研究,盡量保留原貌、不過度修復;民間單位修復師則是結合前兩者的特色,利用學術規格的材料、技術還原神像的樣貌,但仍保留神像的實際用途,使之仍能在廟裡受人參拜。

神像修復是一件艱苦的工作,僅管有許多年輕學子陸續拜傳統匠師為師,卻常常學習不久就打退堂鼓;但學術研究領域的修復師,像是博物館研究人員,由於公部門的體系健全,因此人員招募狀況相對穩定;而民間近年來對神像修復的想法、理念漸趨多元,不少修復師紛紛自行創業,「(這個行業的人)只會多不會少。」周志明表示。吳慶泰補充,目前台灣各大學多有開設古文物修復課程,持續培育修復神像及其他古物的人才。

周志明的團隊在修復神像前,利用棉花棒簡單清潔神像的外層,不正確的清潔方式可能造成神像的損壞。 圖/周志明提供


「修復不如做菜,按照食譜便能煮出相同的東西,而是必須累積經驗。」周志明真摯地分享。如同李建緯所說,神像修復要處理的不僅是人事物,更是一種對待文化的方式。不論是使用傳統的匠師工法還是現代科學的檢測技術,修復師的巧手在神像的每個細節中展現得一覽無遺。他們以虔誠的心與務實的態度,賦予一尊尊住著老靈魂的神像全新的生命。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