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藝術融信仰 《五橘宮》展神壇意象
藝文
第1707期
藝術融信仰 《五橘宮》展神壇意象
焦點
2019-10-03
【記者蔡淳宇台北報導】展場外黃底紅字的顯眼招牌「林北山五橘宮」,以及入口處的牌子寫著「有求必應」,彷彿踏入熟悉的信仰場域。就讀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的黃舜廷,自9月21日於位在台北市的「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舉辦個展《林北山-五橘宮》,將民間信仰的元素帶入展場,試圖探討藝術的本質。談及《林北山-五橘宮》的名稱由來,黃舜廷說明,「林北山」的命名源於經驗中的生活場域—由新北市林口區、台北市北投區與中山區所建構而成,而「五橘」則是「有錢」的台語諧音。他以財神廟作為基礎,打造出結合藝術與招財文化的展覽空間。黃舜廷觀察,民間信仰中對偶像的崇拜,與藝術非常相似,因此,他連結展覽空間及信仰場域,拼貼兩者的相似處,欲凸顯其背後相似的生產邏輯及價值建構方式。如同人們拜財神廟,目的是獲得財富;創作者則透過各種不同形式的作品,不斷探討藝術的內涵,最終希望能了解藝術的本質。作品〈金、銀五橘公像〉中,黃舜廷轉換人們算命時的情景,一對巴哥犬玩偶,及對應的指示圖寫著「背景有靠山」、「腳踩元寶橘」等字樣。他解釋,選擇巴哥犬玩偶的原因,除了巴哥犬有吉祥犬之稱,另一方面,玩偶象徵偶像,而他在繪製的過程中,同時將玩偶賦予偶像化的意義。 作品〈金、銀五橘公像〉由指示圖對應出「背景有靠山」、「腳踩元寶橘」、「五橘連珠」、「橘樹倒」等字樣。 圖/蔡淳宇攝另一個以紅牆為底佇立的作品〈金五橘〉,一旁貼著「摸五橘」之詩,黃舜廷提到,他常被詢問能否觸摸這件作品。事實上,他考察全台30多間財神廟,發現類似的場所幾乎都有提供民眾觸摸的神像,而這件作品,正是為了讓觀眾意識到他想表達的主題—藝術的觸感。黃舜廷進一步說明,在展覽場域中,藝術品的神聖性特質,讓人有不可觸摸的印象,相反地,在廟宇中信眾則會直覺地觸碰神像。然而他認為,無論身處哪一個空間,人們都在無形中被所處的環境馴化了。 作品〈金五橘〉,一旁貼著「摸五橘」之詩,黃舜廷藉此傳達「藝術的觸感」。 圖/蔡淳宇攝展場中唯一的錄像作品〈主殿―橘光轉轉〉,以紅光為背景,銀幕播映著不斷滾動的黃色畫面。福利社執行秘書蔡秉儒表示,這件作品將神壇意象轉換成簡單的光影裝置,以光展現大眾對神明的集體想像。另外,黃舜廷將欄杆置於影像前,區隔出觀者與作品,不僅是提取廟宇中人神界線的概念,同時也比喻展示空間不可跨越的紅線。而觀眾李政勳提到,創作者將民間信仰,轉化為幽默諷刺的展品,讓他很喜歡整場展覽傳遞的概念。 作品〈主殿―橘光轉轉〉是展場中唯一的錄像作品,以黃色滾動的畫面連結對神明的想像。 圖/蔡淳宇攝
傳承黑旗文化 鄭郁璇堅持手繪皁纛
藝文
第1706期
傳承黑旗文化 鄭郁璇堅持手繪皁纛
2019-09-26
【記者張珮慈高雄報導】在青色的棉布上,以金色顏料描繪身穿鎧甲、持長槍,且有著鱷魚頭與人身的圖像。畢業於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班的學生鄭郁璇舉辦個展,以台南傳統的黑旗文化──皁纛為題,於9日在高科大文創系藝術迴廊展出。 開展當天,高科大文創系學生與老師共同前來觀展,盼此展成為學弟妹未來榜樣。 圖/鄭郁璇提供「皁纛」是道教經書《元洞玉曆章》中玄天上帝下凡收服魔王的法器,後沿用為稱呼黑色絲織品製成的軍用大旗,「皁纛」便是此面黑色旗子正統的說法,現今在台南廟口常會擺放皁纛黑旗,用於告知外界此地有神明駐紮。正規的黑旗由毛筆手繪而成,旗上圖騰包含象徵玄天上帝的北斗七星、二十八星宿與三十六官將等,如今因廟方主張印製成本較低,且手繪不容易保存,使黑旗多以印刷的方式製作,導致手繪傳統逐漸失傳。為呈現皁纛黑旗最真實的樣貌,鄭郁璇承襲道教派別之一的「閭山派」在台南府城唯一的老匠人手藝,決定手持毛筆繪製每一幅圖畫。「畢竟老師傅都這樣堅持了,那年輕人也不能輸啊!」鄭郁璇笑著說,他認為此技藝應更受到重視。 由於手持毛筆繪製過程不易,創作者鄭郁璇完成四個系列作品共耗時兩年的時間。 圖/鄭郁璇提供由於黑旗是玄天上帝的器具,鄭郁璇堅持在繪圖時必須保有儀式感,因此在調配顏料的過程,他不會隨便取水,而會使用廟宇桌上擺的礦泉水當作稀釋的水源,以虔誠的態度對待作品。並且,因顏料畫在棉布上不如紙張易於推開,鄭郁璇還加入壓克力與嬰兒粉混合使用,再加上黑旗是在黑底繪上白色顏料,較不容易的地方在於,有些大型作品,顏料必須疊五次以上才能完整呈現白色。此次在高科大主要展出的是二十八星宿系列,古人為觀測天體運行,把天空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以每區域的星宿做為觀測記號,觀展者可依農曆生日尋找自己的代表星宿與意義,猶如東方版十二星座。鄭郁璇也提到,創作過程最困難的是,要先了解黑旗圖騰的含意與故事,「例如二十八星宿裡面第一個叫做角木蛟,我研究後知道他是鱷魚的形象才開始創作。」 角宿是東方七宿之首,以蛟為形象代表,鄭郁璇以獸首取代普遍以人頭為造型來表現。 圖/張珮慈攝鄭郁璇的畫作中,除了細細品味毛筆樸質的筆觸與創意獸頭人身的造形,更重要的是要使皁纛黑旗工藝能被更多人看見。觀展民眾、高科大文創系碩士班學生郭玟宏說:「我在台南有注意到黑旗都會擺在廟口,但藉由展覽我才知道的它的作用與星宿的故事。」而另一位觀展民眾、高科大文創系碩士班學生蔡晉丞則說:「展覽融合中國四象五行的概念,具有很高的文化傳承意涵。」
當神像的風華不再 —— 延續歷史的神像修復師
專題
第1699期
當神像的風華不再 —— 延續歷史的神像修復師
2019-04-17
【專題記者許容瑄、黃俐榛、林奕辰、莊珺茹、謝承學綜合報導】香火鼎盛的廟宇裡,信徒拿著香虔誠的祭拜,將心中的願望化作低語,期待能傳遞到神像的耳中。在信徒心中,神像除了是神明的具體化身,也是信仰的重要象徵,然而,經過歲月的洗禮,這些神像難免因為蟲蛀、天災而毀損,輕微時可由廟方自行處理,但若嚴重受損,就需要專業人士:神像修復師,進行完整的修復。神像修復師的工作涵蓋了宗教層面和工藝技術,除了精湛的技巧,由於修復過程要與廟方、神明溝通,對於民間信仰的熱情更是重要。神像修復師修復的不只是神像,更是民眾信仰的寄託。 在加固過程中,神像修復師透過針筒注射,針對小裂縫及膨拱的部份注射加固材料。 圖/周志明提供信仰與技術須並重 修復神像眉角多細心填補神像被白蟻蛀出的缺口、重新將掉漆的表層上色、接合脫落的部位⋯⋯,神像修復是一份重現歷史的工作。修復神像與修復其他文物最大的不同在於需考慮祂們的性別、年紀、職業,甚至文官武將等各種身份,這些都替神像添加了些許神秘的色彩,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所長李建緯認為,修復師應該要對神像進行事先的背景調查,並遵循一定的民俗儀式。例如,整修神像以前,廟方人員須進行「請神儀式」,將附在神像中的神靈請出,暫時寄託在香爐之中,避免被修復過程打擾;修復時也要留意神像身上的標誌性特色,如傳說中被毛蟹養大的田督元帥嘴部有毛蟹圖案,在還原底圖時便需特別注意此細節。另外,雕刻神像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便是象徵讓神靈進入神像中的「開光點眼」。在開光點眼的過程中,執行者會用硃砂筆在神像的眼睛、手、腳、前胸、後背等處點上紅點,然而,隨著時間流逝,紅點會因為香爐的煙燻與油漆的剝落而失去原本的痕跡,修復師在清潔神像時會避開這些地方,以保留民間信仰的痕跡。神像修復師周志明表示,「我們就盡量把那些紅點保留住,因為那個是民間信仰的一部分。」身為一名神像修復師,如何拿捏科學檢測與民間信仰之間的平衡是一件不可忽略的要務,即使修復工作需運用理性的邏輯推論,但此工作背後蘊含的信仰與文化層面也是必須顧及的。周志明表示,團隊成員在修復工作開始之前都會先跟神請安,報備今天的工作進度、修復位置等等,並在擲筊徵得神明同意後才動工,「這已經無關信仰了,而是對這份職業一種基本的尊重。」修神恐不敬?修復師逆向操作破迷思修復的過程中,神像修復師也時常會遭遇與信徒觀念產生衝突的時候,許多廟方與信徒會認為修復神像是對神靈不敬的舉動,也會影響神明的靈驗度。指南宮廟方人員談論神像修復時的態度十分保留,「我們講這些事情(修復神像)都是有一個底線的。」一提及神像修復,廟方便閉口不談。周志明也舉例,團隊在修復台南市風神廟的雷公、電母兩尊神像時就曾被駐廟廟公百般刁難,「他(廟公)不讓我們直接吹電風扇,還一直叫我們把工作器具移開!」,他解釋這樣的狀況其實屢見不鮮,因為信徒對神像修復工程不了解,進而產生排斥修復師的心態。「那時候我就告訴自己,我一定要讓他們有不同的想法。」周志明懷著這樣的期許,不將神像帶回工作室進行修復,而是將工作器具帶到廟裡,直接向大眾展示修復過程,更對民眾的提問有問必答,透過公開透明的展示,讓信徒了解神像在修復過程中如何被對待,化解修復師與信徒之間的隔閡。「那位風神廟的廟公後來還幫我們搬椅子、搬桌子,甚至還幫我們接了其他案子!」周志明藏不住臉上得意的神情,「給予大眾對於神像修復正確的想像也是修復師的職責之一。」談到修復雷公和電母的那段時光,風神廟總幹事謝明峯表示,一開始廟方人員確實是抱持著不得已的心態請師傅整修神尊。「一般來講我們是能不要動到(神像)就不要動,但祂(電母神像)基座已經整個腐爛了,能不修嗎?」他解釋,由於神像誤浸到水,保存狀況堪憂,為使風神廟香火延續,整修神像成了迫在眉睫的要務。廟方審慎考慮後才決定聯絡周志明,進行較深入且不破壞神像原貌的修復,「周老師(周志明)非常有耐性,當時為了不破壞到神尊的底漆,他花了很多時間非常小心地弄。」謝明峯欽佩地說,當時周志明把整個工作團隊帶到廟裡,雖然沒有了工作室的專業環境而使工作難度增加,但能夠讓廟中神明在冥冥之中了解修復狀況十分難得,「當時工作環境不好,真是辛苦他們了。」歷史痕跡是去是留?修補與破壞的一線之隔周志明表示,「修復」這個詞其實相當難去定義,在進行神像修復時,究竟該修到哪種程度才是完成呢?約民國70年以前,修復師們多為傳統匠師兼任,沒有所謂「神像修復師」的專職,當時的修復觀念多半為將神像修復成全新的模樣。而現今人們對神像修復的觀念已經較為開放,要怎麼修、如何修都是透過廟方與修復師相互討論後執行,並無絕對答案。對此,周志明以自身經驗為例,當時他的工作室在當地舉辦說明會,讓在地居民及廟方了解神像修復的方法與過程,此舉不僅能夠讓在地人更了解他們的工作及來意,也能了解在地人的想法及期待,「這個不是一言堂,修復師說的算,這個是必須要大家去討論的。」站在學術研究的立場而言,神像在修復的過程中若沒有使用原本的材料補強,可能會失去許多珍貴的歷史紀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研究助理吳慶泰指出,「如果刻意的把它(顏料層)全部刮除掉,整個歷史痕跡就會完全不見!」李建緯也指出,「重新幫祂(神像)補,或是把祂原來覆蓋的顏料層(神像表面)剝除,我覺得都是一種非常粗暴的做法。」此種「破壞性的修復」將會造成往後接手的修復師誤判神像狀況,或使研究人員無法分析神像的歷史脈絡。謝明峯也認為,若神像修復後如全新一般,有可能會失去其歷史意義。科學技術新助力 還原神尊最初模樣隨著神像修復技術與時俱進,許多科學方法也被引入幫助修復師進行更縝密的修復。在過去,修復師會直接將神像的顏料層去除,重新換上新的材料,而許多現代的修復師已開始利用紅外線、X光等科學方法來還原神像最初的模樣,修復前,修復師亦須攝影記錄文物細節,以利後續的比對。吳慶泰也說明,現在的技術會運用紅外線儀器,利用紅外線的穿透性來反射出底層圖像,確認神像原有的面貌與顏色,還會利用X光攝影為神像拍攝X光照片,幫助修復師清楚透視神像的內部情形與修復狀況等。同時修復師也會進行數位掃描,將神像的資訊以數位方式保存,以便未來透過3D疊圖幫助他們比對文物今昔的差別。通過嚴謹的科學檢驗,考察神像原有的樣貌,才能做深入的修復。 有別於傳統修復方法,周志明採用科學儀器,清楚檢視神像內部以確實修復神像。 圖/周志明提供修補文化斷層  神像修復師以技藝延續記憶不只修復標準與技術隨著時代漸漸改變,神像修復師也是文化興衰的見證者。周志明指出,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案例便是修復馬祖南竿島上鐵板村(現稱仁愛村)天后宮的21尊泥塑神像。當時當地居民的請神儀式已經失傳,於是請求他的協助。然而,周志明解釋,祭爐儀式(請神儀式)常會根據各地信仰不同而有所差異,要找回原本的方法並不容易。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從台灣本島尋求協助,然而台灣本地文化與馬祖所遵循的福州習俗截然不同,他舉例,如果請道長或法師來,該用福州話還是台語進行儀式?周志明十分掙扎,害怕當地文化從此被取代。他無奈地說:「其實在馬祖有很多村莊都這樣。」他感嘆,民間信仰的文化斷層發生得如此迅速。 因為神像地位的特殊性,在進行修復工作之前必須經過「請神」的儀式,將神靈從神像中請出來。圖為周志明為馬祖的泥塑像執行請神儀式。 圖/周志明提供談到神像修復的傳統技藝是否可能後繼無人,周志明對此表達樂觀態度。他說明,神像修復業大致上可分為:傳統匠師、學術研究領域的修復師以及民間單位修復師,而這三種修復師在神像修復的觀念上皆有不同。傳統匠師傾向於用務實的方式修理神像,如在掉漆的表面上塗一層新漆、在缺口中填補新材料等;研究人員則較偏重學術研究,盡量保留原貌、不過度修復;民間單位修復師則是結合前兩者的特色,利用學術規格的材料、技術還原神像的樣貌,但仍保留神像的實際用途,使之仍能在廟裡受人參拜。神像修復是一件艱苦的工作,僅管有許多年輕學子陸續拜傳統匠師為師,卻常常學習不久就打退堂鼓;但學術研究領域的修復師,像是博物館研究人員,由於公部門的體系健全,因此人員招募狀況相對穩定;而民間近年來對神像修復的想法、理念漸趨多元,不少修復師紛紛自行創業,「(這個行業的人)只會多不會少。」周志明表示。吳慶泰補充,目前台灣各大學多有開設古文物修復課程,持續培育修復神像及其他古物的人才。 周志明的團隊在修復神像前,利用棉花棒簡單清潔神像的外層,不正確的清潔方式可能造成神像的損壞。 圖/周志明提供「修復不如做菜,按照食譜便能煮出相同的東西,而是必須累積經驗。」周志明真摯地分享。如同李建緯所說,神像修復要處理的不僅是人事物,更是一種對待文化的方式。不論是使用傳統的匠師工法還是現代科學的檢測技術,修復師的巧手在神像的每個細節中展現得一覽無遺。他們以虔誠的心與務實的態度,賦予一尊尊住著老靈魂的神像全新的生命。
傳承在地民俗信仰  明道首創媽祖文化學院
生活
第1659期
傳承在地民俗信仰  明道首創媽祖文化學院
2017-10-04
【記者謝佩如綜合報導】世界第一座「媽祖文化學院」9月27日於明道大學正式成立,成為國際第一所研究與推廣媽祖文化的大學。明道自西元2009年起加入「大甲媽祖國際文化節」的協辦單位,成為大甲媽祖繞境行程中唯一駐駕的大學,今年三月明道學生扮演九天玄女迎接媽祖,並紛紛鑽轎底慶祝繞境活動。  明道大學校方與媽祖聯合會理事,一同參與媽祖文化學院揭碑典禮。圖/明道大學秘書處提供。媽祖文化學院將開設十幾門課程,主要包含文化採訪報導、文化創意開發及企劃管理三大軸向,學生可依照興趣自由選修,修足規定的21學分即可得到媽祖文化學位認證。明道中國文學系教授、媽祖文化學院主任謝瑞隆說:「希望透過媽祖學院的設置,讓媽祖文化推廣更活潑年輕化。」同時,學院整合台灣學術文化力量,可望成為國際媽祖文化交流平台。  媽祖文化學院擺放一尊來自北斗奠安宮的軟身媽祖於系辦公室,為辦公室代表文物。圖/劉柏宏提供「台灣廟宇文化」為媽祖文化學位學程必修課,謝瑞隆表示,學生可透過台灣民間信仰及廟宇認識生活周遭的民俗文化,並了解神明典故與祭拜儀式。曾修習此課的中文系學生劉得權說:「老師以參加一場廟宇盛會為作業內容,能親自體驗台灣信仰文化,十分新鮮有趣。」而中國文學研究所學生劉柏宏對於生活中的祭典儀式充滿好奇,想透過課程探究其意義,也怕以後家中長輩不在,便無人接手祭拜事宜。此外,下學期將開設另一門必修課「跟著媽祖遊台灣」,透過全台各大媽祖廟認識當地歷史。賴威翔為明道餐旅管理學系學生,他認為透過學院開設相關課程,並由專業人士解說,可以更有效率地了解媽祖。他說:「隨著時間流逝,很多年輕人都漸漸不接觸媽祖文化了,說不定這會是不錯的傳承。」劉柏宏則表示台灣也有基督及天主學校,是對國外人文信仰的認同,所以媽祖學院也正是對台灣民間信仰的肯定,十分特別。然而,有學生對媽祖文化應為獨立領域或歸為民間文學抱持疑慮,並擔心實用性質不大,可能難以吸引學生。另外,學院也將籌辦媽祖動畫設計競賽、媽祖寒暑體驗營及發行媽祖學刊等,完成媽祖學位者會優先安排到台灣媽祖聯誼會宮廟,參與寒暑假實習服務,並提供實習費用或獎學金。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