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仟儒新竹報導】一團團變異腫瘤散佈在白色的牆面上,寫實擬真的外型乍看下就似子宮內血淋淋的胚胎。國立清華大學藝術教育與創作研究所學生鄭迺蓁,25日於「邸家Dejia」舉行《胎變》創作個展。藉由具受精缺陷的「葡萄胎」依附母體而生,至脫離陣痛的過程,隱喻鄭迺蓁從病態家庭關係中自我修復,並反思現代家庭的定義。
運用塑料製成子宮內的變異腫瘤「葡萄胎」,象徵病態家庭關係。圖/翁芊儒攝
「腫瘤有一種病態的美。」鄭迺蓁表示,寫實呈現醜陋的癌細胞與腫瘤,像揭開她家庭中的衝突。她認為,自己與家人的互動建立在物質而非心靈,家裡的成員似活在自己小空間、缺乏交流。而母親典型傳統婦女的形象,一方面為她樹立不可動搖的舊時代價值觀,一方面卻又期待她擁有自己的人生,「我一直活在我媽的矛盾裡。」
展場作品大多以熱熔膠、保麗膠、樹酯與壓克力顏料製成。圖/翁芊儒攝
《母親的眼》系列作品中,鄭迺蓁希望用母親的視角觀看自己的童年。她利用賽璐璐片輸出照片並鑲在腫瘤中,再用LED燈將此透明影像染色、呈現童年的回憶。《脫離陣痛》系列則由一群依附牆面的腫瘤構成,象徵依附母體孕育的生命。鄭迺蓁剖悉自己幼時缺乏母愛,並認知自己對親密關係的渴望。她表示,儘管脫離過程需要一段「陣痛期」,但仍期許自己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鄭迺蓁利用賽璐璐片輸出照片並鑲在腫瘤中,再用led燈將此透明影像染色、呈現童年的回憶。圖/翁芊儒攝
一張實體大紅桌與數張椅子形成辦桌場面。《圓系列—盤中飧》中呈現婚喪喜慶時,傳統家庭的團聚光景。桌面的碗中放置照片,則象徵短暫團聚時、親人一同咀嚼往日回憶。然而,疏離的親屬關係在片刻的相聚時光後,就如同吃完的辦桌,打包帶走。鄭迺蓁以此諷刺傳統家庭「團聚」徒留形式,且在以小家庭為主的現代更明顯。儘管作品充滿對傳統家庭概念的質疑,但鄭迺蓁提到,佈展過程中也有收穫,「圓桌是我媽媽幫我找來的。」籌備期間她也一邊修復自身的家庭關係。
一張實體大紅桌與數張椅子形成辦桌場面,象徵短暫團聚時、親人一同咀嚼往日回憶。圖/翁芊儒
展場作品大多以熱熔膠、保麗膠、樹酯與壓克力顏料製成。「把以前使用熱熔膠的經驗重新結合創作。」民國八零年代許多工廠外移,鄭迺蓁的母親失業後從事家庭代工,國中時鄭迺蓁也常在旁協助。「當時對這個東西厭煩也恐懼。」鄭迺蓁坦言,當時覺得這是卑微的工作,深怕他人將自己定義為貧窮。經過多年後重新運用熱熔膠與塑料,心境已然成熟許多,「是那段經歷把我帶到這個地方。」
泛藍光的腫瘤中鑲嵌著家族大合照,象徵傳統觀念中的團圓。圖/翁芊儒攝
創作主題《胎變》源自於王文興的小說《家變》。鄭迺蓁藉小說欲打破當代人對傳統家庭的想像,隱喻原生家庭遵循上一代傳統價值,與新世代觀念間的衝突。「家庭的定義值得大家去思考。」傳統家庭的倫理價值隨著時代而改變,鄭迺蓁希望參展者思考自己與家人的互動關係,並重新定義家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