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796期
2024-10-18
生活
焦點

【記者黃伊晨台北採訪報導】長期致力於幫助社區高關懷少年的逆風劇團,13日下午在大稻埕逆風樓咖啡館舉辦「安置機構兒少-賦歸之路與當前挑戰」主題講座,討論因家庭失能或犯罪的兒少,進入安置教養機構後的生活,以及離開機構重回社會後面臨的挑戰。講座邀請兩位受安置經驗者,分享在安置機構的生活經驗,同時也請到在安置機構服務的社工,和聽眾展開安置議題對話。

「安置機構兒少-賦歸之路與當前挑戰」主題講座,與談者由左至右為安置經驗者CT(化名)、安置機構社工黃穎歆、安置經驗者小佩(化名)、主持人林佳緯,經由多方對話釐清安置議題的現況和缺陷。 圖/黃伊晨攝

「安置機構兒少-賦歸之路與當前挑戰」主題講座,與談者由左至右為安置經驗者CT(化名)、安置機構社工黃穎歆、安置經驗者小佩(化名)、主持人林佳緯,經由多方對話釐清安置議題的現況和缺陷。 圖/黃伊晨攝

講座後,主辦方將與會者分成三個小組,一起動手製作創意「社會安全網地圖」。他們先是將面具放在海報中心,擬作受安置的孩童,接著用各式布料、毛線、便條紙等素材拼貼,描繪安置孩童的想法與需求。有聽眾拿出畫筆,畫下安置孩童所期盼的完整家庭樣貌;有人則是拿出便條紙,逐一寫下孩童離開安置所後,所面臨的住所、三餐、金援等種種生活問題。講座對談結合手作活動,創造更多經驗者和聽眾互動交流的機會。

聽眾和與談人分組製作創意「社會安全網地圖」,畫出安置孩童期盼的家園,也寫下他們離開安置機構後繼續面臨的生活困境。圖/黃伊晨攝

聽眾和與談人分組製作創意「社會安全網地圖」,畫出安置孩童期盼的家園,也寫下他們離開安置機構後繼續面臨的生活困境。圖/黃伊晨攝

目前就讀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田霈,因為就讀相關科系而報名參加。他表示現實生活中較難接觸到安置經驗者或機構工作者,藉由講座中經驗者的實際生活經驗,與安置社工的工作模式介紹,讓自己對機構運作有更清楚的認識。講座主持人,同時也是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的臺大法律系學生林佳緯表示,因為高中時就讀人社班,因此接觸過諸多社會議題,也對兒少議題很有興趣。他認為大學生在空閒時可以多參與此類講座活動,「將關懷社會的種子埋在心中,以後在各行各業的眼界都能會更加廣泛。」將活動中的所見所聞和生活連結,尋找出自己能實際付諸社會行動的施力點。

本場講座由行政會青年諮詢委員會主辦,在活動中擔任主持人的青諮委員林佳緯,希望透過講座中的對談,連結到自身能付出的社會行動。圖/黃伊晨攝

本場講座由行政會青年諮詢委員會主辦,在活動中擔任主持人的青諮委員林佳緯,希望透過講座中的對談,連結到自身能付出的社會行動。圖/黃伊晨攝

與談經驗者之一的小佩(化名),目前就讀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在高中時有過三個月的緊急短期安置經驗。談起從機構恢復正常生活的經歷,他表示當時甚至需要聯手社工,謊稱自己進行了三個月的心臟手術,才能避免老師朋友可能的惡意言語。小佩也提及,安置經驗者希望社會能更友善的對待自己,「兒少安置議題需要改善的從來不是政策,而是大眾對安置兒童的眼光與歧視。」望大眾能收起自己對於安置經驗者的批評,反思目前福利結構的問題。他說:「我希望大家之後再看到少年犯罪等負面新聞時,能夠想起今天的我們(自己與另一名安置經驗者)。我們都是受傷的小孩,正在面對難以掙脫的生活困境。」

現在已經是大學生的安置經驗者小佩(化名),與大家分享他在安置機構裡看見的社會福利體系問題。圖/黃伊晨攝

現在已經是大學生的安置經驗者小佩(化名),與大家分享他在安置機構裡看見的社會福利體系問題。圖/黃伊晨攝

小佩提到,並非人人都要成為社工才能對相關議題有所幫助,且要走進安置實務現場非易事。他建議,如果大學生想要為安置議題付出具體行動,可以從身邊資源著手,「大學生反而有很好的資本做研究計畫,用自己的專業改善現行兒童福利系統的不足。」他認為兒少安置問題的改善不該僅依靠制度面,更要從學術領域著手,期待能從藉由學生牽動整個社會,給予兒少安置議題更多關注,嘗試同理高關懷少年的處境,不再抱持歧視與偏見。

與會者分成三個小組拼貼出創意「社會安全網地圖」,在創作過程中經驗者和聽眾面對面的討論,一起發掘安置兒童多面向的難題。圖/黃伊晨攝

與會者分成三個小組拼貼出創意「社會安全網地圖」,在創作過程中經驗者和聽眾面對面的討論,一起發掘安置兒童多面向的難題。圖/黃伊晨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