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阮怡婷綜合報導】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統計,當地震達芮氏規模6以上時,就容易導致建物倒塌,而現場醫護人士因需顧及傷者性命,就必須在不安全環境下緊急手術。為避免傷患死於病菌感染,明志科技大學的學生團隊因此發想出〈充氣式微型手術室〉概念,榮獲「2017台北設計獎」工業設計類銀獎。
〈充氣式微型手術室〉現場應用模擬圖,該產品三大設計方向為提高救護效率、無菌手術空間以及可攜帶性。 圖/李權恩提供
〈充氣式微型手術室〉為克服房屋倒塌現場空氣中粉塵、細菌充斥,利用紫外線殺菌,可隨時隨地營造無菌、安全的手術空間。團隊成員、明志科大工業設計系學生李權恩解釋,這次的設計專案為產學合作,廠商提供紫外線殺菌設備,而團隊則針對設備特性設計,為廠商提出產品可能的應用方式。
「作品加上紫外線殺菌的裝置,是模擬目前醫院手術區的空調殺菌系統。」團隊成員、同樣來自明志科大工設系的陳蓓芸進一步說明,產品透明可充氣的區域為手術的執行區。材質為拋棄式的透明塑膠,可確保產品衛生性,並維持醫護人員執行手術時的採光可見度。李權恩表示,希望此項設計的定位不只為天然災害的傷者提供醫療服務,還能為有需要立即手術的傷患提供服務。
「一開始發想的時候我們便以微型、方便性、安全性的三大方向進行思考設計。」李權恩說明,目前此項設計為概念階段,正在做進一步的實驗與修正,未來也希望能與醫療相關背景的專家或是專業人士合作,讓理念成真。他補充,產品提供一個小型無菌的空間,「相信會成為急難救助時的一大福音」。
產品設計過程並非一直都很順遂,指導教授李鍇朮表示,該團隊作品初期創新度低、基本設計表現也較差,但經過反覆修正,「中期終於突破原本框架,後期更發揮團隊合作達成設定的目標。」李權恩指出,該作品將要面對的困難是實際應用的可行性,但如何銜接概念與產品實際化,「其實也是設計師存在的意義」。
紫外線殺菌的裝置是配置於白色裝置的兩端,藉由紫外線的殺菌,使透過紫外線消毒的空氣進入手術區時達成殺菌的效果。 圖/李權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