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品蓁台北報導】栩栩如生的赤面猇狼側躺在方形展示櫃中,一旁的電視正播報著牠的報導,這是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學生吳柏賢的複合媒材作品《孤單北半球》,於6日在松山文創園區二、三號倉庫展出,藉由虛擬生物的故事呈現當代人受社會和家庭期待,而被迫尋找伴侶的孤獨感。
藝術家吳柏賢的創作作品《孤單北半球》,於松山文創園區二、三號倉庫《台北藝術自由日》中展出。 圖/徐品蓁攝
赤面猇狼身為世界上不存在的動物,其品種「猇狼」取自「瘋人(台語)」的諧音。而《孤單北半球》的主角是一隻虛構、即將絕種的赤面猇狼,取名為辛格(取自single 的諧音),吳柏賢以鐵絲及報紙製作本體,再以人工的塑膠皮毛縫製外皮。吳柏賢表示,為使赤面猇狼外觀更為特別,他使用人工沙發皮將赤面猇狼的口鼻處做成肉豬鼻子的樣貌,與全臉覆滿狼毛的一般狼種不同。
除猇狼的實體作品外,《孤單北半球》也展出錄像作品。在影像中,吳柏賢一人分飾多角,分別飾演主播、動物園園長、民眾、專家與記者,報導講述辛格原被認為是世界上僅存的雄性個體,專家卻於馬達加斯加發現另一隻雌性猇狼,使動物園決定為兩隻猇狼配種並大肆宣傳慶祝。對於人類如此喜於配對兩隻猇狼,觀展民眾林家萱說:「我們好像不太關心生物本身的意願,沒有顧慮他們的感受。」他認為是人類自行解讀猇狼的想法。
吳柏賢在錄像作品中扮演多重角色,呈現出一篇近乎真實的偽新聞。圖為錄像作品畫面。
圖/取自吳柏賢臉書
在展場中,吳柏賢將猇狼側躺放置在展示櫃的正中間,而展示櫃形成一個框架,呈現赤面猇狼從大自然被移至都市,違背野性的抽離感,以及形單影隻的孤獨感。吳柏賢也刻意在作品背景擺設拍片會使用的綠幕,表現出實體的赤面猇狼經過拍攝後,變成錄像報導的過程。他說:「赤面猇狼的狀態與人類相似,因社會的壓力而不得不尋找另一半。」如同人類原先享受單身生活,卻受社會和家庭壓力影響,被迫配對或尋找伴侶。
實體作品赤面猇狼是藝術家吳柏賢在兼顧課業及實習,耗費兩個月才完成的作品。 圖/徐品蓁攝
談起自己的愛情觀,吳柏賢表示,自己不在意社會期待的適婚年齡,他尋找另一半的動機只希望對方能與他一同投入他喜歡的事,「就是一種陪伴的感覺吧,一種不想孤身一人的渴望。」吳柏賢說。觀展民眾郭貴如則分享,在科技發達的現代,自己一個人也可以生活,然而相較於年輕族群,長者則較希望子女有伴侶,成為當代人伴侶的壓力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