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733期
2020-10-21

【記者蕭淳云綜合報導】每週小考的課程麻煩又惱人?先別急著退課!心理學研究顯示「高頻率的低風險小考(註1)」可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表現。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系副教授馬可斯.克里德( Marcus Crede )於最新一期《教育心理學評論》(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發表一項研究,數據顯示施行小考的課程通過率是未施行小考的2.5倍,證實課堂小考與學生學習表現存在顯著關聯。

註1:意即算入總成績但占比少的小考。

克里德認為,在大學課堂小考的功能更為明顯,因為大學課程較深入,可能讓學生難以判斷是否已經學會。圖為示意圖。 圖/蕭淳云攝


研究團隊使用後設分析法(註2)統整過去有關課堂檢測效果的研究,篩選來自實體課堂樣本的7684位學生表現數據,隨後進行編碼討論。論文列舉多種調節變數,分析可能造成影響的關鍵,包含:測驗後是否立即檢討、測驗題型與頻率等。最終,得出施行小考與學業表現間存在關聯。且當小考頻率為每堂課進行、題型為建構式回答(註3)時,兩者更具高度相關性,也就是學生能在期末考取得較高成績。
註2:後設分析法屬於一種文獻回顧方法,由作者挑選重要的前人研究,重新做系統化的分析與整合。

註3:建構式題型由考生自行組織答案,比起選擇題,需更全面的知識架構以產出短文或句子來回答。  

此外,研究團隊提出多種學習理論解釋小考能提高學習表現的原因,比如資源理論(Resource Theories)指出,小考可以確保學生習得過去課堂的內容,以此增加對新課程的吸收。其中,克里德認為關鍵因素是「回饋」,他說:「學生通常認為他們了解課程,但可能並非如此。課堂小考讓學生得到回饋,檢視他們實際理解的程度。」

部分學生認為高頻率的小考會增加學習負擔,若每門課程都進行小考,將難以兼顧。圖為示意圖。 圖/蕭淳云攝


對此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副教授楊裕貿表達認同,他闡述:「範圍小較能抓到學習錯誤點,並立即修正,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廖瑞銘則以必修課程為例,他提到,上學期因為疫情實行課後練習題模式,明顯提升學生成績,「以前當掉十幾個,上學期只有大約兩位。」他表示過去課堂中只有期中、期末考,「部分同學會因為沒有正向回饋,又看不到終點,很容易放棄。」而每週練習題能給予學生動機,驅使他們複習課堂內容。

然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生李昕認為,課堂測驗可以讓學生掌握內容重點,「但成績不能代表全部的學習成果,考試多著重在理論,考得好並不代表會實際操作。」政大教育學系教授詹志禹也提醒,小考可能會破壞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他主張「無風險」小考可帶來更正面的效果,「小考若帶有風險(意即計算成績),它會有某種程度的控制意味,反觀無風險小考的功能是訊息反饋,純粹給學生練習。」

大學的教學模式多元、開放,部分課堂也會加入討論活動讓學生回頭檢視是否吸收重點。圖為示意圖。 圖/蕭淳云攝


克里德解釋,此研究顯示高頻率低風險小考為有效教學工具,教師可以善加運用,以提升班級的平均學習表現。團隊在論文中說明,希望用此研究成果協助學生掌握學習狀況與預測期末考表現,更期待能增加中後段學生的及格機率。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