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773期
2022-11-30

【記者陳孟樺台南報導】「在抗議的場合不需要太多言語,只要有一首歌,就能凝聚彼此。」2022臺南國際人權藝術節以「街頭」為主題,在國立成功大學舉行,其中「我們一起唱歌——社運抗爭與弱勢者之歌」邀請前黑手那卡西創團團長陳柏偉演唱社運歌曲,呈現社運人士爭取人權的抗爭過程。

活動聚焦發「聲」於台灣街頭的不平之鳴與社會議題,策展人劉南芳說明,「這個場域容納各式各樣的平權問題,希望可以跟過去以族群的角度切入有所不同。」系列活動長達一個半月,包含演唱、戲劇表演、工作坊、展覽及專題演講,將結束於10日國際人權日。此次活動關注「街頭」,陳柏偉認為許多政治人物站在街頭領導抗爭,開啟從政生涯,但當他們成為政治領袖後揚長而去,街頭徒留社會底層人民,他說:「街頭同時是政治鬥爭之後被忽略,或是被無視的地方。」

 

2022臺南國際人權藝術節以「街頭」為主題,策展人劉南芳出身歌仔戲編劇,2017年寫出與白色恐怖的相關作品後,踏入人權議題相關領域。 圖/陳孟樺攝


偌大的舞台上,陳柏偉孤身一人,手拿貼滿抗爭標語的木吉他,以歌謠和短講,道出歷史上無數場社會運動。黑手那卡西成立於1996年,是台灣第一個為了社運而成立的樂團,雖然2016年因成員們對政治參與形式的想法不同而解散,前任團長陳柏偉仍孤軍奮戰,堅持與弱勢群體站在一起。他曾與受刑人、精神病友及無家者共同創作,「跟弱勢者來談談自己的生命故事,透過音樂的形式創作出來,用他們自己的聲音,他們自己的話語。」

陳柏偉反覆吟唱淺白的歌詞,國台語交雜,如社運標語般強而有力,當他一撥和弦根音,伴隨著高亢吼腔,過去的抗爭現場一瞬之間便呈現到觀眾眼前。成大歷史學系的孫煜宸認為,「這場演出是文化上的行動,不是政治上的行動。」在他的觀察下,人權議題常容易被認為是極端的,也被貼上負面標籤,若以藝術作為媒介,較不會掩蓋抗爭原始訴求與初衷,也較能被大眾接受。

2022臺南國際人權藝術節以「街頭」為主題,主辦方力邀前黑手那卡西創團團長陳柏偉,登台演唱多首社運歌曲。 圖/陳孟樺攝


活動重現台灣社會曾走過的人權爭取過程,透過當年社運歌曲與故事,傳達街頭人權精神。成大的邱同學(化名)表示,「有些歌曲會跟社運參與者一起討論、創作,這是我以前沒有想像過的。」每屆活動皆以多種形式闡述議題,藉藝術打動更多民眾,劉南芳提及,「透過藝術再現的東西才會是長遠的,舉辦人權藝術節雖然不會立竿見影,但你一定要有個開始。」而劉南芳即將卸下策展人身份,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學校關注人權議題,將社會記憶透過藝術創作再現並流傳。

前黑手那卡西創團團長陳柏偉演出《核能四廠欲砌囉》,這是他1991年創作的第一首抗議歌曲。 圖/陳孟樺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