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子淇台東報導】哨子一聲令下,現場選手拚命將米飯塞進嘴裡。「台東客家好米收冬祭」分別於10日、11日在台東市區鐵花村及池上鄉客家文化園區舉辦。台東縣政府為推銷台東好米,十年來首次舉辦「愛吃飯桶王比賽」,吸引不少民眾報名。
參賽者頭戴客家花布,拚命吞飯。其中三號參賽者更自備鮪魚罐頭,讓飯更容易入口。 圖/林子淇攝
比賽過程中,主辦單位為了不浪費食物,參賽者不能直接從飯盆裡拿飯來吃。比賽後剩下的飯還可讓現場民眾帶回家,展現了客家人喜愛分享但又勤儉的性格。比賽共計三分鐘,飯盆秤起來最輕者獲得最後勝利。
參賽者有人面目猙獰,有的因吞不下而眉頭深鎖,為防止有人比賽中途不適,醫護人員在一旁待命。少數女性參賽者也不計形象大口吞下白飯。現場更有人拿起事先準備的鮪魚罐頭配飯,因為白飯過於乏味,而搭配鮪魚則有助於吞嚥。比賽結束,眾人屏氣凝神看著工作人員秤量飯盆。最終由來台交換的美國學生郭子翔(Mckinley Daniel Brooks)贏得一年份的好米長期飯票。他分享獲獎心得時提到,吞飯時都沒有仔細咀嚼,所以才能夠吃得這麼快,他也表示,因為沒有好好品嘗,因此無法嘗出米飯的美味。
水牛是耕田的好幫手,表演隊伍出奇招,讓人扮演成水牛的樣子,讓大人、小孩目不轉睛看著牠。 圖/林子淇攝
在臺灣只要提到客家人,會首先聯想新竹以及苗栗,事實上許多客家人來到台東與原住民共同生活。「我們在這生根、創造池上米、關山米好口碑,需要被大家看見。」台東縣政府民政處客家事務科科長劉芳君表示。而收冬祭本來是感謝上天保佑豐收而發展的祭典,當地人更將這個活動發揚光大並加入新元素,藉由「愛吃飯桶王大賽」吸引來自各地的造訪者。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學生展現專業與年輕活力,吸引民眾圍觀與攝影。 圖/林子淇攝
對此,協助來台交換生的扶輪社志工、義守大學國際觀光餐旅學系的學生王得禎提到,交換生親自體驗異國文化和飲食可以拓展視野,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客家文化的宣傳效果。她補充說:「傳統中加入有趣的競賽是第一步,但如果要產生新的火花,就必須讓更多客家年輕人投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