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信秀台北報導】「那時候從教育部回來,我們真的超級難過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的腦性麻痺學生邱羽逢,以及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的學習障礙學生李坤融,今年九月代表身心障礙學生至教育部提出「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後簡稱身障甄試)的修改提案。然而教育部僅給兩人三分鐘的陳述時間,便將他們請出會場,使他們沒有機會與各方代表,針對身障甄試進行深入對談。當李坤融和邱羽逢回想那段過程,他們仍難掩失落神情。
身障甄試損學生權益 至教育部提案遇困難
「為什麼那麼認真,卻沒有辦法讀到自己想要的科系?」李坤融表示,現行身障甄試規定,應屆身心障礙生會填寫校系志願序,再交由國立中央大學身心障礙委員會統一詢問各校系是否有開缺意願。各系所會評估系內是否適合開放各障礙類別學生就讀,再決定開放缺額數量。然而,每年各大專院校開放的缺額不穩定且不足,嚴重影響身心障礙生就學權益。
師大公領系學生李坤融長期關注身障甄試議題,九月受邀至教育部提出修改方案。 圖/資料照片
李坤融舉例,學習障礙學生(後簡稱學障生)可能在閱讀、書寫、口語表達或背誦方面有困難。然而法律學系考量學生需背誦法條,通常不會開放學障類別缺額。有些學障生卻僅有書寫上的障礙,背誦方面並沒有問題,卻因被歸類為學障生,失去就讀法律學系的機會。他表示,同個身心障礙類別的學生也會有不同症狀,不應以粗糙的分類方式決定學生能否就讀該系所,而是考量學生的個人能力及狀況開放申請就學的機會。
為此,李坤融和邱羽逢積極爭取與教育部會談的機會,九月受邀提出改革提案。他們花費近一年時間,努力蒐集資料、進行問卷調查,更與多方代表討論研擬出提案,卻在教育部會議上,被限制在三分鐘內發表意見。邱羽逢說:「我們感受到的是,其實教育部並沒有重視我們這個議題。」教育部的態度,讓兩人在推動身障甄試的改革過程遇到更多困難。
師大國文學系學生邱羽逢於校內積極爭取身心障礙學生權益。 圖/師大青年報提供
教育部回覆消極 代表性不足成隱憂
李坤融苦笑著說:「走到教育部,有點像是我們已經走到最後的感覺。」過去他們曾向各方立委、家長團體、各個障礙協會及教育部官員尋求協助,經過積極爭取才有機會進入教育部發表提案。然而,他們的訴求僅在會後收到會再做研商的回覆,到目前為止也未有消息。李坤融也發現,許多身心障礙學生和家長團體只關注與自身相關的權益,若制度更動影響既有利益,便不支持改革,因此較難匯集眾人力量。
李坤融(左)和邱羽逢(右)針對身障甄試議題向立委陳學聖(中)陳情。 圖/李坤融提供
邱羽逢說明,當初為了推動甄試制度改革而成立「身心障礙學生推進會」,並將招募訊息發送到全台灣各大專院校,最終僅有12人願意響應號召。倡議的過程更經常因身心障礙學生參與人數不多,遭質疑代表性不足。李坤融認為,要讓更多身心障礙學生意識到整體甄試制度問題,還需要更長時間推動及倡導。
學生首度於會中發言 挫折中尋找收穫
即使在身障甄試委員會受盡挫折,李坤融認為,此次有學生代表參與會議,仍是身心障礙生推動身障甄試改革的一大里程碑。「不管是形式也好,至少是第一次在那個場合裡面,有學生可以發言。」他說明,身障甄試建立以來,皆從特殊教育(以下簡稱特教)專家學者或家長團體的角度出發,從未聽取身心障礙生的意見。這次經驗能成為一個好的開始,未來讓更多身心障礙生能出面發表自身看法。
邱羽逢無奈地說:「你也只能失落,但失落之後,還是有很多事要做啊!」他檢視一年來針對身障甄試進行的數據分析和資料整理,他認為蒐集的樣本數不夠齊全,且沒有針對個案進行深入的調查和分析,造成向教育部發表的提案內容不具公信力和代表性。未來他將投入於身障甄試的學術研究,透過深入訪談及問卷分析,向各方證明身障甄試確實能提升身心障礙生的社會地位及能力。
創師大促進會 盼結合力量推改革
為了讓更多學生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權益有更進一步瞭解,李坤融和邱羽逢連同其他關心此議題的學生,九月共同創辦「台師大身心障礙學生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除了提供身心障礙生與一般生的交流空間,也嘗試在社課中分享相關資訊及議題內容,李坤融說:「之前曾經以『視障生怎麼看A片』和『肢體障礙生怎麼滑滑板』為主題,希望吸引更多學生的參與。」
「促進會目前還在嘗試的狀況,先以穩定為主。」李坤融提出,現在社團運作內容主要以定期開會和籌備活動為主。邱羽逢也表示,期待各大專院校能建立相關社團,在校內進行宣導和倡議。邱羽逢和李坤融未來將從校內社團為出發,以聯盟形式持續推動身障甄試等更多相關權益,盼能結合更大的力量促成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