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零撲殺未解浪犬問題 修法助動保觀念扎根

2018/12/21 00:27:43

【記者許芷瑄、林宛賢、謝承學新北採訪報導】犬籠內的一隻黑色小狗來回走動,等待下一個溫暖家庭的懷抱。去年二月,台灣通過《動物保護法》修正案,正式實施「零撲殺」政策。但由於缺乏配套措施,使得台灣多數收容所超收犬隻,不僅收容環境擁擠,保育人員數量也嚴重不足,甚至造成犬隻領養率下降。

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八里保育場管理員丸子(化名)觀察,民眾會因公立收容所不再執行急迫性安樂死,因此降低領養意願。社團法人中華親善動物保護協會負責人王文評也表示,若沒有增加教育宣導,或是補充人力,即使收容再多動物,也只會讓動物處於更惡劣的環境。

根據動物保護資訊網統計,11月的公立收容所中,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等8個縣市 均發生超收的情形,其中以台北市超收84%最為嚴重。除了超收情況外,收容所員工數量也嚴重不足。根據《動物收容處所設置組織準則》建議,收容所每收容40隻動物,就該配置一位工作人員,然而在台灣卻有將近一半的縣市未達標準。

保護動物協會秘書長黃慶榮提到,收容所空間若是過於擁擠,犬隻會為了搶奪住所、糧食打架,並因此受傷。黃慶榮指出,收容所的收容動物總量只要超標,收容品質就會下降。王文評更說:「以國際標準而言,每50至60隻浪犬需配置一位管理員,但目前全國收容量,遠遠超出現有人力能照顧的數量。」

在零撲殺政策下,公立收容所若是已超收犬隻,政府就會停止捕捉流浪狗進入收容所,造成街上遭棄養的流浪犬數量居高不下,形成惡性循環。因此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動保法修正案,將動物保護教育納入十二年國教內,期望透過教育提升國民對於動保知識及倫理的認知,進而從根源減少因棄養產生的流浪動物數量。立委王育敏辦公室主任朱詩瑀說:「我們也希望透過教育,讓整個動保向下扎根。」

因應先前制定的零撲殺政策,政府藉由修訂動保法、加強配套措施,期望未來全面實行動保教育後,能有效降低犬隻棄養率,並透過增加控制浪犬數量的預算,確實達成流浪動物減量的目標。

https://youtu.be/ZOlN_xTYke4?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