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被遺忘的驛站——轉型中的坪林如何永飄茶香?

2019/04/10 23:07:00

 

坪林為台北到宜蘭必經之地,因位於翡翠水庫上游而保有良好水土環境,是文山包種茶的故鄉。(圖/白俊育提供)

新北市坪林區,文山包種茶的重要產地,茶園遍布,綠意盎然。位處北宜公路中繼,過去在台北通往宜蘭的交通要道上扮演驛站角色,老街人潮不絕。然而雪山隧道通車後,多數遊客不再駐足坪林,當地的觀光與茶業都面臨轉型的挑戰。

雪隧開通 昔日驛站風光不再 

【專題記者孫佾妘、劉雨婷、林傑立、何家璇、陶怡軒綜合報導】4月8日晚上,坪林老街上大部分的店都已打烊,然而巷口一間磚瓦牆店面,窗戶仍透著亮光。十多名青年圍著餐桌,討論六月好茶節活動。由坪林區公所結合在地青年推動組成的創生小組,希望成為地方創生的平台,推動坪林在地發展。

位於翡翠水庫上游的坪林地區,以生產文山包種茶聞名,老街過去為茶產業集散地,吸引許多喜愛茶葉的遊客慕名而來。順天茶行、阿樂師牛軋糖負責人陳忠鑠提到,1970年代國民旅遊興起,也是坪林茶產業最興盛的時期,當時街上有五、六十間茶行,茶葉外銷到歐美、日本等地。

在當時,北宜公路是前往東部的主要道路。由台北往返宜蘭、花蓮、台東等地的車潮,皆需經過坪林。車流帶來人潮,更為公路周邊攤販帶來營業商機。

「以前高速公路還沒開,坪林都會大塞車,假日中午店家都客滿,買東西還要排隊。」坪林茶農許明順回憶小時候曾和父親在公路旁搭帳棚賣橘子,當時遊客經過坪林,皆會以坪林為休息站,停在公路旁買茶梅、茶餅乾及茶酒等加工食品,店家甚至營業到晚上十二點,仍有客人前來消費。

1970年代,坪林地區為遊客前往宜蘭必經之地,當時一輛輛的遊客停靠北宜公路,為坪林地區帶來錢潮。(圖/坪林區公所提供)

不過2006年雪山隧道開通後,遊客可直達宜蘭,不再停留坪林。在地文史工作者、坪林茶莊負責人楊超銘說明,過去曾一天一萬多人次駐足坪林,如今僅餘一千多人次。

「經過的人減少滿多,現在都是周休二日嘛,大部分都是直接往宜蘭花蓮那邊過去。」許明順提起坪林現況,感嘆雪山隧道開通後,坪林失去作為中繼站的價值,沒人願意在坪林特別停留,只留下靜默的北宜公路。

熱鬧的老街如今也變得冷清,到了假日,只有四、五家店營業,稀疏遊客走在狹窄的巷道中。「假日最有人,而且要好天氣,但是你看(今天)沒下雨還是沒有什麼人。」老街上的小吃攤販老闆林群嘉無奈表示,因為人潮少,很多店家已停止營業,房屋轉為住宅使用。

曇花一現 低碳旅遊政策下的坪林觀光
榮獲多個茶比賽獎項的茶農許明順,經歷坪林的興衰。他感慨坪林種茶人口老化,茶產業不比以往。(圖/何家璇攝)

觀光客消失了,茶產業仍在繼續。但面對少子化與人口外流,青年人口漸漸離開坪林。「茶產量因為年輕人不做,以後會越來越少。坪林最年輕種茶也是40、50歲,有的60幾歲還在種。」漁光里里長白明堂提到,現在坪林茶農人口逐漸高齡化,讓茶業發展受到限制。

水源特定區諸多開發限制更讓坪林發展雪上加霜,由於位在翡翠水庫上游,為守護大台北地區水質,1984年政府將坪林列為台北水源特定區,限制當地土地利用,包括不能使用大型機具、農藥噴灑和施肥受限,讓茶業沒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但危機同時也是轉機,因位處水源保護區,坪林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以此為特色,政府於2008年推出低碳旅遊,提倡生態行程,提供免費低碳交通工具,提升民眾前來遊玩的意願,在兼顧生態的同時為坪林注入商機。

滴滴香茶行負責人陳耀璋提到,低碳旅遊由各店家親自帶民眾進行坪林地區導覽,「下午三點半到四點,到店家去喝茶,品茗、買伴手禮。」只要導覽得夠精彩,引起遊客對坪林茶葉的興趣,遊客多半會願意在店家消費。

陳耀璋表示,坪林以往依靠過路客維持生意,但民眾短暫停留便匆匆上路,消費金額並不高。而低碳旅遊帶來不同的消費型態,「遊客專程來坪林爬山健行,來這邊吃飯,把時間留在坪林一整天。」在低碳旅遊的帶動下,遊客在店家消費意願提高,因此陳耀璋認為低碳旅遊對於當地生意在短期內帶來一定程度幫助。

然而這項政策在2015年因為花費過大而終止,政府提供的補助突然消失,使當地籌備活動經費不足,坪林觀光對民眾吸引力降低,原本回流的人潮再次消逝。

坪林老街的觀光人數減少,即便到假日店家也必須碰運氣,時而生意滿門、時而門可羅雀。(圖/陶怡軒攝)
青年投入地方創生 改變傳統經營模式

同一時間,地方上有一批青年致力活化坪林,包含返鄉的年輕二代,以及外地進駐的新創團隊。台灣藍鵲茶創辦人黃柏鈞提出他們的理念,希望讓坪林成為旅遊景點之一,而非只是前往宜蘭的中繼站。

「政府補貼是毒藥。」黃柏鈞指出低碳旅遊一時之間帶來了人潮,然而政府的補助專案停下來後,地方社區決定自行舉辦,成本提高導致商品收費拉抬數倍,遊客自然就流失了。

過去政府為復興坪林,投注不少經費補助低碳旅遊,一名旅客僅需支付二百元便可暢遊坪林。黃柏鈞認為這會損及坪林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價格太低的結果是讓消費者養壞胃口。」

由當地青年與區公所創立的地方創生小組自今年三月起開始運作,本次會議討論著六月即將到來的坪林好茶節。(圖/孫佾妘攝)

地方創生團隊相繼與新北市觀光局和農業局合作,一改過去政府撥經費舉辦活動的模式,由民間自發舉辦數十場活動,與政府共同經營「小旅行」,並堅持不走低價策略,欲從頭建立使用者付費的概念。

不過滴滴香茶行業務經理、陳耀璋兒子陳偉毅提到,小旅行多半包含DIY體驗行程,但店家農閒時非茶葉產季,民眾無茶可採;產季時則忙碌於茶葉採收,需確保茶葉販賣品質,沒有多餘心力帶民眾體驗,因此店家對於參與小旅行的方案多半興致缺缺。

經營自家品牌「白青長茶作坊」的白俊育則表示,當地受限於水源保護特定區,車流量有管制,窄小的產業道路也不利於大型車進入。同時,儘管有導覽行程,卻不會帶入指定店家消費,間接減少了由茶行導覽產生的客源,甚至會造成搶客的誤解。

白俊育認為,茶行新進團隊與傳統產業性質不同,並不會發生搶生意的情形,反而帶入新思維和模式。「你一直喝自己做的茶,只懂自己的味道;你沒有喝過別人泡你的茶,也許風味不一樣。」他用製茶經驗比擬,自己身為在地人也需仰賴第三者的眼光評斷坪林發展的好壞。

茶農平均年齡在六十歲以上,近五年才逐漸有青年回流,目前約有三十多位。年輕人向長輩學習製茶技術,也帶入新的科學知識,控制濕度、溫度,讓茶農不再只是「看天做茶」。

「建立品牌」是許多坪林青年的共同理念,拓展網路行銷、設計精緻包裝,以增加銷售量。白俊育表示,改變原本銷售方式有時也造成世代間的爭執,「長輩覺得原本賣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多花錢去做這些。」雙方溝通變得極為重要。

「要不斷的有故事發生,才能擾動(地方行動)。」黃柏鈞認為坪林地方創生最困難的是激發居民的行動,產生經濟價格的改變。此外,他肯定坪林製茶水準及發展精緻農業的潛力,有機會成為台灣之光。

以茶為本 打造坪林地方特色

為避免城鄉差距擴大,行政院將今年(2019年)訂為我國地方創生元年,引入日本推動「地方創生」概念,透過盤點地區既有的人、地、產業特色與優勢,並導入資源或企業,協助鄉鎮發展地方特色。坪林區公所區長施明慧表示,透過成立坪林地方創生小組,整合青年和國寶茶師,讓在地能農產業及觀光業並進發展。

然而,陳偉毅指出,由於坪林以茶產業為主,商家多販售茶葉與茶風味點心,此既定印象卻讓店家產品同質性過高,彼此競爭激烈,使在地陷入發展困境,「你就算沒有此意,別人也會認為你幹嘛故意跟我賣一樣的東西。」林群嘉也同意這個看法,「(大家)賣的東西差不多,茶鄉就是賣茶油、茶葉啦,或是像茶粿。」

除了商品競爭激烈,林群嘉也提到,帶遊客觀光的導覽員會因自身與特定店家較要好而導覽、推銷這些店家,讓其餘商店無法受惠,彼此間的關係更惡化。

陳耀璋認為,傳統茶行應轉型,「不是單純在這裡等客人上門,這樣業績一個月要有十萬都很難。」楊超銘則建議,每家店應要有不同特色,多元發展才能留住遊客,「陳列都一樣、賣的都一樣,那大家就覺得來過一次後就不用再來了。」

「大家來坪林逛,一定會經過老街和這邊的茶行,不可能都自駕去茶園找茶農買。」坪感覺負責人、先前為金瓜三號老闆蔡威德也認同店家轉型的看法,應積極吸引消費者上門。他以新開在老街上的商店坪感覺為例,提供在地食材製作的餐飲、邀請茶師現身說法、推廣當地茶品牌等,聯繫在地與遊客間的連結。他希望透過自己的嘗試,讓其他店家看見營運轉型的可能。

「坪林的特色就是茶,不過茶也有很多面向。」除了營運轉型外,蔡威德也提到可以用更多元的方式營造當地特色,像是茶產可以進行體驗經濟,分成飲食、娛樂、和產業知識三種等。他希望未來老街能成立組織,統合所有店家打造共同特色,及規劃各家店的市場區隔,「讓每個店家都好好介紹自己的東西,甚至讓更多店家開起來。」做出不論是否有政府補助、都能自行運作的系統,才是長遠之計。

「把坪林特有的(條件)放大到別的地方都學不來,那就是地方特色。」楊超銘建議,當地應回歸自身有利條件,思考未來如何發展、行銷,才能走出一片天。「將坪林所擁有的特色,包括產業、文化、環境等,依不同季節、不同客層、不同需求去安排,如此才能讓顧客一來再來。」

地方創生的概念為坪林注入新活水,如何利用茶與自然資源,發展成坪林無可取代的地方特色,將是坪林未來的課題。(圖/何家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