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離開實驗學校後—學生銜接體制內教育的挑戰

2019/05/01 22:42:35

教育部為落實《教育基本法》鼓勵政府及民間辦理教育實驗的精神,保障學生於體制外的學習權及家長教育選擇權,於2014年制定了《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及《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合稱「實驗教育三法」。

實驗教育三法的制訂,明定了不同型態的學校、機構與自學團體,但在法規訂定前,實驗教育早以存在。部分家長基於不同因素,包括對傳統教育制度的疑慮、或對投入實驗教育有興趣等,而將孩子送往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但學生進入實驗學校後,是否代表不必再經歷傳統升學體制?

從實驗教育畢業的學生,多半選擇出國深造或在台繼續就學,在台灣高等教育仍需透過考試入學的情況下,無論他們在哪個階段就讀實驗教育,最終都無可避免地回到傳統教育體制。

離開實驗學校的求學路 平坦抑或崎嶇

【專題記者孫佾妘、劉雨婷、林傑立、何家璇、陶怡軒綜合報導】沈潔伃,小學六年級轉入宜蘭縣立人文國民中小學,國中回歸體制內的基隆市立銘傳國中,高中從基隆女中轉進實驗教育體制的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大學一年級從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夜間部休學,投入職場,經過一年多的思考與調劑,最終透由特殊選材的「百川計畫」,在國立交通大學百川學士學位學程塵埃落定。

沈潔伃認為體制具有框架,限制了學習的內容、時間、方式及目標,卻不見得是學生想要的。他也提到,體制所設定的人生是有標準答案的,像是找到好工作、賺大錢,成為所謂「人生勝利組」。不過,實驗教育告訴他人生不是只有一條道路,「你會對人生有無限的想像,可以用任何方式實踐想要的人生,或是你真正想要成為的樣子。」

受實驗教育多年的沈潔伃,較不認同體制內受限的環境,她認為人生不是只有單一道路,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實踐夢想。 圖/沈潔伃提供

因為對體制框架不認同,沈潔伃就讀國中時缺乏學習動力,找不到上學的意義。「我一方面會告訴自己,別人告訴我這是應該要做的事情,我也必須這麼做,我的人生才可以看似過得更好一點。」她並非厭倦學習,而是無法適應冗長枯燥的教學方式,以及受限於時間和考試進度,而被壓縮的學科篇幅。

沈潔伃在高中期間甚至有拒學的情況,母親卓淑惠回憶女兒在就讀基隆女中時十分排斥到學校上課,起初他與丈夫仍會堅持他應該去學校,不過在幾次嘗試之後,他們才明白沈潔伃對於體制內教育存在很大的不適應。

即便沈潔伃進入推崇特殊選材、彈性學分的交大百川計畫就學,在十八周的課程進度壓力下,或多或少都壓縮到學習空間。沈潔伃以哲學課為例,他表示每個學說都有脈絡與背景,除了應付表面的考試與作業外,實在沒有餘裕深入研究與理解,更遑論同時兼顧其他堂課程。「我儘量為了學習而學習,而不是為了學分而學習。」沈潔伃選擇放棄取得學位,不強迫在有限時間內修完128個畢業學分。

另一方面,賴秋羽、賴品文姊弟兩人自幼稚園起就讀宜蘭的慈心華德福中小學,直到高中才分別進入蘭陽女中與宜蘭高中。「轉去體制內高中是因為考量之後上大學可能會銜接不上,還有為了出社會所需知識。」賴品文解釋。

姊姊賴秋羽國三便意識到,若想銜接國內大學,在高中回歸體制是較具優勢的選擇,因此開始補習準備升學考試,同時提前適應以往學習中沒有的教科書及考試制度。但他也坦言,高中面對第一次期中考時十分緊張,「因為都沒有讀過,所以我第一次期中考很努力。」所幸後續找回自己的讀書步調,一路維持不錯的學業成績。

弟弟賴品文則認為,自己的學習基礎不如姊姊好,雖能應付高中學業,但也不免思考:「如果我國中就離開慈心會不會比較好?」可當想到中學在實驗學校獲得的活動或專題經歷,仍肯定自己當時選擇留在實驗教育。

賴品文目前就讀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賴秋羽則在高雄醫學大學攻讀職能治療。賴品文提及國中時的畢業專題,「那時候的專題是太陽系,我現在讀的是地球科學相關的科系。姊姊那時候做的是癌症,現在也是讀醫療相關的。」他認為實驗教育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的興趣,提供朝不同領域發展以及升學的動力。

賴秋羽姊弟便屬於在不同類型教育間,銜接較迅速、順利的案例。實驗學校各校教學理念不同,學生特質也百百種,因此對轉換學校的調適有難易之分,但共同的是,他們都感受到實驗教育與體制內教育學習氛圍的落差。

學習觀念落差 學生面對銜接衝擊

實驗教育學校學生進入非實驗教育體系,由於家庭、個性等因素,而有不同適應情形。然而,這群學生在學習環境轉換之初,多半遇到人際關係疏遠、課程自由度下降與找不到學習意義感等問題。

  • 與學生、老師相處

「以前(實驗)教育不會有人強調要問問題,因為如果你對這個東西不感興趣,根本不會出現在那個地方。」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學生劉以正提到,過去他在全人實驗中學(以下簡稱全人中學)就讀,學生因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學習,課堂上自然會與老師有很多互動。

但劉以正進入大學後,發現課堂上八十多位學生,只有四、五位學生在聽課,遇到問題也不會主動提出,讓他感到難以理解,甚至會在下課時抓著同學,詢問他們不想上課為什麼要來學校、如果聽不懂為什麼不提問等疑問。

「(國中)班上同學對老師普遍不友善,想接近老師變成怪胎般的存在。」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的李福荃,提出他在種籽實驗小學(以下簡稱種籽實小)銜接入體制內教育時的觀察,他的國中同學會因為老師出大量考試和作業,或是因為被斥責過,而對老師懷有敵意,與他小學時師生間彼此關係緊密有很大的落差。

  • 自由程度

除了生活上同儕交流、師生關係疏遠,學習自主程度不同,也是轉回體制內教育的學生一大挑戰。「兩邊最大的落差是自由度。」賴秋羽表示,由於體制內教育重視升學,學校訂定各種規範,要求學生按表操課,以養成規律習慣。過往實驗教育則強調自我探索,嘗試如主題式閱讀教學、工藝課、韻律課與爬山等課程。學生已習慣自由調配時間,因此銜接到體制內教育時,短時間較難適應固定課表。

「有些事明明我國小都能自己做到,但為什麼國中或高中生卻還不能做?」除了時間安排受限,學生自主決定空間也受箝制。曾在種籽實小、目前就讀台北市立和平高中的林果回憶,小學每周會召開全校性事務討論大會,由六年級學長姐負責主持、記錄,其他學生可自由發表意見。但在體制內教育中,朝會卻是聽老師訓話,令他質疑是否有召開的必要性。他認為,體制內教育豎立過多規範,削弱學生自主性,易造成學生思考與行動力下降。

  • 學習意義

體制內教育課程,多看重學習成果,不若實驗教育強調學習過程和意義,是學生在銜接時,普遍需調適的課題。「每個人學習東西都會找一個意義感,它並不只是這件事情本身的樂趣而已。」談到休學前兩個月的大學生活,盧明昱坦言找不到學習動力讓他最終選擇離開學校。

盧明昱在就讀全人中學時,發現自己對舞蹈感興趣,而選擇進入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的舞蹈系。然而,他發現系上重視的舞蹈類別和自己喜歡的不同,加上周遭缺少能聊編舞創作的同學,讓他找不到學習的意義,陷入迷惘。儘管並非不喜歡舞蹈,他最終仍毅然選擇休學。

環境轉換的茫然 校方如何給予協助

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就讀實驗學校的學生逐年增加,從104年全國277人到106年已有超過五千名學生就讀實驗學校。

然而台灣目前並沒有完整的實驗學校系統,可以讓學生從小學讀到大學,若他們以升學為人生志向,終究得回到普通學校就讀,卻也因此讓他們產生觀念上的衝突。

為了讓學生未來進入體制內學校時,不會因為教學方法落差無法調適,不同實驗學校體系提供不同銜接方式,幫助學生了解、體驗普通教育的運作機制。

「到了六年級,才有國文與數學的小考,但那也不是評分的重點」,李福荃回憶起在種籽實小時,老師邀請畢業學長姐分享在體制內學校的生活,他表示學校會安排小考,但不納入學期成績,讓學生適應考試制度。

種籽實小校長鄭婉如表示,種籽實小的考試制度只是一種評估自身學習成效的方式,不影響正式期末評量。「我們的考試是想要回到制度的本質,因為考試就是在學習一段時間後,讓孩子和老師知道學習的狀況是不是如我們所預期。」種籽實小會隨著學生年齡層去教導考試觀念,讓學生了解體制內考試題型與狀態,不會特別訓練學生考試技巧。鄭婉如指出這樣的方式,是要讓學生知道考試可以幫助學習,而非為考試學習。

除了考試制度外,種籽實小也會舉辦座談會,邀請畢業校友與家長回來分享,讓選擇進入體制內的學生,透過經驗分享,認識每個學校不同的教學模式。

假使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在實驗教育,若想繼續升學,除了回歸體制,就只能選擇出國深造。台灣的實驗大學還在規劃當中,在此之前,大學裡出現如交通大學百川學士學位學程的學程系統,讓學生可以自主設計課程,這點似可彌補一般系所課程仍受體制綑綁的問題。

交大百川學程主任教授蘇育德說:「百川學程在課程方面,訂有完整的自主學習辦法。只要同學提出申請,有完整的計畫說明,經系內委員會審查通過即可進行。」在選課方面給予學生高度自主,同時實施「雙學長制」、「多導師制」,結合校內外導師,多人協助學生選課及修業的規劃,並給予諮詢。

即便在一般系所,學生也可與教授討論其他學習方式。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鄭同僚以自身在教育現場的實例分享:「像我自己的必修課,學生如果不喜歡我所提的大綱,都可以與我商量。」他指出,大學教授的評量方式屬於學術自由,因此只要教授願意,課綱都有調整空間。

不過在自由度比較高的百川學程,蘇育德表示,仍有少數學生不滿意現有體制上課、考試方式、作業內容及繳交方式。實驗教育有不同的型態、體系與階段,每一種都存在高度差異,難以有通則幫助實驗學校學生適應體制內教育。最重要的仍在學生自我調節,鄭同僚表示,自我調節是最重要也最有用的方式。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鄭同僚,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研究、推廣實驗教育已有4年,他提及自我調適是學生銜接最重要的方式。 圖/陶怡軒攝

進入體制內教育,有人選擇順應制度,如賴秋羽維持自律的讀書習慣,也有如林果選擇以成績為重心。面對與自己學習觀念不同的同儕,林果表示,一開始與同學間話題不同,但慢慢了解他們流行或討論的事物,時間久了就習慣了。

每個人進入新環境,對於無法掌握的未來多少會感到害怕,許多實驗教育出身的學生與家長,對於是否能順利銜接體制內教育感到焦慮,但鄭婉如表示,適應是每一個人都要學習的能力,要能在變動的環境裏做調整。

鄭婉如說:「我們比較希望用正向觀念看待調適,所以我們不認為要安排一種環境或者訓練,讓學生沒有適應問題。」他表示,即使制度將國小、國中及高中一致化,讓學生沒有適應的困難,但未來學生就業時,反而無法面對社會上的挑戰。

 

註:雙學長制,百川有雙學長(百川學長及核心學程相關學系之學長)及多導師制(生活/課業與校內、外專業導師)。學長與導師都會協助他們選課及修業的規劃並隨時給予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