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學事】民團再倡《大學法》修法 望提升學生自治權益
校園
第1800期
【大學事】民團再倡《大學法》修法 望提升學生自治權益
焦點
2024-11-21
【記者張傳儀報導】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3日舉行「大學亂象、產學合作與高教治理總檢討」公聽會,針對大學校務會議參與代表比例及高教環境進行討論。在會前,立委范雲、沈伯洋及臺灣學生聯合會(以下簡稱臺學聯)等民團組織在場外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盡快提出《大學法》修正草案。 臺學聯理事長蔡璟鴻表示,《大學法》是國內高等教育的重要依據,但距上次大量修正已過20年,法令明顯不合時宜。他指出,現行《大學法》僅以少數條文保障學生自治,因法規中「大學應輔導學生自治組織」的框架,造成學生會的主體性越發薄弱,同時限縮學生權益。再者,他認為校內會議學生代表的保障席次不足,造成學生對議案無實質影響力,難以撼動校方與教師代表的絕對多數。此外,大學校長遴選與學生權益密不可分,目前制度是藉由遴選委員決定校長人選,缺乏學生意見。 對於《大學法》修正方向,臺學聯提出要求改善學生權利、終結專權以及提倡高教改革的三大訴求。針對學生權益及自治方面,蔡璟鴻認為必須確立學生會的地位,明訂學生會權利與義務,保障學生自治權。「因為現在是規定要有(學生會),可是沒有說要到什麼地步、要有多完善,那學生會的必要性跟權利很有可能被學校限縮。」國立政治大學學生議長張庭瑜說道。他指出,目前對於自治組織的扶植取決於校方決策,影響學生會的自主性。他也建議在法規中設計更完善的制度,確保學生自治組織的經費來源和法理依據。 此外,根據《大學法》第十五條對於校務會議中學生代表名額的規定,經選舉出的學生代表不得少於會議人數的1/10,數量不足以對學校決策產生影響,因此希望修法將比例提升至1/3,或將行政主管改為列席,確保學生影響力。國立臺北大學學生自治會總會長陳庭楚表示,他曾在會議中因與校方想法不一致而被禁止發言,「我們就只有一個人在(會議)裡面孤軍奮戰而已,很難說你跟校方有不同意見的時候,你要去打過這個提案。 」目前的《大學法》無法實際讓學生意見受到重視。 對於校長遴選制度,臺學聯主張學生應參與校長遴選,目前制度缺乏學生意見,蔡璟鴻說:「學生才是學校的主體,那我們應該如何讓最高治理者來參考學生的意見?就是在校長遴選當中,如果可以讓學生代表身份被保障,那其實是非常好的。」東吳大學學生議長康平皓則說明,《大學法》中私立大學的校長任期及續聘規則由校方規範,校長遴選的權力大部分由董事會掌握,學生意見無法被納入考量。 談及《大學法》的修法爭議,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表示,雖然學校以平等關係的自治性組織看待學生會,但他也說明:「因為在實際執行上學生會並沒有太多的資源,當然還是會造成所謂的,跟校方之間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他認為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學生代表在校務會議中比例應該要逐步提升。他也建議《大學法》應增加校長治校滿意度,及行政單位服務品質的調查,除了可以增加學生傳遞自身意見的管道,對於校方治校來說,也將造成一定壓力,促進校方提升行政效率。 《大學法》修法議題延續許久,過去曾經進入一讀程序,但在進入立法院二讀時,因教育部無法統合學生及校長團體等各方意見,所以造成流會。蔡璟鴻說明臺學聯希望與校長團體喊話溝通,取得《大學法》修法的共識,並推動修法程序,讓學生權益更進步。
新科技助防災害教育 防汛營盼提升學生行動意識
生活
第1799期
新科技助防災害教育 防汛營盼提升學生行動意識
2024-11-15
【記者周元曦桃園報導】桃園市政府水務局於9日至10日,與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和國立臺灣大學水工試驗所合作,舉辦為期兩天的「桃園市政府113 年度防汛青年營」。活動旨在藉由邀請桃園大專院校學生,增加學生對於水利防災的關心與行動力,進而吸引桃園在地青年,在未來成為社區防汛志工的一員。 主辦方水務局副總工程司蘇鴻表示,每次風雨來臨,容易造成桃園地區淹水,因此學生學習如何防範十分重要。「目前桃園社區的防汛志工都是由已退休的叔叔阿姨擔任,所以主辦方希望,防汛的知識和經驗能夠拓展到年輕人。」蘇鴻解釋道。營隊課程包含靜態與動態,前者包括認識水環境的講座,後者包括無人機操作、社區防災避難圖的設計以及戶外地形探勘。 營隊開始時,由國立臺灣大學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博士柯凱元帶領學生分組進行戶外地形探勘,尋找並拍攝隱藏的資源點與災害點。其中一組學生將一座小型滯洪池拍攝下來,並把照片貼在地圖上。照片旁亦註明滯洪池作為資源點,能在暴雨來臨時,控制洪水蔓延的速度。另外,​​其他學生以同樣模式,標註倒塌的樹木為災害點,並記錄樹木會成為逃難時的潛在阻礙。現就讀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學生孫鈺涵喜歡結交朋友,他認為活動中最有趣的就是此環節,「我們一起尋找哪裏危險、哪裏安全,過程可以增加同儕之間的相處時間。」他說道。 此外,活動強調「新科技」的運用,透過教導無人機,讓營隊學子有不一樣的體驗。只見操作的學生帶著初次使用的緊張,但臉上依然難掩興奮。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學生李旻宴表示,無人機可以在水災發生時,從天空視角分析災點的嚴重程度。除了新型科技的操作,活動還讓學生發揮創意。學生針對小孩、年長者與年輕人的不同需求,用膠帶與便條紙貼出一間避難收容所,甚至有組別在收容所中設立祈禱室,讓台灣社會上不同信仰的人們在遭遇水災時,能夠有一個提供心靈慰藉的場所。 李旻宴坦言,學校其實有很多防汛相關資源和講座,只是疏於宣傳。同時他認為網路上每個人都可以為防汛盡一份心力,「我們時常在網路上看到哪裡有淹水,但如果大家能即時更新退水情況,其實可以減少許多網路上的恐慌。」蘇鴻在談及未來願景時希望營隊能邀請不同年齡層,以及學習領域的民眾來參與,像是除了防災與工程學系的學生外,這次還有華語文學系等非防災專業科系的學生。營隊未來也將加入本地高中生及銀髮族。活動集結在地青年,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行動力,像是當學生們被問及是否願意成為防汛志工時,他們都保持正面態度。「如果未來有機會,我會想要擔任志工。」營隊學員之一的孫鈺涵笑著點頭說道。
學習歷程檔案寫滿首屆學生焦慮 未竟的108課綱理想藍圖
專題
第1764期
學習歷程檔案寫滿首屆學生焦慮 未竟的108課綱理想藍圖
2022-04-07
【專題記者張珈爾、李謙謙、王嘉瑜、黃亭茹綜合報導】「我覺得我們已經焦慮很久了。」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三年級的丘婉盈不禁嘆道,作為108課綱的首屆學生,從民國103年發布課綱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擔心著不確定的未來。依據108課綱資訊網,教育部自信宣示:「我們準備好了!」然而,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三年級的高婕恩認為,雖然新課綱為了學生做出改變,卻沒有人願意傾聽高中生的想法。「教育部認為我們理所當然要經歷這個實驗性的階段,而我們也只能接受。」事實上,學生才是教育方針要重視的主體。上路三年的新課綱,真的準備好了嗎? 一名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學生,在上課期間背著書包獨自走過走廊。每個高三班級的門口,皆高掛著象徵「包中」的粽子許願吊飾。 圖/王嘉瑜攝新課綱趕鴨子上架 申請將近才釋出製作指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以下稱108課綱),以「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希望翻轉傳統升學主義的考試制度,著重學生在高中教育的學習軌跡、個人特色與能力發展。因此,自111年起,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的第二階段首度以「學習歷程檔案」取代實行20年的備審資料,讓高中生​​彙整三年的「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資料以申請大學。根據教育部說法,學習歷程檔案的設計初衷,除了補足考試無法呈現的成果、減輕高三學生製作備審資料的負擔外,更期盼學生定期紀錄自己的學習表現,從中探索個人興趣與志向,進而將學習歷程檔案作為生涯定向的參考。然而,過往教育改革都經過試辦,或進行部分實驗,但108課綱的前導計畫中,並未包含學習歷程檔案的試行。新課綱實施的理想與美好憧憬之下,埋藏著學生對於未來的茫然與忐忑。多位學生指出,即使新課綱籌劃了10年,學習歷程檔案也沒有在第一時間清楚說明並給予指引。像是直到課綱發佈後,教育部才於109年底調增了學習歷程檔案上傳的限制;甚至到111年3月,具公信力的指引(註一)才初次透過「作伙學」發布,但直到申請前夕仍不停修正,讓學生無所適從。註一: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作伙學」團隊協助教育部,在110年7月至10月,於全國各縣市舉辦五十場審議論壇,邀請大學教授、高中老師、學生、家長,討論學習歷程檔案要如何呈現、如何審查。並於111年3月彙整成「作伙做學檔—課程學習成果呈現建議」手冊。滾動修正的新制度 高三生淪學習歷程檔案白老鼠「教育部直接將學習歷程放上檯面,它就只好邊錯邊改,那我們就很可憐。」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三年級的蔡定燁肯定學習歷程檔案的良善立意,但是教育部「邊試邊改」的做法,讓校方及學生沒有可以依循的固定架構。「我不喜歡學習歷程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是第一屆,老師、學生、校方都很茫然。」​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三年級的詹苡柔指出,大多數人高一上傳的學習歷程檔案都很空洞。彰化女中三年級的蘇姿榕則提到,學習歷程檔案不一定能幫助高中生申請大學,「很少有人能夠在一年級時就確定志向且沒有更改,很容易對最終要申請的校系一點幫助都沒有。」針對諸多高中生的徬徨無助,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綜合業務組組長王友聖回應,108課綱目前才實施到第三年,學生和校方都還在摸索和學習。教育部跟招聯會持續推動相關的計畫,協助高中老師在課程教學上、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都能有更清楚的指引。然而學習歷程檔案還未走到個人申請階段,問題卻逐漸浮現。像是「81所學校學習歷程檔案遺失」、「上傳檔案格式反覆修改」、「大學申請仍可參採備審資料」,凸顯學習歷程檔案制度的不完備。為了上傳而寫,還是為了自己而寫? 記錄恐減少探索機會多元探索是108課綱的主要理念之一,而學習歷程檔案是搭配108課綱的精神所推動的政策。可是要求學生記錄學習軌跡,與期許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真的存在直接相關性嗎?三年的時間,究竟該拿去「記錄」,還是「探索」?「高中生需要更多時間去摸索、去生活,給予我們『課堂外』的時間實際探索,才有可能了解自己喜歡什麼。」今年17歲的自學生巫瑀涵說道。巫瑀涵坦言,學生必須在兼顧大量課業的情形下,擠出時間參加課外活動,如今再加上撰寫學習歷程檔案的負擔,根本沒有多餘時間可以投入,導致多元探索更為困難。即使巫瑀涵早在國中便發覺對語言的興趣,也無法深入了解自己熱衷的領域,最終是自己決定跳脫傳統體制,才得以擁有更多彈性時間探索語言領域。「我認為學習歷程檔案的目標是好的,可以透過記錄,釐清參與活動的省思、成長。」巫瑀涵肯定地表示,同時強調教育者應該要真正信任學生,而不是規定學生該做什麼。因為他投入任何活動的出發點都是「自己想要」,並非受到學習歷程檔案的驅使,但身旁許多傳統教育體制內的朋友會將重點放在「寫」學習歷程檔案上,巫瑀涵因而希望上位者在更動教育方針時,應思考如何改善困境並確實達成目標。桃園市立桃園高級中等學校三年級的王柏翰也認同學習歷程完全「搞錯重點」,他覺得製作學習歷程檔案並不會讓學生開竅、了解自我、懂得反思或多元探索,高中階段的教育應該導入更多培養學生技能的課程,「如果制度面上,課程並沒有相應的優化及精進,那學習歷程檔案帶來的預期效益並不會比備審高多少。」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徐建國心疼表示,學校會請大學教授來高中分享經驗,不過連大學教授都不太清楚學習歷程檔案的完整內容,學生們也很茫然。圖為建中學生在上課途中穿過操場。 圖/王嘉瑜攝個人時間遭壓縮 「記錄學習」更費時耗力除了探索時間的壓縮外,製作時長也是一大問題。「我不想花那麼多時間去做學習歷程檔案,紀錄我學習過程的失敗,跟我怎麼克服。我想花更多時間探索、更多元的學習。」國立中興高級中學三年級的李瑞霖鬱悶地表示。國立臺南家齊高級中等學校專任老師陳禹仁提及,很多制訂108課綱的教授、老師認為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沒有增加學生的負擔,但他不同意,「拍『一部電影』,和拍『我的電影如何被產出』所需耗費的時間,後者遠遠超出。」陳禹仁分享一位學生的公民科學習歷程檔案,不僅內容符合官方要求的課程摘要、課程目標、反思心得、能力增值、學習過程等詳盡記錄,就連版面設計、表格製作也全不馬虎,精美程度甚至超過一般大學生所繳交的書面報告。他心疼地表示,該位學生從開始撰寫到上傳,加上來回尋求意見指導、修改的時間,一份共43頁的學習歷程檔案,需耗費整整兩個月才完成,「而這樣的成果,我的學生一學期通常會上傳到六份。」彰化女中的詹苡柔同樣對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感到疲憊,「等於多了一個很麻煩的作業,必須犧牲我的假日時間來製作。寒暑假的時候,因為怕做不完,有些營隊或是社團活動就無法參加。」 製作學習歷程檔案需要高中生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學生們參與社團活動、多元探索的時間因而縮減。 圖為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學生們在體育課上認真暖身。 圖/王嘉瑜攝大學端仍重核心競爭力 多元學習不應淪為多「錢」學習「學習歷程檔案做得這麼辛苦,希望教授真的會認真看。」臺北市私立再興高級中學三年級的張至瑩因為校方規定,必須在三年間不斷上傳「課程學習成果」,努力達到18件的系統上限(註二)。然而,學習歷程檔案洋洋灑灑數十頁的文字與簡報內容,大學教授是否同樣重視?而大學端究竟期待看到學生呈現什麼樣的內容?註二:學習歷程檔案中的「課程學習成果」項目由學生「每學期」進行上傳,包括修課紀錄及學分數之課程作業、作品及其他學習成果。而「每學年」由學生勾選至多六件,經由學校人員提交至中央資料庫。然而最終學生自中央資料庫勾選提交至大學招生單位之件數上限,大學至多三件,技專院校至多九件。「說實話,這些教育政策的改變並不是大學端要求的,從來沒有一個教授說他想看那麼多資料。」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陳明賢直言,100個學生的資料,教授即使一份只看三分鐘,也需要五個小時才能看完,根本不可能細細閱讀學生上傳的大量檔案。作為臺大資深教授,陳明賢擁有多年面試新生及豐富升學計畫演講經驗,他坦白說到,自己並不會因為新課綱改變評審方法,「我只想看到核心競爭力。」他深入指出,核心競爭力即知識、能力以及態度。知識包含高中科目知識、大學科系所學的基礎概念;能力分為個別科系需要具備的「硬實力」,和大學部通用的溝通、合作、領導能力等「軟實力」;最後,因為招進來的學生代表未來十年要跟自己在相同領域一起學習,因此負責任、正直等特質,都是教授會重視的態度。陳明賢堅定表示,臺大每位老師都希望找到最適合的學生,也希望透過公平的程序挖掘不同類型學生。「但絕對不是現在制度設計出來的樣子,讓學生把所有時間都拿來寫成果報告、編輯多元表現,他還有時間去探索嗎?」他不解為何要學生準備如此複雜的申請手續,認為當今的制度剝奪了學生思考、探索心之所向的機會。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副主任吳瑞裕同樣表示,其實學習歷程檔案中所上傳的檔案只是附件,「重要的是百字簡述怎麼吸引大學端注意,並利用一至兩頁的簡報呈現內容的重點。」他期望打破迷思,讓學生不再一股腦地上傳大量的檔案,忽略整合與思辨的重要性。「這同時衍生出很多問題,我們都稱多元學習為多『錢』學習。」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長久質疑教育部的方針,往往使資源較多的學生擁有更多升學管道和機會。學習歷程檔案在二階高達50%的佔比,使學生和家長拚命找尋各式資源,包括花費大量金錢請補教業幫忙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等,確保孩子能在申請大學時展現最好的一面,因此產生當今社會嘲諷的「軍備競賽」現象。中部某名校校長也指出,還曾看到學生花上萬元找補習班諮詢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把升學視為一場無法回頭的豪賭,已與108課綱的立意背道而馳。​​然而, 108課綱為削弱「成績至上」的社會風氣,在多元課程設計和學習歷程檔案上付出的努力,至今仍是蚍蜉撼樹。若要改善台灣教育長久以來存在的爭議,仍須改變以成績作為進入大學殿堂首要門檻的固有思維。新課綱與考招制度接合後 接踵而至的問題「如果要推學習歷程檔案,學測篩選的倍率應該放寬,或是通過第一階段的名額變多。」松山高中三年級的張寬平說道。他期望看到學習歷程檔案賦予他們更多升學的機會,才不會顯得三年來的努力徒勞無功。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三年級的廖宥甯也補充,目前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的篩選倍率看重學測成績,多數落榜的學生因為一兩級分的差距,辛苦耕耘的成果淪為廢紙。因此,他認為第一階段篩選應加入學習歷程檔案,讓成績不再優先於他們課程學習以及多元探索的成果。然而,專家卻抱持不同意見。眼見持續存在的階級複製現象,陳鐵虎希望個人申請第二階段的面試和學習歷程檔案占比降低,僅作為輔佐的參考,仍以成績為依歸。108課綱的制度變革引發了許多問題,但學習歷程檔案只是滄海中的一粟,真正的關鍵仍在於課綱與考招制度的掛鉤,使得108課綱的原意遭抹滅。但學習歷程檔案仍須和考招制度並行,由升學來推動學生紀錄自身的學習軌跡,這項新制度才不會形同虛設。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徐建國直指,許多人對課綱和考招制度有所混淆,誤會了108課綱原先的立意。新課綱的設計本身有值得讚許的部分,包括新增多元課程、彈性自主學習等。然而,課綱和考招制度掛鉤後,卻使得學生的學習不完整;朝令夕改的制度也讓教育現場混亂,師生及校方無所適從。 放榜的日子所剩無幾,高三學生們懷著緊張的心情,準備將三年心血呈現至大學教授眼前。 圖為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學生在下課時間向老師請教課業問題。 圖/王嘉瑜攝教育朝課綱目標持續推動 各界望打破升學主義綜觀來說,目前學習歷程檔案制度實行邁入第三年,最受肯定的是其良善的立意,透過學習軌跡的紀錄確實有機會讓學生對於學習狀態更有把握,進而使他們思辨與整合。因此,雖然存在許多反對、質疑的聲浪,各界仍無法全盤否定其制度本身。然而陳鐵虎指出,學習歷程檔案是學習國外的制度。由於國情上的不同,社會風氣也不一樣,不少台灣家長鼓勵孩子選科系,都希望孩子選擇對將來比較有前途的科系。學習歷程檔案推廣生涯探索的初衷,在台灣社會重視升學主義的價值觀面前,無可奈何地成為空談。「我覺得如果教育做得好的話,思想就可能改變,思想改的話台灣就能變得更好。」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三年級的張奕琳說道,眼神裡散發著光。他認為新制度上路一定會存在很多不夠完善的部分,但台灣讀書和升學的風氣勢必要改變。他補充,困難的不是教育不願變動,而是家長跟學生太注重成績。因此,他期盼著未來台灣教育能夠成為他理想中的樣態,注重每個人的特長,不再只是表面的數字和排名。接合高中、大學與教育端 攜手促成108課綱理想「希望之後會有更多可以相互對話的機會,讓高中端的師生知道未來的走向,以及大學端期待孩子在高中培養什麼能力?」基隆市立安樂高級中學教師李啟嘉期許道。各界引頸期盼教育部、大學端以及高中端能更努力建立溝通的橋樑,讓大學端選材和高中端育才整合,達成一致性的目標。並由教育部訂定完整的制度與統一的評分標準,讓在新制度中迷失方向的學生,能更自由地自我探索,找到未來的志趣與方向。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黃耀南另提出,教育現場存在很大的M型化現象,資質比較好的學生,學習主動性也高,展現出來的成果就比較多元;反觀學習主動性比較弱的學生,甚至沒有上傳檔案的動力。無論是教育部抑或是主事者,都是在理想的狀態中推動制度,卻與實際在教育現場的第一線師生產生斷裂。他心灰意冷地說道:「對於上位者訂定政策的時候沒有考慮到這些因素,也沒有考慮到基層學校學生和家長面對新制度的困難,我覺得這是很令人痛心的。」大學個人申請第一階段通過結果於3月31日出爐,第一屆實行108課綱的高三學生正處於極為焦慮不安的情緒中。對於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他們沒有過去的成品得以參考,當前的每一個選擇都像是場賭注,賭上了自己的未來。任何制度上的改革都難以立竿見影,教育也是同理。各界期待教育部能從制度不夠完善的部分汲取經驗,在108課綱良善的立意奠基下,建立一個健全的教育環境。然而,我們都在觀望,上位者何時能從理想的象牙塔中探出頭來,看見第一線師生以及大學端懇切的呼籲?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高三學生們,在印著「心想事成」、「第一志願」、「金榜題名」的許願牌上,各自寫下對於大學的想像與期待。 圖/王嘉瑜攝
時尚賽「繡」專業 盼提升學生彩妝競爭力
生活
第1740期
時尚賽「繡」專業 盼提升學生彩妝競爭力
2020-12-17
【記者張華真新竹報導】選手用定位筆勾勒眉型,拿起細針沾上繡眉顏料,在假皮上來回戳刺,眉毛逐漸成形。明新科技大學11日舉辦首屆「明新盃瘋設計時尚大賽」,競賽內容包括化妝、繡眉、美睫、美甲等38個美容項目。其中半永久彩妝(註)佔比賽項目將近1/4,現場也額外舉辦半永久彩妝技能檢定考試,主辦單位盼藉此磨練學生技術,並提升半永久彩妝產業競爭力。註:半永久彩妝是介於整形美容和化妝之間的美容技術,透過在表層細胞中植入天然顏料,呈現淡妝效果,包括繡眉、霧眉、隱形眼線、美唇和髮際線。選手拿著量尺反覆測量雙眉間距,歷經一番修改,才拿起定位筆在假皮上點出眉峰與眉尾。此次半永久彩妝霧眉比賽分為動態與靜態,動態賽選手需於60分鐘內完成霧眉,評比項目包括形狀、對稱和著色技巧等;靜態賽僅展示成品,選手較無時間壓力,但除評比彩妝本身,也注重配件與裝飾,例如在假人皮貼上水鑽、貼紙或用蝶古巴特裝飾展示框。主辦人、明新科大時尚造型與設計系系主任夏一民表示,半永久彩妝近年市場需求提升,加上附加價值高,許多學生投入學習紋繡技術,「這次辦比賽和檢定,就是希望這些學生有可以互相切磋、一展所長的舞台。」 紋繡靜態賽除評比彩妝本身,也注重整體妝效與裝飾。有些選手為假皮畫上眼彩、腮紅和亮粉等,有的則貼上水鑽和花朵等飾品。 圖/張華真攝眉型對稱是霧眉比賽的獲勝關鍵,紋繡評審長劉玥呈指出,定位眉型是霧眉的基本功,也是此次評比重點,「如果在假皮上都畫不對稱,那繡真人就會有很大的問題。」明新科大時尚造型與設計系學生黃新倫皺著眉說:「不管是比賽還是練習,最困難的都是對稱!」他接著分享,自己為了繡出漂亮眉型,比賽前不斷練習以維持手感。此外,霧眉也十分講求上色技巧,由於畫上半永久彩妝需用針具將顏料刺入皮膚表層,如果力道和上色次數沒有掌握好,易導致眉毛上色不均勻、看起來不自然。 紋出對稱眉型是霧眉比賽的獲勝關鍵,選手藉不斷練習維持手感、加快作業速度。 圖/張華真攝另外,保持工作區整潔是評分項目,黃新倫提到維持檯面乾淨可以避免污漬干擾判斷,「髒污可能會讓你誤會上過色了,擦掉才發現根本沒有繡到。」紋繡師除掌握實作技術,學科的背景知識也不可缺少,明新科大休閒事業管理系學生古珈瑀解釋,紋繡類似刺青,會侵入皮膚造成微小傷口,且霧眉前需塗抹麻藥減輕疼痛。然而有些人的體質不適合紋繡或敷麻藥,他們必須在下手前正確判別,「如果沒有判斷好皮膚狀況就敷上麻藥,會導致皮膚過敏或潰爛。」 選手運用針具將顏料刺入假皮,並透過戳刺次數與不同顏料,紋出「眉頭淺眉尾深」的作品。 圖/張華真攝主辦單位於比賽結束後舉辦半永久彩妝檢定。相較比賽著重實作技術,技能檢定加入學科筆試,測驗考生的背景知識。古珈瑀通過初級霧眉檢定,他分享考試除認可紋繡技術,準備過程還能學習許多霧眉的重要觀念,「像是如何選擇安全的顏料、判斷膚況和敷麻藥。」近年,半永久彩妝受到許多年輕族群喜愛,越來越多人投入相關產業,卻少有紋繡師擁有證照。紋繡評審長林紫晴指出,仿間擁有證照的紋繡師不多,「客人通常只能靠評價去做選擇。」為了提升可信度並做出市場區隔,參加認證的紋繡師漸增,主辦單位希望藉由比賽結合證照檢驗,給予紋繡師技能肯定,並提升他們在產業中的競爭力。 除半永久彩妝動靜態賽,現場還有多項美睫項目,其中6D美睫組要求選手於35分鐘內幫真人模特完成睫毛嫁接。 圖/張華真攝
離開實驗學校後—學生銜接體制內教育的挑戰
專題
第1700期
離開實驗學校後—學生銜接體制內教育的挑戰
2019-05-01
教育部為落實《教育基本法》鼓勵政府及民間辦理教育實驗的精神,保障學生於體制外的學習權及家長教育選擇權,於2014年制定了《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及《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合稱「實驗教育三法」。實驗教育三法的制訂,明定了不同型態的學校、機構與自學團體,但在法規訂定前,實驗教育早以存在。部分家長基於不同因素,包括對傳統教育制度的疑慮、或對投入實驗教育有興趣等,而將孩子送往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但學生進入實驗學校後,是否代表不必再經歷傳統升學體制?從實驗教育畢業的學生,多半選擇出國深造或在台繼續就學,在台灣高等教育仍需透過考試入學的情況下,無論他們在哪個階段就讀實驗教育,最終都無可避免地回到傳統教育體制。<b>離開實驗學校的求學路 平坦抑或崎嶇【專題記者孫佾妘、劉雨婷、林傑立、何家璇、陶怡軒綜合報導】沈潔伃,小學六年級轉入宜蘭縣立人文國民中小學,國中回歸體制內的基隆市立銘傳國中,高中從基隆女中轉進實驗教育體制的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大學一年級從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夜間部休學,投入職場,經過一年多的思考與調劑,最終透由特殊選材的「百川計畫」,在國立交通大學百川學士學位學程塵埃落定。沈潔伃認為體制具有框架,限制了學習的內容、時間、方式及目標,卻不見得是學生想要的。他也提到,體制所設定的人生是有標準答案的,像是找到好工作、賺大錢,成為所謂「人生勝利組」。不過,實驗教育告訴他人生不是只有一條道路,「你會對人生有無限的想像,可以用任何方式實踐想要的人生,或是你真正想要成為的樣子。」 受實驗教育多年的沈潔伃,較不認同體制內受限的環境,她認為人生不是只有單一道路,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實踐夢想。 圖/沈潔伃提供因為對體制框架不認同,沈潔伃就讀國中時缺乏學習動力,找不到上學的意義。「我一方面會告訴自己,別人告訴我這是應該要做的事情,我也必須這麼做,我的人生才可以看似過得更好一點。」她並非厭倦學習,而是無法適應冗長枯燥的教學方式,以及受限於時間和考試進度,而被壓縮的學科篇幅。沈潔伃在高中期間甚至有拒學的情況,母親卓淑惠回憶女兒在就讀基隆女中時十分排斥到學校上課,起初他與丈夫仍會堅持他應該去學校,不過在幾次嘗試之後,他們才明白沈潔伃對於體制內教育存在很大的不適應。即便沈潔伃進入推崇特殊選材、彈性學分的交大百川計畫就學,在十八周的課程進度壓力下,或多或少都壓縮到學習空間。沈潔伃以哲學課為例,他表示每個學說都有脈絡與背景,除了應付表面的考試與作業外,實在沒有餘裕深入研究與理解,更遑論同時兼顧其他堂課程。「我儘量為了學習而學習,而不是為了學分而學習。」沈潔伃選擇放棄取得學位,不強迫在有限時間內修完128個畢業學分。另一方面,賴秋羽、賴品文姊弟兩人自幼稚園起就讀宜蘭的慈心華德福中小學,直到高中才分別進入蘭陽女中與宜蘭高中。「轉去體制內高中是因為考量之後上大學可能會銜接不上,還有為了出社會所需知識。」賴品文解釋。姊姊賴秋羽國三便意識到,若想銜接國內大學,在高中回歸體制是較具優勢的選擇,因此開始補習準備升學考試,同時提前適應以往學習中沒有的教科書及考試制度。但他也坦言,高中面對第一次期中考時十分緊張,「因為都沒有讀過,所以我第一次期中考很努力。」所幸後續找回自己的讀書步調,一路維持不錯的學業成績。弟弟賴品文則認為,自己的學習基礎不如姊姊好,雖能應付高中學業,但也不免思考:「如果我國中就離開慈心會不會比較好?」可當想到中學在實驗學校獲得的活動或專題經歷,仍肯定自己當時選擇留在實驗教育。賴品文目前就讀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賴秋羽則在高雄醫學大學攻讀職能治療。賴品文提及國中時的畢業專題,「那時候的專題是太陽系,我現在讀的是地球科學相關的科系。姊姊那時候做的是癌症,現在也是讀醫療相關的。」他認為實驗教育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的興趣,提供朝不同領域發展以及升學的動力。賴秋羽姊弟便屬於在不同類型教育間,銜接較迅速、順利的案例。實驗學校各校教學理念不同,學生特質也百百種,因此對轉換學校的調適有難易之分,但共同的是,他們都感受到實驗教育與體制內教育學習氛圍的落差。<b>學習觀念落差 學生面對銜接衝擊實驗教育學校學生進入非實驗教育體系,由於家庭、個性等因素,而有不同適應情形。然而,這群學生在學習環境轉換之初,多半遇到人際關係疏遠、課程自由度下降與找不到學習意義感等問題。 <b>與學生、老師相處「以前(實驗)教育不會有人強調要問問題,因為如果你對這個東西不感興趣,根本不會出現在那個地方。」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學生劉以正提到,過去他在全人實驗中學(以下簡稱全人中學)就讀,學生因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學習,課堂上自然會與老師有很多互動。但劉以正進入大學後,發現課堂上八十多位學生,只有四、五位學生在聽課,遇到問題也不會主動提出,讓他感到難以理解,甚至會在下課時抓著同學,詢問他們不想上課為什麼要來學校、如果聽不懂為什麼不提問等疑問。「(國中)班上同學對老師普遍不友善,想接近老師變成怪胎般的存在。」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的李福荃,提出他在種籽實驗小學(以下簡稱種籽實小)銜接入體制內教育時的觀察,他的國中同學會因為老師出大量考試和作業,或是因為被斥責過,而對老師懷有敵意,與他小學時師生間彼此關係緊密有很大的落差。 <b>自由程度除了生活上同儕交流、師生關係疏遠,學習自主程度不同,也是轉回體制內教育的學生一大挑戰。「兩邊最大的落差是自由度。」賴秋羽表示,由於體制內教育重視升學,學校訂定各種規範,要求學生按表操課,以養成規律習慣。過往實驗教育則強調自我探索,嘗試如主題式閱讀教學、工藝課、韻律課與爬山等課程。學生已習慣自由調配時間,因此銜接到體制內教育時,短時間較難適應固定課表。「有些事明明我國小都能自己做到,但為什麼國中或高中生卻還不能做?」除了時間安排受限,學生自主決定空間也受箝制。曾在種籽實小、目前就讀台北市立和平高中的林果回憶,小學每周會召開全校性事務討論大會,由六年級學長姐負責主持、記錄,其他學生可自由發表意見。但在體制內教育中,朝會卻是聽老師訓話,令他質疑是否有召開的必要性。他認為,體制內教育豎立過多規範,削弱學生自主性,易造成學生思考與行動力下降。 <b>學習意義體制內教育課程,多看重學習成果,不若實驗教育強調學習過程和意義,是學生在銜接時,普遍需調適的課題。「每個人學習東西都會找一個意義感,它並不只是這件事情本身的樂趣而已。」談到休學前兩個月的大學生活,盧明昱坦言找不到學習動力讓他最終選擇離開學校。盧明昱在就讀全人中學時,發現自己對舞蹈感興趣,而選擇進入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的舞蹈系。然而,他發現系上重視的舞蹈類別和自己喜歡的不同,加上周遭缺少能聊編舞創作的同學,讓他找不到學習的意義,陷入迷惘。儘管並非不喜歡舞蹈,他最終仍毅然選擇休學。<b>環境轉換的茫然 校方如何給予協助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就讀實驗學校的學生逐年增加,從104年全國277人到106年已有超過五千名學生就讀實驗學校。然而台灣目前並沒有完整的實驗學校系統,可以讓學生從小學讀到大學,若他們以升學為人生志向,終究得回到普通學校就讀,卻也因此讓他們產生觀念上的衝突。為了讓學生未來進入體制內學校時,不會因為教學方法落差無法調適,不同實驗學校體系提供不同銜接方式,幫助學生了解、體驗普通教育的運作機制。「到了六年級,才有國文與數學的小考,但那也不是評分的重點」,李福荃回憶起在種籽實小時,老師邀請畢業學長姐分享在體制內學校的生活,他表示學校會安排小考,但不納入學期成績,讓學生適應考試制度。種籽實小校長鄭婉如表示,種籽實小的考試制度只是一種評估自身學習成效的方式,不影響正式期末評量。「我們的考試是想要回到制度的本質,因為考試就是在學習一段時間後,讓孩子和老師知道學習的狀況是不是如我們所預期。」種籽實小會隨著學生年齡層去教導考試觀念,讓學生了解體制內考試題型與狀態,不會特別訓練學生考試技巧。鄭婉如指出這樣的方式,是要讓學生知道考試可以幫助學習,而非為考試學習。除了考試制度外,種籽實小也會舉辦座談會,邀請畢業校友與家長回來分享,讓選擇進入體制內的學生,透過經驗分享,認識每個學校不同的教學模式。假使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在實驗教育,若想繼續升學,除了回歸體制,就只能選擇出國深造。台灣的實驗大學還在規劃當中,在此之前,大學裡出現如交通大學百川學士學位學程的學程系統,讓學生可以自主設計課程,這點似可彌補一般系所課程仍受體制綑綁的問題。交大百川學程主任教授蘇育德說:「百川學程在課程方面,訂有完整的自主學習辦法。只要同學提出申請,有完整的計畫說明,經系內委員會審查通過即可進行。」在選課方面給予學生高度自主,同時實施「雙學長制」、「多導師制」,結合校內外導師,多人協助學生選課及修業的規劃,並給予諮詢。即便在一般系所,學生也可與教授討論其他學習方式。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鄭同僚以自身在教育現場的實例分享:「像我自己的必修課,學生如果不喜歡我所提的大綱,都可以與我商量。」他指出,大學教授的評量方式屬於學術自由,因此只要教授願意,課綱都有調整空間。不過在自由度比較高的百川學程,蘇育德表示,仍有少數學生不滿意現有體制上課、考試方式、作業內容及繳交方式。實驗教育有不同的型態、體系與階段,每一種都存在高度差異,難以有通則幫助實驗學校學生適應體制內教育。最重要的仍在學生自我調節,鄭同僚表示,自我調節是最重要也最有用的方式。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鄭同僚,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研究、推廣實驗教育已有4年,他提及自我調適是學生銜接最重要的方式。 圖/陶怡軒攝進入體制內教育,有人選擇順應制度,如賴秋羽維持自律的讀書習慣,也有如林果選擇以成績為重心。面對與自己學習觀念不同的同儕,林果表示,一開始與同學間話題不同,但慢慢了解他們流行或討論的事物,時間久了就習慣了。每個人進入新環境,對於無法掌握的未來多少會感到害怕,許多實驗教育出身的學生與家長,對於是否能順利銜接體制內教育感到焦慮,但鄭婉如表示,適應是每一個人都要學習的能力,要能在變動的環境裏做調整。鄭婉如說:「我們比較希望用正向觀念看待調適,所以我們不認為要安排一種環境或者訓練,讓學生沒有適應問題。」他表示,即使制度將國小、國中及高中一致化,讓學生沒有適應的困難,但未來學生就業時,反而無法面對社會上的挑戰。&nbsp;註:雙學長制,百川有雙學長(百川學長及核心學程相關學系之學長)及多導師制(生活/課業與校內、外專業導師)。學長與導師都會協助他們選課及修業的規劃並隨時給予諮詢。&nbsp;
【專欄】籲甄試改革 身心障礙生創促進會
校園
第1693期
【專欄】籲甄試改革 身心障礙生創促進會
2018-12-21
【記者劉信秀台北報導】「那時候從教育部回來,我們真的超級難過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的腦性麻痺學生邱羽逢,以及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的學習障礙學生李坤融,今年九月代表身心障礙學生至教育部提出「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後簡稱身障甄試)的修改提案。然而教育部僅給兩人三分鐘的陳述時間,便將他們請出會場,使他們沒有機會與各方代表,針對身障甄試進行深入對談。當李坤融和邱羽逢回想那段過程,他們仍難掩失落神情。身障甄試損學生權益 至教育部提案遇困難「為什麼那麼認真,卻沒有辦法讀到自己想要的科系?」李坤融表示,現行身障甄試規定,應屆身心障礙生會填寫校系志願序,再交由國立中央大學身心障礙委員會統一詢問各校系是否有開缺意願。各系所會評估系內是否適合開放各障礙類別學生就讀,再決定開放缺額數量。然而,每年各大專院校開放的缺額不穩定且不足,嚴重影響身心障礙生就學權益。 師大公領系學生李坤融長期關注身障甄試議題,九月受邀至教育部提出修改方案。 圖/資料照片李坤融舉例,學習障礙學生(後簡稱學障生)可能在閱讀、書寫、口語表達或背誦方面有困難。然而法律學系考量學生需背誦法條,通常不會開放學障類別缺額。有些學障生卻僅有書寫上的障礙,背誦方面並沒有問題,卻因被歸類為學障生,失去就讀法律學系的機會。他表示,同個身心障礙類別的學生也會有不同症狀,不應以粗糙的分類方式決定學生能否就讀該系所,而是考量學生的個人能力及狀況開放申請就學的機會。為此,李坤融和邱羽逢積極爭取與教育部會談的機會,九月受邀提出改革提案。他們花費近一年時間,努力蒐集資料、進行問卷調查,更與多方代表討論研擬出提案,卻在教育部會議上,被限制在三分鐘內發表意見。邱羽逢說:「我們感受到的是,其實教育部並沒有重視我們這個議題。」教育部的態度,讓兩人在推動身障甄試的改革過程遇到更多困難。 師大國文學系學生邱羽逢於校內積極爭取身心障礙學生權益。 圖/師大青年報提供教育部回覆消極 代表性不足成隱憂 李坤融苦笑著說:「走到教育部,有點像是我們已經走到最後的感覺。」過去他們曾向各方立委、家長團體、各個障礙協會及教育部官員尋求協助,經過積極爭取才有機會進入教育部發表提案。然而,他們的訴求僅在會後收到會再做研商的回覆,到目前為止也未有消息。李坤融也發現,許多身心障礙學生和家長團體只關注與自身相關的權益,若制度更動影響既有利益,便不支持改革,因此較難匯集眾人力量。 李坤融(左)和邱羽逢(右)針對身障甄試議題向立委陳學聖(中)陳情。 圖/李坤融提供邱羽逢說明,當初為了推動甄試制度改革而成立「身心障礙學生推進會」,並將招募訊息發送到全台灣各大專院校,最終僅有12人願意響應號召。倡議的過程更經常因身心障礙學生參與人數不多,遭質疑代表性不足。李坤融認為,要讓更多身心障礙學生意識到整體甄試制度問題,還需要更長時間推動及倡導。學生首度於會中發言 挫折中尋找收穫即使在身障甄試委員會受盡挫折,李坤融認為,此次有學生代表參與會議,仍是身心障礙生推動身障甄試改革的一大里程碑。「不管是形式也好,至少是第一次在那個場合裡面,有學生可以發言。」他說明,身障甄試建立以來,皆從特殊教育(以下簡稱特教)專家學者或家長團體的角度出發,從未聽取身心障礙生的意見。這次經驗能成為一個好的開始,未來讓更多身心障礙生能出面發表自身看法。邱羽逢無奈地說:「你也只能失落,但失落之後,還是有很多事要做啊!」他檢視一年來針對身障甄試進行的數據分析和資料整理,他認為蒐集的樣本數不夠齊全,且沒有針對個案進行深入的調查和分析,造成向教育部發表的提案內容不具公信力和代表性。未來他將投入於身障甄試的學術研究,透過深入訪談及問卷分析,向各方證明身障甄試確實能提升身心障礙生的社會地位及能力。創師大促進會 盼結合力量推改革為了讓更多學生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權益有更進一步瞭解,李坤融和邱羽逢連同其他關心此議題的學生,九月共同創辦「台師大身心障礙學生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除了提供身心障礙生與一般生的交流空間,也嘗試在社課中分享相關資訊及議題內容,李坤融說:「之前曾經以『視障生怎麼看A片』和『肢體障礙生怎麼滑滑板』為主題,希望吸引更多學生的參與。」「促進會目前還在嘗試的狀況,先以穩定為主。」李坤融提出,現在社團運作內容主要以定期開會和籌備活動為主。邱羽逢也表示,期待各大專院校能建立相關社團,在校內進行宣導和倡議。邱羽逢和李坤融未來將從校內社團為出發,以聯盟形式持續推動身障甄試等更多相關權益,盼能結合更大的力量促成改革。
推四級升學管道 新竹盼培訓競走選手
體育
第1689期
推四級升學管道 新竹盼培訓競走選手
2018-11-21
【記者劉雨婷新竹報導】即便颳風下雨,選手們仍賣力扭腰邁步向前,「107年新竹市風城盃全國競走錦標賽」17日一大早在新竹市舊港里防汛救災道路登場,由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學生張洧睿拿下公開男子組20公里冠軍。新竹地區推動競走已久,除設有升學管道,目前活躍的好手也多來自該地區,故此項比賽在停賽多年後,去年才由新竹市恢復辦理。 競走時,場地路面的軟硬會影響選手的動作,且比賽場地多在室外,如何克服天氣對生理的影響也是一大考驗。 圖/劉雨婷攝由於裁罰標準變嚴格,原被看好奪牌的國立清華大學學生張洧綝和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生羅柏穎兩位選手,因罰滿而提早離場,最後由一路穩定表現、犯規數少的張洧睿勝出。張洧睿賽後表示,場地走起來舒適,因此他並未特別配速,但因平日訓練不足,肌力不夠,而提早在第四、五圈時體力下降,並在最後一圈被判兩次犯規,總時間加秒兩分鐘,但1小時33分的成績已創下他個人最佳紀錄。 張洧睿從小跟哥哥張洧綝一起練習競走,每個周末也返鄉找教練訓練,以奧運時間門檻為目標繼續努力。 圖/劉雨婷攝新竹市體育處總幹事林燦輝指出,競走雖為田徑項目之一,但國內直到十年前左右才開始引進並培訓。至今,新竹市已規劃四級升學管道,串聯國小、國中、高中體育班或校隊、以及未來打算合作的國立清華大學體育學系(原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學系),新竹縣也串連國、高中,讓選手能持續訓練並兼顧學業。目前國小選手已有3、40人,政府也將多舉辦地方賽事,讓選手累積參賽經驗。國內競走賽事男子組20和50公里項目紀錄保持人、清大學生張洧綝透露,競走十分注重動作姿勢,稍有差錯便可能犯規,選手需要較熟悉自己動作優劣之處的指導,而多半固定由同一位教練訓練。儘管新竹縣升學管道內都有田徑教練,但因他們並非競走專業,張洧綝與弟弟張洧睿仍出外找自己的教練。他認同規劃一條競走升學管道,可讓有心成為專業體育選手的人有大量時間練習。曾拿下台灣首面國際競走賽事女子組金牌、國立新竹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學生鄔惟喬則認為,新竹市規劃的升學管道,仍缺乏專業師資,對競走運動的幫助並不大。因為她雖依該升學管道,加入國高中的田徑隊,但放學後仍以回國小找教練訓練。此外,由於目前國內20公里的長距離賽事非常少,加上高中選手多各自練習,讓她缺少一同練走長距離的同伴,缺乏競爭感,難以提升練習成效。 由於這是首次使用一圈1.8公里的場地進行20公里競走賽事,沿途裁判布點較過往在田徑場內多,張洧睿透露比賽時頻頻可見裁判舉牌示意有人犯規。 圖/劉雨婷攝&nbsp;
升學優待恐引岐視 原民高教政策待改善
校園
第1688期
升學優待恐引岐視 原民高教政策待改善
2018-11-15
【記者何家璇台北報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11日於台北火車站舉辦「原住民族教育轉型正義原桌論壇」,邀請關心原民教育的老師、學生共同討論原民教育的語言文化流失、教育歧視及人才培育三大主題。其中,因升學優待造成社會大眾的歧視,是許多原民青年共同面對的問題。原住民加分制度起於西元1951年,國民政府來台後為使原住民接受漢文化教育,融入主流社會,以《邊疆學生待遇辦法》,作為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措施基礎。立法院在2001年修法,改以《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簡稱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辦法)給予原民生考試加分的特殊待遇。排灣族、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人類學系學生張瀞文提到,加分制度最初是一項同化政策,現今原住民加分雖不再以強制原住民融入漢文化為出發點,但仍存在很多爭議。張瀞文指出,靠著加分入學的學生,學科能力居於弱勢,學校又沒有提供額外資源支持,造成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成績不佳。她也提到,原住民加分需先通過族語認證。然而許多族人並不認同此方式,身為原住民卻要以考試證明自己的身份、語言能力,對此感到不滿。原住民升學優待辦法中規定,取得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的學生,升學考試總分可加總35%。阿美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地理學系撒牧<b>‧魯鳳質疑,加分制度為原住民族在歷史上因受不公平對待,以資源補償的平權政策,應平等適用在所有原住民身上,不應以加分的方式,強迫族人考族語認證。排灣族、原住民族委員會專案研究員雷家佳表示,加分政策原是為提升原住民就學比例而設立,實施後反倒加深刻板印象和歧視,使社會大眾認為原住民必須仰賴加分政策才能取得亮眼成績。雷家佳以自身經驗為例,國中時他的老師曾告訴他,因為原住民有加分,所以他不用太努力讀書,不需取得高分即可進到第一志願學校就讀。此話讓他備感挫折,並下決心要證明自己的能力,最終他順利考進前幾志願的學校。不過,當原住民生進入「好學校」後又得面對同儕誤解,「你的同儕不會去探究你的過程是如何,反正你今天進入很好的學校那就一定是因為你加分。」一句話顯示原民學子面對刻板印象的無力。雷家佳認為,隨著時代變遷,許多原住民小孩生長在都市,獲得的教育資源不比一般生少,因此加分機制應與原住民身份脫鉤,成為單純的福利政策。「任何因為原住民身份所帶來的優惠性措施,是都可以被重新檢視的。」雷家佳更強調,增加原鄉教育資源才是提升原住民教育程度、保存傳統文化更有效的作法。 本次論壇邀請來自不同領域和族群的人士參與,盼擴大參與,匯集民眾對原住民轉型正義的意見。 圖/何家璇攝 此次論壇共有100多位民眾報名,眾多專家、學生也一起參與。論壇結束後,參與者共同拍攝大合照。 圖/何家璇攝
迷惘的十五歲:十二年國教時代   偏鄉升學路漫漫
校園
專題
第1674期
迷惘的十五歲:十二年國教時代 偏鄉升學路漫漫
2018-04-11
【專題記者劉蘭辰、薛惟中、謝宜臻、阮怡婷綜合報導】今年2月大學學科測驗成績出爐,高雄市六龜高中全校無人超過40級分,引起社會熱議。面對社會質疑學生的聲浪,六龜高中校長盧正川表示:「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讀書的料。」卻反而招來「為何學生不走技職」的質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2014年實施至今,其政策理念提到「應均衡城鄉資源、使學生了解自身興趣,找到適合的路」,但距離六龜區最近的公立高職為35公里外的旗山農工,明顯與上述理念相左。本專題將以與六龜東西相接的茂林和甲仙區為例,探討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情形下,國中畢業生如何面臨升學的抉擇呢? (「共同就學區」詳細內容請參照教育部網站)<b>求學路迢迢 就近入學成口號?高雄市立甲仙國中(後文簡稱甲中)與高雄市立茂林國中(後文簡稱茂中)皆為教育部所認定的特偏地區學校,十二年國教雖提出「就近入學」的社區高中職概念,然而甲仙及茂林兩區距離高雄市內最近的公立高職卻有20公里之遙,且沒有校車接送。在交通成本的考量下,多數學生轉而選擇距離更遠,但有校車接送的私立高英工商、私立中山工商,兩校距甲仙、茂林兩區有50公里以上的距離。「我們學生大部分還是選私立的大型技職學校。」茂中校長王耀英分析,私立高職雖然遙遠,但辦學績效高、設有宿舍及校車、職業類群多,對學生十分有吸引力。他舉距離最近的國立旗山農工為例,該校科系大多為農工類科,對志在護理、美容美髮的學生就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十二年國教盼透過「免試入學」並結合社區高中職達到真正的就近入學,然而學區劃分卻為茂林學生帶來困擾。茂中畢業生,現就讀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大一的勒格阿格藹.瑪尼蓋(Legeageai Manigai)表示,茂林離屏東縣較高雄市區近,但他在免試入學階段時卻僅能選填高雄市區的學校,因此他只能轉而選擇透過獨招(註1),進入屏東的屏北高中就讀。對想要就讀高中的茂林學生而言,雖然茂中離六龜高中較近,但茂中輔導主任曾家暉說:「六龜高中不會是我們學生的選擇。」他指出,六龜高中受限於教師編制,因此僅設立社會組而沒有自然組,學生可選擇的領域就變相受限。為了擁有更多選擇空間,學生大多捨近求遠,轉而就讀國立旗美高中或國立屏北高中。(註1:獨招,即「單獨招生」,指高中職各校在免試入學以外可另獨立訂定入學標準招生。) 茂中校長王耀英受訪當天,正好是茂中隔壁小學的運動會,頭上直接戴著典禮花圈受訪。 圖/阮怡婷攝<b>首屆12年國教學子 茂林原民生的職涯挑戰十二年國教雖提倡就近入學觀念,並設置共同就學區方便縣市交界處學生能進入最近的學校,但位於高屏縣界的茂林區卻未在規劃內,導致勒格阿格藹.瑪尼蓋與娥冷.戴拉灣(Elenge Dalavang)只好選擇運用其他方法跨區升學。勒格阿格藹.瑪尼蓋回想從茂中畢業時,恰巧遇上十二年國教全面實施的第一年,「我們真的都是白老鼠!」他指出,家長對制度反彈很大,因為茂林其實離屏東較近,但因為十二年國教的關係讓他們必須填高雄市境內學校,又無法事先遷移戶口至屏東,導致通勤時間和經費都成為負擔。和他同年從茂中畢業的堂姐娥冷.戴拉灣則表示,自己高一就讀高雄市立海青工商體育班,但因交通和住宿費開銷太大,所以高二轉到屏東國立內埔農工,「內埔離家裡比較近,姑姑當時就可以自己開車去接姊姊上下學。」勒格阿格藹.瑪尼蓋在旁補充道。雖然遠赴幾十公里以外求學,「但多數同學都很嚮往向外地探索。」勒格阿格藹.瑪尼蓋的臉上重現起當時迫不及待的神情,也坦言透過十二年國教制度下的免試入學,讓他們更容易進入市區高中職就讀。然而,學生常迫於經濟壓力、文化適應不良,或學業落差而轉學或休學打工。「其實會對部落有依賴感,在外地一週就想回家。」娥冷.戴拉灣在旁模仿起打電話給家人的情狀,說明龐大的交通費等經濟負擔,使15、6歲的孩子有家難歸。 茂林國中位在茂林國家風景區內,此座「得勒日嘎大橋」是茂中唯一的對外聯絡道路。 圖/薛惟中攝茂中學生多為原住民,校舍與鄰近的茂林部落、萬山部落、多納部落皆位於茂林國家風景區中,不過高資本的觀光業也多為外地人所經營,因此風景區的成立並沒有為當地人增加工作機會;在農業方面,由於附近土壤不夠肥沃,不利農耕,因此務農人口不多。王耀英解釋,附近居民多藉由外出打零工維生,所以收入不穩定、外出工作等原因導致隔代教養的情形也不在少數;如此的經濟環境使得課餘時間打工,成為了部落孩子從小便習以為常的生活。「在外地讀書時常會擔心,到底家裡能不能繼續讓我讀下去。」身為家中長姊的娥冷.戴拉灣說,五個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弟弟才國小三年級,家庭經濟壓力讓他決定去年暫停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的學業,全心回到部落工作。談及未來,就像許多茂林區學生中學畢業後的選擇,娥冷.戴拉灣考慮爭取志願役,不僅收入穩定更提供食宿,「還可以一邊當兵一邊進修,希望能進修運動休閒領域的課程」。 校長王耀英指著身後的教學大樓,說明這幾乎就是茂中全部的校舍建築。 圖/薛惟中攝<b>芋城學生的難題 不山不市人口外流多六龜的另一側為甲仙區,從高雄市區搭客運要蜿蜒兩小時山路才能抵達。家住甲仙的翁靖雅前年離開家鄉,進入市區的國立鳳山高中,目前就讀高二。他表示國中時便很確定要繼續唸高中,而且計畫未來回鄉成為小學老師,希望能夠改善甲仙的教育環境。回想起國中升高中的歷程,翁靖雅坦言雖然透過十二年國教,順利進入高中,但那段從甲仙到市區唸書的日子還是充滿挫折。他表示,一開始因為不適應市區生活與學校課業經常哭泣,非常想轉學回家鄉,「但後來我媽一直叫我堅持,也就留下來了。」他因此更珍惜學習的機會,上課從不打瞌睡。 隨著十二年國教實施,甲仙國中105學年度已有五成以上學生選擇進入公立高中職繼續升學或進修。 圖/薛惟中攝甲仙國中三年級國文科科任老師詹為權表示,國中小多由老師主導教學內容,但高中要開始學會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所以他通常鼓勵學生們繼續至高中職就學。甲中在校慶時舉辦高職博覽會,提供家政、餐飲、機械等學群的職涯探索。學生進入高職後,則有建教合作半工半讀的制度,不僅能增加實務經驗,還能補貼生活費,所以學生就算無法進入公立學校,仍有經濟支持完成學業。但詹為權也補充,甲仙環境刺激較少,因此學生對未來的想像依然很模糊,翁靖雅也提到:「國中升高中階段大家對自己的未來仍然很迷惘,不清楚自己真心喜歡的領域是什麼。」他指出,大部分國中同學畢業後都就讀旗美高中和旗山農工,也有少數人中途休學工作。 <br /> 除了芋頭和竹筍,甲仙也產熱帶水果如香蕉,楊盛恩表示盛產時可能一斤兩塊錢而已,連自己的工錢都不夠。 圖/劉蘭辰攝甲仙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盛恩在當地生活五十年有餘,他點出甲仙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以務農維生,多產芋頭和竹筍。但是這項看天吃飯的工作,常因產量與銷售金額而影響收入,即使遇上盛產期,產量多也可能使作物的單位重量價格下跌,「盛產時可能一斤兩塊錢而已,連自己的工錢都不夠。」對甲仙區家長而言,在鄉務農十分辛苦,加上觀光產業發展有限,繁榮地區僅限於與甲仙大橋接壤的幹道。在工作機會少以及發展空間較小的情況下,家長多期許孩子升學念書,出去找個穩定的工作。 在地服務五十年有餘的楊盛恩擔任甲仙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說明近年除人口外流,當地人口高齡化明顯,所以須經常辦理區內的長者團體活動。 圖/薛惟中攝<b>教育資源有限 廣設學校行不行面對偏鄉中高等教育的缺乏,廣設國高中職就能解決問題嗎?王耀英指出,廣設公立學校不僅不能為偏鄉教育解渴,更會因此分散資源與資金。他認為,若廣設高中職,一來學校分配到的學生數減少,學生失去與同儕互動的機會;二來單就人力資源而言,學生數少就會影響教師員額分配。例如茂中僅有三班學生,僅能配置十位老師,但國中課綱共有17項科目,導致茂中每位老師就都得修習第二專長,才足以應付全校的教學需求,因此中學並非想設立就能實現。此外,六龜高中也同時面臨教師員額問題,學務主任湯敬翔表示,如果偏鄉高中有適性發展的教育環境,相信能吸引更多學子,但在該校教師人力吃緊的情形下,老師已經得要修習第二專長以支援基本學科,校方若再開設多元選修課程,教師不太可能有負責選修課程的餘力,「所以在課程多元性上,六龜高中肯定是落後區」。 茂中學生桌面堆滿教科書,而這僅是部分教材,實際上該校共有17項科目,對師生教學雙方都是一大挑戰。 圖/謝宜臻攝王耀英說:「資源無限的話,什麼問題都能解決。」無奈事實就是資源有限,政府不可能為偏遠地區的少數孩童設立多所國高中職。廣設學校不可行,他便希望政府能將教育資源挹注到特定幾所位於交通樞紐的學校,就算孩子無法就近入學,有足夠能力的學校也能為遠道而來的學生提供校車或宿舍,減輕其經濟生活與交通不便的負擔。另外,有足夠資源的技職學校也才能設立多元科別,提供學生更加完善的學習環境。除了集中資源挹注外,整合各校資源也是王耀英目前注重的辦學重點。目前茂中與鄰近行政區的三所國中,組成四校聯盟。四校聯盟不僅合作舉辦音樂會或運動會,也互相流通歷屆學校的教學成效與方法改革,學校間形成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王耀英表示,此法有助於他和教師團隊一再回頭檢視教學狀況,視情況調整教育方針。因應教育資源不均,將資源集中且更有效率地運用,正是王耀英提出的解方。<b>教師需久駐校 偏鄉教育方能客製化湯敬翔指出,要解決偏鄉教育的問題,需要學校、家庭、社區及文化面共同調整,才能真正達成目標,「如果沒有解決學校以外的問題,能否成功都很難說」。王耀英則強調,在孩子從15到18歲、學涯到職涯的這段期間內,老師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茂林地區多為單親或隔代教養家庭、家人無法成為孩子學習的助力,學校與教師便是學生能否升學進修的主要推手。他認為,教師團隊長期進駐,才得以觀察並理解當地社會文化與學生生活背景的全貌,再藉此發展出客製化與差異化的教育模式,「為孩子建立起適合他繼續學習的一條路」。相較於茂中教師五年以上,甚至十年的教學年資,甲中教師則約三年便會異動。「現在回去就只能找班導了,其他都不認識。」從甲中畢業兩年的翁靖雅說,這也導致部分學生畢業後與老師情誼多半不深。相反的,茂中在教師團隊長期耕耘之下,建立起深厚的師生連結,許多畢業生不論升學或就職後,都會回母校與老師聯繫。勒格阿格藹.瑪尼蓋在考上成大後,曾因都市與部落文化差異、經濟問題讓他萌生退意,「我覺得我在成大格格不入,真的有想過要退學。」因此他回校向輔導主任曾家暉傾訴,才成功度過情緒低谷。 甲仙國中畢業生翁靖雅認為,國中升高中階段大家對自己的未來仍然很迷惘,不清楚自己真心喜歡的領域是什麼。 圖/薛惟中攝 就讀成大護理系一年級的勒格阿格藹.瑪尼蓋是十二年國教的第一批畢業生,他希望未來能回家鄉茂林,改善醫療環境。 圖/薛惟中攝 娥冷.戴拉灣邊分享踏入職場後的近況,邊回憶著在茂中讀書的日子。 圖/阮怡婷攝要從九年義務教育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王耀英強調,政府和國高中兩端的學校都需要注重如何銜接這段升學之路。去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在此專法通過前,教育部所謂的「偏遠地區學校」並沒有包含高中,一直侷限於國中、國小,直至這次才將高中納入。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立委柯志恩表示,如此一來,日後偏遠高中職便可享有更多福利,如補強學校教育、技能訓練所需之教學設備、教材及教具,以及協助學生解決就學及通學困難等等。.記者到訪當日是全國補班補課的禮拜六,也適逢全國魯凱族運動會在茂林國小舉辦,茂中國一國二生到場支援活動進行,國三學生則留在學校上課,準備迎戰五月的國中教育會考。隨著畢業季到來,又一批學生將首度踏上生涯抉擇的十字路口,這條路上若能整合偏鄉教育資源,集中區域核心以發揮最大效益,或許才能縮短城鄉落差,真正落實十二年國教的適性揚才理念,讓學生擇己所愛,愛己所擇。 全國魯凱族運動會現場,茂中國一國二生在場邊支援活動,國三學生則留在學校上課,準備迎戰五月的國中教育會考,邁入下一階段。 圖/劉蘭辰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