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雪瀅台南報導】走入展場是幽暗的隧道,再靠後的無明處則見錄像裝置及污水,更往內走,便置身水庫底部。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的劉紀彤,於台南市的「絕對空間 Absolute Space for the Arts」,舉辦《沿河》個展至6日,回顧自身與水相關的記憶,將空間化為下水道,探討河流循環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穿越幽深的隧道,播放受訪者親入下水道的錄像,地下擺放的黑水散發難聞的氣味。 圖/劉紀彤提供
穿越展場內狹長的漆黑隧道,彷彿身處下水道,除了聽到微弱的流水聲,劉紀彤也將漢人文化的元素加入聲音裝置,如敲鑼打鼓、擲筊落地及主祀大禹的水仙宮附近市場的聲音。再靠後的空間,地板上流淌煙蒂、咖啡渣、枯葉和鞭炮屑等殘餘物的黑水,帶著刺鼻的臭味撲面而來。劉紀彤補充,黑水的材料皆取自生活,「原想要從下水道帶出污水,但這些東西本來就是從我們日常生活掉入河道的。」
創作者將展覽的結構以及聲音裝置暴露出來,並寫著「河有名字」,希望民眾看到結構外的展覽。 圖/劉紀彤提供
即使河流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然而,劉紀彤指出,河流的源頭已無法在現代化的城市規劃中找到,河流連結排水管,也為了接民生用水被不斷擴建。他開始思考,河流究竟仍是河流,還是已被視為水溝去使用。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簡義明也說明,為了配合城市利用與聚落發展的進程,人類不再依河而居,而是直接將建築物覆蓋在河流上方。
劉紀彤坦言,現代人離不開既定的生活模式,環境中所使用的水需要排開,污水也照樣發臭,「但有沒有可能身處於環境內,了解環境長什麼樣子」。而當他獲知地下水也是河流的一部分,便通過古地圖開始尋找河流。他發現,台灣的城市規劃將河流放入排水道的架構裡,已成為生活污水的排放處。他也說:「Google Map只會標出河流尾端的名字,但中間的部分僅取名為第幾號排水。」
走入水道,沈澱的殘餘物隨著走動而與水混濁起來,即使裝備完善,腳下依然很滑。 圖/黃雪瀅攝
為了讓觀展者對下水道深入了解,劉紀彤舉辦兩場行走活動——「琥珀川在哪?」,帶領觀展者親自進入下水道體驗。「第一次進入下水道後,恐懼使空間感與時間感變得複雜。」劉紀彤回憶,在黑暗的空間,無法用身體去測量實際所處的位置。在陸地上僅需要15分鐘的路程,在下水道卻來回耗費兩小時。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的學生曾聖翔與勞泓理表示,進入下水道後,他們也看到散亂打結的電纜線、生鏽的鋼筋與脫落的水泥塊等展覽無法呈現的東西,讓他們警覺地面下難以看見,卻一直在逐漸崩壞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