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得曦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6日至8日舉辦114年全校運動會,其中凝聚各系向心力的啦啦隊競賽是備受矚目的比賽項目。然而,本次競賽卻有學系提出在過程中受到工作人員的錯誤指引,而遭扣分,學生質疑評分機制缺乏即時性與透明度。
臺師大啦啦隊競賽的形式共分為整場式啦啦隊、行進式啦啦隊與定點式啦啦隊三大類別。 圖/蔡得曦攝
在本次啦啦隊競賽中,臺師大數學系因超時遭扣分影響比賽名次,扣分主因與工作人員指引相關。臺師大數學學會長陳重伊指出,退場時因台上及台下工作人員指揮不同,導致負責背板的工人退場延誤,「我們認為若指揮一致,並不會有超時扣分的問題發生。」賽後當下,數學系學生立即找到競賽負責人說明超時問題,對方則簡略地回覆:「收到了,這些問題請去寫申訴單。」然而據校方提供的競賽規程,「合法之抗議由各單位領隊以書面方式簽名蓋章,在該項比賽完畢後一小時內向審判委員會正式提出申訴。」但在學生釐清扣分原因、尋求師長協助的過程當中,早已超過申訴的規範時間。
今年由於和平校區的操場仍在施工,因此與往年不同,部分競賽項目更改至公館校區進行。 圖/蔡得曦攝
賽後兩日,相關人員向數學系學生告知現在仍能申訴,然而結果校方仍決議維持原定判決。陳重伊說明:「校方給予的申訴結果並非背板撤場過久,而是道具撤場導致超時,顯然他們完全沒有理解我們的訴求。」對此,臺師大體育室活動組長張琪則回應,「本次申訴案件,體育室基於尊重參賽隊伍的立場予以受理,並召開審判委員會進行審慎討論,會中委員亦逐一檢視當日競賽影像,以確保判定完整周延。」張琪亦解釋,審判委員會綜合競賽規程與影像資料後,認定數學系之申訴理由不成立。
臺師大體育室活動組為114年全校運動會的主管單位,學生若有任何競賽相關疑問皆由其負責。 圖/蔡得曦攝
針對評分爭議,張琪表示,比賽的相關判定亦皆依規則執行, 整體流程保持公開、公正與透明。陳重伊則認為,現行機制規定申訴須於一小時內提出,但依目前的比賽流程,參賽隊伍難以在賽後立即得知隊伍的違規扣分處。他呼籲校方若能在休息時間向已經表演過的系所告知違規扣分處,將幫助有疑慮的系所在時限內進行申訴。
曾參與啦啦隊比賽的臺師大教育學系學生小橘(化名)表示,啦啦隊競賽的評分標準有些模糊,除了可量化的時間外,希望可以更清楚知道評分標準,才能以此籌畫更好的表演。臺師大學生會長黃茛騰亦提出啦啦隊競賽的相關建議,他說:「學生會依本次事件的相關資訊,呼籲學校未來能更加公開啦啦隊競賽的評分標準。」
臺師大學生認為啦啦隊總負責人與各系所啦啦隊負責人達成共識後,須讓工作人員也明確知道各系所的訴求。 圖/蔡得曦攝
國立政治大學體育室體育活動組長林貴彬建議,若要降低比賽爭議,便要訂定明確、統一的相關規則,並確保裁判的判定標準維持一致。「每個人對於分數的認定具有主觀性,因此需要具備專業度的裁判作出帶有優先性的判決。 」他亦認為,校方具有聘請專業裁判的責任,因裁判的判決若具公信力,參賽選手便會減少對判決結果的異議。政大競技啦啦隊研習社指導老師黃詰倫以過往經驗指出,校內啦啦隊競賽常見的爭議為場務問題、申訴及評分不公開透明等。他建議,賽後可公布每位評審之評分表,並且在比賽名次後附上裁判長對於各隊伍優缺點的簡評。他補充道:「這些資訊將可作為隊伍的賽後檢討以及未來準備比賽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