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799期
2024-11-15
校園
焦點

【記者吳妤潔報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於10月23日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中教大原住民族教育及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盛賢表示,校方在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教育法》第五條(註一),以及政府推廣「全民原教」的背景下成立該中心,期望建立完整「邵族學」。

註一:為發展及厚植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應會商教育、科技、文化等主管機關,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長程計畫,並積極獎勵原住民族學術及各原住民族知識研究。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原住民族教育及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盛賢希望原民教育不只侷限於知識,而要化作行動,與原民交流。圖/陳盛賢提供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原住民族教育及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盛賢希望原民教育不只侷限於知識,而要化作行動,與原民交流。圖/陳盛賢提供

陳盛賢說明,中心主要以推展原民文化與建構原民意識為宗旨,服務對象擴及全國,「原民教育就是全民對原住民族有所了解,全民對於原民文化能尊重、欣賞跟接納。」除了透過田野調查建構原住民族知識系統外,亦會辦理學術研討會發表研究。在教育文化方面,則以伊達邵國小為實驗標的,藉由故事文本、測驗和課程讓學生了解邵族的價值觀,也會讓學生在部落過年時錄下活動影片,進一步進行文化分析。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以尊重各族知識自主性及獨特性為原則,鼓勵大專校院設置原住民族知識研究中心。此為示意圖。圖/吳妤潔攝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以尊重各族知識自主性及獨特性為原則,鼓勵大專校院設置原住民族知識研究中心。此為示意圖。圖/吳妤潔攝

對於大專校院成立原住民族知識研究中心,新竹縣桃山民族實驗小學校長蘇美娟給予肯定,「大學來做這樣的事情,譬如說重新爬梳文獻跟分類資料,讓我們至少有一個儲存的空間。」但部落耆老們漸漸消逝,他認為校方應加快田野調查的速度,並公開調查資料,也建議透過辦理工作坊或教案的方式,讓知識得以傳承。中教大體育學系學生楊璐珈則表示,校方成立中心對保留原住民族文化有一定重要性,能讓有興趣的人透過此管道了解、認識原住民族文化。

新竹縣桃山民族實驗小學校長蘇美娟認為全民原教的重要性在於推動族群相互尊重,並用更真實的眼光認識各個族群。圖/陳盛賢提供

新竹縣桃山民族實驗小學校長蘇美娟認為全民原教的重要性在於推動族群相互尊重,並用更真實的眼光認識各個族群。圖/陳盛賢提供

台灣繼續前進原住民教育文化產業協會執行長Valis ismahasan指出,早期原住民族缺乏文字紀錄,多數學者會利用語言學或符號學理論,試圖定義原住民的文化發展,也可能因詮釋不同產生衝突。他建議中心在傳遞原住民族知識時,須注意師資人才的平衡,「有時候太偏學術界的話,會失去部落那種教育建構的生活溫度。」若廣邀真實生活在部落的人參與課程設計,能讓知識體系的建立更加客觀與宏觀。

目前法規下存在專職族語老師並給予保障,但卻沒有專任的文化老師。此為示意圖。圖/吳妤潔攝

目前法規下存在專職族語老師並給予保障,但卻沒有專任的文化老師。此為示意圖。圖/吳妤潔攝

為培育原民師資,學生除了能透過多元文化教育課程了解原鄉教育現況外,陳盛賢也進一步說明,原民師資培育分為在學、在職和知識研究中心三階段進行。首先大學端會設立原住民族之民族教育次專長課程,正式老師則會持續進修和研習,最後則依靠知識研究中心建立完整知識體系,挖掘原民的知識和價值。然而,教育部近年雖積極推動全民原教,但原住民族文化師資仍略顯不足。蘇美娟指出,現階段多是校內現職老師推廣原民文化,但在各校的占比近乎於零,且目前國內並未針對原民文化老師制定相關法規,授課老師的鐘點費不固定,造成較少學生願意投入教職,「將來有沒有可能有所謂的文化老師,像族語老師一樣專職化?」蘇美娟建議可以透過在各大學開設學分課程,讓學生通過後能獲得證照到學校任教。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