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偌甯台北報導】漂流在海面上的火山碎屑,以藝術形式再現地球的脈動。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的沈庭華舉辦個展《一座遠方》,自16日起在台北市一嶼ISland展出。他以日本海底火山福德岡之場爆發事件為創作靈感,結合製陶、玻璃吹製與錄像等手法,將浮石作為重現與探索自然事件的媒介。
沈庭華將浮石結合製陶手法,傳遞對遠方的探索。 圖/林偌甯攝
在作品〈新島再製〉中,沈庭華原想用衛星地圖觀看因火山觸發而生的新島面貌,但因為衛星雲圖中沒有新島誕生、移動的記錄,故他以在北海岸撿拾的浮石嘗試做出他對島嶼誕生過程的想像。此外,沈庭華發現火山岩的成份近似製陶常用的釉藥,因此他便將撿來的浮石磨製成大小不一的顆粒,堆疊在磁磚上後進行燒製,呈現他對海浪搖擺方向的想像。同時沈庭華將磁磚排列成類似衛星雲圖座標的網格,呈現火山熔岩冷卻後的樣貌。「想像它可能在這個構成上是一個自然擺動的狀態,每一片燒的時候我都會想像也許浪是這樣拍打。」他補充道。
沈庭華藉由融製浮石塑造對新島在衛星雲圖上的想像。 圖/林偌甯攝
由於浮石含有大量組成玻璃的二氧化矽成分,因此藝術家與沖繩工藝家合力製作浮石球,透過加入助熔劑使其沸點變低,再比照玻璃吹製的方式,燒製成透著淡淡灰色、表面布滿孔洞的透明玻璃球,並將其放在張裂的浮石磚上,象徵大量浮石在海上漂移的樣態。單頻道錄像作品〈海平面上的虛線〉,藝術家運用毛線串聯浮球置於海面,象徵大量浮石隨處漂流的過程。為了模擬衛星影像的呈現角度,沈庭華更以俯視視角拍攝,並以圓形遮罩限縮視野,盼觀者能體會浮石筏的動態感,「有種被吸進去或是很迷幻的那種,像從望遠鏡看出去。」他補充道。
〈海平面上的虛線〉表達新島隨自然力量變化的形態。 圖/林偌甯攝
沈庭華在駐村時前往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蒐集影像素材。回到台灣進行相關研究時,沈庭華偶然發現火山恰好為《地心歷險記》中穿越地心的出口,因此重整當時拍攝的素材後製成作品〈另一座口〉。為了使觀者身歷其境坐在火山口旁,藝術家搭建傾斜的木座平台,並放置一對音響,平台下設置重低音喇叭,民眾能以坐、臥、躺的姿態感受火山共振。觀展民眾黃姍祈分享感受過程:「一開始原本是坐著,因為這種體驗太特別,所以我們都躺下來,用全身去沉浸式的在展場裡體驗火山。」
藝術家多次調整聲音頻率,調整觀者在木座上感受共振時的舒適度。 圖/林偌甯攝
布展過程中,藝術家發覺作品〈海平面上的虛線〉、〈另一座口〉之間有一面圓形玻璃,因此他調整投影的影像高度,將兩部影像作品在玻璃上重合,仿若小說《地心歷險記》中兩座火山作為穿越地心的出入口,呼應觀者在兩部作品中穿梭的行為。觀眾陳冠豪表示〈海平面上的虛線〉引發他對自然經驗的危險意識,「海是不穩定的狀態,比較危險,但影像又呈現得很平穩。」觀眾黃姍祈則認為此個展交織文學與藝術家實際經歷,建構他對遠方的想像,或許會是他前往火山壯遊的起始點。
藝術家讓兩件影像重疊在窗戶上,使觀者好比在火山穿梭的探險者。 圖/林偌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