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640期
2016-12-07

【記者林于蘅台中報導】為展現中部豐碩的客家表演藝術,台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4日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Hakka carnival客家嘉年華」活動,邀請近30隊客家社團及學校活力踩街。現場更設置客語學習區,期盼透過客語的推廣、傳承,突破近年台灣客家文化消逝的困境。

活動舞台有多組團體表演客家歌謠、舞蹈,展現道地客家文化表演,其中精彩的舞龍舞獅演出讓現場民眾目不轉睛。除了踩街嘉年華的輪番表演外,民眾聚集客家文化美食區一齊手作客家粄、擂茶,還有捏麵人、花布等客家民俗技藝DIY,而客語學習闖關的關主則用心地教小朋友說客家話,盼能把客語推廣向下扎根。

民眾聚集客家文化美食區一齊手作客家擂茶,現場香氣四溢。圖/林于蘅攝。 民眾聚集客家文化美食區一齊手作客家擂茶,現場香氣四溢。圖/林于蘅攝。


活動舞台有多組團體表演客家歌謠、舞蹈,展現道地客家文化表演,其中精采的舞龍舞獅演出讓現場民眾目不轉睛。圖/林于蘅攝 國立卓蘭實驗高級中學舞龍隊帶來精彩的演出,展現道地的客家表演,令現場民眾目不轉睛。圖/林于蘅攝


「目前客語推廣最大的困難是面臨教學人力斷層。」台中客委會文教發展組邱淑華表示,許多都市客家人不說客語,也不重視客家人的身分,影響到下一代的教育傳承。她說,如果政府能提供更多誘因,例如客語認證類比原住民族語能力的加分制度,成為客語教師回流在地的動力,將更促進客語的扎根教育。

國立台中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生吳依柔第一次參加客家文化活動,離開台北後在中部認識了許多客家人朋友,又特別喜愛客家美食的她,希望透過活動更加認識客家。而完全不懂客語的她,也在客語學習攤位嘗試學習基本的對話,她也希望客家文化能透過語言傳承下去,不要就此消失在台灣社會。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學生徐俊文是土生土長的客家人,七歲前只懂得說客家話的他表示,到了都市念書後,發現許多客家人並不了解自身文化,也無身分認同感,因而感到很大的衝擊。對於文化的消逝,他認為語言的推廣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語言的消失會造成文化死亡,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是設置語言巢,透過沉浸式教學學習。」他也表示,在主流社會中,堅持客家語言、身分、文化其實對生活不一定有幫助,甚至會產生隔閡而不利經商發展,此時選擇忘記客家人身分,反而容易融入群體,相當矛盾。

「並不覺得語言會消失,只是看下一輩的人如何傳承,或者把語言講得如何。」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的邱莉舒,就致力以音樂創作和客家戲劇等表演藝術推廣客語。朋友初步認識她時總想跟她學幾句客語,因此對於自己是客家人總是感到很驕傲的她,選擇透過創作客語的獨立音樂散播客家文化,同時為客語推廣盡一份心力。

標籤:台中 , 客家 , 客語 , 客語推廣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