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佾妘綜合報導】登山時若想吃熱食一定要攜帶大包小包嗎?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的林姿吟、陳芸誼、陳昱臻、張誌元所設計的「Folding Can」可折疊收納,用於包裝即食食品,設計主打好攜帶又可直接烹煮,適用於登山和急難救助。

以縮小食物體積為目標,團隊從摺紙概念出發,試用各項紙類或布料。最終版本「Folding Can」有別於一般傳統即食食品包裝,選用堅韌、阻燃的Nomex紙材。概念影片中顯示,他們將傳統杯麵縮小成原先體積的1/3。為了讓使用過程更簡便,張誌元說:「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嘗試結構,有旋轉、摺疊的,還有各種打開的方式。」此作品於10月27日獲得2018 ASPaC亞洲學生包裝設計競賽台灣賽區金獎。
「Folding Can」可直接在火源上加熱且容器不釋放毒素。登山客只需到水源處取水倒入,點火加熱便可享用,免去市售泡麵等沖泡食品需要另外準備熱水壺的困擾。林姿吟指出,作品並不只是減少食物在登山包中的體積佔比,還為登山客省去背包裝載鍋具的重量。

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的王竣彥,平時喜歡登山。他說:「因為鍋子跟瓦斯爐太佔空間,而且重量也不輕,因此平常都是準備麵包、餅乾等糧食。」他肯定這項作品的便利性。但他也表示,有些人純粹將在山上下廚當成一種娛樂或生活,此時產品對他們可能就不具吸引力。
「Folding Can」作為一項創新構想,但它的新穎之處卻成為量產阻礙。陳芸誼談到,從前詢問過的包裝廠商認為,作品摺線細節複雜,且無參考模具,無法用機器量產,因此目前最理想的結構必須手工製作。團隊成員也因為各自生涯規畫沒有繼續研發,但陳芸誼表示若有廠商願意承接,很樂意合作分享技術。「Folding Can」也將在12月赴日本參加2018 ASPaC亞洲學生包裝設計競賽亞洲區總決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