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當民眾走入山林——事故增加、生態惡化,登山教育仍待落實
專題
第1752期
當民眾走入山林——事故增加、生態惡化,登山教育仍待落實
2021-06-16
行政院自民國108年起推動「山林開放」政策,民眾能更輕易地走入山岳,探索山林。 圖/范丞豐提供【專題記者詹湘淇、陳宥菘、甘媄心、黑立安綜合報導】「吁!吁!」肩負沉重的裝備,手握輔助行走的登山杖,登山民眾調配自身呼吸與腳步節奏,在台灣島內一座座林木山岳之中穿梭、探險。去年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爆發後,國人無法出國,因而帶動國內旅遊風潮,「登山」更成為戶外活動的熱門選項。此外,行政院秉持「向山致敬」的精神,於民國108年著手推動「山林開放」政策。政府檢討過去以危險為由限制人民走進山林的禁令,將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以下簡稱林務局)管轄的林道全面開放,也鬆綁過往爬國家公園前須進行的能力或經驗審查,改以登山客自行線上申報與檢核。透過大幅簡化入山條件與程序,政府解禁山林,讓民眾能更輕易地走入林地、山岳之中。但是當眾多山友紛紛走入山域,卻有不少民眾讓自己與山林環境陷入危機。根據內政部消防署「109年山域事故統計分析」,去年山域事故發生件數來到453件,較前五年平均件數竟高出兩倍以上。登山客隨意丟棄垃圾、廢棄物的狀況更層出不窮。政府開放山林,遇上疫情推波助瀾,近兩年國內入山人次大幅提升。但人群湧入山林,民眾卻缺乏足夠的登山知識與技巧,也欠缺山林保護意識。在這波登山熱潮之下,現行登山教育應如何改善並落實,已然成為當務之急。山林開放帶動登山潮 遊客未做足準備致事故頻傳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帶動國旅風潮,加上推動山林開放政策,許多部落客、網紅紛紛開始踏入未知的山域進行探索,並將過程拍攝成生動有趣的影片,逐漸吸引大批民眾走進山林。民間網站「健行筆記」當中關於登山路線的文章,點閱率亦成長約七成,足以顯示民眾對登山活動的興趣增加。然而,許多民眾在登山前並未做足準備,常將自身安全置於險境。「(有些人)搜尋資料算是比較負責任的,有些根本沒搜就上去了。」山林秘境登山社創辦人范丞豐無奈地說道。許多人準備不足卻仍上山,增加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鄰近市區的「郊山」首當其衝,發生山難的頻率最高。內政部消防署災害搶救組視察蔡明奮解釋,近年來透過戶外商業活動及網路、臉書(Facebook)、Instagram、網紅推廣,鄰近都市區的山岳因交通較為便利,紛紛湧入人潮。在此情況下,便提升事故發生機會。自108年山林開放起,相較當年全國山難救援次數為208件,去年發生的事故件數多出超過兩倍,其中又以迷路為大宗,佔41%。其餘像是錯誤評估自身體力,或是不了解天候狀況,皆是造成山域事故增加的重要原因。蔡明奮也認為,在山林開放前,民眾長期對山域了解不足,也未受到足夠的山林教育,尚無準備進入山岳。層出不窮的山域事故,不但浪費消防資源,也使得救難隊員疲於奔命。由於事故發生地點多位於林務局林區管理處,當消防單位接獲遇難通報,通常會交由林務局協助搜救,從108年出動救援的次數來看,林務局森林育樂組組長翁儷芯證實:「林務局同仁出勤的次數比往年增加,成長了大概五成。」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遊憩服務課課長張雅慈也嘆道:「一群原本不登山的人開始登山,把登山當作另一種出國旅遊,覺得只要出錢就好,又可以在社群上發美照引人羨慕。」 民眾並未認知到登山需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不只消費環境也增加救難人員負擔。面對缺乏基礎登山知識與技能的民眾,國立政治大學登山社畢業社員郭沛盈認為,在山上可能面臨天候不佳、路況不清等各種狀況,即便再有登山經驗的人都可能迷路。為了預防此情形,他建議每位登山者都應在手機下載GPX(GPS eXchange Format,GPS交換格式)軌跡檔(註一),以減少事故發生。除了下載GPX軌跡檔,國立中正大學登山社社員林冠曄也建議,登山者應該具備基本的地圖判讀能力,以因應手機沒電的情況。註一:可儲存位置、海拔高程和時間,也能在不同GPS裝置和軟體之間交換資料。 遊客需在登山前充分了解山岳環境與行走路線,方能應對山間多變的地貌與天氣。 圖/范丞豐提供人為垃圾毀生態 民眾缺乏「無痕山林」意識大量登山客湧入山林,除了導致山域事故增加,民眾缺乏生態維護觀念也造成山林環境惡化。「很多人不知道擦屁股的衛生紙也要自己帶下山。」國立中興大學登山社社員陳同學(化名)說道。郭沛盈接著補充:「很多人會覺得果皮可以被土地分解,就開始把東西亂丟。」然而,這些民眾的行為與官方、民間多年來提倡的登山準則「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 簡稱LNT)」概念相違背。根據林務局台灣山林悠遊網對無痕山林的說明,垃圾、廚餘的氣味會引發野生動物好奇,動物可能因而翻找、食用。張雅慈指出,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因登山熱度提升、廚餘增加,已改變野生動物的覓食習性,且遊客不會妥善處理排遺與垃圾,對環境生態造成不小衝擊。因此,登山客應自行將所有垃圾帶走,以避免破壞山林生態環境。翁儷芯還提到,有部分遊客會不願踩踏在步道上的泥濘,而選擇踐踏步道旁的地表植被,「但你踩下去它(植物)就死了。」步道周邊植群覆蓋減少,再加上泥濘的土壤水分蒸發後剩下沙土,植物將更難生長。因此,無痕山林的概念亦包含登山客應在既有的步道範圍內行走,且不走捷徑,盡可能留下最少足跡。具有多年登山經驗的資深嚮導梁明本也主張,此舉能避免破壞山林,他進一步說明,保護山林是登山客最基本的責任,「山是你的舞台,不保護還登什麼山?」 高山溫度低,翁儷芯將山區環境比喻成冰箱冷藏櫃,被民眾丟棄在高山的廚餘,就如同冰在冷藏櫃的果皮,難以自然分解,只會造成環境負擔。 圖/范丞豐提供關於保護山林的注意事項,也要小心林木因星星之火而被焚燒殆盡。但在今年5月,國內山林便發生三起嚴重火災,其中有兩起肇因於遊客用火不當(註二)。因登山民眾用火不慎,原本青翠的綠色山頭冒出熊熊火焰與陣陣白煙,大火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損害。註二:5月16日,在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古道杜鵑營地,遊客煮早餐時踢倒爐火釀禍,大火延燒超過70公頃,花費12天才被撲滅。同月19日,位於台中市的馬崙山步道附近山區,也疑似因遊客野炊不慎釀災,導致5.4公頃的林地燒毀,火勢延燒達九天。立法委員陳椒華針對5月的山林大火,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質疑當前的山林開放政策。他指出,目前政策缺乏生態視角,「這助長了登山者對於大自然的忽視與不尊重,進而製造更多無形間對於環境與生態棲地的破壞。」此外,推動無痕山林概念的相關業務,多年來僅隸屬於林務局,他也呼籲應將此概念發展成山林開放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無痕山林的精神才得以落實。資深嚮導范丞豐則建議登山者應具備「尊重環境」的心態,他認為每個人雖有各自走入山林的原因與目的,但不該為了滿足私慾而破壞環境,「不能想要自己爽就好。」登山民眾除須具備登山知識與技能之外,也應學習如何與環境互動,以降低對山林生態的衝擊。登山資訊缺乏整合 政府應建立統一平台台灣山岳景觀豐富多元,但基於國防安全、生態保育等因素,部分山區仍有入山管制,使登山活動多受阻礙。為鼓勵民眾親近自然,行政院在開放山林的同時,也將登山教育列為政策五大目標之一。對此,教育部著手辦理校園山野教育推廣計畫、大專學生登山安全訓練、全國登山日系列活動,教導民眾相關知識。從登山倫理、裝備使用、緊急安全到必備技能,國家公園登山學校官網也詳細刊載登山須知,並與各級學校合作推廣登山教育。而林務局也建置山林悠遊網,並攜手多數登山民眾使用的網路交流平台,如健行筆記、登山補給站,一同推廣相關教育資訊。除官方活動外,民間登山團體也紛紛舉行相關教育訓練。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山林秘境、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等組織就積極辦理登山講習、培訓認證、野地工作坊,實地帶領民眾學習入山所需技能。 為推廣登山教育,許多民間登山社團結合室內課程、室外活動,培養民眾的登山技能及環境友善觀念。 圖/范丞豐提供登山教育資源看似豐富,部分山友卻認為目前資訊缺乏整合。陳同學就指出,登山初學者雖然有意願主動查閱知識,但網路上的資訊可能參雜錯誤觀念,反而容易混淆民眾認知。「現在都是各社團在各自的網站招生,沒有一個能讓大家快速找到資源的機制。」梁明本建議,政府應建置統一平台,依照山岳等級、學員程度、技能類別整合相應課程。而資訊本身的易讀性也會影響民眾接收度。陳同學進一步說明,官方資源雖然詳細,卻不夠平易近人,「政府有想要做這件事,像在登記入山的區域就有一長串文字,講解很多你必須知道的事,但那就跟所有同意書一樣,你不會認真去看,只會點選『同意』。」翁儷芯也表示,在70、80年代,國內大學登山社團眾多,透過社團成員的經驗傳承,初學者可以在更安全的環境中學習登山。然而,隨著網路興起,即便是個人也能輕易取得登山資訊,許多大學登山社便陸續解散,「但加入社團不是只有取得資訊而已,經驗傳承、社會力的連結都能間接降低登山風險。」翁儷芯說。山林開放政策輔以登山教育 官民攜手守護山間美景對於線上學習資源較陌生的年長登山族群,台灣登山教育推展協會理事長張俊卿建議,政府可以按登山難易度、登山者體能程度推動分級制度,讓先前未接觸登山教育資源的民眾,在選擇欲攀登的山林時能有所參照,以降低山域事故發生的風險。至於青少年教育體制內的學習課程,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秘書長陳貞秀參考新加坡的課程規劃,「(新加坡)每個中學生畢業前會參與戶外課程,培養登山、野外探索的技能。」他強調,從教室外的場域開始,可以更深入接觸到自然生態環境,也強化實際面對各種情境的能力。事實上,登山教育落實與否,除政府方努力外,也高度仰賴登山客在同儕間推廣的力量。梁明本指出,從社團裡舉辦教育推廣成效較為顯著,像是年長者參與訓練班的機會較少,就可以透過社區的自主登山隊學習相關經驗。郭沛盈也贊同將年長者訓練課程推展成社區性課程,「如果把登山課程放到社區活動中心來上,那就可以讓講師帶阿姨伯伯們一起去爬山。」同時,郭沛盈以自身經驗分享,同一社群中若有幾位登山客具備基本知識技能、安全意識足夠,並且積極向同儕推廣,正面影響力將不遜於官方推出的政策。追溯登山教育的根本理念,范丞豐談到應從社會價值觀做出改變,「家長會說沒事盡量不要上山,也造成大家對山林充滿了未知和恐懼。」他說明,有必要讓民眾深入認識自然資源,進一步理解碰見各種狀況時的應對方式,即使要改變觀念難度較高、力道尚有不足,但至少是個好的開始。 為了讓民眾在登山時安全更有保障,許多民間團體都會開設訓練課程。然而,若要避免破壞山域環境或是發生事故,仍須從社會價值觀開始改變。 圖/范丞豐提供立意良善的山林解禁政策,還須配合登山者完備的登山知識,才得以避免山域事故及破壞環境的狀況發生。走入山林之前,若能透過政府和民間共同努力,廣納各方善言、實際看見各年齡層登山客的需求,並做出改善、徹底落實登山教育,或許能建立人與山林更緊密的關係,民眾也得以盼見更清淨美麗的山間風景。
不畏「騎」嶇地形 江勝山登山車賽奪冠
體育
第1733期
不畏「騎」嶇地形 江勝山登山車賽奪冠
2020-10-22
【記者吳冠伶高雄報導】攀上陡峭的山丘,再加速飛越土溝,登山車選手靈巧地駕馭雙輪,讓陣陣黃塵在空中恣意飛揚。109年度全國登山車錦標賽於16至17日舉行,吸引130多位好手一同「軋車」。首日賽程的男子菁英組越野賽,來自臺北市立大學的「亞洲越野車王」江勝山,騎出1小時06分14.790秒的成績,順利達成七連霸。而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的小將李懿宸,初次挑戰菁英組便緊追在後,最終以第二名坐收。 創下七連霸紀錄的「阿丹」江勝山,除了是亞洲知名登山車選手,近年接下桃園市體育會自由車委員會主委一職後,更積極推廣多元賽事。 圖/吳冠伶攝本次賽道位於高雄市鳳山水庫登山車場地,單圈約1公里,一路上布滿黃土與草叢,且有3/5的路段都是陡降坡。男子菁英組選手需騎完12圈,若途中被其他選手追過一圈,就必須直接下場。擁有多場國際賽事經驗的江勝山坦言:「沒有特別像大賽這麼拚,讓其他選手有機會盡量把比賽比完。」江勝山從小愛上騎車,至今得獎無數,曾二度奪下亞洲登山車錦標賽冠軍,2018年印尼雅加達亞洲運動會時,他更為中華隊拿下隊史首面登山車獎牌。來自臺體大一的李懿宸,為了明年度的國手資格,從男子青年組跳級成為菁英組中最年輕的選手,本次更以1小時09分20.800秒的成績取得第二。李懿宸表示,就讀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時便常在此練習,因此較熟悉賽道狀況,對於自己的表現也還算滿意。林園高中自行車隊教練黃晉隆指出,國內專攻登山車項目的學生並不多,願意堅持下去的選手更是少數,「懿宸剛升到菁英組,以這個情況來說,他有這樣的成績已經算很好了。」 李懿宸國中時曾為了騎車,主動轉學到設有體育班的學校,爾後更決定離開家鄉南投,前往高雄林園高中自行車隊追求夢想。 圖/吳冠伶攝受限於場地及資源,目前全台僅有台中、桃園、高雄、宜蘭、台北等縣市聚集較多登山車友,國內自行車騎乘風氣雖然興盛,但相較於公路車,登山車受到的關注相當稀少。身兼桃園市體育會自由車委員會主委的江勝山指出,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山岳環境,很適合發展登山車運動,但目前卻缺乏安全的場地練習,「騎一些跟登山客共用的地方,就比較容易發生衝突。」他呼籲政府向國外學習,「希望這個運動可以發展得更好,能舉辦很多比賽,以及能有合法騎登山車的地方。」高雄市自由車協會理事長徐正義也表示,目前他正積極爭取建設登山車公園,期待能進一步向全民推廣這項運動。 登山車發展受限於場地,江勝山表示,希望政府開放安全、合法的區域,讓車友多多練習。 圖/吳冠伶攝
政院推山林解禁 然地方管制不同步引熱議
校園
影音
第1718期
政院推山林解禁 然地方管制不同步引熱議
2019-12-20
【記者方小瑀、楊家威綜合採訪報導】開放山林,向山致敬。行政院於10月底宣布國家山林解禁政策,一改以往封閉山林的態度,提出「山是全民共享」的概念。除了生態保育區 、危險地帶、原住民聖地及國防區域不得進入外,其餘全部開放。然而山林解禁政策雖顯示中央政府的開放態度,各縣市卻仍有自治條例管制登山活動,規範內容也引起部分登山者不滿。山友丁盼寧表示,自治條例有許多強制部分,如強制人民登山前投保登山險以及考取基本生命救命術證照,「一是沒有實質效益,二是浪費資源。」他坦言,強制登山民眾考取使用率不高的證照是多此一舉。在台中市、苗栗縣、南投縣、屏東縣和花蓮縣等五個縣市的《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中規定,若登山者的登山範圍涉及特殊管制山域,則應由領隊帶領。此外,隊中須有至少一人具備基本救命書證書等相關急救證照,且登山者須事前辦理登山綜合保險,否則將對違規登山者開罰數千至數萬元不等。 然而部分山友批評此政策無實際效用、僅有事後處罰功能,也間接限縮人民登山權利。「告別黑山,自由山林的下一步」講者、知名山友雪羊提到,縣市政府逕行訂立規則處罰登山客,無法有效促進登山安全,只能於山友求救後罰錢處置,「最不可取的地方就是將自治條例當作事後算帳的規定。」儘管部分縣市自治條例規範遭質疑,仍有支持者認為登山安全相當重要,政府加強限制並無不妥之處。「先提升自我保護能力才能保護別人啊!」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理事長黃楩楠強調,每個人都要學習自我保護,考取急救證照是對登山者安全多一層保障。消防員Cappu(化名)坦言,自治條例確實有不合理之處,但現在非退場時機,政府應著重在如何調整規定而非貿然將其廢除,「台灣人對建議無感,所以一定要有些硬性規定。」目前中央政府將協調各縣市共同修正登山管理自治條例,然而因登山活動涉及機關龐雜,如山岳活動主管機關為教育部體育署、登山路線及申請由內政部營建署管轄,搜救行動則由各地消防局負責,實難界定全權負責的主管機關。因此中央仍待跨部會研討,並與地方政府及各機關持續溝通,研擬出最好的解套方案。https://youtu.be/bgvMy0A_ku0
馳騁賽道 葉羽霜登山車賽稱后
體育
第1711期
馳騁賽道 葉羽霜登山車賽稱后
2019-10-30
【記者陳子瑜桃園報導】隨著單車馳騁,沙塵揚起,選手騎車在沙場、林地、泥漥、水泥路面等各賽道飛馳,最後加速超越終點線。108年度全國登山車(越野)錦標賽10月27日於桃園市虎頭山停機坪舉辦。在女子U23組賽事中,由中華民國108年全國運動會自由車越野賽季軍、佛光大學學生葉羽霜,以1小時19分42秒251的成績奪冠。 女子菁英組與女子U23組混組出發,出發前選手們排成一排,各自養精蓄銳。 圖/陳子瑜攝本次比賽分為男女青年、U23以及菁英組。越野賽賽道單圈2.85公里,除了男子菁英組需騎八圈外,男子、女子U23及女子菁英組皆以六圈為比賽標準,而賽道包含林地、水泥路、砂土、上下坡交錯等多種路段,考驗選手技術和耐力。此外,比賽更有「套圈」、「80%」機制,若第一名超越最後一名、或過圈時間(單圈)超過第一名的80%,皆會遭到淘汰。 佛光大學學生葉羽霜參加女子U23組比賽,從開賽就一路保持領先,最後順利奪冠。 圖/陳子瑜攝比賽一開始,葉羽霜便遠遠超前對手,並一路保持領先至終點。「車子控制得沒有很好。」雖順利奪冠,他仍不滿意自身表現。他表示,由於比賽當天早上才到現場,所以較不熟悉賽程路況,導致在下坡路段多次與障礙物擦撞,情緒變得緊繃,好在過程中盡力保持冷靜,最終才保住冠軍獎座。葉羽霜分享,訓練時雖然無法完全模擬場地,但會設置障礙物,如木頭、階梯等練習爬坡、拐彎、爬梯技巧。而教練也會特別設計長時間耐力課程,以應付越野賽時間動輒超過一小時的情形。此外,心理素質對於登山車比賽的影響極大,他分享,每當在訓練中遇到不敢嘗試的障礙,教練總叮嚀他要多加嘗試,到比賽時才不會怯場。 女子菁英組冠軍蔡雅羽通過終點線,奪冠後揮舞右手向場邊民眾表示勝利喜悅。 圖/陳子瑜攝而賽場另一位焦點選手則是女子菁英組的蔡雅羽。從開賽就穩定保持第一名的他,這次以1小時16分30秒758的成績衛冕冠軍,成功獲得五連霸。「每一圈騎起來都不一樣。」他分析,越野賽必須臨機應變,天氣、其他選手在地上遺留的車痕等都會影響賽道。他亦期許能在今年的亞洲登山車巡迴賽獲得二連霸,更希望能取得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門票。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技術總監李莉加表示,本次競賽特別加開分齡組(13、16、20、30、40歲),將菁英賽分成青年組、U23組、菁英組,提供選手更多展現的舞台。「運動不是只有比賽,還有運動媒體、運動行政、賽事直播⋯有很多面向。」他解釋,協會除了舉辦比賽、在國中小學進行扎根教育外,近期也加入行銷團隊,經營社群媒體。未來,協會的粉絲專頁不再限於公布比賽成績,而是透過分享選手經歷、教練心路歷程等,讓大眾從更多層面認識自由車運動。
登山者的避風港——百岳山屋入住困境
專題
第1705期
登山者的避風港——百岳山屋入住困境
2019-06-19
【專題記者倪旻勤、邱于瑄、王昱翔、陳韻如、李昕芸綜合報導】廣大的山林間,一幢幢山屋座落其中,提供了幾代人避難和休憩的空間。當山友經過一天長途跋涉,能有一幢遮風避雨的小屋,便是最好的享受;在高山遇上突發事件或意外,山屋也能作為緊急避難空間,供人度過危急,等待救援。<b>山友搶住山屋 避難與休憩的山中小站對山友來說,山屋是極重要的存在。「它可以當作緊急庇護所,也可以是讓你裝備變輕的地方。」山友何承蔚分享,若登山路線上有山屋,便不需攜帶帳篷,可減少背負重量。相較於紮營,山屋住起來舒適許多,何承蔚坦言:「營地條件確實比較不好,因為光(室內外)溫度就有很大的差別。」 山屋供人避難與休憩用,是山友過夜時的重要旅宿設施,圖為拉庫音溪山屋。 圖/何承蔚提供僅存遮蔽功能的工寮、有水不一定有電的溫馨小屋、供應餐點並容納上百人的大型建築,都是台灣山屋的樣貌。除去因過度破舊、不堪用而不管理的鐵皮工寮,玉山、雪霸、太魯閣國家公園與林務局,共管轄37幢需申請的山屋。三座國家公園內共有30條登山路線、管理32幢山屋;林務局也管轄三條登山步道、五幢山屋(註1)。各個山屋雖依建造時間、環境破壞、住宿人次等因素,導致品質不一,但它們同樣都面對床位不足、供不應求的窘境。「現在登山的人很多,山屋相對數量太少。」登山嚮導劉冠伶認為,和登山人次相比,山屋容納人數過少,導致山友時常因申請不到山屋,而將行程改期。何承蔚笑言,申請不到山屋是常有的事,幾天前,他就因為沒申請到山屋而放棄原本的登山計畫,他戲稱申請過程是「看運氣、看網路速度」。國立政治大學登山隊前隊長黃易凡形容登記山屋有多麼的分秒必爭,當整點一到,所有人便在電腦螢幕前不斷刷新網頁,只為在第一時間將申請資料送出。黃易凡參加的登山團就曾在攀爬雪山前,因為有一半的人沒搶到山屋,讓出團人數減半。此外,山屋多採先搶先審核的制度,且申請時需同時繳交多項資料,申請經驗豐富的登山嚮導蕭堯升表示:「如果你熟悉遊戲規則、知道怎麼利用的話,你會搶得很順。如果沒辦法的話,你怎麼搶都搶不贏別人。」註1:檜谷山莊、向陽山屋、嘉明湖山屋、天池山莊、九九山莊<b>熱門路線一床難求 山屋難搶程度差異大不過,並非所有山屋都難搶。據臺灣國家公園入園入山線上申請服務網,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之間,每周超過三天額滿的山屋僅有九幢。玉山國家公園占兩幢,分別為排雲山莊、圓峰山屋;雪霸國家公園三幢,為三六九山莊、翠池山屋、桃山山屋;太魯閣國家公園四幢,為成功山屋、奇萊山屋、雲稜山屋、南湖山屋。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理事長黃楩楠表示,由於玉山主峰線是全台最熱門的路線,導致沿線上的排雲山莊難以申請。儘管排雲山莊採定時抽籤制(註2),不似其他山屋申請需和時間賽跑,且一天開放116個名額,可容納人數較多,但因為想爬玉山的登山者過多,中籤率仍極低。黃楩楠解釋,玉山主峰為台灣第一高峰,許多民眾有登過玉山才有「台灣精神」的觀念,「所以大家有這個號召就往玉山跑啊。」玉山主峰名氣高、攀爬人次多,為提供山友更好的居住環境,排雲山莊設備經一次又一次的修繕漸趨完善,不僅供水、供電、供租借睡袋,也提供餐點。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林文和副處長表示,排雲山莊屬於國際路線,「不管是軟硬體設施,我們提供更完善、跟國際接軌的設備。」此外,雪山山脈也是山友的首選,「雪山是這樣啦,它地方大,人就多嘛。」黃楩楠說。而雪霸國家公園內的三六九山莊位於多條登山路線上,且山屋條件好、景色佳,時常呈滿額狀態。不過如南二段沿線上的中央金礦山屋、大水窟山屋,因為路程較遠且難度高,挑戰的山友數量不多,便較無申請不到的問題。註2:山友需在預訂住宿日前的一個月於線上申請系統登記抽籤,系統會在山友預定住宿日前一個月的下午三點至四點辦理公開抽籤作業。<b>無統一興建法規 增建山屋易卡關既然在熱門路線上的山屋供不應求,主管機關是否曾想過增建山屋?林務局森林育樂組組長張弘毅表示,增建山屋需經過該山地的環境承載量(註3)評估才能提出計畫,並非有需求就可增建。張弘毅舉例,國家公園內的登山路線部分位於生態保護區內,需控制登山人數以保育環境,因此山屋的容納量不能超過該地的承載量。除此之外,高度和地形也會成為該地建設山屋評估的考量關鍵。張弘毅無奈的說:「台灣有268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且地形非常崎嶇,要在每個地點蓋山屋,以現在的能力是沒辦法的。」張弘毅進一步說明,現有山屋部分是日治時期為管理山林而設置,或因林業經營需要所建。大部分的山屋能夠沿用至今,都是經過評估與修建後,才開放給山友。林文和也補充,現在若要新建山屋,除了考慮環境承載量,也須評估山友腳程,腹地大小、水源有無,以及是否位於背風處、遠離懸崖等。除了考慮環境承載量,增建山屋的計畫也容易因為法規卡關。張弘毅表示,根據《國土計畫法》中央山脈大部分土地被列為保育用地,原則上不可供建物使用,無法隨意興建山屋。但若經林管處與國家公園管理處評估有增建山屋的需求時,管理單位會上報縣市主管機關、中央地政主管機關,經多方討論後,才能決議是否增建山屋。即便管理單位決議興建山屋,興建計畫也須經過層層考驗。由於早期法規尚未完善,山屋興建較為容易,但是現今山屋設計需符合《建築法》、《水土保持法》,及環境影響評估等規範才能增設山屋。張弘毅舉例:「像建築法要求申請建築線(註4),你在山區要怎麼去指定建築線?」雪管處遊憩服務課技正潘振彰也表認同:「目前政府沒有統一的山屋建造規範,所以法規會互相限制,很難說我們主管機關說了算,我們就可以做改變。」雪管處自兩年前便開始規劃改建三六九山莊,預計在2020年完工,然而現今改建工程仍未動工。潘振彰無奈的說:「設計規劃出來之後就陸續有問題,可能簡單的一個水土保持檢查我們就要送到農委會去,然後又轉件、又召開會議,這個期程都不是一兩個月可以解決的。」註3:環境承載量為環境所能承擔的人類數量及人類活動總量,包括其環境可提供的自然資源,以及其可容納和消化廢棄物的能力。註4:直轄市、縣市主管建築機關(例如: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會公告建築線,要求建物在線內施工,以規範建築物的位置,避免建築物佔用道路。但山林中通常因道路曲折沒有規劃建築線,因此不符合建築法規。<b>仰賴人力背運建材 山屋興建耗時耗力過往建材可透過直升機運送,然而2014年後,因飛航問題和成本支出,已無民航公司承攬吊掛建材工作,因此目前山屋建材運送多靠人力背運。以人力背運不僅十分耗時也考驗施工團隊體力,「光走上去可能就要四天。」曾負責多個山屋整修、登山步道建造工程的恒熠營造有限公司工班負責人伍玉龍表示,團隊需要背負的建材也包括沈重的工程施作機具,「旅遊業他們有規定一天高山協作員(註5)只能背20到25公斤,但是工程就沒辦法這樣。」伍玉龍舉例,部分山屋工程也需使用發電機,「一個機器就95、98公斤重,那是一個人背上山。」 目前台灣修建山屋已無直升機運補建材,僅能仰賴高山協作員人力背運。 圖/伍玉龍提供規劃多個山屋整修設計的建築師顏春嘉表示,高山地區工程最主要的問題是設施搬運,因此山屋設計多會使用輕量化建材,並且選用較簡單的施工機具。另外,山屋建設也會避免技術含量較高的工程,方便於高山上簡易施工。除了設施運送問題,多變的天候也使山屋建設更加困難,「突然下了一陣雨,然後路崩掉了,那你就上不去了。」顏春嘉無奈的說,山區建設不確定因素較平地高,因此工程時間多會拉長,一個山屋整修案工程期可能會拉至六個月到八個月。註5:高山協作員的工作可分為兩種,「嚮導」協助引導登山客在山區的路途、並保障其登山安全;「揹工」則協助搬運山友的公用糧食、裝備帳篷。<b>山屋管理品質不一 僅六間山屋設常駐管理員「登山者到山上常常會遇到登山問題,比如說你要怎麼從天池山莊往南華山或附近的百岳,山莊人員會提供現場資訊。」張弘毅指出,山屋管理員除了掌管人員進出與清潔外,還負責提供山友諮詢、環境教育、分配床位等服務。張弘毅認為,由於山岳與一般的遊樂或風景區不同,需考量地理環境、生態等,較需與民眾溝通,因此管理員的角色也更顯重要。然目前全台37間的山屋中,僅有六幢設有常駐管理員,包含林務局的五幢(目前九九山莊由林務局主管;雪管處負責入園管理、住宿申請)和玉山的排雲山莊,多數國家公園轄下的山屋僅仰賴山友組成的保育志工與管理處人員偶爾巡視。由於林務局明訂《林務局山屋經營管理及住宿申請作業須知》,其轄下山屋須依法管理,故不論在收費、使用等方面,皆有明文可參照,也安排固定人員駐點管理。而國家公園的山屋則不然,主要仰賴管理處人員定期巡視。林文和說明,派遣人員巡察時,會考量步道的難易、使用度進行分級,進而訂定巡查頻率,如健行級步道約一周一兩次、高級步道(註6)約一月一次。此外,林文和補充:「還有保育志工會做巡查維護,另外也有些認養團體,比如我們跟中華民國山岳協會有簽約。」不過,巡查的內容不限於單一山屋設施,還包含步道設施、解說牌狀況、山屋設備等。除林務局山屋外,目前僅排雲山莊有安排專門管理員。由於排雲山莊規模較大(116個床位)且位處熱門路線,故玉管處有招標廠商協助提供食宿服務,也是目前台灣少數服務品質較佳的山屋。林文和強調:「不是每個山屋都能這樣做,因為玉山主峰是國際路線嘛,所以要提供更好的服務。」註6:本級步道大都位於海拔三千公尺以上之高山核心地區,自然生態資源脆弱,且地勢高亢、地形陡峻,雖有登山步道但欲進入者須有完整之登山裝備、充沛體力、耐力以及豐富登山知識,一般登山客較少。<b>設備損壞無人管 僅仰賴山友自律「像玉山的話,橫斷上面算比較偏遠的路線,其實(山屋維護)都是靠山友自律,盡量不破壞。」蕭堯升解釋,僅仰賴志工假日巡視和山友自治,其實無法預防或即時制止許多山屋損壞。何承蔚舉例:「偷接電的狀況其實蠻普遍的,他們(山友)會把太陽能板直接改成行充的行動電源。」他解釋,山屋中的太陽能板與電力原是為提供緊急照明使用,卻常遭山友濫用。伍玉龍也指出,山屋提供的無線電系統也常遭山友破壞,他感嘆:「我們的山友不自愛,然後東西就一直被弄壞。」此外,主管單位的管理疏忽還可能造成山屋與周遭林地毀壞,如今年2月初時,雪霸三六九山莊就因山友在附近燒垃圾,引發大範圍火災,已是2001年以來的第四起(2001年、2008年、2014年各一起)。以三六九山莊來說,目前雪管處並無人員駐點管理。何承蔚說明:「像三六九雖然是雪山國家公園所管,可是很多協作團體會在那邊供餐。」部分未與雪管處簽約的高山協作員逕自於山屋煮食販售,進而造成廚餘、垃圾等問題。黃易凡也表示,他曾目睹協作員直接將廚餘傾倒至廁所。他無奈地說:「這種事就常發生,所以我覺得他是一個管理問題。」 山友在山屋外烹煮食物,卻未自行將垃圾帶下山,遺留在山屋之外。 圖/何承蔚提供面對山友們質疑山屋缺乏管理員,潘振彰回應:「說實在我們跟林務局比起來,人力是嚴重不足,八個人(巡查)1萬6850公里是很好笑的事情。」他無奈坦承,目前的經費與組織編制不允許任命專門管理員,僅能撥用業務費發包給六位巡查員。林文和則補充,若民眾發現部分保育志工管理鬆散,可直接向玉管處檢舉。「如果你設備提升好,但山友沒有維護、或管理不當,那它久而久之就會損壞。」黃易凡指出,除了政府應提升管理人力外,山友的登山教育亦應一併加強。張弘毅則指出,即便近年林務局和山屋管理員不斷宣導無痕山林(註7)觀念,仍有許多山友會隨意棄置垃圾。註7:無痕山林概念,主要是為提醒民眾應對所處的山林環境善盡應有的關懷與責任,以儘可能減少衝擊的活動方式與行為,達成親近山林的體驗。<b>發展山岳觀光 山屋行不行?近年台灣山岳觀光日漸興起,然而山友過夜住宿的山屋卻年久失修。主管單位針對山屋住宿需求已開始計劃修繕山屋,如營建署明年將啟動3年計畫,編列7億1947萬整建12棟山屋,其中雪山三六九山莊明年優先擴建,而原先玉管處規定禁止入住的觀高登山服務站也列入整修目標之中。此外,交通部觀光局將2020年訂為「脊梁山脈旅遊年」,計劃以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海岸山脈,以及阿里山山脈五大台灣山脈,作為明年國內外觀光發展的重點。觀光局技術組科長莊慧文表示,雖然脊梁山脈旅遊年的詳細內容尚未推出,但已與相關單位研擬整合計畫。 觀光局將2020年訂為脊梁山脈旅遊年,以台灣山脈風景吸引國內外旅客前來遊玩。 圖/政大登山隊提供(盧冠容攝)登山嚮導李振偉根據自身經驗點出,政府規劃國際登山觀光路線時,應將山屋設施升級,「這條路線是想要吸引外國觀光客來的話,它就絕對不只是讓你有一個安全的住宿點、最低的需求而已。」李振偉也建議,除了山屋硬體設備升級之外,也可在山屋內陳列山岳相關資訊,並且訓練管理員宣導登山注意事項、無痕山林等登山教育。脊梁山脈旅遊年在即,台灣擁有多座高山,再加上一年四季氣候變化,為各大山岳增添不少特色,實屬台灣發展山岳觀光的先天優勢。然而,面對國內外躍躍欲試的山友,政府除了行銷山林風景之外,相關軟硬體規劃也應跟上腳步,才能讓更多人能一窺台灣壯麗的山岳之美。&nbsp;&nbsp;
折疊式即食食品包裝 助登山客減輕行囊
新知
第1687期
折疊式即食食品包裝 助登山客減輕行囊
2018-11-07
【記者孫佾妘綜合報導】登山時若想吃熱食一定要攜帶大包小包嗎?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的林姿吟、陳芸誼、陳昱臻、張誌元所設計的「Folding Can」可折疊收納,用於包裝即食食品,設計主打好攜帶又可直接烹煮,適用於登山和急難救助。 Folding Can可折疊的包裝設計方便登山者收納,減少食材和鍋具的空間及重量。 圖/林姿吟提供以縮小食物體積為目標,團隊從摺紙概念出發,試用各項紙類或布料。最終版本「Folding Can」有別於一般傳統即食食品包裝,選用堅韌、阻燃的Nomex紙材。概念影片中顯示,他們將傳統杯麵縮小成原先體積的1/3。為了讓使用過程更簡便,張誌元說:「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嘗試結構,有旋轉、摺疊的,還有各種打開的方式。」此作品於10月27日獲得2018 ASPaC亞洲學生包裝設計競賽台灣賽區金獎。「Folding Can」可直接在火源上加熱且容器不釋放毒素。登山客只需到水源處取水倒入,點火加熱便可享用,免去市售泡麵等沖泡食品需要另外準備熱水壺的困擾。林姿吟指出,作品並不只是減少食物在登山包中的體積佔比,還為登山客省去背包裝載鍋具的重量。 Folding Can所使用的Nomex紙材具有可直接加熱而不會燃燒的特性,可部份取代傳統鍋具。 圖/林姿吟提供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的王竣彥,平時喜歡登山。他說:「因為鍋子跟瓦斯爐太佔空間,而且重量也不輕,因此平常都是準備麵包、餅乾等糧食。」他肯定這項作品的便利性。但他也表示,有些人純粹將在山上下廚當成一種娛樂或生活,此時產品對他們可能就不具吸引力。「Folding Can」作為一項創新構想,但它的新穎之處卻成為量產阻礙。陳芸誼談到,從前詢問過的包裝廠商認為,作品摺線細節複雜,且無參考模具,無法用機器量產,因此目前最理想的結構必須手工製作。團隊成員也因為各自生涯規畫沒有繼續研發,但陳芸誼表示若有廠商願意承接,很樂意合作分享技術。「Folding Can」也將在12月赴日本參加2018 ASPaC亞洲學生包裝設計競賽亞洲區總決賽。 Folding Can的折疊構造讓它可將食物收納成僅剩食材大小,方便堆疊、裝袋。 圖/林姿吟提供 以常見的即時食品泡麵為產品,在要食用時張開紙材便成為防水容器。 圖/林姿吟提供
山與人的那些事 —— 山岳管理與安全的保障
生活
專題
第1681期
山與人的那些事 —— 山岳管理與安全的保障
焦點
2018-06-20
【專題記者謝佩旻、李卓朗、曾楷傑綜合報導】台灣山岳眾多,在不到3萬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超過269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是全球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自二十世紀後期以來,登山便成為許多台灣人從事戶外活動的首選。然而,台灣登山環境現況究竟如何呢?當登山意外來臨,政府將如何提供救援,以避免憾事發生?身為登山者又應該注意什麼,才能夠更加安全的擁抱山林環境,在天地之間一覽台灣的壯麗山景?台灣瑰麗山景 登山的現況與問題「有上百座壯麗大山在這座小島上,使得山跟我們是如此親近,這是爬山者的天堂,也是讓我熱愛爬山的原因。」山友Chenny娓娓道來,全世界只有台灣可以看到從亞熱帶到寒帶的植被景觀,加上它是個年齡約六百萬年的年輕島嶼,地形變化劇烈,每座山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山頂的景觀更是美不勝收。 此圖攝於太魯閣大山,前方凸起高峰為立霧主山。 圖/山友Chenny提供攀爬這些高山的難度頗高,除了要先備齊基本的登山裝備如背包、睡袋等,還需準備支撐體力的糧食,及對外聯絡的手機、衛星電話。登山者通常都得揹著20公斤左右的裝備在山上沒日沒夜地行走,因此,登山前得先進行負重練習、行走耐力等訓練。然而,做好這些事前的準備還不夠,登山者還要辦理繁複的入山入園申請手續,才得以進入廣闊的山林。當要攀登國家公園內的高山時,登山者要向該國家公園管理單位申請入園證;入山證則必須向警政署提出申請,同時要繳交登山計畫書,說明每日的住宿地點及行程;另外,山屋和營地也須事先向國家公園或林務局登記。複雜的行政程序讓許多登山者苦不堪言,山友Chenny坦言,剛開始爬山時,搞不太懂這些程序,後來不斷上網找資料或詢問朋友,申請時才比較得心應手。「我很納悶,那麼多的申請真的有必要嗎?」儘管登山前的準備就足以讓人忙得焦頭爛額,進入山區後還有更多問題需要面對。去年五月山友李明翰獨自攀登能高哈崙橫斷時不幸墜谷,經過30天終於歷劫歸來。然而,獲救後卻因為一句「台灣搜救品質還有很大進步空間」引發社會各界議論紛紛,同時也讓台灣登山管制與山域救援議題開始受到大眾重視。註1:甲種入山證用於山地經常管制區,所謂山地經常管制區係指政府為確保山地治安並維護山地居民之利益,依國家安全法施行細則,將部分山地區列為管制區。甲種入山證分為一般及3000公尺以上之高山二種。註2:乙種入山證用於山地特定管制區,所謂山地特定管制區係指政府為配合地方發展觀光事業,將山地經常管制區中具遊覽價值,且對山地治安無影響的地區,經國防部核定後,列為山地特定管制區。<b>登山事故頻繁 人力吃緊制度不全根據民國106年4月份消防月刊的統計,過去十年間共發生了1828件山域事故,受援人數達3662人,其中有211人不幸喪生,平均獲救比例為98.76%。追究山域事故發生的原因,以105年為例,其中迷路占 38%、疾病占 4%、天候因素占 2.1%。觀察數據,大多數人認知的天候、雷擊等自然因素所占比例反而較少,有超過半數的意外是迷路、遲歸、墜谷等因素所致。在台灣,山域救援主要由各區消防人員負責,然而,由於消防人員業務範圍廣泛,導致大多數基層人員對於山區的熟悉度不足。花蓮縣消防局災害搶救科科長陳秋銘說明,消防員的來源有兩大管道,其一是以消防、救災培訓為主的警察專科學校及警察大學,其二則是經消防員特殊考試進入。除了在南投縣竹山訓練中心為期一至兩周的基本山區訓練,其餘人員皆是分發到各縣市消防區後,才會接觸山域救援訓練。訓練內容主要是加強對管轄範圍內山區路線的熟悉度,並學習正確使用攀岩工具。此外,南投縣消防局的王科員表示,每日執勤的消防員僅有四到五人,在接獲山域救援通報後,幾乎所有值班的消防員都需出動,甚至還要向其他分隊請求支援。陳秋銘認為,消防員本身工作為輪班制,夜間出勤的機率高,大量工作造成身心壓力。再加上山域救援時間不定,往往需耗費將近一周的時間,容易造成消防人力上的負擔,他說:「我們的專業在火災、水災、地震、救護,不應該包山包海。」一般山難事故在第一時間會通報所在地的消防局,在獲報後的兩小時內向報案人完成確認工作。意外事件經過證實後,會立即成立區級山難搜救指揮所;並將救援資料傳送相關單位(消防署、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註3)),再提出要求協助或授權執行搜救任務。山域救援的指揮權主要由消防機關掌控,必要時也會聽從民間搜救人員的專業意見,共同在最短時間搶救失事者。註3: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前身是以互助為主的各區山難互助中心,目前在全台共成立北區搜救隊、中區搜救隊以及南區搜救隊等分隊,以倡導安全登山運動,預防山難及山難搜救為宗旨。 消防人員執行山域救援需跋山涉水,過程十分艱辛。 圖/陳秋銘提供曾參與撰寫《台灣登山史》,現任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的鄭安睎表示,山難救援分為三部分,包括搜索、救援及送醫。「有的擅長搜索,有的擅長救援,搜的人不一定能夠救得到他,如何搭配一組合適的團隊,就要考驗指揮官的能力和經驗。」陳秋銘也提到:「山區通訊不好,接獲報案時,常常無法研判事故位置」。因愛子失事於山難而選擇透入面山教育,同時也是山海博崴基金會籌備處創辦人博崴媽媽則認為,政府依據《災害防救法》將全國救災歸屬於消防單位,卻沒有專業訓練的培養與機制。「拿生命去搏命,可想而知,受難者和救難者都是在苦難中求生。」他建議,政府應將消防人員的培訓從警察專科學校獨立出來,成立專門的消防學校,培養機能專業人才。<b>山區管轄權複雜 增加山難救援困難除了尚未建立健全且專業的人員培訓方式外,台灣的山地管理與救援並沒有統一的中央單位。由於全台山地面積廣大,跨越多個縣市,且各區山域狀況也大不相同,所以中央並無訂定統一的登山條例計畫,也沒有統一的管轄單位。目前全台灣僅有台中市、南投縣、花蓮縣與苗栗縣有訂定「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並交由各縣市消防局主導,在發生山域救援事件時,聯合其他縣市的消防單位與民間救援組織進行救援。目前台灣的高山管轄單位分屬七個部門,林務局、國家公園、水利署、警政署、教育部、經濟部以及地方政府,而當中牽扯到登山業務的部門為國家公園、警政署與林務局。國家公園負責入園的管制,警政署須確認入山申請者的登山計畫,林務局則負責如自然保留區的進出管理。另外當山難事故發生時,中央與各地方的消防單位將介入處理。如此業務分散、缺乏整合,自然會影響到登山民眾的權益。由於山域範圍管轄權尚未統一,造成許多登山者資料散布在各個單位,有需要時無法及時互通有無,將延長發生緊急事故時各單位的反應時間,對救援造成不良影響。為了能更快解決山域救援問題,陳秋銘認為政府應成立一個專責的山域管轄單位。「政府人力也很吃緊,但民間有許多比消防員、公部門更厲害的登山高手。我覺得應該由主管機關結合民間,一同來負責山域救援。」他以過去救援案件為例,消防局會徵調民間救難隊協助,協助其更加了解登山知識及山區現況。此外他也提到,在花蓮轄區內,便有超過40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峰,以及兩座國家公園,但目前全台灣卻僅有新北市有山域搜救義勇消防隊單位,期望各縣市主管機關也能比照辦理。然而,考量執行面上的可能性,登山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張俊卿認為,應由政府在北、中、南東四個分區成立專責救難單位,除了能夠有效率地執行救援任務,也可以減輕一般消防員的工作量。鄭安睎則說:「山難沒有天天發生,台灣的山從北到南那麼廣的山區,每個縣或鄉鎮編組六到八人,這不太可能。」他認為讓較了解地形的民間團體參與搜救,才能加快救援速度。博崴媽媽則建議台灣仿效澳洲的「州緊急救援服務」(State Emergency Service,SES)機制。SES由分布全國的4萬3000名志願者組成,系統化的協助消防單位處理緊急危難。在各個州或地區皆有單位,在災難發生後,能及時調派人員至現場。新北市山搜義消、高山嚮導詹喬愉則認為,可以借鏡台灣的捐血模式,由衛生署作為主管機關,並雇用少數專職的行政人員,其餘人力則招募志工來補足。<b>法規限制登山範圍 登山者的想法與建議山域範圍管轄權未統一除了增加山域救援困難,也會造成登山申請手續複雜,浪費登山者及各個行政單位處理登山申請的時間和精力。此外,各個山區管轄單位會對自身所管理的山域進行管制,比如限定特定山域進入的季節或路線,甚至封山、封路,限制許多山岳和路徑讓登山者無法攀登。以法規明定,更有可能使登山的人受到法律的處罰。以台中市為例,台中市於105年底首先訂定《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條例中的第四條「未開放之山域步道禁止進入及自行開闢路徑」,與第六條「登山活動範圍涉及特殊管制山域,應由領隊帶領之」之規範,侷限登山者登山的自由度和能夠前往的山區,若闖入未開放的山區更可能遭到罰鍰(註4)。註4:根據《國家公園法》第19條「進入生態保護區者,應經國家公園管理處之許可」,違者得處一千元以下罰鍰;若違反各縣市自治條例,將交由各自治條例之規範進行處罰。例如台中市《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第四條第三款「未開放之山域步道禁止進入及自行開闢路徑。但為避免緊急危難者,不在此限」,得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 稜線兩旁即為深不可測的山谷,登山者必須四肢並用才能安全通過。 圖/山友Chenny提供曾經歷山難的李明翰表示,目前百岳中有一半的山都被禁止進入,登山者要犯法才能完成百岳,而封路的原因主要是路況不穩。「可能是三、四年前有崩塌不穩,死過人,即使現在已修繕,還是會選擇封閉。」李明翰認為,封路是很容易的事,山路只會越封越多,然而要重新開放卻十分困難。山域政策監督聯盟的成員崔祖鍚表示,大部分登山者很難達成條例要求的程序,而且對於專業登山者來說,這是扼殺登山運動的發展,並且讓他們以前爬過的山都變成不合法的「黑山」。山友Chenny曾攀登過多座百岳,他認為政府應加強登山路線的指示與增建山屋,將山中的人為設施整建得更加完善與安全,而非以法律限制人民入山。博崴媽媽表示,政府應該將山頭做分級,例如將百岳等高難度的登山路線列為高級山;非百岳但仍得花數天時間攀登的山頭列為中級山;其餘一天之內可往返的郊山列為初級山,不同等級有不同的管理強度。此外,政府也可規定登山者須具備攀登多少座山的經驗,或是有合格登山嚮導的帶領等配套管制方案,而非直接限制民眾進入山區。當然,法規中也有讓登山者覺得合理的條文,例如台中市「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即規定民眾入山須辦理登山綜合保險,倘若發生山難急需救援,則搜救費用由保險公司負擔;但如果違反其他規定而導致山難,則需自行負擔整體搜救花費。這種類似「使用者付費」的機制,其實也獲得不少登山者的支持。 詹喬愉從大學時期便開始參與登山社團,目前是新北市山搜義消的一員。 圖/詹喬愉提供由於時常在國外進行登山運動,詹喬愉對他國的搜救制度也頗為了解。他以尼泊爾為例,登山者必須向保險公司投保,倘若不幸發生意外,由民間搜救公司進行救援,保險公司則負擔搜救上的所有花費。但在台灣,國家基於對人民生命權的保障而負有救護的義務,因此山難發生後,保險中含括的搜救支出,因政府無法向人民收費而形同虛設,因此保險制度除了傷亡事故理賠之外,對登山者的幫助仍有一定侷限。李明翰則認為,台灣可仿效日本及歐洲等國家,山難的救援費用皆是由民眾自行負擔。他表示,民眾花費少量的金錢購買登山保險,如果發生山難,政府會向民眾索取救援費用,這筆費用便可透過保險金支付,民眾考慮到生命的安危,一般都會依規定購買登山保險。<b>登山教育的落實 民間與政府共同努力為了讓登山能夠變得更加安全,除了建構完善救難人才培養制度與釐清山區管轄權之外,登山者自身也應該要精進登山的知識與技能。台灣登山人口眾多,卻在登山知識沒有妥善的推廣下,導致國人普遍缺乏相關知識。登山教育推展協會成立於92年,起初在全國各地推展面山教育,舉辦登山專業人員的培訓,並自行編制各類教材。近年來則和博崴媽媽合作,包括協助台東面山學校的成立,推動PAC(註5)與PBL(註6)在山區的應用等,甚至將海洋教育一同納入,鼓勵民眾接觸自然環境,並傳播正確的戶外運動觀念、知識及技術。註5:「攜帶型加壓艙」原名為Portable Altitude Chamber,簡稱PAC,是一種模擬下降高度的加壓艙,長約2公尺、重8公斤,利用腳踏幫浦充氣加壓,讓患者在艙內達到高度下降1000公尺以上的效果,可有效治療高山症的發生。註6:「個人指位無線電示標」原名為Personal Locator Beacon,簡稱PLB,屬一種406MHz緊急無線電示標,它輕巧且易於個人攜帶,民眾於偏遠地區或行動電話涵蓋範圍外從事戶外活動,遇險需要救援時,可即時通報相關搜救單位展開搜救工作。 攜帶型加壓艙簡稱PAC,是一種模擬下降高度的加壓艙,可有效治療高山症的發生。 圖/博崴媽媽提供面對新知識與新科技,博崴媽媽也表示在推動時曾遇過不少挫折。PAC目前在國內被認定為醫療器材,衛生福利部尚未核准其上市,在台灣尚未普及,但有業者將其申請專利,作為營利工具,辜負了這項器材用來救人的美意,讓她感到十分遺憾。另一方面,PLB在過去礙於法律規範,民眾使用之前需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後簡稱NCC)申請電臺執照,申請程序繁複且需支付執照費用,因此並不普及。幸好在許多山友及登山、搜救團體的努力之下,NCC放寬其使用限制,PLB設備只要通過國內外型式認證,附上相關資料,民眾便可自行向臺北任務管制中心(Taipei Mission Control Center,TAMCC)登錄註冊使用。但博崴媽媽認為政府的登錄平台手續繁複,人工作業須費時7天,未來還有改善的空間。花蓮縣消防局災害搶救科科長陳秋銘也表示:「目前仍有許多登山者沒有這個知識,希望能加速推廣,讓它能發生真正的功用。」「要以虔誠的的態度面對高山,才不會忽視危險的環節。」理事長張俊卿說明登山教育的基礎觀念。他認為登山教育之所以不受政府重視,主因為社會對登山的負面印象。加上台灣重視文憑,知識與生活常識的教育在學校裡無法並重,造成登山教育難以被廣泛接受。對於登山者來說,出發前的準備是極其重要的。詹喬愉提到,現今網路資訊發達,登山者應該上網蒐集資料、規劃路線,平時也須自我訓練,培養求生技能或急救技巧,衡量自身的攀登能力再前往。他說:「如果不幸發生意外,自身也得承擔一部份的後果,因為冒險活動本來就是如此。」鄭安睎則說,登山前需要做的準備包括:為自己擬定登山計劃、多作體能訓練、掌握山徑和留意當天的天氣狀況,並需增加自己野外的醫療知識。他說:「政府雖然無法面面俱到,但已經盡力在做。」如教育部每年都會舉辦大專學生登山安全訓練,也有針對國小學生的山野教育課程,期望登山教育能向下紮根。<b>山既迷人又危險 除了制度自身也要做好準備台灣的山地地形占總國土面積的70%以上,是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但大部分的人都生活在平地,鮮少走入山中,感受大自然之美。依據現今法規,民眾在入山前需要經過重重關卡,過程十分繁瑣。入山後還得面對各種突發狀況,處處充滿著對登山者的考驗,即使如此,高山之美仍舊吸引著無數愛山的人背起行囊,挑戰登頂。倘若不幸遭遇山難,主要是由消防單位及民間救難團隊共同合作負責救援,然而,消防員公務內容龐大,加上人員訓練並非專精於山域搜索,對消防員帶來很大的負擔;從登山者的角度出發,現階段山區人為設備不夠完善,山屋數量也不算充足,用於登山的通訊設備更尚未普及,讓登山者遭遇危險的消息時有所聞。 坐落於雪山主峰旁的翠池,是台灣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 圖/山友Chenny提供山難的出現是沒有人願意見到的,為了讓登山更加安全,無論是消防機構、民間組織或山友,多數人都認為應該成立專責單位,以解決山域管轄複雜沒有統一的問題。然而,對實行方式的想法卻還未有共識,有人提倡將救難單位分區以因地制宜,有人則認為應由政府另立機構統一管理,在取得共識的路上仍還有不短的路要走。除了追求制度面的完善,登山者自身的精進也是必須的。在登山教育推展協會及登山者的努力下,登山教育已逐漸普及,也有越來越多校園在課程中帶入野外體驗活動。山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管登山制度和救難機制再怎麼完善,若是未做好準備就貿然挑戰登山,那將是一件極為危險的事。反之,只要攜帶足夠的裝備、充分了解登山知識並將體力維持在最佳狀態,便能行走於山林之間,享受台灣山巒之美。&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攜帶式捕霧包 飲用水輕鬆取
新知
第1669期
攜帶式捕霧包 飲用水輕鬆取
2017-12-14
對講究裝備輕量化的登山者而言,水占著整體裝備非常大的比重, 卻是無法減輕的必要裝備。 圖/亞洲大學學生團隊提供【記者王若穎綜合報導】水是登山者不可或缺的裝備,卻佔了裝備上非常大的比重。亞洲大學學生團隊發明「攜帶式集水捕霧設備」,讓登山者捕捉雨和霧來取得水資源,降低缺水機率,亦達到裝備輕量化的效果。此裝置於3日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奪得大會首獎及金牌殊榮。 「攜帶式集雨捕霧設備」針對登山族群設計的,讓使用者在缺水的路徑中捕捉雨和霧,進而取得水資源,同時亦減輕背水的負重。圖/亞洲大學學生團隊提供以人體一天對水的最低需求量600毫升來說,若登山三天便需負重約兩公斤的水量,可能佔總裝備的四分之一。「攜帶式集水捕霧設備」的重量介於200到400公克之間,與市面上的防水罩相當。裝置設計分為兩種形式,使用者若把它套在背包上,行進時可防止雨滴滲入背包,並將雨水引入連接集水口的容器裡。由於寶特瓶瓶口的規格具統一性,任何容量的瓶身皆可旋入孔內。登山者定點紮營、休憩時,設備可轉換為捕霧型態,「休息時你就把氣吹進去,像吹泳圈一樣。」亞洲大學創意商品設計學系學生吳宗樺表示,用吹氣方式強化網子骨架後,掛上樹梢便可捕霧,洩氣後也可快速收納。團隊成員吳嘉敏說明,裝置利用網眼擴大接觸面積,當霧氣經過網子,霧氣中的水氣會凝結在網子的表面上。吳宗樺補充,水的小分子匯聚成大分子後,順著網子往下流,便可蒐集到乾淨的高山露水。根據團隊實測結果,八小時約可累積400到600毫升的水量,相當於一個寶特瓶。吳宗樺說,一般而言台灣的濕度高,晚上很容易起霧,但若天氣炎熱也有可能捕不到水。另外他也提到,設備在外包覆背包,「就跟衣服一樣,穿久了一定破。」因此它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時效則要視使用頻率及保養情況而定。 裝置結合了捕霧網和防水背套,霧氣中的水氣會凝結在網子的表面上,收集到的水便可供隔日登山使用。圖/亞洲大學學生團隊提供吳宗樺表示,團隊從訪談跟新聞分析中發現,登山者可能偏離原路去尋找水源,因而發生山難,所以他們希望從山裡獲取水源的角度做設計。吳嘉敏說,團隊花了五個月討論概念,並收集各種不同材質的網子上山進行實驗,在過程中也發生不少趣事。他說:「有次在合歡山上,因天氣乾燥等不到霧氣,結果一抬頭,看到對面山頭滿滿都是霧氣。」團隊成員傅鈺庭也說:「還有一次去爬武陵,因為忘記帶手套而差點凍死在山上。」她描述當時的氣溫是兩度,甚至地上的積水都是結冰狀態,因為沒有上山過夜的經驗,所以不太適應高山的天氣。團隊成員董岱儒表示,他們從草圖繪製到做出展場上的模型,一路上耗費不少心力,但也留下許多珍貴的回憶。 亞洲大學學生將捕物集水的概念實體化,並收集各種不同材質的網子上山進行實驗。圖/亞洲大學學生團隊提供指導老師黃雅毓表示,得獎只是開端,她期待作品能量產並上市,讓好的設計能發揮實用價值。她提到,發明的受惠者不僅是登山人士,背包客、極地運動員等長途移動族群也可納入應用範圍,甚至災難發生時,也可協助飲水取得。團隊成員張桓瑞認為,台灣的設計在國際上廣受好評,但需要政府跟企業的協助才能完成,否則好的設計永遠只能停留在概念。他表示如何落實設計、回饋於社會,才是我們需要去努力的方向。 使用者若把它套在背包上,行進時可防止雨滴滲入背包,並將雨水引入連接集水口的容器裡。圖/亞洲大學學生團隊提供 用吹氣方式強化網子骨架後,掛上樹梢便可捕霧,洩氣後也可快速收納。圖/亞洲大學學生團隊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