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813期
2025-09-26

【記者孟祥宇台北報導】2025全國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20日於臺北體育館登場,吸引各路武林好手齊聚一堂。賽事分為國術與太極項目,並依年齡層劃分為A1至C4級別(註)。南拳A5併B1女子組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昌靖淳以8.76分奪冠;致理科技大學陳子澎則在長兵器B1併B2男子組以8.68分奪金,並以8.73分拿下北拳B1男子組銀牌。

註:A1為16~18歲、B1為19~25歲、B2為26~32歲

國武術比賽項目涵蓋北拳、南拳、內家拳及各式兵器,展現國術多元風貌。其中南拳強調穩健與爆發力;北拳以靈活多變、動作開展見長,強調速度與協調;內家拳則以內在功力的修煉為主,強調「以柔克剛」、「以靜制動」。至於長兵器、短兵器等項目,則透過刀、槍、棍和劍的運用,考驗選手的技術與身體協調。昌靖淳表示,南拳重視力量的展現,他希望自己在比賽時能更有力量,感染到現場每一位與會人員。陳子澎認為自己今天的表現沒有很好,「太久沒比賽了,在長兵器的失誤蠻多。」

長兵器以槍、棍為主,講究身法與器械協調,動作開闊有力,展現剛勁與靈活並重的武術風采。 圖/孟祥宇攝

長兵器以槍、棍為主,講究身法與器械協調,動作開闊有力,展現剛勁與靈活並重的武術風采。 圖/孟祥宇攝

在課外活動方面,陳子澎則說明致理科大沒有國武術的相關社團,「現在人都比較講究速成,但像國武術是需要時間慢慢去累積的,沒辦法在短短大學四年就練出成績。」昌靖淳也分享自己從小就在道館練習,在同儕的影響下沒有間斷。讀書期間也發現運動的重要性,後來才進入國立體育大學武術隊。

兵器對練講求攻防節奏與臨場反應,選手透過器械交鋒展現默契與張力,呈現武術實戰的精彩一面。 圖/孟祥宇攝

兵器對練講求攻防節奏與臨場反應,選手透過器械交鋒展現默契與張力,呈現武術實戰的精彩一面。 圖/孟祥宇攝

選手進行兵器對練,攻守之間展現迅捷身法與沉穩力量,動作逼真緊湊,凸顯武術的實戰精神。圖/孟祥宇攝

選手進行兵器對練,攻守之間展現迅捷身法與沉穩力量,動作逼真緊湊,凸顯武術的實戰精神。圖/孟祥宇攝

大會副裁判長劉岳豪認為,雖然場上競爭激烈,但國武術不僅是競技較量,更是一種培養身心的運動方式,「像奧運、亞運的項目都不是以健康為出發點去設計,訓練過程往往都會受傷。而傳統武術則相反,在訓練過程中會讓身體越來越強壯。」台北市國術會理事長黃鯤忠也表示大會推廣國武術至大專院校已有一段時日,但大專院校各校都有自己的考量,像私校會有招生壓力,「在扎根推廣傳統文化上並不吃香,像有些私校的傳統武術科系被裁減,所以在升學管道其實是萎縮的。」

黃鯤忠強調,推廣國武術需要長遠規劃,協會除了與學校合作,也透過演講、活動讓更多年輕世代認識國術的價值。「不要讓現在練習國武術的小朋友這麼多,但教育環境讓孩子到了高中、大學就銜接不上。」期盼透過持續推廣,讓傳統武術在校園中找到更多新血,延續文化傳承。

選手於比賽前行拱手禮,展現國武術重視禮節與尊重的傳統精神。 圖/孟祥宇攝

選手於比賽前行拱手禮,展現國武術重視禮節與尊重的傳統精神。 圖/孟祥宇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