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800期
2024-11-22

【記者蔣若暄報導】「我們驗證了長久以來使用實驗鼠作為繁殖資源,是具有代表性的。」國立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助理教授孫烜駿與團隊成員林暐鈞、許耿彰、謝季恆、李月嘉,使用來自野外的動物屍體,研究埋葬蟲利用不同來源、重量的屍體繁殖情形,驗證過去實驗室針對埋葬蟲研究的有效性,成果於2024年10月刊登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

埋葬蟲被稱為「自然界清道夫」,對維持生態平衡與循環有重要影響。 圖/孫烜駿提供

埋葬蟲被稱為「自然界清道夫」,對維持生態平衡與循環有重要影響。 圖/孫烜駿提供

「埋葬蟲是一種會分解或清除屍體的昆蟲。」臺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生林暐鈞表示,埋葬蟲會利用死亡的生物繁殖並餵養後代,分解屍體時能促進土壤養分循環,也能作為全球暖化的生物指標。過去研究顯示,埋葬蟲數量會隨地區氣溫上升而顯著減少,觀察其族群狀況可了解當地溫度變化與環境破壞程度。孫烜駿指出過去的實驗多僅以小白鼠作為屍體,導致樣本過於單一,無法確定實驗結果能否反應埋葬蟲在自然界中的繁殖情況,希望探討埋葬蟲的生殖效率是否會因樣本來源和重量差異而改變。

團隊針對哺乳類、鳥類、爬蟲類進行營養分析,發現爬蟲類的蛋白質含量低於其他兩者。 圖/孫烜駿提供

團隊針對哺乳類、鳥類、爬蟲類進行營養分析,發現爬蟲類的蛋白質含量低於其他兩者。 圖/孫烜駿提供

「如果用鳥類或兩爬類,也許會因為屍體營養狀況不同影響到埋葬蟲繁殖。」為了釐清使用各類物種對埋葬蟲生殖的作用,團隊與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台北鳥會野鳥救傷中心合作,取得哺乳類、鳥類、爬蟲類的野生動物屍體,並分析其體內的蛋白質與脂肪含量。結果發現,雖然三者的脂肪含量相近、爬蟲類的蛋白質組成較低,但對於埋葬蟲繁殖和幼蟲生長結果並無顯著影響。

團隊觀察鼴鼠、麻雀、實驗鼠、雨傘節、五色鳥被分解的狀況,比較埋葬蟲使用不同屍體繁殖的效果。 圖/孫烜駿提供

團隊觀察鼴鼠、麻雀、實驗鼠、雨傘節、五色鳥被分解的狀況,比較埋葬蟲使用不同屍體繁殖的效果。 圖/孫烜駿提供

確認埋葬蟲使用不同物種的生殖效果相似後,接著比較121組利用不同動物的繁殖表現差異。團隊將1到100公克、不同重量屍體各自放入容器,並加入一雌一雄的埋葬蟲與土壤,觀察卵數、孵化成功率、成蛹前的幼蟲數量與總重。「數量可以判斷族群大小,昆蟲越重代表越健康。」林暐鈞補充道。團隊發現實驗鼠和野外物種效果相似,最佳繁殖區間皆落在30到40公克。由此可知,不同物種影響不大,屍體重量才是幼蟲生長的關鍵因素,因此過去使用實驗鼠作為樣本,亦能反映出埋葬蟲在自然環境中的繁殖趨勢。

埋葬蟲受自身體型限制,能夠利用的屍體大小有限,因此最佳繁殖表現落在中等大小屍體。 圖/孫烜駿提供

埋葬蟲受自身體型限制,能夠利用的屍體大小有限,因此最佳繁殖表現落在中等大小屍體。 圖/孫烜駿提供

孫烜駿提到,取得屍體是研究中最困難的環節,「我們每次可取得的屍體數量可能只有20到30隻,所以必須累積很多代的實驗資料。」從營養測定到繁殖實驗,團隊歷時約一年半才完成。國立臺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黃文伯分析實驗結果對埋葬蟲領域研究的意義,「這篇研究可以說是幫以前所有學者背書。」

埋葬蟲將屍體除毛製成肉球,為防止腐壞會分泌化學蛋白,咀嚼後再餵食幼蟲。 圖/孫烜駿提供

埋葬蟲將屍體除毛製成肉球,為防止腐壞會分泌化學蛋白,咀嚼後再餵食幼蟲。 圖/孫烜駿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