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800期
2024-11-22

【記者黃詠欣台北報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碩士生陳俊先創作短片《昏飛》,以飛蚊症為符號影射現代的資訊氾濫,如同飛蚊般充斥生活。作品入圍2024金馬影展華語首映單元,並於17日在台北信義威秀影城首映。

陳俊先將去海灘看藍天白雲,卻因飛蚊症而難以看清的經驗,加入《昏飛》的畫面中。 圖/陳俊先提供

陳俊先將去海灘看藍天白雲,卻因飛蚊症而難以看清的經驗,加入《昏飛》的畫面中。 圖/陳俊先提供

《昏飛》講述一位罹患飛蚊症的舞者在聽取醫生建議後,相信食用鳳梨可以改善病況。陳俊先表示選擇飛蚊症為主題去敘述,是因自己從小就有嚴重的飛蚊症,「當我想好好放鬆享受一些風景時,它往往會跑出來以致我會分心。」陳俊先將飛蚊症會看見物體漂浮的症狀,結合人們難以擺脫資訊氾濫的社會現象,讓舞者隨意擺動姿勢表達無力感受。當代表演藝術家、主演阿爾伯特·加西亞(Albert.Garcia)表示,在拍攝當下並沒有事先排練舞蹈,而是自己內心想著各種刺激的感受,直接展現身體反應。

眼睛是《昏飛》的重要元素,因其同時是觀察與接收訊息的器官。 圖/陳俊先提供

眼睛是《昏飛》的重要元素,因其同時是觀察與接收訊息的器官。 圖/陳俊先提供

提及為何取名《昏飛》,陳俊先分享當蚊子在交配時,聚集一團的現象叫做「婚飛」,此外,由於片中角色為男性,故陳俊先刻意將女字去除。「我會偏向把飛蚊症當作是一個負面的東西。」陳俊先嘗試藉由《昏飛》提醒人們要對資訊保有判斷能力,並在片中加入曾真實發生的假新聞,使片中的醫生向舞者建議食用鳳梨緩解症狀,導致其病情毫無進展,以此強調查證的重要性。

阿爾伯特·加西亞(Albert.Garcia)透過即興演出扭曲的肢體動作,表現罹患飛蚊症的困擾。 圖/陳俊先提供

阿爾伯特·加西亞(Albert.Garcia)透過即興演出扭曲的肢體動作,表現罹患飛蚊症的困擾。 圖/陳俊先提供

陳俊先表示《昏飛》沒有事先寫好劇本,而是在有初步概念後兩人現場即興創作的作品。因此,陳俊先拍攝許多沒有相關性的素材,透過影像視覺和聲音的搭配,使觀眾在看影片時,彷彿也能體驗到飛蚊症的不適。陳俊先舉例電影開場時閃爍與背景過曝的畫面,便是以病人的主觀視角出發,表達醫生用手電筒檢查眼睛的樣子。

陳俊先拍攝總長13分鐘的短片《昏飛》入圍2024金馬影展,並於17日世界首映。 圖/黃詠欣攝

陳俊先拍攝總長13分鐘的短片《昏飛》入圍2024金馬影展,並於17日世界首映。 圖/黃詠欣攝

就讀北藝大電影創作學系的研究生林靖珊認為,「《昏飛》表達你愈想看得清楚,這些東西就會愈阻礙你,好像導演在問你,你看到的東西是真的嗎?」讓林靖珊反思是否自己能在現實生活中分清楚正確的資訊。為此,陳俊先說:「網路時代有很多東西讓我們分心,我們無法專心的去好好生活。」他期許,觀眾看完《昏飛》後能更專注在生活。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