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國際
第1666期
反兵役修法 亞美尼亞學生憂科技人才短缺
2017-11-23
【記者陳星彤綜合報導】亞美尼亞共和國(Republic of Armenia)於15日二讀通過 《兵役和軍人制度》(Military Service and Status of Servicemen)法案,強制年滿18歲的男性入伍且不得緩徵。為捍衛學生人權,非盈利組織「科學發展」(For Science Development)帶領亞美尼亞大學生罷課、絕食抗議,以致目前該國大學仍處於停課狀態。根據新法,男性公民凡因升學理由而延遲兵役,須和國防部簽訂兵役延期合約。但代價是大學畢業後,將比常人多服役一年,意即從軍長達三年。法案造成強烈反彈,當中以科學領域學生的反對聲浪最大。亞美尼亞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 of Armenia)學生舒山.薩哈科恩(Shushan Sahakyan)解釋,「亞美尼亞人口僅約300萬,當中投身科學領域並堅持到最後的青年相對更少。」他認為倘若政府強制青年入伍,又不能保證服役後他們仍願意繼續升學,可預見亞美尼亞將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對此,葉里溫國立大學(Yerevan State University)博士生加里克.彼得羅希恩(Garik Petrosyan)說明,因科學實驗需經長時間才能得到研究結果,如今青年須放棄升學並立即入伍,實驗無人繼續,人才短缺勢必惡化,因此他認為此法將對亞美尼亞科學發展造成極大影響。葉大學生海克.馬努基恩(Hayk Manukyan)也表示,國家不培養人才製作高科技武器,反而讓青年進行二至三年的軍事訓練,是非常不合理的決定。「國家的發展不再靠戰爭,科技的進步才是關鍵。」亞美尼亞國立工程大學(National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Armenia)學生卡查圖爾.阿察地恩(Khachatur Ashotyan)指出,只有注重培養學術人才,提高國民知識水平,不斷受軍事威脅的亞美尼亞才會有新出路。針對抗議事件,薩哈科恩亦強調學生並不是為了逃兵,而是希望政府可以重新思考法案實施的長遠影響。國會曾於西元2004年討論此法可行性,當時學生成功阻止法案通過。然而13年後的現在,國會強行通過法案,一旦總統簽名即正式生效。消息釋出後,「科學發展」在一周內號召250名大學教授連署,成功爭取於22日與國會副主席愛德華.沙馬札諾夫(Eduard Sharmazanov)討論法案細節。目前推翻的可能性不大,但學生希望能和政府取得共識。即使大學生反對新法,但據《國際新聞前線》(Front News International)報導,亞美尼亞如此注重國防安全,得追溯到和鄰國亞塞拜然(Azerbaijan)自1918年起的領土爭議,至今仍衝突不斷。雙方目前雖處於停火狀態,但近期摩擦日益嚴重,因此當局進行大規模軍事改革,認為人民應該投身軍隊。政府也正階段性落實「國軍」(Nation-Army)概念,但有意從軍的青年卻不斷減少,亦是推動新法的原因之一。 亞美尼亞學生不滿政府強制年滿18歲的男性入伍且不得緩徵,上街頭示威抗議,盼政府重視問題嚴重性。圖/安妮.亞夫隆起提供
校園
第1662期
配合全募兵制 暑期軍訓資格下修
2017-10-25
【記者梁嘉容綜合報導】國防部16日開放今年度「暑假分階段常備兵役軍事訓練」線上申請,由於7月放寬暑期軍事訓練申請資格,只要屆滿役齡且就讀專科以上學校役男皆可提出。日前國防部也證實將於民國107年實行「全募兵制」,83年次以後出生役男不再服一年期兵役,僅受四個月常備兵役軍事訓練。以往暑期分階段軍事訓練申請資格,僅限大學一年級及五專三年級學生。長久下來,讓有意申請提前受訓的大專役男,常因過了受理期限而無法提前服役。為配合即將上路的募兵制政策,也讓畢業後立即有就業需求或出國規劃的役男能馬上接軌,國防部因此決議擴大暑期軍事訓練申請資格,讓有意提前進行軍事訓練的屆齡役男,不再被政策綁住手腳。 國防部日前證實將於民國107年實行全募兵制,83年次以後出生的役男僅需接受四個月軍事訓練。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生卓冠宇預計畢業後申請國外留學。他表示支持放寬暑期軍事訓練申請資格,也認為四個月軍事訓練在可以接受範圍內,但不會選擇在就學期間長假完成軍事訓練。「暑假是大學難得的青春時光,可以規劃更多像是旅行、社交或學習一技之長。我不會想要把這段時間犧牲掉。」近年在推行全募兵制或維持徵兵制各方眾說紛紜。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大中表示,實施全募兵制勢在必行,這是不同時期執政政府均戮力推行的政策。甫結束暑期分階段軍事訓練、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學生李宗諺表示支持募兵制,他也認為不需改回徵兵制。他提到,四個月軍事訓練能讓役男對武器操作有基本認識,輔以每年固定的教育召集,已足夠維繫國家基本防備戰力。「招募誘因夠不夠、配套措施有沒有做好,這是最大的問題。」李大中認為推動募兵制除了應提升薪資與福利誘因,軍人退伍後,是否給予其銜接期完善的職涯輔導也非常重要。目前志願役士兵薪資依照階級職位,落在新臺幣3萬3625元到3萬6845元不等。高中畢業、目前在大直空軍司令部服役的洪同學表示,以目前薪資標準來說,「33K其實蠻尷尬、要高不高的。我會希望基本薪資可以調到40K。」他也提到,其實對大多數願意服志願役的人,當兵只是人生的「跳板」,多是透過入伍存錢或對未來產生逃避心理,鮮少有人將軍人視為一生志業。洪同學指出,入伍最大犧牲的是個人自由,希望政府能正視軍人待遇與福利。除了福利政策待完善,李大中也直言,目前社會普遍對軍人有負面印象、未給予軍人相對的尊重。若政府能從根本改善,將來才有更多人願意服志願役,全募兵制這條路才有走到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