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北藝大機車格不足引不便 學生小組促校方擬對策
校園
第1798期
北藝大機車格不足引不便 學生小組促校方擬對策
2024-11-08
【記者洪翊程報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學生會10月4日針對校內機車格不足,成立專案小組。北藝大學生會長蔡承翰表示,機車格不足是長年存在的問題,近期因許多學生再次反應,因此學生會成立專案工作小組協助處理。北藝大總務處也將召開相關會議,討論可行的解決方案。 談到校內停車格不足,北藝大新媒體藝術學系學生李芷萱表示,過去學生因機車格不足而違停的狀況,只在通識教室附近發生。今年因為宿舍整修,導致通勤生增加,車位問題也變得更加嚴重。北藝大劇場設計學系學生魏伶倢則認為,機車格問題已經存在許久,卻一直等不到校方改善,「從我入學就存在這個問題,不過校園本身就不大,可能也很難再空出地來畫停車格。」而小熊同學(化名)則指出,校方對違停車輛除開勸導單外,同時將鎖車,學生須支付300元罰金才能請警衛開鎖,有時鎖車地點位在山上,學生就必須徒步往來警衛室和鎖車地點。 為了解決學生停車的困擾,北藝大學生會成立專案小組處理相關問題。蔡承翰說明:「我們會做一些數據調查,這些困擾有沒有可能集中在某一區,可以針對某區的停車格或個案處理。」他補充,目前小組的運行還在起始階段,將先以問卷調查為主,藉此對校方施加改善學生停車現況的壓力。李芷萱則建議:「汽車格的停車位看起來非常充足,可能可以把一些汽車格規劃成機車格。」 針對學生提出機車格不足的疑慮,北藝大校方回應,校方已在不影響行人通行與安全問題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停車位的需求。目前校內共有1397個機車停車格,向校方申請通行的機車則約有1700輛,機車的停車格供給率超過80%,遠高於汽車格供給率40%。不過,校內停車未限定身份別,且校園為開放空間,校外民眾到校參觀時,多少會佔用師生對車位的需求。 校方強調,多數學生還是會認為「在哪個教室上課,車子就停在附近」,但除了上課處附近的停車格外,包括一心路停車場、游泳館旁、戲舞大樓附近等處共有約300個常態性待使用的停車格,可供學生使用。校方也表示,在本學期校長與學生代表座談中,亦有同學提到車位規劃問題,考量距離上次評估已過了七年,總務處將召開會議,與學生代表及校外專家評估可行方案。
關渡節歡慶「食」歲 北藝大藝陣妝點本土風貌
生活
第1798期
關渡節歡慶「食」歲 北藝大藝陣妝點本土風貌
2024-11-08
【記者李宸緯台北報導】鼓樂齊鳴,花車與表演隊伍繽紛穿梭,隨著遊行隊伍將歡樂的氛圍帶入街道,為鬧熱關渡節揭開序幕。2024鬧熱關渡節(以下簡稱關渡節)在10月26日以踩街遊行作為開場,踩街團隊由關渡國小管樂隊、關渡宮、跆拳道館等組成,從關渡知行路行至活動主場地關渡棧橋水岸公園,活動現場更有森林市集、社區匯演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陣表演,透過在地團隊的演出,增進和關渡地區的連結,展現當地人文特色及樣貌。 今年的關渡節以「食歲」為題,除了用諧音來表達活動十周年外,「食」也傳達「民以食為天」的理念。關渡節策展人,現就讀北藝大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的方怡婷表示,圍繞「食」的概念,本屆首次舉辦「關渡宴體驗餐桌」,與15間在地店家合作,藉由藝術呈現關渡的飲食特色,藝術家發揮美學擺盤各類美食,說書人則娓娓道來在地美食故事,為關渡人打造一場視覺、味覺與聽覺的饗宴。 除了體驗餐桌活動外,北藝大藝陣是校內多年的傳統文化,對關渡地區而言也是頗具代表性的表演。藝陣表演以舞蹈、戲劇、音樂等多樣形式進行演出,並融合系所特色,讓觀眾感受到學生對於藝術的熱愛。北藝大課外活動指導組長王玉玲分享,今年為北藝大創校42年,以42的諧音「舍」表達宿舍的概念,以學校是學生們第二個家為題發揮創意,「同學們藉由藝陣設計發揮創造力之外,更能學習團隊合作的能力。」王玉玲補充道。 藝陣表演由動畫學系與美術學系學生進行演出。動畫學系以廣受大眾喜愛的動畫片為主題,利用道具生動呈現城堡與公主的形象,搭配戲劇表演和最後的合舞,將觀眾帶入童話般的夢幻世界。「結合『舍』的概念與系上特色,呈現大家熟悉的動畫片,一同回到童年時光。」參與本次演出的北藝大動畫學系盈承(化名)分享道。美術學系的藝陣表演則以戲劇形式呈現,劇中加入蒙古包、東方部落元素與北藝大校牛等特色,並靈活運用美術學系的專業設計能力,為全場帶來驚豔的視覺享受。北藝大美術學系黃翊婷談及發想過程,說道:「我們融合多位同學的理念,最後再進行統整。」將每個人獨特的想法融入到表演之中,才得以呈現具層次感的演出。 「希望藉由北藝大的藝陣演出將藝術的能量帶給關渡社區,打造出藝術小鎮的概念。」方怡婷說道。透過打造藝術村,吸引更多人了解這塊土地的人文風貌。談到關渡節與在地活動的未來規劃,他提到,「關渡宴體驗餐桌」首次舉辦便收到相當好的迴響,因此期許未來每個月都至少舉辦一場辦桌活動,不只讓在地民眾藉由「吃」來認識關渡,更能利用美食與藝術的特點,以關渡節作為起點,透過多元活動吸引外地人前來觀光,讓更多人了解到關渡的文化。
注入新世代記憶 「小小導覽員」重塑眷村文化
生活
第1797期
注入新世代記憶 「小小導覽員」重塑眷村文化
焦點
2024-10-25
【記者張博媛新北報導】「你好,歡迎來看展!」稚嫩的聲音在展間此起彼落,吸引民眾駐足參觀。「眷村童話展」由「遊此藝說」團隊舉辦,於9月14日至10月27日在空軍三重一村(以下稱眷村)展出,將先前參與「眷村主播營」孩子的成果集結成展,孩子們更自發性地變身「小小導覽員」為現場觀眾導覽。 20日是「小小導覽員」活動最後一日,走入由防洪樓改造的展間,小小導覽員鄭芮竹、林立崴熱情地為觀眾介紹展間與展品。其實「眷村童話展」原本並未安排孩子導覽,然而展覽開始後,孩子們自主地向團隊提出親自導覽的想法,「小小導覽員」因此誕生。「眷村童話展」是一個透過五感重現孩子對於眷村印象的展覽。在視覺和聽覺呈現上,小小導覽員介紹他們自製的花磚和風鈴,從設計稿到成品都是親手完成。鄭芮竹、林立崴也分享他們最喜歡的作品,是使用眷村土壤為原料,並融合當地特色燒製而成的風鈴。走入隔壁展區則是孩子自己規劃的空間,展示營隊學習的採訪、拍片、製麵成果,連結眷村的嗅覺與味覺。最後則為眷村的觸覺特色,鄭芮竹為觀眾介紹「編竹夾泥牆」,並親手帶領大家體驗眷村建築文化中的編竹技巧。 「遊此藝說」由三位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的學生陳姿含、何沛蓉、張志瑋成立,透過藝術教育和共製策展,希望將文史內容轉化為孩子的創作根基,為舊有空間注入新的情感記憶。「我們認為眷村是一個可以打開,有很多不同面向的物件。」張志瑋說道。在層層剝開眷村這個物件後,「遊此藝說」期待藉由眷村和大眾產生更多互動,發想出重塑新世代空間與文化的「眷村摺學計畫」。張志瑋表示,孩子的可塑性強、充滿想像力,不會被成人思維框架,他說道:「最重要的是孩子與土地的關係沒有受到太多成年人的價值觀影響,他們覺得是什麼就是什麼,而且跟老文化之間是值得去碰撞的。」 「遊此藝說」藉由策展看見了孩子們自主性的成長。鄭芮竹表示自己學習到最大的技能便是現場導覽,「不僅要不停練習、把東西記起來,還要對應觀眾的反應做出其他調整。」他說。而在展區積極「攬客」的林立崴分享,在參加活動以前連「眷」這個字都不會讀,更不知道什麼是眷村,現在卻能侃侃而談地解釋眷村歷史,「與以往參加過的活動相比,這次活動學習到更多知識,令我大開眼界!」他說道。而鄭芮竹母親也表示,孩子在這裡更加積極,並願意主動向家人分享活動見聞,甚至能將所學與生活經驗連結,令他感到欣慰。 談及團隊未來規劃,張志瑋表示藝術教育與文史空間共製的計畫不會只停留於眷村,他們放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松山文創園區,思考如何轉化其他文史空間為新的學習、藝術場域。張志瑋也注意到展覽中的親子互動,「孩子喜歡在展覽停留,家長也藉由其他孩子的創作來引導自己孩子,驅動了另一種策展人與觀眾對話的互動。」他說道。「遊此藝說」希望未來能以此擴展受眾群體,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文史空間,創造文化與學習的共製環境。
北藝大跨域展演《222M》 演繹北捷工傷事件
藝文
第1796期
北藝大跨域展演《222M》 演繹北捷工傷事件
焦點
2024-10-18
【記者林沂葳台北報導】吶喊包裹在塑膠袋中,伴隨著捷運影像與聲音的閃現,震撼且壓抑的氛圍籠罩全場。今年關渡藝術節系列活動《222M》,11日至12日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廳演出,以「台北捷運潛水夫症」事件為主題,透過傳統音樂、舞蹈及文學的跨域合作,讓觀眾用藝術的方式感知事實。 1993年捷運台電大樓站到公館站一帶滲水,捷運承包商決定加入壓氣工法施工,卻因減壓不當,導致工人處在異常壓力下,陸續患上潛水夫症等併發症,終身無法根治。北藝大傳統音樂學系、舞蹈學系、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三系學生,以來自花蓮的工傷者為角色原型,於去年首次跨域展演《222M》。而今年團隊在實際走訪工人們的家鄉後,看見他們回歸樸實農村生活的模樣,特意加入「回歸」的元素,將原先較為尖銳、憤怒的版本,改以柔和溫馨的方式呈現。北藝大傳統音樂學系的林函昀說:「我覺得今年的演出就像一個句號,我們不用再去思考目的,而是以歷史的角度來看待。」 為將現實中工人們抗爭、回歸家園等狀態融合至舞蹈裡,演出過程中,舞者會隨著劇情走向而變換舞姿的力道,例如在展現工人們抗爭時,舞者們便以快速奔跑、跳躍的動作,彰顯其憤怒的樣貌 ; 而在後半段,演繹工傷者與家眷遇病痛也不離不棄的感情時,團隊便將舞步調整得較柔緩且輕盈,並以男女群舞及雙人舞呈現。就讀北藝大舞蹈系,也是主創團隊之一的蔡博鴻說:「雙人舞描述工人們回到農夫生活的狀態,最後男生們轉身站起來看向遠方,代表他們心裡仍有一份驕傲。」儘管具層次感的舞蹈張力,讓觀眾專注於表演帶來的氛圍,但為了避免強行輸出感受,北藝大傳音系教授蔡淩蕙補充:「我們不想規定觀眾怎麼想,所以在表演上有一點模糊性。」例如蜷曲的肢體可以定義成痛苦,也可以定義成掙扎。觀眾小香(化名)說:「用藝術的形式呈現,可以讓我們從別的觀點重新看待事件。」 演出當中,在三種藝術裡找到各自的價值和定位很重要。至於傳音系的作法是,用音樂傳達氛圍,例如傳音系使用的樂器,前期在舞者抗爭吶喊時搭配鑼鼓,使氣氛變得熱鬧沸騰;後期吹奏洞簫,空靈的音色呈現工人回歸自然生活的橋段。另外,由林函昀獨自彈奏的中東樂器烏德琴(Oud),有別於其他合奏帶來的豐富性,林函昀表示烏德琴不突出的音色,配上較為緩慢平靜的節奏,「就像一位說書人,不是故事的主角卻又在描述這件事情。」 「血是如何變慢的,這城市是如何變快的。」這是演出開頭不斷重複出現的一句詩詞。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的梁家恩,刻意減少晦澀字詞,以簡潔有力的字句表達,因為捷運的興建,城市交通逐漸發達,但工人卻患上了潛水夫症的諷刺。而談到詩詞的傳達方式,梁家恩說:「我不想用太直接的控訴,所以從物質進入,比如談病症(血)、大環境(城市)。」 演出的結尾,布幕投影工人與妻子牽手在金針花海中散步,廳內環繞水流聲及鳥鳴,訴說著工人們如今的生活。連續兩年參與製作的梁家恩希望透過《222M》可以撫慰工人的心,也藉此讓觀眾了解「台北捷運潛水夫症」事件,避免在追求工程效率時,忽略勞工權益問題。
北藝大共鳴出新 跨界合作再現傳音風采
生活
第1795期
北藝大共鳴出新 跨界合作再現傳音風采
2024-10-04
【記者鄭孟佳台北報導】右手一托,細緻而有力的音色從琴絃迸出,隨著左手滑動,餘音在樂廳裡如輕霧般迴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於9月29日舉辦「傳音三十:當我們JAM在一起」音樂比賽,除了展現中台古典音樂之美,也鼓勵來自不同領域的樂器彼此合作,展現音樂不受「傳統」二字限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比賽中特別設立的「跨界創意音樂組」,讓來自各領域的傳統樂器融合、共鳴出新的聲音。本次唯一一組參與跨界創意音樂組、同為傳統音樂學系的學生江昀諪和洪立馨,在演奏時利用中國傳統樂器古琴和南管二絃,共演收錄在《梅庵琴譜》中的〈秋風詞〉。比賽作品能在保有兩個樂種本質的基礎上做變化,是彼此的共識。兩人利用講求即興的越南傳統音樂「才子樂」創作,句尾的最後一個音皆會對在一起,讓他們的合作十分順利。 北藝大傳統音樂學系的學生,大學四年主修的音樂專業,涵蓋富有台灣特色的南管樂和北管樂,以及具有中國傳統樂器代表性的古琴及琵琶。這些在過去十分風靡的樂器,隨著精通傳統音樂的大師漸漸凋零,傳承顯得格外重要且緊迫。對此,本次在比賽中擔任評審的魏心怡指出,傳統要被刻意保存,這彰顯了傳統音樂學系存在的價值,「過往的聲音,如果沒有從學院多方面留存的話,真的很有可能會消失在時間洪流。」 「我們常常一提到傳統,就會覺得它是舊的、過時的,甚至是已經消亡的事物。」擔任比賽評審,同時也是傳統音樂學系老師的梁正一說。然而「傳」意為流變,「統」則代表它有不變的特性並形成系統,因此他認為傳統的本意即是在變化中保持不變,而音樂如東方的南管、西方的交響樂,便是全人類歷史上透過融合以創造、尋求新可能的結果。跨界創意本是自然發生的趨勢,學生若把根基打穩,自然會產生富有實驗性和創新性的作品。 對古琴有深厚情感的江昀諪認為,網路行銷、跨年齡層的工作坊以及跨領域攜手演出,都是推廣傳統音樂的好方式。同時,本次比賽的主辦人蘇筠涵認為,傳統音樂在社會上的存在就像小螺絲釘,雖然並非每個人都會注意到,「但一直存在著,這個文化才會成形。」就像活動標語——「Every note has its meaning(每一個音符都有它的意義)」。蘇筠涵希望透過比賽,鼓勵學生拓展思維,利用手中的樂器探索出新聲音,也讓更多人見證傳統音樂的風采。
模擬複製影像 胡馨方揭濾鏡世代現象
藝文
第1789期
模擬複製影像 胡馨方揭濾鏡世代現象
2024-07-02
【記者黎昕俞台北報導】牆上懸掛著一系列宛如複製品的畫作,其中卻隱藏著許多微妙差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胡馨方,於9日在北藝大南北畫廊舉辦個展《SAMPLE》,他藉由大小型態不同,但卻相似度高的作品,表達現代人拍照時常使用濾鏡,導致社群媒體上流竄著相似影音的現象。 胡馨方個展《SAMPLE》探討當今網路世代愛用濾鏡拍照的現象。展覽於9日在北藝大南北藝廊展出。 圖/黎昕俞攝走進展場,映入眼簾的是一整面以桃紅愛心為底,人物在前擺拍的畫作。本次個展中,胡馨方將所有畫作統稱為〈SAMPLE〉,他表示在瀏覽社群媒體時,自己時常被演算法推薦高相似度的影片,讓他審思模仿與複製的定義,「雖然都是不同的人,但在看完影片後卻覺得他們都是相同的人。」他刻意避開以版畫刻印出相同作品,反而利用噴槍徒手畫出相似的圖案,並讓人物的姿態有所不同,將複製與模仿的差異體現在作品中,他說:「我想強調每個人的外型雖然不同,但是本質和行為上其實都是一樣。」當以噴槍完成作品以後,胡馨方便用白膠製作出花紋,黏著在畫上,以回應個展主題,藉此模擬現代大眾愛好使用濾鏡的現象。同時,他在作品中繪出由下而上的打光方式, 讓它們具有光澤感,並將畫作置於同面牆,他說:「我想表現傳統舞台劇的視覺效果,彷彿觀眾在看畫中角色表演的狀態。」 為回應個展中的「複製性」,胡馨方在每件作品中上,黏著以樹脂製成的圖騰,模擬出「濾鏡」的感覺。 圖/黎昕俞攝談及將作品取名為〈SAMPLE〉的原因,胡馨方注意到現代人們喜歡在拍照時使用濾鏡,或是依照模板拍攝影片,導致大量如同樣本般的影音漫佈在網路上,他補充說:「它們只是恰好被大眾挑選、仿製而成,而我的作品就是其中一組數據樣本。」因此,胡馨方並未將作品個別取名,除了抹去每件作品的獨特性之外,同時也希望讓觀眾藉此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也是一種模仿。觀眾Hank(化名)表示認同藝術家的看法,「這些畫彷彿中古世紀的肖像家族畫,讓我覺得莫名的恐怖卻華麗。」 胡馨方特意不為作品人物畫上肌膚紋理等細節,藉此回應個展主題中的「複製性」。 圖/黎昕俞攝為呈現畫作中的複製性,胡馨方讓所有畫作以桃紅色的愛心為底,畫上不同姿勢的AI建模人像,「我刻意忽略人物的肌肉線條或是細微皮膚紋路,讓它看起來較平滑且具有膠感。」觀眾咪咪(化名)則認為藝術家使用的色彩,讓作品有種詭異的空洞感,當他代入自身感受時卻又會有隔閡的感覺。此外,胡馨方也特意讓人物去性別化,更不替它們畫上頭髮,「我想表達大眾愛用濾鏡的社會現象,純粹是我們這世代的產物,無優劣之分。」他補充道。
《天使注視》展童趣「織」境 張瑄祐重整過往經驗
藝文
第1790期
《天使注視》展童趣「織」境 張瑄祐重整過往經驗
2023-12-20
【記者黎昕俞台北報導】小女孩將粉嫩的色彩注入作品,童趣之中試圖重整過往感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張瑄祐,12日起在天鵝座芝藝術展覽空間舉辦個展《天使注視》,張瑄祐利用平面創作或布織品,以第三人稱視角觀看過往自身經驗。談及選擇以《天使注視》作為個展主題的動機,張瑄祐說:「有時候我會用第三視角去看我以前經歷過的事。」他表示在這個狀態下進行創作,如同神話中記載的天使般,帶著純潔的眼光,溫柔呵護凡間的萬物。因此,在創作本次個展作品時,張瑄祐皆嘗試跳脫自我,試著用第三者的角度重新看待自身過往經驗。觀眾王同學(化名)認為個展彷彿張瑄祐的內心世界,夢幻卻黑暗。觀眾Luke(化名)則表示使用柔軟的布料、便條紙日常的塗鴉作為媒材,「像是把自己幻想的房間搬到展場玩扮家家酒,日常又不日常。」模擬中世紀宗教畫構圖的作品〈無題〉,張瑄祐抹去宗教的意涵,將其轉現成他在犯錯後,罪惡感作祟卻又希望能被救贖的心境變化。畫中白色頭髮的女孩象徵無道德瑕疵的個體,其他圍繞在他身旁的女孩,則代表犯錯者自責懊悔的複雜情緒。張瑄祐表示,這些女孩其實都是他自己,「如果我犯錯,會很在乎他人怎麼想,但其實對其他人而言或許並不代表什麼。」 作品〈無題〉中,張瑄祐取材自中世紀宗教畫的構圖,探討人犯錯後的心路變化。 圖/黎昕俞攝在系列作品《布拎布拎》中,張瑄祐以「布」織出不同造型的建築物,表達他對安全感的想像。談及使用布作為媒材的原因,張瑄祐表示比起繪畫,觀者可以直接透過布料的材質,對創作者的作品有初步的想法。因此,在作品〈小屋〉中,張瑄祐將粉色系蕾絲內褲拼接成屋頂,並將乾淨的保險套裝入亮粉,再拼貼成拱門的造型。他試圖描述青少女對性的想像,並利用材料的質感,讓觀眾能直接明白主題。「這些全新的材料都不具有生活痕跡,代表少女對性沒有過多遐想的純真。」他補充道。 〈小屋〉是張瑄祐以活潑童趣的方式,想像青少女對性的幻想後縫紉而成的布製品。 圖/黎昕俞攝同為系列作品之一的〈燈塔〉,則是作者在閱讀完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燈塔行》(To the Lighthouse)後,將文章中給予作者及當地居民安全感的燈塔,以布料縫製而成,藉此比喻為上大學後的家鄉,並投射自己在外讀書時對家的感受。他刻意選用涼被材質的布料,讓觀眾聯想到在家蓋棉被的兒時回憶。此外,他也在作品中縫製絲綢等較可愛的元素,除了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表達鄉愁,也希望用隱晦的手法去講述思鄉的憂愁情緒。 作品〈燈塔〉以兒童常蓋的涼被材質製成,象徵張瑄祐上大學後對家的投射。 圖/黎昕俞攝
融東西方元素 翁榛羚藉腐蝕手法呈當代價值觀
藝文
第1789期
融東西方元素 翁榛羚藉腐蝕手法呈當代價值觀
2023-12-13
【記者黎昕俞台北報導】動作奇異多變的人或跳舞、或扭腰,或以不自然的姿勢位居畫中各處,呈現一股怪奇的氛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翁榛羚於5日在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舉辦個展《怪誕劇場》。翁榛羚以銅板腐蝕的版畫手法,結合屏風、扇面等具東方元素的媒材,刻畫出對現代社會價值觀的想法。 翁榛羚個展《怪誕劇場》從自身觀察出發,他認為作品皆有種「旁觀他人之痛苦」的氛圍。展覽於5日在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展出。 圖/黎昕俞攝《怪誕劇場》中作品多以描繪人物為主,但翁榛羚刻意讓畫中人物做出歪曲奇異的動作,呈現神秘詭異的風格,回應個展名稱的「怪誕」概念。此外,翁榛羚也特意不替某些人物畫上表情及服裝,並在展區中對個別作品打上聚光燈,他說:「觀眾站在畫前觀賞時,就像在劇場中觀看這些人物表演的狀態。」 作品〈惡之花〉以冊頁為媒材,描繪出日常家中常見元素,但畫中人物卻像是在受苦掙扎的狀態。 圖/黎昕俞攝本次個展中,翁榛羚皆以銅板腐蝕技法進行創作,在雕刻銅板後,使用酸性液體腐蝕出刻痕。為直接感受銅板被侵蝕的凹槽深度,他選擇不戴手套親自觸摸,「液體停留在手上的痛癢感覺,對我而言有種另類快感。」而銅板腐蝕技法需轉印機壓印圖像,因此在畫紙的周邊會產生壓痕。為突破傳統版畫大量印製的複製性,翁榛羚也刻意在圖像四周以線香燃燒,使其邊緣產生不可逆的燒痕,他說:「我想要展現雖然媒材是版畫,但它卻不能再被複製的獨特性。」 〈怪誕之愛〉中主角皮膚上皆有斑點,除回應翁榛羚因徒手碰酸液而過敏外,也象徵人們在情感上受傷卻仍執著的狀況。 圖/黎昕俞攝翁榛羚在系列作品《人生當鋪》中,將古代象徵文人雅士悠閒意象的扇子,轉化成當代社會變遷下焦慮與忙碌的狀態,他說:「當代跟古代對扇子的作用不太一樣,現代是一種裝飾,不像以往有典雅清閒之意。」翁榛羚在扇面上刻畫許多圍繞在賭桌旁博弈的人,並轉印大量「當」字,象徵現代社會大眾急於典當自己善良純真的優點,以追求金錢權力的現象。同時,翁榛羚畫出奇形怪狀的裸體人像混雜在人群中,各自做出畸形、詭譎的舉動,猶如劇場中的表演者,「我想表達現今社會中資訊的混雜,這對我而言相當奇怪。」 翁榛羚個展《怪誕劇場》從自身觀察出發,他認為作品皆有種「旁觀他人之痛苦」的氛圍。展覽於5日在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展出。 圖/黎昕俞攝在作品〈怪誕之愛〉中,翁榛羚將西方畫作結合日本浮世繪,表現他所觀察的當代感情現象。他使用屏風作為載體,「因為屏風具有東方傳統意味,文人們會在前喝茶聊天,觀賞上面的圖像。」畫中主角的皮膚皆有過敏般的斑點,旁邊則有日本浮世繪中,常用來代表祝福的老鷹、公雞等動物,表達人們雖在情感中受傷,卻仍選擇耽溺其中。為了打破傳統的畫風類別,他特別在畫中結合東西方元素,「像劇場舞台的人們有著不同的角色,當在舞台上各自表演時,會不會有一些新的火花存在,是我想探討的意象。」 作品〈怪誕之愛〉是一件以屏風為媒材的作品,結合東西方畫作常見元素,試圖打破畫作分類的僵固性。 圖/黎昕俞攝「〈怪誕之愛〉取自西方畫作的主角竟被具有佛教色彩的蓮花環繞,加上背景中數個裸身小人肢體如此怪異。」觀眾Will(化名)認為,三個迥異元素的交會並未讓他產生強烈的衝突感,反倒成為一種詭譎的平衡。觀眾瑄瑄(化名)則認為作品最特別的是線香燃燒的部分,「它和作者想與身體連結的刺痛感互相呼應,更因打破傳統對版畫印製的複製性,讓作品變得獨一無二。」
偽造物件玩轉觀看視角 《真的假的》以影像探景物虛實
藝文
第1788期
偽造物件玩轉觀看視角 《真的假的》以影像探景物虛實
2023-12-06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真的、假的只取決於你用什麼角度去觀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鄭尹真於3日在北藝大南北藝廊舉辦個展《說個笑話,真的!假的?》。此次影像創作中,他利用拍攝角度與道具製造出幻視效果,引領觀眾改變觀看方式,並重新審視所見事物的真實性。 鄭尹真舉辦個展《說個笑話,真的!假的?》,3日於北藝大南北藝廊開展。 圖/鄭尹真提供走入展場,木製的紅色房屋模型映入眼簾,如同視力檢查時,驗光儀中常見的房屋圖像。鄭尹真在模型門上鑽孔,將影像作品在孔洞中放映,讓觀眾以窺看貓眼的方式觀看作品〈真的假的〉。當觀者眼睛靠近視窗,會先看見房屋座落於稻田間的遠景,再隨著鏡頭逐漸拉近,便能看見鄭尹真在房屋內擦拭窗戶玻璃的身影。 在作品〈真的假的〉中,鄭尹真於觀看視窗前打上聚光燈,引導觀眾視線。 圖/鄭尹真提供當作品〈真的假的〉影像畫面放大至窗框與貓眼視窗吻合時,則會產生鄭尹真正站在對面,擦拭著觀者眼前視窗的錯覺。他說:「希望透過不斷變化的視角,讓觀眾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看事物會有不同的解讀與感受。」觀眾Tammy(化名)表示此作品引起他與自身經驗相關的想像,「觀看時有正在檢查視力的既視感。」 鄭尹真將影像嵌在手掌大小的孔洞中,讓觀者以使用驗光儀測試視力的姿勢觀看作品〈真的假的〉。 圖/鄭尹真提供除了將虛擬圖像實體化,鄭尹真在展覽中更嘗試偽造實物,創造真假難辨的視覺效果。在作品〈等待的過程 — 美得像假的景象〉中,他以沐浴乳、壓克力顏料混合些許雜草偽造出鳥屎,並從汽車內部拍攝影像,呈現鳥屎一再滴落於擋風玻璃,再被雨刷抹開、拭淨的畫面。鄭尹真提到,鳥屎砸在擋風玻璃上對許多人而言是倒楣的事,但他卻覺得,凝視汙垢被反覆刷掉的過程相當浪漫,他說:「觀眾重新觀看這個畫面時,或許也能體會到我所感知的療癒感。」 鄭尹真將作品〈等待的過程 — 美得像假的景象〉直接投影在樓梯上,並擺放沙發,讓觀者以不同觀看角度欣賞作品。 圖/鄭尹真提供鄭尹真也在作品〈許願池〉中,展現出自身對日常現象的不同解讀。他將人們許願時映在水面上的倒影,幻化為困在水池中的魚,鄭尹真說:「就像人們被困於自身願望,在無盡的希冀中自溺的狀態。」因此,他指導演員模仿魚向上吸吮的動作,並在水面上架起一層透明玻璃,拍攝出擬魚化的人類被阻隔於水中,無法探頭呼吸的窘境。展出時,鄭尹真更將作品投影在自製水池中,讓觀者有親臨實境的感覺。 鄭尹真選擇將影像直接投射在水面上,營造演員在水中掙扎的實境感。 圖/鄭尹真提供鄭尹真試圖讓觀眾看見不同角度可能產生的視覺差異,進而引發觀者思考真實的意義,他說:「我製造虛假,想讓大家意識到,許多我們以為的真實其實都是虛假,重要的是你決定怎麼觀看。」觀眾水母王(化名)也認為,鄭尹真以影像或物件重設觀看視角的手法,讓他在觀展時不禁思考,「是否有鏡頭以外的力量,正影響我們對所見之物的認知。」
北藝大生「犇」向新市場 藝術創業玩轉新媒體科技
生活
第1788期
北藝大生「犇」向新市場 藝術創業玩轉新媒體科技
2023-12-06
【記者陳婕柔台北報導】「藝術創業受眾較小,但希望這次融合科技後能讓更多人願意碰觸藝術。」犇藝獎參賽成員莊恩齊表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於2日首辦犇藝節活動,決選團隊裡有兩組以新媒體科技為題材拿下二、三名,他們嘗試用熟悉的藝術結合商業思維,並在犇藝節中呈現藝術創業的成果展演。 首屆犇藝節與Underground Studio合作規劃策展,以綠植融入場佈設計,建立永續經營理念。 圖/北藝大創新育成中心提供「北藝大很多學生從來沒想過創業,而多數民眾也很難理解藝術,所以犇藝節用簡單的創業形式讓大家了解『藝術即生活』。」北藝大創新育成中心育成經理林錦德表示,校內大部分學生僅會創作,沒有足夠商業思維,所以近年校方融入多元程式設計與創業輔導課程。「光影魔匠工作室」獲選犇藝獎第二名,團隊打造一款餐廳經營遊戲,運用可愛、活潑畫面親近大眾。電影系出身的楊悅誠表示,自己曾想用電影呈現漫畫地下城的故事,卻一直無法完整詮釋,「其實電影視覺特效與遊戲科技理念越來越像,剛好有專精美術與音樂的朋友願意合作,才有〈地窖食堂〉這部作品。」然而負責美術設計的杞欣庭卻也感受到藝術與大眾之間的隔閡,「初衷是想讓大家都喜歡我們創建的世界,但我們又無法掌握玩家喜歡的元素。」他點出團隊目前的難題是開拓市場。第三名的2ENTER 貳進團隊擁有主攻美術、程式、編寫遊戲以及3D影像設計成員,作品〈Data-Verse Taipei 02〉將巨量資訊化為圖像,透過VR眼鏡將作品投射到民眾目光中,場景包含北藝大附近的北投溫泉、北漂學子常佇足的台北車站等等,成員莊恩齊說:「這些都是我們的生活軌跡,想讓大家體驗轉個彎就能遇見不同日常。」他針對藝術創業的困境補充,新媒體藝術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來佈展、購買器材,儘管犇藝節有獎金,仍支撐不起創業的開銷。 2ENTER 貳進團隊將迷因、彈出式廣告等現代網路元素加入作品中,增進藝術與大眾共鳴。 圖/2ENTER 貳進團隊提供參與犇藝節後,民眾對新媒體藝術創業有更多感想,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生江品萱表示,這個領域重視人與藝術間的感知,2ENTER 貳進團隊用即時運算帶給人對於未來的想像,「現在機器人可以寫程式,但它很制式,我做藝術時與人的互動才會有活著的感覺。」民眾張晉禎則表示,「藝術會隨著大家習慣的媒介而改變,藝術家的優勢也會隨之有更多元的發展可能性。」 北藝大學生路過書店穿堂,駐足在展品前,翻看犇藝獎競賽團體創作的過程。 圖/陳婕柔攝獲獎的兩組團隊在比賽中體悟到藝術融合商業的阻礙,而北藝大創新育成中心為了開拓學生商業視野,推動三項藝術創業課程,犇藝獎更是以公開徵件以及辦理工作坊的形式,提供師資顧問輔導,期盼大學生能自主跨領域合作,突破自身系所框架。「像是我們都很不熟悉怎麼處理稅務、怎麼成立公司。」楊悅誠希望北藝大能增強商業培訓課程的深度,讓團隊未來可以順利發展得更成熟。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