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南韓一夜撤銷戒嚴令 全國學生掀彈劾尹錫悅浪潮
國際
第1802期
南韓一夜撤銷戒嚴令 全國學生掀彈劾尹錫悅浪潮
焦點
2024-12-05
【記者張博媛、鄭孟佳報導】大韓民國(以下簡稱南韓)總統尹錫悅於3日深夜10時23分,透過直播談話發布緊急戒嚴令,指出國內受到北韓勢力威脅。然而,談話中尹錫悅並未提及有關北韓的威脅情勢,反而將矛頭指向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批評其刪減預算妨礙行政運作、破壞國家憲法,使國家陷入危機。戒嚴生效後,卻旋即在6小時內解除。 緊急戒嚴令是國家在戰爭等極端情況下,所採取的最嚴重管制手段。戒嚴後,民主、自由、法制都將受到大幅限制,對民主憲政產生極大影響。多數南韓民眾認為,本次戒嚴比起北韓問題,更像總統躲避彈劾風波的手段,是將自身政治利益置於民主之上的嚴重濫用。「大家都覺得很突然,但大致有共識,認為比起北韓問題,應該更傾向是總統鞏固政權的手段。」來自成均館大學的何宜庭說。 國會警衛在宣布戒嚴後,立即封鎖南韓國會,讓戒嚴軍駐守國會。建築周遭聚集大批政黨人員、民眾,發生軍民對峙的混亂景象。現場民眾持續高喊「逮捕尹錫悅」的口號,並反對緊急戒嚴令。期間更有民眾試圖衝撞警方架起的柵欄、阻擋裝甲車。參與國會外抗議的學生李多慶說道:「我們希望讓國會了解公民的關注,呼籲政府立刻解除戒嚴,讓國會重新運作。」他表示,現場聚集許多學生抗議,也有學生發表演說,表達憤怒。4日凌晨00時04分,國會議員以190票全票通過解除戒嚴令的提案。國會議長禹元植要求軍警撤出國會,然而國防部表示,總統未向大眾宣佈解嚴前,國家仍處於戒嚴狀態。最後,尹錫悅於4日凌晨3時26分發表公開演說,宣布接受國會要求,解除戒嚴,戒嚴令只維持約6小時。 南韓政府無預警的戒嚴令與解嚴的鬧劇,引發南韓民眾怒火,其中不乏學生發聲抗議。高麗大學(Korea University,以下簡稱高大)校園各處貼滿彈劾尹錫悅的海報,且有師生於4日下午1時舉行抗議遊行。海報表達學生對總統執政以來的不滿,以及對緊急戒嚴的恐懼,他們也批評總統不顧國民安全,任由軍民對峙。高大學生李星庚同意同學觀點,他說:「我希望下一代也可以生活在民主環境裡,我也為自己能與公民站在同個陣線感到驕傲。」 「對很多韓國大學生來說,是第一次經歷戒嚴,大家都非常害怕。」來自京仁教育大學的鄭智宇說。他分享,自己和身邊的朋友因不在首爾,無法親自參與國會前的抗議,但大家都透過直播積極關注事件發展。就讀嶺南大學的李周娟補充,大多數的學生對本次事件感到十分憤怒,眼看身邊在首爾的朋友紛紛參與抗議,他對自己未能加入行動而感到非常羞愧。 李周娟強調,南韓是民主國家,言論和集會結社的自由皆受到保障,「和平抗議遊行是一種民主的表達方式。」他說。在國內各處綻放的行動,讓他想起南韓過去民主化抗爭的歷史,當時的公民行動為如今南韓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 4日,南韓各地的抗議行動高達28場以上,總統府幕僚集體請辭,執政黨國民力量黨要求尹錫悅退黨,國內六大在野黨更於下午啟動彈劾程序。南韓國民的激憤情緒仍持續發酵,傍晚首爾、大邱、光州等地廣場擠滿示威人潮,「所有聚集在國會外的人都有同樣的訴求,就是彈劾尹錫悅並逮捕他。」李星庚說。國會已在4日提交彈劾案,最快將於6日進行表決。
梨泰院踩踏事件釀百死 專家籲重視群眾控管
國際
第1770期
梨泰院踩踏事件釀百死 專家籲重視群眾控管
2022-11-04
【記者鄧芯怡綜合報導】「我們沿著大路往梨泰院走,就開始看到救護車,當下以為只是夜店出事。」當地學生Lena(化名)描述當天經歷。南韓梨泰院10月29日發生大規模踩踏事故,導致156人死亡,上百人受傷。官方統計當天聚集十萬名民眾,派遣警力卻只有100餘人,造成場面混亂,消防車和救護車都動彈不得。 梨泰院10月29日萬聖節活動上的大規模踩踏事件,發生於漢米爾頓酒店旁的窄巷。 圖/Shutterstock南韓警方1日公佈報案通話記錄及出動時間,引發民眾對警方處理效率不滿。高麗大學學生李慈媛表示,梨泰院每逢節日或假日都人滿為患,群眾及交通管控因而是長期隱患。「大家都認為當天擠了十萬人很誇張,但疫情之前的萬聖節都會聚集至少12、13萬人,這不是無法預估的情況。」李慈媛無奈說道。他進一步解釋,事發前一天,梨泰院已湧入大量人潮,警方也接獲相關通報,他和朋友看到先前流傳的影片才打消前往念頭。「不該指責任何人,這不是單純的疏失,而是大眾缺乏對群眾安全(crowd safety)(註一)的認知。」群眾控管專家,薩福克大學(University of Suffolk)客座教授G・基思・史迪爾(Professor Dr. G. Keith Still)指出。他也補充說明,南韓警方可能沒有受過相關訓練,與其一味究責,應該注重之後的技能培訓。此外,梨泰院以夜間活動為經濟重點,地方政府追求盈利時壓低維護街道安全的成本,犧牲了群眾與環境控管,史迪爾認為場地管理仍為第一優先,才能確保大眾的安危。註一:群眾安全的研究考慮到群眾從抵達現場到離開後的安全流動,涉及的風險評估項目包含活動的設計、規劃、許可和履行等。 南韓警方目前面臨巨大壓力,首爾警察廳、龍山警察署等相關機構遭下令搜查,而龍山警察署署長也被免職。 圖/Shutterstock針對警方接獲通報後的應對措施,崔瓦卡拿撒勒大學(Trevecca Nazarene University)運動及娛樂活動管理學系副教授丹澤-巴塞爾(Danzey-Bussell)指出,政府必須制定完善的危機管理和應急行動計劃,前線指揮中心當下也應採取即時、透明並有效率的溝通方式。李慈媛則披露報案的處理標準作業流程複雜,從接電話的受理員到處理單位,需要層層上報得到長官指示後才能出動,可能是導致應對不及的原因之一。梨泰院事件震驚全球,各國因而開始關注大型集會與活動的群眾控管。中央警察大學消防學系教授黃俊能指出,台灣設置《集會遊行法》,並要求舉辦活動的單位繳交《活動安全及交通維護計畫》(註二);然而,《集會遊行法》不規範一般的大型活動,部分主辦方也省略呈交《活動安全及交通維護計畫》,他因此建議台灣應為1000人以上的活動訂立具強制執行性的法條。黃俊能也警示地說:「政府應關注公共區域的安全、執行演習,像是捷運這種人群聚集地,避免突發狀況導致的踩踏意外。」註二:台灣部分縣市為降低大型群聚活動發生意外的風險,保障人民安全而訂定相關安全管理自治條例。活動方需在申請批准時呈上《活動安全及交通維護計畫》,說明將採取的防範措施及意外發生時的應急處理。
【社論】網路霸凌難消 匿名機制助長歪風成關鍵
校園
生活
第1713期
【社論】網路霸凌難消 匿名機制助長歪風成關鍵
2019-11-14
10月14日,知名韓國藝人雪莉被發現在家中上吊自殺身亡,震驚各界。雪莉在2015年退出偶像團體後,行為舉止常掀起討論,許多網友認為他太放逐自我,作風大膽,甚至有些網民使用激進言語謾罵。長期的網路霸凌導致他抑鬱症更加嚴重,最終走上絕路。事件發生後,南韓政府為有效防止網路上的不當言論,擬制定包含「網路留言實名制」等禁止惡意評論的法條,被大眾稱為《雪莉法》。<b>為說的話負責——實名制的利與弊時間回溯至2008年,南韓演員崔真實同樣在長期受到網路言論霸凌後選擇輕生,當時南韓政府便擬定《信息通信網法施行令修正案》,立法規定民眾如欲在瀏覽量大的網站留言,需透過身分確認,以減少散播及發布網路惡意評論。然而,此政策引發諸多爭議,其中最大的疑慮在於「個人資料保護」及「隱私安全」。當時便有駭客利用機會,竊取大型網站的用戶資料,導致許多使用者個資外洩。此外,因身分確認過程複雜,許多網民轉而使用外國網站,造成政策成效不彰,無法有效遏止惡評產生。反對者認為實名制存在限制人民言論自由的疑慮,他們主張,實名制一旦實行,人們便無法暢所欲言,評論立場容易趨向一致,如此將導致評論失去意義、言論自由喪失。2012年,網路實名制被南韓法院認定為「侵犯人民言論自由」,裁定違憲,網路惡意言論問題始終未能解決。在網路發達的年代,網路霸凌在全世界可以說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主要在於人不需與對方面對面講話,僅透過文字傳遞訊息,人們可以躲在螢幕後,成了匿名發表的形式。因為匿名,人們可以不必為自己的文字負責,更容易演變成「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心態;再者,現今許多通訊APP包含了「收回訊息」的功能,更助長了網路謾罵的歪風,即使說出了惡毒的言論,只須按個收回訊息,便能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對方也沒有證據可以指控霸凌,長期下去,霸凌之風越來越興盛。 人們以匿名形式網路上發表言論,只需躲在螢幕後,助長網路霸凌歪風。  圖/ 取自Pexels網路霸凌最根本的問題在於網路是一個匿名平台,因此在上面發表言論也不會輕易被發現,若不必為隨意說出口的評論負責,久而久之,就容易被匿名機制「寵壞」而隨便亂講。網路實名制確實有辦法解決網路霸凌言論的發布,而網路實名制之所以失敗,在於其做法侵犯人民的基本權。然人民的言論自由是以不傷害他人為準則,若因惡意的言論而使受害者產生極大的影響,難道說出惡意言論的人不需為此負起責任?而從心理角度來看,網路霸凌者可說是毫無同理心,對於如此「自我」人格的人來說,要想阻止他繼續謾罵,就必須讓其為自己的言論負責。<b>霸凌風氣未減 政策成效不佳待改善2015年4月20日,台灣藝人楊又穎因長期受到網路嚴重批評自殺身亡。自此,網路霸凌在台灣成為人們爭論不休的議題。然而,即使我們不斷倡導「反網路霸凌」、「政府立法遏止」,霸凌言論卻絲毫沒有減少。台灣目前法律僅能由受害者提公然侮辱等罪,以制裁網路霸凌者,然網路霸凌在生活中仍處處可見,再再顯示利用訴訟讓加害者獲得懲罰效果有限。若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增加反霸凌教育、增加同理心,或採網路實名制約束使用者用詞,應能獲得更好的效果,但若要能夠完全遏止網路霸凌,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延長賽驚險逆轉 林安可奪亞錦賽勝投
體育
第1659期
延長賽驚險逆轉 林安可奪亞錦賽勝投
2017-10-04
台灣隊在10局下逆轉南韓,選手衝出休息室歡呼。圖/張玟榕攝【記者張玟榕新北報導】看台上球迷奮力喝采,與場中球員一同為勝利歡呼,「第28屆亞洲棒球錦標賽」台灣於預賽以3:2險勝勁敵南韓。文化大學左投林安可後援1.1局,未讓對手擊出任何安打。延長賽10局下半,南韓隊游擊手李聖圭發生接球失誤,台灣隊因而一舉逆轉比數,林安可驚險奪下勝投。比賽進行至九局上半兩人出局時,中繼投手王政浩因身體不適提前退場,教練團換上林安可接替投球。林安可只用一顆球,便讓打者擊成游擊滾地球出局,結束南韓隊該局進攻。正規九局打完,雙方僅有零星攻勢,戰成1:1平手,進入延長加賽。林安可在10局上續投,因延長賽採突破僵局制,開局即為一二壘有人。林安可展現壓制力,分別讓前兩棒形成觸擊失敗及三壘滾地球出局,但也因一次暴投使得壘上跑者分別推進一個壘包。面臨失分危機,林安可說:「當下也沒有多想,就依照捕手的指示投球。」下一棒打者宋敏燮擊出游擊正面滾地球,游擊手廖俊凱發生守備失誤,奉送南韓攻下超前分。10局下台灣靠著南韓投手暴投及楊振裕適時敲安追平比數,再因保送攻占滿壘。接著上場的廖俊凱在關鍵時刻敲出三游方向滾地球,造成對方接球失誤。台灣藉此攻下超前分,以一分之差氣走南韓。林安可於8月底的「2017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曾對南韓先發主投,繳出5.2局奪下九次三振,僅有兩分責失的好表現。因世大運及亞錦賽比賽日期相近,調整時間有限,為延續世大運的比賽手感,林安可表示,主要還是用平常心備戰。總教練郭李建夫則肯定林安可的表現,「他的實力大家都有目共睹。」 文化大學左投林安可登板後援,奪下本場比賽勝投。圖/張玟榕攝 廖俊凱於10局下半滿壘時擊出滾地球,幫助球隊打下超前分。圖/張玟榕攝 在延長賽以3:2向南韓說再見,台灣隊球員紛紛衝上場慶祝。圖/張玟榕攝 本屆亞洲棒球錦標賽於台灣舉行,吸引眾多球迷前來觀賽、加油。圖/張玟榕攝
韓版課綱爭議 師生上街抗議國編版歷史課本
國際
第1605期
韓版課綱爭議 師生上街抗議國編版歷史課本
焦點
2015-10-27
南韓高中歷史老師13日聚集在首爾政府中央廳舍前以燭光抗議。 圖/楊虔豪【記者蘇奕菲綜合報導】南韓教育部12日宣布從西元2017年開始,政府將收回民間自編歷史教科書的權力,並規定國高中需使用國編版歷史教科書。反對黨「新政治民主聯合黨」聲稱國編版歷史課本將扭曲歷史,學生也抗議「政府企圖標準化學生的心靈」。總統朴槿惠在22日會晤新世界黨黨主席金武星、國會代表元裕哲等領導等人時,仍堅持未來將使用國編版教科書。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報導,南韓國編版歷史課命名為《正確的歷史教科書》,將由政府指定歷史學者及教師共同編訂。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南韓教育部長黃祐呂表示此舉是為了矯正學生的歷史觀,並消除各版本教科書的歧見。消息傳出後,造成學生、學者及反對黨等各界反彈,有學生指出國編版歷史教科書將干預歷史的詮釋與教學,並侵害憲法言論自由權及教育中立性,約有20位學生於12日下午在首爾光化門廣場抗議,遭到警方強制驅離。除了首爾外,其他地區也有許多學生抗議。釜山大學學生金寶敏(音譯)表示:「歷史可以以各種不同史觀來詮釋,如果政府監視歷史課本的編寫,課本可能會偏向執政黨。」現今版本中較有爭議的內容,包括南韓總統朴槿惠父親、前總統朴正熙專制政權期間歷史及日本殖民期間的歷史。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ABC)報導,來自20多所韓國大學的上百位學者表示他們將拒絕使用國編版歷史課本。擁有將近800位歷史學者會員的「韓國歷史研究協會」拒絕加入「國史編纂委員會」撰寫國編版歷史課本。釜山大學也有24位歷史教授共同拒絕參與撰寫。駐韓獨立記者楊虔豪指出,許多高中歷史教師13日聚集在首爾政府中央廳舍前,舉燭光靜坐抗議,指責政府是「開民主倒退車」。根據《自由時報》報導,佔國會128個席次的最大在野黨「新政治民主聯合黨」批評政府此舉不顧民眾反對,如同「歷史政變」。該黨揚言要提案罷免教育部長黃祐呂,但執政黨「新世界黨」佔國會過半席次,罷免案可能不會通過。新政治民主聯合黨代表文在寅於臉書上批評政府意圖「美化過去的獨裁者」,也強調國編版歷史課本將淪為「國際恥辱」。朴正熙1962至1979年實行威權統治。楊虔豪指出,南韓1980年代掀起民主化浪潮,放寬教科書規定,教科書漸漸減少反共字眼,但政府到2011年才開放民間出版社的教科書。課綱爭議起始於2013年的高中學生調查,楊虔豪在評論中指出,韓國一升學機構調查「韓戰導因是南侵還是北侵」,結果竟有七成學生認為是「南韓北侵」,造成政府認為學生對於韓國歷史的見解分歧,想要統一歷史教材。但「韓國聯合通訊社」等媒體指出,外界普遍認為是因為調查的問句缺乏主詞,使學生誤以為「北侵」意指「北韓侵略」,才導致調查結果偏差。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增家說:「韓國表面上看起來是個很團結的國家,但國內其實充滿分歧。」朴正熙曾留學日本、當過日本軍人,屬於親日派人士。蔡增家表示民間出版的多元化歷史課本,提到兩次「北韓是獨裁政權」的觀念、二十多次「朴正熙是獨裁政權」的觀念,使得支持朴正熙的親日派人士大受打擊,並支持政府使用國編版歷史教科書。文化大學韓國語文系主任扈貞煥強調,韓國民眾有很大的代溝,課綱爭議其實就是左右派爭議。她說中老年人經歷朴正熙的專制統治時期,屬於右派、保守派並支持國編版教科書,年輕人則多數反對。楊虔豪指出政府的政治動機太過強烈,部分原因可能是明年4月的國會選舉,政府意圖攏絡反共、保守派的中老年選民,目前朝野兩黨的領袖和朴瑾惠的民調都上升。蔡增家強調,朴槿惠直接收回民間出版歷史教科書的權力,未徵求民眾意見,破壞民主原則,「朴槿惠的作法太過粗糙,反而容易造成韓國國內更多仇恨情緒。」他認為政府應該點出其認為錯誤或不實之處,並要求修改,不需要一併收回多元化的民間歷史課本。楊虔豪認為政府的舉動顯示出教科書審查過程出現問題,他說:「民編課本都是依據課綱編出來,經過審核後才能使用的,政府的說法這無疑是在打自己的臉。」
【專欄】台濕熱不適Mers生存 戴口罩防潛伏病患
新知
第1601期
【專欄】台濕熱不適Mers生存 戴口罩防潛伏病患
2015-06-10
【記者呂欣、邱劭晴綜合報導】中東呼吸症候群(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疫情在南韓持續蔓延,引發全球關注,10日確診人數已達100人。此病症常與西元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相提並論,然而,與其胡亂猜測,瞭解病毒傳播途徑才能真正為對抗中東呼吸症候群做好萬全準備。 中國武漢大學醫學病毒研究所所長楊占秋表示,中東呼吸症候群屬於外界傳入、非本土的輸入性病毒,傳播途徑僅止於人與人之間口沫傳染,不像中東地區會因接觸駱駝而感染,因此在東北亞地區病情較為單純。他說,目前尚無法確認病毒的傳染性強弱,不過也沒有出現變種或增強的跡象。他補充:「部分地區有較高的病例並非因為當地病毒的傳染性較強,而是傳播的速度較快。」 台灣是少數未出現病例的國家,未來是否也能避免疫情備受關注。楊占秋說,只要嚴格控制高風險傳染區的來台人員,疫情應不會擴及台灣。「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不適合生存於高溫環境,台灣氣候本身溼熱,又正逢夏天,病毒不易進入。」他提及,任何病毒都與溫度有關,溼熱的天氣有利於腸道與蟲媒病毒傳播,卻不利於呼吸道病毒滋長。 台灣雖未出現確診案例,但中東呼吸症候群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一樣,初期並無明顯徵狀,民眾仍應配戴口罩防止潛伏期患者傳染。民眾除了經常洗手,也需保持空氣流通,以免空氣中的病毒懸浮粒子久滯。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