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臺師大推媒體素養劇本殺 引民眾反思資訊倫理
生活
第1804期
臺師大推媒體素養劇本殺 引民眾反思資訊倫理
2024-12-20
【記者吳恒儀台北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透過產學合作計畫,開設全台首創媒體素養劇本殺工作坊,引領學生們將資訊素養、新聞倫理及公共輿論等社會議題融入原創劇本之中。14日,協辦單位臺師大媒體素養教育基地於校內文薈廳共同發表劇本殺成果,透過沈浸式的遊戲體驗,激發民眾思考現代媒體科技如何影響社會。 作品《百障館謀殺始末—迷霧秋夜》(以下簡稱迷霧秋夜)是工作坊中唯一由學生團隊打造,且遊戲難度為四組之最的劇本殺。《迷霧秋夜》由來自臺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的中國留學生于建濤帶領創作。故事講述高三學生受到校園霸凌後離奇消失,案件受到社會各界關注,玩家在撲朔迷離中一步步挖掘真相的過程。 于建濤說明,《迷霧秋夜》受到媒體審判現象的啟發,參考中國案例,將涉及隱私的刑事案件放到公共網路上討論時,各種參與媒體在案件線索一步一步被揭露時會如何行動。「比如說受害者的家屬、警察、網友,還有一些意見領袖,會發表什麼看法,影響到受害者的名譽。」于建濤說道。劇本設計除需兼顧趣味性,同時更強調新聞報導如何影響網路輿論與對受害者造成的二次傷害。 玩家不論在《迷霧秋夜》裡還是現實中,既是大眾媒體的接收者,同時也是資訊的製作者和傳播者。創作成員臺師大圖文傳播學系大四交換生陳靜表示,在自媒體生產時代,民眾如何去使用媒介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不只是學生,全民皆需具備鑑別虛假消息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制止錯誤資訊的傳播和生產。玩家臺師大生命科學系的小明(化名)在參與《迷霧秋夜》後表示,希望能體驗到更完整的《百障館謀殺始末》劇本。「了解事情的全貌之前不要亂下判斷,一些偏激的言論會對他人造成傷害。」他在遊戲結束後說道。 來自民眾組的作品《你給我記著》劇本圍繞著六位不同背景的記者爭相挖掘真相的故事,強調新聞道德與假資訊判斷的重要性。「記者內心的掙扎跟新聞道德出現兩難,那把尺如何拿捏?」創作者林吟霙說道。每一位記者內心都有不同的掙扎矛盾,角色在身為記者的專業素養和一己私慾之間做出選擇,影響劇情走向,成就多重結局的劇本。林吟霙表示,閱聽人在閱讀新聞報導時應注意片面報導的可能,「他可能只讓你知道該讓你知道的,或者是想讓你知道的,但真的是全面都是這樣嗎?」他說道。 隨著《百障館謀殺始末》等媒體素養能力劇本殺的推出,臺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長蔣旭政表示,教育如同種下一顆種子,在參與者的心中發芽、茁壯,進而影響更多人。媒體素養在資訊爆炸的現代,伴隨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從我們滑開手機的一刻開始,都是媒體素養的一種。」林吟霙說道。媒體素養並非只是一個口號,而是要落實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成為一名對資訊傳播負責任的數位公民。
吳宇軒反思笑話經驗 從日常物件再現幽默
藝文
第1798期
吳宇軒反思笑話經驗 從日常物件再現幽默
2024-11-08
【記者何依庭台北報導】「解構笑話會讓笑話變得不好笑,但是講不好笑的笑話時反而變得很好笑。」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研究所二年級學生吳宇軒10月26日起在Pièce舉辦個展《為了_____,所以我說了一些爛笑話》,他將日常對話、景象與物件創作成多種裝置作品,希望讓觀者以第三視角重新詮釋日常生活中的幽默感。 吳宇軒說明展覽名稱源於他發現自己說笑話時往往帶有目的,「可能是為了緩和氣氛或希望讓人感覺我很幽默。」進而反思自身說笑話的動機,探究笑話與其他常見的幽默元素。他在〈笑話集〉中透過小冊子上的麻繩連接另一頭枯萎的盆栽,使觀眾要閱讀笑話時會感受到盆栽的滑動。冊子上展示吳宇軒曾說或聽過的趣味對話,並使用甲乙丙丁作為角色代稱,透過去除人物身份,讓這些對話脫離原先語境,再附上一張與對話內容相關的照片,以此提供觀者想像的空間。 來到〈荒謬日常考察〉的影像裝置前,可看到每張投影畫面都是一張日常照片搭配一段說明文字。吳宇軒以字幕客觀直接地敘述自己在照片裡看到的內容。他也刻意讓〈荒謬日常考察〉投影在自製的紙板上,使影像與文字產生模糊扭曲的失真感,希望利用紙板的粗糙與手作感,讓投影文字不會過於方正,使觀眾在參觀時感到輕鬆詼諧。 而展場門口擺放一個寫著「避邪用」的百元花盆,這是吳宇軒特地買來的現成展品〈開幕誌慶〉,他認為盆栽上用廢紙製成的立牌隨意寫上文字,讓〈開幕誌慶〉對照常見的開幕祝福花籃顯得荒謬脫序,「期待與事實不符造成的不和諧感,是這次展覽選擇媒材與創作的重點。」另一作品〈無題〉也扣合此創作宗旨,他將四盞電燈釘在桌腳上,三顆電燈朝上擺放,剩下的那顆則調轉擺放方向,使燈泡垂到地上,並且每盞燈的電線都以U型垂掛在牆上,以一種雜亂卻帶有秩序的方式呈現,讓觀眾能重新看待這些日常物件。觀眾丘智偉認為〈無題〉刻意不隱藏電線與插座的方式,帶有挑釁式的趣味。 在作品《雜貨風景》中,吳宇軒使用符號與巧思重新詮釋日常物件,像是〈雜貨風景#1〉使用鬧鐘的包裝盒,由藝術家篩選有趣的元素拼貼而成。〈雜貨風景#2〉則重新剪貼肥皂盒,使其成為一個微縮盒子,賦予原先用來裝飾的乳牛圖樣新的意義。而在展間角落,吳宇軒特意鋸掉放置投影機木架的一隻腳,套上貓腳襪,並在機器旁邊擺放一包綠色乖乖。這些細節呈現出他對於這些常見物品的觀察與想像,並且透過台灣人熟悉的符號進行暗示,讓創作變得荒謬有趣。 觀眾廖芷珊說:「這個展覽的細節非常多,而且物件都挑得很精準,是親切的台式風格。」觀眾大勇(化名)則表示這場展覽讓他感受到年輕藝術家對於幽默的詮釋,「有一種認真你就輸了的感覺。」吳宇軒說明自己在這場展覽的設計上沒有特別想要傳遞給觀眾的訊息,「只是希望透過作品讓觀賞者能夠在平淡、不刺激的作品呈現中,了解另一種觀察生活與幽默的方式。」
廢紙板諧擬成精品 宋權祐反思消費文化
藝文
第1796期
廢紙板諧擬成精品 宋權祐反思消費文化
2024-10-18
【記者邱雅郁新竹報導】「《皮骨相》是我身為消費者對於商品的思考。」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的宋權祐,即日起於新竹金變堂藝術空間舉辦個展《皮骨相》。透過諧擬、仿製奢侈品,宋權祐在廢棄紙板上繪畫,盼藉此觸發觀者對於消費社會的反思。 展名《皮骨相》源自於面相學的用語,「皮」代表著事物的表象,「骨」象徵事物的意義。宋權祐利用壓克力顏料在廢棄紙板上繪畫,透過打磨、補丁等技法,畫出物品的「皮」。以〈仿製精品習作(Chanel-2.55)〉為例,宋權祐在紙板上仿畫名牌包的外型,遠看栩栩如生,近看卻能發現他刻意滴落顏料的痕跡,以及破損後露出的紙板表面。透過遠近的視覺效果,讓觀眾感受到「皮」與「骨」的對比。 至於系列作品《CMYK》,源自於他發現印刷四分色模式是固定顏色,但每間公司出廠的色調卻不相同。為此,宋權祐特地使用昂貴的高登(GOLDEN)壓克力顏料,以強烈的筆觸在畫布繪上印刷四分色模式(CMYK)所代表的青色、洋紅色、黃色與黑色,並在右下角描畫出褶皺的高登品牌標籤,凸顯顏色成為品牌特徵的現狀。 宋權祐認為藝術品為最昂貴的奢侈品,藝術拍賣市場也強化藝術家在藝術界的地位。他以著名藝術家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的單色抽象繪畫作品為主題,在廢紙板上拼貼精品紙袋,並以此為畫布臨摹羅斯科的作品。遠看〈Untitled(Hermès-Black and Orange on Red)〉,就像單純對於羅斯科作品的模仿,近看卻可以發現許多拼貼的奢侈品標誌。 宋權祐表示他與觀者皆生活在消費社會,透過他的作品去剖析消費與製造的關係,「希望這檔展覽呈現一道『觀看的縫隙』給觀者。」金變堂藝術空間負責人徐陞民說:「他的作品不再以一般的視覺表現來呈現想法,而是囊括許多觀念在其中。」觀眾溫崎君也認同:「藝術家透過諧擬,讓觀眾得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社會現象。」
從鏡頭回望家往事 劉耀鈞反思親子牽絆
藝文
第1789期
從鏡頭回望家往事 劉耀鈞反思親子牽絆
2024-07-02
【記者王華琳新北報導】「我不是要跟家庭和解,而是當我了解為什麼痛苦掙扎時,才會明白我為何這麼急迫地想尋求存在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當代視覺文化與實踐碩博士班學生劉耀鈞於9日起,在臺藝大北側聚落38.07.08展間舉辦個展《再等我一下,快到家了》。他將自身的口頭禪化為展覽名稱,傳達自己與他人的距離感,並暗示一切的終點依舊是家庭。該展透過影像記錄藝術家的原生家庭,以及與家人之間的相處,探討自己、家人與創作三者間微妙的羈絆。 《直至休耕》的拍攝過程,讓劉耀鈞不僅重新審視與家人的關係,也發現家庭對他創作的影響。 圖/王華琳攝「藉這個契機再回歸家庭後,我重新意識到家人,對我來講其實很重要。」劉耀鈞說明,他年初所拍攝的紀錄片《直至休耕》,講述隨著阿公、阿婆年紀增長,自家農田終將面臨休耕的故事。在過程中,他慢慢意識到家庭對價值觀與行為的影響,再加上家人無法理解自身創作的隔閡,讓劉耀鈞選擇以第三方的「攝影師」身分重新回到家庭,分析並挖掘問題與起因,尋求被家人接受的歸屬感與身分認同。劉耀鈞偶然於老家櫥櫃中,翻出父母過去的結婚影片,發現了這段與自身相關,但他卻不存在於畫面的影像。作品〈關於過去的一場婚禮〉呈現傳統婚禮中,重視「儀式感」的繁複禮儀。「就像是攝影過程中的準備程序一樣,並非是浪費時間。」他認為繁瑣的婚禮儀式讓人更珍惜家庭價值,因此他透過此創作,試著思考家人在他心中的意義。劉耀鈞也保留原始影片中的粗糙與晃動感,「對我來說它的溫度在於複雜與儀式,但是為什麼會有溫度,可能是因為你從這個時代,遙望過去已經追不回來的記憶。」 劉耀鈞透過現今所習慣的觀看規格,呈現過去畫面,藉此探討影像的時代性。 圖/劉耀鈞提供在作品〈打板計畫〉中,劉耀鈞以電影的「打板」動作介入日常生活,從和阿婆看似文不對題的交流,到「擲筊」詢問神明是否該成為藝術家,最終卻獲得三個笑筊的結局。「這體現我與家人的互動,它好笑但是其實是一種無奈。」劉耀鈞說明,作品中看似荒誕奇妙的事情發展,其實暗示著個人與原生家庭之間的缺失感。期盼能獲得家人回應與理解的他,卻只能將渴望轉移至神明上,從中獲得回覆與認同。觀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陳俊宇認為,創作者通常在面對與自身相關的事件時,都會有所保留,「但他卻很誠實地去面對,以我對他的認識來說,他的誠實有時候也是某種不得已。」 作品〈打板計畫〉旁.地上放置了許多反面的筊,與一個正面的筊,呼應影像中的情景,也象徵不斷祈求的盼望。 圖/王華琳攝在〈Still landscape〉中,劉耀鈞將盲蛾停留在手上疤痕的影像,以模仿舊電影規格的形式呈現在燈箱上。他認為蛾會隨著光的方向前進,「就像我一直在追光,從城市的中心追逐到邊緣,但其實光源就是我對於攝影的迷惘。」雙頻道錄像作品〈A blind moth〉,右側是劉耀鈞在未找到攝影主題核心時所拍下的影像內容,如同日記一般記錄著當下的心態與生活。而左側則是相隔三年後臨摹過去氛圍所拍攝的影像,隨著時間與環境的變化,即便存在許多臨摹過去的部分,依然無法完全還原當下的氛圍與情緒。 劉耀鈞將影像以仿舊的形式作處理,他認為記憶看似模糊且破碎,但實際上卻能拼湊成一件完整的事物。 圖/劉耀鈞提供「原本很擔心變成我一直在談論自己家的事情,但後來發現家人間的溝通問題,其實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狀況。」劉耀鈞提到,他的藝術家朋友都能對家人不理解的情況產生共鳴,但他仍試圖將這份心得轉化成作品,讓更多人思考自身與家人的相處關係。觀眾梁煜培認為,劉耀鈞在製作〈A blind moth〉時不清楚自己的創作,家裡也不理解他的事情,「但你可以感受到內容非常真實,作品都有一個很強烈的特徵,他把自己的煩惱思考直白地揭露給大家。」 劉耀鈞將自身工作室搬入展場中,以塑膠布幕象徵工廠般的生產區域,並在展期間以「無人的展間」為題,拍攝紀錄片。 圖/劉耀鈞提供 劉耀鈞將過去所拍攝的影像,以記憶般瑣碎無序的方式進行播放,同時又以圓型框架聚焦作品,創造獨特的「失焦感」。 圖/王華琳攝 
《facade立面》結合空間設計 引大眾反思觀看習慣
藝文
第1775期
《facade立面》結合空間設計 引大眾反思觀看習慣
2022-12-14
江淑筠希望探討作品內外的關係,觀眾可繞到窗外觀看作品的背面。 圖/張倩怡攝【記者張倩怡台北報導】觀眾在展間透過不同的觀看角度,將原本獨立的作品重疊起來變成新的作品,重新感受作品和空間的互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學生江淑筠舉辦個展《facade立面》,透過繪畫、影像和裝置作品配合空間呈現出不同的觀看方式,讓觀眾也重新察覺自身的觀看習慣與經驗,思考為什麼要看以及自身和作品之間的關係,展覽於10日起在外子展出。展覽主題「facade」為建築學術用語,一般指稱建築物的外牆,建築師會在建築正面呈現巧思,江淑筠認為這種行為與繪畫十分相似,「其實也是一個面,那它有一層畫布一樣是包覆在外面,然後要讓我們看到的那一層。」而他希望觀眾在展覽中除了畫作的正面,也強調作品的正反面和內外的關係。本次展出的作品以矩形圖案為繪畫主體,江淑筠說明,選用矩形是因為這是最能強調「面」的形狀,「如果是一個圓、一個三角或是有機的形狀。很容易會讓我們聯想到其他的東西。」他認為矩形很工整並有力量,可以讓繪畫自身成為主角,讓人更能專注地探索「面」這個主題。展覽也著重於作品與觀眾身體的互動,所以大多的畫作都以無題為命名,並放置於地面,讓畫作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與觀眾更貼近,希望打破大眾的觀看習慣。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學生江淑筠利用三個獨立作品交織,成為一組全新的作品。 圖/張倩怡攝雖然展覽空間不大,江淑筠仍利用窗戶和木架加入巧思,「正面到底是什麼,真的要繞進去之後,你才會看到它的那個面。」作品可隨著觀眾移動轉換觀看角度而產生不同的效果。他設計鏤空的木架,讓觀眾從門口的窗戶外看進去,會先看到窗戶上矩形的貼紙,再到鏤空架子上的黑白矩形,最後穿過木架看到大型的矩形,三層可以是獨立的作品,也可重疊成一組作品,「我們視覺已經不知不覺的用照相機的思維在看東西,但其實我是覺得肉眼的經驗還是沒辦法取代。」他表示,希望觀眾把整個展覽視作一件作品,並直接感受空間設計和畫作。 鏤空木架上的黑白矩形與後方的大型作品產生重疊效果,觀眾在不同角度看有不同效果。 圖/張倩怡攝展覽現場還有以圖像複製創作的《digital》系列,利用具有複數性的色紙重疊並掃描儀掃描後直接輸出,並以此探討影像世代的觀看習慣,「很多人都用圖片去認識作品,但我覺得那個原作可能根本不是你想像的,甚至是成千上萬種失準。」江淑筠說,一般攝影方式可大量複製影像但會使原作失真,他反而利用這複製性的手法創造唯一的原作,而且讓平面看似重疊立體,同時也在呼應主題的「面」和矩形作品。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學生江淑筠以圖像複製創作的《digital》系列,看似立體卻是平面。 圖/張倩怡攝曾觀看過江淑筠其他展覽的觀眾李冠瑩認為,這次的空間設計讓觀眾每次移動都可以獲得新的體驗,他說:「來到現場可以按不同的面向觀看,讓我覺得可以身歷其境。」觀眾劉昕宜也持相同看法,「他運用很多空間和建築的平面,告訴大家現在觀看的那一面是想傳達什麼,並以不同角度去呼應立面的主題。」
蔡東翰打造虛擬白羊 反思科技能否再現生命
藝文
第1773期
蔡東翰打造虛擬白羊 反思科技能否再現生命
2022-12-01
螢幕中投影出Google 地圖中的蘭嶼定位所在地, 蔡東翰分享他與Yuli的相遇 過程。 圖/張念為提供【記者詹晶雅台東報導】「很多人覺得藝術的發展是因為科技,但我想說,你的精神必須戰勝這一切,科技才會真的成為藝術。」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學生蔡東翰,以講述式表演結合即時投影、彈奏與演唱等形式打造《Hey Yuli!》,探討虛擬影像能否延續生命,從11月25日起至27日在台東美術館共演出三個場次。 蔡東翰透過即時投影的形式,現場為Yuli畫一幅素描,右圖為Yuli真實面貌。 圖/張念為提供「咩——咩——」小羊的叫聲為演出拉開序幕,隨著羊叫聲的停止,蔡東翰從後台登場。正對觀眾席的大螢幕呈現一張台灣地圖,定位自台灣放大到台東,最終畫面停於蘭嶼的街道。蔡東翰介紹,他與白羊 Yuli相遇於一趟蘭嶼的暑期打工換宿,不過暑假結束時,卻聽聞Yuli遭野狗咬死的噩耗。因此,蔡東翰嘗試藉虛擬影像在大螢幕上再現Yuli,演出中他不斷反問自己,Yuli對他而言究竟是誰?於是蔡東翰在舞台翻閱書籍後說:「Yuli就是我內在小孩的化身!」 隨著燈光與音樂的變換,虛擬Yuli登場, 蔡東翰上台與之共舞。 圖/張念為提供蔡東翰表示,演出過程中他不停地在展場找尋Yuli的身影,直到用烏克麗麗彈唱完一首關於Yuli的歌曲後,Yuli從螢幕消失,他意識到,影像中的虛擬白羊並非Yuli。儘管Yuli已經逝去,不過Yuli的存在讓蔡東翰從中反思自身與周圍一切人事物的關係,「Yuli給我最大的禮物,是讓我好好的珍惜身邊的人,(Yuli)是我的力量。」他說。 蔡東翰寫了一首歌曲贈予Yuli,一邊彈奏烏克麗麗,一邊演唱。 圖/張念為提供蔡東翰解釋,雖然舞台、燈光和音效都屬於科技的一環,但他試著將《Hey Yuli!》的劇場技術占比降到最低,並希望透過這樣的安排凸顯Yuli的精神所在,讓自己對Yuli的情感傳遞更加真切。然而,影像僅能複製Yuli的容貌,卻無法延續生命,「我發現我有能力和牠(Yuli)再次相遇,我可以用影像再現牠(Yuli),可是說到底Yuli跟我的關係不能只有再現。」蔡東翰說。 螢幕中是蔡東翰為Yuli打造的超維度展開羊類圖,在他的歌聲中,演出緩緩落幕。 圖/張念為提供蔡東翰的朋友鄭涵玨分享對演出的體悟,「人生一直在變化,每一時分想到的事情都不一樣,不管未來怎麼樣,我們就是勇敢去做。」觀眾陳思涵則提到,即使人類能利用現有科技,透過照片或影像的形式保留過往記憶,但仍無法復刻創造回憶的當下,「Yuli最美的地方是因為牠是一個記憶,雖然消失,但會一直陪伴你。」他說。
《鏡境》融元宇宙於音樂 反思人與科技的共存關係
藝文
第1772期
《鏡境》融元宇宙於音樂 反思人與科技的共存關係
2022-11-23
【記者戴婧雯台中報導】「2022科技劇場」系列活動於19日及20日在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推出最後一場表演。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及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聯合呈現《鏡境》音樂科技互動實驗劇場,結合科技與音樂為觀眾帶來精彩的視聽饗宴。 由於作品的畫面光線較強烈,因此開場前也有為觀眾做簡單的提醒。 圖/戴婧雯攝觀眾進入劇場,首先會被序奏〈預鏡〉吸引目光與聽覺。柔和的聲音搭配著不斷變動的影像畫面,帶領觀眾一步步進入虛實莫測的氛圍,也讓觀眾能夠更好地投入到接下來的展演中。下一章節則是由陽明交大師生一同演出的〈偽日記〉,四人分別演繹療癒、厭食、魔術和錢包四個主題,表演過程中會敲擊各自角色持有的物品,或是與觀眾互動,並搭配不同的動作即興演出,帶來一場劇場式的音樂表演。演出進入下半場,〈空牆〉以賽博格(註一)表演者和團隊自製的聲響裝置「闁」為表演主體。表演者手貼電療貼片,呈現出被電療的模樣。與此同時,「闁」除了會發出原先設定好的聲音,也會吸收當下表演者身周的細微聲響,即時後製並釋放,完成〈空牆〉的整個表演。〈Scape〉則是整場演出的最後一個作品,由機器學習產生的3D動畫,搭配著人工智能語音組成一部影音作品。此作的邏輯和劇本皆由人工智慧演算得成,團隊希望藉由這樣的創作手法探討人類和人工智能的世界是否可以相互理解。註一:賽博格(Cyborg Art)為表演者透過控制植入體內的裝置來增強感官能力,從而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 作品〈偽日記〉裡,賴河泰將自己的專長運用到演出當中,飾演身心療愈師。 圖/戴婧雯攝此次跨校合作的音樂科技互動實驗表演《鏡境》,以時下流行的元宇宙的多重身份(註二)為主要概念。指導老師董昭明表示,鏡子中的世界猶如平行世界,當人面對鏡子時現實裡會有真實的個體,而鏡子裡也會有虛假的分身。他說:「因為鏡子是一個反射的狀態,他看得到也很實際,但是卻完全摸不到。」所以構思了「鏡中之境」的概念來詮釋團隊對元宇宙的想法,企圖向觀眾傳達虛實共存的狀態。註二:元宇宙的其中一個要素為多重身份。元宇宙的使用者擁有多個同時存在的數字身份,每個身份都可基於不同的使用者體驗而存在。 作品〈Scape〉使用了3D動畫與Disco Diffusion的機器學習所生成的影像,結合人工智能的聲音,向觀眾呈現人類、人工智能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圖/戴婧雯攝團隊希望與觀眾進一步探討科技與人類之間的平衡。表演者洪世霖提出疑問,「我們如何去面對這麼龐大的、高速的科技發展?如何不要讓人類成為科技的附庸?」他認為,人在長期習慣使用科技的情況下容易變得麻痺,團隊期許表演可以引導觀眾反思科技對人心的影響,也期望大眾可以意識到人類才應該是主導科技的角色。觀眾李思韻認為,雖然表演使用的視覺元素較抽象,若無相關背景可能會較難吸收,但其立意非常好,可讓民眾透過演出接觸到元宇宙的概念。兩校指導老師董昭明和蔡子瑋則期望這種跳脫傳統的演出,可以帶領觀眾一起脫離社會框架,期許未來更多人可以支持音樂科技的演出。
還原未被定義的「她」 盧芛反思藝術中的女性自主權
藝文
第1771期
還原未被定義的「她」 盧芛反思藝術中的女性自主權
2022-11-16
【記者古宇恩高雄報導】以不同紙質展現肌膚質地,透過水墨勾勒女性容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學生盧芛,入選本屆高雄漾藝術博覽會藝術新銳區,展出一系列以傳統水墨結合剪影、絹印(註)等技法的作品,探討女性在藝術中的主體性。展覽於11至13日在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區B4倉庫展出。註:絹印是一種孔版印刷,藉由印製壓力讓墨穿過孔洞所呈現的平面印刷技法。 〈聖母花園〉結合中西方母神形象,並將背後的花紋透過日常植物代換,傳達女性最原始的樣態。 圖/古宇恩攝聖母矗立畫面中央,植物剪影四圍環繞。〈聖母花園〉參照中世紀以聖母和獨角獸為主軸的掛毯畫作,原作中花園象徵母神所處的精神世界。盧芛將掛毯畫中的千花紋抽換成台灣常見的植物,他認為這些花草雖遍布在生活中,卻難以被人記憶。藝術家將對植物的觀察延伸到家中女性長輩,「好像他們做了很多事情,但沒有人記得他們。」他說。盧芛透過剪影的手法讓植物的圖像留白,給予觀者自行思考其背後樣貌的空間。中央的母神則融合西方基督宗教藝術中的聖母及東方漢代繪畫中宇宙女神西王母的形象,以暈染手法抹除主體與背景間的隔閡,來降低女神的神格,表現原始女性尚未被加諸任何定義的狀態。 〈牽著她的獨角獸〉將獨角獸的角淡化,抹去陽性特徵,強調母神與獨角獸的互動性。 圖/古宇恩攝展場左側的〈牽著她的獨角獸〉與〈聖母花園〉取材自相同的文本,並以聖母與獨角獸為主角。盧芛表示獨角獸在藝術中有陽性的意涵,此作中他將獸角淡化,轉移觀者在世俗定義下的目光焦點,試圖去除兩者被普世價值定義的角色。〈花紋空間的獨角獸〉將獸角和獸身分開,前者融入絹印的光環塑造成如套圈遊戲的畫面,母神雖未呈現在作品中,卻彷彿遊戲中的玩家,展現女性的主動性。在獸身部分,盧芛則以傳統水墨中獸馬的形象為基底,加入許多女性化的裝飾,如耳環、項鍊等,翻轉觀者對事物的刻板印象。觀展民眾高耀宏認同經驗會左右人對於事物的界定,「藝術家的作品讓觀者可以滲透其中,去想像經驗外的可能性。」他說。 〈聖母花園〉結合中西方母神形象,並將背後的花紋透過日常植物代換,傳達女性最原始的樣態。 圖/古宇恩攝盧芛表示,這系列創作的契機主要是因為過去在研讀藝術史時,發現極少有女性藝術家的名字被留存,特別在中國水墨藝術史中,女性藝術家會以男性附屬品或無名氏的名義被記錄,即便留下名字,也大多是因為其名妓的身份。「在畫水墨時會有點焦慮,我不知道怎麼去理解我自己的角色。」盧芛說,因此,他想要透過創作來找回女性在藝術中的主體性。尤其懷孕進而成為母親的經驗,更驅使他重新思考女性對創作、自身的意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學生盧芛,透過水墨的性質結合自身經驗及對於藝術史的觀察,反思女性在藝術中的主體性。 圖/古宇恩攝銷售經理陳佳佩表示,盧芛是個很用功的藝術家,他不僅會研究傳統歷史,也會將不同文化下的藝術進行對照,「畫的雖然是最傳統的水墨,卻將世界和自身經歷融入,讓畫作多了屬於盧芛的印記。」
Podcast節目《世代登出》關注情緒議題 主持群以彈唱分享會伴青年
生活
第1768期
Podcast節目《世代登出》關注情緒議題 主持群以彈唱分享會伴青年
2022-10-19
【記者程心綜合報導】大學時光悲欣交集,各種躊躇或堅定的情緒使大學生身心負擔隨之累加,因此Podcast節目《世代登出》於15日舉辦《世代登出》季末之夜不ㄐemo,由導演徐嘉凱與內容工作者高可芯主持這場活動,與聽友一同理解不同情緒、實踐自我價值。 主持人徐嘉凱與高可芯在台上進行問答環節,增加與觀眾的互動。 圖/Self Pick提供季末之夜藉由吉他彈唱以及問答互動來拉近主持人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並反思情緒議題。現場徐嘉凱分享創業的心路歷程,過去他認為,立下目標和夢想後,便能無往不利,「但其實達成目標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合。」徐嘉凱不諱言地說,他經歷一些失敗後,每天靜心寫作,「鍛鍊是從內部好好地成就自己。」他開始懂得探索內心世界,進而提供多元觀點,更溫柔地陪伴聽友打破情緒框架。 活動開場,主持人徐嘉凱分享自己如何「登出」目標導向的世界。圖/程心攝「這三年我都一直從自己身上,或從世界找素材,然後練習(在Podcast上)公眾的表達。」對高可芯來說,每一集的Podcast都在對過去的自己提問,以此面對情緒困擾。他接著彈唱歌曲,台下觀眾有的閉眼聆聽,有些跟著哼唱,現場氣氛沈靜卻不失溫馨。彈唱環節的開場歌曲為〈禮物〉,高可芯希望每位聽眾相信人生中所有的際遇,最後都能成為生命中的養分。 彈唱分享會中,主持人高可芯彈著吉他,編排了一組送給聽眾的祝福。圖/Self Pick提供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李柏毅看見徐嘉凱在觀眾面前揭開自身的失敗經歷後,開始嘗試接納自己的不足。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陳品文則回應:「資訊洪流為職涯帶來各式各樣的選擇,卻讓我看不清自身定位。」他藉由《世代登出》的Podcast〈寂寞與孤獨,自己與自己的關係〉自我剖析,從而關注年輕世代的獨處需求,並創辦了《own 一個人生活》雜誌,聚焦討論獨處議題。現場聽友回應,節目中有關情緒的話題讓他感到被同理,也逐漸走出低潮。《世代登出》將暫停更新,徐嘉凱與高可芯解釋,兩人即將踏入不同的領域,期盼未來回歸時,能為聽眾帶來更精彩豐富的內容。季末之夜不僅為這個世代提供安放的場域,也為《世代登出》劃下圓滿的休止符。 活動結束後,世代登出團隊與所以聽眾在現場大合照,記錄下魔幻時刻。圖/Self Pick提供
台北數位藝術節拼凑真相碎片 促觀眾反思假訊息議題
生活
第1767期
台北數位藝術節拼凑真相碎片 促觀眾反思假訊息議題
2022-10-05
【記者鄧芯怡台北報導】一幕幕鮮艷奪目的視覺設計不斷切換於螢幕上,搭配動感又富有變化的聲音,讓觀眾沉浸在視覺與聽覺盛宴中。藝術家張欣語於開幕會上帶來音像(註一)演出,為第17屆台北數位藝術節揭開序幕。台北數位藝術節於9月30日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正式開幕,展開爲期11天的展覽,共收錄22組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展品。 第17屆台北數位藝術節開幕會上,藝術家張欣語的作品結合精彩的聲音與影像,帶給觀衆新穎的體驗。 圖/2022臺北數位藝術節提供註一:錄音和錄像。台北市政府爲建立「網路新都」,首次於2006年推出臺北數位藝術節,至今已邁入第17屆。文化局專門委員李秉真在開幕時指出,策展人黃祥昀在今年的展覽中探討真相、資訊如何被創造,十分符合時代。展覽作品針對網路世代中「訊息傳播」與「真相製造」的過程設計,表達作者對於社會的觀察及反思。「展覽的作品有打動到我,在看了這些展品後有讓我更瞭解假訊息這個議題。」觀衆江玟諭説道,大多數的數位化展品讓她覺得展覽很特別,並不無聊。 臺北數位藝術節的開幕記者會上,蒞臨的貴賓及參展的藝術家們進行大合照。 圖/2022臺北數位藝術節提供展覽地點分別為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及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在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觀眾們戴上耳機,坐在螢幕前,便能專心地觀賞「台韓錄像交流計劃」的作品,而館內觀眾們則可以欣賞主題邀請展的實體裝置藝術作品,並與其進行互動。展覽看得見也摸得到,吸引大眾駐足參觀,不僅有熱愛藝術的年輕人慕名而來,更有父母帶著小孩前來體驗。開展當天晚上,藝術家們以音像跨媒材形式為觀衆帶來《噪幻I》演出。三組藝術家將自己或藉由演算法選擇的素材,利用創意程式設計創作,帶給觀眾新穎感受。觀衆們在展場中間席地而坐,將目光投向光亮的投影畫面,隨著富有節奏感的音樂擺動身體。表演中時不時穿插刺耳音效,結合誇張的視覺影像,讓觀眾置身於迷幻的空間中,體驗虛幻與現實參雜的感受。 XTRUX團隊在第17屆台北數位藝術節的週末演出《噪幻I》結合迷幻誇張的視覺效果和富有節奏感的音效,帶來精彩的演出。 圖/鄧芯怡攝「我覺得非常開心這次作品可以以徵件的形式,與其他非常優秀的藝術家,參與臺北數位藝術節。」來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的吳玶萭表示。他的互動式展品《播客凱爾倫》以卡通 《海綿寶寶》中皮老闆的電腦老婆「凱爾倫(Karen)」作爲發想來源,展現人類和機器情感交流的可能性。觀眾戴上耳機後,回答螢幕上出現的問題,這些回答經過搜集及處理後被產製成文章,最後分享於Podcast和社群媒體上,再次回到觀眾的生活中。「其實每次做現場互動作品,都會覺得難度高,也怕難以引發觀眾的參與。」吳玶萭説明他的擔憂,但看到觀衆們開心及好奇地和展品互動後,他備受鼓勵,而他的作品在開展後的短短三天也已累積超過300人次的互動。 一位觀衆頭戴耳機,正在和吳玶萭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的展品——播客凱爾倫互動。 圖/鄧芯怡攝「真相碎片」展覽帶領觀眾認識假訊息生產、傳播過程與抵制方法,從而反思生活中的假訊息議題。「展覽的展品很豐富,也有很多資訊,讓人想要仔細地去瞭解。」觀眾江玟諭補充道,他平時不會主動搜尋假訊息的相關資料,展覽給予他機會認識假訊息議題。策展人黃祥昀也希望通過展覽讓大眾反抗混亂的資訊傳播現況,開闢另一種應對資訊爆炸時代的方法。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