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臺師大首辦拉丁舞之夜 美食、文化交流展熱情
生活
第1819期
臺師大首辦拉丁舞之夜 美食、文化交流展熱情
2025-11-21
【記者黃暐喬台北報導】隨著拉丁音樂響起,現場學生牽起彼此的手踏進舞池,跟隨節奏舞出輕快的莎莎步。「拉丁舞之夜」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拉丁舞社於15日在臺師大教育大樓舉辦。活動以拉丁美食、基礎舞步教學與自由舞池等形式,讓參與者體驗拉丁文化與社交舞氛圍。 「拉丁舞之夜」是臺師大拉丁舞社在成立未滿三個月時,首次規劃的大型活動,透過分享異國美食與舞蹈,拉近各國學生之間的距離,並共同感受拉丁獨特的魅力。臺師大拉丁舞社長戴娜娜(Natasha Dorr-Kapczynski )表示,台灣接觸拉丁美洲文化的機會相對有限,希望藉由這類活動讓大眾認識異國風情。現場提供各式拉丁美食與文化小物拍照區,更安排基礎舞步教學、拉丁舞友誼競賽等項目,讓來自不同背景的人都能輕鬆享受夜晚。「希望不論你是來自哪裡的學生,都能在這裡感受到歸屬感,然後能快樂的享受熱情的拉丁文化。」舞社行銷公關麥惠智說。 活動現場提供來自阿根廷與哥倫比亞的家常點心,讓參與者有機會一品拉丁美食。阿根廷常見的餡餅(Empanada)外形類似台灣的韭菜盒子,內餡口味多為雞肉、牛肉、起司或玉米。來自阿根廷的行銷公關鄭苾珊(Fiona Chen)分享道:「這是我們從小到大都會吃的食物,也是學生常帶到學校的日常餐點。」另一道來自哥倫比亞的起司玉米餅(Arepa)則以玉米為主要原料,搭配起司或雞肉等餡料,常出現在家庭餐桌與聚會場合。鄭苾珊表示,這類料理在拉丁社群象徵分享與團聚,希望參與者能夠從這些傳統食物中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 拉丁舞步教學、自由舞池與友誼賽為今晚的亮點,戴娜娜指出,許多民眾容易將拉丁舞與國標舞混淆,但兩者性質不同,國標舞多以競技為主,社團所推廣的拉丁舞則像是一般的社交互動,更貼近拉丁美洲家庭聚會的跳舞方式。「很多拉丁裔從小就是在家裡的派對、生日或節慶中,一邊聽音樂一邊跳舞,而不是正式上課學來的。」戴娜娜補充說道。他也表示,拉丁舞與文化密切相關,重點不在技巧,而是能自在地隨音樂舞動、表達情感。臺師大拉丁舞社總務林宥藍(Thiago Linares)則指出,一般拉丁舞課程費用普遍較高,對學生來說負擔不小,社團因此以較低門檻的課程提供學生接觸機會,期望更多人能以可負擔的方式了解這項文化。 「透過跳舞、飲食與語言交流,我們希望創造一個能讓不同背景的學生互相認識的場域。」戴娜娜說道。他表示,許多國際生初到台灣時缺乏與當地文化交流的機會,社團希望透過固定活動建立支持,讓學生能在校園中找到和彼此交流與互動的空間。鄭苾珊則補充,該社社員的組成多元,參與過程中能讓國際學生認識新朋友、建立歸屬感,也讓不同背景的參與者更了解拉丁文化。臺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生江品萱分享,參加這次活動不僅讓他更理解拉丁文化、學習西班牙語,也結識更多來自不同地方的新朋友。
新北街頭凝永續精神 青年以創意推在地文化
生活
第1817期
新北街頭凝永續精神 青年以創意推在地文化
2025-11-07
【記者劉倚瑄報導】由新北市青年文化大使與新北市政府攜手策畫的「Young Young都來街頭玩」市集與踩街活動,以年輕世代創意為主軸,結合文化永續議題與世界生態日,1日於板橋府中後站廣場登場。 本次市集以文化推廣、國際交流與環境永續三大主題為主軸,並邀集由青年所組成的新北文化大使共同主辦策劃。自籌備初期,青年們便走訪新北各地的文化場館,深入了解地方特色與歷史脈絡,他們融合自身創意與博物館合作,設計互動性遊戲,從市集招商、踩街吉祥物製作、闖關活動設計到各地文化解說,皆由青年們共同合作完成。「我們希望大使們能對新北市文化產生興趣,經過培訓後,將在地文化介紹給更多民眾。」新北市文化局科長吳柏勳說道。 市集共規劃五大主題區,由文化大使與地方高職合作策劃。其中,「黃金山域」展區由新北市立瑞芳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設計,透過彈珠台遊戲帶領民眾認識九份、金瓜石的礦業歷史與礦工日常,並結合金工與木雕創作體驗,呈現瑞芳當地文化。以鶯歌陶瓷為題的「紅色陶寶」則展出由水庫淤泥創作的藝術作品。策展人兼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學生李佩珈說:「水庫淤泥是復育珊瑚的良好材料,我們將它製作成各式公仔,推廣鶯歌陶瓷技藝。」並盼望喚起民眾對生態保育的重視。「都會探索」展區則聚焦板橋在地文化,介紹林家花園的特色建築與生態。「我們將林家花園的漏窗設計成明信片,讓民眾可以在背面塗鴉,帶回具紀念意義的作品。」文化大使兼國立臺灣大學生沈宇論說道。 除地方展區,現場也設有世界生態永續與國際市集,邀請相關攤位進駐,展現異國風情與環保理念。來自菲律賓的新住民攤商蘇榮世說:「我認為最快了解一個國家的方式,就是從飲食與傳統服飾開始。」他希望藉由此市集,讓更多民眾認識菲律賓文化。此外,現場也設有荷蘭、西班牙、印尼以及越南的美食攤位,打造多國文化的交流環境。攤商「Lisa的水耕花園」則利用大樹落下的種子培育成可放置於桌上擺飾的水耕植物,象徵生態永續意涵。攤商Lisa(化名)說:「我們在水耕植物的容器設計上,選用回收的玻璃瓶與塑膠量杯,希望以實際行動落實環境永續,也讓消費者更關注環保的重要。」 活動的圓滿落幕,背後凝聚著青年們無數次的磨合與付出。「大使幾乎都是大學或高中的學生,我們努力在課業和籌備之間找到平衡,只希望能讓大家有全新的文化體驗。」銘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生張瑞庭說道。吳柏勳則表示,此次市集能順利舉行,背後少不了文化大使的努力與投入,「希望他們能從這次的活動中學習策展,深化對地方文化的了解,並發揮創意與行動力,讓活動更具活力與多元性。」他說道。
政大創國首辦萬聖節派對 實境遊戲促跨國學生交流
生活
第1817期
政大創國首辦萬聖節派對 實境遊戲促跨國學生交流
2025-11-07
【記者李若水台北報導】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Innovation,以下簡稱ICI)House團隊與ICI辦公室於10月31日首度聯合舉辦「ICI萬聖節派對2025」,以恐怖推理實境遊戲「A Taste of Home」為主軸,結合萬聖節變裝、零食派對與分隊競賽等遊戲,期盼拉近本國與外籍生間的距離。 為改善各國學生間交流不足的問題,創新國際學院(以下簡稱創國)學生林沛宇於今年創立ICI House團隊,希望藉此凝聚院內的向心力。「以往創國本籍生和外籍生隔閡非常嚴重,所以今年我們開始實驗House(家族/分院)制度。」林沛宇說道,靈感源自於《哈利波特》的分院概念,將同系學生分為不同家族互相競爭。創國院秘書古芳盈則補充說明,House不是硬性規定的制度,團隊希望以較輕鬆的方式,如每週舉辦麻將、PS4遊戲等活動,讓學生能夠找到彼此間的共鳴。 實境推理遊戲「A Taste of Home」由林沛宇與組員們共同設計劇情架構,玩家們化身主角Atsu,因多年前的一場車禍昏迷失憶,在甦醒後重返童年居住的大樓,調查昔日好友Aki一家離奇遇害的事件。隨著遊戲推進,玩家們將逐步揭露故事真相,理解主角對家庭的渴望與角色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糾葛。最終玩家將驚覺自己所扮演的Atsu,正是這起悲劇的兇手,為了與Aki母女共同組成「理想家庭」,先後親手殺害Aki一家。而Atsu的父親因無法接受現實,選擇和女兒一同自盡,呼應開場的車禍與失憶設定,帶來意想不到的震撼結局。 為營造身臨其境的推理體驗,House團隊將國際大樓教室改造成案發現場,以報紙、錄影帶與驗屍報告營造逼真氛圍,團隊成員則化身為NPC,引導玩家進入劇情。為解開遊戲謎團,各家族需進入案件現場,推理情境式故事,從樓層線索、人物互動到錯亂記憶中拼湊出完整真相。談及擔任NPC的感受,創國學生Haru(化名)說:「那一刻我幾乎以為自己真的變成了受害者Aki,用尖叫嚇到玩家時,還能觀察不同家族的反應與合作模式,過程很有趣。」創國學生陳致宇則分享遊戲過程中,組員們在白板上畫出故事人物關係與推理線索,不同國家的學生以英文交流,專注投入於推理討論。 「我們的目標不是讓大家都成為好朋友,而是希望每位學生都能順利交流,不再覺得與人互動是麻煩的事。」林沛宇說道。除了推理解謎,團隊也特別設計「Just Dance」及比手畫腳等遊戲。學生們依照指令,做出螢幕上的舞蹈動作,現場歡聲笑語連連。來自印尼的創國學生學生MJ(化名)說:「我最享受Just Dance和比手畫腳遊戲,大家都很有競爭力,也讓我認識了一些其他國家的新朋友。」創國國際學生Olivia則說:「House制度讓各國學生更容易互動,不會只和自己熟悉的朋友待在一起。」
跨國青年共商選舉制度 撰民主宣言望提升公民意識 
國際
第1815期
跨國青年共商選舉制度 撰民主宣言望提升公民意識 
2025-10-23
【記者李若水報導】來自世界各地的20多位國際交換學生於13日至19日聚集於德國圖林根州艾森納赫市議會會議廳(City Council Chamber of Eisenach, Thuringia, Germany),以「選舉誠信」為主題展開一整周的工作坊、專案與密集討論,在專家指導下共同撰寫一份關於加強選舉誠信的民主宣言。 本次論壇由未來民主學生網絡聯盟(Student Network on Future Democracy)及民主文化協會(Gesellschaft für demokratische Kultur)共同舉辦。今年特別關注東歐的政治局勢以及社群媒體對於選舉的影響,包括烏克蘭因軍事管制而暫停選舉、限制媒體等問題。今年畢業於塞拉耶佛國際大學法律學系(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Sarajevo)的法特瑪.努爾.艾克梅克奇(Fatma Nur Ekmekci)表示,來自亞洲與東歐的學生分享了政治干預、媒體操控的情形,其他學生則以同理與尊重的態度,探討如何在不同局勢下,以自身能力推動選舉誠信。來自巴基斯坦,目前在法蘭克福歌德大學(Goethe university of Frankfurt)攻讀比較民主學的梅哈爾瑪爾.澤布.塔諾利(Meharmar Zeb Tanoli)分享道,各國學生因選舉制度不同,對「選舉誠信」的看法也各異。塔諾利繼續說道:「有些人關注電子投票與金錢舞弊,有些人則關注制度不平等與公民參與。」但學生們有一個共同信念——選舉應真實反映人民的聲音。 歷經一周的討論、學習後,學生們於19日順利地發布了一份「跨越國界」的民主宣言初稿,既指出不同國家共有的挑戰,也提出普世可行的建議。最終稿將於2026年由未來民主學生網絡在社群媒體以及即將上線的官方網站上發布。艾克梅克奇說:「論壇啟發我們了解各國的選舉制度與問題,並從中學習如何尋找共同解方。」他計畫在回國後重建青年民主組織,並舉辦工作坊與活動,延續選舉誠信的倡議。「在論壇中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人如此熱情地投入民主討論,讓我相信改變可以從對話開始。」塔諾利分享道,他計畫回國後持續撰寫民主與青年參與的專題文章,並可能發起線上倡議活動,以提升青年公民意識。 在「選舉誠信」民主宣言初稿的公開發表中,學生們獲得了當地市長的支持。市長克里斯多夫.伊赫林(Christoph Ihling)表示:「論壇有效地突顯了全球民主所面臨的問題,而這場為民主奮鬥的戰役同樣存在於德國本地。」伊赫林認為,捍衛民主並非一個無能為力的問題,而是一項擺在所有人面前、必須肩負的責任。未來民主學生網絡聯盟的總負責人維利–瓦爾特里.雷托寧(Veli-Valtteri Lehtonen)表示,除了持續舉辦年度論壇外,組織也藉由在不同國家推動民主教育、青年培訓與協助設計學校課程等活動,促進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彼此交流、合作,達成結合民主教育和公共行政的理念。
壁球錦標賽助國際交流 陳玟霖敗外國好手奪冠
體育
第1790期
壁球錦標賽助國際交流 陳玟霖敗外國好手奪冠
2023-12-20
【記者孔德皓台北報導】選手迅速朝回彈的球奔去,用盡全力揮拍,黑球重擊牆面的同時發出一陣巨響。112年台北市北投區理事長盃壁球錦標賽公開A組賽事17日在臺北市北投運動中心開打。我國壁球好手,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陳玟霖一局未失拿下冠軍,亞軍則是由首次來到台灣,擁有20多年教學資歷的科威特壁球教練法亞茲.可汗(Fayaz Khan)收下。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陳玟霖為國家壁球代表隊選手,擁有豐富的國際賽經驗。 圖/孔德皓攝 儘管比賽中有些爭執,陳玟霖與法亞茲.可汗仍在賽後展現風度,握手向對方致意。 圖/孔德皓攝壁球比賽在封閉空間進行,選手使用球拍將球擊向牆面,對手則需在回彈球第二次觸地前擊回,否則就會失分。該賽採三戰兩勝制,先攻下11分的選手拿下一局。陳玟霖為國家壁球代表隊選手,在本次賽事也展現國手實力,面對其他選手皆直落二奪勝。而在與法亞茲.可汗對戰時因對手的揮拍動作相當危險,雙方發生爭執,但陳玟霖沒有被情緒影響,最終拿下比賽。陳玟霖在賽後表示,因曾經參與規模更大的賽事,心情相當放鬆,對於自身狀態也感到滿意。談到如何調適比賽時的情緒,陳玟霖分享道:「一定會遇到不同類型的選手,要怎麼去面對是自己的課題,做好該做的事情就好。」亞軍得主法亞茲在科威特擔任俱樂部的壁球教練,在台灣壁球推廣協會的協助下首度來台參賽。他在賽後肯定陳玟霖的表現,認為對方未來可期,「我已經50歲了,他(陳玟霖)很年輕才20多歲,是位非常有天分的選手。」法亞茲進一步說明,壁球在科威特是非常熱門的運動,共有12支俱樂部隊伍,且每隊皆配有四位以上教練,並會針對不同年齡層訓練。而他此次前來預計會在台灣待上一週,除了參賽也會教導兒童及青少年壁球技巧,並與台灣的壁球教練交流經驗。 法亞茲.可汗在科威特擔任壁球教練,他表示,壁球在科威特受到大眾熱愛。 圖/孔德皓攝雖然有國外壁球好手參賽,但公開A組僅有四人,發展狀況遠不如印度、巴基斯坦、香港等地。不過有越來越多年輕學子透過學校、運動中心的體驗班開始嘗試壁球。談到如何讓台灣的壁球更加茁壯,台灣壁球推廣協會秘書長黃暐婷提到,去年台灣壁球推廣協會舉辦台灣壁球公開賽,但由於疫情影響,少有國外選手參與。未來協會希望能舉辦規模更大的國際賽,邀請更多來自國外的選手、教練以及裁判來台交流。陳玟霖則希望能代表台灣在國際舞台拿出好表現,並劍指2028洛杉磯奧運,「我想要先拿到奧運門票,現在就是好好培養自己,拿到奧運門票我就是台灣第一人。」 陳玟霖希望自己能夠代表台灣出戰2028洛杉磯奧運壁球項目,在此之前將好好培養實力。 圖/孔德皓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