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美國種族入學政策恐違憲 公平與多元如何兼顧?
國際
第1795期
美國種族入學政策恐違憲 公平與多元如何兼顧?
2024-10-04
【記者花苡軒報導】美國學生公平錄取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以下簡稱SFFA)起訴美國海軍學院(United States Naval Academy, USNA)的種族入學政策違反憲法,於9月26日上午在法庭展開辯論,庭審預計持續7週左右。美國海軍學院招生辦事處回應,在庭審結束前將不予回覆任何立場。 美國平權行動(affirmative action)主要目的是保障社會上的弱勢族群如亞裔、非裔等在就業、入學能受到公平對待,允許大學在錄取學生時給予弱勢族裔特殊名額、評分優待等。SFFA於2014年提出,部分美國大學招生使用種族入學政策是不公平且違憲的,後續進行對大學的訴訟。2023年,SFFA起訴了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等美國名校的入學招生政策違憲,成功讓學校廢除種族招生政策。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平權行動聯盟(Affirmative Action Coalition at UNC-CHAPEL HILL)主席克里斯蒂娜・黃(Christina Huang)表示,許多學校擔心遭受訴訟,因此取消了更多對特定族群的優待措施,如停止給予非裔學生獎學金及有色種族學生入學資源等等。「在我看來,取消種族入學政策的一年後,我們學校的非裔、美洲印地安族群學生比例下降許多。」他補充道。 就讀政治及社會系的亞裔美籍學生陳敬謙認為,平權行動對於美國的少數族裔入學是有益的。「我認為社經地位以及美國社會結構性的種族主義降低了在社會上普遍弱勢的亞裔及黑人學生的大學入學率。」他解釋,在美國歷史上,通常只有富有的白人能夠進入大學,因此平權行動多少改變了這樣的局面。陳敬謙補充,同樣被認定是弱勢族群,成長於加州矽谷,生活水平相對高的亞裔學生都有經濟能力接受高等教育,但當他到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時,觀察到黑人學生在總學生數中佔比較小。 預計前往美國留學,目前就讀會計系的黃同學(化名)表示,亞裔學生想進入美國大學就讀,入學條件已相較白人族群嚴苛。若是各大學取消種族入學政策,只會讓亞裔學生更難錄取美國大學。他期許未來美國大學能提出其他針對弱勢種族的多元入學審核措施,在追求種族平等之餘,也能顧及少數族群的權益。
高師大首起申請案例 促校方研擬性別友善宿舍辦法
校園
第1795期
高師大首起申請案例 促校方研擬性別友善宿舍辦法
焦點
2024-10-04
【記者范瑞勻報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性別者橘貓(化名)自大二開始服用賀爾蒙藥物,女性特徵逐漸顯現後,與男性室友共處變得尷尬,尤其在浴室等公共空間,會因洗貼身衣物被投以異樣眼光,甚至遭受同學言語騷擾,因此向校方尋求協助,幾經波折後成功申請性別友善宿舍。高師大也因燕巢校區與和平校區皆有同學申請,現正研擬性別友善宿舍設置辦法。 雖有《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14條第2項(註)作為申請性別友善宿舍之依據,卻因《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無強制力,且宿舍房型限制,橘貓的住宿需求起初未被滿足,後來透過跨性別者社群得知高師大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專員可以提供協助,因此申請成功。協助橘貓申請性別友善宿舍的高師大性平會專員莊蕙綺表示:「其實也很感謝橘貓,讓高師大能提供性別多元的同學更自在的居住環境。」而高師大為了保障多元性別傾向學生的住宿權,自八月中旬研擬性別友善宿舍,現已有三名學生申請通過,在標準流程擬定前,將透過校內的性平會窗口進行申請。提及對性別友善宿舍的期望,橘貓表示先求有再求好,盼校方能盡快規劃明確的申請流程,「以現況來說,先有性別友善宿舍的標準流程,可能才有辦法思考如何在宿舍空間上保障跨性別學生的權益。」 註: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尊重及考量學生與教職員工之不同性別、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或性傾向,並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14條第2項,學校應對因性別、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積極提供協助,以改善其處境。 性別友善宿舍立意良善,但同學們對於多元性別同學的需求理解程度不一。高師大數學所學生饒育丞表示,有聽過性別友善宿舍,但不太了解。談及是否支持,他表示是很好的政策,可以推進校園內性別友善,自己也無其它顧慮。高師大電機工程學系學生郭恩佑也表示支持,認爲學校在促進多元性別權益上有許多進步的空間,對於尊重個體差異是一個好的開端。而校方如何促進學生對多元性別者的理解,莊蕙綺說:「高師大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相關課程與系列講座,希望透過教育宣導增進同學的理解。」 高師大學務長杜明德表示,希望於本學期末完成性別友善宿舍申請辦法與流程,對於申請跨生理性別宿舍的同學,也須訂定處理原則和辦法,預計於期末學務會議和宿舍管理委員會共同討論擬定,交由校長簽章完成。高師大現已規劃和平校區及燕巢校區,每棟男、女宿舍各預留兩間作為性別友善宿舍,並期望未來可以改建成套房,保障多元性別者的隱私。多元性別者的權益仍有進步空間,橘貓喊話相同境遇者:「當你感覺被歧視,當你感覺權益受損,那就站起來運用所有的資源,去把那些擋在路上的障礙清除掉,我們一起加油吧!」
《琉光》以多元技法結合水墨 永「琉」生命璀璨瞬間
藝文
第1795期
《琉光》以多元技法結合水墨 永「琉」生命璀璨瞬間
焦點
2024-10-04
【記者蔣若暄台北報導】純白的畫廊中,繪畫在燈光下閃耀著光輝,娓娓道來記憶的燦爛與美好。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水墨組的黃薰瑩,即日起於臺師大德群畫廊D廳舉辦個展《琉光》,以拓印、滴流等技法結合水墨,繪出生活中稍縱即逝的璀璨瞬間,以讓美好記憶永留於心。 談及個展理念,黃薰瑩表示取材自李白作品《古風》,詩人藉詩句「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傳達出歲月流逝飛快的涵義。黃薰瑩認為雖然無法讓時間停留在當下,卻能以畫作捕捉生命中的重要瞬間。展名《琉光》發想自琉璃珠,將流光一詞中的「流」改成「琉」,以藍綠色系作為畫作基調,琉璃珠閃耀的光澤也象徵記憶燦爛的瞬間。 在蕾絲系列作品中,黃薰瑩以蕾絲紋路拓印出花的樣態,表達儘管記憶會因時間流逝而變,但生命中美好瞬間卻彷如不會腐朽的蕾絲花,永遠不會變質。黃薰瑩表示自己喜歡攝影,「但攝影只能紀錄當下,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展現過去、現在和未來等不同狀態。」因此他在作品中加入攝影元素,試圖呈現不同時空的情況。以作品〈蝶光輕舞〉為例,黃薰瑩將顏料噴灑在模板上製造出圓形斑點,模擬相片中光斑的效果。而作品〈繡球〉則使用淺景深構圖讓繡球花更為突出,藉由背景中模糊的枝葉,傳達記憶在人們腦海中朦朧的意境。 在滴流系列作品中,黃薰瑩融合廣告顏料與墨汁,運用滴流技巧創造出時間的流動感。他讓顏料順著紙張自然流動,不刻意晃動畫板控制流向,再照著滴流後的顏料分佈進行構圖。「這就跟人生有時會有些沒辦法控制的事一樣。」他補充道。在〈曇花〉和〈暗香〉中,黃薰瑩刻意在繪製時避開滴流的線條,因此視覺上花朵像是隱藏在線條後面。這樣若隱若現的意象,再次呼應他對記憶的看法,「它可能藏在你內心某個深處,有時候浮現出來,有時卻可能會忘記。」他也使用珠光水彩顏料,讓畫作在燈光的照射下呈現閃爍的效果,藉此表達記憶模糊、朦朧卻依舊閃亮的概念。 同樣就讀臺師大美術系的觀眾黃俊榕則表示,作品中模糊的表現手法使他聯想到登山時看到的霧,認為畫中的意境是在歌頌自然的美好。他也分析〈曇花〉和〈暗香〉中兩種不同花朵所欲傳遞的含義,「曇花是歌頌短暫美好的植物,梅花則是不畏艱難。」,感受作品對時間消逝的詮釋。觀眾Lee(化名)則表示對滴流系列作品中豐富的層次感到驚訝,「滴流是很粗獷的,但裡面卻是很精細的東西。」
台大學生社團聯發「發言守則」 籲共創多元友善抗爭現場
校園
第1793期
台大學生社團聯發「發言守則」 籲共創多元友善抗爭現場
2024-05-31
【記者何予台北報導】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攻防戰,在5月17日、21日、24日和28日四次審議,引發上萬民眾集結立院外抗議。除了青島東路主舞台外,在路邊野台和學生戰車上,多位學生和民眾輪番發表短講。24日,台大學生聯合組織發起「學生之聲發言守則」,要求共創更友善的抗爭現場。 由台大濁水溪社等16個組織發起的「學生之聲發言守則」,除了在網路上以圖卡傳播之外,也張貼在短講野台旁。 圖/何予攝台大濁水溪社、台大女性主義研究社(以下簡稱台大女研)等16個台大學生聯合組織,發起「學生之聲發言守則」。台大女研幹部吳佩珍表示,21日當天,聽到很多以性羞辱方式來表達憤怒,他說:「其實在現場感受到氛圍,覺得非常不友善。」台大濁水溪社成員林亮儒表示,在情緒高漲的抗爭現場,難免出現羞辱性言詞,「不希望像過去運動那樣,用情緒性字眼造成部分群體受傷害。」因此,林亮儒邀請台大校內關心不同社會議題的組織,共同編輯「學生之聲發言守則」。內容包含:「反對以性別、族群或身心條件等表達憤怒、不要以死咒罵他人、不要鼓吹群眾衝場、反對過度同質化並羞辱特定人群、不要指責未到場的人、不要再消費香港。」林亮儒說明,因為不想要再塑造對立的社會運動氛圍,除了以身作則,也會要求上台發表的民眾遵守規定。 除了以呼喊口號加入抗爭行動,現場也有民眾透過摺紙教學,讓大人小孩皆能參與其中。 圖/何予攝此外,台大女研於24日在「學生之聲」戰車上發言,提倡更加多元、包容的社運環境。同一時間,台大女研也於粉絲專頁發佈《撐起友善運動現場,重視多元異質聲音》發言稿。「我們發現身邊有一些人,是被這個運動場域排除的。」吳佩珍表示,不只是性別上的不友善,社會運動現場的悶熱、吶喊,也可能讓不同身心條件的人難以參與。比如對於不習慣大聲講話的人來說,在現場就可能感到格格不入,每一個人參與抗爭都會面臨不同的困境。「這一份聲明稿不用特别扯着嗓子念,但是會有民眾叫我大聲一點。」吳佩珍說明,雖然台大女研的聲明稿內容,跟運動現場的氛圍非常不一樣,但是民眾普遍都能理解和接受。台大女研社長賴玟臻也坦言,這份聲明稿中想傳達的精神或内容可能較難傳播到同溫層外,得仰賴我們回到日常,長期持續溝通,才能推行理念。 在立法院外,民眾用白色布條寫下訴求,綁在欄杆上,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表達意見。 圖/何予攝在街頭抗爭之際,發言者為了號召群眾情緒或表達自己的訴求,可能無意間使用侮辱性的情緒字眼,傷害其他社會成員。學生團體的共同聲明,提醒民眾共同維護更友善的社會運動氛圍。
【社論】該引進印度移工嗎?借鏡過去談多元文化學習
校園
第1790期
【社論】該引進印度移工嗎?借鏡過去談多元文化學習
2024-03-13
台灣計劃與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勞動部長許銘春也於11月13日核實,消息一出即在國內引起爭論,更有「反對增加新移工國」團體於凱達格蘭大道發起遊行。處於大缺工時代的台灣,真的非得透過引進印度移工才能解決此問題嗎?倘若未來印度移工真的來台,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強調多元的台灣社會,能否藉此近一步實踐多元文化教育的內涵?3日「反對增加新移工國」團體於遊行提出四項訴求:一、暫緩新增移工來源國;二、增設人民發聲平台;三、增訂移工管理辦法,解決失聯移工問題;四、改善台灣勞動環境,根本解決缺工問題。他們雖再三聲明活動絕無帶有種族歧視,僅盼政府重視此議題,且從四項訴求觀之也的確偏向中性。但實際從現場民眾的論述,仍可看到不少對印度移工乃至不分國籍移工的偏見。例如,在第三點訴求中,遊行群眾即指出若解決失聯移工問題,回流到勞動市場的移工可補足部分勞動缺口,仔細觀察,現場民眾的用詞卻有「失聯」與「逃逸」移工之分。所以,究竟是失聯移工還是逃逸移工?儘管遊行主辦方多以失聯移工稱之,但在不少新聞片段中仍可聽到民眾以「逃逸」一詞說明移工的失聯情況。事實上,過去移民署就曾公開呼籲,移工失聯的原因百百種,有時也並非勞方個人因素而「逃逸」,可能是在勞資不平等下,因資方的不合理對待而採取的最後手段。 「反對增加新移工國」團體12月3日於凱達格蘭大道遊行,抗議引進印度移工來台一事。 圖/胡王子行攝此外,針對遊行團體提到,解決失聯移工即可解決一部分缺工需求也可能並非絕對。誠如上述所言,在台移工與資方關係常處不對等。移工儘管失聯,但大多留在台灣形成地下勞動市場。許多雇主也會聘用這些俗稱的「黑工」,這是屢見不鮮的現象。根據移民署統計,截至今年10月失聯移工人數已超過8萬5000人,約佔在台移工人數11%。因此,失聯移工雖未算入勞動力,但實際上仍補足不少台灣的缺工問題。現實來看,政府的確需解決失聯移工問題,但解決失聯移工後,回流的勞動力能否抵銷對印度移工的需求,此因果關係有待更精準地計算才能得知。回歸問題本身,我們真的需要印度移工嗎?根據勞動部今年公布的第四次人力需求調查,比較民國113年1月底與112年10月底人力需求增減,其中製造業與營建工程業的人力需求最大。而這正好也是外籍移工來台,排名第二與第三的職業類別。此外,移工來台從事最多的職業為家事移工(看護工),然對比外籍看護工與本國看護工,後者受《勞基法》保障,雇主的聘用成本落差可想而知。因此,從台灣的缺工需求與來台移工的職業推論,我們對移工的需求應該是存在的。然而,印度文化與我們同樣大不同,印度人多信仰印度教,再來則是伊斯蘭教。前者視牛為聖獸而不吃牛,後者視豬為污穢的牲畜而不能吃。兩項肉類在台灣家戶或日常餐廳都是常見的肉類之一,未來若印度家事移工進入家中,雇主對移工的文化敏感度顯得更重要。但進一步了解目前勞動部施行的「雇主聘前講習」,僅透過網路觀看影片即可完成。但文化的了解是需日積月累學習的,一小時的講習顯得非常流於形式。倘若真如政府所規劃引進印度移工,那我們又該注意什麼?也許可以試著回溯印尼移工來台的經驗。民國78年台灣開放印尼移工來台,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兩國間有很大的文化差異。但我們可以看到,從過去人們覺得穆斯林開齋節「佔據」台北車站,到現今台鐵會為開齋節慶典事先預備,以利活動與乘客雙方的順利進行,可見移工帶來的文化,能讓整體社會形成一個大型教室,同在其中的台灣民眾皆有機會一同在此實踐多元文化教育。因此,在真有引進印度移工需求的前提下,不妨將印度移工的引進視為我們學習多元文化的機會。現今台灣,不同族群間的互動愈趨和諧。以新住民為例,過去常稱他們為外籍新娘,如今以新住民稱之,除不以「外籍」稱之,更期待新住民的來到能將其母國特色注入台灣。儘管接觸多元文化的過程中難免有摩擦,或出現過於本位主義的評論,但若沒有人與人的交流、文化之間碰撞,是無法建立民眾的多元文化意識。且在文化教育學中,「體驗」(erleben)即一項很重要的概念,對於一個文化的學習,不能單靠書本了解,而需藉由實際接觸,才能達到下一個「了解」(verstehen)的層次。台灣是一個多元的社會,我們重視多數,但也要保護少數;我們維護自身文化,同時更要嘗試擁抱多元文化,方能有更寬闊的眼界領略世界。而在現今的缺工浪潮下,倘若印度移工真能為我們補足勞力缺口,同時也還有機會讓我們實踐多元文化教育的真諦,那引進印度移工一事似乎是可期待的。
機械裝置喻徒勞經驗 陳欣孟刻劃社會現象
藝文
第1786期
機械裝置喻徒勞經驗 陳欣孟刻劃社會現象
2023-11-22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當你完成一件事後,再回望,會發現那些看似徒勞的努力都充滿詩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陳欣孟於11日在S7美術館舉辦個展《Home Run》,以水管、不銹鋼、燈管等媒材結合機動裝置,探討自身觀察到的社會現象,以及生活中徒勞行為所蘊含的意義。 陳欣孟舉辦個展《Home Run》,11日於S7美術館開幕,作品皆融入機械裝置進行設計。 圖/張雅媜攝陳欣孟常因應展場空間而改變作品規模與內容,與展覽主題同名作品〈Home Run〉即是為此展場特製的新作。主題「Home Run」是棒球術語中全壘打的意思,打者奮力擊球後繞壘一圈回到原點得分,讓陳欣孟聯想到,創作有時也是奮力拚搏後仍無進展,過程看似徒勞卻實有收穫。 與展覽主題同名作品〈Home Run〉,以水管模擬日光燈安裝在展場周圍,其中游動的小魚品種也稱作「日光燈」。 圖/張雅媜攝以水管裝水,放入小魚並打上藍光,安裝在展場周圍。作品〈Home Run〉看似照明用的日光燈,但觀者仔細觀察,則可見魚鱗反射的微小光點在其中悠游。陳欣孟說:「這種小魚怕生,人若靠近便會游走,因此觀眾若想看清光點,就會跟著小魚一起環繞展場。」透過觀眾在展場兜圈的行為,除了能呼應展覽概念,更讓觀者思考徒勞中蘊含的意義。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歐鈞淞說:「魚作為展覽作品中唯一的生命體,在水中游的姿態讓我感受到豐富的生命力而不覺得徒勞。」 作品〈00:00〉使用齒輪結合鍊條組成動力裝置,其中四個齒輪即代表午夜12時的四個數字0。 圖/張雅媜攝而日常觀察也提供陳欣孟許多創作靈感,作品〈00:00〉即發想自孩童玩小汽車的過程。「原地轉動的齒輪看似無趣、徒勞,卻是使小汽車前進的動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解釋,不斷滾動的齒輪帶動鏈條上的小汽車,緩慢的前進又返回起點,這樣周而復始的移動,就像人們日復一日地度過午夜12時的經驗。陳欣孟也以此作品比喻重複且瑣碎的工作,其實都是讓成果順利產出的重要關鍵,別具意義。 陳欣孟將小汽車結合動力裝置,在其移動時的動能轉換過程,探討徒勞可能的意義。 圖/張雅媜攝而作品〈掉幀〉則是描述現代人長時間觀看電子螢幕的現象。他將細長的日光燈垂直於地面,成排設置在牆面上,使其依序亮起,同時發出似敲擊鍵盤的聲音,以模仿打字時的閃爍游標。整排燈管皆亮起後,則開始以不同頻率閃爍,當速度變慢時,觀眾便能感受到類似「掉幀」的視覺效果,如同螢幕發生卡頓的瞬間。陳欣孟說:「人們在依賴科技的習慣下,對閃光的感知已疲乏。」於是他將掉幀現象重現於展場,讓觀者反思自身與科技的依賴關係。「我創作並沒有想傳達什麼特定的觀點,而是希望引起他人的反思與討論,就像在池塘丟入石頭而能泛起漣漪。」陳欣孟說。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林君達認為此展作品讓其有種與作品相互觀看、對話的感受,他說:「就像找魚的行為其實意義不明,但在虛無的互動中提供了開放、多義的解讀,讓我思考藝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社論】直男身分標籤化 重新檢視多元性別對直男的負效應與影響
校園
第1783期
【社論】直男身分標籤化 重新檢視多元性別對直男的負效應與影響
2023-10-26
台灣脫口秀演員德礎曾在youtube shorts上傳一段影片《歧視直男是唯一被允許的性別歧視,TELL ME WHY?》,內容敘述同性戀在社會上遇到許多刻板印象,但當同性戀者扮演直男時,也充滿各種歧視。該影片留言區中,部分留言表達認同,認為德礎的表演既有趣又呈現真實情況;但我們注意到另一派言論。有留言表示,直男在社會上屬優勢地位,本就該受到歧視或刻板印象,而這一切真的合理嗎?首先需要定義何為直男。直男,或做異男,原指稱異性戀男性,在英文中以straight一詞表示。straight在英文中有直線,筆直的意思,因此後來思考直線、木訥的男性同樣被延伸歸類為直男。近年來,針對直男,或著嘲笑直男的文章開始出現。「不懂得浪漫,只會講邏輯」、「難以理解的衣品」、「每次關心人都只會叫他喝熱水」、「不會表達情緒,有什麼都藏在心裡面」等成為直男的標籤,似乎直男正逐漸成為貶意詞。這一切有跡可循,泛科學PanSciy在〈【直男專欄】直男與他們的產地——直男在直什麼?為什麼他們彎不起來?〉中提到,隨著性別意識抬頭,過去被稱作常態的男性框架將被擁有自主權的性別重新檢視。換句話說,現代社會的直男已經「打掉重練」,從原先大眾認定的優勢地位,成為眾目睽睽的被挑戰者。關於直男的標籤出現的同時,我們需要知道為何直男會成為這個樣態?事實上,直男並非天生就是如此,而是後天形成的。在過去的父權體制脈絡下,男性出生時便被期待有陽剛的氣質。「男兒有淚不輕彈」等俗諺反映男性不得輕意表現感情稍加柔弱的一面,否則可能被冠上「娘砲」的稱號。這進一步導致男性容易隱藏情感,在面對他人的情感時也會不知如何應對。再者,男性過往缺乏家庭角色的訓練,而被要求要以事業為重。這讓男性在家庭相處、育兒等方面都不太熟悉,甚至影響下一代對兩性關係的疏忽與不諒解。或許現代人們所不以為然的直男行為或者直男標籤,實際上是父權社會對男性留下的病徵與傷疤。更加深入的理解直男後,我們認為當今社會嘲笑、歧視直男的行為是相當去脈絡化的。過往在父權體制框架下被認定為合理或符合社會價值的預設樣貌,在社會發展後迎來陣痛期,凝視者如今成為被凝視的一方,相信這一轉變對直男而言仍需適應。因此,人們不該一味地戲謔這一轉變,而是真正的理解並尊重,否則一方面問題無法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將加劇社會性別間的隔閡。其實,一個性別多元文明的社會沒有所謂的優勢弱勢之說。而當人們了解每個社會性別,歧視才會徹底抹去,迎來真正的公平。但透過打壓舊有的社會性別以彰顯新聲音的存在,那多元開放究竟是一種進步,又或者只是《動物農莊》般,另一段專制的開啟呢?
從浪費到浪漫 以多元媒材重新定義浪漫感知
藝文
第1781期
從浪費到浪漫 以多元媒材重新定義浪漫感知
2023-09-28
【記者黎昕俞台南報導】「我的浪漫裡面有浪費和徒勞。」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班的魯志楷舉辦個展《浪漫製造》,以「粉筆」作為主角,使用自己擅長的攝影、錄像及身體創作等多元手法,連結自身感覺經驗,試圖再現自身認爲的「浪漫」。 作品〈巧克白Chalk White〉是魯志楷將40天以來,電鑽成功的粉筆密封包裝。 圖/黎昕俞攝〈隧道Tunnel〉是魯志楷以行為錄像、雕塑等手法完成的作品。他每日以電鑽貫穿粉筆兩側,直到成功後將其密封包裝,整齊排列在墨綠色的牆上。而鑽洞造成的粉屑與斷裂的粉筆,則被他搜集至玻璃罐子。魯志楷也特別選用教室作為背景,錄製其與粉筆互動的過程,除了隱晦揭岀粉筆作為知識傳遞的工具,也試圖重新定義粉筆的功能。魯志楷表示,對粉筆重複性的徒勞舉動,在時間的遞進之下,帶給他浪漫的感受。 電鑽失敗的粉筆的殘屑,被魯志楷集中在玻璃罐裡,此為作品〈隧道Tunnel〉的一部分。 圖/黎昕俞攝擅長利用空拍機創作的魯志楷,此次轉而以空拍機的俯瞰視角創作,縮短自身與物件的距離,嘗試以平視的角度,捕捉物體垂直落下的狀態。像是錄像作品〈降雪Snowfall〉,便是以鑽粉筆過程形成的粉末作為主角,呈現出粉末掉落的過程。魯志楷表示,此作品呈現出雪垂直落下的狀態,只是縮小了空間尺度。作品〈瀑布Waterfall〉則是將相機快門拉低,捕捉粉筆細粉墜落的連續狀態,以再造手法呈現瀑布的樣貌。 魯志楷特地選用教室場景,錄製出其在鑽粉筆的過程,藉此對粉筆的功能性提出反思。 圖/黎昕俞攝除了以粉筆創作的系列作品,在《綿密時刻》中,魯志楷以影像呈現出建築物、農田及道路,逐漸被煙霧瀰漫至遮住的過程。他認為,當霧氣產生並緩慢遮蓋物體時,觀者雖能感受到視野被遮蔽,卻難以發現被遮蔽的起始點,「我想藉由長時間影像來表達某個時刻的變化,呈現出事物實際在改變,但我們難以察覺其中差異的剎那。」 系列作品《綿密時刻》為魯志楷錄製不同場景的畫面,透過霧氣隨著時間蔓延到整個畫面的過程,表達他對於時間的感受。 圖/黎昕俞攝位於展場一、二樓之間的作品〈小蜜蜂〉,靈感來自魯志楷兩年前隨手紀錄的一則廣告。而後,當他回到原本廣告所張貼的紅綠燈柱時,卻只剩殘留的泡綿膠。於是他復刻相同的廣告貼回原處,並以錄像紀錄,同時請房仲尋找與廣告相似的房屋,並進入屋中拍照。魯志楷再利用感熱紙,將照片印刷成長條狀,從牆壁上的電箱垂落下來。「這其實真的蠻浪漫的,我跟房仲都不知道那個物件到底在哪裡,可是我們還是一起創作了這件作品。」  作品〈小蜜蜂〉為魯志楷兩年前偶然碰見的生活經驗,再延伸而成的作品。 圖/黎昕俞攝觀眾石乙哲認為藝術家鑽粉筆的行為很有意象,他說:「讓我有種空間和時間交錯的感覺,從粉筆變成灰燼,落在地板上,到最後藝術家搜集起來再放回圓桶,有一種循環的感覺。」觀眾黃先生(化名)則表示對〈綿密時刻〉系列印象深刻,「我覺得作品解釋了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什麼樣的浪漫。」
多元媒材詮釋日常觀察 《隔壁 Next Door》訴說邊界與空間關係
藝文
第1781期
多元媒材詮釋日常觀察 《隔壁 Next Door》訴說邊界與空間關係
焦點
2023-09-28
【記者黎昕俞綜合報導】「場所的邊界一旦被意識,那麼『隔壁』才開始存在。」互為好友的藝術家王襦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林君達、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生陳彥齊,於18日起在新竹市竹師藝文空間二館,舉辦聯合展覽《隔壁 Next Door》。在展場中間,三位藝術家以一塊正方形盒子,間隔出三個等大的空間,傳達各自對於「日常」的想像及觀察。 展場內以一個木做的大型空間為主體,其中分成三個等大的空間。三位藝術家分別在各自空間內呈現彼此對主題「隔壁」的理解。 圖/林君達提供林君達在作品〈趨光〉中,試圖觀察媽祖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代表性。他認為台灣民眾對媽祖的虔誠信仰,時常受政治、金錢等權力影響,變得如昆蟲的趨光性一樣盲目。因此,林君達以3D列印與翻模技術,等比例將媽祖神像縮小至不同尺寸。為了削弱神像代表的神聖性,林君達也刻意不將作品置中於牆面,並在角落打上聚光燈,使觀眾不自覺地向昆蟲般微小的神像前進,最終發現是自己的誤解。 林君達製作等比例縮小的媽祖神像,因為其尺寸小如昆蟲,加上利用聚光燈效果,吸引觀者目光並向前觀賞,如同昆蟲的趨光性。 圖/黎昕俞攝〈把聲音轉小〉是陳彥齊首次嘗試以活體生物作為作品,特別選用體型較嬌小的雄性蟋蟀,使牠們恰好在展間鳴叫,讓聲音帶來的體感達到最大效果。同時,他在空間中貼滿吸音海綿,但因木造隔間上方未完全阻隔,聲音未能完全被吸收,讓觀眾感受聲音的緊縮感,以回應展覽的主題——「邊界」的存在。 空間擺放耳機裡播的是莫札特的曲子,一旁的旋鈕可讓觀眾自行調整音量大小,呼應作品〈把聲音轉小〉的初衷。 圖/陳彥齊提供王襦萱的作品〈座位〉揉合了許多居家及工作場域的物件,並試圖找尋它們之間的關聯。王襦萱在展場中擺放印有兩款椅子的日曆,而其中一款塑膠椅也實際被擺在空間裡,上面放著會旋轉並發出聲音的咖啡杯及一本詩集,呈現出他對工作場域的意象。而一旁的曬衣竿、塑膠袋以及鏡子,則是代表居家空間易出現之物。王襦萱說:「會讓物件有這樣的部署,是想營造一種具有戲劇感、很像造景的日常空間」。 王襦萱將旋轉著並發出聲音的咖啡杯,底下放著一本詩集,並放在日曆中出現過的椅子上,以此作為工作場域的聯想。 圖/王襦萱提供王襦萱、林君達、陳彥齊在等大的空間裡,利用不同媒材描繪各自對於日常的想像。展場中未完全阻隔的木作隔間,不僅回應「邊界」的概念,也讓三人的作品看似沒有交集,卻透過視覺、嗅覺以及聽覺等感官體驗,讓觀眾無論身處在哪一處的空間,仍以不同形式感受到他者的存在。王襦萱補充道:「三人作品共同性不是在形式上,而是體現在生活的氣質及感知層面上。」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雕塑組碩士班的陳寬在觀展後提到,展場中以正方形白色盒子架構三個等大空間的設計,讓他感受到距離感與神聖的氛圍。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創作組碩士生的簡杏安則認為,三位藝術家皆在各自的空間裡展現對「日常」的觀點,「對日常的所有感受都在這個地方被放大。」
奧克蘭大學辦女性選舉週 多元活動推動性別教育
國際
第1781期
奧克蘭大學辦女性選舉週 多元活動推動性別教育
2023-09-27
【記者丁盈瑄綜合報導】奧克蘭大學學生會(Students' Associ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AUSA)於18日至22日與校内學生社團及學院聯辦女性選舉週(Women’s Suffrage Week),紀念紐西蘭賦予婦女投票權的歷史性成就。 奧克蘭大學學生會推動女性權益,紀念紐西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婦女擁有投票權的國家。 圖/截自奧克蘭學生會Instagram。學生會透過多元的活動形式,例如早餐會、辯論比賽、電影之夜等,讓學生進一步關注性別教育與女性議題。其中,「彩虹科學」(Rainbow Science)、「黑衣星期四」(Thursdays in Black UoA)、「科學女性」(Women in Science)等學生社團一同舉辦的性測驗(Sex101 Quiz),邀請學生參與性愛知識的問答比賽。「學生在問答比賽展現熱情,所有參與隊伍都答對一半以上的問題。」彩虹科學社長瑪姬・吉普森(Maggie Gibson)說明,足以看出奧克蘭大學「性積極運動(Sex-positive Movement)」的普及(註)。註:性積極運動旨在改變社會對「性」的態度,強調「性」是自然和健康的一部分,鼓勵個人的自主、安全性行為和性愉悅,包括性認同、性取向、身體關係和生殖權利等各個面向。  多個學生社團一同舉辦問答比賽,期盼讓奧克蘭大學的學生擁有正確的觀念與知識。 圖/截自彩虹科學Instagram。 學生積極組隊參與性愛知識問答比賽,熱烈參與性別議題的討論。 圖/截自彩虹科學Instagram。「學生會以開放與包容的方式,鼓勵學生組織來提案。」奧克蘭大學學生會長艾倫・夏克(Alan Shaker)指出,學生會通過與多個學生組織合作,讓學生更了解女性在不同領域,例如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法律專業等所遇到的難處。他補充,學生會也通過提供資金,補助學生組織舉辦活動。「這些活動提供一個中立的平台,讓大學生深入探討女性議題,我認為這非常有益。」奧克蘭大學學生泰莎・巴克(Tessa Barker)興奮地說。在投稿活動中,他提交一首關於身為女性及表達情感的自創詩,並將在學生會的年度女權主義雜誌《凱特》(Kate)上發表。 泰莎・巴克結合對詩及女性主義議題的熱愛,投稿一首關於身為女性及母親的詩。 圖/泰莎・巴克提供學生會長夏克分享,學校裡不少女學生,尤其身為有色人種的女學生們都曾因現實中常被歧視的經驗感到沮喪。他感到欣慰,女性選舉周不僅鼓勵女性學生勇敢發聲,也讓他們透過自己的影響力,在校園裡實現性別平等。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