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學事】音樂系減招引關切 學者籲轉型教育政策培人才 
校園
第1820期
【大學事】音樂系減招引關切 學者籲轉型教育政策培人才 
2025-11-28
【記者黃律齊報導】教育部於10月31日公布115學年度大學招生核定名額。其中,國立中山大學、國立臺南大學與東吳大學等校的音樂相關系所均已進行減招,外界憂心未來音樂產業可能出現人才斷層。 藝術學群於114學年大學「分發入學」的缺額率高達18%,居所有學群之冠,其中音樂學類更佔 34%。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教務長蔡慶同分析,有志於音樂系的學生,多半在「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等前段管道即完成申請。因此,會走到「分發入學」的考生通常已明確鎖定其他領域,最終造成音樂相關科系缺額率偏高的情況。 輔仁大學副教務長廖建翔則表示,此現象屬於市場機制的反映,難以向教育部或社會尋求額外協助;學校與系所需主動因應環境變化,重新思考招生輔導、系所定位與轉型策略。 「教授曾經拜託我先幫忙選課、之後再停修,不然那堂課就開不成。」國樂樂團「未央樂集」指揮、現於國立屏東大學輔修音樂學系的陳睿霆表示,無論在校園或業界,人數減少、部分稀缺樂器招不到人都是常態。國立嘉義大學音樂學系暨研究所主任楊千瑩也坦言,部分樂器確實面臨招生困難,如過去五年來系上都招不到會演奏「低音管」的學生。然而他認為,稀缺樂器本的需求本來就較小,不必過度擔憂。他進一步比喻:「報考醫學系的學生,也不是在高中時就知道如何動手術。」因此他主張大學不應期待學生在入學前就已具備樂器的能力,而應改變思維,從零開始培育相關人才。 「國、高中音樂班的體制其實有很多問題。」楊千瑩指出,108課綱上路後,音樂班一般學科的授課時數減少,使家長更不願讓孩子就讀,進而影響大學端學生數量。他認為,大學應將招生客群擴展至非音樂班學生,如高中社團、社區樂團所培養的潛在人才。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主任魏廣晧補充,若非科班學生能參與樂團、輔修或雙主修,也能滿足系上樂團運作與專業訓練需求。他舉例,東華大學自2016年起設立爵士音樂單獨招生,鼓勵非科班學生報考,逐步建構「全校都是音樂系」的教育環境,讓學生有更多進入音樂領域的管道。 音樂系學生畢業後職涯的不確定性,亦是招生下滑的因素之一。陳睿霆觀察,坊間音樂教師的鐘點費近十年幾乎停滯,加上各機構為吸引學生而削價競爭,「這讓家長覺得找便宜的老師就好,但對學生不一定好。」此外,學校的育才模式也使學生對未來產生疑慮,楊千瑩指出:「能夠專精獨奏領域的人是鳳毛麟角,大部分的音樂人要打的是團體戰。」魏廣晧也認為,目前國內音樂系數量過多且同質性高,應推動更多元且互補的教育策略,並更重視音樂教師、錄音製作、音樂行銷等「非職業演奏」人才的培養,以改善市場供需失衡。最後他強調:「音樂系只是少子化與科技衝擊下的『暫時』犧牲者,但『對音樂的需求』從未在歷史中消失,未來也不會。」因此,他認為音樂系未來仍具發展潛力。
【社論】術科校系不採計學測 恐侷限多元發展
校園
第1668期
【社論】術科校系不採計學測 恐侷限多元發展
2017-12-07
大學招生委員聯合會為減輕高中考生負擔,自108學年度起,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參採科目將從必考五科改為選考四科。同時,為接應改制,招聯會11月底也公布新決議,從107學年度開始,取消學測單科零分者即不能甄選的限制。其中,術科校系包含音樂、美術及體育三組,更可直接不採計學測成績,經由相關術科考試直接入學。但其他一般校系,則需至少設定一科學測科目作為入學篩選基準。雖然招聯會執行秘書、國立清華大學教務長戴念華強調,新制可舒緩偏才學生須準備全科的心理壓力,也能放寬學習在固定必修的侷限。但消息公開後,卻引起學界及媒體議論,擔憂台灣高校學店化將變本加厲。尤其是面臨學生人數不足的私校,可能藉機鑽制度漏洞、氾濫招生,導致大專學生素質下滑、整體學習能力退步的負面循環。再者,降低術科生學習一般學科知識的必要性,也頗具爭議性。高中及大學教育的普及化,原為培育學生具有基本學科知識的初衷。但為減輕學生需兼顧術、學科負擔而鬆綁學測採分限制,專注特長訓練,可能會鼓勵術科生放棄一般學業的學習,侷限未來多元發展的機會。以體育學系為例,據104人力銀行數據統計,該系畢業生從事體育相關職業僅有三成。由於能真正成為職業體育選手者為少數,同時在少子化衝擊下,師培體系也逐漸飽和。因此,許多體育系學生都會尋求額外專長的學習,如運動防護員、體育行銷等等,拓展就業機會。若改制後,讓術科生只著重體育專長,那會導致許多中途因傷失能或其他因素中斷體育生涯者,當其面臨唯一專業消失時,在沒有基礎學科知識及其他技能下,將會陷入前所未有的茫然。縱然取消術科校系學測成績採計,短期內似乎能舒緩術科生中學階段的壓力,但長期看來,卻會造成未來職涯缺乏彈性選擇。因此,招聯會應再審慎思考學測採分制度的變更,別讓大學入學如同博弈,將術科生的未來發展孤注一擲在高中畢業前的抉擇。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