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學人】現有數據成創作素材 2ENTER打造虛擬場景
藝文
第1798期
【大學人】現有數據成創作素材 2ENTER打造虛擬場景
焦點
2024-11-08
【記者林沂葳報導】在螢幕上,台北的建築、交通與人群交織成一幅生動的畫面,瞬息萬變的即時新聞標題穿梭其中,讓人彷彿置身於現實世界。新媒體藝術團隊2ENTER貳進(以下簡稱2ENTER)將網路資訊視覺化,創作出一個龐大的虛擬世界,並於10月25日至28日在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作品《Data-Verse Taipei 02》。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的莊恩齊、陳政維、邱傑義及劉吉榮,在2022年正式成立2ENTER,並在同年首次對外參加競賽,即以作品《擬山行》在花蓮縣洄瀾美展榮獲首獎。為此,陳政維補充:「你真正在外面得到一個肯定後,會覺得自己做的東西比較踏實,這個里程碑還滿重要的。」在合力製作的作品備獲肯定後,團隊決定向外拓展視野,作品也日趨成熟。 2ENTER的作品主要以即時資料為素材,例如天氣資訊、車流、社群動態等,撰寫演算法驅動3D影像後,再放到遊戲引擎Unreal Engine中做即時運算,最後製作成一個虛擬世界。此外,由於團隊成員皆有玩遊戲的興趣,故也會從常玩的遊戲裡取得創作靈感,並在作品中添入遊戲的元素,「不管是視覺上或者是感受上,這些靈感都會帶到作品裡面使用,或者是有一些思維會在作品裡面被放大。」陳政維補充道。 談及名稱發想過程,團隊表示本想取作ZENTER,源於德文裡「中心」的意思,不過因已有其他公司以此註冊商標,因此團隊改以組成的時間為2022年,將具有相似外型「2」跟「Z」,正式取名為2ENTER,中文名「貳進」也有電腦二進位的含意。目前台灣的網路即時資訊視覺化領域中,因為涉及設計、2D與3D製作、程式書寫等多方面的技能,故多由為企業主導,團隊成員皆為學生的2ENTER,是目前台灣第一間由學生自行創建的公司。此外,2ENTER團隊的作品比起單人作業,呈現更豐富的視覺性及互動性。「大部分新媒體藝術家處理的影像較為抽象,因為比較單純,也比較好看。」陳政維補充道。 由於2ENTER都是Z時代下的人,他們把網路世界當成真實世界的鏡像,每個人的一舉一動在時間的推演下,都會越來越完整的紀錄其中,如監視器、瀏覽紀錄等,「這件事情是我們覺得需要討論的,所以決定用作品呈現。」陳政維說。此外,他們把作品想像成一個巨大容器,乘載大家的想法,強調與觀眾互動,不再拘泥「藝術傳達理念」這件事。 《Data-Verse》是2ENTER的第一個作品,以五分鐘的影像建構出四位成員對網路的想像。起初他們對網路世界的形象概念很模糊,所以在正式製作之前田調土地資料,把數據即時附到《Data-Verse》中,並把數據轉化成不同圖像,例如數據便以雨的形象灌溉虛擬世界。作品畫面的正中間有一個石碑,裡面的影像資訊來源是迷因,「真實世界有宗教作為人的心靈慰藉,那虛擬世界的信仰是什麼?」莊恩齊表示,由於現今社群媒體大量傳播迷因,故團隊最終把虛擬世界的宗教意象定位在迷因上,「我們用這樣的邏輯做了《Data-Verse》,告訴大家我們想像的網路世界長這樣。」 創作遊戲引擎互動的作品,劉吉榮認為最大的困難反而不是做2D、3D的東西,而是彼此之間的默契跟溝通,「每個人在製作上面的難處,都會是怎麼在各自的分工下,把大家想要做到的效果呈現出來。」為了作品效果的穩定性,2ENTER會針對硬體做壓力測試,確認它的承受極限,還會上傳高度敏感的照片,看見互動作品中最極端的面向,才能應對一些極端的觀眾,「我們要想到最壞的狀況,這是我們作品有趣的地方。」莊恩齊道。 延續《Data-Verse》,同樣於2022年創作的系列作品《Data-Verse Taipei》,以《Data-Verse》的生態系統作為基礎,團隊蒐集台北的氣溫、車流、社會現象等網路資訊。隨著這個計畫的持續發展,2ENTER開始希望觀眾也能介入到作品當中,於是一年後《Data-Verse Taipei 02》誕生,「目前我們既有的框架有一個互動網頁,接下來怎麼跟觀眾互動,最簡單就是用文字來實現。」邱傑義表示,團隊開始思考如何觸發觀眾回覆文字到資料庫,「後來發現新聞標題這個東西,它本質上帶有一種試圖引人回覆、挑釁的特質在。」於是將新聞作為對觀眾的提問,觀眾可以進入網頁留言區,與其他人即時互動。 與《Data-Verse》系列相似的作品還有《擬山行》,雖然《擬山行》與《Data-Verse》是同一時期的作品,但比起《Data-Verse》的即時資訊,團隊使用過去的歷史資料,整理花蓮氣象站建站一百年來的資料,重新在虛擬世界中再現。作品逼真地呈現花蓮峽谷的壯麗地貌,且隨著資訊量的變動,畫面會不斷改變,讓觀眾無法預測下一秒的視覺體驗。 而近期2ENTER啟動新的計畫—《虛擬尋根》,透過論文查詢、搜尋引擎、AI三種方式共構劇本,回溯台灣不同的網際網路歷史事件,「用作品重新描述歷史,將創作者不可能親身經歷的事,重現在大家眼前。」邱傑義補充。 2ENTER的作品從來都不是想要改變世界或影響社會,而是希望讓大家透過作品看到不同的狀態,例如在《Data-Verse Taipei》中,觀眾可能會好奇車流的變動、Wi-Fi的流量等,透過呈現讓大家看見平時難具象化的數據,當資訊匯聚在小小的螢幕中,觀眾會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我覺得我們的作品很常在做這件事。」莊恩齊補充,虛擬世界雖然很小,卻乘載著龐大的資訊量,「這是我們在真實世界中很難發現的差異性。」 提到團隊未來的願景,2ENTER希望能讓作品常設在某個地方,持續推廣作品,也嘗試做公共藝術等,期望將作品跳出臺灣的框架,創作《Data-Verse》國際版,讓作品有更多討論的潛能。
【社論】言論自由還是仇恨溫床?Threads如何影響社會對話
生活
第1797期
【社論】言論自由還是仇恨溫床?Threads如何影響社會對話
2024-10-25
Meta自2023年7月推出社群平台Threads,上架臺灣已滿一年,網友將其戲稱為「脆」。根據統計,臺灣的Threads主要使用者集中在16到24歲的Z世代,每日平均使用時長高居全球之冠。不少人認為,Threads逐漸超越Instagram和Dcard,將成為臺灣社群媒體的新寵兒。 Threads滿足了現今Z世代滿足隨手發「廢文」,在社群媒體上隨時更新生活日常訊息的習慣。與現有社群媒體相比,Threads 尚未被網軍或廣告入侵,使用者也更易接觸陌生人的發文,故成為網友談論政治的新天地。也因此,許多政治人物及其支持者紛紛加入Threads。使得Threads的註冊人數在2024臺灣總統大選期間,大幅提升。諷刺的是,使得Threads在臺引發話題的契機之一卻是Meta曾表明將不主動推送的「政治」內容。 Threads以文章留言數量為優先的推薦標準,使得網友若想在Threads獲取大量關注,就必須讓自己的發文能吸引眼球,進而引發共鳴與討論。因此,能在短時間以單一發文引爆話題的「流量密碼」,例如與獵奇、虐心、公審等有關的主題發文,便成為許多網友熱衷追隨的類型。然而,匿名性所帶來的自由討論空間,也讓部分使用者在互動中失去了對自身行為的反思,導致一系列脫序行為的發生。雖然Threads為台灣網友提供了另一個多元意見交流的平台,許多發文卻逐漸偏離公共討論的核心議題。隨著情緒在對話中蔓延,理性討論的界線常常被情緒化的發言取代,使Threads成為情感宣洩的場域。社群媒體上的公共論壇變得破碎,甚至令人感到焦慮或挫折。 Threads作為公共空間,用戶在發表任何言論時,必須謹慎考量其潛在影響以及應承擔的責任。而對社群平台而言,如何劃清言論自由與濫用之間的界限,以及在管理上取得自由與管制的平衡,是亟待解決的挑戰。平台應避免過度限制,以免壓制言論自由,然而也必須有效防止言論暴力和網路霸凌的蔓延。當涉及仇恨言論或獵奇內容等可能對個人或群體造成心理傷害的情況時,平台需明確界定與用戶之間的責任,確保雙方在管理與使用的過程中各自履行應有義務。
北藝大生「犇」向新市場 藝術創業玩轉新媒體科技
生活
第1788期
北藝大生「犇」向新市場 藝術創業玩轉新媒體科技
2023-12-06
【記者陳婕柔台北報導】「藝術創業受眾較小,但希望這次融合科技後能讓更多人願意碰觸藝術。」犇藝獎參賽成員莊恩齊表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於2日首辦犇藝節活動,決選團隊裡有兩組以新媒體科技為題材拿下二、三名,他們嘗試用熟悉的藝術結合商業思維,並在犇藝節中呈現藝術創業的成果展演。 首屆犇藝節與Underground Studio合作規劃策展,以綠植融入場佈設計,建立永續經營理念。 圖/北藝大創新育成中心提供「北藝大很多學生從來沒想過創業,而多數民眾也很難理解藝術,所以犇藝節用簡單的創業形式讓大家了解『藝術即生活』。」北藝大創新育成中心育成經理林錦德表示,校內大部分學生僅會創作,沒有足夠商業思維,所以近年校方融入多元程式設計與創業輔導課程。「光影魔匠工作室」獲選犇藝獎第二名,團隊打造一款餐廳經營遊戲,運用可愛、活潑畫面親近大眾。電影系出身的楊悅誠表示,自己曾想用電影呈現漫畫地下城的故事,卻一直無法完整詮釋,「其實電影視覺特效與遊戲科技理念越來越像,剛好有專精美術與音樂的朋友願意合作,才有〈地窖食堂〉這部作品。」然而負責美術設計的杞欣庭卻也感受到藝術與大眾之間的隔閡,「初衷是想讓大家都喜歡我們創建的世界,但我們又無法掌握玩家喜歡的元素。」他點出團隊目前的難題是開拓市場。第三名的2ENTER 貳進團隊擁有主攻美術、程式、編寫遊戲以及3D影像設計成員,作品〈Data-Verse Taipei 02〉將巨量資訊化為圖像,透過VR眼鏡將作品投射到民眾目光中,場景包含北藝大附近的北投溫泉、北漂學子常佇足的台北車站等等,成員莊恩齊說:「這些都是我們的生活軌跡,想讓大家體驗轉個彎就能遇見不同日常。」他針對藝術創業的困境補充,新媒體藝術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來佈展、購買器材,儘管犇藝節有獎金,仍支撐不起創業的開銷。 2ENTER 貳進團隊將迷因、彈出式廣告等現代網路元素加入作品中,增進藝術與大眾共鳴。 圖/2ENTER 貳進團隊提供參與犇藝節後,民眾對新媒體藝術創業有更多感想,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生江品萱表示,這個領域重視人與藝術間的感知,2ENTER 貳進團隊用即時運算帶給人對於未來的想像,「現在機器人可以寫程式,但它很制式,我做藝術時與人的互動才會有活著的感覺。」民眾張晉禎則表示,「藝術會隨著大家習慣的媒介而改變,藝術家的優勢也會隨之有更多元的發展可能性。」 北藝大學生路過書店穿堂,駐足在展品前,翻看犇藝獎競賽團體創作的過程。 圖/陳婕柔攝獲獎的兩組團隊在比賽中體悟到藝術融合商業的阻礙,而北藝大創新育成中心為了開拓學生商業視野,推動三項藝術創業課程,犇藝獎更是以公開徵件以及辦理工作坊的形式,提供師資顧問輔導,期盼大學生能自主跨領域合作,突破自身系所框架。「像是我們都很不熟悉怎麼處理稅務、怎麼成立公司。」楊悅誠希望北藝大能增強商業培訓課程的深度,讓團隊未來可以順利發展得更成熟。
「真人記者的職業末日」?ChatGPT大風一吹,記者如何迎擊AI時代
專題
第1777期
「真人記者的職業末日」?ChatGPT大風一吹,記者如何迎擊AI時代
2023-03-16
【專題記者陳孟樺、程心、黃𦲽湄、鄧芯怡綜合報導】ChatGPT於去年11月出世,截至3月15日模型已更新至第四代。德國媒體公司阿克塞爾・斯普林格集團(Axel Springer SE)執行長杜普納(Mathias Döpfner)也在3月宣佈準備裁員,轉型為數位媒體公司。《聯合早報》數位資料記者卞和在試用ChatGPT後,發佈了《我是記者 ChatGPT會取代我嗎?》。國外媒體實際推動裁員計劃後,ChatGPT會「取代」編輯記者的討論鋪天蓋地而來,新聞界逐漸瀰漫出失業焦慮。「ChatGPT的分析能力或許能有效貼合受眾偏好,大量給出讀者所需的資訊。」《報導者》記者兼策展編輯洪琴宣同意ChatGPT的長處,認為生成型AI或許能在新聞界創造立足點。另一方面,採訪經歷九年以上、目前在《大誌雜誌》擔任主編的陳芷儀則回應:「採訪是雙向、互動的過程,光靠資料蒐集是無法有好專訪的。」究竟ChatGPT會如何影響新聞環境?是創造記者工作的新氣象?還是帶來一場撼動新聞界的新革命呢? ChatGPT 的推出在全球掀起一番熱議,其推出的功能更直指將有可能取代記者的工作。 圖/陳孟樺攝<b>寫下人味——<b>ChatGPT<b>無可取代的記者價值「我(記者)如果學會不要只是去看表面,而是去觀察表象背面那個更深、更細微的人情世故,那就是人的價值。」前TVBS新聞台主播詹慶齡認為,即使AI可以解決技術性問題、產出客觀數據,但人類的思考與觀察能力,是永遠不會被取代的。事實上,面對「新聞工作者可能被ChatGPT取代」的聲浪下,受訪的記者大多抱持樂觀心態,同意人類記者仍然有AI無可取代的價值。像是《轉角國際》編輯兼Podcast主持人林齊晧指出,未來AI或許會透過聲音,模擬人類所需要的陪伴,但只有人類可以依據聽眾的需求,配合新聞內容,調整聲調與音量,創造讓聽眾舒適的聆聽過程。他分享,「最早在廣播電台工作時,讀者寫信到電台回饋,會讓人發現原來我講出去的東西有影響力;讀者有這樣的回應,是因為他知道你是一個有人性、有關懷,一個活生生的人。」善於人物專訪的陳芷儀指出,記者的價值在於帶領讀者閱讀一份精華版的資料庫,能將所蒐集的背景資料,融合對談內容、事件發生的背景與觀察到的一言一行,寫成一篇富有人情味的報導。他不假思索地說,記者要會思考、觀察人心的幽微之處,才能讓讀者跟著記者的目光,鑽進受訪者的生命故事——因為記者是「人」,新聞才有溫度。因此,即使ChatGPT能夠分析情緒、掌握語言理解含蓄的語義,仍然不足以贏過現場採訪的記者。ChatGPT目前的確無法同時處理不同的受訪者,從對方的聲音轉換、表情與肢體變化中,判斷應對進退,最終描寫出足夠生動的人物。不同於Podcast、人物專訪的新聞特色,體育新聞則是著重報導賽事成績。相較記者,AI其實能夠更快速呈現即時比分的資訊,因此「即時報導賽事的體育記者將被取代」的質疑也受到關注。喜多運動有限公司特約記者張博涵回應道:「體育新聞雖然重視數據,但它的價值在於,讓沒到場的觀眾也能感染現場氣氛。」他挺直身子回覆,體育記者除了呈現比賽的精彩畫面外,更能夠掌握賽況細節,觀察球員應對比賽的心態,以及教練每個決定背後的策略。 陳芷儀侃侃地分享自己多年來的採訪經驗與故事,對於新聞業中AI技術的發展,她抱持著人類可以與時俱進的樂觀想法。 圖/黃𦲽湄攝<b>ChatGPT成媒體翻轉契機 人機協作開闢合作路徑 事實上,在追求速度的新聞環境下,ChatGPT可能會先與人類互相合作。像是《ETtoday》專題記者唐鎮宇曾在專題製作時,嘗試讓ChatGPT提供符合Google SEO(註一)的下標建議與指引,並實際用於製作提案簡報。他認為,未來ChatGPT能協助記者蒐集資料、下標、潤稿、寫程式等工作。註一:SEO是搜尋引擎優化的簡寫(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執行SEO是為了提升網站的能見度與流量,進而創造曝光度與金流。面對環境與工具不斷變動的時代,陳芷儀表示,職業轉型持續發生,而終生學習與成長,才是每個人所要思考的方向。「當你不會畏懼所謂的變動時,焦慮比較像是迫使你去思考還可以怎麼做的動力,而不是一種『啊我被取代了怎麼辦』的恐懼。」他舉例,記者可以適度使用ChatGPT整理數據,並將心力花在深度的採訪報導,以適應大環境的轉變。雖然ChatGPT可以在短時間內輔助記者彙整海量資訊,但它仍有資訊不正確以及來源不明的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鄭宇君強調,現階段與AI合作的新聞依舊需要人類進行最後把關,所以如何強化查證能力成為新聞產業的重要挑戰,更是一個轉捩點。鄭宇君抱持開放心態:「即使ChatGPT容易給出真偽不一的內容,但它終究為人所用,各家媒體或許將因此而注重品牌公信力,提升新聞品質。」他指出,隨著ChatGPT的發展,如何應對科技浪潮帶來的衝擊,可能成為台灣媒體產業翻轉的契機。<b>ChatGPT宛如一把雙面刃 記者的理想是否能敵過媒體產業現況?未來AI將逐步取代繁瑣、耗時耗力的工作,技術上更加貼合人類需求,成為新聞人的一大助力。然而,ChatGPT能創造優勢,卻也可能為傳播環境帶來疑慮。目前,台灣的商業營利媒體為了求快、搶點閱,需要大量的新聞或資訊文章來增加觸及率。ChatGPT除了能快速整理資訊並生成無需現場採訪的新聞,它也善於將內容換句話說,有效提高內容產出。未來ChatGPT與媒體合流後,可能使資訊氾濫的情況惡化。也曾擔任中天電視新聞部總監的詹慶齡從媒體角度分析:「對於商業媒體來說只有一件事情是很重要的,用它(ChatGPT)會不會降低我的成本。」商業營利媒體早有聘請工讀生進行「新聞改寫」,並要求他們一天產出八至十篇新聞。工讀生快速敲打鍵盤,滑鼠飛快地在各種媒體的網頁間切換、尋找有趣資訊。不用到第一線採訪,靠拼拼湊湊、改寫轉貼二、三手資料,就能產出「新聞」的工讀生,或許就是最直接被ChatGPT影響的族群之一。曾任《遠見雜誌》財經記者的王昱翔認為:「當雇主受惠於AI的高效生產力,新聞工作者的職缺會因此減少,導致求職者供過於求,媒體環境會過度競爭。」《報導者》董事劉昌德不諱言地說:「ChatGPT對具有分析、訪談、判斷能力的記者來說更是惡夢。」ChatGPT的產出速度比任何輿情蒐集角色都快,成本也更低,進而導致內容農場(註二)訊息的氾濫,甚至還有惡意製造的假新聞。 這就意味著,長篇深度報導將被農場文淹沒而無法觸及閱聽眾,調查記者花費的大量心力恐怕會因此失去價值。註二:内容農場業者以合法及非法途徑產製大量内容,是業者賺取流量,取得分潤、帶動輿論風向的手段等。内容原創性低,且無法保證其可信度。 商業營利媒體為在短時間内產製大量文章,會聘用工讀生進行「新聞改寫」。 圖/黃𦲽湄攝<b>缺乏資料來源的ChatGPT:學者籲系統透明化防止資訊偏誤ChatGPT除了可能加速資訊氾濫,回覆的透明度也是備受學界質疑的一點。由於ChatGPT是由AI工程師所設計,經由演算法計算出的回覆,沒有附上參考的資料,也無法逆向查證回覆。劉昌德直言:「像是高度政治性的問題,ChatGPT的答覆可能涉及黑箱作業。」這表示ChatGPT可能給予具偏誤的答案,不能直接作為報導內容,那內容審查原則是否應該透明化?若為了求流量而使用ChatGPT量產新聞,生成的內容出現錯誤資訊,責任該歸屬於新聞工作者嗎?亦或是人工智慧業者?都是ChatGPT待解的問題。鄭宇君也抱有同樣的顧慮,當AI被惡意使用來創造錯誤訊息,記者又以網路資訊作為資料來源,便容易導致錯誤訊息傳播。他慎重地提醒,ChatGPT的不當使用可能導致假訊息更氾濫。新聞擁有建立大眾認知的關鍵地位,若牽涉ChatGPT低透明度的運作過程,恐怕將招致更多風險。因此,他指出新聞產製應著重第一線採訪,以確保資訊來源的透明度。<b>人工智慧與平台治理急需政府監管 媒體危機亦或是轉機?當今新聞環境的問題不勝枚舉,像是錯誤與誤導性資訊漫天,新聞「小編」以製造話題為目的煽動大眾情緒等。ChatGPT加入後,恐怕將加速傳播生態的崩塌。為使危機成轉機,劉昌德建議政府儘速介入,避免問題惡化,「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抓緊這樣的機會,因為它是在有線衛星電視出現、網路平台進來後,新的翻轉時刻,不過政府公部門要趕快展開立法行動,不然我們又會再次陷入惡性循環。」其實行政院早已宣布2017年為台灣AI元年,但台灣至今尚未有人工智慧發展的基本法案。針對ChatGPT實際上路後,可能影響到的社群平台規範,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表示相關治理法案會在新會期推動。目前台灣傳播環境艱困,然而管制平台與規範人工智慧的法案都尚未明朗,新聞工作者們卻因ChatGPT再次面臨衝擊,人類將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成為更關鍵的決定。「你會想要和機器交流嗎?」陳芷儀拋出疑問。他試以電影《雲端情人》(her)說明,科技所帶來的輕鬆愉悅或許能讓人暫時逃離現實,而這種逃離的空間對現代人而言也很重要。但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情感交流還包括相互理解與雙向溝通,如何觀察表象背後的那份細膩情感,是記者身為人,獨一無二的價值。人類與AI共存已成為未來趨勢,關鍵在於如何運用:若恰當地使用,AI能輔助新聞產製,為媒體業開出嶄新的一局;當將它應用為商業的助手,便會適得其反,加速媒體環境衰敗——而做出決定的,永遠會是人類。 人類與AI合作顯然成為未來趨勢,共存關鍵在於「人」的運用方式。 圖/黃𦲽湄攝
SMA特展登場 藝術手法表達漸凍者困境
藝文
影音
第1774期
SMA特展登場 藝術手法表達漸凍者困境
2022-12-07
【記者陳世軒、張倩怡、邱楷淇綜合採訪報導】由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舉辦的藝術展覽「身在其中 INCLUDE」,於4日在台北南港瓶蓋工廠文創園區登場。主辦方以俗稱漸凍症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以下簡稱SMA)」為主題,邀集各界藝術家以不同手法創作藝術,呈現SMA病友的生活與困境。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表示,近年協會極力推廣SMA相關觀念,讓大眾得以貼近病友生活。現場展出攝影作品、新媒體藝術和紀錄片等藝術創作。其中,藝術家張晏慈的《行者之途》以醫學角度出發,結合程式和多媒體技術,偵測觀眾移動的位置以呈現不同材質、狀態的人體骨架。張晏慈希望,觀眾能在互動過程中體驗SMA病友面對自身身體狀態時的心理拉扯,「社會中有很多不同的人,其實大家都可以互相包容。」藝術家洪譽豪的作品《循身相》則是讓觀眾乘坐輪椅,以特殊視角觀看VR影像,來感受SMA病友隨著時間漸漸喪失的身體機能。「VR再配上他們(病友)最常使用的輔具輪椅,他們就是在固定的位子上,但他們大部分都只有頭部,可以做轉動觀看。」洪譽豪希望透過虛擬實境的互動裝置,能讓觀眾身同感受SMA病友平日的處境。除了專業藝術家,現場也展出SMA病友的藝術作品,向大眾展現他們不受疾病限制的藝術細胞和日常感受。病友周語軒的〈不理解樂園系列—Flesh In Dreams〉透過描繪扭曲、拆解的身體部位,表達SMA病友的身分認同及身體感受。他表示,罕見疾病的相關藝術作品有很多面向可以發揮,未必得以樂觀正面的角度出發,「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於身體的意識,或者是因為身體的探索過程,其實也關係到身份的認同。」他認為大部分的人會假定SMA病友對生活的探索範圍僅限於輪椅,而他希望透過自己作品傳達出的理念,可以翻轉大眾對SMA病友的刻板印象。《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雖立法20餘年,但仍有逾九成的SMA病友不符合用藥資格,醫藥費無法以健保給付,鉅額費用也讓病友和家屬不堪重負。「健保局應該是要全體照顧弱勢,讓大家一起用藥,生命不能等待。」觀展的病友家屬Emily阿嬤(化名)表示,日本與中國等許多國家皆開放藥物健保給付,希望台灣也能跟上腳步。參展的導演施祥德也呼籲社會大眾能對此投入更多關懷,讓SMA病友能及早治療。主辦方希望展覽能將SMA病症觀念和病友困境完整呈現給普羅大眾,也讓觀眾了解,輪椅無法限制病友們對生活的熱忱,未來SMA病友也將持續透過藝術創作,來實踐、揮灑他們的生命意義。
【社論】從選戰看媒體亂象,新聞從業人員需要素養教育嗎?
校園
第1769期
【社論】從選戰看媒體亂象,新聞從業人員需要素養教育嗎?
2022-10-25
九合一選舉將至,為了贏得選票,各方人馬不斷互揭瘡疤,從抄論文到戰學歷,候選人的各種黑歷史湧現,但這種花絮超越政策的選舉新聞,有助於選民理解候選人嗎?新聞作為資訊傳遞的重要媒介,這個時代,新聞從業人員還能做好「守門人」的角色嗎?守門人(gatekeeper)理論為傳播學理論中,新聞媒體篩選並編輯訊息的過程,但現今的媒體人真的有做好準備,擔起這項責任嗎?我曾任報社電子報時薪人員,工作內容是將網路上蒐集到的資訊,透過「改寫」變成一篇網路新聞,不需任何採訪與查證。篩選訊息的標準,以閱聽眾有無興趣為最高原則,點閱率至上。然而,我深知,新聞不該是這樣,媒體缺的從來都不是需要一份工作的人,而是懷抱專業與理想的人。在這個強調互動性的社群時代,從按讚、留言、分享數,即可得知哪些主題最熱門。論文抄襲就是比政策辯論更吸睛,於是多數媒體一窩蜂追逐,排擠壓抑其他值得被關注的議題。新聞從業人員都知道,「垃圾新聞」會被唾棄,但讀者謾罵的留言越多,討論度越高,互動性也增強,反而強化媒體影響力。邊罵邊看已成為讀者的慣性,但不能變成媒體墮落的藉口。當媒體養成閱聽眾的壞品味,不該反過來責備他們有不看的權利,而是應從源頭做出改變,重新培養理性客觀的新聞環境。要成為一名醫師,需比一般人受更多年的大學教育,加上臨床、實習、國考等流程,人們相信,「醫生需要教育,因為他關乎到生命。」然而,記者的工作其實也關乎生命,文字的力量以及新聞發布後所產生的社會漣漪不容小覷。過去多少因為新聞報導而衍生出網路霸凌,導致當事人輕生的事件,都是媒體殺人的鐵證。選戰固然重要,但新聞從業人員更應思考,社會需要什麼樣的新聞?接受過素養教育的媒體人,理解新聞的本質是客觀報導、揭露真相,而非渲染情緒、撕裂社會。媒體作為有能力篩選資訊的社會公器,應該更擔起新聞守門人的職責,不要成為網路流量的奴隸。
【社論】他們為什麼欺負黃佳保?社群媒體正在下探青少年的道德底線
校園
第1756期
【社論】他們為什麼欺負黃佳保?社群媒體正在下探青少年的道德底線
2021-11-04
常在台北西門町出沒的無家者黃佳保,疑因精神狀況不穩定,時常會無預期擁抱、親吻路過的年輕男學生,成為青少年口中的另類網紅。黃佳保所在之處常吸引大批民眾圍觀訕笑,抖音平台上,凡是關於黃佳保的短片都能吸引不少流量,最熱門的影片點閱次數甚至超過57萬。不少學生會主動接近他,大喊「保哥!」,甚至刻意向他討抱,只為錄下黃佳保的反應並上傳抖音,博得關注。近幾日,有一名高中生大吼挑釁、飛踢黃佳保的影片在臉書曝光,引起媒體關注,輿論隨之燃燒。憤怒的網友批評該生與同行友人是「屁孩」,並公開他們的姓名與就讀學校等個資。上述學生行徑雖令人錯愕,卻非難以預期。年少輕狂難免會想挑戰常規,<b>但為了爭取流量與同儕認同,青少年濫用社群媒體,也加劇了脫軌的力道與速度。面對手機不離手的孩子,有些家長們會安裝色情守門員,試圖將他們阻絕於情色、暴力或仇恨等不當內容,卻忘了還有其他資訊也正幽微地影響他們的價值觀。近期因製作換臉情色影片被移送法辦的Youtuber小玉,過去以大膽新奇的影片,坐擁百萬訂閱數,即便許多影片遊走於道德邊界,還是成功吸引大批年輕粉絲。網紅為爭取曝光度,吸睛手段百出,但當青少年長期被餵養此類資訊,價值觀可能也就此扭曲,甚至出現模仿風潮。在黃佳保事件中,有人認為黃佳保樂意被拍攝,或是他騷擾在先,試圖合理化青少年行為。「是他主動來搭訕我們的欸」、「如果他也喜歡,那我為什麼不能拍?」、「因為他是身心障礙者,我就不能跟他玩嗎?」學校雖然也有教授道德準則,但日常生活中有更多道德應用題,連公眾人物都經常答錯而「炎上」,何況判斷力尚在發展中的青少年?擔心自己跟不上流行、受排擠、不被認同,都是青春期常見的徵象,青少年在網路社群中逗樂朋友、吸引注意並不少見。在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為了贏得同儕認同,不少青少年出現「錯失恐懼症候群」(FOMO),擔憂自己跟不上最新流行資訊,錯過同學的熱門話題。然而,當青少年還沒摸清幽默感和地獄哏之間的爭議地帶,還不知道該以什麼方式對待黃佳保時,身旁朋友都已開始直播起鬨,此時,能忍住不拿起手機的人恐怕不多。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從閱聽眾過渡到創作者的門檻並不高,青少年不再只是被動的資訊接收者。模糊的價值標準與從眾效應,使青少年更容易踏入道德誤區,一旦惹禍上身,大眾未必會手下留情。因飛踢黃佳保而遭公審的高中生,個資及社群檔案都被肉搜公開,網友除了檢討該生行為,也展開人身攻擊,「垃圾一個」、「希望可以看到他被幹掉」等情緒性發言不在少數。然而,校方說明,該生就學狀況不穩,瀕臨中離狀態,也已被列為高關懷輔導個案。當青少年獨自面對如此猛烈的輿論攻擊,若缺乏適當輔導機制,難保不會釀成另一起悲劇。面對愛用抖音等社群媒體的青少年,大眾往往會率先貼上「屁孩」的負面標籤,相關評論也以謾罵居多,反將青少年推向難以把關的角落。換個角度,既然七、八年級生也認為「爛草莓」標籤令人反感,何苦又把相似標籤強加於下一代?若要平衡社群媒體帶來的影響,就必須走入青少年的世界,成為他們生活中重要的資訊來源之一,才能稀釋偏頗的資訊,培養媒體識讀的能力。
造謠時代的「必要之惡」 自媒體審查者誕生
專題
第1744期
造謠時代的「必要之惡」 自媒體審查者誕生
焦點
2021-03-25
【記者石學儒、吳嘉倪、楊人熹、鍾晨沅綜合報導】「有種印度的自然療法,叫做『肝膽排石法』!」2020年11月,人氣YouTuber愛莉莎莎(陳天予)於個人頻道發布「肝膽排石法」影片,分享治療膽結石偏方,影片一出輿論譁然。2021年2月,YouTuber兼台大醫院醫師蒼藍鴿(吳其穎)拍攝影片,質疑此種偏方根本沒有醫學根據。起初,愛莉莎莎反擊事前有「做功課」,並表示不會認錯、道歉,然此舉受到許多網友和醫護人員撻伐。隔日,他態度180度大轉變,將影片下架,同時向社會大眾道歉。當代人手一機,社群媒體是日常消遣與吸收資訊、知識的管道。自媒體經營者須不斷處理、產出大量內容,內容氾濫的情況下,資訊難免錯誤流傳。「流量」為網路世界一大要素,曾經營10萬訂閱YouTube頻道的金喆義認為,高流量代表著影響力,以「肝膽排石法」事件為例,愛莉莎莎在YouTube擁有百萬訂閱戶,若閱聽人使用偏方後身體不適,損失將難以估計。根據YouTube資訊統計平台InterRed資料顯示,愛莉莎莎的頻道自爭議爆發至今(2021年3月),已減少約2萬訂閱數。由此可見,提供錯誤資訊將對內容創作者造成負面影響。而蒼藍鴿具有醫學專業背景,面對訂閱人數遠超自己的愛莉莎莎,選擇發聲糾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陳百齡表示,本事件讓大家看到一種可能性,除錯誤資訊不容流傳外,更凸顯自媒體內容必須接受把關。蒼藍鴿之於愛麗莎莎形同「審查者」,現今網路社會,他們立起「打假」的旗幟,為閱聽人營造正確的資訊環境。  愛莉莎莎的「肝膽排石法」影片遭蒼藍鴿質疑偏方根本沒有醫學根據,愛莉莎莎隨後將影片下架,並向社會大眾道歉。 圖/鍾晨沅攝<b>當自媒體未能做好自我把關 逐漸成形的資訊審查機制自媒體審查分幾種可能機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院長胡幼偉表示,第一種審查機制來自於創作者本身。他補充說:「許多專業的自媒體工作者,抑或是網紅,背後皆有團隊支撐,為避免內容牴觸法律或明顯違背常識等情況發生,團隊應有人負責把關。」第二種機制透過社群媒體運作,胡幼偉解釋,社群媒體作為平台,為維護自身聲望、名譽,會制定內容管制政策,然此種機制較消極被動,僅能發揮基本把關功能。例如YouTube有「創作者規範」,可以初步審核創作者影片,排除不符規定的內容。此外,胡幼偉表示,允許閱聽人回應是自媒體特性,因此發展出一種「外部監理」的審查機制。閱聽人除觀看內容,也可回應自媒體或與之互動。他說:「若將網路內容視為一種供給市場,市場意見也會影響生產者,進而形成一種把關的機制。」而在創作者未能做好自我把關,社群平台又無法有效管制所有錯誤內容的情況下,「外部監理」重要性便大幅提升。<b>社群媒體時代錯誤資訊氾濫 自媒體審查者應運而生愛莉莎莎事件中,除了有醫師YouTuber蒼藍鴿跳出來矯正錯誤醫學資訊,愛莉莎莎的法律知識也受到考驗。蒼藍鴿在影片中援引了愛莉莎莎影片,輔以解釋錯誤資訊。對此,愛莉莎莎在後續影片中反擊,蒼藍鴿未經授權使用自己影片,侵害其著作權,已違反YouTube二次創作的界線。針對愛莉莎莎的指控,權麒法律事務所所長巴毛律師(陳宇安)於臉書粉絲團打臉:「我認為他們截取愛莉莎莎的影片,是為了評論其中的內容並指出錯誤,應該算是《著作權法》合理使用範圍。」此外,巴毛律師也提到,不相信專業,似乎成為自媒體傳播錯誤資訊亂象的一大因素。「我就不懂為什麼會有人去相信愛莉莎莎,然後不相信蒼藍鴿。」巴毛律師不解地表示,他認為當資訊並非來自專業來源時,閱聽人就須主動查詢事情的真偽。2021年2月,變性網紅罔腰於社群平台Instagram發布一系列宣稱自己懷孕的貼文,許多網友皆懷疑:「沒有子宮如何懷孕?」對此,擁有27萬臉書追蹤者的婦產科醫師蘇怡寧發文反駁「我祝福你,但真的不要鬼扯」進一步以腹腔懷孕、子宮對懷孕的重要性撰文,教導大眾正確婦產科觀念。3月,罔腰經高雄市衛生局約談後承認懷孕訊息造假,被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移送法辦,隨後發文,正式向社會大眾致歉。瀏覽蘇怡寧的粉絲專頁,可見他以專業角度分析或糾正錯誤消息,經營自媒體同時扮演審查者的角色。在諸多網紅言論爭議中,逐漸看見如蒼藍鴿、蘇怡寧或巴毛律師等具專業知識背景的人士跳出來「打臉」不實資訊。<b>讓閱聽人相信專業 審查者樹立權威增說服力「這真的很扯,扯到爆,還這麼多人相信,還『愛你』,我聽到都快吐了。」回憶起罔腰事件,蘇怡寧表示,資訊錯得太離譜,加上不少閱聽人誤信,往往是他選擇發聲的重要關鍵。面對數不盡的「瞎言瞎語」,即使不主動糾正,許多網友看不下去會私訊他說:「欸蘇醫師,你說句話吧!」 蘇怡寧於臉書經營「蘇怡寧醫師愛碎念」粉絲專頁,每天都會收到許多民眾私訊詢問有關婦產科的問題,蘇怡寧便以網友的發問作為文章素材。 圖/鍾晨沅攝巴毛律師也提及,有時在自己眼中近乎違反常識的錯誤觀念,卻在網路上被宣揚,使他不得不闢謠,「像很多人還以為一個人失蹤,要24小時再去報案,第一時間就該去。」他控訴,國人普遍缺乏足夠法律常識教育,「有可能你自己不小心觸犯到法律,或是有人侵犯到你的權益,但是你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這是最嚴重的後果。」蘇怡寧和巴毛律師皆為專業人士,平時工作繁忙,他們異口同聲道:「我們都是自己願意,花時間去做這些事。」而除了本身專業的知識背景,審查者也或多或少擁有一些特質。蘇怡寧習慣以幽默風趣的方式解說醫學知識,用字一針見血的他,笑著強調這是個人風格,「我一直以來都這樣啊,從以前就很白目。」此外,醫學期刊及科學家文章通常較難懂,他正好覺得自己有「說白話文」的能力,將艱澀資訊轉換成大眾易讀的語句。至於閱聽人對正確資訊是否買帳,巴毛律師認為,權威感是重點,在獲得律師執照前,自己曾在網路上點出錯誤資訊,當時遭到網友質疑:「你又不是律師,我不知道你講的是對是錯。」擁有律師身分後,對大眾而言才有足夠的說服力。 除了擁有親民特質,巴毛律師認為,自身發言能讓閱聽人信服的關鍵終究還是那張「律師執照」。 圖/楊人熹攝為確保提供正確資訊,進行案例評論前,巴毛律師通常會先翻閱原始判決了解事實,「最怕我根據報章媒體的報導去講,結果事實不是這樣,那就會很糗。」他補充道。蘇怡寧則分享,在醫學世界十分講求「循證(註1)」,他解釋醫師平時查證的方法,利用搜尋引擎查詢關鍵字後,閱讀多篇文獻、期刊,就能得知網路訊息正確與否。蘇怡寧說:「其實很有趣的是,資訊都在那裡,只是你有沒有辦法把它跟一些垃圾分辨出來,這是我們有的能力。」註1:在醫師發布臨床診療指引和其他族群層次政策時,必須堅持對有效性證據進行明確評估。詳細步驟為:提出問題、搜尋找出可以回答問題的文獻、解讀各個研究,明確地找出它對研究問題的看法、整合他們的結果、總結所有證據。 <b>審查者仗義執言卻惹官司纏身 遭狂粉惡意攻擊審查者在糾正他人的同時,也容易被網友放大檢視。愛莉莎莎事件爆發初期,輿論並非一面倒向蒼藍鴿。高流量的自媒體工作者有廣大的擁護群眾,當他們被「打臉」時,部分擁護者選擇相信他們,轉而檢視、甚至攻擊站出來發聲的人。在提倡言論自由的現代,網路上非理性言論著實難以避免。部分爭議因此掀起當事人與網民論戰,甚至對簿公堂。經營財經資訊粉絲專頁「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的資深財經工作者麥克風(陳彥文)近日便遭官司纏身。麥克風在2019年打臉暱稱「財經網美」的胡采蘋,後者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積電需要借錢擴廠,麥克風則貼出台積電的現金流量表質疑其言論。後續兩人各以「財報」、「會計」等論點爭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麥克風文章遭對方粉絲不斷檢舉、攻擊,其粉絲專頁更一度被迫關閉。「我用一個網頁澄清事件,然後就被告了。」麥克風無奈地說,批評胡采蘋後,他開始被其狂粉挖身家、抹黑,原本討論的財經問題,也被帶入政治色彩等因素,令他不堪其擾,「他們連我老婆都一起告。」面對這些遭遇,麥克風坦言,若早知會如此麻煩,他當初會選擇不發表言論。胡幼偉也提到,網友常對評論者發表具攻擊性回覆,進而形成網路霸凌,他認為此舉將導致原先有意對議題發表意見的群體退縮,使得錯誤論點持續發酵,真相終將被埋沒。然而,收過不少惡意留言的蘇怡寧表示,自己並不怕這些言論。有過相似經驗的巴毛律師也分享,很多人明顯就是擁護他們的KOL(註2),類似一種信仰,「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再理會。」他認為,大眾崇拜KOL很正常,許多責任並不在擁護者、而在KOL,「你(KOL)有沒有想過你的言論,會影響多少人?」註2:Key Opinion Leader,意見領袖。站出來不簡單,麥克風表示,經過一年多的訴訟流程,從刑事轉到民事案件,他仍堅持「耗」下去,「反正事實就擺在那裡,讓法官去決定吧。」直到現在,麥克風仍持續經營粉絲專頁,除分享財經知識外,也不時會糾正不實資訊。 具有20多年投資經歷的麥克風在指正胡采蘋的發言後,遭到對方粉絲圍剿,甚至鬧上法院。麥克風拿著不起訴處分書感嘆幸好司法已還他清白。 圖/鍾晨沅攝<b>學者籲理性溝通 審查者偕大眾共創公共討論空間大眾都是審查機制的一員,不可免俗,有更多專業人士會選擇站出來批評、指證,胡幼偉說道,「自媒體不要把他看成挑戰或對立,心胸寬大一點,雙方是可以討論的。」他也補充,若錯誤一方虛心接受、修正錯誤,便是良性的循環。陳百齡評論,愛莉莎莎與蒼藍鴿的事件,雙方最後都做了一個良好示範,但他也提到,並非所有事件結果都如此理想,「很多類似的事件最後都變成當事人、網友互相謾罵。」他認為,自媒體與審查者應以身作則,率先建立理性的溝通環境。除專業人士及閱聽人的糾正之外,2018年,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也在網路消息迅速傳遞的時代下應運而生,以非營利組織方式,遏止假新聞與假資訊。陳百齡表示,網路世代資訊傳播不如過去新聞媒體,內容經過媒體內部層層把關,因此審查機制的出現是種「必要之惡」,他說:「閱聽人表達意見、自媒體互相檢視或是查核中心的建立,其實都是對自媒體錯誤資訊的制衡。」「就算胡扯,他(罔腰)傷害了誰?」談及罔腰事件,麥克風認為,即使自媒體蓬勃發展,也不該以強制性的規範來糾正個體言論。他表示,各種事件、議題都需要經過多方提出看法並討論,最終如何判斷誰對誰錯,由閱聽人自己做選擇。陳百齡也強調,就算審查機制再完整,錯誤資訊仍防不勝防。「預防勝於治療。」他認為,閱聽人的媒體識讀能力才是重點。「他(審查者)是促進自媒體進步的動力。」胡幼偉表示,審查者代表著一種壓力,這種外部反映可以提供創作者良性建議。蘇怡寧也說:「這是一個新的世代,自媒體內容百家爭鳴,大眾仍在摸索,我分享多年醫學常識下來,發現越來越多人知道網路上許多文章不能看。」「(網路時代)回不去了。」陳百齡感慨地說,既然審查機制能夠制衡錯誤資訊,大眾應理性應對,善用網路提供的公共討論空間。
揮別2020 《巢》成接納負能量場域
藝文
第1742期
揮別2020 《巢》成接納負能量場域
焦點
2020-12-30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靛青色與黃綠色的光線,幻化成碎裂的幾何圖形,宛若萬花筒般,映射於壓克力裝置牆。「煙花宇宙」團隊於民國109年12月19日起在「新樂園藝術空間 SLY art space」舉辦獨立影音計畫展《巢》,透過沉浸式投影場域循環展示影像作品,試圖創造情感流動的景象,提出感知自身情緒的重要性。109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眾人的生活節奏,更使藝術創作者陷入嚴峻的考驗。「今年是我們第一次驚覺,原來有一天我們可能會失去舞台。」團隊成員、計畫主持人周玥表示,疫情導致人們的焦慮與不安感攀升,卻無處抒發。因此,煙花宇宙團隊打造能承接負面能量的環境,讓觀眾得以在此暫時放下對未來的焦慮,迎接新的一年。 投影畫面不僅會出現在裝置上,透過四周牆面與地板的反射,將整個空間塑造成沉浸式環境。 圖/煙花宇宙提供展場以「巢」為意象,煙花宇宙團隊將一片片的透明壓克力版,平行或垂直交錯排列,構築出宛如巢穴的沉浸式場域。壓克力板將色彩斑斕的投影畫面反覆交疊,形成全新的樣貌,抑或分割成碎片狀圖形,散落於空間的每個角落。藉由影像不斷重組及解構的過程,呈現情緒與記憶流動的形象。策展團隊成員蔡寧補充,巢的形狀也表達安定的狀態,如同鳥類利用樹枝拼湊的家,使觀眾得以在空間中覓得安全感。 交互排列的透明壓克力版將投影畫面重新分割與解構成細小的圖形,製造彷彿夢境般碎裂的情景。 圖/陳嘉怡攝觀眾逆光穿梭於影像之間,投影與人體虛實交錯,彷彿他們也是展覽的一部分。團隊成員、實踐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生葉長奇解釋,展覽分別演繹三個不同的情緒階段,透過強烈的色彩與線條製造壓迫感,建構出自我不斷接收外在壓力的場景;黑白畫面一閃一滅,則呈現情緒潰堤時,人會感覺到自身從現實中抽離的狀態;最後,影像色調回歸柔和,象徵大眾選擇坦然面對負面情緒,感官從緊迫到放鬆,尋回失去的安定感。 團隊成員希望打造可重複利用的媒體裝置,因此展間中的壓克力板均可被拆解回元件狀態,以利下次使用。 圖/陳嘉怡攝展覽中的音像設計皆忠實反映創作者的經歷與感受。周玥回憶,他有天突然在路上恐慌症發作,才發現自己從未坦然面對家人離世的負面情緒。他認為,現代人為迎合生活環境,不敢承認或正視內在的不舒服,導致無法從負面情緒中釋懷。他說:「有時候承認自己的難過很重要。」 展覽空間融合音樂與影像設計,使觀眾從視覺與聽覺的感官體驗中,覓得沉澱心情的效果。 圖/陳嘉怡攝絢爛奪目的光影照耀整面黑牆與壓克力裝置,為空間注入一股溫暖能量。觀展民眾林昇融表示,隨著影像與音樂的流轉,煩躁的心情亦逐漸回歸沉靜。此外,團隊不僅希望打造沉澱心情的空間,也盼望觀眾直接與影像對話。因此,他們將於閉幕展舉辦「負能量大會」,邀請觀眾寫下代表今年心情的文字,並將筆跡投射在壓克力裝置上,藉由影像抒解憂鬱與憤怒。周玥提及,希望觀眾透過宣洩負能量的方式,結束這不尋常的一年,並從中獲得能量,「願我們在風浪中仍能找回平靜。」
藉外星人觀看科技社會 《地球站》揭自媒體怪象
藝文
第1741期
藉外星人觀看科技社會 《地球站》揭自媒體怪象
2020-12-23
【記者石學儒台北報導】陣陣的馬達聲響起,影像中的人正在剃掉自己的長髮,再用藍、白色的顏料暈染胸部以上的皮膚,成為「外星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學生沈思坦於11日起在髮廊「()藝文沙龍」舉辦個展《地球站》,藉由刻板化的外星人形象,討論當代人與人的關係。展覽舉辦於髮廊的地下室,成為外星人的秘密基地。沈思坦說明,此次個展雖以外星人為主體,但討論核心依然是「人」,他欲描述眼中的科技與人產生的交互作用,「很多時候無法完全理解彼此的想法,那種意識上的隔閡,就很像對方是外星人,或我是外星人。」 展覽舉辦於髮廊的地下室,在一樓的髮廊也有許多與外星人有關的作品,暗示這裡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 圖/沈思坦提供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直播平台或YouTube等自媒體成為許多人展現自我的舞台,作品《好想變成外星人》以手機播出沈思坦剃光頭髮、眉毛,再將自己上色的儀式。他將社會對女性應具有的特徵退去,藉以展露自我。他在手機旁懸掛光柵板材質的相片,去「不符合」這個社會的審美價值,「這是一個嘗試,我想要逃脫這個社會,把我變成遠離這個社會的人。」沈思坦說明。觀展民眾Joyce(化名)說:「單看這件作品的結果衝擊不會那麼大,但錄像讓我可以慢慢看出一些他想講的故事。」 展出空間充滿冰冷的白光,策展人沈思坦透過巧思,營造人與人之間冰冷的關係,與分離的感覺。 圖/沈思坦提供現代人常於社群媒體上傳影像,作品《阿剛的一天》正是嘲諷此現象。沈思坦以常見的YouTuber影片為模型,記錄外星人觀察員模仿地球人一天的行程。影片結尾,主持人稱讚主角阿剛做得很好,而阿剛也予以回應:「這是我應該的。」影片除揭開人類被社會形塑的樣貌,也說明人類在影片中展露自我已成為現代社會化的範疇。觀展民眾徐敏碩說:「他用一種能與一般大眾溝通的方式,用另一個角度去講這件事情。」 《阿剛的一天》以YouTube為模型,但作品中的角色始終沈默,僅以字幕讓觀眾了解影片內容。 圖/沈思坦提供銀灰色的柱體矗立在展間,走近後可看見如行星般的小球漂浮於半空中,作品《S星球初登場》以木球仿製的彈力球置於柱狀裝置上的凹槽,並利用凹面鏡的反射原理,讓球投影在柱體上方,像是一顆真實的星球漂浮在半空。沈思坦解釋,他利用簡單的光學原理,投影出一顆像星球的球體,說明人們經常端看表面即認定事實。同時,沈思坦也暗示,在網路時代中,使用者失去辨識資訊是否真實的能力。 《S星球初登場》以木球仿製的彈力球放置於金屬柱體上的凹槽,以光學原理讓球體看似漂浮在金屬柱體上。 圖/沈思坦提供碩大的螢幕投影出藍色外星人的臉龐,他用貓眼般的瞳孔緊盯前方,但他同時又被觀展民眾看見。作品《觀察員》除試圖塑造日新月異的科技下,現代人透過社群媒體緊盯他人的生活且渴望被看見的樣貌,也呼應沈思坦欲討論的人際關係。他表示,科技使人際關係變得模糊,就好像與外星人溝通,使人產生分離與不適應感,讓不善科技的他感到生不逢時。 策展人沈思坦以巨大的外星人投影在牆上,營造外星人監看整個展場的意象,以此隱喻現代社會人被看的慾望。 圖/沈思坦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