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機具持續運轉 「循環」再現捷克農村生活感受
藝文
第1735期
機具持續運轉 「循環」再現捷克農村生活感受
焦點
2020-11-04
【記者蕭淳云綜合報導】捲軸上的羊毛「喀啦喀啦」地向前捲動,四周的圖騰則在手把轉動之際幽微地透著亮光。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陳宇如與捷克藝術家西蒙.塔蘭達(Šimon Talanda)共同創作互動式作品「持續運行保持旋轉及循環的持續運行」,參展《真實世界》於10月30日起在「藝大藝術聚落」展出。藉由人工轉動機具的旋轉意象,呈現生生不息的流動能量。 步入展場,感測器啟動牆上的捲線軸,軸上的羊毛緩緩向前滾動的同時,捲線軸右側的螢幕隨即亮起。畫面中的一雙手不斷地轉動捲線機,毛線截斷在螢幕邊際,視覺上彷彿接續捲線軸上的羊毛線條。「旋轉循環」的概念來自陳宇如在捷克交換期間,受到郊區農場「復興自然,探尋古法」的啟發。從手搖玉米脫粒機、羊毛紡紗機到日復一日的四季變化,生生不息的狀態讓他開始關注,並以此創作。 羊毛線在木製卷軸上無止盡的滾動,暗示作品核心的「循環、旋轉」概念。 圖/蕭淳云攝沒有光照的展場需靠手動轉動發電機,四周的圖騰才會閃爍微光。陳宇如解釋,希望讓觀展民眾付出勞動參與,他強調:「(觀展民眾)在展覽中往往擔任被動的觀看者,展覽都已經主動呈現好了,我想要打破這個想法。」牆上的毛線圖騰,各象徵印度教分支毗濕奴派的靈魂載體階層,從最低階層的「魚」,到能夠脫離物質束縛、解放靈魂的人類。塔蘭達擷取各層級意象後,陳宇如則以毛線纏繞出植物、螞蟻、蛇、鶴、牛等圖案,並將他們順序、逆序排列,呼應生生不息的循環概念。 受到捷克郊區農場「極簡」的生活理念影響,在此次作品,陳宇如與塔蘭達多以自然、有機的媒材創作,如木製卷軸及毛線圖像。異於市面上機器生產的毛線多呈現粗細相當、整齊規律的生硬狀態,他們使用當地手工紡織的羊毛線製作牆上的圖騰,手紡的毛線因不同的轉動力度帶有自然的粗細變化。陳宇如提及,原先規劃在展間呈現紡紗機器,但考量素材運送來台將耗損碳能源,於是改用之前在農場錄製的捲線影像。同時,他們也盡量在創作過程中減少使用金屬零件。 陳宇如在捷克交換期間結識當地藝術家,進而促成此次合作。展間結合影像、毛線、木製裝置呈現旋轉概念。 圖/蕭淳云攝隨著觀展民眾走入展間,寧靜的氛圍彷彿瞬間甦醒,被啟動的紡紗機開始無止盡地運作。觀展民眾韓一瑄認為,現場的影像及裝置持續傳遞能量,「雖然使用的是現代發電機,卻讓我覺得像是從前碾米或是磨製藥草的感覺,不斷地重複與循環,是很好的體驗。」《真實世界》展覽執行陳彥伶則提到,此件作品闡述捷克傳統農村盡可能減少使用工業產製的生活,這種討論「本質」的創作,對學院體系訓練出來的他們來說是滿有趣的挑戰。 展間多使用有機、自然的材質創作,陳宇如希望盡量減少作品中的工業感,以扣合捷克農村的極簡風格。 圖/陳宇如提供陳宇如和塔蘭達在捷克時便開始構思作品,兩人希望將農場的生活感受融入創作,陳宇如回憶,過去在農場的每個早晨,他都會走進田裡看日出,天空隱約浮現橘紅色的太陽,光照提供能量使作物生生不息。他有感而發地表示,就像人工轉動發電機累積的能量,「作物生長、收成、回歸土壤的過程,正是大地循環的能量。」
捷克集會籲和平 盼喚醒民主記憶
國際
第1638期
捷克集會籲和平 盼喚醒民主記憶
2016-11-23
【記者林于蘅綜合報導】為紀念過去的捷克斯洛伐克爭取自由與民主的歷史,捷克人民於17日將鬧鐘撥到下午7時30分發出提醒聲,要用鬧鈴喚醒社會的民主化歷史記憶,以慶祝「天鵝絨革命紀念日」和「世界學生日」。世界學生日起源在西元1939年,當時德國軍隊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包含布拉格查理大學(Univerzita Karlova v Praze)在內等多所大學的學生和教師在布拉格遊行示威、對抗外來政權,卻遭到德國法西斯軍隊鎮壓,其中布大九名學生和兩位教授因此喪命,其它學生也遭到掃射和監禁。為了紀念反法西斯的學生運動,追求和平、民主和自由的過程,將每年的11月17日訂定為世界學生日,各地學生都會舉行集會呼籲反戰。而1989年的天鵝絨革命,對比於血腥暴力革命,是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暴力衝突便實現政權更迭的民主化革命,而事發那天恰好也是象徵和平反戰的世界學生日。這兩個節日都是為了讓捷克人民緬懷自由民主化的歷史,同時提醒大學生要秉持著關心社會的態度。在17日晚間同一時刻,不論是大街小巷或是學生宿舍區都響起手機或是鬧鐘的「提醒聲」,象徵性地警惕著捷克人民莫忘前人努力的歷史,塑造今日的民主與自由。布拉格捷克理工大學(České vysoké učení technické v Praze, ČVUT)的學生彼得.丹達(Petr Danda)說:「這個事件只是20世紀醜陋的歷史之一,像是中國的天安門事件和台灣的二二八事件。」他認為,過去的天鵝絨革命所帶來的民主其實並不完整,而現在的天鵝絨革命紀念日正是為了警醒人們應持續關心社會。帕拉茨基大學(Palacký University, Olomouc)的台灣留學生柯芝宇相當肯定這個活動帶來的啟發,她認為雖然僅是手機鬧鈴的提醒,但人們在氛圍的感染下的確會因此回溯歷史,「懂得思考現有制度或政治社會上的不正當、不正義,將帶領著人類不停前進。」
演員化身孤島   聚散映人際互動
藝文
第1631期
演員化身孤島 聚散映人際互動
2016-10-05
【記者李恩台北報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學生及講師譚天1日於台藝大戲劇系實驗劇場演出戲劇作品《島An Island》,融合舞蹈及戲劇描繪人心的孤獨,以及對外界連結的渴望,探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 《島》為國立台藝大戲劇系學生及講師譚天的戲劇作品。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提供《島》以舞蹈貫穿全戲,並以藍、綠、土黃三種顏色妝點服裝,呈現島嶼藍天、綠地以及土壤的視覺意象;演員們也隨著海浪的背景音樂擺動及收放手腳,完整詮釋島嶼盎然的生命力。戲劇進行過程中,演員們每一次的肢體接觸,都代表每一座「孤島」的相遇,然而伴隨而來的卻是分離,聚離之間反映人與人的相處模式。劇的末端,演員們紛紛褪去衣物,蛻變為一座座的「島」,成為獨立的個體,最終在人際的連結中發現真實的自我。「在捷克的演出就像個青少年一樣,充滿很多刺,帶有著許多不確定性,仍需要更多的修補。」身兼編劇及演員的譚天表示,相較於在捷克的首演,接受許多當地表演者的評論及建言,回到家鄉重新詮釋劇作也讓他有了新的啟發,探討人際關係的面向也著墨更深。西元2015年《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公開的敘利亞小男孩死後被沖上岸的照片,標題寫著「如果這都不能改變歐洲對難民的態度,那什麼才可以?」譚天看過後認為,躺在岸邊的小男孩,雖然引起世界悲憫的哀痛,但小男孩卻感受不到,只能像個無法與外界連結的孤島,任由海浪沖刷著,也因此帶給他「島」的意象概念。 演員以肢體展現島嶼生命力。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提供譚天也認為,舞蹈所展現的不只是藝術,更是一個故事,因此在《島》中,演員們以肢體的擺動取代傳統的戲劇表現手法,超越口語的表達意境,而學生們從捷克首演到台灣重新演出的過程中,也逐漸從被老師帶領的身分,成為與他一同演戲的優秀表演者。演員台藝大戲劇系學生張尹劭表示,回到台灣演出時,大家的默契及對彼此的信任感都有進步。同為演員的台藝大戲劇系學生黃偉翔則說:「不同於捷克的演出,我們想表達的不只是介紹台灣,而是展現出一個人心療癒的過程。」觀眾國立海洋大學運輸科學系學生賴仕杰表示,看完演員們詮釋的飄島後,他體悟到生存之際仍需保有對人生的熱忱;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學生鄭晴云則表示,對演員們以肢體動作配合著海浪拍打聲流動,由此展現島嶼相聚分離感的場景感到印象深刻。 以靈感來源「敘利亞男孩死後靜躺於沙岸」做開場對白。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提供此劇於4月時獲「2016捷克國際戲劇院校藝術節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Theatre Schools) 」邀約於捷克首次演出,該藝術節特約評論家洪扎・紐格伯爾(Honza Neugebauer)對此劇也於「2016捷克國際戲劇院校藝術節導覽」中表示,導演以豐富的象徵符號,帶給來自不同文化的觀眾多重意涵的解讀方式。獨特的海島意象讓大多處於內陸歐洲國家的觀眾,能以戲劇角度認識台灣。 《島》4月獲「2016捷克國際戲劇院校藝術節」邀請於捷克演出,展現台灣島嶼意象。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提供 全體表演者於演出結束時謝幕。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