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專欄】大馬僑生數量逐年下降 政府拋政策吸海外學子
校園
第1716期
【專欄】大馬僑生數量逐年下降 政府拋政策吸海外學子
2019-12-04
【記者朱姰霖綜合報導】自民國105年起,政府開始實行新南向政策,促進台灣與東南亞國家在經濟、貿易、教育及人才等方面的雙向交流,不少當地學生選擇到台就讀大學。據教育部最新僑生及港澳生人數概況統計,107學年度東南亞僑生總數共1萬2083人,創下新高,然而僑生總人數最高的馬來西亞籍學生,新生人數卻一年比一年減少,該學年度更達歷年新低,僅有1925人。「你寧願去台灣也不考慮中國嗎?」馬來西亞華人紀日婷的母親,在他選擇大學時這樣詢問。目前在中國傳媒大學,修讀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紀日婷,回憶選校過程,他表示,父母要求他以大學文憑的價值與未來就業前景作為考量標準,「他們認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全球前三,我到當地升學,可以增加競爭力。」紀日婷最終考量系所出路,選擇至中國就讀。他分析,大馬民眾對中國電視節目的關注度較高,且台灣電視節目與中國製作相比,後者資源較為充足。紀日婷也補充,中國提供豐富的獎學金給大馬學子,也成為部分學生就讀原因之一。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學生、大馬僑生劉嘉煇持不同看法,他表示,台灣的學術、言論自由較具吸引力,且台灣培養學生批判思維的方式,教會他以多元角度梳理事件脈絡,了解事件發生對不同層面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學生、大馬僑生廖明威也認同,他提到,在台灣發表論文無須經過言論審查,若想研究中國近代史,限制會較中國少。不過廖明威也指出,因中國各大學積極搶學生,也間接影響台灣大學招收大馬僑生新生入學。 兩位台灣同學與馬來西亞僑生(中)相約在圖書館,提前做好準備,討論之後期末報告內容,在國立政治大學這樣的互動並不少見。 圖/朱姰霖攝針對大馬僑生人數減少,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說明,107年大馬在學僑生人數較106年小幅減少,主要是受各國地區普遍少子化影響,此外各國大學積極招募國際學生也是原因之一,政大副校長王文杰指出,政大大馬僑生新生入學人數近年確實在減少,除了因中國提供優惠的獎學金吸引大馬學生以外,部分大馬學生也會選擇到澳洲、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留學,台灣不再是他們升學的選擇之一。為了吸引更多大馬學子,教育部提供獎學金、強化對境外生的照顧、補助大專校院辦理相關輔導活動,並赴海外舉辦台灣高等教育展,宣傳留學台灣的優勢。政大教務處綜合業務組、負責招收國際學生的一級行政專員王舒嫺表示,自101學年度起,政大辦理僑生學士班單獨招生,每年會規劃到馬來西亞八到十所中學(高中)與校長、老師及學生交流。而為避免大馬僑生人數下滑,教務處也建議校方未來提供境外生全額獎學金或減免學雜費,並期望政大大馬僑生回母國時,能分享其在學校就讀經驗,為學弟妹解惑,進而提升其就讀意願。
高等教育向南進 東南亞科系學生何去何從?
專題
第1699期
高等教育向南進 東南亞科系學生何去何從?
2019-04-17
【專題記者李昕芸、倪旻勤、邱于瑄、陳韻如、王昱翔綜合報導】近年來,投資東南亞國家成為不少台商的熱門選項,食品業、電子業看準東南亞國家發展潛力,紛紛進駐投資。根據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統計,光於「新南向政策」成立前一年(2015年),我國就挹注超過860億新台幣於東南亞國家,其中又以越南為大宗,投資金額超過450億。2009年至2017年,赴海外工作者增7萬4千人,其中又以東南亞增加3萬2千人最多。面對深藏發展潛力的東南亞國家,2016年政府啟動新南向政策,期望能藉由經濟貿易、人才交流,開創更多台灣與東南亞各國的合作機會。有了政府支持,更多台商跟進這股新南向風潮。不少大專院校也注意到新南向潛在的人才需求,陸續開設東南亞相關系所,期望培養更多經貿人才至東南亞工作。然而,這些人才真的是當地企業所需要的嗎?台商缺乏語言人才   東南亞系台生非首選台商投入東南亞市場時,期望雇用多重語言人才,幫助台商在當地落地生根。行銷公司BizBox Vietnam執行長林奐呈發現,在協助台灣電子商務進入越南市場時,台商擔憂無處可尋精通中文與越南語的人才。林奐呈說:「這個供給真的太少了,可是大家都有這樣的需求。」若台商缺少熟悉中、越語的人力,較難突破越南內需市場。若以東南亞創業來說,越南寶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深管理師陳宛嫺認為,必須找到語言人才協助創業者,「因為所有的情況都是由你去接洽,如果語言不通很容易做生意踩到地雷。」林奐呈也分享,最初在越南創業經營電商,因為不熟悉越南語,經常需透過秘書與當地人交流。溝通過程中難免效率不彰,或有語意上的出入,導致投資吃悶虧。然而,在尋找語言人才時,許多經營者偏好雇用精熟中英文的當地人。林奐呈說明,公司除了他以外,全是越南人。因為台商需要同時懂當地語言與商業市場的員工,幫助他了解該地市場動態,「我相信台灣人再怎麼樣都不會比越南人懂越南市場啊。」柬埔寨科技公司職員林翠珊也提到,近年華人公司在東南亞國家迅速擴張,因此當地人才多半熟悉中英文,「不需要從國外請會當地語言的人,而是請當地能通中文或英文的人。」 張建凱在越南開設黑糖珍珠鮮奶店,雇用的員工皆為越南人。 圖/張建凱提供當地人與台灣人的薪資也有所差異,以越南為例,綜合各地區,最高基本月薪僅有418萬越盾(新台幣約5567元)。在越南創業<b>Giản飲料店的老闆張建凱指出,越南人時薪換算新台幣僅20元,而他花30元就能雇用到會說英文的員工,如此一來便大幅減低人力成本,因此經營者多半偏好雇用當地人。陳宛嫺也點出,因東南亞國家勞動力成本低,企業多雇用當地人應付語言人才需求,「請當地翻譯和懂當地語言的外派台幹相比,一定是翻譯的成本比較便宜。」林翠珊也說:「雖然會錄用會東南亞語系的人員,不過其實和語言沒有太強烈的關係。」台商多半看重外派人員的專業能力,期望其能運用商業專才替企業打理東南亞市場,而語言並非工作必備條件。部分公司為了協助外派人員更快熟悉當地生活,會安排語言課程,學習基礎發音、工廠術語、生活用語等。陳宛嫺憶起外派到越南前,公司安排兩個月語言培訓,「雖然在正式場合比較無法流利應答,但是餐敘或是輕鬆的交流上,還是多少能與越南人簡單溝通。」然而,多數外派人員的工作環境仍以中英文為主,不需特別學習東南亞語言,林翠珊坦言道:「到柬埔寨前我不會當地語言,現在也還是不會。」東南亞系所課程規劃不完善 應培養第二專長 政大在2017年成立東南亞學程,以越南語為課程主要語言。 圖/陳韻如攝隨著東南亞市場擴大、台商增加,多所大專院校陸續成立東南亞相關學系,如2012年時,國立高雄大學開設的東亞語文學系就設有越語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在2014年也開辦東南亞學系。時序拉至2016年,新南向政策上路後,教育部推動教育新南向政策,更祭出補助鼓勵大專院校辦理相關學分學程。如在語言教學上,大專院校只要開設新南向國家的語言課程,且修課人數達20人以上,教育部就補助十萬元。期望建立新南向國家經貿、區域文化人才資料庫。目前全台共有五所大專院校辦理具學士學位的相關科系,其中暨大東南亞學系、長榮大學東南亞文化與產業學士學位學程、環球科技大學東南亞經貿與數位金融管理學士學位學程,非以語言為重,主要培育文化、經貿等人才;高大東亞語文學系越語組、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語言與文化學士學位學程則以語言課程為主。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張上冠在擔任政大外語學院院長時,積極推動東南亞語學分學程成立。他表示,東南亞的台灣商業人才極為缺乏,應該由台灣的大專院校訓練相關人才,「先從語言的教學開始。」張上冠認為,以語言課程為主、文化為輔,能使學生深入理解東南亞文化與文明的脈絡及發展,日後建立在東南亞經商的能力會較為容易。然而,張上冠坦言道:「你說靠語言吃飯來講當然是不夠,最起碼要會兩種外語,然後雙專長。」他表示,考量未來就業需求,單學習一種語言並不足夠。政大東南亞學程學會會長林瑋祺指出,系上課程規劃仍不完善,語言課程的學分數和其他外語科系相較,少了許多。不過,政大東南亞學程主任阮若缺對此相當樂觀,認為學生都非常有想法,且因學程目前可選修的課程較少,會間接促使學生雙主修或輔系,「你無形之中,就有另一個專長呀。」事實上,不以語言課程為主的東南亞科系也存有其他問題,暨大東南亞學系學生林芯瑜表示,系上課程內容太廣,因此多數學生都會選修其他學程或雙輔系,且因語言課程不多,若想精通語言,還得花錢到線上語言交換平台上更多語言課程。<b>學海築夢助學生實習 仍缺少語言練習機會為補足所學不足,許多學生提及希望能到東南亞國家的業界實習,暨大東南亞學系學生楊秉翰認為,沒有親自到當地實戰,無法有效地應用所學。林奐呈也以過往招募人才的經驗建議台灣學生說:「你一定要在大學的時候來實習,或是當交換學生半年、一年。」「因為我們系沒有和國外簽實習,所以都得自己找機會投履歷。」林芯瑜表示,希望學校能與台商合作,增加學生出外實習的機會。林瑋祺也談及,目前政大東南亞學程並無像他系有寒暑期實習,甚至也沒有院級或系級交換機會,學生需與全校學生競爭校級名額。 學海築夢的實習單位多為台商公司,因此帶領學生的幹部多會中文,學生並無語言問題。 圖/廖偉翔提供為增進南向交流和學習,教育部自2017年起推動「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補助台灣大學生前往新南向十八國機構實習,首年便補助849名學生前往新南向國家。曾利用該計畫前往越南台商實習、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班學生廖偉翔說:「學校要找公司的話,都會找台資的,因為這樣子你溝通比較方便。」他說明,申請實習的門檻其實不高,也不太需要使用當地語言。儘管學生能依各自專業前往不同的產業實習,但因產業環境不同,可能導致學生缺少練習東南亞語言的機會。廖偉翔說明,兩個月的實習中,他在三個食品生產線工作,不過公司幹部指導實習生時多使用中文,較難練習越南語。同樣利用過此計畫的樹德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學生李國彰提到,他當時在越南台資食品公司實習,在生產線的工作溝通方式以比手畫腳為主,辦公室中與越南同事也多用英文,真正使用到越南語的機會不多。<b>缺乏人才需求評估 東南亞科系如何往下走?縱然東南亞相關學系隨台商投資逐漸設立,但所學內容卻可能產生學用落差。林奐呈解釋,學校學習的「標準語」不僅在日常生活中難以使用,也無法應用於商業用語。楊秉翰也提及,比起語言,企業更需要專業能力。其實回溯至2016年,國家發展委員會便曾在《經濟研究》第16期指出,「各校即使開設東南亞語文及文化相關課程,也可能乏人問津,或畢業後學非所用。」「(人才需求評估)是教育部應該要去做的,這樣才能在我們國家外語教育中,不會做過多的投資。」張上冠批評,教育部應針對東南亞相關產業進行人才需求數評估,以免大學盲目投入資源設立學系,導致供過於求。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表示,部會工作僅著重於學生培育,統計東南亞語人才需求則屬市場就業範疇,部會並無相關資料。因此,至今仍缺乏對東南亞文化、語言人才需求的評估或統計,導致相關學系仍有許多未定數。 政大東南亞學程的初級越南語課程就以全越語教學,期望培養學生扎實的語言能力。 圖/陳韻如攝對於台商目前多半表示不需要台灣的東南亞語人才,張上冠說:「如果真的要深入國家、深入民間、深入了解文化,單靠英文是絕對不可能的。」阮若缺也指出,由於台商才剛起步,所以還沒有對東南亞語人才的迫切需求,但長期下來,仍舊需要大學培育的相關專業人才。阮若缺提醒說:「如果(教育)沒有遠見,等到臨時抱佛腳,都來不及了。」「隨著公司發展時間拉長、規模擴大,會漸漸需要更多懂當地語言的台灣人才轉移,才能長久發展。」陳宛嫺表示,雖然目前還不需大量台灣東南亞語人才,但以長期發展來說,在地化人才有其必要。儘管台灣人在語言能力上較東南亞人劣勢,雇用成本也較高,林奐呈還是正面鼓勵,台灣人擁有文化接近性、信任感與工作能力等優勢,只要足夠熟悉當地產業生態和語言,仍具有競爭力。
赴南島尋根 「蘭後」反思在台新住民文化認同
藝文
第1668期
赴南島尋根 「蘭後」反思在台新住民文化認同
2017-12-06
【記者徐安萱綜合報導】「2017第二屆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11月27日舉行決審會,玄奘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蘭後」團隊,以「台灣、蘭嶼、菲律賓尋根之旅」獲得優勝。成員鄒佳晶從自身新住民第二代的身份出發,帶領蘭嶼達悟族人到菲律賓巴丹島文化尋根,並用影像記錄文化的衝擊與融合。「想來蘭嶼,還要看老天爺願不願意讓你到這座美麗的小島。」蘭後團隊抵達蘭嶼時,正好遇上傾盆大雨,儘管頭髮、眼鏡都被雨水浸濕,鄒佳晶表示,成員們急忙著保護器材、繼續進行拍攝。終年潮濕多雨的蘭嶼,是全台灣日照時數最少的地區之一,而艷陽高照時就是男人出海捕魚、女人下田的日子。 鄒佳晶從自身新住民第二代的身份出發,帶領蘭嶼達悟族人到菲律賓巴丹島文化尋根,並用影像記錄文化的衝擊與融合。 圖/蘭後提供蘭後團隊用影像記錄蘭嶼人民恬淡樸實的生活,maran(叔叔)一早就扛著兩條大魚回家, kamnan(阿姨)在一旁幫忙;或頂著烈日在地瓜田工作,休息時刻享用著蘭嶼的主食地瓜和芋頭,對達悟族人民來說家常便飯的小事,對蘭後團隊卻是特別的經驗。成員林采璇表示,跨出自己的生活圈是很棒的經驗與挑戰。 鄒佳晶運用菲律賓語夾雜國語和當地人進行語言交流,也結交了許多朋友,甚至當地居民將他當作家人看待。 圖/蘭後提供成員陳榕佳表示,蘭嶼的純樸與友善是讓人親近、溫暖的,「在蘭嶼不用害怕東西放在路邊被偷,更不用擔心會被用異樣眼光看待。」林采璇表示,從人的名字、稱呼、問候、關係,都可見很深的文化內涵。重視傳統觀念的蘭嶼,濃厚的人情味不僅存在人與人之間,更包含對環境的感恩與珍惜,「我覺得那是台灣人該學習的」。 發現達悟族語跟菲律賓語相似,讓鄒佳晶勇於說出自己新住民二代的身份,進而反思新住民在台灣遇到的問題。 圖/蘭後提供鄒佳晶的母親是從菲律賓嫁到台灣的新住民,由於大眾對於新住民的刻板印象與異樣眼光,成長的過程中他總是害怕暴露自己「較特別」的身份,甚至感到自卑。他表示,從小就會講菲律賓的母語他加祿語(Tagalog)。直到去年,蘭後團隊駐點蘭嶼進行蘭花復育的田野調查,他發現達悟族的族語與菲律賓語極為相似。尋訪當地耆老才得知,相傳達悟族是從菲律賓北部的巴丹群島移居蘭嶼,因此語言、文化都很相近。&nbsp;從歷史文獻、文化遺留,都顯示蘭嶼與巴丹島的歷史淵源密切,但兩地在行政上卻被劃分成兩個不同的國家治理。曾經踏上巴丹島尋根的長者對鄒佳晶說:「你就是我們的家人啊!」鄒佳晶表示,在蘭嶼遇到很多熱心的朋友,他們總說很想回去看看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方。&nbsp;為了幫助更多蘭嶼青年認同自己的文化,鄒佳晶決定帶著這些新朋友前往巴丹島尋根。這趟菲律賓尋根之旅,不僅讓他踏上母親的故鄉,產生對菲律賓血緣的連結,他也希望透過尋根讓原住民朋友繼續保存蘭嶼的傳統文化,「蘭嶼,對我們來說是最像家的地方」。&nbsp;鄒佳晶表示,他在蘭嶼獲得文化上的認同、歸屬,更反思新住民二代的身份,關心新住民政策。因應東南亞國家協會逐漸崛起,「新南向政策」以新住民二代為根基。印尼新住民二代、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邱郁晴表示,從小沒有學印尼語,對文化也沒有特別了解,覺得滿可惜。泰國新住民二代的李永傑則表示,雖然自己不會說泰語,但透過縣市政府舉辦的新住民交流活動,對泰國文化大抵上還是有概念。&nbsp;鄒佳晶說:「飽受歧視的新住民二代缺乏自我文化認同、文化底蘊,要怎麼傳承新住民的文化或是語言?」透過前往蘭嶼以及尋根計畫,他表示,這個經驗讓他深深體會到蘭嶼文化的獨特性及兼容並蓄,跨越了族群、國家的界線。
外語導遊不足  政府擬將考試回歸觀光局
生活
影音
第1666期
外語導遊不足 政府擬將考試回歸觀光局
2017-11-23
【記者陳潔慧、柯宜妤、林曉榆綜合報導】根據觀光局統計,近十年,來台旅客數量快速成長,光是2016年就高達一千萬人次,比十年前增加近七百萬人。但由考選部舉辦的導遊考試,一年只舉辦一次,加上題目艱澀,造成導遊供不應求。因此,立委與業者提案,希望將導遊考試回歸觀光局主辦。世新大學觀光學系蘇柏瑄表示,觀光局更理解產業的脈動,應較能即時因應旅遊業需求。近日,立法院初審通過《發展觀光條例》修正草案,若修正案順利通過,明年將是最後一次導遊國考。政府近年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使得東南亞來台遊客數成長至少一倍,但比起大幅增加的旅客,東南亞語導遊人數卻相對稀少。以越南為例,導遊與遊客數比例為1:8000,根本無法應付觀光產業的需求。另外,導遊考試含有大量專有名詞,及兩岸關係的條文與發展,儘管東南亞新住民擁有母語優勢,仍難以通過導遊國考。新竹縣新住民文化民俗技藝推展協會理事長范美蓉表示,法律規定等較文言的用詞不易理解,許多新住民考五、六次才考得上,但以母語帶團,他們其實有自信能做得很好。儘管許多質疑國考務實程度的聲音,仍有部分人肯定考選部的專業性,對觀光局重行銷的選材標準抱有疑慮。世新觀光系黃躍雯教授便指出,若是在現有制度下,讓觀光局參與設計考題和訓練,也許能改善目前考用不合一、題目冷僻的問題。台灣越藝傳承協會執行秘書阮氏眉也認為,考試勢必得嚴格,「擔任導遊就是代表台灣來推廣台灣的文化。」為改善導遊考選制度的缺失,政府應廣納多方意見,權衡題目的專業性與實用性,但當務之急恐怕是決定承辦考試的單位,才不會讓懷抱導遊夢的學子們無所適從。https://youtu.be/JoFw0g_k2ro
國旅卡新制救陸客缺口?學者籲觀光多元發展
生活
專題
第1644期
國旅卡新制救陸客缺口?學者籲觀光多元發展
焦點
2017-03-15
【專題記者鄭順祥、江殷年、龐家姍、顏麗家、薛若儀、吳旻蓁綜合報導】行政院為降低陸客減少對台灣觀光業造成的衝擊,於民國105年12月通過「3.0版國民旅遊卡新制」,限制每人至少半數補助額(新台幣8000元)須用於觀光旅遊業。然而,此舉不但引起部分公務員反彈,專家也指出對提升外匯收入並無實質效益。隨陸客減少,政府應重新思考陸客為重的觀光形態,更須輔導相關產業轉型。 公務員救觀光?國旅卡新制用途受限惹議警官林先生,於公部門服務已30年有餘,歷經國旅卡從無到有,舊制到新制3.0。過去尚未有國旅卡的時代,公務員可針對當年度未休完特休請求發給「不休假薪資」,其性質近似於加班費,按規定,他可以申請超過3萬元的不休假獎金。後來因政府財政負擔沉重,轉而發放「國民旅遊卡」,強制公務員每年必須休假至少14天,並提供最多16000元休假補助。林先生因而表示,若可回歸未有國旅卡的時代,自然支持取消國旅卡。國民旅遊卡,以下簡稱國旅卡,首創於民國92年,為鼓勵公務員休假並刺激國內觀光景氣,政府發給每一位公務員「休假津貼」,年資滿三年以上的公務員就有一筆16000元的獎金,可用於國旅卡特約店家消費。國旅卡第一版時任觀光局長蘇成田表示,不但是刺激觀光,特別是要刺激周一到周五離峰時期的消費,但隨著多年演變,「原設計的初衷已經嚴重扭曲偏離。」根據數據統計,國旅卡最多消費在衣物,旅遊反而在少數。即使當初在國旅卡規定上設計了必須「異地、隔夜」的規定,仍然有許多規避方法,舉例而言,台北市的公務員到淡水晚上刷一次卡、隔日再刷一次卡就算是符合規定。因此民國105年12月行政院通過「3.0版國民旅遊卡新制」限縮國旅卡使用範圍,要求公務員的補助中至少8000元必須使用在國內團體旅遊或「台灣觀巴」旅遊產品,並進一步在三月新增自由行項目。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於記者會上指出這是回歸國旅卡的設立宗旨,且今年1月行政院發布政策說明,為因應陸客減少將推動國旅卡新制促進國內觀光。對此,蘇成田認為比起行政院去年11月挹注的3億元補助,預估產值近百億的國旅卡確實會更有幫助,但要完全解決陸客減少問題是不可能的。他進一步表示,「國旅卡制度的檢討修訂也不能跟陸客問題解決直接掛勾,它本來就到了應該好好檢討的階段」,因為沉痾多年的國旅卡已經走到沒有實質效益的地步。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陳家瑜也表示,對比一般民間自主意識的消費,「唯一政府手上有的東西就是國民旅遊卡。」因此政府運用國旅卡的消費限制,引導公務員刺激觀光產業。公務員沈小姐指出,國旅卡是政府為要振興經濟,要求公務人員外出旅遊刺激消費而設計的措施,公務員只是配合政府的政策,但政府在實施的力道和做法上是否須加以討論?例如去年政府一度傳出要求在陸客縮減「重災區」的花蓮、台東、嘉義等縣市消費,引發其他縣市和公務員反彈。大學行政人員吳玲慧表示,在舊制下,國旅卡多半是用在旅宿方面,所以新制對本身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因為能自由運用的錢變少了,卻可能會降低旅遊的欲望。觀光業過度依賴陸客市場 政府應輔導轉型因為中國禁奢令及限縮赴台旅團政策,民國105年陸客來台人數較前一年減少16%,但仍是外國旅客來台之冠,佔約32.8%。根據交通部觀光局《中華民國104年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顯示,外國旅客在台每人每日平均消費金額以中國和日本並列第一,約為277美元(約新台幣8587元),但兩國旅客的支出分配卻有所不同。陸客於購物費的支出佔52%;日客則只佔18%,且消費地點也不相同。蘇成田提到,日韓旅客旅遊目的地前三名為台北、台中、花蓮,以環島行程為主的陸客減少會造成其他縣市觀光收入銳減。 行政院曾在民國105年11月時要求國旅卡使用者至「陸客減少重災區」消費以提振市場,後因反彈聲浪不斷,於同年12月即取消。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委員黃正聰提到,為因應陸客減少問題,交通部觀光局於民國105年11月提出「因應陸客縮減衝擊國內旅遊措施」,政府挹注新台幣3億元,補助陸團旅行業,並帶來約14億元的商機;而國旅卡持有人數約50萬人,新政策的8000元配額等同補助觀光業40億元,衍生其他消費支出,帶來的商機其實不容小覷。陳家瑜則認為國人於國內旅遊並不會增加外匯收入,國旅卡的新政策「只是把左手的錢用到右手」,要增加GDP(國內生產毛額)及外匯收入還是得從國際旅客著手。政府新南向政策擴大開放免簽國,確實使東南亞旅客來台比例大幅上升,但東南科技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吳怡彥提醒,不能因東南亞旅客增加,就認定新南向政策能有效緩解陸客減少的問題。根據觀光局統計數據,民國104年到105年來台外國旅客中,東南亞旅客上升12.5%,陸客下降16%,但從實際旅客人數增減來看,東南亞旅客增加約22萬人次,而陸客卻減少了將近70萬人次,仍有不小差距。陳家瑜也提到,東南亞旅客來台行程天數少,消費鳳梨酥等低價產品,且多以北部為主要目的地。她建議政府除了積極開發多國客源,也應趁陸團銳減時期輔導旅遊業轉型,生產深度精緻的產品,吸引高端市場的消費者。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系系主任方文熙則認為,政府應檢討過去以陸客為主的政策是否合理,並開發多元市場。他舉出「film tourism(影視觀光)」作為建議,將在地景點置入偶像劇與電影,增加臺灣曝光率是最能夠發揮綜合效益的模式。然而影視觀光需要行政單位跨部會協調,對政府來說仍是一大挑戰。面對觀光市場轉型 學者提深度旅遊  因應開發多元市場的趨勢,吳怡彥提出觀察,「整體來說台灣跟我們周邊這些,所謂觀光大國比起來,事實上很多基礎部分做得不夠。」建議從硬體設施開始,如消弭語言的障礙、機場與大眾運輸工具無縫接軌,打造對外國觀光客友善的環境。除了加強硬體層面,觀光也應連結地方產業,打造深度、在地化的旅遊模式。黃正聰則認為應跳脫「行銷一個台灣」的思維,強調地方特色。他同時也是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的委員,他表示台灣觀光必然要發展在地化特色,未來政府也計畫組成北、中、南、東工作圈,希望各區發展屬於自己的地方特色,除了增加外國旅客來台的意願及次數,同時讓來台旅遊景點不再集中於台北,能夠擴展到全國。吳怡彥則提出建議,「事實上都市不缺觀光客,相對來說偏鄉很缺乏,如果觀光客能進入偏遠鄉鎮、部落,讓他們深度體驗當地文化,這對地方產業會有扎根跟長遠經濟價值。」陳家瑜更以日本為例,民國104年到105年台人至日本觀光約成長13%,而大部份觀光客對於日本的印象為街道整潔、交通方便、指標清楚且有中文對照,引發台人對於日本生活型態的嚮往,成為另一成功的文化行銷。「不用認為說觀光產品跟我們一般人生活是切割的,他就是平常生活的形式拿來做國際行銷。」她也認同台灣若能培養友善的觀光環境,輔以適當的國際行銷,拓展外國市場並非難事。中華民國觀光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何忠錦觀察,台灣常見的旅遊團偏重感官上的刺激,走馬看花的觀光方式,僅停留在體驗層面,他表示:「我們講旅遊動機,第一個是好奇,再來是體驗當地,體驗後如果能讓你感動,那個感動經濟就很可貴了。」吳怡彥則以原住民文化為例,「像是把原住民文化擺進九族文化村,那是擺出來的舞台,要認識真正原住民生活,應該進入原住民社區。」台灣觀光若要行銷國外,推廣地方性深度旅遊,讓觀光客融入當地生活,才能擴大旅行的價值。國旅卡新制固然能為觀光業帶來回春效果,但台灣若要擺脫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問題,勢必需要轉型,並更全面地改變觀光現況。轉型過程,中央和地方政府也能結合社區及業者合作發展多元、在地化的特色,不僅提升整體旅遊品質,更促進觀光永續發展。
學習人數增 生望補強東南亞語資源
校園
第1640期
學習人數增 生望補強東南亞語資源
2016-12-08
【記者李怡瑤綜合報導】新政府上任後推行新南向政策,鼓勵大專院校開設南向專業科系或學程,以強化東南亞語言及區域貿易人才。台商也與許多大學合作,透過海外參訪、校內徵才方式,積極延攬語言人才。儘管學生學習東南亞語的意願提高,但目前國內大學尚未有東南亞語學系,導致學生無法獲得更完善的學習環境。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生雷采翎表示,台大有許多學生想要修習東南亞語,但教室不足,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且教授印尼文和馬來文的老師是同一位,馬來文也是用印尼文的教材上課,顯示東南亞語方面的教學資源有待增加。當政府想要推廣東南亞語言,但學校資源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情況下,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學生蕭忠瑋認為應該鼓勵大學設外語中心、民間成立補習班等。另外,他也提到應先讓大眾看見學習東南亞語是有前景的,創造工作需求後再進而推廣東南亞文化,才能達到推廣目的。洞見台灣人才往東南亞發展的稀少現象,台商積極延攬大學人才,但具備東南亞語言能力的學生恐受限於經貿類型的工作,無法多方發展。正在修習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語文學分學程、中國文學系學生吳宗仁表示,本身學習越南文除了對越南文化有興趣外,也包含未來工作的考量。但他認為政府若只以商業產業工作為主要誘因,可能會影響無意從商的學生學習意願,導致社會無法培養多元的東南亞人才。政大韓國語文學系學生謝忠原表示,除了以工作誘因招生外,開設東南亞主題相關講座、利用媒體宣傳、鼓勵民眾與新移民互動都是很好的推廣方式,「我覺得如果開始對這塊有感情的話,那自然就會想去學習那個語言了。」學習東南亞語學生人數逐年上升,但台灣目前並沒有任何大學設立東南亞語學系。兼任台大、政大泰文課講師劉康定表示,政大作為外語資源最豐富的大學,應該率先成立東南亞語學系,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政大越南文兼任講師陳凰鳳表示,小語種有市場需求,但通常礙於經費問題無法順利推廣。如政大原先預計成立東南亞語文學系,但囿於經費不足而改為東南亞學士學程。現階段已通過教育部審核,然經費籌畫不易,若順利最快明年有望成立。另外,陳凰鳳也提到民間有越南籍講師,但礙於國立大學教師甄試門檻高,需有教育相關的學歷,因此許多越南籍講師通常只能在科技大學舉辦的額外課程任教。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