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育」教於樂 鳥類知識融入兒童玩具
新知
第1789期
「育」教於樂 鳥類知識融入兒童玩具
2023-12-13
【記者黎昕俞綜合報導】「現代人較不注重台灣動物保育,希望這個玩具可以提升小朋友對生態議題的認識。」樹德科技大學生活產品設計系助理教授傅首僖帶領學生韓欣亞、郭紓辰及賴建熙,研發出「臺灣野鳥平衡冒險」平衡木玩具。除訓練手眼協調能力,更希望培育孩童自小理解臺灣特有鳥類的保育觀念。此發明獲得「第八屆金趣咪獎—木育玩具創作競賽」第一名。 樹德科大產設系學生團隊將台灣特有鳥類畫成木塊,盼培育孩童保育觀念,並獲得「第八屆金趣咪獎—木育玩具創作競賽」第一名。 圖/團隊提供平衡木遊戲主要針對三至五歲學齡前兒童設計,因這時期的孩童正在發展手眼協調能力,也可以使其更了解台灣保育鳥類的相關知識。此外,產設系郭紓辰也補充,為讓兒童有在森林的臨場感,「我們特意將玩具基座製作成木幹的形狀,並以染色劑漆成木色。」就讀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的Yumi(化名)也提出看法,「鳥類木塊有經過磨邊處理,可以讓幼兒在遊戲過程中不易被戳傷,唯陪玩的人要注意別讓幼兒拿起來揮舞或敲打。」 作品「臺灣野鳥平衡冒險」由台灣八種保育鳥類的木塊及卡牌,加上仿製樹幹的基座和平衡台組成。 圖/團隊提供遊戲玩法是二至三人一組,猜拳決定抽牌順序,孩童必須練習辨認與卡牌上相同鳥種的木塊,並將其放在平衡台上,當平台掉落即結束遊戲。產設系學生韓欣亞表示,玩具使用年齡區間設定在三至五歲、尚未習字的幼童,「希望幼兒們透過成人講述卡牌上的鳥類保育知識,從中了解台灣保育的重要性。」然而,為突破遊戲方式過於簡單的問題,產設系學生郭紓辰也補充:「未來可以在平衡木台中間做出凹面設計,讓小朋友不能投機取巧,直接將木塊置於中間,增加遊戲難度。」 玩具為三至五歲的孩童設計,希望透過大人陪同及講述卡牌上知識,讓他們學到更多保育知識。 圖/團隊提供而為了讓畫上鳥圖案的木塊更貼近真實,團隊在台灣眾多保育鳥類中,特意選擇較常見的其中八種。並以體積大小區分為兩部份,盼讓玩家更認識本地鳥種的型態。體長平均落在25公分以下的鳥種,如五色鳥、冠羽畫眉等,團隊採用較小的木塊製成,另一部分則以知名的臺灣藍鵲、黑長尾雉為主,使用長寬皆較長的木塊製成。Yumi表示在面對非生活常接觸的事物時,若單靠大人講述或是以認識圖片等方式,對此年齡層的小朋友較為抽象且難於理解。因此他建議若要讓孩童以這個玩具作為認識鳥類的媒介,「可能會先需要帶著他們看影片或是觸摸類似的玩偶,並且在遊戲過程中,老師或家長再次介紹,才能加深他們的印象。」
美大學「蜂」保育 校園標章護生態多樣性
國際
第1756期
美大學「蜂」保育 校園標章護生態多樣性
2021-11-03
【記者陳謙綜合報導】「『美國蜜蜂校園標章』讓校園能夠更實際地保護蜜蜂,實現生物多樣性的理念。」俄亥俄大學(Ohio University)環境永續辦公室副主任山姆.克勞(Sam Crowl)說道。俄亥俄大學於10月20日宣佈通過「美國蜜蜂校園(Bee Campus USA)」審核,成為該標章的第126所合作學校,一同為蜜蜂生態保育而努力。 俄亥俄大學10月20日成為美國蜜蜂校園標章合作學校,期許能透過建立棲息地等作為保全蜜蜂生態。 圖/俄亥俄大學提供蜜蜂數量的多寡是影響生態與經濟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研究,全球有35%的農作生產需仰賴蜜蜂授粉,但蜜蜂數量卻從 2006 年起遞減,使得全球農作產量下滑。「美國蜜蜂校園」是薛西斯戈灰蝶協會(Xerces Society for Invertebrate Conservation)於2016年創立的蜜蜂生態保育標章,希望讓各大學加入保護蜜蜂的行列,並提供校方標準,讓其在保護授粉者、增加生物多樣性和減少農藥使用時能有所依循。薛西斯戈灰蝶協會保育生物學家茉莉.馬丁(Molly Martin)補充,為了證明大學具有保育蜜蜂的環境,校方除了必須增加校內蜜蜂棲地,更需開設相關課程,加深校內師生對蜜蜂的了解。 俄亥俄大學校內的授粉者花園,讓學生有機會進一步認識蜜蜂生態。 圖/俄亥俄大學提供克勞解釋,申請過程中,校方透過種植原生植物、劃設自然保護區等措施建立蜜蜂棲息地,在達到標章標準的同時增加生物多樣性。學生李奇威.休斯頓.庫克(Ridgway Huston Cook)分享,平時在校內的自然保育區、授粉者花園都可以看到蜜蜂的蹤跡,他很高興學校付諸實際行動改善生態。庫克補充,學生在保育生態之餘也能學習蜜蜂的相關知識,「這就是大學的意義,經驗和知識的結合。」 俄亥俄大學校內所放置的蜂箱上寫著「歡迎授粉者」字樣,希望讓蜜蜂在人來人往的校園內也能順利繁衍。 圖/俄亥俄大學提供具有豐富養蜂經驗的蜂農黃培堯認為,近幾年蜜蜂數量驟減可能是農藥所造成。蜜蜂只要不慎接觸到被噴灑農藥的作物,就有可能中毒死亡,因此減少農藥的使用對復育蜜蜂生態來說十分重要。他也提到,人們之所以恐懼蜜蜂,是因為不了解,他說:「先認識他們的習性就能杜絕無謂的恐懼,進而學習保護蜜蜂。」曾提供臺北市和平實驗國民小學養蜂建議的他也分享,設計「認識蜜蜂」課程可以讓學生了解蜜蜂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同為保護生態的方式之一。 獲得「美國蜜蜂校園」標章的大學除了必須每年重新提出申請外,更須定期報告蜜蜂生態活動紀錄和相關保育政策。此舉不僅保障校園「蜂」氣的延續,也落實生態保育的永續性。薛西斯戈灰蝶協會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學校提出計畫,成為標章合作夥伴,並分享自身的保育成果,為蜜蜂生態帶來正向改變,期許能讓規模日漸衰微的蜂群能夠「遍地開花」。
「聽」見藻礁悲歌 水下聲景證開發危害生態
新知
第1736期
「聽」見藻礁悲歌 水下聲景證開發危害生態
2020-11-18
【記者鍾晨沅綜合報導】土地開發與環境生態間的平衡,長久以來都是政府與學者爭論不休的議題,中油近年於桃園市觀音區開發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威脅附近大潭藻礁的生態。為了阻止開發案,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溫國彰與其研究團隊,以海下聲景重現周遭生態,並分析沉積物中魚類耳石組成,期望以科學數據舉證開發案對周遭環境的危害,研究成果登上「海洋與淡水域水生生態系保育」(Aquatic Conservation: Marine and Freshwater Ecosystems)國際學術期刊。桃園⼤潭火⼒發電廠⽬前為台灣最⼤燃氣電廠,為達成西元2025年非核家園⽬標,中油將在靠近⼤潭電廠的觀塘⼯業區,建置國內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以適配經濟部能源局欲增加天然氣發電量的需求。但開發地正好落在具7500年歷史的⼤潭藻礁區域,且緊鄰觀新藻礁野⽣動物保護區,因此引起環境保育爭議,而團隊研究即證實周遭生物數量確實受到影響。團隊首先錄製水下聲音,以觀測藻礁特殊生態環境,溫國彰表示,在巨浪中出現細微聲響,是無脊椎動物槍蝦攻擊獵物的聲音,反應著當地生態的豐富性。且海洋研究因水下可視性不足,利用聲音更能體現完整生態,有助於團隊進行生物數量等多方面的分析。他也補充,過往水下聲景分析依賴人為監聽,此次研究創新採用電腦機器學習技術,過濾出聲檔中音量較大的片段,再由團隊判別其為何種生物的聲音,省下不少人力。 團隊利用電腦機器學習技術,過濾出海下聲檔中聲音較大的部分,再由人為判別為何種生物。 圖/東海大學研究團隊提供其次,團隊也針對魚類耳石進行分析與鑑定,耳石是魚類耳朵裡固結成塊的結晶,在魚死後會沒入沉積物中。過往耳石研究大多是觀測岩石中沉積現象,團隊則將此技術用以觀測大潭藻礁下的海底泥砂,並發現100顆魚類耳石,此舉不僅是耳石在該種沉積環境首次記錄,也是學界初次將耳石應用於藻礁魚類生態學的分析上。而耳石是魚類曾在該生態存在的證明,其數量與多樣性也反映此地魚類群聚的結構,可做為判斷生態健全與否的根據。 團隊於海底泥沙的沉積環境發現魚類耳石,是學界初次將耳石應用於藻礁魚類生態學的分析上。 圖/東海大學研究團隊提供然跨領域研究方式也為團隊帶來不同的難題,因西海岸風浪巨大,器材常遭吹毀。另外,藻礁的觀測非常注重潮汐變化,研究生董濰禎表示,團隊需把握每月一至兩次大潮退潮前後一個小時的時間,「經常需要半夜去海邊調查,想睡覺路又看不清楚,當下都覺得好痛苦,但能看到日出會開心很多。」 因藻礁研究十分注重潮汐變化,研究團隊為把握每月一至二次的大潮退潮前後的一個小時,需於半夜前往觀測。 圖/東海大學研究團隊提供  團隊研究生董濰禎說:「經常需要半夜去海邊調查,當下都覺得好痛苦,但能看到日出會開心很多。」 圖/東海大學研究團隊提供針對爭議許久的開發案,溫國彰補充,團隊近期採樣到的潮池魚種不論是數量或種類都大幅下降,推論這幾年來沿岸開發已降低大潭藻礁魚類群聚。團隊希望藉由專業領域的研究,以數據阻止有害生態的開發,也期許民眾對在地生態的維護意識更抬頭。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則表示,開發案的攔阻已刻不容緩,希望學者的研究能作為強而有力的辯證,扭轉當前局面。
「鷹揚八卦」迎25週年 鳥協與學生致力保育灰面鵟鷹
生活
第1671期
「鷹揚八卦」迎25週年 鳥協與學生致力保育灰面鵟鷹
2018-04-12
【記者謝羽蓁彰化採訪報導】每年的春分前後,大批的灰面鵟鷹過境八卦山脈。「鷹揚八卦」的盛事今年邁向第25年,彰化野鳥協會於3月24日在賞鷹平台安排導覽、生態遊戲結合友善市集,彰師大生態保育社與靜宜大學生態人文系學生擔任志工,並擴大舉辦「國際鷹樂饗宴」。灰面鵟鷹有「起鷹」和「落鷹」的習性,所以有很多人會在五、六點等待天亮之際,觀賞灰面鵟鷹順著上升氣流盤旋而上的特別景象。彰化鳥會解說員劉俞享解釋,順著氣流可減少起飛所需的力氣。不過,彰化鳥會的環境研究專員林承昊表示,在前幾天過境的灰面鵟鷹已經有至少一萬七千隻,所以活動當天看到落鷹的數量應該不多。因此現場的解說員轉而讓小朋友使用望遠鏡觀察停在電線桿的台灣常見猛禽「大冠鷲」。 彰化野鳥協會的成員教導遊客和小孩子們使用望遠鏡,並順道介紹望遠鏡中出現的鳥類習性。圖/謝羽蓁攝 灰面鵟鷹有「起鷹」和「落鷹」的習性,所以有很多人會在五、六點等待天亮之際,觀賞灰面鵟鷹順著上升氣流盤旋而上的特別景象。圖/彰化野鳥協會鍾上瑋提供 台灣常見猛禽「大冠鷲」。圖/彰化野鳥協會鍾上瑋提供當天有許多學生志工幫忙,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學生陳昱安表示,我們學校只有我們科系有跟鷹揚八卦合作,生態人文學系學生高浚葳說:「在當志工前,老師也有先向我們介紹灰面鵟鷹和這附近的生態。」彰化野鳥協會會員許多曾經是彰化師範大學學生,而彰師大生態保育社和彰化野鳥協會多年合作已成為傳統,前來擔任志工的彰師大生態保育社大三幹部李維漢表示,也因為對保育有關注而加入此社團,後來也成為野鳥協會會員。灰面鵟鷹吸引不少人潮來觀看,李維漢認為,民眾賞鷹並不會對他們造成影響,因為離他們有蠻遠的距離。而林承昊則擔心,雖然灰面鵟鷹總量來說看不出來有明顯增加或減少的趨勢,但是牠們在彰化棲息的數量是減少的,他認為這區的環境有因為開發而造成破壞,因而減少灰面鵟鷹的棲息地,對牠們之後旅程恐造成負面影響。 灰面鵟鷹於3月6日近中午時抵達賞鷹小平台為今年首筆紀錄。圖/彰化野鳥協會鍾上瑋提供「灰面鵟鷹」又稱灰面鷲、國慶鳥、南路鷹或清明鳥,每年他們會在10月份左右從北方往南遷徙到東南亞度冬,到了3月春分前後,再北返到繁殖地繁殖下一代,而八卦山脈地區則成為牠們北返的中繼站。早期灰面鵟鷹過境八卦山區時,需承受相當大的獵捕壓力。灰面鵟鷹是猛禽,喜歡獨立突出的地方,獵人因而設下「鷹仔踏」獵補他們,將其製成標本外銷國外市場。彰化野鳥協會資深會員王禎文說明,再後來生態保育觀念抬頭後,灰面鵟鷹數量逐年增加,從幾千隻變到現在一萬七千隻。 現場有各式鳥類的介紹壁板,也有解說員替遊客解說灰面鵟鷹的相關知識。圖/謝羽蓁攝
生態保育入芭蕾 「鷹兒要回家」響應黑鳶計畫
藝文
第1665期
生態保育入芭蕾 「鷹兒要回家」響應黑鳶計畫
2017-11-15
【記者廖翊庭台中報導】兩年前上映的紀錄片《老鷹想飛》,將老鷹先生—沈振中長達23年的黑鳶計畫呈現在台灣人面前。如今,台中藝林舞團的《鷹兒要回家》重新用芭蕾舞演繹這段老鷹先生與黑鳶相遇的故事。首場演出在12日於台中中山堂圓滿落幕,全場座無虛席,一同展開台灣老鷹生態之旅。 簡華葆飾演的老鷹先生—沈振中,幫助一隻由蔡昀展飾演、受傷的鷹重新展翅飛翔。 圖/沈若詩提供一隻受傷的鷹虛弱倒地,每次展翅換來的是劇痛與失落,聚光燈落在身上更顯孤獨無助。一名男子緩緩走近並伸出手,溫柔動作訴說心疼和急切;鷹卻充滿防備,拖著受傷翅膀閃避男子關心。一來一往之間,鷹兒終於卸下心防,接納這位默默幫助自己的人。兩名舞者柔軟的肢體動作、默契的舞蹈讓觀眾感受鷹兒再度翱翔時的溫度與感動。為響應黑鳶計畫與生態保護,藝林舞團捐出盈餘給台灣猛禽研究會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黑鳶研究計劃單位。曾受邀至各國擔任特助藝術家、現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博士班的簡華葆表示,《鷹兒要回家》以公益為主、單純為老鷹發聲的理念,便是讓他答應參與編舞及演出的原因。畢業於北藝大舞蹈碩士的蔡昀展則飾演受傷的鷹,他藉由平時練舞身體上的傷痛詮釋鷹兒的傷,而盡興舞蹈代表重生、鷹兒重新飛翔時的感動。生動演出讓民眾黃貴珍在表演結束後形容:「他是鷹兒,鷹兒是他。」 身穿黑色舞衣和羽毛的舞者舞出黑鳶之間的愛恨情仇,生動演出讓觀眾身歷其境。 圖/沈若詩提供《鷹兒要回家》的舞者橫跨了老、中、青、幼四代,依照線性時間講述黑鳶的故事。從單純農業社會,到人類開墾道路和環境毒素導致老鷹逐漸消失,最後由老鷹先生及猛禽研究者林惠珊展開保護計畫,呼籲減少使用農藥、改良農田,讓鷹兒可以再次飛翔。飾演林惠珊,現就讀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碩士班、普惠世紀國際慈善舞團舞者何宇平說明,在〈追隨〉這支舞碼當中,他跟隨主角的舞步,同時主角在後方做輔撐,就像林惠珊追隨著沈振中,一步步為台灣老鷹生態努力。 簡華葆飾演的沈振中與何宇平飾演的追隨者林惠珊,舞出師生間相互扶持、共同努力的情誼。 圖/沈若詩提供藝林舞團團長沈若詩表示,沈振中20多年來不畏艱難、勇敢為老鷹生存空間請命。「這個世代要做很單純的事是不容易的。」簡華葆表示,擁有一個明確的意圖並把它做到最好是非常可貴的,他希望觀眾除了欣賞演出,更看見它的意義面和舞台上每一位舞者展現的熱情。沈若詩表示,現代人關注自己,常忽略台灣的美好和環境問題,期待《鷹兒要回家》能夠喚起大家的意識,減少破壞生態與生物和平共存。 年紀最輕的舞者飾演在環境改良後的農田、花田間翩翩起舞的小蝴蝶,可愛模樣讓觀眾感受青春活力。 圖/沈若詩提供 「清心長青舞蹈班」的舞者飾演種植老鷹紅豆的農夫,一起為老鷹生態努力、快樂的舞蹈著。 圖/沈若詩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