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無眠》映生死徬徨心境 北藝大戲劇探自殺意義
藝文
第1774期
《無眠》映生死徬徨心境 北藝大戲劇探自殺意義
2022-12-07
【記者江昇台北報導】「人究竟有沒有權利自殺?有沒有權利阻止別人自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畢業製作《無眠》,於2日至4日在北藝大舞蹈戲劇大樓姚一葦劇場演出,以戲劇形式引導觀眾反思死亡的意義及生命的價值。「失眠的相反是睡得好,而睡最久的時間叫死亡。」導演、北藝大戲劇學系四年級學生陳柏宏解釋,之所以用「失眠」做為全劇主軸,是想以此象徵角色在生與死之間徬徨的心境。本劇兩名主角同為自殺者遺族,卻分別抱持兩種生命觀,前心理諮商師林維寧期盼阻止他人自殺,而遺物整理員吳凡則重視自殺者本人意願,呈現出社會看待自殺行為的兩種觀點。故事中段,林維寧提到自己會留下已經損壞的傢俱,這行為令吳凡感到不解。飾演林維寧的演員葛姵彣說明,相較於能理解自殺者心態的吳凡,林維寧總是不輕易捨棄已損壞的事物,無論是物品或是人,並期待能透過行動改變他人想法,但他仍沒能阻止愛人終結自己的生命。「他假裝他很正常,實際上卻有點壞掉,要演出來是一個蠻大的挑戰。」葛姵彣認為,林維寧看似與常人無異,甚至是阻止他人自殺的諮商師,但他同樣在生與死的議題上迷惘,是一個心靈破碎的角色。下一幕,吳凡在林維寧的試探下,持刀割腕。「這個角色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就是他決定要走向死亡的時候。」飾演吳凡的演員林楀祺表示,這個角色雖有明顯的自殺傾向,卻未必是出於痛苦與絕望而行動,對吳凡來說,自殺反倒是勇氣的一種體現。林楀祺也認為,自殺是一種當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應該輕易被旁人阻止。觀眾陳昱潔表示同意,「我覺得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生命需不需要繼續,離開也是他的一個選擇。」陳柏宏提及,《無眠》的劇本和傳統編劇邏輯不同,沒有明顯的高潮起伏,因此需要透過舞台設計、演員表現來凸顯主題。而在舞台設計上,本劇以大量木箱、鐵框堆疊成舞台,比喻兩名主角受困、無法自我和解的現狀,同時,形狀純粹的木箱也方便觀眾自由想像成任何事物,強化劇情的虛幻感。故事結局,吳凡在自殺失敗後放棄尋死的念頭,並協助林維寧向死去的愛人和寵物道別,兩人建立起友誼關係,交換姓名、握手言好,象徵著雙方為彼此而活。陳柏宇認為,《無眠》比起討論自殺對錯,更著重於探究活下去的意義。葛姵彣也分享自己的體悟:「有一些人沒辦法留住,可是我們還是要選擇勇敢去愛,因為有些人會因此留下來。」《政大大學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紀錄悲傷記憶 簡嫚君以創作投射親情羈絆
藝文
第1736期
紀錄悲傷記憶 簡嫚君以創作投射親情羈絆
2020-11-18
【記者陳卓希台北報導】沉寂的空間不斷重複播放「早安,平安喜樂。」、「早安,心情愉快。」等問候語。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碩士班畢業生簡嫚君舉辦個展《這世界不允許悲傷》,於14日起在展覽空間「孖空間」展出。透過不同的創作形式,塑造他在親情與自我相互拉扯下所產生的矛盾情感。 樓梯間溫暖的橘光和昏暗的展場成對比,作品《每天一聲早,知道彼此都安好》利用疊疊樂的概念,傳達悲傷經過累積,總有崩塌的時刻。 圖/陳卓希攝簡嫚君回憶,小時候每當母親與父親爭執,便會把「死」掛在嘴邊,讓年幼的他開始接觸、思考「死亡」。如今,投入殯葬業的他認為,相較生死,人生各階段獲得的感受經驗才是重要資產。因此,他藉由創作,紀錄親情對他不經意傷害而獲得的悲傷感受,並讓觀展民眾走進他製造的情境,透過觀看他的生命歷程,檢視他們自身以為忘記卻烙印於心的悲傷。 展覽《這世界不允許悲傷》的主視覺圖,利用沒有頭的人體,隱喻人們以為大腦忘記的事,其實一直烙印於身體。 圖/陳卓希攝汪洋大海投影在窗簾上,隨著窗外的風擾動簾布,簾上的大海開始產生波浪。畫面中撐傘的婦人走向海中後消失,暗喻死亡,透過聲光,昏暗展場成為悲傷的場域。「(婦人)意指母親。」簡嫚君補充,他認為母親過去並不是真的想尋死,而是藉由死亡的話語尋求旁人的關愛。小時候,他因母親尋死的威脅害怕大哭,強烈恐懼隨著成長轉為淡淡的悲傷,當他看見母親在尋求生存的模樣,常使他陷入對於親情和自身不快感受的矛盾。 作品《與海無關》投影在展場,寂靜的展間迴盪著海浪聲。創作家簡嫚君說明,大海不斷地湧起和趨於寧靜,如悲傷不斷浮現於腦海的狀態。 圖/陳卓希攝為了讓觀展民眾獲得深刻的感受,簡嫚君創作作品《愛的幻覺II》。紅色橡皮筋繫住兩位觀展民眾,讓他們在被捆綁狀態,仍需用經設計的鋁管拼出「愛」字。簡嫚君說明,橡皮筋如母親生孩子的臍帶,他想透過此作品探討母女之間的愛是自然而生,還是角色設定的產物。藝術評論家陳韋鑑認為,此遊戲能直揭展覽的核心理念,「遊戲能更直接理解簡嫚君與母親的關係。」 作品《愛的幻覺II》是由兩位觀展民眾完成,他們各別代表母親與女兒角色,兩人輪流撿起地上的鋁管,插入保麗龍製成的平台,合力拼出母女間變形的愛。 圖/陳卓希攝不同形式的展品擺放在展場的各個角落,作品皆傳達簡嫚君人生經驗中的悲傷。他不設定觀看順序,因他認為觀展民眾圍繞在同樣的感受上,終會與他產生連結。觀展民眾應學堂有感而發地說:「我像是牽起了創作者的手,從他的生命想起一些自己的悲傷。」但他也好奇,簡嫚君如今的感受是否因成長而產生變化。「我現在的狀態跟作品《Re:活著》很像。」簡嫚君笑說,原先他預想《Re:活著》裝置裡的紙條會隨風不斷飛舞,但紙條卻卡在出風口而無法飄動。他描述,作品「卡住」的狀態,就如大腦因過多的思緒而無法思考。他記憶中的悲傷雖清晰,但已漸漸退去,像世人皆藉由時間忘卻過往,但他得趁忘記前紀錄這些不被允許的悲傷。 創作者簡嫚君從三年前開始寫日記,作品《Re:活著》將日記紙集結,呈現他的生活。作品外的黑色複寫紙,有重複書寫的痕跡,不斷被覆蓋的文字,象徵他逐漸模糊的記憶。 圖/陳卓希攝
ISIL血洗喀布爾大學釀22死 師生哀慟高呼復仇
國際
第1735期
ISIL血洗喀布爾大學釀22死 師生哀慟高呼復仇
2020-11-05
【記者江俊緯、邱海鳴、林琮恩綜合報導】「學校充斥爆炸轟隆巨響與噠噠槍聲,身邊的所有人都在哭泣與尖叫。」2日三名伊斯蘭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 ISIL)」槍手進入阿富汗第一學府喀布爾大學(Kabul University, KU),大肆屠殺並挾持大學生作為人質。寧靜的學術殿堂頓時走了樣,教室滿佈彈孔、血跡斑斑,造成22死24傷的慘劇。 位於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喀布爾大學於2日遭到伊斯蘭國攻擊,共造成22人死亡。 圖/截自GOOGLE地圖《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operation, BBC)》報導,伊斯蘭國案發後於通訊軟體Telegram上承認犯行。伊斯蘭國指出,這次攻擊鎖定當時正在喀布爾大學舉行的阿富汗司法官及檢察官就職典禮。他們直指阿富汗政府是「背棄信仰的政府」,以此為由發動此次攻擊。然而據《路透社(Reuters)》的資訊顯示,被殺者大都是學生,並無傳出就職法官、檢察官遭到殺害的消息。喀布爾理工大學(Kabul Polytechnic University, KPU)學生埃姆蘭・納齊米(Emran Nazimi)的親戚當時就在攻擊現場。他轉述,槍手先是射擊奔跑中的學生,接著便進入法學院,射殺滯留其中的學生。納齊米難掩心痛地說:「每個阿富汗人的雙眼都淌著淚,悲痛而無法自已。」親身經歷槍擊現場的喀布爾大學學生薩利哈.尼亞茲(Saleha Niazi)則說道:「我只擔心自己沒辦法活著離開校園。」「對大學的美好想像永遠消失了。」喀布爾大學學生內姆土拉・諾哉(Nematullah Noorzai)同樣目睹恐怖襲擊的發生,以及被子彈射傷的學生在生死間徘徊。精神崩潰的諾哉,除了流淚外無能為力。諾哉表示,自己只希望儘速回學校學習,「以便我們能夠與恐怖組織戰鬥,我想為我的同儕報仇。」 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甘尼・艾哈邁德扎伊在推特發布影片,誓言要為無辜的受害者復仇。 圖/截自阿富汗總統府官方網站曾任喀布爾大學校長的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甘尼・艾哈邁德扎伊(Ashraf Ghani Ahmadzai)事發隔日於總統府網站及推特(Twitter)帳號發佈影片談話,他說道:「很不幸的,與進步價值和知識為敵的恐怖份子,持續威脅我們的人民,並在喀布爾大學犯下了這次犯行。」他誓言將採取行動對付恐怖組織,「為無辜學生滴下的每滴鮮血復仇。」阿富汗政府宣布週二為國殤日,全國降半旗對逝去的學生表達哀悼。然而納齊米感嘆,阿富汗人民已對無法保護他們的政府與總統失去信任。 阿富汗政府宣布週二全國進入國殤日,包括阿富汗總統府「阿格(Arg)」在內,全國公家機關皆須降半旗致意。 圖/截自阿富汗總統府推特喀布爾大學遭到恐怖攻擊,也影響阿富汗政府與阿富汗塔利班(Taliban)的和談。喀布爾大學恐攻案發當下,阿富汗塔利班即宣稱與其無關,但阿富汗政府因雙方高度敵對,以及塔利班多次實施類似校園恐攻手法,並不採信塔利班的說法。阿富汗副總統阿姆魯拉.薩利赫(Amrullah Saleh)更在推特上寫道:「塔利班無恥地宣稱與喀布爾大學大屠殺無關,他們及其支持者應當付出代價。」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從9月開始,針對減少暴力,以及政治權力分享協議進行談判,但雙方衝突並沒有因此減緩,戰火以及自殺攻擊仍層出不窮,也因此和談進度裹足不前。據《德國之聲(The Voice of Germany, DW)》報導,這次攻擊發生時,塔利班正和阿富汗政府代表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和談會議。
修復逝者身 撫慰生者心—連結生死兩端的大體修復師
專題
第1725期
修復逝者身 撫慰生者心—連結生死兩端的大體修復師
2020-05-06
【專題記者李權洲、賴辰瑀、林琬蓉、張珮慈、楊家威綜合報導】殯儀館內充斥著憂傷的氛圍,止不住的淚水從親友的臉頰滑落。大體修復師為剛離開的人修補身軀,化上全妝,然後向其道別。從「初次見面」到工作室,由血肉模糊至完好無缺。磨皮(註1)、接骨、縫合,每個步驟皆鉅細靡遺。他們常伴死亡左右,卻又往往賦予「顧客」新的生命。將失去的尋回,把缺漏的修補,陪同逝者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他們是大體修復師,一群大眾對其敬而遠之,卻默默為社會貢獻的人。註1:將大體軀體接骨處多出的皮膚磨平,讓切面平滑以利後續縫合。修復案件難度不一 大體修復師細訴工作點滴大體修復的形式眾多,除一般年老及患病逝世的「顧客」需要進行修復外,每當出現如車禍、兇殺等致死案件時,大體修復師更是在所不辭。相較一般修復工作,肢解、毀容等案件更為複雜和困難。大體修復師黃筱斐提及,他曾處理遺體被棄置山林的分屍案,在修復師進行身體拼接的過程中,才發現大體有所缺損。因此修復師不僅需具備縫補的技能,更要有塑形(註2)等其他能力。待大體縫合完成後,再以塑形土(註3)捏塑出相應的部位,希望能盡其所能還原逝者生前的樣貌。註2:大體修復師捏造大體身體部位的技能。註3:似黏土,可塑性高,可用於製作大體缺漏的身體部位。大體修復師的工作正是為逝者修補出一具完整的身軀,好讓逝者安祥離去,以及慰藉家屬的心靈。殯葬業化妝修復師劉君玲提到,修復師往往會面對許多不同的大體,「可能在荒郊野外撿回來的(大體)是凹凸不平的,跟一張紙剪碎要怎樣讓他變齊、變(回)一張紙有(同樣)難度。」劉君玲分享,殯葬業人士為大體撿回肢體,肢體若因蟲咬或潮濕影響而腐爛,會導致其接點凹凸不平。故修復師會先行清洗大體,然後進行磨皮,以及將移位的骨頭接合到正常位置。最後將肉身縫合,並為大體上妝。 大體修復師在修復工作中所使用的工具,當中包括手術刀、鑷子、鉗子等,幫助逝者修復身體。 圖/李權洲攝此外,大體修復師的工作時間較不穩定,經常臨時受命,緊急接下修復工作。一旦接獲情況複雜的案件,就須沒日沒夜地工作。大體修復師李安琪坦言,工作與生活的時間幾乎無法切割,即使在休假,大體修復師仍需24小時待命。李安琪進一步指出,「因為常常會有電話進來,然後需要你的幫忙、需要你的建議、需要跟你做一些討論。」另外,具有大體修復經驗的禮儀師小張(化名)也提及,從事殯葬業極難有空閒時間,「都是趁空檔睡覺或是娛樂一下。」喪親之痛難平復 「修復」工作尚持續即便修復服務結束,大體修復師仍會持續協助家屬走出傷痛,他們與家屬間的連結長久且緊密。劉君玲分享,經歷撕心裂肺的傷痛,家屬字裡行間總透露出不捨,以及輕生的念頭,「當然一直跟他講不行。」劉君玲以道教理念安慰家屬,從道教輪迴觀念來看,因思念逝者而選擇隨之離開人世,輕生者會被困於輪迴之中,無法遇見逝去的家人。這樣的行為也間接傷害身邊的人,對他們造成二度傷害。而在黃筱斐服務過的案例中,他見到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心酸,案中母親無法理解、接受兒子選擇自行離開人世的決定。在母親看到兒子的遺體時,他拼命將兒子抱緊,無論如何都不願放開。黃筱斐見此場景,深深體會家屬的痛徹心扉,且至今也持續陪伴家屬走出傷痛,他感嘆,辛辛苦苦將孩子養大成人,怎麼捨得就這樣送他離開。 黃筱斐工作時,陪伴無數逝者走過最後一程,下班後也需隨時待命,協助撫平家屬哀痛。 圖/賴辰瑀攝無償服務逝者 盡一己之力回饋社會工作之餘,還需協助家屬走出哀痛,看似負擔繁重,但對大體修復師而言,能夠服務他人的意義重大。除了陪伴家屬,修復工作對他們來說也常常不求回報,「不是說善心,(修復)就是義務的動作。」劉君玲說明,遺體修復價位動輒數十萬,因此不少修復師會義務提供需要協助的人。對他們而言,服務逝者不只是工作,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在過去曾發生的澎湖空難、復興空難、高雄氣爆、台南地震及花蓮火車脫軌事故等大型災難中,劉君玲投身義務團體,集結各地的大體修復師,無償替大型災難的逝者修復遺容,「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就是越來越多人(大體修復師)有這樣的觀念。」許多大體修復師皆希望透過義務服務,進而回饋社會大眾。逝者教導生命意義 工作中體會人生道理隨著工作經驗的累積,大體修復師看遍人生百態,也從工作中有所感悟。身處殯葬業的一環,大體修復師須每天面對冰冷的遺體。李安琪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會變得更小心翼翼。「可能說車禍接多了,或是空難接多了,然後變得比較神經質。」黃筱斐亦提及,從事大體修復後,自己更懂得尊重生命,同時會提醒周圍的人注意安全,且愈發嚴謹、規律的過生活。從事大體修復的工作,也為李安琪帶來人生的意義。他表示,過去的人生像被蹉跎,在工作中他漸漸發現生命的可貴。由於經常面對突然離去的生命,相信大多逝者都帶著遺憾離去,因而警惕自己「不留遺憾」。從業後李安琪也變得敢於表達自己、學會與他人溝通。「最難平復的其實是無力幫忙的感覺。」小張補充,曾有客人的家族遭遇了極大的不幸,小張對此無法道出半句安慰的話語,因而感到現實的殘酷。雖曾感到無力,但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小張也獲得人生的啟發。愛要及時,是他從工作中得到的領悟,「珍惜每一天還活著的時間,有空要多跟父母聯絡。」填補大體缺口 修復家屬破碎的心因由工作更加領悟生命的珍貴,黃筱斐總會設身處地為每位逝者著想。人在死亡後,面容會變得蒼白,皮膚則呈現冰冷、失去彈性的狀態。若逝者遭意外身亡,身軀可能面目全非。「你會希望你的親人變成這樣嗎?」他將逝者視為親人,悉心竭力為他們打扮得漂漂亮亮。 打開修復工具箱,裡面擺滿化妝與縫合用品,其中多數化妝品都經大體修復師特製調配過,以讓遺體保持服貼的妝感。 圖/李權洲攝在服務的過程中,若殯葬業人士不帶任何情感去完成其職務,很容易把逝者當作為商品。李安琪認為,從業者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我是覺得我就是把它當成一個睡著的人在服務。」而因逝者已離開人世無法與修復師溝通,服務中任何形式都需透過與家屬協商進行。黃筱斐提到,在修復與化妝前,家屬會提供逝者生前的照片,讓修復師參考,因此更顯大體修復師與家屬間緊密的關係。無論是家屬、抑或修復師,他們都期待修復後的容貌能更貼近逝者的生前的模樣。 劉君玲選擇適合的顏色,一筆一畫細膩地描繪出家屬對逝者的記憶。 圖/劉君玲提供「從我們拉開屍袋的那一剎那,我們不會給家屬看,因為這個記憶會存留在他腦中。」黃筱斐表示,他只讓家屬看見完成後逝者安詳的模樣,希望家屬釋懷並試著放下傷痛,讓逝者美美的踏上最後一程。黃筱斐認為,雖然有時必須不眠不休工作,但只要看到逝者家屬欣慰的眼淚,即便再辛苦都值得。修復師透過大體修復與美容,使家屬感受親人「歸來」,「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就留給家屬最好的回憶。」「讓逝者好好地走」是劉君玲對大體修復的看法之一。大體修復師給逝者一個最完美的樣貌,並撫慰家屬受傷的心靈。修復師盼望幫助逝者親人,在其面對摯愛家人離去的當下,將殘忍畫面從親人腦海抹去,取而代之是逝者完整且安詳的面容。劉君玲說明,「我們也會覺得很安慰,我們能做這些幫助人的事情。」搭起逝者與家屬間的橋梁 巧手慰藉彼此靈魂即使遺體修復工作並非易事,但無論大體狀況如何,修復師都會盡可能還原逝者生前的樣貌。然而,服務卻無法讓每個家屬都稱心如意,修復師也會受到逝者家屬的質疑與指責。儘管修復師已努力為逝者恢復原貌,但因損毀程度不一,遺體可能無法完全修復到生前的狀態。「可能就會對我們又吼又罵又哭之類的。」但劉君玲對此表示感同身受,並理解逝者家屬當下失去親人的悲痛情緒。李安琪表示,雖服務對象是往生者,但修復工作的實際意義為安撫生者的悲傷之情,「等於說在做一個橋梁吧」。大體修復師為逝者妝扮、淨身的過程中,家屬可從旁參與。服務為家屬與逝者提供一個相處的時間,好讓家屬抒發情感。面對經歷苦痛的家屬,修復師工作時更應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刺激家屬。李安琪提到,修復師必須以「平常心」面對家屬,「如果我們情緒失控了,家屬要怎麼辦?」對黃筱斐而言,「責任心」是驅使他繼續工作的動力。起初入職時,黃筱斐接觸到大體會感到難過,「但後來我會把這份難過化做我的手,去完成我該做的事,我覺得這就是一種責任。」黃筱斐提及,修復師作為逝者及家屬溝通橋梁,應「尊重逝者,傾聽家屬。」國寶集團台南分部經理蘇小文認為,同理心在服務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他會將自己融入每個家庭當中,藉此了解、體會家屬的心情。「把自己當作孝子女一樣,都會稱家屬『爸爸』、『媽媽』。」逝去的人無法起死回生,而修復師透過大體修復讓逝者變得「完整」,此舉或許能為逝去的靈魂帶來溫暖的慰藉。尚在人世的家屬雖不能再次和逝者互動,但至少在最後,透過修復師的手,看見逝者最完整的面容。在與逝者告別之前,給家屬留下一個最後、最好的印象。
格鬥賽旋風首度襲台 選手鐵籠生死鬥
體育
影音
第1661期
格鬥賽旋風首度襲台 選手鐵籠生死鬥
2017-10-19
【記者梁嘉容、陳棟台北採訪報導】專業的八角鐵籠,近距離肉搏格鬥,未來國際級格鬥賽事,不用搭飛機,在台灣就能看到。國內第一屆業餘綜合格鬥錦標賽15日在台北體育館熱鬧開打,除了國內外好手同台較勁,更吸引上百位民眾到場感受格鬥魅力。綜合格鬥在國際風行多年,是一種開放的搏擊競賽形式,選手可以自由運用空手道、泰拳、散打等不同拳法,在場上互相較勁。而知名的終極格鬥冠軍賽(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UFC)賽事正是綜合格鬥界的最高殿堂。為了培育更多格鬥人才,在國際綜合格鬥協會的支持下成立中華民國綜合格鬥協會,正式將這項體育賽事引進台灣。中華民國綜合格鬥協會發言人黃育仁表示,其實台灣有很多的單項運動,都有很長的歷史,然後也有很多好的選手跟教練,是可以把選手培育到一個相當不錯的地位。首屆男子組比照國際標準,根據選手體重從雛量級、羽量級到最高的重量級,總共七個量級,分組展開廝殺對決。一般綜合格鬥比賽分為三回合,每回合五分鐘選手可以直接KO對手取得勝利。或是比滿三回合由裁判評分,分數高的選手即為獲勝。本次最大的遺珠之憾,生涯戰績十二勝零敗的青柳克明,原本被看好是奪冠大熱門,卻不慎在準決賽掛彩,無緣挺進爭冠。中華民國綜合格鬥協會理事長王尊侃表示,主席與CEO看到都覺得非常遺憾,這部分我們會檢討,讓這個產業好好的推廣出來。此次表現優異的選手們,能在明年二月前進小巨蛋,角逐年度業餘總冠軍。協會也將持續舉辦各項賽事,讓更多台灣選手在格鬥台上發光發熱。https://youtu.be/_pbeY23ojBM
流浪印度 鄧紫云攝動物生死
藝文
第1596期
流浪印度 鄧紫云攝動物生死
2015-05-07
《那些流浪的一生》展出照片皆與動物相關,以彩色呈現「生」,以黑白呈現「死」,形成強烈對比。 圖/杜曜霖攝【記者杜曜霖台中報導】黑白照片裡的小雞奄奄一息,與另一張彩色照片中鮮明活潑的樣貌形成對比。澳洲雪梨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USYD)獸醫所學生鄧紫云以彩色照片呈現「生」、黑白照片展示「死」,搭配故事書,寫下自己長駐印度、觀察當地人與動物相處的經歷,3日於「思默好時」展出攝影個展《那些流浪的一生》。因雲門「流浪者計畫」前往印度的鄧紫云,足跡遍布印度各地,看盡動物的「生」與「死」。她指著一張黑白照片,照片裡,狗肉澆上熱水燙毛後,炊起濃厚煙霧,一位婦人坐在炭火旁,露出燦爛微笑。鄧紫云說:「印度人除了去市場買狗肉,也會吃掉自己養了八九個月的狗,這隻狗叫Tiger。」,她在故事〈你吃狗肉嗎?〉一篇中描述照片場景:「血腥味混雜著糞尿味;他們用手胡亂拔毛,直到露出光滑的皮膚,再將頭切下。」她原以為自己可以坦然面對狗肉,食物到嘴邊時,內心卻不斷湧現掙扎,「我知道我背叛了牠們,背叛了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的念頭。」但即使猶豫,她最後還是選擇誠實對待自己的胃,一口一口嚥下美味的狗肉。鄧紫云指著另一張照片,圖中,大象獨自站立在濃霧繚繞的廣闊綠地中。她講起故事〈大象下班了〉,娓娓道出大象在炎熱的天氣下為滿足旅客,遭人類奴役、騎乘的場景。「那時候很恨,恨動物為了遊客必須下海的事實,也恨把快樂建築在動物痛苦上的人類。」她提到,在印度的三個月裡,不僅動物遭利用,連自己也常感被當作「一個錢」。鄧紫云認為,也許是受到觀光旅遊業、殖民資本影響,當地人與自己相處時常無法以真誠態度相待,令她感到灰心,時常浮現想回家的念頭。而這樣的念頭在看到被奴役的大象時達到最高點,於是特別寫下此故事紀念。鄧紫云表示,三個月的旅途令她看見不同的生活,也在屢遭文化衝擊後,開始思考以往根深蒂固的生死觀。她說:「死亡是每個生命的終點,既然都會走到那裏,那途中過得好不好,活著的時候是不是美好、自由的也許才最重要。」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