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跟著光的軌跡走》探自我 藝術家以光映內在感受
藝文
第1796期
《跟著光的軌跡走》探自我 藝術家以光映內在感受
2024-10-18
【記者姚孟汝新北報導】「光代表我們追尋希望和探索自我的過程。」就讀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的三位學生王慈優、張訓安和吳姿穎,即日起至18號的週間時段,於華梵霓虹5樓的藝術中心舉辦《跟著光的軌跡走》,三人以「光」的意象為題,用畫作各自展現探索希望的過程。 進入展場,率先映入眼簾為系列作品《擁抱》。王慈優透過一系列畫作敘述一顆曾為宇宙中最閃亮的星星,在墜落後失去光芒,儘管有旁人協助,卻難再恢復閃耀的故事。王慈優以水彩和色鉛筆,勾勒角色緊緊擁抱著星星的畫面,為此他補充:「擁抱的溫暖可以勝過千言萬語。」他希望藉由這件作品,讓人們在缺乏自信時,能夠想到身邊的人。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學生廖柏愉認為:「作品讓我體會到知心人之間陪伴所帶來的溫暖,溫柔而堅定的支持讓人心安。」 走入轉角,張訓安以多幅不同形狀的纏繞畫作品《足跡》,穿插代表光芒的金色點點,為觀者排列出一條流線型的軌跡,引領觀眾的觀看視線。張訓安創作纏繞畫的動機源自於母親,在她的建議下到社區大學跟年紀稍長的阿姨們一起學畫畫,這段時期因為阿姨們的鼓勵,對於張訓安建立繪畫自信是一段很重要的回憶。《足跡》使用不同類型的筆創作,並以牛奶筆點上白色光點。「我很喜歡光點, 因為會讓我覺得很有希望。」張訓安補充道。 展場最後,則是吳姿穎以人魚與兔子做為自我投射的作品。畫作〈紅色人魚〉以暗紅色作為背景,與畫中高明度的美人魚呈現出對比,象徵美人魚本身便是光芒的存在,然而這道光相比於希望,更帶有質疑的特質。吳姿穎說:「我在不斷地自我質疑中,逐漸形成的畫面會讓我對當下的自己產生更多了解,甚至發現平時忽略的需求或矛盾。」作品〈逆光〉則詮釋出吳姿穎對光的兩面性思考,他刻意隱藏畫中兔子的表情,「因為我不想讓觀眾直接從視覺上預設兔子是面對或背對著它後面的光。」他補充道。對吳姿穎而言,光除了可以象徵希望,也可以解讀為通往毀滅的指引。 「光」這個主題,在三人的詮釋下雖看似有著不同的意義,但其所展現的皆是他們透過光對希望的追尋和探索自我的過程。王慈優道:「本次展覽中,光象徵著我們前進的動力跟希望。」觀眾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三年級學生莫曉彤認為,最吸引他的作品是〈紅色人魚〉,他表示,進入展覽會場後會特別被畫布抓住視線,加上顏色跟白色牆面對比強烈,十分引人注目。
繪出兒時回憶 Jackie Patiño化身「奇露比」找尋自我
藝文
第1795期
繪出兒時回憶 Jackie Patiño化身「奇露比」找尋自我
2024-10-04
【記者姚孟汝台北報導】俏皮氛圍下,鮮豔飽和的色彩代表著對珍貴回憶的審視。成長於美國的Jackie Patiño目前於芝加哥藝術學院攻讀碩士。個展《奇露比(Cherubic Imps)》,即日起在壹貳壹藝術空間展出。透過「奇露比」這個既淘氣又可愛的角色,Jackie Patiño試圖尋找內心傷痕的出口及成長的療癒之道。 走進展場,所有畫作中均可見到一個擁有巨大橢圓形鼻子及流暢曲線的人物「奇露比」,它是Jackie Patiño對自我的投射。奇露比(Cherubic Imps)可以拆分為兩個象徵,「Cherubs」在西方代表天真純潔的小天使,「Imps」則是混亂與調皮的妖精。Jackie Patiño將這兩者結合,期許自己不必追求成為只擁有善良特質的好人,而是能夠同時保有善良與俏皮的特質。 成長於美國的Jackie Patiño出生在迷信的墨西哥家庭,面對母親強烈的宗教信仰,採無神論觀點的他,不僅難以感受到與原生家庭的連結,更因為在美國成長,Jackie Patiño仍然需要因為自己墨西哥裔的身份而不停練習融入周圍同儕的文化。複雜的自我身份認同成為Jackie Patiño的創作動機,他將自己化身為「奇露比」,以暗色背景搭配亮色主體呈現對比,展現出Jackie Patiño雖有著滿載傷痕的回憶,卻仍努力保存著內心明亮的意象,並試圖在畫中以它的視角,探索童年與母親相處的回憶,連結墨西哥傳統文化,找尋自己的身分。 在墨西哥傳統文化中,人們將浸泡藥浴視為世代相傳的精神與身體修行儀式,因此在作品〈Baño de rosas and feeling dirty〉中,藝術家描繪出奇露比在浴缸裡俏皮地握著玩具鴨,呼應母親喜愛為他準備玫瑰浴作為淨化儀式。Jackie Patiño道:「這是母親表達關愛的方式,但淨化本身可能也是母親暗示我調皮或不潔的象徵。」〈The Boob Tree (Jitomato Garden) 〉奇露比與母親一起種番茄的場景,則源自於Jackie Patiño小時候與母親的相處回憶,「我就像調皮的小惡魔跟在她身後,卻同時對於他的教誨感到敬佩。」他補充道。Jackie Patiño藉由描繪出墨西哥傳統習俗,以及兒時與母親相處的回憶,逐漸確立自己與墨西哥身分的連結。而身為畫家朋友的Jeremy Morlock也強調《奇露比》喚起他強烈的童年情感,是非常脫俗的展覽。 作品〈As long as I am Tender, I am Still me〉中央的長方形光線象徵善良,與代表邪惡的黑暗背景形成對比,展現Jackie Patiño對這兩種特質的思考。他表示光雖然代表著能量卻具有諷刺的特性,「因為不能觸碰或捕捉光線,它與人類的關係就像一段單向的感情,永遠只能由光來觸碰你。」而畫中的角色試圖捕捉光線,則隱喻作家試圖成為母親眼中理想的樣子,站在黑暗中的奇露比則是未來的自己,想要將那位追逐光線的角色拉回黑暗。這是畫家Jackie Patiño與自我的對話,表達自己無需急於迎合他人的期待。 融合成長記憶與對墨西哥傳統的敬意,奇露比不僅是Jackie Patiño個人的投射,更是治癒過往的媒介,幫助他找回自己所定義的身分。協助策展的Ashley Yan認為Jackie Patiño圍繞著多元文化身份的作品具有影響力,「透過《奇露比》,可以讓觀眾反思自己是誰,並與自己的身分有更多連結。」
北科原研社延續部落文化 田調中追尋自我認同
生活
第1795期
北科原研社延續部落文化 田調中追尋自我認同
2024-10-04
【記者張博媛台北報導】「集結循環的生活,找尋被掩蓋的文化。」國立臺北科技大學Aliyan原住民文化研究社(以下簡稱Aliyan)於9月16日至28日舉辦《循·幬輯》展覽,將前往台東大鳥部落田野調查的傳統技藝與精神集結,以Aliyan的視角重現部落文化,向大眾傳遞被時間掩埋的記憶。 展覽分成四個展區,第一展區〈汗水編織的韻律〉重現部落的耕獵及信仰,融入許多讓觀眾互動的巧思,像是Aliyan便還原狩獵場景,社員導覽時也為觀眾展現狩獵前的「點酒」儀式(註),並設計觀眾反饋環節。策展人Koza分享,這是受到族人對於狩獵精神的啟發,「切一塊肉放回山林,我們取用,但不全拿。」這象徵著對自然的感激,也是對大地的回饋,因此設計出以「山羌耳朵」造型的紙條,讓觀眾留下心得,以此傳遞原住民狩獵背後的精神。策展團隊成員之一的Kim li’在展覽最後一日回顧觀眾留下的文字,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田調時認識的林小姐(化名),雖然並非原住民,但熱愛原住民文化,並且學習排灣族語。林小姐來到展覽觀展,並在「耳朵」上以族語寫下長長回饋,令Kim li’備受感動。 註:打獵前,族人點酒,告知山神、動物神、祖靈,祈求能有獵獲且一路平安。 第三展區〈青年們的說 Ari maqacuvucuvung〉,以紀錄片展現部落青年對文化的詮釋,如何在傳統及現代中取得平衡,延續部落文化。在此展區中不僅聽部落青年說,也是聽在台北的觀眾們怎麼說。Aliyan擺放篝火,重現族人圍火的樣貌,鼓勵觀眾交流彼此的生命故事。導覽結束後,社長Udus鼓勵觀眾坐在篝火旁聊聊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鄭百里分享道:「長大後祭祖,爸爸提到我們是『番仔』,才知道自己的原住民身份。」後來他參與族人舉辦的活動,逐漸拾起原住民身份認同。 Koza並非原住民,舉辦展覽除了是對文化的熱愛、部落的回饋,也是一種對自我認同的追尋。Koza分享自己加入Aliyan,並且策劃展覽的原因,「能藉由認識不同領域的文化,學會表達自己。」在認識原住民文化的同時,他也學會認識自己,並找到自己對跨領域文化的喜愛。前來觀展的大鳥部落族人Puljaljuyan分享道,「我在長大後才在朋友的介紹下回到部落,我認為回去就是一種認同。」一直在台北生長的他,對於社團能對部落文化有如此完整的詮釋感到動容,在看見他們的努力後,自己也想要更頻繁聯繫部落,傳承自己的語言與文化。
版畫「家」入縫紉技法 賴岑育探尋自我歸屬
藝文
第1790期
版畫「家」入縫紉技法 賴岑育探尋自我歸屬
2023-12-20
【記者李雨羲綜合報導】透著死白的雙手在空中飄忽不定,與地面上佈滿皺褶的手掌形成強烈對比。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四年級的賴岑育,以《找尋一個地方》作為主題,於琂樂堂藝文空間舉辦個展,藉由放大、再現記憶中「家」的模樣,尋找自己真正的歸屬。 賴岑育的母親認為蝴蝶是外公的化身,因此他將紙蝴蝶剪成蚊帳,並透過影子襯托出光源所在,暗示喪禮指引回家的道路。 圖/賴岑育提供「喪禮的儀式總是在尋找讓往生者得以回家的方法。」賴岑育提到,探討歸屬的原因來自於疫情期間外公的過世。在無法舉辦喪禮的遺憾之中,他開始思考這些儀式的用意,並且從中發現「家」的元素。「我對家的記憶很模糊且片段,所以我想要嘗試去抓住那些碎片。」賴岑育提起自己因為從小就在外地讀書,因此對家的記憶十分不清晰,他想藉著這次的展覽,透過挖掘深藏在腦海的回憶,重現自己能夠歸屬的「地方」。 賴岑育以鏡面壓克力的方式,讓光線透過折射倒映於門上,營造出如同家中廁所排氣孔的樣態。 圖/賴岑育提供在一樓展場中,〈映入眼簾的窗景〉也隨之進入觀眾視線,「提到家的話,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我房間裡的那扇窗。」賴岑育說明,他將記憶中的窗景,透過鏡頭記錄下來。藉由分離圖片中的紅黃藍三原色,印刷於三張薄頁麻紙,並以縫紉的方式進行疊加成像。同時,賴岑育也加深影像的顆粒感,利用非塊面的影像與紙張之間的空隙,營造出如同潛意識一般,模糊不清、彷彿蒙上一層紗的效果。觀眾林君晏說:「岑育的作品一直都有種外表看似平穩乾淨的質感,但細看內容卻又有說不清的濃厚情緒。」 賴岑育以縫紉的方式將三層指張結合,而無法完全密合的空隙,會讓觀眾在不同角度觀看作品時,看見不一樣的成色效果。 圖/賴岑育提供「生活中的細節總是讓在世的人,被迫直視往生者已經離開的事實。」賴岑育表示〈家常事〉中的大手,以烏干紗的薄透材質,營造往生者皮膚失去生命力的感覺,而巨大的形體,則呈現出在日常中,在世者總會不經意地看見逝者的身影。此外,賴岑育更在一旁置放一百種合掌手勢的平版印刷,並以摺裝的方式裝裱,代表在世者在百日祭拜時的姿態,並與大手成為了生死兩界的對比。「一般人聽不懂儀式中朗誦的經文,只能透過合掌的方式表達誠意。」賴岑育解釋,圖中的手勢為這一百天儀式的切片,象徵他們在這期間不斷祈禱的心理狀態。 賴岑育將外公製作醬菜的步驟,透過版畫記錄下來,並擺放於象徵往生者毫無生氣的大手旁,形成生與死的對比。 圖/賴岑育提供「岑育的作品中有很多手的呈現,那包含了家庭給他的思考脈絡。」觀眾占惟分表示,以往看賴岑育的作品,便發現他特別重視「手」這個元素,原來是賴岑育成長過程中所形成的習慣,也恰巧呼應了此次的主題。對此,賴岑育也說:「人的情緒可以從手部姿勢觀察出來,我們總會無意識地將情感附於它之上。」 〈家常事〉中的百日祭拜手勢,賴岑育特別以經常用於裝訂佛經的「經摺裝」裝裱方式處理作品。 圖/李雨羲攝
碎玻璃入畫喻家庭關係 《迷霧之後》細述自身觀察
藝文
第1783期
碎玻璃入畫喻家庭關係 《迷霧之後》細述自身觀察
焦點
2023-10-25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碎裂的玻璃閃爍鋒利的光芒,被囚禁在保護罩裡的孩子,望著裂痕透出的微光成長茁壯。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生崔逸於15日在天鵝座芝藝術展覽空間舉辦個展《迷霧之後》。展場前半部作品以油彩繪成,後半部則結合碎玻璃,表達出崔逸從社會回歸家庭、再從家庭回歸自我的心境轉變。 崔逸創作個展《迷霧之後》,15日起於天鵝座芝藝術展覽空間展出。 圖/張雅媜攝此次展覽中,崔逸嘗試以寫實揉合抽象的手法創作,並以鮮豔色彩描繪朦朧的光影,傳達社會中人們的壓抑與焦慮。作品〈紅顏〉中,他在回眸的人像周遭,刷上象徵記憶跑馬燈的垂直線條。而畫中人物半透明的手,嘗試觸碰斑斕的線條,卻只映出模糊的倒影,隱含著人與封存的記憶之間隔著一道牆,無法觸摸而失意、悵然的感受。崔逸也在畫作左下角畫上幾隻悠游的小金魚,他說:「我將這些記憶化作小金魚,讓牠們游離玻璃牆,將自己從回憶中釋放出來。」 崔逸塗抹上汙濁的色彩,表達自己欲擺脫躁鬱症無果的狀態。他說:「像沾到髒髒的顏料,想擦掉,卻越抹越髒。」 圖/張雅媜攝在作品〈展品〉中,崔逸聚焦在他對家庭的觀察,保留打稿時的鉛筆筆觸,用層層透明薄塗的方式作畫,並以冷暖色對比,營造出焦慮緊張的情緒。畫中的石膏像被擺放在玻璃櫥窗裡,崔逸以顏料堆疊出玻璃上的反光,讓觀者看不清展品模樣,進而走近察覺石膏像上的鉛筆痕跡。崔逸表示,畫中展櫃的玻璃代表家庭,而玻璃櫥窗裡的石膏像則隱喻為家庭成員,表露出家庭之於其成員,既保護、又似囚禁的關係,「這些石膏像並肩同行卻看向不同方位,遠看光鮮亮麗,近看則斑駁不堪。」 作品〈展品〉中,學院派藝術下象徵典型美感的石膏像代表著家庭成員對外總是展現出符合社會期望的優良形象。 圖/張雅媜攝走到展場深處,一片破碎的玻璃映入眼簾,《cover me》系列作品發想自崔逸家中偶然破裂的玻璃屏風。面對佈滿裂痕的玻璃,家中成員從緊張擔憂,到後來視而不見,崔逸說:「如同家庭關係發生裂痕,大家都知道問題存在,但是沒有人去面對。」觀眾媺玟(化名)對此作品深感共鳴,他說:「碰觸破裂關係需要如履薄冰,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使其完全支離破碎。」而《cover me》系列作品之一的〈behind2〉則以兩幅鏡像關係的畫作組成。崔逸在創作右側畫作時,將安全玻璃敲碎後嘗試拼回畫布,但拼接後的玻璃裂痕,令他意識到修復實為徒勞,「就像破碎的家庭關係,難以修復完整。」因此,他改將玻璃先裹上保鮮膜後再敲碎,呈現出破裂而完整的狀態,以此比喻家庭破碎卻佯裝唯美的模樣。左側作品則以油彩畫出灰色、平整的幾何圖形,代表逐漸形成的保護殼。崔逸說:「其實在玻璃碎裂時,我也漸漸生長出自己的保護殼,我可以保護自己,似乎也可以面對家庭關係了。」 作品〈behind2〉、〈behind 3〉,展現崔逸將面對家庭的矛盾情緒逐漸轉化為自身保護殼的過程。 圖/張雅媜攝「可以回到自己本身,談論自己的事情,才是我創作的意義。」崔逸在創作過程中逐漸把生活重心轉移至自我,透過創作釐清自身狀態、回顧情緒變化的軌跡並面對焦慮,從而獲得自我歸屬。觀眾藍色貓咪(化名)表示,多數人難以表達個人對家庭的感受,但崔逸有勇氣將這些情感呈現在大眾面前,展現出堅強的人格特質。 崔逸在作品〈behind 4〉中拿掉玻璃元素,以保護殼的圖樣貫穿兩幅畫作,並將其靠在一起,表達與矛盾情感的和解。 圖/張雅媜攝
《反正你明天就忘了》回溯生命經驗 多元媒材探自我形塑
藝文
第1775期
《反正你明天就忘了》回溯生命經驗 多元媒材探自我形塑
2022-12-14
作品〈林示右彳心直〉全貌,觀眾可攀爬連結下上床舖的梯子,從上方的視角俯瞰正下方的電視螢幕。 圖/詹晶雅攝【記者詹晶雅台北報導】「為了跟上生活節奏,我們勢必得忽視一些『不確定』,而失去重新檢視自我的機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林祐德舉辦個展《反正你明天就忘了》,嘗試回溯從童年時期至今的記憶,思考自我從何而來。展覽於4日起在平谷試誤所展出。 作品〈林示右彳心直〉局部,圖為以上舖的視角俯拍正下方電視的放映畫面。 圖/詹晶雅攝作品〈林示右彳心直〉的命名拆解自林祐德的名字,他說:「我從小至今都睡在上下舖,這空間是我最熟悉、親密而感到安全的。」因此,林祐德將下方的床鋪填滿五彩繽粉的發泡劑(註)營造童趣的意象,試著貼近童年的感受。發泡劑中平放一台電視,電視主播播報林祐德赤腳尋家的故事。「在快速的當代生活中,那些被迫忽視的事情,儘管很重要卻只能被遺棄。」他解釋,我們為了順應變化快速的社會,無意間遺忘生命中的重要記憶,他期望能透過赤腳尋家的過程找回家庭對自我的意義。註:發泡劑一般用於填補門窗或管線裂縫,可創造出不同形狀與層次的立體面。 作品〈口口口〉全貌,上方是以彩色發泡劑打造的大平台,下方的電視內則播放林祐德手持按摩棒或工程車摩擦皮膚,以及汽機車輪胎與路面接觸的特寫畫面。 圖/詹晶雅攝作品〈口口口〉是一座與視線平行的懸空平台,平台上舖有真實的泥土與草皮,並以彩色發泡劑形成數十座小山丘,上方有一輛玩具工程車以怪手挖掘草地,而一根直立的按摩棒正敲打泥土。平台下的電視播放林祐德手持按摩棒或工程車摩擦皮膚,以及汽機車輪胎接觸路面的特寫畫面。「有時難以辨別三者的區別,可能會誤認實際的路面是我的身體。」他藉由影像的切換模糊身體與地球的界線,想像皮膚延展至地球感受人類在地表的行為。林祐德進一步說明靈感來源,受疫情影響必須長時間待在房間,枯燥的生活下他試著將感知從身體放大到房間,試圖展現大自然和人類共生的概念,「身體提供人類自由變動的載體,而所有身體都是地球賦予的器官。」他說。 作品〈口口口〉局部,隆起的彩色發泡劑就像是一座座小山丘,圖中的玩具工程車正以怪手挖掘草地。 圖/詹晶雅攝「在渴望尋找自我的過程,發現有許多過往記憶在快速的生活步調中被遺忘。」林祐德表示,就讀研究所期間,意識到過去的創作主題過於龐大且複雜,於是他嘗試反思自己與周遭的關聯,察覺那些因沒人在乎而封藏的記憶,其實都是形塑自我的重要元素。因此,林祐德希望能藉由回到童年嬉戲玩耍的店鋪、找尋人類與自然的關聯性等形式拾回遺忘的記憶。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林祐德向觀眾導覽、介紹作品。 圖/詹晶雅攝觀眾陳怡溱認為,林祐德願意挖掘內心深處的感受相當難得,「不是所有人都會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攤開給大家看,結合生命經驗的呈現手法,表現得非常成熟。」林祐德的友人吳瑩珊則分享,不論是林祐德本人還是他的創作都給人一種很溫柔、細膩的感覺,「他(林祐德)想講的可能是悲傷的,比如家庭的出身、我們是被創造的,但他的呈現十分溫暖。」吳瑩珊說。
植物融動物特徵 陳姿妤創「模組畫」映自我潛意識
藝文
第1774期
植物融動物特徵 陳姿妤創「模組畫」映自我潛意識
2022-12-07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為大家介紹作品〈腦袋長草〉。 圖/詹晶雅攝【記者詹晶雅台北報導】色彩淡雅的水墨畫圍繞展場四周,畫中的植物隱約顯露動物特徵。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舉辦《植物模組建構》個展,運用水墨結合模組(註一)的概念,重新審視理性意識下真實的自我狀態。展覽於3日至28日在99度藝術中心展出。註一:模組帶有變形與組合的概念,源自電子、機器與軟體等領域,用於組成完整功能的系統、裝置或程式。模組的概念源自理工領域,被陳姿妤應用到藝術領域,表達可隨意變形、組合與修改的創作手法,經模組化的植物皆展露一部分動物特徵。他表示,母親的躁鬱症不斷影響他的性格與人生,讓陳姿妤覺得不輕易展露情緒才能成為正常人,因此,他以不具情感的植物作為創作主題,藉此隱藏自身情緒。隨著陳姿妤開始接觸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後,他了解到,若長期以理性意識壓抑感性的潛意識,則可能導致心靈失去健康。陳姿妤表示,「我畫植物是理性意識使然,而被理性意識占據導致身心失衡的我,透過創作試圖找回潛意識。」 作品〈兩棲擬態〉,以不同質感的畫紙,代表水平面上下兩個世界,展現植物與動物的分界。 圖/詹晶雅攝一株淡綠的草浮於水面,水面下是黑白的海底世界,海底中充滿各種奇形怪狀的水生動物。在〈兩棲擬態〉中,陳姿妤選用較為光滑的原色楮皮(註二)代表陸地,並以紅花青絲雲龍紙(註三)代表海洋,而紙上的花瓣與纖維則用以模擬微生物。整幅畫作約有4/5為海底的範疇,陳姿妤解釋,由於過去長期夢到與水相關的畫面,歷經諮商以及藝術治療等課程後,他了解水意味內心深處的恐懼,因此,陳姿妤嘗試藉創作轉念或消化恐懼。註二:原色楮皮為具有宣紙手感及溫潤觸感的白色畫紙。註三:紅花青絲雲龍紙為一種帶有花瓣與纖維絲條感的畫紙。 作品〈剖露真心〉,以傳統水墨筆法,展現理性的植物也具「偽裝」性質,呼應陳姿妤自身的內在世界。 圖/陳姿妤提供水墨畫〈剖露真心〉中,一截被剖開的樹幹露出形似動物的肉塊、血管組織與凝固的樹液。陳姿妤說明,樹幹以表層樹皮隱藏內在世界,展現「偽裝」的性質,如同他以理性的植物為繪畫主題,不過在潛意識的影響下,仍會畫出感性的動物特徵,「描繪肉體的組織感,可以使感性的潛意識有個表達窗口,反應最真實的自我。」陳姿妤說。 《植物模組建構》的展場環境,呈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碩班以來的作品。 圖/詹晶雅攝觀眾許嬋貞提到,「以前我覺得傳統的水墨畫就是山、水、鳥,但他(陳姿妤)用(模組)的創作方式,令人耳目一新。」陳姿妤的親友許淑貴則分享,相較於陳姿妤大學時期的作品,給人一種搖擺、迷惘的感覺,本次展覽的畫作讓他感受到陳姿妤下筆時的肯定以及對未來的方向,「我覺得他(陳姿妤)已經願意去面對恐懼,真正的成長是你完全接受自己的樣子,不管好壞。」他說。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為大家介紹作品〈溶生狀態 2.0〉。 圖/詹晶雅攝
《About Me》回溯藝術家成長軌跡 多元手法呈現真實自我
藝文
第1773期
《About Me》回溯藝術家成長軌跡 多元手法呈現真實自我
2022-12-01
【記者古宇恩台中報導】掛著古典油畫的兩面牆左右相對,實驗性質的作品貫穿其間。東海大學美術系進修學士班學生吳昌濬舉辦個人評鑑展《About Me》,展出以古典油畫、立體裝置、拼貼及攝影等多種形式創作的作品,探討不同時期、情緒下的自我。展覽於11月22至27日在東海43號創藝實習中心展出。《About Me》以吳昌濬創作的時間軸進行布置,展場最左側是藝術家大一時完成的油畫作品,象徵大學藝術學習的開端。中段布滿不同形式的作品,展現學習過程中對疫情、社會議題及情緒等面向的反思。展場的右端為近期的油畫作品,表現出自己在歷經種種際遇後對藝術的理解及詮釋。 《About Me》以創作的時間軸進行布置,以兩幅不同創作時期的油畫串起四年來思考和技法上的成長。 圖/古宇恩攝走入展場,左側牆面上的〈油畫靜物〉是油畫中的經典題材,著重傳統技法上的練習。吳昌濬表示,現在回頭檢視這幅作品,感覺當初在用色上相當直覺,像在亮度的提高上,會下意識使用冷色系的鉛白,但畫面整體色溫偏暖,也導致光線與物品間產生衝突感,「創作完後才領悟到每個色相都有明度差異。」他說。 〈油畫靜物〉是東海大學美術系進修學士班學生吳昌濬大一時期作品,藝術家將這件作品置於展場最左側,傳達大學藝術學習的開端。 圖/古宇恩攝置放於展場中間牆面上的〈過程〉是吳昌濬心理世界的投射,創作時他將衛生紙反覆地撕扯、拼貼及染色,藉此與無法突破創作瓶頸的自己進行對話。「一開始我很排斥沒有完整架構的作品,對我而言很不真誠。」吳昌濬坦言過去創作時總是依循既定的框架,但媒材的限制促使自己不得不開始思考藝術的可能性,最終他決定直面內心的情緒,因此〈過程〉並不是創作前就已經構思好的作品,而是直覺性的情感抒發。吳昌濬友人李易庭說:「作品色調較為黯沉,可以體現出他的內斂,但在整體呈現上又可以看出他內心有很多被壓抑的想法。」 〈過程〉以衛生紙作為媒材,透過重複撕扯、拼貼,最後進行染色,來表達創作遇到瓶頸時慌亂的思緒。 圖/古宇恩攝展場右側牆面上是臨摹自法國油畫作家Joseph-Désiré Court的作品〈Rigolette keeping herself busy while Germain is away〉,吳昌濬說:「在這幅畫中,我刻意去省略很多的技法,去篩選什麼是自己想要的藝術。」他表示雖然這幅作品不完全是自己的創作,但卻最實在地展現自己在四年學習中對於藝術的體悟。 〈臨摹Rigolette Seeks To Distract Herself During The Absence Of Germain〉雖是臨摹作品,卻是東海大學美術系進修學士班學生吳昌濬四年藝術學習的精華。 圖/古宇恩攝吳昌濬說明此展以自我為主軸的契機,他認為自己並不是情緒外顯的人,因此想要透過展覽,讓想更了解他的觀眾從多元的作品發現不同面向的吳昌濬。在同個展場辦展的藝術家蕭灑說:「展覽有很多拼組性很強的作品,可以看出藝術家試圖將藏在作品中的靈魂碎片拼貼成完整的他。」
探索性與自我 時光市集展情趣百態
生活
第1770期
探索性與自我 時光市集展情趣百態
2022-11-02
【記者程心新竹報導】情侶十指緊扣、親子相互倚靠、大學生談天說笑,展現自然又親密的生活情趣。「十二寮時光村」地方創生團隊,10月29、30日在新竹十二寮舉辦首屆「時光市集-純愛特輯」(以下簡稱時光市集),推廣生活情趣並活絡地方產業。主辦方協同藝術家策展,並與情色青年、台灣原創大雕燒biggayke等攤商合作,創辦台灣第一個以生活情趣為主題的市集。 時光市集-純愛特輯以生活情趣為主題,29、30日於新竹十二寮舉行。 圖/程心攝「生活情趣」涵蓋範圍十分廣泛,包含讓人與人關係升溫的儀式與增加生活氛圍的事物,時光市集活動統籌吳瑋翎以此規劃一系列生活情趣體驗,活動包括市集、情趣展間、脫口秀等,其中,色情藝術家小艾與品牌「r-Xing阿性情趣」共同策劃的《好想愛愛展》是一大特點。 觀展者必須通過斜坡並穿越一件件衣物,才能參觀《好想愛愛展》。 圖/程心攝粉色蕾絲內衣、黑色絲質內褲以及零星的少女衣物向下垂掛於展覽入口。拿著手電筒進入通道,18禁展間主要呈現女性的性需求,展間內多處擺放粉紅娃娃,以及不同年代的情色書籍。吳瑋翎解釋:「情趣用品最主要可以拿來了解自己的身體,是生活情趣的其中一個面向。」團隊提倡探索性與自我的權利,期望導正大眾性探索觀點。 藝術家嘗試以裸露物件,在少女房內的餐盤上,呈現出對性的渴望。 圖/程心攝展覽緊扣「純愛」主題,卻只從女性角度出發,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學生林昱阡提出,展間若能容納多元性別的性需求,或許會更加完善。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電視組學生曾丞可也直言,若無解說,展覽內容其實不好理解,「但台灣對於性教育這方面相對保守,讓大家有機會直接了解性知識還是很不錯。」 市集內販賣有香氛蠟燭、情趣用品、甜點等各式能增添生活情趣的小物。 圖/程心攝市集除了情趣用品外,也展出香氛蠟燭、關係牌卡等小物,國立中央大學物理學系學生廖偉志表示,「生活情趣不限於性,而是表達情感,與在意的人建立互動。」例如關係牌卡能讓彼此說出平常不易分享的話題,有助於增進情感。而「情色青年」攤主小愛(化名),不僅教導民眾如何正確使用情趣用品,也會分享性治療與性教育的正確觀念。曾丞可提到,小愛會拿出身體構造圖,細心解說不同性別的生理構造,也給予專業性愛意見。  台灣原創大雕燒biggayke攤主與一邊與顧客介紹產品,一邊推廣十二寮地方特色。 圖/程心攝吳瑋翎說明,活動除了提倡生活情趣的多元面向,舉辦在中老年人口較多的新竹十二寮,也希望為地方帶來青年人潮。不過他坦言,活動未呈現十二寮的在地文化,展覽也著重女性觀點,這些未盡之處須被改善,「吸引人潮外,市集主題如何與在地做連結、如何呈現出不同關係之間的生活情趣,都是團隊將持續深耕的方向。」吳瑋翎期望未來透過多元市集主題,展現出十二寮的地方特色,也更深入探討親子、朋友與情侶之間的生活情趣。
Podcast節目《世代登出》關注情緒議題 主持群以彈唱分享會伴青年
生活
第1768期
Podcast節目《世代登出》關注情緒議題 主持群以彈唱分享會伴青年
2022-10-19
【記者程心綜合報導】大學時光悲欣交集,各種躊躇或堅定的情緒使大學生身心負擔隨之累加,因此Podcast節目《世代登出》於15日舉辦《世代登出》季末之夜不ㄐemo,由導演徐嘉凱與內容工作者高可芯主持這場活動,與聽友一同理解不同情緒、實踐自我價值。 主持人徐嘉凱與高可芯在台上進行問答環節,增加與觀眾的互動。 圖/Self Pick提供季末之夜藉由吉他彈唱以及問答互動來拉近主持人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並反思情緒議題。現場徐嘉凱分享創業的心路歷程,過去他認為,立下目標和夢想後,便能無往不利,「但其實達成目標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合。」徐嘉凱不諱言地說,他經歷一些失敗後,每天靜心寫作,「鍛鍊是從內部好好地成就自己。」他開始懂得探索內心世界,進而提供多元觀點,更溫柔地陪伴聽友打破情緒框架。 活動開場,主持人徐嘉凱分享自己如何「登出」目標導向的世界。圖/程心攝「這三年我都一直從自己身上,或從世界找素材,然後練習(在Podcast上)公眾的表達。」對高可芯來說,每一集的Podcast都在對過去的自己提問,以此面對情緒困擾。他接著彈唱歌曲,台下觀眾有的閉眼聆聽,有些跟著哼唱,現場氣氛沈靜卻不失溫馨。彈唱環節的開場歌曲為〈禮物〉,高可芯希望每位聽眾相信人生中所有的際遇,最後都能成為生命中的養分。 彈唱分享會中,主持人高可芯彈著吉他,編排了一組送給聽眾的祝福。圖/Self Pick提供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李柏毅看見徐嘉凱在觀眾面前揭開自身的失敗經歷後,開始嘗試接納自己的不足。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陳品文則回應:「資訊洪流為職涯帶來各式各樣的選擇,卻讓我看不清自身定位。」他藉由《世代登出》的Podcast〈寂寞與孤獨,自己與自己的關係〉自我剖析,從而關注年輕世代的獨處需求,並創辦了《own 一個人生活》雜誌,聚焦討論獨處議題。現場聽友回應,節目中有關情緒的話題讓他感到被同理,也逐漸走出低潮。《世代登出》將暫停更新,徐嘉凱與高可芯解釋,兩人即將踏入不同的領域,期盼未來回歸時,能為聽眾帶來更精彩豐富的內容。季末之夜不僅為這個世代提供安放的場域,也為《世代登出》劃下圓滿的休止符。 活動結束後,世代登出團隊與所以聽眾在現場大合照,記錄下魔幻時刻。圖/Self Pick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