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千人點燭光祈福 緬甸點燈節照亮華新街
生活
第1710期
千人點燭光祈福 緬甸點燈節照亮華新街
2019-10-23
【記者陳妍如新北報導】白金兩色相間的裙擺飛揚,緬甸傳統舞者在台上靈巧地躍動、腳尖輕盈點地,千盞祈福的燈火照亮街道上充滿緬甸風情的小吃店招牌。一年一度的「緬甸光明點燈節」於19日在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盛大登場,現場超過千名觀眾手持蠟燭,在倒數聲中點亮華新街,一同向佛祖祈求身體健康、平安。點燈節是緬甸國慶假日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傳說釋迦牟尼佛這天會在眾神陪伴之下降臨人間,因此人們會以點燃燈火或蠟燭的方式歡迎佛祖到來。下午5時,由鑼鼓隊帶領的大型踩街隊伍手執燈籠、彩繪傘,身著緬甸各民族的特色服飾華麗亮相,為點燈活動拉開序幕。點燈前夕,緬甸舞團以男女雙人的點燈舞,迎來三位緬甸佛教高僧。他們手持火燭、低聲頌佛,並帶領所有與會民眾倒數,以蠟燭祈福,點亮華新街的夜晚,祈願國民幸福平安、身體健康。 由鑼鼓隊帶領的踩街隊伍於下午5時,與身著緬甸傳統服飾的居民,拉開緬甸光明點燈節的序幕。 圖/陳妍如攝新北市中和區是全台最大的緬甸華僑聚落,有超過4萬名緬甸華僑聚居於此,且多數集中在華新街一帶。而鄰近華新街的華夏科技大學也因時常接觸緬甸文化,使不少學生能在點燈節中發揮所學技能,與民眾同樂。華夏科大數位媒體設計系學生劉哲亨就在現場負責人物速寫的活動,他解釋,多畫素描就容易發現緬甸人外觀的特色,「他們的顴骨大都比較圓、五官也比較深邃一點,有些人的膚色則比較深一些。」除了擺攤進行人物速寫、手背彩繪等活動之外,華夏科大學生也開發出一款手機應用程式,民眾只要在華新街街頭、街尾「踩點」,將手機靠近當地知名的緬甸小吃店和雜貨店,就能以藍芽感應方式「簽到」並換取禮物。開發者之一、華夏科大資訊工程系學生饒廣福本身就是一名緬甸華僑,他表示,由於在年輕世代中抓寶遊戲相當盛行,所以他們設計這款應用程式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帶動大學生認識學校周遭的環境,「這次把技術應用在點燈節上,希望很多沒有來過華新街的人,希望能夠透過遊戲認識這一整條街。」 舞者在台上表演緬甸傳統舞蹈「裙擺舞」,輕巧地跳躍配合華麗衣裳,成功抓住觀眾目光。 圖/陳妍如攝點燈節會場不僅帶領民眾認識緬甸文物及語言,當地許多居民更穿上緬甸傳統服飾:顏色亮麗的無領上衣,搭配柔軟的披巾、貼身長裙,使整個華新街頭洋溢著濃濃的異國風情。現場還有緬甸奶茶、果凍、辣湯麵等當地特色料理供民眾品嚐,華新街居民蔣斌紅表示,緬甸的食物大多很甜,「剛來台灣時覺得很不甜,現在也習慣了,回去緬甸總覺得太甜!」他笑著展示自己身上的傳統披巾、無領上衣及沙龍(裙子),「現在在緬甸,很容易看到人們穿牛仔褲跟T恤。」他感嘆傳統文化正在漸漸流失,期待緬甸傳統服飾能被更多人看見。 參加點燈節的民眾手持蠟燭,與緬甸佛教高僧一同祈福,以燭火點亮夜晚的華新街。 圖/陳妍如攝台灣的「緬甸光明點燈節」今年已邁入第21屆,在居住著眾多緬甸華僑的華新街上,1000盞祈福的燈燭亮起,不但讓新北市民認識緬甸的傳統文化習俗,也讓僑胞得以抒發思鄉情懷。不論是台灣人或緬甸人,都伴隨著緬甸傳統音樂,在點燈儀式中虔誠地祈願,希望佛祖保佑全家身體健康、生活安穩。
華夏推行動書車 喚醒華僑滇緬回憶
生活
第1685期
華夏推行動書車 喚醒華僑滇緬回憶
2018-10-24
【記者黃郁期綜合報導】20日上午十時,一群緬甸華僑聚集在新北市中和區華興街的一台行動書車旁,以緬甸文高亢地朗誦著故事書,引起一旁人們的關注。這是華夏科技大學和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舉辦的「在緬甸街遇見蘇格貓底東南亞行動書車」活動,吸引素有「緬甸街」之稱的華興街居民前往參加。 停在新北市中和區華興街的「蘇格貓底行動書車」,在地居民前往翻閱書車裡的書。 圖/黃郁期攝 「蘇格貓底行動書車」內部有許多書籍,也有供民眾休息之處。 圖/黃郁期攝行動書車是綽號「貓哥」的林群先生所擁有,車上的書籍以東南亞語種的占大多數。在這天的書車活動裡,滇緬華僑們因為可以閱讀家鄉熟悉的語言,並透過與他人分享緬甸文字與傳統故事,喚起他們對緬甸的記憶。身為緬甸華僑的李惠玲說:「真的非常感動,這個活動好像讓我們把家鄉的東西都找回來了。」 緬甸華僑於行動書車旁朗誦行動書車內的緬甸文書籍,圖中人物為緬甸歸僑協會理事長張標材。 圖/黃郁期攝新北市中和區南勢角一帶的緬甸華僑因為軍政府的排華行動,在60年代開始逐漸移居台灣。緬甸歸僑協會理事長張標材說道:「當時華人經營的商店和就讀的學校都被收歸國有,華人很難生存。」他進而表示,許多人輾轉來到台灣的南勢角,在口耳相傳之下,定居的人口越來越多,就形成了今天南勢角以「緬甸街」聞名的滇緬聚落。 位於華新街周邊的華夏科大,致力於將滇緬聚落特色形塑成中和區的特別文化。校長陳錫圭說:「大學本身是一個學術單位,比較容易推廣與塑造文化。」他進而表示,現階段而言華新街對於大多數人只限定於特別的飲食文化,但透過「行動書車」與其他類似的活動,可以將滇緬的人文特色與民俗風情也推廣出去,將在地文化的層次拉高。本次活動策畫人、華夏科大研究發展處研發長蘇聖珠也提到,希望藉由活動增進在地居民與學校的連結,提升社區學習氛圍。 華夏科技大學校長陳錫圭(左)與綽號貓哥的林群(右)一起舉辦「在緬甸街遇見蘇格貓底東南亞行動書車」。 圖/黃郁期攝藉由此活動,學生能夠更了解東南亞文化的特色。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秘書、華夏科大緬甸文老師的李惠玲提到,台灣學生對於緬甸文化感到陌生,可藉由認識該文化提升學習興趣。華夏科大學生何宗輿表示,平常不會接觸東南亞的文化,「這次活動可以更加了解他們,而不是停留在眾人的刻板印象。」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