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校園推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穿衣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影音
秋鬥遭警方舉牌警告 再掀《集遊法》爭議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影音
第1712期
飲「水」思源 彰化跑水節延續感恩先人古禮
2019-11-08
【記者王品淇、白欣彰化採訪報導】民眾踏著雀躍的步伐,快步踩進已有300年歷史的八堡圳,體驗獨特跑水活動。2019彰化二水國際跑水節於2日盛大登場,今年以「通圳300年, 感恩三世紀」為主軸,邀請二水鄉在地民眾表演,展現熱情活力,並重現祭祀古禮,延續感恩先民開鑿八堡圳的傳統習俗。二水鄉公所主任秘書鄭樵濃表示,跑水節由來是為了紀念林先生,「他是技術指導,可是我們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因此在跑水節規劃不同的祭祀活動以表達感謝。為感謝先人成功引水至八堡圳,二水鄉每年舉辦跑水節,並讓民眾進入八堡圳中體驗跑水文化。參加活動超過二十年的在地農民陳銀純透露,多虧前人開通八堡圳,自己才能在家鄉種植菜瓜,因此每年都會在活動中擺攤。而跑水節的另一特點則是3日舉行的馬拉松,二水跑水馬拉松活動舉辦至第三年,已名列全國十大馬拉松賽事,因賽道中含300公尺跑水道,且融合跑水習俗,成為全台唯一可以跑在水中的馬拉松,吸引不少跑馬迷前來朝聖。民眾吳年恩說:「我們同事建議說參加彰化的三個馬(拉松)的話,鹿港、田中跟二水一定要來參加,(泡在水裡)正好可以讓腳紓緩一下。」除了祭典活動,主辦方也在現場舉辦農產市集,邀請二水在地鄉民與彰化農民擺設攤位,藉此推廣彰化的優質農產,並規劃一系列DIY手作活動,讓親子一起認識在地農作文化。參與農產市集的彰化蜂農王兆和表示,因為八堡圳是是對彰化平原很有意義的一個水源,對稻米生產也是很重要的灌溉區。據主辦方統計,今年跑水節估計約有三萬人參與,希望透過活動讓更多民眾了解流傳百年的水圳祭典,藉此將飲水思源之意持續傳承下去。https://youtu.be/HNbpoU7D0_g
生活
第1687期
頭頂貢品踩水拋果 八堡圳引水人領民眾祈福
2018-11-07
【記者徐佳渝彰化報導】水淹及膝的八堡圳水道內,擠滿「跑引水隊伍」的參與者,他們踩著水大步前進,朝水道高牆旁觀看儀式的民眾揮手。彰化縣二水鄉公所於3日舉辦為期兩天的「2018國際跑水節」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前來參加。 頭頂祭品的引水人代表在走完水道後,大步地朝「林先生廟」準備完成最後一步的祭祀儀式。 圖/徐佳渝攝水道中,帶領「跑引水」隊伍的是身穿簑衣、頭頂供品,扮演著祭祀儀式要角的「引水人」。他領著貴賓及民眾踩著水完成跑引水儀式。早期的儀式中,引水人必須開啟水閘門將豐沛水源引到水圳中,甚至在邊引水的同時還得和超過兩公尺高的急速洪水比速度奔跑。因為過程中常有引水人犧牲,所以現今改為較簡單的儀式。 學生聚集在八堡圳取水口前方,準備在活動環節「水圳濕背秀」上一同來跑水。 圖/徐佳渝攝來自印度、在彰化縣社頭鄉從事工程師的哈費斯.阿斯美斯拉(Hafeez Azmathulla)表示,印度有很多以神的名字命名的河流,為了祈求豐沛水源並感謝河神的保佑,也會舉辦如台灣「跑引水儀式」這樣的祈福祭典。就讀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同樣來自印度的學生娜路里.拉克西米( Nalluri Lakshmi)認為,跑引水隊伍將水果拋向水道高牆旁民眾最有趣,這和他家鄉的祭祀方法很不一樣。 這次共計有來自12個國家的學生參與「2018二水跑水節」,為「跑引水隊伍」中最為吸引目光的隊伍之一。 圖/徐佳渝攝「2018國際跑水節」傳承二水鄉的歷史,讓在地人感恩先人開鑿八堡圳的辛勞,也讓外地人得以一窺源遠流長的祈福祭典。大葉造形藝術學系學生陳虹諭提到,主辦宣傳活動的範圍可以不只侷限在二水區域,還能吸引更多外縣市民眾來到二水鄉參加「跑水節」,瞭解在地的歷史文化。就讀南臺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同時也是二水鄉在地人的學生陳蓓萱則認為,參與活動的民眾仍以老一輩居多,他表示活動可以加入拍照打卡等年輕人喜愛的元素,「覺得活動可以更年輕化」。 隊伍最前方的貴賓各個在水道上奮力奔跑,還原當年八堡圳引水人奔跑的歷史畫面。 圖/徐佳渝攝
生活
第1664期
異國生齊聚跑水節 藉傳統慶典致敬土地
2017-11-08
【記者葉穎樂彰化報導】「吱嗒——吱嗒——」人們此起彼落的踩水聲從清朝康熙年間保留至今的八堡圳水道傳來,全長約300公尺的橋上擠滿觀眾,共同參與全國唯一的跑水節。「2017二水國際跑水節」4日於彰化縣二水鄉熱鬧開跑,活動首日陸續舉行跑水儀式、創意踩水表演等,更開放民眾戲水,體驗本土文化樂趣。 據引水民俗,頭頂祭品的引水人(陳文彬)領軍,頭綁印有「二水跑水節」頭巾的貴賓們緊跟在後,在八堡圳水道行走,以完成跑水儀式。圖/葉穎樂攝全台僅有的文化慶典源自紀念先賢成功引水入圳、灌溉大地。彰化縣文化局局長陳文彬說明,「跑水是指水圳阻擋上游的水,以方便下游的人奔跑。」他指出跑水即是引水,因此希望藉由傳統祭典,讓民眾感受先民開鑿水圳的艱辛,體悟真正的飲水思源。而陳文彬透露,每年也會邀請國際學生參與,盼以文化交流,讓國際友人透過八堡圳了解台灣在地歷史。 來自12個不同國家大葉學生身穿國家傳統服裝,初次體驗跑水文化。圖/葉穎樂攝來自加拿大、日本、蒙古、越南等國的大葉大學學生今年都來參加,他們身穿國家傳統服飾跟隨跑水隊伍在水圳行走,有些人手綁印有「二水跑水節」的頭巾,有些人則捲起褲管方便踩水。大葉英語學系學生藤井神那首次體驗,表示日本雖無類似活動,但會在「撒豆節」丟裝有豆類的袋子,「可是跑水的時候,他們直接拋丟未經包裝的水果!」種種文化差異令她嘖嘖稱奇。由於水圳的外觀與馬來西亞的大溝渠相像,來自大馬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交換生溫心怡開玩笑說:「跑水是『跑溝渠(Longkang Run)』。」儘管水圳源頭來自濁水溪,但他提及水比大馬乾淨,家鄉也並無類似活動,認為跑水體驗很新鮮。同鄉同學郭巧媚也表示跑水活動令他印象深刻,並提到大馬近幾年開始引進泰國的潑水節文化,但在地性及特色相較泰國當地仍略為遜色。 二水跑水節每年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青年跑水團參與跑水儀式,今年有來自印度、蒙古、加拿大、日本、加拿大等國的大葉大學學生共襄盛舉。圖/葉穎樂攝除了外籍學生,也有本地大學生到場感受二水的獨特文化。義守大學觀光學系學生蔡容芳認為活動旨在文化傳承,但同學何佩芸建議跑水節可多舉辦大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或競賽,才有機會吸引年輕人。「通常越刺激的活動越有吸引力,但像馬拉松比較持久的活動就因人而異。」而歷年來備受矚目的「跑水創意在地秀」,今年也有10個在地團隊發揮創意,從裝扮到演出安排都各出奇招,像是有隊伍在小腿套上特製防水塑料袋,為踩水表演做好萬全準備。 「跑水創意在地秀」在地團隊之一「幼幼特攻隊」裝扮顯眼,在八堡圳水道內等待踩水表演順序。圖/葉穎樂攝據主辦方統計,為期二天的年度盛事共約5萬人共襄盛舉。陳文彬提出文化源自水,「把水圳修好,才會農作豐收,土地就能產生文化。」因此他也期許能有更多年輕人參與跑水節,一起向土地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