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藝術季融香山特色 居民攜藝術家活絡農村
影音
第1796期
藝術季融香山特色 居民攜藝術家活絡農村
2024-10-18
【記者蔣若暄、何依庭採訪報導】孢子蒝設計工作室於12至27日在新竹市香山區舉辦《野山之隅:香山農村藝術創作季》。工作室邀請當地居民和藝術家參與三個共創計畫,連結海山、茄苳和中隘社區的特色與空間,舉辦一日走讀小旅行,希望讓更多人走入香山。 孢子蒝設計工作室主理人楊珊(化名)解釋:「藝術的能量注入,可以讓本來像止水一般的環境注入新的活水。」民眾會特意為了藝術季前來香山,在地的居民也透過藝術創作,將自己的想法或對藝術的詮釋展現出來。 走讀第一站來到海山社區,活動中心的牆上展示著攝影師王阿福(化名)的系列作品《芒種計畫》,照片呈現出海山社區的景象,紀錄當地長者的日常生活。「我希望長輩現在或是將來再回頭來看這些作品,會覺得說有來社區這裡跟大家一起生活很有意義。」他補充道。 工作室安排民眾體驗海山特色活動「長輩為你沖咖啡」,品嘗由居民親自沖泡的咖啡。為了維持長輩的身體健康,社區開設課程讓長者學習手沖咖啡。此外,社區也將咖啡粉外銷,希望藉此創造就業機會吸引青年回流。海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鏡涼表示:「老人和年輕人一定要結合,不要讓年輕人覺得來社區很可怕。我們長輩也因為課程的關係,非常了解現在年輕人的社會。」 印有植物紋路的藍染布料是由中隘社區居民與當地藝術工作室共同創作的作品〈堤畔踩青〉,中隘社區總幹事劉秋玉說明希望將當地植物與藝術結合,「長輩平常都忙於農務,這種花草對他們來講都覺得很頭痛。」因此,他們以社區常見的花草葉片進行移印,融合自然資源與傳統藍染工藝。劉秋玉分享藝術共創的目的,「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讓他們覺得原來身邊的這些雜草也可以變成藝術品。」 在社區居民的帶領下,民眾接著走入茄苳社區古厝。茄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一郎談到農村與藝術的結合,「因為藝術季的導入,讓我們覺得藝術在農村也可以創造出想像的空間。」作品《回茄》使用家中的板凳與廢木,讓社區居民發揮創意,希望來到這裡的人都能感受到回「茄」的溫暖。陳一郎說:「我們有孢子蒝這個年輕的團隊回到鄉裡面,他們也是在地的新竹人,願意伸出手來協力社區發展。」。 藝術季透過導覽活動,吸引青年回鄉,也讓更多人認識香山這塊純樸的「烏托邦」。
機具持續運轉 「循環」再現捷克農村生活感受
藝文
第1735期
機具持續運轉 「循環」再現捷克農村生活感受
焦點
2020-11-04
【記者蕭淳云綜合報導】捲軸上的羊毛「喀啦喀啦」地向前捲動,四周的圖騰則在手把轉動之際幽微地透著亮光。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陳宇如與捷克藝術家西蒙.塔蘭達(Šimon Talanda)共同創作互動式作品「持續運行保持旋轉及循環的持續運行」,參展《真實世界》於10月30日起在「藝大藝術聚落」展出。藉由人工轉動機具的旋轉意象,呈現生生不息的流動能量。 步入展場,感測器啟動牆上的捲線軸,軸上的羊毛緩緩向前滾動的同時,捲線軸右側的螢幕隨即亮起。畫面中的一雙手不斷地轉動捲線機,毛線截斷在螢幕邊際,視覺上彷彿接續捲線軸上的羊毛線條。「旋轉循環」的概念來自陳宇如在捷克交換期間,受到郊區農場「復興自然,探尋古法」的啟發。從手搖玉米脫粒機、羊毛紡紗機到日復一日的四季變化,生生不息的狀態讓他開始關注,並以此創作。 羊毛線在木製卷軸上無止盡的滾動,暗示作品核心的「循環、旋轉」概念。 圖/蕭淳云攝沒有光照的展場需靠手動轉動發電機,四周的圖騰才會閃爍微光。陳宇如解釋,希望讓觀展民眾付出勞動參與,他強調:「(觀展民眾)在展覽中往往擔任被動的觀看者,展覽都已經主動呈現好了,我想要打破這個想法。」牆上的毛線圖騰,各象徵印度教分支毗濕奴派的靈魂載體階層,從最低階層的「魚」,到能夠脫離物質束縛、解放靈魂的人類。塔蘭達擷取各層級意象後,陳宇如則以毛線纏繞出植物、螞蟻、蛇、鶴、牛等圖案,並將他們順序、逆序排列,呼應生生不息的循環概念。 受到捷克郊區農場「極簡」的生活理念影響,在此次作品,陳宇如與塔蘭達多以自然、有機的媒材創作,如木製卷軸及毛線圖像。異於市面上機器生產的毛線多呈現粗細相當、整齊規律的生硬狀態,他們使用當地手工紡織的羊毛線製作牆上的圖騰,手紡的毛線因不同的轉動力度帶有自然的粗細變化。陳宇如提及,原先規劃在展間呈現紡紗機器,但考量素材運送來台將耗損碳能源,於是改用之前在農場錄製的捲線影像。同時,他們也盡量在創作過程中減少使用金屬零件。 陳宇如在捷克交換期間結識當地藝術家,進而促成此次合作。展間結合影像、毛線、木製裝置呈現旋轉概念。 圖/蕭淳云攝隨著觀展民眾走入展間,寧靜的氛圍彷彿瞬間甦醒,被啟動的紡紗機開始無止盡地運作。觀展民眾韓一瑄認為,現場的影像及裝置持續傳遞能量,「雖然使用的是現代發電機,卻讓我覺得像是從前碾米或是磨製藥草的感覺,不斷地重複與循環,是很好的體驗。」《真實世界》展覽執行陳彥伶則提到,此件作品闡述捷克傳統農村盡可能減少使用工業產製的生活,這種討論「本質」的創作,對學院體系訓練出來的他們來說是滿有趣的挑戰。 展間多使用有機、自然的材質創作,陳宇如希望盡量減少作品中的工業感,以扣合捷克農村的極簡風格。 圖/陳宇如提供陳宇如和塔蘭達在捷克時便開始構思作品,兩人希望將農場的生活感受融入創作,陳宇如回憶,過去在農場的每個早晨,他都會走進田裡看日出,天空隱約浮現橘紅色的太陽,光照提供能量使作物生生不息。他有感而發地表示,就像人工轉動發電機累積的能量,「作物生長、收成、回歸土壤的過程,正是大地循環的能量。」
發掘雨後春「筍」 地方青年推廣產業新面貌
生活
第1730期
發掘雨後春「筍」 地方青年推廣產業新面貌
2020-10-01
【記者林子頊台南報導】青年擔任小農夫下農田採收在地美食「蘆筍」,採收後轉往廚房化身廚神,將蘆筍烹調成精緻料理。「地利小食」9月27日於台南市將軍區舉辦「地利小食料理課程」,此次活動與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合作,為青發署《超牆青年/主題展》系列活動的100個體驗點之一,鼓勵青年在參與各項計畫的過程中探索自我價值,學習用行動跨出第一步。 「地利小食料理課程」活動負責人黃筑萱解釋農夫每天從播種到採收蘆筍的過程。 圖/林子頊攝「地利小食料理課程」不只帶領學員完成一道料理,更希望學員踏入農田體驗農村生活。蘆筍成長的速度非常快,約生長到30公分就需採收,因此農夫每天都需要勤勞地檢查採收。活動主辦人黃筑萱邊解說農夫繁瑣的工作,邊示範如何剪下蘆筍,讓學員親自採收並了解種植蘆筍的訣竅。高雄餐旅大學餐旅暨會展行銷管理系學生杜維婷說:「下了農田後才知道,原來採收蘆筍是需要慢慢找,慢慢看,藉由這次的體驗活動認識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黃筑萱身為返鄉青年,希望透過活動讓學員理解蘆筍高單價的原因,看到食材背後農夫的辛苦。 參與活動學員體驗農夫生活,聆聽剪裁蘆筍的細節且實際學習採收蘆筍。 圖/林子頊攝地利小食,翻自英文單字delicious,是一個在地農友和消費者溝通的平台,希望能藉由蘆筍美食讓大家更認識將軍區。共同創辦人徐麗敏和丈夫蔡仕霖,年輕時回到家鄉,發現大部分家中只剩獨居老人。徐麗敏決心創辦地利小食,希望能結合在地特色及人文風情,發展將軍的創新產業。除了促進蘆筍產業轉型,他也希望讓長輩得到歸屬感,能在地利小食交朋友、一起削蘆筍。徐麗敏選擇返鄉開創地方創生產業,但他認為為家鄉付出的方式有很多種,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角色,他期望大學生能把握每一次進入農村實習的機會,將自己的專業活用在家鄉中。 活動內容包含從至農田網室採收蘆筍,至體驗手作精緻料理課程,學員用自己採收的蘆筍包水餃。  圖/林子頊攝參加完地利小時體驗課程,杜維婷認識更多將軍蘆筍文化,他分享道:「體驗活動能讓我們在短時間內接觸到不同領域的事務。另一方面,也藉由這個平台推銷地方創生產業,達到共好的狀態。」他感慨許多年輕人想出國拓展視野,但自己的家鄉其實有許多值得開拓的資源。杜維婷也期待未來能用自己的專業,返鄉帶動地方創生,為傳統產業注入新生命。
劃破蘭陽田地線 千棟農舍陰影下的農村生活
專題
第1703期
劃破蘭陽田地線 千棟農舍陰影下的農村生活
2019-06-28
「我小時候每天從羅東騎腳踏車到宜蘭,十公里的距離看不到幾棟房子,路上都是漠漠水田,非常美麗。」從小在宜蘭長大的李寶蓮,道出兒時家鄉印象。而隨雪山隧道通車、台北通往宜蘭所需時間縮短,越來越多人選擇至宜蘭興建農舍。一幢幢農舍深嵌在綠油油的農田間,成為宜蘭既和諧又衝突的景象。<b>農舍取得規範寬鬆 民眾為田園夢大興農舍宜蘭縣政府統計,2016年宜蘭縣已有8484棟農舍,和2006年雪隧開通時的2611棟相比,十年間農舍數量成長超過兩倍。監察院2018年「宜蘭農舍案調查報告」更指出,2017年宜蘭縣農牧戶口數僅2萬8123戶,政府在2000至2018年間卻核發高達6138件農舍使用執照,相較彰化、雲林等農業大縣,農牧戶口數雖都超過七萬人,農舍使用執照數卻不到3000件。《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規定,欲興建農舍者須先取得農民身分,且持有土地面積不得小於0.25公頃。法律也明定,每人名下僅能有一戶農舍,且面積不得超過農地總面積百分之十。而非農民身份者若想擁有農舍,可經「老農配建」管道(註1),或向持有農舍使用執照逾五年者購買。(註1)老農配建:2000年1月28日《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前,農民所持有的農地適用舊法規,不論土地面積大小皆可興建農舍。因此買方可購買老農農地,並以老農名義申請建照及農舍使用執照,待取得執照後再進行所有權移轉。宜蘭不動產業者張雅音分析,許多人購買農舍,是期望自主設計居住空間、追求更高居住品質,實現田園生活夢想。現住於宜蘭縣員山鄉自家農舍的陳勝樂表示,許多宜蘭人年輕時前往台北發展,退休返鄉後欲購買農舍,改善家人的生活與居住環境,「身為一個農民的孩子,你會想讓爸媽過好一點的生活,這是天經地義的。」「我們這邊離台北太近了,有點像後花園。早期從台北下來買很便宜,一千多萬就很漂亮很大間。」張雅音補充,地價和交通吸引外地民眾購買宜蘭農地、農舍,加上規範寬鬆,造成農舍數量過多,成為有心人士哄抬地價的手段。<b>農舍引炒地風氣 農田頻繁過戶成亂象「農地如果只是農作物在移轉,其實根本沒有獲利,如果農地是做農業使用,他基本上幾乎沒有什麼炒作空間可言。」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助理教授戴秀雄說明,作為農業用途的農地並無法在轉售中增值,然而農舍可為土地帶來附加價值,許多人便藉由交易獲利。2018年宜蘭縣宜蘭地政事務所統計,購買宜蘭一公頃的農地至少須3600萬元新台幣。「都會區大量人口想要來宜蘭圓一個田園夢,就蓋了豪華別墅,那漸漸成為趨勢之後,房仲當然就起來了,地價就被炒起來了。」宜蘭在地青年農夫方子維無奈地說道,居高不下的地價導致欲從事農業工作者買不起農地,也讓土地閒置,無法發揮生產價值。<b>政策頻改致地價擺盪 農舍興建數量下降近年來,宜蘭農舍成長數已趨緩,2018年宜蘭縣縣政統計通報指出,農舍核發使用執照已自2014年674件,逐年遞減至2017年194件。而農舍興建數量下降的關鍵,為搖擺不定的政策,及其引發的地價波動。2015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函釋全台各地方政府「興建農舍經營計畫書」,規定農舍應配置於農地邊界及臨接道路,以保留農地最大耕地面積(後簡稱「臨界臨路」)。在時任宜蘭縣縣長林聰賢推動下,臨界臨路有效抑制竄升的農舍交易量。前宜蘭縣農業處處長楊文全坦言,購買農舍者多重視風水,該規範因此降低民眾興建豪華農舍意願。2017年繼任代理縣長吳澤成,有鑑違規農舍遍布,拆除三棟重大違規農舍,試圖抑止農舍數量濫長。然而後上任的代理縣長陳金德,於2018年訂定「宜蘭縣農業用地申請興建農舍審查作業要點」,放寬農委會規定,使農舍興建位置不再須臨界臨路,此舉不僅違反中央政府規定,遭監察院要求改進,更讓低迷的農舍市場死灰復燃。今年3月,農委會擬修訂《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將臨界臨路規範提升至中央法律位階,嚴加控管農舍興建。規範朝令夕改,影響民眾買賣農舍意願,使土地價值捉摸不定,導致新建農舍數量減緩。<b>田園生活不若想像 農舍屋主與在地居民難和平共存宜蘭農舍氾濫造成的傷害,似乎無法隨著農舍增長量的減緩而復原。自小在宜蘭長大的石學儒,赴台北求學前,和務農的家人居住在宜蘭一幢農舍裡,將近19年。他觀察到雪隧落成後三四年間,自家附近方圓一公里內,多了五棟用途不一且非農用的農舍,「有點可惜,農舍代表當地的經濟有在發展,但就人文社會的背景來看農舍,我認為過多農舍為鄉村注入了太多文明,破壞鄉村原有的風情。」石學儒感嘆。自農舍如雨後春筍般矗立於宜蘭田野間,除地景不復以往,在地居民的日常也有所變化。方子維表示,宜蘭農舍大多無人常住,表面看似燈火通明,實際只是屋主的防盜措施,「我覺得就算有人回來,好像也不太跟村子裏的人打招呼,就會懷疑為什麼現在的農村變這樣,關係不是這麼地親近。」「早期他們買的時候,都買很大間很漂亮,可能當度假用,偶爾來一下,可是等他一個禮拜、兩個禮拜來的時候,草都長很高,很麻煩顧。」張雅音表示,不少屋主購買農舍後並不清楚如何照顧農地,也不甚了解農民生活。曾文昌舉例,「我有朋友搬來宜蘭,才發現原來農田會噴農藥,我說你住農業區當然噴農藥。」他進而提到,農民早起耕作,常影響以度假為目的、居住於農舍的民眾,雙方甚至會產生衝突,「他(屋主)會覺得,你們幹嘛那麼早起床?噴肥機很大聲,你不能十點再噴嗎?」農舍屋主與農民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使雙方無法在同一片土地上和平共存。「他會叫你這個曳引機不能停在這邊,馬路都是泥巴,很骯髒啊!」對賴青松而言,農舍的意義非同小可,他也曾與農舍屋主發生爭執,但他道出農舍存在,本就源於農民工作與生活的密不可分,「農夫的生活跟工作連在一起,他需要地方洗菜、包水果、堆飼料。」政大地政系教授賴宗裕也提到,《農業發展條例》開放興建農舍的初衷,是將其認定為「農業生產不可分離的設施」,農民可放置農用機具,便利務農。然而,放眼望去,今日散落在蘭陽平原上的水泥建築,已背離當年《農發條例》第18條開放農地興建農舍的立法意旨。<b>兼顧國土計畫與居住品質 學者盼集中農舍復土地機能「從嚴格角度看,耕地讓你蓋房子本來就是不應該的事。」戴秀雄表示,此舉打破政府國土規劃權,內政部營建署訂定國土計畫,明確區分農業用地和住宅區,目的在限制個人對土地的支配權,避免不同性質的土地相互干擾。戴秀雄以德國為例,他說明,當地農業用地及住宅用地分野明顯。「除非做國土計畫前你就在那,否則就算你有多餘人口超出原本房子負荷,你都不能加蓋,你要自己想辦法找住宅用地。」他提到台灣的國土計畫起步晚於德國,《農發條例》第18條又開放耕地可興建農舍,導致以住宅功能為主的農舍散布田野間。戴秀雄認為,抑制農舍濫長的根本之道,在於直接廢除《農發條例》第18條,禁止人民在農地興建農舍。他也建議政府參考國外鄉村國土計畫,讓重視居住品質者集中居住,發展「農村聚落」。他說明,發展農村聚落能恢復農業區完整機能,並兼顧重視居住品質者的需求,「如果農村聚落發展完善,你房子要蓋多漂亮,我覺得都再說。重點是(農舍)不要無規劃性的亂散。」<b>「農村不能沒有農業,可是它也不是只有農業。」宜蘭農村地區矗立大量非農用農舍已成事實,但方子維堅信,「農村不能沒有農業,可是它也不是只有農業,每個人生活在這裡,有一個平衡在吧!」蘭陽平原上,種下秧苗與種下夢想的人們各自生活,「我不會責怪他們。」就如石學儒所言,包容或許是讓眾人在這片土地上和諧共處的良方。
劃破蘭陽田地線 千棟農舍陰影下的農村生活
第1703期
劃破蘭陽田地線 千棟農舍陰影下的農村生活
2019-06-28
【專題記者劉信秀、涂葦慈、徐佳渝、黃郁期綜合報導】「我小時候每天從羅東騎腳踏車到宜蘭,十公里的距離看不到幾棟房子,路上都是漠漠水田,非常美麗。」從小在宜蘭長大的李寶蓮,道出兒時家鄉印象。而隨雪山隧道通車、台北通往宜蘭所需時間縮短,越來越多人選擇至宜蘭興建農舍。一幢幢農舍深嵌在綠油油的農田間,成為宜蘭既和諧又衝突的景象。<b>農舍取得規範寬鬆 民眾為田園夢大興農舍宜蘭縣政府統計,2016年宜蘭縣已有8484棟農舍,和2006年雪隧開通時的2611棟相比,十年間農舍數量成長超過兩倍。監察院2018年「宜蘭農舍案調查報告」更指出,2017年宜蘭縣農牧戶口數僅2萬8123戶,政府在2000至2018年間卻核發高達6138件農舍使用執照,相較彰化、雲林等農業大縣,農牧戶口數雖都超過七萬人,農舍使用執照數卻不到3000件。《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規定,欲興建農舍者須先取得農民身分,且持有土地面積不得小於0.25公頃。法律也明定,每人名下僅能有一戶農舍,且面積不得超過農地總面積百分之十。而非農民身份者若想擁有農舍,可經「老農配建」管道(註1),或向持有農舍使用執照逾五年者購買。(註1)老農配建:2000年1月28日《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前,農民所持有的農地適用舊法規,不論土地面積大小皆可興建農舍。因此買方可購買老農農地,並以老農名義申請建照及農舍使用執照,待取得執照後再進行所有權移轉。宜蘭不動產業者張雅音分析,許多人購買農舍,是期望自主設計居住空間、追求更高居住品質,實現田園生活夢想。現住於宜蘭縣員山鄉自家農舍的陳勝樂表示,許多宜蘭人年輕時前往台北發展,退休返鄉後欲購買農舍,改善家人的生活與居住環境,「身為一個農民的孩子,你會想讓爸媽過好一點的生活,這是天經地義的。」「我們這邊離台北太近了,有點像後花園。早期從台北下來買很便宜,一千多萬就很漂亮很大間。」張雅音補充,地價和交通吸引外地民眾購買宜蘭農地、農舍,加上規範寬鬆,造成農舍數量過多,成為有心人士哄抬地價的手段。<b>農舍引炒地風氣 農田頻繁過戶成亂象「農地如果只是農作物在移轉,其實根本沒有獲利,如果農地是做農業使用,他基本上幾乎沒有什麼炒作空間可言。」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助理教授戴秀雄說明,作為農業用途的農地並無法在轉售中增值,然而農舍可為土地帶來附加價值,許多人便藉由交易獲利。2018年宜蘭縣宜蘭地政事務所統計,購買宜蘭一公頃的農地至少須3600萬元新台幣。「都會區大量人口想要來宜蘭圓一個田園夢,就蓋了豪華別墅,那漸漸成為趨勢之後,房仲當然就起來了,地價就被炒起來了。」宜蘭在地青年農夫方子維無奈地說道,居高不下的地價導致欲從事農業工作者買不起農地,也讓土地閒置,無法發揮生產價值。<b>政策頻改致地價擺盪 農舍興建數量下降近年來,宜蘭農舍成長數已趨緩,2018年宜蘭縣縣政統計通報指出,農舍核發使用執照已自2014年674件,逐年遞減至2017年194件。而農舍興建數量下降的關鍵,為搖擺不定的政策,及其引發的地價波動。2015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函釋全台各地方政府「興建農舍經營計畫書」,規定農舍應配置於農地邊界及臨接道路,以保留農地最大耕地面積(後簡稱「臨界臨路」)。在時任宜蘭縣縣長林聰賢推動下,臨界臨路有效抑制竄升的農舍交易量。前宜蘭縣農業處處長楊文全坦言,購買農舍者多重視風水,該規範因此降低民眾興建豪華農舍意願。2017年繼任代理縣長吳澤成,有鑑違規農舍遍布,拆除三棟重大違規農舍,試圖抑止農舍數量濫長。然而後上任的代理縣長陳金德,於2018年訂定「宜蘭縣農業用地申請興建農舍審查作業要點」,放寬農委會規定,使農舍興建位置不再須臨界臨路,此舉不僅違反中央政府規定,遭監察院要求改進,更讓低迷的農舍市場死灰復燃。今年3月,農委會擬修訂《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將臨界臨路規範提升至中央法律位階,嚴加控管農舍興建。規範朝令夕改,影響民眾買賣農舍意願,使土地價值捉摸不定,導致新建農舍數量減緩。<b>田園生活不若想像 農舍屋主與在地居民難和平共存宜蘭農舍氾濫造成的傷害,似乎無法隨著農舍增長量的減緩而復原。自小在宜蘭長大的石學儒,赴台北求學前,和務農的家人居住在宜蘭一幢農舍裡,將近19年。他觀察到雪隧落成後三四年間,自家附近方圓一公里內,多了五棟用途不一且非農用的農舍,「有點可惜,農舍代表當地的經濟有在發展,但就人文社會的背景來看農舍,我認為過多農舍為鄉村注入了太多文明,破壞鄉村原有的風情。」石學儒感嘆。自農舍如雨後春筍般矗立於宜蘭田野間,除地景不復以往,在地居民的日常也有所變化。方子維表示,宜蘭農舍大多無人常住,表面看似燈火通明,實際只是屋主的防盜措施,「我覺得就算有人回來,好像也不太跟村子裏的人打招呼,就會懷疑為什麼現在的農村變這樣,關係不是這麼地親近。」「早期他們買的時候,都買很大間很漂亮,可能當度假用,偶爾來一下,可是等他一個禮拜、兩個禮拜來的時候,草都長很高,很麻煩顧。」張雅音表示,不少屋主購買農舍後並不清楚如何照顧農地,也不甚了解農民生活。曾文昌舉例,「我有朋友搬來宜蘭,才發現原來農田會噴農藥,我說你住農業區當然噴農藥。」他進而提到,農民早起耕作,常影響以度假為目的、居住於農舍的民眾,雙方甚至會產生衝突,「他(屋主)會覺得,你們幹嘛那麼早起床?噴肥機很大聲,你不能十點再噴嗎?」農舍屋主與農民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使雙方無法在同一片土地上和平共存。「他會叫你這個曳引機不能停在這邊,馬路都是泥巴,很骯髒啊!」對賴青松而言,農舍的意義非同小可,他也曾與農舍屋主發生爭執,但他道出農舍存在,本就源於農民工作與生活的密不可分,「農夫的生活跟工作連在一起,他需要地方洗菜、包水果、堆飼料。」政大地政系教授賴宗裕也提到,《農業發展條例》開放興建農舍的初衷,是將其認定為「農業生產不可分離的設施」,農民可放置農用機具,便利務農。然而,放眼望去,今日散落在蘭陽平原上的水泥建築,已背離當年《農發條例》第18條開放農地興建農舍的立法意旨。<b>兼顧國土計畫與居住品質 學者盼集中農舍復土地機能「從嚴格角度看,耕地讓你蓋房子本來就是不應該的事。」戴秀雄表示,此舉打破政府國土規劃權,內政部營建署訂定國土計畫,明確區分農業用地和住宅區,目的在限制個人對土地的支配權,避免不同性質的土地相互干擾。戴秀雄以德國為例,他說明,當地農業用地及住宅用地分野明顯。「除非做國土計畫前你就在那,否則就算你有多餘人口超出原本房子負荷,你都不能加蓋,你要自己想辦法找住宅用地。」他提到台灣的國土計畫起步晚於德國,《農發條例》第18條又開放耕地可興建農舍,導致以住宅功能為主的農舍散布田野間。戴秀雄認為,抑制農舍濫長的根本之道,在於直接廢除《農發條例》第18條,禁止人民在農地興建農舍。他也建議政府參考國外鄉村國土計畫,讓重視居住品質者集中居住,發展「農村聚落」。他說明,發展農村聚落能恢復農業區完整機能,並兼顧重視居住品質者的需求,「如果農村聚落發展完善,你房子要蓋多漂亮,我覺得都再說。重點是(農舍)不要無規劃性的亂散。」<b>「農村不能沒有農業,可是它也不是只有農業。」宜蘭農村地區矗立大量非農用農舍已成事實,但方子維堅信,「農村不能沒有農業,可是它也不是只有農業,每個人生活在這裡,有一個平衡在吧!」蘭陽平原上,種下秧苗與種下夢想的人們各自生活,「我不會責怪他們。」就如石學儒所言,包容或許是讓眾人在這片土地上和諧共處的良方。
劃破蘭陽田地線 千棟農舍陰影下的農村生活
專題
第1703期
劃破蘭陽田地線 千棟農舍陰影下的農村生活
2019-05-30
【專題記者劉信秀、涂葦慈、蕭佳宜、徐佳渝、黃郁期綜合報導】「我小時候每天從羅東騎腳踏車到宜蘭,十公里的距離中看不到幾棟房子,整個路上都是漠漠水田,非常美麗。」從小在宜蘭長大的李寶蓮,娓娓道出兒時的家鄉印象。然而,隨著西元2006年雪山隧道(後簡稱雪隧)通車、台北通往宜蘭所需時間縮短,廣闊的農地出現各形各色、高矮不一的建築物,宜蘭縣成為全台灣農舍數量最多且密度最高的城市。一幢幢農舍深嵌在綠油油的農田間,成為宜蘭地區既和諧又衝突的景象。宜蘭農舍林立 遼闊水田景緻不再根據宜蘭縣政府統計,2016年宜蘭縣已有8484棟農舍,和2006年雪隧開通時的2611棟相比,十年間農舍數量成長超過兩倍。「有些朋友兩三年會來(宜蘭)一次,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經常都找不到我家在哪裡,都說『又跟上次都不一樣了』。」在宜蘭從事友善耕作近二十年的賴青松觀察,雪隧開通後,他的田地周圍逐漸矗立許多農舍,過去一覽無遺的水田景象不復從前。監察院在2018年「宜蘭農舍案調查報告」中指出,2017年宜蘭縣農牧戶口數僅有2萬8123戶,2000至2018年間卻核發高達6138件農舍使用執照,相較於彰化、雲林等農業大縣,農牧戶口數雖都超過七萬人,農舍使用執照數卻只有3000件以下。種種數據顯示宜蘭地區農舍氾濫,已是不爭的事實。農舍不僅使原本廣闊的農地景觀變得支離破碎,更影響當地農民的生活,並汙染生態環境。瓦礫入田廢水入渠 農舍影響農業與生態「田裏頭剛開始我看到這些東西真的非常生氣餒!你蓋房子已經擋到我的陽光,我已經很不愉快了,只有四個字嘛以鄰為壑,你不要的東西通通往田裡丟,田裡是垃圾堆置場嗎?」談及自己最重視的農地因鄰地興建農舍備受影響,賴青松難掩激動情緒。他指出工人興建農舍時,常將鋼釘、磁磚、鋼板模等建材棄置於鄰近農田。然而,農人習慣打赤腳行走於田地間,若不慎踩到廢棄物,恐有安全疑慮,「我只要一靠近農舍、我就會心裡先自我警戒。穿雨鞋、下田戴手套,田裡會摸出甚麼都不一定。垃圾袋啦、各式各樣水管啦……。」 賴青松提到自己下田時常會撞見興建農舍所用的建材或磁磚,讓他耕作時始終戰戰兢兢。 圖/賴青松提供「農舍蓋起來之後,你住進去的人總是要洗澡、洗碗、煮飯吧?這些水怎麼辦?一定是往外排。」宜蘭在地青年農夫方子維提出,農舍興建後排放的廢水,也是問題之一。他解釋,農舍排出的廢水,可能經由上游渠道流入下游農地,連帶影響食安。守護宜蘭工作坊創辦人李寶蓮也提到,長期下來,家庭廢水造成的汙染,可能與噴灑農藥一樣可觀,「農人打藥並不是每天打喔,他是有病蟲害、有必要的時候才打。可是汙水這件事情,他是無時無刻、每天都在排,而且會隨著農舍數量增多,我們的灌溉水質就一定會受影響。」此外,方子維也嘗試以生態角度,分析農舍林立對農地環境造成的影響。他說明,常見的田地水鳥,會啄食害蟲,並在田中排泄,使農田更加肥沃,維持田間生態的平衡。方子維進而指出,「當一片土地是完整的,中間長出了一個房子,這個房子你從生態角度來講,水鳥看到有一個東西在那,他就不來這。」建築物興建對自然生態的衝擊,不容忽視,但對渴望到宜蘭體驗田園生活的民眾而言,追求生活品質與維護生態環境,恐怕難以兩全。 鐵製鷹架環繞尚未興建完成的建物,混雜泥土、石頭及各種塑料的廢物堆置於田間。 圖/涂葦慈攝農舍取得規範寬鬆 民眾為田園夢大興農舍根據《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規定,欲興建農舍者須先取得農民身分(註1),且持有土地面積不得小於0.25公頃。法律也明定,為了保護農業生產環境,每人名下僅能擁有一戶農舍,面積不得超過農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十,其餘百分之九十,須為完整農業用地。在宜蘭地區務農近十年的曾文昌坦言,取得農民身份並不困難,再者,非農民身份者若想擁有農舍,還能透過老農配建(註2)管道,或向持有農舍使用執照超過五年者購買(註3)。「住農舍的話就變成說,他可以去規劃他的想法,比如說想要養狗、做車庫,或者是想要種種東西,他可以去圓一個農夫的想法。」宜蘭地區不動產業者張雅音分析,許多民眾之所以購買宜蘭農舍,是期望能自主設計居住空間,藉此追求較好的居住品質,並實現田園生活的夢想。宜蘭縣員山鄉員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勝樂表示,許多宜蘭人年輕時前往台北發展,退休返鄉後欲購買農舍,改善家人的生活與居住環境,「身為一個農民的孩子,你會想讓爸媽過好一點的生活,這是天經地義的。」「我們這邊離台北太近了,有點像後花園。早期從台北下來買的話,很便宜,一千多萬就很漂亮很大間。」張雅音補充,地價和交通吸引外地民眾購買宜蘭農地、農舍,再加上規範較為寬鬆,造成農舍數量過多,最終成為有心人士哄抬地價的手段。(註1)農民身分:根據現行法律,只要申請人擁有農保、第三類健保或繳交實際從農計畫等三個證明中任一項,便符合農民身分。(註2)老農配建:2000年1月28日《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前,農民所持有的農地適用舊法規,不論土地面積大小皆可興建農舍。因此買方可購買老農農地,並以老農名義申請建照及農舍使用執照,待取得執照後再進行所有權移轉。(註3)持有農舍超過五年者:買方須向一般農民購買農地,並以農民名義申請建照及農舍使用執照,待取得農舍使用執照滿五年後再進行所有權移轉。農舍引炒地風氣 農田頻繁過戶成亂象「都會區大量人口想要來宜蘭圓一個田園夢,就蓋了豪華別墅起來,那漸漸地這個成為趨勢之後,房仲當然就起來了,地價就被炒起來了。」方子維無奈地說道,居高不下的地價導致欲從事農業工作者買不起農地,也讓土地閒置,無法發揮生產價值。「農地如果只是農作物在移轉,其實根本沒有獲利,如果農地是做農業使用的時候,他基本上幾乎沒有什麼炒作空間可言。」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助理教授戴秀雄說明,作為農業用途的農地並無法在轉售中獲利,然而農舍為原有土地帶來的附加價值不一,許多人便藉由交易,從中獲取利益。 宜蘭縣農地買賣交易頻繁,經過農田時,更可以看到用兩根木架支撐的農地出售看板。 圖/劉信秀攝根據2018年宜蘭縣宜蘭地政事務所統計,購買宜蘭一公頃的農地至少須3600萬元新台幣以上,「那個地價是務農的人買不起的,這個也會引誘很多在務農的人,把他的農地賣掉,因為獲利太大。」李寶蓮坦言,務農收入並不可觀,居高不下的地價吸引部分農民將田地售出,導致農地交易頻繁。政策頻改致地價擺盪 農舍興建數量下降近年來,宜蘭農舍成長數量已漸趨緩,2018年宜蘭縣縣政統計通報指出,農舍核發使用執照已自2014年的674件,逐年遞減至2017年的194件。而農舍興建數量下降的關鍵,在於搖擺不定的政策方向,以及政策改變引發的土地價值波動。2015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後簡稱農委會)函釋地方政府「興建農舍經營計畫書」,規定農舍應配置於農地邊界及臨接道路,以保留農地最大耕地面積(後簡稱「臨界臨路」)。該政策在時任宜蘭縣縣長林聰賢推動下,抑制竄升的農舍交易量及衍伸問題。「跟風水有關,它要蓋在(田)中間,前面兩排龍柏,還要有停車場,後面有風水池、生態池,種荷花養鯉魚,這才是豪華農舍啊!」前宜蘭縣農業處處長楊文全坦言,購買農舍者大多重視風水,因此「臨界臨路」的規範,有效降低民眾興建豪華農舍的意願。有鑑於違規農舍遍布,2017年繼任宜蘭縣代理縣長吳澤成,在其任期內拆除三棟分別位於礁溪鄉、員山鄉及五結鄉的重大違規農舍,試圖解決農舍數量濫長問題。 楊文全分享擔任宜蘭縣農業處處長,經手宜蘭農舍議題的經歷,當談到農舍問題該如何解決時,語氣盡是無奈。 圖/徐佳渝攝然而,後上任的代理縣長陳金德,於2018年訂定「宜蘭縣農業用地申請興建農舍審查作業要點」,放寬農委會規定,使農舍興建的位置不再須臨界臨路。此舉不僅放寬農舍規定,更讓原本已經低迷的農舍市場死灰復燃。今年(2019年)3月農委會擬修訂《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將「臨界臨路」規範,提升至中央法律位階,以嚴加控管農舍的興建。農舍規範朝令夕改,使土地價值捉摸不定,導致新建農舍數量減緩。田園生活不若想像 農舍屋主與在地居民難和平共存「我從小就是看著宜蘭的水田長大,而這樣的農村地景啊,其實對我一輩子影響都蠻大的,我也很懷念我小時候宜蘭的樣貌 。」李寶蓮道出宜蘭地景改變對自己帶來的衝擊和失落。宜蘭農舍氾濫造成的傷害,似乎無法隨著農舍增長量的減緩而復原。自小在宜蘭長大的石學儒,赴台北求學前,和務農的家人居住在宜蘭一幢農舍裡,將近19年。他觀察到雪隧落成後三四年間,自家附近方圓一公里內,多了五棟用途不一且非農用的農舍。而石學儒小時熟悉的田園景緻,也隨著越來越多農舍的出現逐漸不如往昔。「有點可惜,農舍代表當地的經濟有在發展,但就人文社會的背景來看農舍,我認為過多農舍為鄉村注入了太多文明,破壞鄉村原有的風情,映入我眼中的風景不再那麼舒適。」石學儒感嘆。 三層樓裝潢典雅的農舍和農地比鄰而居,和一旁鮮綠的農作物相比,顯得格外突兀。 圖/黃郁期攝自農舍如雨後春筍般矗立於宜蘭田野間,除地景不復以往,在地居民的日常也有所變化。方子維表示,宜蘭農舍大多無人常住,表面看似燈火通明,實際只是屋主為防止竊盜發生所採取的因應措施,「我會覺得就算有人回來,好像也不太真的跟這個村子裏面的人去打招呼,就自己也會懷疑為什麼現在的農村變這樣,關係不是這麼地親近、會有點疏離。」 穿著阿公輩在早期最受歡迎的穿搭,方子維道出他對宜蘭農地的感情,並大方分享這幾年來的耕種經驗。 圖/徐佳渝攝「早期的人他們買的時候,都買很大間很漂亮,可能當成度假用,偶爾來一下,可是等他一個禮拜、兩個禮拜來的時候,那個草都長很高,很麻煩顧。」張雅音表示,不少屋主購買農舍後並不會常住,也不清楚如何照顧農地。此外,屋主對農業生活瞭解不足,易產生錯誤認知,曾文昌舉例,「像我之前有一個朋友,他搬來宜蘭,才發現原來農田是會噴農藥,就覺得怎麼會噴農藥,可是我就說你住在農業區裡面當然是噴農藥。」曾文昌提到,農民早起耕作的作息,常影響以度假為目的、居住於農舍中的民眾,雙方甚至可能產生衝突,「他(屋主)就會覺得說,你們幹嘛那麼早起床?你噴肥機很大聲,你為什麼那麼早噴?你不能十點再噴嗎?」賴青松也補充,農舍屋主常受農用機具影響生活而感到不滿,「他會叫你這個曳引機不能停在這邊,這個馬路都是泥巴,這樣很骯髒啊!」 曾文昌憶起朋友住進農舍時的狀況,坦言農地生活並不如外地人想像般容易。 圖/劉信秀攝「農夫的生活是跟他工作連在一起,他需要有地方洗菜、包水果甚至堆飼料,那偶爾會跑出兩隻老鼠……。」賴青松道出農舍存在的意義,正是因為農民的工作與生活密不可分。石學儒也回憶,「我印象中,在我家附近的務農者主要的交通工具都是腳踏車或雙腳。」他提到家中長輩的務農日常,經常離不開農舍,「農舍也象徵務農者與這塊地的一種聯繫,像是務農者已經在此生根了一樣。」政大地政系教授賴宗裕提到,《農業發展條例》(後簡稱《農發條例》)開放興建農舍的初衷,是將其認定為「農業生產不可分離的設施」,農民可放置農用機具,便利務農。然而,放眼望去,今日散落在蘭陽平原上的水泥建築,已背離當年《農發條例》第18條(註4)開放農地興建農舍的立法意旨。而農舍屋主與農民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更使雙方無法在同一片土地上和平共存。(註4):《農業發展條例》第18條明定,取得農業用地之農民,經直轄市或縣 (市) 主管機關核定,於不影響農業生產環境及農村發展,得申請以集村方式或在自有農業用地興建農舍。 賴青松始終力守農地農用的原則,認為農民的工作、生活與農舍密不可分。 圖/黃郁期攝兼顧國土計畫與居住品質 學者盼集中農舍復土地機能「從嚴格的角度來看的話,耕地讓你能蓋房子本來就是一件不應該的事情。」戴秀雄表示,此舉打破政府的國土規劃權,內政部營建署訂定國土計畫,明確區分農業用地和住宅區,目的在於限制個人對土地的支配權。居住區以生活機能為考量,產業用地則因存在汙染或噪音問題,須與居住區隔離,避免不同使用性質的土地相互干擾。 土地使用分區與航空影像之疊圖。黃綠色區域為農牧用地,紅色區域為建築用地。圖中地點為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附近,明顯可見許多農舍建築位於黃綠色農牧用地上。 圖片來源/國土規劃地理資訊圖台「其實在絕大部分國家包含英國、德國、荷蘭、法國鄉村,你會看到耕作區不會有零星的房子,頂多是放農具的地方。」戴秀雄以德國為例,說明當地農業用地及住宅用地分野相當明顯。「除非是在做國土計畫之前你就在那,否則就算你有多餘人口超出原本房子負荷,你都不能加蓋,你要自己去想辦法找到住宅用地住。」他提到,台灣的國土計畫起步晚於德國,《農發條例》第18條又開放耕地可興建農舍,導致以住宅功能為主的農舍散布在田野中。 宜蘭的建築散布於農田間,德國鄉村的建築有明顯的分區規劃,不隨意散落在農田之中。上圖地點位於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附近,下圖地點位於德國巴伐利亞自由邦(Freistaat Bayern)的韋亞恩(Weyarn)附近。戴秀雄認為,抑制農舍濫長的根本之道,在於直接廢除《農發條例》第18條,禁止人民在農地興建農舍。「不廢除的話,我想國土計畫再努力大家都沒用,你沒有辦法說人家不合法,然後人家要申請農舍,你憑什麼不准?」他也建議,應參考國外鄉村的國土計畫,將重視居住品質需求者集中安排居住,發展「農村聚落」。他提到:「如果農村聚落發展完善,那你房子要蓋多漂亮,我覺得都再說。重點是(農舍)不要無規劃性的、無整體性亂散。」農村聚落的發展,將能恢復農業區的完整機能,並兼顧重視居住品質者的需求。「農村不能沒有農業,可是它也不是只有農業。」宜蘭農村地區矗立大量非農用農舍已成事實,但方子維堅信,「農村不能沒有農業,可是它也不是只有農業,每個人生活在這裡,有一個平衡在吧!」即便在農村,居民從事產業依然多元,除務農業,也不乏仰賴畜牧、工程維生的民眾定居。蘭陽平原上,種下秧苗與種下夢想的人們各自生活,「我不會責怪他們。」就如石學儒所言,包容或許是讓眾人在這片土地上和諧共處的良方。
重溫農村時光 「絕響」樹下唱戲
藝文
第1658期
重溫農村時光 「絕響」樹下唱戲
2017-09-28
【記者王若穎宜蘭報導】魯班街大樹下,弦樂與清脆笛聲,悠揚地在紅磚瓦巷中迴盪。「絕響樂團」演奏歌仔戲曲,復刻台灣農業社會時代人們坐在大樹下吟唱的場景。這是她們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合作的「大樹下X小劇場」活動,讓民眾零距離接觸傳統音樂。「我們一起拍手!」演奏時不忘與觀眾互動,以弦樂為主旋律開展敘事,笛聲點綴出有力的節奏。月琴撥彈出音符的跳動感,為傳統樂曲注入一些變化,聽眾也跟著音樂搖擺。「我手上的殼子弦是用椰子的殼做的哦!」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學生鄭雅婷彈奏完《歌仔新調》,指著手上樂器跟觀眾介紹。歌仔戲曲使用的基本樂器有殼仔弦、大廣弦、台灣月琴、笛子,因為一般人不太熟悉,新奇感讓現場氣氛也變得熱絡。 鄭雅婷(中)手拿殼仔弦跟觀眾介紹。歌仔戲曲使用的基本樂器有殼仔弦、大廣弦、台灣月琴、笛子。 圖/王若穎攝但也由於人們對傳統戲曲的關注度低,導致接觸這些傳統樂器的人不多,使他們在推廣上遇到許多瓶頸。「樂團的行銷、包裝都要從頭開始學,自己慢慢摸。」月琴演奏者的黃昭郡說,團員除了前臺演出,也要處理後臺行政事務。場地規劃、票務、帳務等繁複事項都要一手包辦。「絕響樂團」由台灣戲曲學院畢業生跟在校生組成,團員都是科班出身,音樂底子深厚。「其實技術上不難,難的是呈現情感的原汁原味。」鄭雅婷說道。為了重現歌仔戲發源的場景,團員身穿素色、簡樸的衣著,搬椅子到樟樹下演奏。樂聲與微風交織,帶著觀眾回味過往時光。 團員身穿素雅衣著,演奏傳統歌仔戲曲,帶著觀眾回味過往時光。 圖/王若穎攝
農村人口外流 全自動雞場省勞力
新知
第1639期
農村人口外流 全自動雞場省勞力
2016-11-30
【記者曾品媛彰化報導】建國科技大學學生團隊開發「Lucky Egg智慧蛋雞場」,讓傳統的「軌道式天車餵飼機」從半自動化進步到全自動化,因應農村人口外流,將有效降低餵飼雞隻所花費的時間,減輕蛋雞業者負擔。建國科大電機工程系畢業生李奇紘,在辭去半導體工廠工程師工作後,回彰化老家幫忙蛋雞養殖場的營運,因父親不便於行,蛋雞場的日常工作幾乎只有李奇紘、母親、加上兩位員工,四個人在苦撐。他表示蛋雞場事務繁多,除了餵飼之外,還有集蛋、清糞等例行公事,加上工作人員皆上了年紀,過大的工作量讓他感到不堪負荷。李奇紘希望運用機器減少人力負擔,於是,他回到母校,以產學合作的形式開發智慧蛋雞場。雖然團隊合作困難重重,但經過團隊溝通與調整,智慧蛋雞場的運作得以完整實現,成效也讓他感到相當滿意。 團隊將傳統電纜交流式馬達改良為直流式,並將充電電池直接結合在天車系統中。 圖/建國科大團隊學生黃硯農提供傳統的蛋雞餵飼設備多採用「軌道式天車餵飼機」,是在雞舍兩旁設置軌道,將餵飼設備架設於雞籠上方,然後往下分配飼料。以往多使用110伏特電壓的交流電馬達為動力來源,連接冗長的電線,操作人員必須在旁全程輔助,確保電線不因意外斷裂。以每天平均花費四小時餵飼計算,將會佔用養雞業者不少時間。建國科大將傳統交流式輸電改良為直流式,結合充電電池於天車系統中,並可設定自動餵食時間。如此一來,蛋雞養殖業者只須每隔兩至三天重新將電池充電及添補飼料量即可,大幅增加餵飼效率。智慧蛋雞場結合溫度偵測系統,將溫、濕度輸入微電腦晶片中的飼料計算公式,進而影響天車餵飼機的運行速度,調整雞隻的餵飼量。指導教授、建國科大電機工程系教授董佳璋表示,雞隻在溫度高時,食慾會下降、產蛋量降低,飼料的需求量也跟著下降;而當溫度較低的時候,飼料的需求量則會上升。藉由偵測溫度來達到飼料量控管的方式,將有效減少飼料及成本的耗費。 智慧蛋雞場結合溫度偵測系統,進而影響天車餵飼機的運行速度,控制餵飼量。 圖/建國科大團隊學生黃硯農提供另外,智慧蛋雞場也結合了物聯網技術(Internet of Things, IoT), 將每天餵食量的多寡、次數等數據儲存在雲端系統中。除了可幫助蛋農達成長期資料分析外,使用者甚至可以使用網路及手機應用程式,從遠端控制硬體的啟動及停止。團隊成員、建國科大電機工程系學生黃仁佑希望,這些數據未來可以幫助蛋雞養殖業者,在申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雞蛋產銷履歷時,作為通過的參考基準。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