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山東齊工大宿舍火災惹議 人臉辨識阻礙學生逃生
國際
第1800期
山東齊工大宿舍火災惹議 人臉辨識阻礙學生逃生
2024-11-22
【記者黃伊晨報導】10日,山東濟南齊魯工業大學長清校區15號女生宿舍發生火災,導致宿舍內部煙霧瀰漫,學生逃生困難。多數學生更受困於宿舍出入口的臉部身份辨識閘門,堵在閘門口嘗試「刷臉」逃生,直至消防隊進入宿舍救災,學校都沒有關閉閘門系統,也沒有校方人士提醒學生逃生。 根據宿舍內學生伊伊(化名)描述事發當下他走出宿舍房間時,安全出口的綠色標誌沒亮,現場也因為濃煙而一片漆黑,他只能緩慢下樓梯避免踩空,然而閘門處卻是關著的,伊伊因此被困在閘門後,摸黑找出閘門旁的工作人員通道才成功逃生。因此伊伊完全無法認同校方所回應的,保持刷臉系統開啟是為了管理大量學生。「我當時感到非常絕望,因為快要呼吸不過來了。」他說道。伊伊回憶當天的情況表示,大量學生堵在宿舍閘門口試圖「刷臉」,但閘門早已故障,且當下的煙霧狀況根本無法讓臉部辨識系統辨認出他們的臉,「『刷臉出門』已經變成了學校訓練我們的本能反應,即使在危急時刻也難以改變。」他指出。 山東濟南齊魯工業大學事後發布公告,指出火災是由學生的行動電源過熱,導致一旁床簾燃燒引起,並把問題歸咎在床簾和學生不當用電,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回應。該校不具名受訪者表示,他不理解學校第一時間勒令拆除床簾的意義為何,宿舍中易燃物眾多,僅是拆除床簾並無實質效果。應該著眼於問題根源,全面更新老舊電路系統,並加強宿舍員工的緊急應變培訓,才符合學生對改善的期待。 該事件在社群媒體上引發關注,大量學生貼出逃生影片,描述火災當下的緊急狀況。然而,相關討論卻遭學校阻礙。另一名齊魯工業大學住宿生山茶(化名)表示學校目前未提出有效的改善方針,反而試圖在網路上強壓事件熱度,他認為,學校決策不會因社群媒體上的與論壓力而改變。伊伊提及,自己就在發出貼文後,接到學校的電話,強迫他刪文,他說:「學校肯定是關注了(學生的社群貼文),但學校關注並沒有用,我們需要的是更高層的關注。」他強調,持續堅持在網路上發聲,是為了引起上級教育機關的注意,進而督促學校採取改善措施,避免學生一直暴露在不安全的校園之中。
無人機指引逃生路線 望提高隧道火災救援效率
新知
第1775期
無人機指引逃生路線 望提高隧道火災救援效率
2022-12-14
團隊領獎合照,右起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洪允昀、沈筠雅與指導教授王鴻祥。 圖/研發團隊提供【記者詹晶雅綜合報導】「隧道內為封閉空間,一旦發生火災溫度快速升高且濃煙不易消散,不僅危害生命安全,亦妨礙人員逃生。」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洪允昀、沈筠雅研發「隧道消防無人機」,望能引導火場人員、車輛正確逃生,並執行初步滅火等任務。該作品在2022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中,獲得巴西中央設計協會特別獎。「隧道發生火災時,逃生引導與廣播系統回音導致資訊不清楚,無法掌控狀況及救援作業。」沈筠雅說明,由於隧道環境昏暗,加上火災造成的濃煙,民眾可能會因視線不清而往火源處逃生,導致危及生命。因此,團隊透過無人機的光源,指示民眾正確的逃生路線,倘若發生車禍,也能夠藉由投射燈光,提醒其他車輛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系統以隧道內原有的設施為基礎,除了使用車輛偵測器掌握車速和利用監視器監看畫面外,團隊也在消防栓上設置隧道消防無人機的基地,洪允昀解釋,「一旦發生火災與事故時,將會回傳情況至緊急應變中心,指揮中心將派遣距離相近的無人機前往事故地點勘查。」他進一步補充,無人機上會搭載裝有乾粉或泡沫的滅火粉匣,而基地將依照不同的火源類型自動更換粉匣,在消防員抵達火場前,能進行初步的滅火任務,「如因高溫危險導致消防隊員無法進行滅火,也可派出無人機前往危險地。」當今隧道火災救援尚未有無人機投入,消防員藍健綸認為團隊的點子十分新奇,不過他也提及,「乾粉的量夠嗎?如果量太少對於滅火也起不到什麼太大的幫助。」洪允昀則說明,雖然隧道消防無人機還未經實際測試,然而研究預想當火災來臨時,假設火源附近的無人機無法負荷滅火所需的乾粉或泡沫,可以從遠調遣閒置的無人機加入救火任務。目前法規對無人機的用途控管嚴格,通常只能用於拍攝,但沈筠雅強調,「長度超過8,000公尺的隧道全世界已有73條,而正在建造與規劃的有近百條,所以長隧道的防災應變處理必須預先提防與規劃。」此外,他也提到,此無人機雖以隧道為主,但只要是黑暗場所皆能派上用場,並希望能更進一步了解一線救災人員的需求,提高隧道的救災效率。
中華醫大宿舍門禁鎖通道 地震逃生恐受阻
校園
第1733期
中華醫大宿舍門禁鎖通道 地震逃生恐受阻
2020-10-22
【記者徐宇昕綜合報導】17日晚間11時03分,台南發生芮氏規模5.2的地震,引發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學生控訴,地震時欲逃離宿舍,卻因超過門禁時間,宿舍的出口皆已上鎖,無法順利外出。學生質疑,宿舍門禁恐造成防災逃生漏洞。中華醫大宿舍分為第一宿舍和第二宿舍,門禁時間為晚上11時,其後宿舍大門便會拉下鐵捲門。如果學生晚歸,仍可在晚上12時前以門禁卡通過側門進入宿舍,然而超過12時後側門也將上鎖,此時住宿學生則完全沒有外出的管道。且宿舍雖然設有逃生門,但第一宿舍的逃生門卻保持上鎖狀態。中華醫大護理系學生Vincent(化名)說道:「一棟宿舍、五層樓,那麼多人,只有一個大門開啟,萬一地震時門壞了,(學生)都不用進出了。」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第一宿舍的逃生門皆維持上鎖狀態,就算發生意外仍無法及時逃生,形同虛設。 圖/學生Shiang(化名)提供且雖宿舍皆安排管理人員值班,但晚上12時後並無人員在櫃檯值勤。Vincent表示,夜間宿舍鐵門全數上鎖,又沒有人員24小時值勤,萬一半夜發生地震、火災等緊急狀況,還需先聯絡宿舍管理人員才能開門逃生,可能影響學生的人身安危。對此,中華醫大學務長王文正則澄清,宿舍從下午5時到晚上12時都有管理人員在櫃台值班,每個樓層也會安排樓層幹部,緊急狀況時,學生可以直接向樓層幹部或舍監反應,他們會及時處理。Vincent則反駁,「半夜大家都睡著時候發生緊急狀況,雖然可以去敲樓層幹部的門,但真的很緊急的狀況怎麼會有時間去敲門把幹部叫醒呢?」中華醫大宿舍門禁爭議在大學生匿名社群網站狄卡(Dcard)引起熱烈討論,文章至少觸及8000人,更有近400則留言。其中,學生除控訴門禁期間缺乏逃生管道,也有許多學生表示希望廢除宿舍門禁,讓學生任何時間都可以自由進出,免除因門禁而無法逃生的疑慮。然而對於中華醫大而言,宿舍門禁仍是必要措施。由於中華醫大包含五專部,大學、五專宿舍也規劃在同一區域,因此需要嚴格管理門禁。中華醫大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學生a(化名)建議,可以將大學生安排在宿舍低樓層、五專學生在高樓層,即使不鎖上大門,五專學生若要從宿舍離開,舍監也可以即時攔阻。學生林同學(化名)更表示,希望學校可以重視門禁和逃生問題,「晚上12時之後因為門禁管制,導致逃生出口都鎖著,發生地震同學當然會慌張。」面對學生的質疑,中華醫大學生會表示,將計劃在11月初和校長反應,期望透過住宿學生和校方直接溝通,能在門禁管制和防災之間找到更好的平衡點。 雖然宿舍看似有其他出入口,但平時皆未開放,造成住宿學生許多不便。 圖/Vincent(化名)提供 宿舍除了大門之外,還設有側門提供門禁時間後晚歸的學生刷卡進入宿舍。 圖/Vincent(化名)提供
【專欄】防火宣導存疑慮 門縫小反阻地震逃生
新知
第1642期
【專欄】防火宣導存疑慮 門縫小反阻地震逃生
2016-12-19
【記者周欣儒台北報導】發生火災時,暫時隔絕火源是近幾年消防政策宣導的一大重點,內政部消防署發行的《消防月刊》更指出,門縫愈大,起火房間溫度愈高,火勢蔓延愈快。然而,門縫不是愈小愈好,台灣位處地震帶,門縫過小則可能導致地震時門縫變形不易打開、影響逃生。起火時,若門縫為0.05公分,則可將房間溫度控制在攝氏589度以下;但若門縫為0.5公分,起火房間內的溫度則可高達攝氏968度。火源溫度不僅影響火勢擴散速度,更攸關民眾逃生和消防救災速度與難度。因此,許多國家基於安全上考量,均對門縫大小加以規範。然而,台灣因氣候多變、地震頻繁,門縫熱脹冷縮、因地震變形的機率均高,故並未針對門縫大小訂定規範。另外,門縫太小會阻止空氣進入室內,雖能有效阻止火勢蔓延,但也可能導致困在火場的民眾缺氧。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一救災救護大隊大隊長蔡家隆提醒,若門縫過小,起火房間幾近密閉狀態,短時間內雖然不會延燒到其他房間,但在消防隊抵達、開門救援時,極有可能發生閃燃現象,造成更大量的傷亡。所謂「閃燃現象」,是指起火房間門縫過小,僅有少量空氣進入,導致氧氣量不足,使室內物品燃燒不完全。而燃燒不完全將產生大量可燃及有毒氣體,如氰化氫、一氧化碳、烷類等。當房間持續加熱至攝氏500度左右時,可燃物會在幾秒內全面燃燒,過高的溫度也會大幅降低火場存活率。蔡家隆提醒,閃燃現象不僅增加救災難度,更會造成人員死亡,與其一味關注門縫大小,不如把焦點放在門板的防火材質。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