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輪椅旅遊困境 無障礙景點如何落實無障礙?
專題
第1792期
輪椅旅遊困境 無障礙景點如何落實無障礙?
2024-04-13
【專題記者王華琳、黎昕俞、張雅媜、邱昭華、李雨羲綜合報導】光影飛馳,景色斑駁,患有小兒麻痺的銘哥(化名),駕著他的電動輪椅搭上開往台北的火車,準備到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一覽遠近馳名的文物。走進故宮,工作人員一看到坐著輪椅的銘哥,便立刻指引他到電梯口。儘管院內總共有三座電梯供需要的人使用,電梯內狹小的空間卻非常考驗銘哥駕駛電動輪椅的技術,幾經嘗試後,才好不容易算準角度成功進入,然而輪椅前方的腳踏板也只能勉強抵在電梯門上,一不小心就可能夾傷腳指頭,陪同者若要一同進入也十分困難。故宮在不同的展區間大多以坡道連接,這樣的設計讓銘哥在用輪椅移動的過程中非常順利。但當他想進一步往前查看文物的說明牌時,輪椅卻會被下方的架子卡住而只能維持一定距離。即使將輪椅側過身,銘哥也需要吃力伸長脖子才能閱讀,甚至有的展品因為角度關係,使得他只能高舉相機,以拍照的方式透過螢幕觀看。同時,銘哥在館中發現幾處提供給視障人士的點字導覽手冊,手冊下的架子有簍空設計,讓輪椅使用者可以湊近閱讀,但銘哥真正需要的一般導覽手冊卻沒有這樣的設計,讓他十分困擾。參觀後,本報嘗試與故宮聯繫,希望針對上述問題有所回應,但至截稿前尚未取得故宮的回覆。 許多博物館的文物雖然已經降低擺放位置及設置傾斜面板,然而輪椅族卻時常因為前方腳踏板會碰撞到展示架,而必須側身觀看。  圖/邱昭華攝景點交通設施不符需求 輪椅使用者旅遊受阻除了故宮,台灣許多景點都有無障礙設施或服務,但輪椅使用者仍會碰到阻礙。社團法人台灣八福福祉協會秘書長,同時也是輪椅導遊的翁玉鈴說:「我記得榕錦時光生活園區以前的步道為了排水,鋪面磚之間的縫隙都很大,輪椅很難移動,現在就好走很多。」雖然步道的磚石少了坑洞變得平順,對輪椅使用者來說仍有不便之處,園區服務中心內有提供輪椅租借服務,但開幕至今,都沒有設立斜坡讓輪椅使用者得以進出服務中心,令翁玉鈴感到可惜。在園區外,翁玉鈴也觀察到難以行動的地方,例如金華街和金山南路二段交叉口的人行道斜坡高低差太大,再加上顏色差異不明顯,若沒有仔細看,就容易發生意外。翁玉鈴表示自己就曾坐著輪椅差點在此斜坡摔倒過。輪椅使用者不只在景點受阻礙,前往景點的過程也有困難。翁玉鈴提到,不是每個輪椅使用者都能在淡水坐船到八里,「因為岸邊到船上需要經過一個斜坡板,電動輪椅重量可能有80至100公斤,是很難上去斜坡板的。」而台江國家公園也有輪椅使用者難以搭乘船隻的狀況,翁玉鈴說:「因為那邊的船屬於小船,如果輪椅使用者要上船的話,會需要有人背他上去,電動輪椅甚至沒辦法登船。」不只船隻,就連公車也有不友善的狀況。身為輪椅使用者的趙哥(化名)談及,基隆市原本有低地板公車可供他前往潮境公園,且來回的班次皆有許多。但因近期政策改變,回程的低地板公車班次減少,改為多數輪椅上不去的一般遊覽車,讓前往公園休憩的輪椅使用者,因班次搭配不上,返回時會面臨候車時間過長的狀況。趙哥也舉例:「例如R66路線,原本有無障礙低底盤客運,現在改為遊覽車載客,輪椅族又少一條路線可搭乘。」此外,台灣各處常見的路阻也是輪椅使用者的一大阻礙。輪椅使用者親友袁彬(化名)表示,路阻設立目的是為了防止摩托車進入人行道,卻帶來另一個麻煩,「現在有些路阻是按照人形去設計,讓行人和輪椅可以通行,但萬一遇到尺寸較大的輪椅怎麼辦?它一樣會卡住啊!」趙哥也分享,「碧砂漁港碼頭前面也有設路阻,它上面還標示行動不便專用道,但我坐電動輪椅根本沒辦法通過。」旅館無障礙設施不完善 難滿足身障人士需求輪椅使用者吳富美三月中旬與友人前往高雄旅遊,預訂駁二特區附近一間旅館的無障礙房型,但抵達後卻發現門口的斜坡陡峭,坡道與玻璃自動門之間也沒有足夠的緩衝空間,「我們都用電動輪椅,原來想直接衝上去,但怕來不及煞車會撞上玻璃門。」她與四名友人皆須輪椅助行,當下僅能麻煩周遭其他旅客協助控制感應門,一行人才能順利進入旅館。而進入房間後,吳富美也發現房內的空間,不完全符合輪椅的使用需求。他描述:「房間除了浴室門口有斜坡、馬桶有扶手,其他設施都和一般房間一樣。」《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規定淋浴間應設扶手與座椅,使輪椅使用者可在相關設施輔助下自行盥洗,不過旅館卻無這些設施,於是吳富美與同行友人只能臨時退房,另尋他處。1988 年,交通部《觀光旅館業管理規則》第 7 次修訂時,即將「殘障客房」訂入規則之附表,並於2012年修訂《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將無障礙客房規範獨立成章,為相關設施建立更詳盡的規定。儘管法規逐年完善,但各旅館未能完整落實,輪椅使用者想在外留宿仍困難重重。無障礙廁所存在設計缺陷 輪椅使用者如廁不便出遊時,輪椅使用者會優先選擇設有無障礙廁所的景點,但有些景點的無障礙廁所卻因格局設計無法使用。趙庭毅表示,曾經在基隆塔遊玩時,欲進入一樓的無障礙廁所如廁,卻因為廁所設置在建築物斜角,門又安裝在狹窄處,輪椅想進入時,腳踏板就會抵到牆邊而無法進入。銘哥也表示參觀故宮時想使用院內廁所,卻發現廁所內部空間過於狹窄,輪椅進入後無法轉身,而難以坐上馬桶。 有些無障礙廁所並未從輪椅使用者角度出發設計,導致出現衛生紙放置位置過高以及錯誤的倒L型扶手設計,不方便輪椅使用者如廁。 圖/王華琳攝許多無障礙廁所在擺設如廁用品時,也忽略了輪椅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如烏來情人步道的無障礙廁所將衛生紙置於須站立才能觸及的高處,遊客中心的垃圾桶則需要用腳踩踏才能打開。脊髓損傷患者富0(化名)乘坐輪椅出遊時也常遇到類似狀況,他說:「垃圾桶種類很多,有很多方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還是很多無障礙廁所要放那種用腳踩的。很多身障朋友都有反應過這個問題,遇到這個問題就要自己要用手把垃圾桶打開。」他也表示,有些無障礙廁所的木門很重、很難拉,對身體狀態較差的輪椅使用者來說很不方便。無障礙設施勘檢標準不一 輪椅使用者盼輔導與抽查依照《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規定,應該設立供行動不便者可獨立到達使用的設備或設施,並逐步按照法律要求進行改善。對於原先領有建築執照的舊有建築物也必須增設相關設備。當新建建築物興建完成要申請執照時,應由勘檢小組針對無障礙設施勘驗合格後,始發給執照。 而現今正常規範會先組成無障礙勘檢委員會,但因為地方自治的問題,各地目前的會議流程不一。曾為委員之一的翁玉鈴則舉例:「勘檢會議有時會因為委員的標準不一,通過的標準也不同。」雖然勘檢人員都會上過政府開的課程,因此具有專業知識,但卻不一定能同理身障者的真正需求。 此外,當建築物通過審核後,也可能出現將無障礙設施擱置不用的狀況,輪椅使用者劉宏彬提及:「我就曾聽說有人會在勘檢小組檢測過後,就把無障礙設施封起來不給我們用。」且現今政府採用事先告知勘檢日期的方式,導致許多業者會提前做好準備,但卻在勘驗過後將設施挪為他用。翁玉鈴則補充:「之前在勘驗時就曾碰見青年旅館在勘檢過後,將無障礙房收起來不給訂。」對於有業者因為不熟悉接待輪椅使用者而拒絕接待的狀況。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總幹事許朝富認為政府應適當輔導,「讓業者不要認為這樣是一種負擔,我們就是缺少這方面的宣傳。」像基隆市政府就曾舉辦店家輔導活動,教導業者如何建立友善環境,也帶領他們認識並學會接待輪椅使用者。為此,同為輪椅使用者的椅人(化名)則提倡政府可以實施不定期抽查,「這樣可以避免為了符合法規而設置無障礙設施,落實無障礙設施的功能。」翁玉鈴也補充:「如此一來可以讓業者或是館方不會有僥倖的心態。」無障礙設施未到位 盼從使用者角度出發台灣目前對無障礙設施的規範與定義多著重於建築物範疇,觀光景點則沒有明定的準則。這使得許多輪椅使用者在出遊前,除了要仔細搜尋相關資訊外,也因為無障礙設施定義模糊的問題,時常發生來到現場,卻面臨設施或配備與想像有落差,甚至根本無法使用。輪椅導遊黃欣儀進一步說明,目前交通部觀光署以及各政府單位所提供的無障礙旅遊資訊並不完善,部分無障礙設施的資訊更是未經實地勘查。此外,許朝富表示,無障礙不僅包含斜坡等設施,也包含動線設計與各類標示,「以現在台灣來講,特別是軟體服務或資訊,其實相對是應該要再加強的。」袁彬則坦言,希望政府可以將無障礙資訊整合進各平台,標註不同景點無障礙設施的狀況與程度,讓使用者可以依照需求安排景點。「當資訊完整之後,外籍使用者也可以從觀光局的資料明確得知每個景點的無障礙程度。」不僅無須再花費大量時間四處搜尋資料,讓無障礙資訊能普及於一般資訊當中,也可提高觀光品質。 雖然現在許多景點皆設置電梯,卻時常因空間過小,導致輪椅進入後,陪伴者無法一同搭乘。  圖/邱昭華攝翁玉鈴認為,台灣目前的無障礙設施不是不存在,甚至是做得很好,可是在設計、規劃與管理上不一定做到位,也並未以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使得無障礙設施即使存在卻並未達到真正的無障礙,還可能如同虛設。「現在的規範並沒有考慮到真實的需求和細節。」翁玉鈴說,現今法規雖有訂定各項無障礙設施的設計標準,但仍需考量現場環境所導致的各項侷限,因地制宜調整設計規劃,使無障礙設施能符合使用者實際需求。對此,他舉例,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中的無障礙廁所雖面臨空間不足、門寬不夠讓輪椅進出等問題,但在推拉門的設計上加裝摺頁,使得設施在克服場地限制的情況下,更加符合需求。而在落實無障礙設施的過程中,部分景點也必須同時顧及古蹟樣貌維護問題。負責榕錦時光生活園區社會公益活動與歷史導覽財團法人臺北市昇德基金會秘書長胡毓雯回應:「目前團隊在園區內多處加裝服務鈴、求救鈴,並定期在員工培訓中要求主動協助行動不便人士等方式,完善無障礙設施的不足。」未來也期望能邀請來自更多方的產官學合作者協作各障別的導覽建置。除了改善既有設施外,椅人也提出不同的建議──通用設計的概念。他說:「通用設計是讓身障者與直立人最平等的方式,因為無障礙設施只有身障者使用,但通用設計不是設計給特定族群使用。」通用設計是指產品與環境的設計都應該盡量考慮到所有使用者,不需要透過修改或特殊設計,讓更多族群,無論男女老幼、身障人士都能夠使用的設計。在無障礙設施中導入通用設計的概念,可以讓無障礙設施更美觀、舒適,並考量到使用者的心理感受,甚至讓有類似需求的非障礙者也能使用。通用設計工作室創辦人余虹儀說明:「通用設計考量身障者與一般民眾的共同需求,能讓使用者不會覺得被特殊對待,每個人都能自主運用。」<br style="font-weight: 400;" /><br style="font-weight: 400;" /><br style="font-weight: 400;" /><br style="font-weight: 400;" /><br style="font-weight: 400;" /><br style="font-weight: 400;" />
共融公園容了誰? 不被滿足的使用者需求
專題
第1747期
共融公園容了誰? 不被滿足的使用者需求
2021-04-28
【專題記者蕭淳云、駱芷萱、崔兆慧、周佩怡綜合報導】徐尹寧是八二三紀念公園的常客,全盲的他需要依靠導盲杖才能移動。他喜歡到公園裡散步,偶而也會坐在椅子上感受風的吹拂。但談起公園經驗,徐尹寧語氣中透露一絲無奈,「我每次都要繞很久才找得到出口離開。」他解釋,公園步道的圓環設計讓他難以判斷出入口位置。除了公園使用問題,徐尹寧能夠獨自前往的公園並不多,與大眾相比,他能選擇的公園也較為侷限。他提到有些公園會設置假山假水造景,雖然美化環境,卻讓他難以在公園內暢行,「我會怕走一走掉進水裡,沒辦法自己去。」徐尹寧的心聲,隱約顯露台灣現今公園設計不盡完善,也有許多身心障礙者曾因公園現有的環境障礙而望之卻步。會不會有一個公園,能夠包容各種類型使用者的需求?近年來,台灣漸漸開始重視公園的「共融」概念,在倡議組織、立委促成下,各種特色公園、共融式遊樂場如雨後春筍般設立。然而,從台北市政府的「共融式遊戲場設計原則」中可以看出,在這波高呼共融的口號下,大家多將目光放在孩子的共融遊樂場。像徐尹寧一樣的身心障礙者,以及同為主要公園使用者的年長者,他們的需求並沒有被服務到。專屬孩子的快樂天堂? 你所不知道的其他公園使用者林蔭滿佈的興隆公園裡,老人三五成群地坐在木椅上打牌、喝茶,其他老人則跳舞、使用運動設施伸展筋骨;遊樂場裡,兩歲的小孩子或坐在小石子堆裡玩耍,或在媽媽的扶助下,一起在旋轉盤上同樂,而追求刺激感的九歲大孩子抓緊垂落的遊具,擺盪於地上一個個木樁間;連路過的成人身心障礙者,也被豐富的設施吸引,坐在遊戲場的旋轉杯中玩上幾圈,與一旁的朋友開懷大笑。像興隆公園這樣滿足各種使用者需求的公園,在近幾年被通稱為「共融公園」。有別於一般常見、樣貌大同小異的公園,或是講求創意主題的特色公園,共融公園的設計更注重通用性,希望所有使用者在公園裡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小天地。全職媽媽吳佳純認為公園是很好的學習地,孩子可以摸索如何與同儕互動、刺激感官發展,所以他時常帶著三個孩子到各地公園遊玩。同時他也觀察到普通公園常見的「罐頭遊具(註1)」無法滿足大孩子的挑戰心態。註1:罐頭遊具指的是缺乏景觀設計、種類變化單調及顏色單一的塑料遊樂設施。他有些憂心地描述:「會看到比較大的孩子去爬溜滑梯上面的管子,因為覺得溜滑梯很無聊。」但並非設計用來攀爬使用的溜滑梯頂,毫無防護措施與握把,讓孩子因為不當使用而暴露在危險之中。 隨著時代演進,政府逐漸淘汰危險遊具,換成塑膠器材「罐頭遊具」,雖然符合法規標準,卻限制兒童成長空間。 圖/周佩怡攝現有的共融公園設計不僅考量到一般兒童,也納入身心障礙兒童的需求。青年公園的共融式遊樂場設有讓輪椅族玩樂的溜滑梯,極重度肌肉萎縮症患者劉于濟對此感動地表示:「我從來沒有靠溜滑梯的上面那麼近。」已為人父的他覺得童年缺憾被彌補,因此備感欣慰。但他仍認為,雖然共融公園對身心障礙兒童友善,卻可能對身心障礙家長不便。在陪伴孩子來共融公園玩樂時,劉于濟察覺其中的設計疏失。他將輪椅停在石階前,對眼前的障礙無奈地表示,「像我的小孩想要玩,但我的輪椅過不去,要怎麼跟他互動?」他指著夾在石子地與座椅區之間的狹窄小徑,再說道:「一到假日,座位就會坐滿人,阻礙了我的行進通道,他們(建商)在設計完工之後才發現。」 儘管共融遊樂設施逐漸受到重視,公園中的步道仍未全然友善。極重度肌肉萎縮症患者劉于濟難以通過石磚步道,去接近孩子所在的繩索攀爬區。 圖/駱芷萱攝除了兒童、身心障礙者以外,年長者也是公園使用者之一。在午後的八二三紀念公園,可見一群爺爺奶奶錯落地站在樹蔭下,時而擺手、時而彎腰拍背。年近七十歲的陳奶奶(化名)在一旁的單槓區笑著說:「這樣的運動習慣應該十幾年有了喔!」此區使用者多為退休的年長者,家住附近的陳奶奶一天會來公園兩次。「公園很重要呀,不然要去哪裡運動?」陳奶奶一邊伸展筋骨一邊振振有辭地說道。也許是因為長年拉筋、快走的習慣,讓他依舊神采奕奕。對於年長者來說,公園是他們的運動場、與鄰居交流的集散地,但並非所有老人都像陳奶奶一般老當益壯,也有其他長者身體機能下降、行動緩慢。近年來,受到少子化影響,兒童遊樂場設施的多元性受到重視,罐頭遊具問題也在組織倡議下逐漸解決。然而,共融公園的概念並非僅止於孩子,只要是有公園需求的使用者,不論是老人、青壯年、身心障礙者,他們都應該被正視。被侷限的共融想像 公園不只是兒童遊樂場 談到共融概念,大眾往往將焦點擺在兒童遊樂場。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王秀娟認為,這是因為遊樂場的設計在視覺上較為吸睛,不僅會帶來大量人潮,對政府而言也較容易成為政績。 共融公園是具有多元刺激及互動性的遊樂環境,新北大都會公園的「鳥巢式鞦韆」是熱門的共融式遊樂設施之一。 圖/駱芷萱攝他強調,共融的概念應該被廣泛詮釋,包含友善設計、無障礙環境以及全齡遊戲。「大家都覺得遊戲是孩子的事,但其實各年齡都需要經由遊戲達到放鬆。」王秀娟舉例,國外遊樂設施不會設定使用年齡上限,但在台灣卻很常看見年齡限制的告示牌,「遊戲應該是能納入親子、爺爺奶奶等全齡的活動,讓看顧者不在一旁滑手機,而是實際參與其中。」公園不是專屬於小孩的遊樂場,而是所有民眾可以放鬆的地方。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未來人口推估」資料,44年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佔全台總人口四成,看似屬於弱勢或少數的高齡者,在未來將會變成「絕大多數」。高齡社會來臨,以及少子化的影響,導致扶老比(註2)激增。透過通用設計,為老年人創造友善環境,提升他們的自立能力,是當務之急。註2:扶老比為65歲以上的人口數,除以15歲至64歲之間的人口數,所得的比值。意即目前青壯年人口要扶養多少老年人口。 一般公園的盪鞦韆多有年齡限制,但共融公園卻無特別規定,歡迎兒童、成人一同遊玩。 圖/駱芷萱攝除了長者以外,身心障礙者的需求也愈趨重要。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身心障礙者佔總人口的比例節節上升,從民國89年3.19%,到109年已達5.08%,凸顯在公共空間營造無障礙環境的重要性。公園的使用者十分廣泛,除了兒童、身心障礙者與年長者,還有一般民眾。每個人的需求不盡相同,如何取得平衡,甚至同時滿足各種需求,將是一大挑戰。共融公園強調通用設計 人人皆能使用通用設計應用廣闊,共融公園也是其中一例。通用設計工作室創辦人余虹儀說明,通用設計強調考量不同使用族群,依照他們共同的需求,設計通用的產品、環境。公園理應給公眾使用,但他認為現在有很多公園太過注重兒童發展,反而忽略長者、青少年等一般人的需求,減少這些使用者去公園的欲望。余虹儀強調:「設計師一定得仔細觀察使用者,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他接續舉例,有些公園涼亭前的台階雖然典雅,卻阻礙輪椅族、推娃娃車的使用者進入。不僅如此,假設公園椅子沒有扶手,身體不太好的長者會擔心坐下後,沒有腳力自行站起,索性選擇不坐下,甚至不去公園。他補充:「其實不只小孩、身障者、高齡者適用通用設計,平常人有時也需要。」很多人沒注意到,日常生活中,民眾偶爾會處於行動不便的狀態,例如推著娃娃車、拉著行李的人,都跟坐輪椅的人一樣,需要緩斜坡幫助上下移動。此外,其實一般人也會有特殊的「感官失能」狀態。如方向感不好的人就算看到一大張詳細的地圖,或許仍不知道自己的位置,與視障者面臨的情況相似。因此若有語音導覽系統告知使用者所在地、方位資訊、周遭設施,受益的將不僅是視障者,看不懂地圖的「路痴」也能辨別位置。所以,通用設計造福的族群,絕非只有小孩、身障者、長者等族群,一般群眾的需求也是通用設計考慮的基礎。採用通用設計的共融公園,將會成為大家能平等享受悠閒時間。量身打造公園 創造共融桃花源新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規劃師楊紋豪指出建造共融公園的不易之處,「根據國外研究,推廣全齡、共融公園需要有5千平方公尺的腹地。」若有足夠土地與資金,就會興建共融公園,若無,就只能以主要族群的需求為優先。為真實反映使用者需求,立委洪孟楷強調,公園設計必須考慮附近居民組成狀況,為地方量身打造。例如林口區居民大多是年輕家庭,就會需要多一點親子公園,倘若是其他人口年齡較高的地區,政府就要考慮興建適合銀髮族的全齡公園。 新北大都會公園的設施不只小孩可以遊玩,老人也能一起使用,增進互動。 圖/駱芷萱攝洪孟楷也認為,中央政府應針對學齡前孩童、青少年、老年人、身心障礙族群等不同族群的需求進行公園分類,並提供各類型公園的設計準則,讓地方政府有標準可循。雖然土地與資金足夠,即可建設共融公園,但廣設共融公園仍藏有隱憂。王秀娟解釋:「廠商做的共融遊樂設施被大量複製後,會變成下個階段的罐頭遊具。」他認為,公園設計應盡量減少人為設施,改運用自然地貌與既有的植栽特色,營造出不會排除特定使用者的自然遊樂場。「但民眾仍然停留在公園要有設施的想像,不然就覺得政府沒有建設。」王秀娟補充,國外很多公園不會有過多設施,讓廣闊的空間促成人與人、人與自然間的互動。他認為公園應被賦予更多樣的功能,而非侷限於人的活動,也要討論自然中的生態、植栽、棲地多樣性。「在共融公園設計當中,自然的連結比較缺乏。」展翔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推廣中心計畫主持人楊念祖惋惜地說道。一座座共融設施突兀地截斷成片的自然樹林,人造設施與一旁的樹木彷彿兩個相距甚遠的世界。楊念祖看著孩子在繩索編織而成的城堡中攀爬,感嘆地表示:「共融遊戲設施固然可以幫助孩子的肢體發展,但與自然的關係也很重要。」公園一隅,吳佳純的孩子在一座座設施間來回奔跑嘻笑,或許不只兒童需要這樣一個空間拋開一切煩憂。如果有一座公園,可以讓視障者徐尹寧不再害怕掉落水中、可以讓陳奶奶與鄰居閒話家常、可以讓身障者劉于濟自在地穿梭其中,當共融概念貫徹公園,擁抱各類使用者的需求,所有人都可以在日漸繁忙的都市步調中,找到稍能喘息的一處世外桃源。&nbsp;
馬桶刷符人體工學 螺旋設計助便利清潔
新知
第1710期
馬桶刷符人體工學 螺旋設計助便利清潔
2019-10-23
【記者蔡淳宇綜合報導】馬桶是所有場所的必備設施,但若提到其清掃工程,則讓人避之唯恐不及。僑光科技大學電腦輔助工業設計系講師黃謹華與助理教授劉康弘,指導該系學生廖惇傑、張永郁及權靚發明「通用型刷具」,最初以銀髮族之適用性為中心思考,而後研發出更容易抓握、且能防止水流噴灑的馬桶刷,並於「2019第13屆波蘭國際發明展暨發明競賽」中獲得金牌。 廖惇傑與通用型刷具合影。僑光科大團隊發明該刷具,於「2019第13屆波蘭國際發明展暨發明競賽」中獲得金牌。 圖/廖惇傑提供為了讓使用者方便握取刷具,手把部分除了有凹紋設計,更加入特殊的傾斜角度,「一方面符合人體工學,也讓行動不便者或銀髮族在使用上更便利。」黃謹華說明。而刷片的矽膠材質特性,使刷具在清潔過程中不易沾黏異物,亦不會造成馬桶表面的刮痕,他也補充,刷片部分是可替換的,不只保持衛生,更能延長刷具的壽命。通用型刷具的使用方法十分簡易,只需將刷具放入馬桶,按下握把上的按鈕,螺旋狀的刷片就會因為水流的帶動,進而刮除馬桶中的髒污。廖惇傑指出,通用型刷具的特殊之處在於其刷頭,螺旋狀刷片的凹槽設計,讓水流順著凹槽向下流動,「可以避免清洗過程中的水滴飛濺問題。」他表示。 僑光科大團隊發明通用型刷具,螺旋狀的刷片具有凹槽設計,讓水流順著凹槽向下流動,以免清洗過程中造成噴濺,也能藉著馬桶的水流,帶動刷片旋轉,達到清潔效果。 圖/廖惇傑提供「之前我阿嬤打掃時,水噴到地上讓地板濕滑,他因此跌倒受了傷。」廖惇傑說起自身經歷,目前使用市售馬桶刷,不僅在清掃時需要彎腰,更無法避免過程中噴出水滴。因此,團隊致力於研發符合人體工學及防止噴濺的刷具,搭配刷頭的彎斜角設計,方便使用者去除凹縫的異物。團隊在過程中曾嘗試各種不同形狀的刷頭,經過不斷討論及修正,刷頭才有了現在的設計。另外,為打造出以「人因工程」為設計(註1)的產品,廖惇傑提到,他們特別請教以此為主要研究領域的該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林昱呈,以確保該產品與人因工程的概念相符。&nbsp;註1: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HFE),以人為中心的設計。&nbsp;廖惇傑期盼未來該產品能夠商品化,但他也坦言刷具仍有改善空間,希望刷具之後能連接水管,甚至加入清潔劑,讓使用者在清潔時只需拿著一把刷子,就能解決整間廁所的清掃。而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的學生林意璇則表示,可更換的矽膠刷片十分便利,「但是否能重複利用呢?」他提問,若換下的刷頭能重複使用,也能避免垃圾產生。
街賣以外—身障者創無障礙攤車開拓職場新頁
生活
影音
第1709期
街賣以外—身障者創無障礙攤車開拓職場新頁
2019-10-17
【記者陳妍如、萬巧蓉綜合採訪報導】在捷運站旁、人潮聚集的地方,時常可以看見身障街賣者以兜售口香糖和衛生紙等物品維持生計。然而街賣者卻常被質疑是詐騙集團,或利用愛心來博取民眾同情。身障者街賣組織新巨輪協會為改善社會對街賣者的刻板印象,與贊助企業合作設計能自由調整工作台高度的攤車,使身障者即使坐在輪椅上,也能輕鬆做出美食。新巨輪服務協會理事長陳安宗表示,原本的街賣者處於受助局面,受社會大眾支持維生,但當協會的身障者開始學習製作餐食,相當於化受助為服務,讓街賣者得以反饋社會大眾。這項通用的設計不只適用於身障者,也能讓身障者家屬在旁陪同工作、就近照顧並共同維持生活所需。新巨輪服務協會秘書長吳黛青表示,「創造這樣的職場,可以讓障礙者與非障礙者相互合作,這就是我們的理想。」現今,身障者的就業情況並不理想,部分企業因為設置無障礙設施的成本高,較不願意聘雇身障者,許多身障者只好以街賣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然而,街賣商品的價格通常高於市價,也讓大眾對街賣留下暴利與詐騙的刻板印象。新巨輪協會為消除身障街賣者的污名,開始培訓他們的職業技能,透過在攤車上實際作餐、服務客人,期望能改變民眾對他們的看法。儘管街賣是最立即且能快速獲得收入的謀生方法,新巨輪協會仍希望身障者能有更多的職業選擇。除了目前實施的攤車試賣,協會未來也計劃打造無障礙行動胖卡車,提供更友善的職業環境。協會期待身障者能在工作中利用所學技能,獲得合理且穩定的收入,讓社會漸漸看見身障者不同的一面。https://youtu.be/i_gDjTDDdng
「視」界之外——視障者文化近用權受侷限
生活
專題
第1675期
「視」界之外——視障者文化近用權受侷限
焦點
2018-04-18
此音檔邀請所有明眼人試著以聽覺取代視覺,來「閱讀」此專題的內容,以體驗視障者平時只能透過聽覺來獲取資訊的生活。此音檔時長21分鐘[playlist ids="14098">,但一般人閱讀並理解的時間可能不到七分鐘,你可曾想過視障者接觸文化要耗這麼多的時間成本?而為了錄製此音檔,最後共耗時記者五小時餘。【專題記者王若穎、徐湘芸、羅文妤綜合報導】「喀擦!」我們隨手拍下窗外風景,上傳Instagram,迫不及待與朋友分享。然而,若我們失去了看見的權利,就再也無法享受拍照打卡的樂趣、再也看不到日升日落的景象,那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當大部分人享受在文化資訊爆炸、被視覺主宰的時代,在此同時,視障者也渴望融入主流,卻面臨接觸管道資源不足的問題。&nbsp;視障者所「看見」的世界? 「媽媽告訴過我,黑色是百搭的顏色。雖然我沒有真的看過黑色,但只要一聽到黑色,就會想到它是個搭配各種衣服的顏色。」張晶惠去年畢業於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同時——她也是名先天性視障者,雙眼全盲,目前只剩一點點對太陽光的光覺。 「你覺得對你來說紅色是什麼?對視障者來說,紅色又是什麼?」口述影像發展協會規劃師趙又慈表示,「曾經有盲友告訴我,他覺得紅色是黏稠的。」她指出,一般人對顏色的聯想,也是從經驗建構起來的;同理,這位視障者由於曾在觸碰到黏稠的血時,有人告訴他血是紅色的,才使得紅色與黏稠產生聯覺。 大眾對於視障者的想像,許多時候只停留在「他們的世界一片黑暗」的階段,但從張晶惠對黑色的認知描述中也可發現,實際上,視障者們「看」這個世界的方法,儘管有其侷限,但或許仍比我們想得更多采多姿。 「就算他們看不見,每一次描述也要對視障者好好提供每個資訊。」趙又慈表示,人們刻意對視障者跳過某些視覺資訊,其實是不合理也不公平的。因為實際上視障者會透過其他感官對世界的認知,去建構視覺資訊的替代描述。 「我是個很喜歡看電影的人,可以更接近身邊的人與這個時代。」張晶惠指出自己甚至去過4D電影院看強調特效的《金牌特務2》,即使看不到,但椅子的搖晃震動或噴出乾冰的設計配合對白與襯樂,仍然讓她樂在其中。「我也很喜歡看很多YouTube頻道,例如蔡阿嘎、前陣子有出專輯的聖結石,或是谷阿莫,我都有訂閱!」 台灣數位有聲書推展協會理事長王建立,也是一名視障者,當他將手機螢幕瀏覽到新聞網頁的畫面,對著螢幕點三下,手機發出「voice over(螢幕報讀器) 開啟」的聲音後,原本的畫面隨即變成一片黑暗。王建立卻能開始透過敲擊螢幕、對軟體下指令,報讀出新聞或是搜尋引擎的內容。他笑稱:「這時就換對你們(明眼人)是有障礙的」。他再對螢幕點三下,手機發出「voice over 關閉」聲音後,畫面便回復成原樣,「一個人會不會有『障礙』,是來自環境給了你什麼、沒給你什麼。」報讀器被開啟的那剎那,畫面便消失,對明眼人來說那一片黑暗的時刻,卻是視障者開始閱讀、探索世界的時候。 視障者王建立後天失明,失明後仍善用聽書機維持良好閱讀習慣。 圖/王若穎攝 另一位視障者,現就讀國立政治大學的李紹慈則表示,平時喜歡課外書,「我很喜歡讀很多文學性的書,或是小說。」她如數家珍地談論著著每篇讀過的文章與書籍,如《24個比利》、《哈利波特》、《凡妮莎的妻子》,類型多樣遍布散文、小說、勵志的傳記故事等。 李紹慈正侃侃而談近期閱讀過各式各樣的書與文章。她不受視力限制,平時常透過電子資源輔以報讀軟體進行閱讀。 圖/徐湘芸攝 從上述例子中可知,即使是視障者,他們對於資訊、文化的需求與一般人並無差異。「不想因為視力而限縮自己。」張晶惠開朗地說,希望可以來者不拒,透過各管道接觸不同文化。   視障者「看見」的世界,並沒有社會普遍想像的狹隘,反而有更細膩、多元感官式的體驗。視障者接近文化的需求從未減少或消失,他們只是在這個被視覺主導的社會,必須透過其他感官體驗去認識世界。&nbsp;點字書、有聲書資源稀少  閱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或是上網搜尋一則新聞、一支YouTube影片,都是一種人們接近文化的方式,謂之文化近用(access to the culture)。每個人都有文化近用的基本權利,不應因其身分、性別、或任何身心障礙而有落差。 趙又慈說:「讓視障者平等的參與跟近用這些文化,就是一種文化平權。」為達成文化平權,政府應盡力去提供補償的通路,以消弭視障者無法吸收視覺資訊的資源落差。然而實行上,社會往往只顧及視障者的生存權—他們謀生技能,卻時常忘了考慮他們能接觸的文化內容,是否有暢通的管道、資源,抑或有所侷限。 以最基本的文化來源「閱讀」來看,點字書已行之有年,也是視障者閱讀的重要工具,然而點字書的數量遠遠不及一般書籍。原因有二,其一是因為點字書的印製趕不上新書的出版速度、其二則是因點字書的需求者相對一般書籍少,供給量無法增加,導致視障者的點字書資源始終有限。 全台唯一的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目前點字書量約有35000本,每年約新增 1000 本。負責點字書網站設立、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老師賴俊吉表示,一般公立的圖書館的藏書量是百萬冊起跳,然而視障電子圖書網上的點字書卻只有幾萬本,應更加緊建置書庫,「即使盲人人數比較少,但他們求知的渴望不會因此跟明眼人有差」。 點字書對於視障者而言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不過後天失明者在學習點字、摸讀點字上相對緩慢,必須仰賴有聲書,幫助他們更有效率地閱讀。而數位有聲書(DAISY),又是在傳統有聲書的既有條件上,讓視障者的閱讀模式更趨人性化。 王建立表示,數位有聲書讓原本線性的音檔轉為具有層級架構的聽覺目錄。目前網站約有7000本有聲書可供下載,單以數位有聲書數量的成長來看,此數量十分可觀,但若以視障者所需的閱讀量來檢視,7000本卻遠遠不足。愛盲基金會數位出版處每個月為三本雜誌《講義》、《心橋》、《未來少年》錄製有聲版本。以單月錄製有聲雜誌所需的人力、時間為例,平均需要32名廣播人協助錄音,耗時55小時,後續還要進行長時間的編輯後製,才能完成作業流程。&nbsp;[video mp4="/wp-content/uploads/2018/04/48f8bdfb281bfdd2022ec746849fdf24-4.mp4">[/video]&nbsp; 愛看書的李紹慈也無奈指出,因為有聲點字書數量稀少,相較新書目錄上已有的視障資源,自發性想查找的書反而常面臨找不到的問題,「只能看新書目錄上有什麼就看什麼。」她也說:「尤其國外翻譯的新書更是要慢慢等,有時甚至一直都等不到,例如最近想看《熔爐》但一直沒有線上資源。」&nbsp;口述影像發展受阻 人才面臨短缺 在影視文化方面,視障者能透過報讀(簡單將視覺資訊轉譯成語言)來接觸,如讀報紙、報路況、即時影像描述等簡單形容現場、影像的敘述。「口述影像」亦是視障者能進入文化的管道之一。口述影像技術運用在影劇、電影,同樣為畫面的描述、轉譯,但相較報讀, 口述影像更注重訓練專業人才撰寫口述影像稿、編審及錄製。以下兩個音檔分別為常見報讀、口述影像示意音檔,以現代舞表演—雲門舞集〈渡海〉為例,可從音檔的文字中聽出兩者差異。[playlist ids="14062">[playlist ids="14059"> 口述影像為使視障者能聽懂電影、感同身受,製作上有一套專業的流程。第一步得先計算對白空隙之間的秒數,並在有限字數內撰寫影像描述。第二步是錄製,在錄製後,仍需一再調整語言跟影像順序之間的串接,讓劇情脈絡「聽起來」也能通順且符合邏輯。口述影像便是提供一個文化近用的補償管道,恰當地以「口述」為視障者補足畫面資訊,使其也能像明眼人那樣「觀看」電影,並享受其中。口述影像示範影帶:[embed]https://youtu.be/6MEROABvVSw[/embed] 簡言之,口述影像透過專業人才,將龐雜的畫面資訊轉為單線文字敘事,再配合影帶音軌形式傳達給聽眾理解。也因此製作層面上,內容取捨與詮釋需掌握得當,也相對要求製作人才的閱聽素養、文筆、邏輯思考能力須達一定標準。 但台灣口述影像專業人才嚴重不足。趙又慈說:「去年76個報名的學員當中,真的能寫的只有3、4個。」即使這些學員培養出撰寫、製作口述影像的技能,仍然只是業餘兼職,無法長期待在這項服務的產製環節裡,難以持續磨練。 趙又慈提及美國每部口述影像影片製作平均至少花費新台幣五十萬,是由政府出資、挹注半官方組織執行,因此產製成本的資金來源穩定。例如波士頓的公共電視台(WGBH)特別成立「視聽專案小組」製播、推廣口述影像。透過來自政府長期且持續的投資,提供了製作小組穩定的工作條件,讓他們可以專心、專職產製,定期產出高品質的口述影像;這些人才同時不斷精進自身口述技巧,並栽培新踏入產業的人才後輩。 NETFILX為影集製播口述影像字幕軌。 圖/擷取自NETFILX 「但台灣沒有這樣的環境,政府可能今天給你五萬,就要你做口述影像。」趙又慈坦言,國內這項服務的處境相對艱難,無法一直留住人才。口述影像發展協會編審員、負責協助口述影像二稿撰寫的彭瑞琪表示,同樣因政府並沒有重視此領域,幫助提供服務的人才待遇面臨相當大的困境。她以電影的口述影像為例,為製出一部片時長兩小時左右的影片,耗時高達50小時左右,待遇換算成時薪可能不比一般餐飲業。但她也表示自己有正職,重點不是在於收入,「而是投入提供服務這件事。」 「列入法規,有政策,才有法源,才有經費。」趙又慈強調,口述影像是服務而非產業,希望扶持這項產業,需要政府成立統整的單位,制定政策投注資源,才能穩定其發展。當政府立法保障,商業界願意關注捐助、電視電影圈也有提供服務的意願,這些行動才能開始發生,才能有專業人才專心投入、留任。  雖然去年文化部影視司委託口述影像發展協會,製作12集的示範版口述影像影片,例如電影《海角七號》、《女朋友‧男朋友》、《我的蛋男情人》、《星空》、《百日告別》,電視劇《公主與王子》以及6集迷你劇集《荼蘼》等影片。做為國內首批示範口述影像,其規格符合國際標準,內容製作也相當精細。然而對比他國,台灣政府對口述影像服務仍屬推廣不力、未有統整單位與相關政策,導致許多視障者仍未曾聽過口述影像,更罔論接觸、使用這些視覺文化資源。&nbsp;<b>奠基既有技術 通用設計助媒介使用無障礙化 以往視障者只能透過狹隘且有限的管道獲取新知、累積文化資本。但若要建立出文化平權的環境,就必須先打破視障者文化侷限的困境。 「竟然可以實際觸摸、了解作品,那個感覺真的很幸福。」賴俊吉興奮地描述在達文西展第一次摸到齒輪的心情。展覽中設置觸摸互動式裝置,提供視障者另一感官的文化體驗,雖然對一般人而言只不過是仿具,但對賴俊吉來說能夠透過觸摸這些設計認識作品,令他感觸深刻。即便許多單位已開始重視視障者的需求,知悉輔具能提供視障者更多元的文化體驗,但苦於研發輔具的程序繁雜、製作成本高,實際數量仍十分稀少,無法大量提供。 視障者平時也如同一般人,多使用手機、電腦等行動載具接收資訊,然他們所使用的機器與一般市售電子產品並無不同,通常只是多加裝螢幕報讀軟體(screen reader),便可使視障者方便使用。「從來沒有什麽電腦,可以稱為『盲用』電腦。」王建立解釋道,儘管該詞被大眾頻繁使用,但視障者所使用的電腦非專用電腦,只是多安裝導讀、報讀軟體的普通電腦而已。 透過語音報讀,能使視障者無礙地使用電腦的各項功能,其中包含文書處理、瀏覽網頁,甚至是音樂軟體操作。此外,現已有完全免費、並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的螢幕報讀軟體,讓技術不受限於只能讓視障者使用,更可擴及其他受眾,如閱讀障礙者也可以透過報讀軟體將文字轉化為聲音,更快速地接收資訊。 王建立使用安裝螢幕報讀軟體的電腦,便可以正常操作文書軟體與收發郵件。 圖/王若穎攝 產品若被加上「盲用」一詞,將明確地區分使用者為明眼人與視障者,看似是因應視障者需求而客製化,但是客製化反讓成本增加。普遍來說,視障者的社經條件已不比一般人,原客製化的美意卻另造成他們經濟上的負擔。若希望能提供視障者多元的文化接觸,其實不需要再研發「新的」、「盲人專用的」媒介,而是透過通用設計結合既有技術,在舊有的載具上,增加多感官體驗的功能(如語音科技),舉例來說,iPhone手機系統內建螢幕報讀器,即能夠減少視障者使用手機的阻礙。 通用設計的概念即是無須經特別改良,在現有技術下拓展功能,讓單一的設計更加全面,並且適用於所有人。正因適用於大眾,而非「客製化」,讓客群範圍變得更多更廣。當使用者不再侷限於某一族群,而是只要有相同需求者皆能受惠時,也讓原先分散的資源集中,進而降低研發成本。對消費者而言,不僅花的錢更少、獲得的總資源也提高。 同樣「通用」的概念,也適用在口述影像中。「口述影像其實是一個全人跟多元感官的服務。」趙又慈指出,即使是明眼人,也可以透過供給其視覺資訊,讓提升受眾對於內容能的理解。因此她也提到,在國外口述影像的主要客群不只限於視障者,許多明眼人也會透過收看口述影像版本的電影,增進自身對電影的理解。因此口述影像服務,不只能輔助視障者,也適用於一般大眾。 電腦、電視、手機這些負責傳遞訊息的載具,目前也漸增多元渠道供身心障礙者使用,像是許多電視轉播已有提供手語翻譯服務。這類服務雖尚未全面普及,也並非每個族群都有相對應的接收渠道。但若能將通用設計的概念,應用於現有傳播工具、形式,讓資訊傳遞達到無障礙化,將會是全人性的重要影響。只有當弱勢族群的需求能被看見、重視,未來才有望滿足這些需求。&nbsp;<b>打造友善環境 助視障者培養文化需求意識 記者在採訪中所接觸的視障者,都以一種正向樂觀的態度,暢談喜歡的書、音樂或是其他文化生活上的體驗。像其中一位全盲視障者、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學生彭晟源表示,其多數時間投注在音樂上,他不僅熟稔吉他、鋼琴,也通曉編曲。但彭晟源提到,自己曾因無法理解電影內容而在觀影上碰壁。不過當記者向他提及口述影像的服務時,他卻略帶驚訝地回應:「哦!」顯示他其實不曾接觸過這類新型文化媒介。 彭晟源熱愛音樂,不僅熟稔吉他、鋼琴,也通曉編曲。他希望未來可以組一個自己的樂團,在音樂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圖/王若穎攝 除彭晟源外,採訪過程中許多受訪者也對口述影像、數位有聲書等新型態的文化媒介,只有粗淺的了解,甚至一無所知。此情形同時意味著,即便有好的作品被產製出來,其製作消耗的時間、勞力成本,也難與原先期望達成的效益成正比,入不敷出的產業結構便更難留下專業人才。 趙又慈也指出,台灣環境無法讓視障者接觸到更多好的文化資源,也導致他們對自身文化需求的認知停滯不前,無法積極爭取或意識到自己應有的文化近用權。唯有改善視障者文化近用的侷限,他們才能更懂得「自己可以擁有更好、更多的資源內容」,建立起在文化方面應有的需求意識。 「資源總是會優先分給主動開口要求,而且聲音最大的人。」口述影像發展協會常務理事、同為視障者的楊聖宏表示,政府是被動的,不會主動去了解每個群體的需求,因此在有限的資源內一定會優先分配給要求聲浪最高的團體。歐美國家、香港、日本的視障團體比起其他團體更具影響力,但台灣的視障團體卻相對較少發聲。 唯有社會上對視障者的重視,及視障者本身的需求意識能提升,才有望打破現有的文化侷限。因此,政府須更加積極投資環境、開發視障者也能接觸的資源,並訂定相關政策法令。另外,這些資源也不一定需重新研發,可透過結合現有技術而來。通用設計不只能降低研發成本,也能吸引更多資源願意投資到這些「一般人也可以用」的文化接觸形式。如此才能有效且實際的解決資源有限的問題,並打造出友善環境,進而培養視障者的需求意識,讓他們對文化媒介的認知可從「有也好,沒有也沒關係」,到能夠認為「對!這些文化媒介,是我應有的權益」。&nbsp;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