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新知
完全雲端醫院模擬臨床診療 提高醫學生訓練效益
2024-11-08
新知
清大開發AI警務平台 助基層警察提升辦案效率
2024-11-08
藝文
徐暄涵跳脫傳統水墨框架 負面情緒成電繪創作養分
2024-11-08
新知
AI模型預測肺癌進展 助病患精準治療
2024-11-08
新知
台大創生成式資料庫模型 優化中小企業數據管理
2024-11-08
校園
【社論】如何避免轉型正義教育流於形式?
2024-11-08
國際
紐大學生要求擴大反歧視法 推動多元族群自主權
2024-11-08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專題
第1749期
青農夢攏是假? 返鄉少年仔在田間的產銷困境
2021-05-19
【專題記者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綜合報導】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碩士班畢業的劉育昌,眼睛閃閃發亮地講起他的「青農夢」,他對於有機農業的憧憬,來自大學的課堂。當時,教授甩著畢業學長種植的有機葡萄,直接摘一顆放進嘴裡,說:「這才是真正的農產品。」劉育昌聽完教授的話,當下熱血沸騰,想要種出同樣令人安心的農產品。「沒有家裡撐腰,真的要看運氣、機率。」他談到幾年前草創時的艱辛歷程,無奈地說道:「收支打平就是真的很好,感謝天、感謝地了。」努力加上運氣,現在的劉育昌逐漸打出個人品牌,收入也慢慢穩定。但是,並非所有青農都跟劉育昌一樣幸運。同樣是農業相關科系畢業的阿華(匿名),緊握微薄的新台幣3萬元,憑著一股年輕人的衝勁,傾盡所有熱情於農業,作物卻被颱風與豪大雨無情地摧殘,使得他連續九個月都零收入,「幫人打工賺吃飯錢,大概每天只有100元。」三餐都無法溫飽,他只能收拾包袱,黯淡退場。夢醒了,迎向青農而來的困境是資金不足、租不到合適的農地、連續不斷的天災、病蟲害、還不出的鉅額貸款等,青農們背負著種種現實的壓力,將自己的人生當作籌碼,奮不顧身躍進深不可測的大賭局。<b>農業入行門檻高 青農不易尋覓資金、土地為減慢農村人口高齡化的速度,政府過去十餘年積極推動青年返鄉計畫,祭出許多補助、訓練計畫鼓勵青年回鄉從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將青年農民定義在18至45歲之間,並且建立青年農民輔導平台,提供技術、資金、土地等資源。而為了協助青農穩健經營,並擴大規模栽種,政府設立「百大青農輔導計畫」,每兩年遴選一次,每次約選出100多位「百大青農」,進行重點培訓。而青農的類型又可分為農二代和非農二代:農二代指具有農村戶口、80年代後出生的農家子弟;非農二代則有諸多可能身份,像從其他行業轉型務農的勞工,或農業相關科系畢業、選擇從農的學生等。兩者間,非農二代的青農所遇困境更為龐大。擁有資金和土地是青農成功與否的關鍵。農二代因家族已奠定農業工作基礎,所以技術較好上手,且多數有自家土地,免去尋找農地的步驟,他們投身農務的前期,會比非農二代者順利。身為農二代、高雄市大寮區青年農民聯誼會副會長洪明偉表示,目前青農的數量以農二代為大宗,家裡有農地,通常一、兩年就能立足,「但沒資本的五、六年都不一定站得起來。」 手中握有多少資金與土地,是青年返鄉後,能否立足農業的重要基礎,也決定了青農在務農初期能承擔多少風險。 圖/邱海鳴攝非農二代的高雄型農(註一)陳葵娟回憶過往,他因一次工作意外導致身體內傷,決定與丈夫從高危險的消防工程事業轉職務農,「剛回來的時候,因為收成不夠家裡開銷,我就把結婚的首飾、金飾都賣掉。」但因承租農地、作物種子、網室的材料等細項費用可觀,使他們剛起步便遇到入不敷出的困境。註一:「型農」等同高雄地區的青農,是高雄市政府創立的培育計畫。集結生產、加工到品牌產銷的各路青農,組織「型農大聯盟」,以農二代為主要成員,希望延續台灣農業人才。全職務農需要一定的資本,沒資本的青年多半選擇使用農委會提供的「青年從農創業貸款」,但耕作前幾年難有穩定收入,所以欠債屬於常態。政府因應此狀況提出多方補助政策,像溫網室、農機具和有機栽種等,皆有相對應的補貼。但政府的美意,並不能真正紓解青農的財務負擔。為避免種植農作物初期就遭高溫、豪雨侵襲,諸多青農會選擇搭建溫網室。執行溫室農業超過20年的菜農林春生,以種植蔬菜的成本,分析青農的初期耗資:一分地面積的溫室造價約200萬,政府補助三分之一,扣除稅額後,實際補助30多萬。還款期限為十年,就算是還沒有穩定收入的青農,扣除補助後,一年也得想辦法還10多萬債務。百大青農蔡協良補充,青農為了搭建溫室且支付債務,多半需貸款,但貸款需用土地、房屋作為抵押品,「青農會有抵押品借錢嗎?很多人最後都得靠爸媽的老本。」他說道,新進青農前兩、三年不會有穩定收入,許多人撐不到三年就跑掉,剩下的債都是父母幫忙還。而有家族傳承的農地,青農就不必耗時找地、負擔高額租金。「我算蠻幸運的,這塊地是我爺爺之前在種荔枝的。」百大青農廖學智站在六個足球場大的鳳梨田間笑說。他雖有家庭資源,但初期仍因不熟悉用藥,導致鳳梨遭病蟲害,損失百萬。他分享歷來經驗,大面積栽種考驗技術,高風險使諸多青農卻步,「大面積種賺得多,但賠也都是幾千萬。」青農以小面積栽種為常態,屏東縣青年農民聯誼會會長陳朝源提出另外一個原因:當今土地資源有限,找地不易,青農難以租到足夠面積的地。然而,就算有大面積租地,青農也難以負擔昂貴租金。以台糖租地為例,承租2甲(註二)地一年的費用為25萬,青農至少要兩到三年才能有穩定產銷,青農沒收入期間,一個月也得付2萬餘元。註二:1甲= 10分= 2934坪= 0.96992公頃,範圍約為一座足球場、大型體育館。陳朝源補充,諸多青農懷抱生態永續意識,投身做有機種植,但適合有機栽種的土地比一般農地更難尋,需考量周邊環境,避免鄰田噴藥後,隨風傳遞造成污染。高雄青農黃宣翡,5年前從程式設計行業投入農業,前年才開始租地、耕種,貸款300萬,承租6.4分地,種植有機蔬菜,「目前還沒有收入,很難熬。」黃宣翡坦言,種有機蔬菜的收成量較少,但成本龐大,前期要先整地、牽水電、建立生態,將青蛙引進田棲息、增加土壤蚯蚓數量,這些皆是農務的隱形成本。 諸多青農偏好選擇對環境友善的耕種方式,但不使用農藥,就會有病蟲害問題。與病蟲共存的同時,如何保持作物的品質與價格,是青農必然要面對的難題。 圖/邱海鳴攝<b>跳過傳統管道 青農自產自銷提高淨利青農除了要克服資金問題和找土地,還得面臨銷售難題。百大青農陳育旗解釋,農民主要的銷售通路為拍賣市場和行口(註三),兩者皆為台灣傳統、具規模且穩定運行的銷售通路。農民提供作物後,拍賣市場會依數量或行情定價,所以農民獲得的收益不固定。註三:果菜市場營業區塊又分為拍賣區、行口區。拍賣區由果菜市場的運銷公司主導;行口則由各個批發店家組成,裡頭攤位名稱就叫行口。高雄型農洪明偉舉例,高麗菜就是典型價格起伏大的作物,因為種植門檻低,且兩個月就能收成,拍賣市場的收購量也龐大,因此吸引大量農民種植。若收成期碰上好價格,高麗菜量大的農民,可獲益上百萬,「可是賠的話,也是好幾百萬,農業很像在賭博。」「台灣七成以上的農產品,都是送去果菜市場給行口,給攤販喊價。」身為農二代的洪明偉提到,父母也都採用傳統產銷模式。 傳統果菜市場的交易模式以拍賣為主,價格會隨農作物產量與品質波動,導致農民收入不穩定。圖為農民在行口領取農產品銷售收入。 圖/邱海鳴攝隨著行銷意識興起,多數產量不高的青農,會選擇創立品牌,避開拍賣市場的競爭。目前種植2.3甲鳳梨田的洪明偉,在鳳梨農中算是小農,為了避免價格波動,他創立自己的品牌,以網路宅配為銷售通路,產銷到售後服務一手包辦,「我不用給那些盤商操控價格,這樣辛苦比較值得啦!網路產銷的產量還可以小一點。」自營品牌除了能宅配、小規模販售外,外銷也是主要選擇。種植6甲鳳梨田的廖學智表示,一半的作物會採外銷,因為大面積種植的成本,比起小農來得高、產值穩定,適合大規模通路,以保障固定收入。「不過大面積不一定就賺得多,我朋友全部擺攤自己賣就贏我啦。」他說道,外銷還得扣除抽成,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行銷反而最有利潤。廖學智以自身經驗舉例,朋友1甲地的作物,高於自己4甲地的產值。因為朋友全靠自己跑市集銷售,免去通路成本,淨利就相差近兩倍,廖學智說:「自己擺攤價格還不會受限,我賣15塊,他能賣30塊。」屏東青農陳朝源也採擺攤行銷,他認為,自己擺攤販賣雖利潤較高,但耗費的時間和體力也加倍,所以青農得自行評估隱藏成本的多寡。身為農二代的蔡協良,則是堅守傳統產銷模式。他認為,理想的銷售通路,應該是批發與宅配並行,「但是宅配一開始沒辦法做,要先批發賺錢了,再玩宅配。」如果將作物寄去利潤較低的行口,品質高也可以得到好價錢,下一步再將農產品單價拉高,直銷宅配到消費者手上,更能提高獲利率。<b>有機產品銷售通路少 品牌經營、作物品質穩定成關鍵現在青農以小農居多,其中有高比例選擇有機耕作,卻仍在摸索生存之道。根據農委會統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106年,全台耕地面積約79萬公頃,有機農田卻佔不到1%面積,在農業中只屬極少數,相對地,銷售通路也面臨不夠完善的困境。「有機的成本高、產量少,放出去的產物,不見得能碰到同等消費等級的市場。」高雄型農劉育昌感慨有機農的現狀,有機農作需要耗費更多人力,種植成本是一般傳統農法的兩倍。從農超過十年的陳葵娟表示,至今都不覺得能穩定銷售,作物價格仍會受拍賣市場漲跌影響,只能加強管控作物品質,拉攏固定客戶,以網路行銷、宅配的方式,維持收入。 台灣農地多為小面積耕種,田與田之間相隔緊密,青農若採有機農法,在種植端須避免鄰田污染等問題。生產成本高使價格抬升,到了銷售端,還得面對消費者不買單的困境。 圖/江俊緯攝政府近幾年積極開拓有機市場,學校團膳經辦阿華提到,現在學校的營養午餐、有機超市等,都能保障有機農的產銷通路。且合作的農民都需簽合約,等同保障農民有固定且穩定的收入,「至少確定我種的東西會賣給誰,不用擔心菜的價格是預期外的surprise(驚喜)。」另外,透過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也是青農產銷的另一趨勢。「怎麼種和怎麼賣都一樣重要。」身兼加工業和通路商的百大青農彭昱融表示,從生產到加工都屬於農作專業,某作物原本一斤50元,但加工成果乾類產品後,一小包就可以賣超過80元。加工後的農產品,不僅能滿足人們喜好,還可串聯產業,使經濟效益提升。不論選擇什麼產銷通路,青農都須做好品牌經營,以及提升作物品質。目前銷售通路穩定的廖學智提到,他初期投入農業時,也面臨找不到銷售商的問題,「沒有廠商敢要我的東西啊!」經過不斷精進種植技術,有好的作物,並且打出品牌名聲,外銷商才會持續合作,同時也帶來固定的客源。<b>本科生從農比例低 田間缺少專業人才 想打拼出一塊農地,要面對的不只是農作。蔡協良認為,即使他受過七年的農業教育,卻遠不能稱做從農業「畢業」,「從環境、氣候,再來農藥化學式、有機資材、微生物,再來加工、學行銷,工業行銷、農業行銷。我們現在的農業生物科技,你學得完嗎?」「自己在時間觀念和技術又還不純熟,應變能力不足,策略、做法也不足。」曾務農失敗的阿華以自身經驗解釋,在農田中實踐農業理論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如何掌握好所學知識,並在適當的時機點運用,對這些本科出身的青農是關鍵。洪明偉談到,農業科系畢業後實際從農的比例很低,「印象中不到5%。」青年返鄉計畫鼓勵所有背景的青年返鄉從農,卻沒有針對農業本科系學生提供專業工作計畫,以及專為他們制定的誘因,讓許多農業科系的學生寧可去考取公務員,或到生物科技業上班,「政府花了好幾億吧,鼓勵其他行業的人回來務農,農業本科的(學生)卻一直走。」也因此,大部分青農都是從其他行業轉來,對農業專業非常陌生,再加上沒有上一代給予的土地、經驗,要在農業生存相當困難。對此,青農陳朝源也表示,青農的存活率只有三成多,而現存的青農也有約六成技術「不到位」。 一位對農業有興趣的青年,在嘉義一處溫室學習實務經驗。對於想從農的青年,習得專業技術、產出高品質作物,才能真正在農業領域發光發熱。 圖/林良懋提供實際上,自95年政府推出「漂鳥計畫」和「園丁計畫」,鼓勵青年返鄉務農後,許多地方都有開設多種農業課程,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與各地農業改良所也會指導作物種植方式。洪明偉說明,地方政府開設的課程很多樣,包括找銷售通路、建立品牌等,不是只有種植的教學,而各地農業改良場則開設針對特定作物的短期課程。但這些課程的內容也常為人詬病沒有與時更新,百大青農陳育旗批評,課程專業度不足,諸多基礎課程與20、30年前教的相同,沒有隨環境現狀改變,參與課程的人多半是抱持交朋友的心態參加。不過,這也反映「上課」是農民互相交流、尋找人脈的地方,除了能與他人交換耕種經驗外,種鳳梨的廖學智以自身為例,他就是在上課時,認識現在配合的內銷通路商,來擴展自己農產品的銷售管道。然而,除了這些提供給務農者的課程外,台灣卻沒有從零開始的農業人才培育。以同樣面臨農業人口老化問題的韓國為例,韓國為鼓勵青年從農、培育後繼者,從70年代開始推行相關輔導措施,對農學院畢業生、返鄉青農發放低利貸款,以及提供半年的農業課程,也建立三年制的農漁學院。韓國透過正規的農業教育課程,讓受補助的13萬農學院學生,其中九成投入農業工作。此外,日本栃木縣也成立農業大學,以為期三年、每天六小時的課程,培訓專業的草莓農。相較之下, 102年屏東縣政府也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共同開辦屏東農業大學,設立120小時的初階班、72小時的菁英班,教導欲從農者農業概況、品質管理、品牌行銷等。然而,屏東農業大學並非正式大學,不包含在正規的教育制度之內,因此,難成為吸引學生進入農業的契機。<b>農業教育需納入經營意識 非執著種植技術導向回過頭來,除了培育未來的農業人才外,提升現存青農的技術水準也是重中之重。學校團膳經辦阿華說道,政府應該從需求端區分農民,給予不同教導。現在學校提供的農業教育,皆是種植技術導向,像園藝作物、農藝作物、病蟲害管理等課程,缺乏系統分類。阿華提到,若能重新整合教學模式,從消費者、需求端為導向,可使經營意識更清楚。他舉例,如果學校開設外銷班、團膳班,專門培育某通路的人才,學生畢業後即可掌握通路的門檻,「這批人才就能直接提供給供應商,農民和廠商不是就皆大歡喜嗎?」除了開設給農民的課程外,政府透過設置交流平台,也能促進農民之間互助互惠。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主任秘書梁銘憲分享,高雄型農大聯盟注重農業整合,會將通路、加工、生產線的農民匯聚在一起,讓上下游產業有機會交流,更希望促進彼此合作的機會。不可否認的是,務農就像在賭博,各自憑運氣,但還是有可以評估自己要不要入行的方式。從工廠作業員轉行務農的型農林料得則呼籲,要評估好自己適不適合當全職農民,「如果你的薪水超過50萬,不要來務農。」他認為,如果薪水低,倒是可以借貸50萬、租一分地嘗試看看。 對於懷抱著農耕理想的青年,該如何引導他們投入農業,並協助他們在農田間營生,是未來台灣農業發展的一大課題。 圖/邱海鳴攝此外,對於那些懷有遠大青農夢的青年,百大青農蔡協良指出,沒有任何農業背景的人,可以先去當農業師傅(註四),至少每個月會有穩定的收入。他說明,擔任農業師傅除了能夠進農業改良場與農會訓練外,也會接觸到很多農作物的種植方式,在替人耕種時更能認識到不少人脈,為將來自己種田時打下一定基礎。註四:依據農委會「改善農業缺工措施計畫」,各地農會可以依照需求聘用農業師傅,依各轄區不同作物之農忙時期,靈活調度農務人力協助支援。蔡協良鄭重地建議想返鄉的青年,蒐集完相關資料後,沉下心來分析利弊,並且釐清完整的流程,算好成本再下決定。「所以,要來當青農嗎?歡迎啊!要死一起死啊!」他調皮地笑說。
生活
第1740期
「刈」起遊西港 青年返鄉以草蓆築鯉魚迷宮
焦點
2020-12-17
【記者廖澄妤台南報導】孩童在草蓆搭建成的迷宮中追逐嬉戲,陣風一般穿過藺草束紮成的簾幕,吹得草香撲鼻而來。「台南市西港街區繁榮發展協會」12、13日舉辦首屆西港文化祭「攜西港」,推廣刈香文化並活絡地方產業。主辦方事前協同西港居民與返鄉青年,以在地信仰「鯉魚公」為主視覺,搭建全台唯一的百坪草蓆迷宮。刈香為西港一帶重要宗教儀式,居民每三年迎請千歲爺遶境巡察,各村莊皆籌組陣頭共襄盛舉。活動盛大,不僅有「台灣第一香」的美稱,更被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註)。然而外地人對刈香與傳統陣頭認識不深,台南市西港街區繁榮發展協會理事長曾詠瑋有感於此,規劃「西港刈香三部曲」宣傳在地特色,文化祭即為首部曲。活動包括市集、陣頭體驗、歷史文化展區等,其中鯉魚形狀的草蓆迷宮是一大亮點,許多家長帶著孩童前來遊玩。夜晚,在燈光投影與煙霧效果下,整座迷宮由空中俯瞰,更彷彿鯉魚悠游水中。註:經文化部登錄的傳統知識、工藝與表驗藝術等,需具有歷史、藝術、科學之文化價值。 每逢三年一次的刈香,西港一帶的村莊都會籌組各式陣頭共襄盛舉。為推廣傳統陣頭,文化祭當天有畫臉體驗。 圖/攜西港提供草蓆迷宮的構想由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生陳姵瑜提出,他對廟會活動很感興趣,從小參與刈香。因緣際會下,陳姵瑜結識正著手籌備文化祭的曾詠瑋,開始協助他構思、發想,成為重要工作人員之一。「我想要跟別的文化祭不一樣,現在很多文化祭全部只有市集。」為了使活動更具特色,陳姵瑜深入認識西港,隨後發現這裡有全台僅存的草蓆工廠,便提議以此搭建迷宮。鯉魚造型的靈感則來自當地特有信仰,信眾參與刈香時會帶上家中供奉的鯉魚公。草蓆迷宮耗費至少兩個月設計、超過一週密集搭建。談及一波三折的過程,曾詠瑋直呼:「很想哭耶!因為太累了。」陳姵瑜指出,因迷宮建於水泥地上,支撐用的柱子無法固定土中,「我們一開始在支撐這點就遇到很大的困難。」後來他們只好訂製基座,再將基座鎖入水泥地內。陳姵瑜還提到,牆面原計劃以藺草製成的絲線纏繞而成,然而太耗時費工,「拉了兩小時還做不到一面牆。」於是改將草蓆的半成品攤開於柱子之間,形成牆面。 孩童在草蓆迷宮中追逐嬉戲。主辦方以草席的半成品搭建迷宮牆面,並用藺草束裝飾柱子、製作簾幕。 圖/廖澄妤攝許多西港人下班、放學後,也會前來協助蓋迷宮,陳姵瑜說:「有來過的應該5、60人以上吧!」在台中讀書的他,週末只要有空也會返鄉幫忙,「我算是很常回家的人!」陳姵瑜自我調侃道。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學生黃文賢就讀夜間部,白天還需上班。迷宮趕工期間,他甚至為此翹掉兩三天的課。不過,看到文化祭成功吸引人潮,黃文賢認為辛苦都值得,也感到成就滿滿。陳姵瑜則感動於構想得以實踐,他原本擔心成果不如預期,但迷宮製作到一半,已有附近居民帶孩童前來嬉戲,給他一劑強心針,「這代表(迷宮)一定是可以的。很開心,覺得被肯定了。」 許多西港居民下班、放學後,都會協助搭建迷宮。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學生黃文賢表示,趕工期間,大家甚至到午夜11、12點才離開。 圖/攜西港提供文化祭的成功仰賴工作團隊積極付出,許多居民自動自發加入籌備,其中更包括不少青年學子。陳姵瑜說:「有年輕人的話,點子特別多,行動力也比較OK。」若西港刈香三部曲後續活動還需支援,他十分樂意返鄉幫忙。曾詠瑋則表示,學生提出的想法天馬行空,耗費他許多心思協助實踐,「那個鯉魚迷宮就是他們想的啊,搞死我,真的搞死我!」然而他也認為,正是年輕人的創意吸引大眾目光,因此曾詠瑋不怕學生缺乏實務經驗,「沒有經驗才不會被侷限。」
生活
影音
第1734期
涸魚文化季鹿東登場 當地藉活動籲青年返鄉
2020-10-28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陳品融、吳冠伶嘉義採訪報導】人群在岸邊引頸張望,選手們賣力地划著膠筏,比賽看誰最快駛回終點。一年一度的「涸魚文化季」,24日在嘉義縣鹿草鄉鹿東村埤頭堀舉辦。活動包含膠筏競渡、拖網涸魚,以及古早味童玩、農具體驗等內容,除了讓村民們重溫兒時回憶,也吸引來自各地的民眾共襄盛舉。在過去,每逢正月初九,村裡拜拜時便會涸堀,並將捉到的魚分給全村居民共享。鹿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柯柏森表示,每年涸堀導致河中的魚長不大,因此便將這項傳統改為划塑膠筏的比賽。主辦單位不僅希望透過此活動凝聚村民情誼,也藉此展現在地生機,吸引青年返鄉。事實上,鹿草鄉的人口老化問題早已不是秘密,據民國108年資料顯示,嘉義縣老年人口比率高達19.68%,位居全國第一,其中,鹿草鄉更是全縣老年人口比率最高的區域。面對青年外流的危機,柯柏森吐露他的擔憂,「我們辦這個活動也是盡量讓年輕人回來參與,看有沒有辦法讓他們繼承,不然幾十年後我們沒體力,就不能辦下去了。」然而,面對嚴重失衡的人口結構問題,光靠社區舉辦的小型短期活動,仍難以獲得改善。因此,鹿草鄉當地民間團體自94年起,申請教育部偏鄉數位應用推動計畫,並成立「鹿草數位機會中心」,協助當地進行文化調查及產品行銷。此外,中心更於105年起串連在地景點,發展社區小旅行、導覽等活動,讓遊客能對鹿草有更深的認識。參與民眾陳水明認為,每年舉辦的涸魚文化季大多只能吸引遊客前來遊玩,對於提升在地就業機會、青年返鄉的幫助不大。他也提到,若能發展觀光,而非高汙染的產業,對當地應能帶來不少助益。為了進一步整合當地產業,鹿草數位機會中心於107年與當地商家攜手,申請經濟部中小企業數位群聚輔導計畫,建立起在地品牌「一袋一鹿」,結合民宿、餐廳、農場等據點活絡地方,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希望得以提高青年返鄉的意願。即使青年外流現象為鹿草的傳承之路帶來不少阻礙,當地政府及民間組織,仍期盼透過多元活動,進一步整合文化以活絡社區,也發展當地品牌打響知名度,期望為鹿草帶來嶄新的風貌。
生活
第1730期
發掘雨後春「筍」 地方青年推廣產業新面貌
2020-10-01
【記者林子頊台南報導】青年擔任小農夫下農田採收在地美食「蘆筍」,採收後轉往廚房化身廚神,將蘆筍烹調成精緻料理。「地利小食」9月27日於台南市將軍區舉辦「地利小食料理課程」,此次活動與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合作,為青發署《超牆青年/主題展》系列活動的100個體驗點之一,鼓勵青年在參與各項計畫的過程中探索自我價值,學習用行動跨出第一步。 「地利小食料理課程」活動負責人黃筑萱解釋農夫每天從播種到採收蘆筍的過程。 圖/林子頊攝「地利小食料理課程」不只帶領學員完成一道料理,更希望學員踏入農田體驗農村生活。蘆筍成長的速度非常快,約生長到30公分就需採收,因此農夫每天都需要勤勞地檢查採收。活動主辦人黃筑萱邊解說農夫繁瑣的工作,邊示範如何剪下蘆筍,讓學員親自採收並了解種植蘆筍的訣竅。高雄餐旅大學餐旅暨會展行銷管理系學生杜維婷說:「下了農田後才知道,原來採收蘆筍是需要慢慢找,慢慢看,藉由這次的體驗活動認識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黃筑萱身為返鄉青年,希望透過活動讓學員理解蘆筍高單價的原因,看到食材背後農夫的辛苦。 參與活動學員體驗農夫生活,聆聽剪裁蘆筍的細節且實際學習採收蘆筍。 圖/林子頊攝地利小食,翻自英文單字delicious,是一個在地農友和消費者溝通的平台,希望能藉由蘆筍美食讓大家更認識將軍區。共同創辦人徐麗敏和丈夫蔡仕霖,年輕時回到家鄉,發現大部分家中只剩獨居老人。徐麗敏決心創辦地利小食,希望能結合在地特色及人文風情,發展將軍的創新產業。除了促進蘆筍產業轉型,他也希望讓長輩得到歸屬感,能在地利小食交朋友、一起削蘆筍。徐麗敏選擇返鄉開創地方創生產業,但他認為為家鄉付出的方式有很多種,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角色,他期望大學生能把握每一次進入農村實習的機會,將自己的專業活用在家鄉中。 活動內容包含從至農田網室採收蘆筍,至體驗手作精緻料理課程,學員用自己採收的蘆筍包水餃。 圖/林子頊攝參加完地利小時體驗課程,杜維婷認識更多將軍蘆筍文化,他分享道:「體驗活動能讓我們在短時間內接觸到不同領域的事務。另一方面,也藉由這個平台推銷地方創生產業,達到共好的狀態。」他感慨許多年輕人想出國拓展視野,但自己的家鄉其實有許多值得開拓的資源。杜維婷也期待未來能用自己的專業,返鄉帶動地方創生,為傳統產業注入新生命。
校園
第1688期
【大選企劃】101元返鄉專車 增青年投票意願
2018-11-15
【記者劉雨婷綜合報導】24日將迎來九合一選舉和十項公投案,為鼓勵青年返鄉參政,由大學生組成的「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以下簡稱協會)開辦「2018 青年民主返鄉列車」計畫,串聯全台47所大學,將於23、24日時開出60班次客運,載送2500位青年返家投票。經《大學報》問卷結果顯示,該計畫確有提升青年返鄉意願。此次「返鄉列車計畫是否提升青年參政意願」問卷,於3日至10日發放到國立台灣大學、東海大學、國立高雄醫學大學、國立東華大學等30所大專院校臉書討論版,共獲得1318份樣本。根據《大學報》「返鄉列車計畫是否提升青年參政意願」問卷結果顯示,將近一半的填答者認為低廉票價是該計畫最吸引人的原因。計畫發起人兼協會祕書長張育萌表示,18到35歲的青年投票總人數占國內近四成人口比例。然而,投票所需的經濟成本,對普遍低薪的青年而言,卻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故此計畫提供每人101元、不限距離的車票,希望能提高返鄉意願。 購票青年為何願意搭乘返鄉專車? 資料整理/劉雨婷 圖表製作/陶怡軒整體而言,近五成填答者認為該計畫確有提升返鄉意願,但也有二成多認為沒有,近三成則表示沒意見。協會公關何蔚慈說明,此次計畫為有效降低車票價格,採用網路平台Flying V做公眾募資,由社會大眾提供贊助,補足車票成本。最終在 12天內達到募資80萬的目標,順利發車。 返鄉專車次否提升青年返鄉意願? 資料整理/劉雨婷 圖表製作/林傑立儘管有77.9%的填答者在得知計畫前便有投票意願,仍有63.5%的人選擇另外購票。除事前不知道計畫已另規劃行程外,專車班次與學生下課時間衝突、只停靠十所大學且部分縣市無站點、遊覽車交通時間偏長等,也是影響青年購票意願的因素。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業立說明,經濟成本雖是青年考量返鄉的要點,返鄉所需的時間成本,以及交通整體便利性,也左右了青年投票意願。王業立指出,台灣的高投票成本,終歸是未採用「不在籍投票」制度所導致。張育萌也表示,協會粉專在計畫開始後,收到許多討論不在籍投票的意見,因為專車計畫雖能提升青年參政意願,似乎仍治標不治本。他希望藉此矛盾,讓大眾開始關注不在籍投票議題。王業立表示,西元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青年參政意願高漲,因此該年年底的地方選舉青年投票率才逐漸提高。他也指出,近來公投議題在青年同溫層中討論熱烈,各地地方首長候選人選情緊繃,四年後的現在,青年參政意願是否會因學運熱潮退燒而消散,24日方能揭曉。 2018 青年民主返鄉列車,由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串聯47所大學,推行含括全台四大區的青年返鄉專車,為歷來同類型計畫中規模最大一次。 圖/劉雨婷攝 【大選企劃】系列報導:青年參政》青年關注性平議題 提升政治參與意願網路選戰 》政治宣傳多媒體化 轉戰網路提高青年觸及率選務人力 ➀ 》學生選務人員培訓僅半天 專業度恐生疑慮選務人力 ➁ 》外地學生任選務員 恐成返鄉投票阻力【公投】系列:婚姻平權 》盼突破同溫層 學子促婚姻平權東奧正名 》東奧正名公投爭主權 選手關切出賽
生活
第1597期
【專欄】李至堉創濕地聯盟 盼青年回流護茄萣
2015-05-14
李至堉投入護茄青淨濕地活動,頂著烈陽撿拾著垃圾,盼還乾淨環境給茄萣濕地。圖/李至堉提供 【記者丁敦蓉台中報導】「青年的思考方式可以帶給城市更多不同的想像。」靜宜大學財務金融系學生李至堉在高雄茄萣長大,有感於家鄉沒落而創辦「守護茄萣濕地青年聯盟」。他希望透過網路力量,讓更多人正視在地議題,進而號召更多青年返鄉延續家鄉記憶。 李至堉回憶,茄萣興達港曾為有名的近海漁港,漁業興旺,但不適合的政策造成漁業式微,茄萣亦成為沒落的地區。李至堉表示,去年二月,他開始串連離鄉背井的茄萣青年創辦護茄青。他們透過網路蒐集並整合當地訊息,如:推廣黑面琵鷺保育、製作濕地開發爭議案懶人包與茄萣社區導覽地圖等,希望將家鄉議題傳遞出去。 「現在最大的危機是很少人願意投身公共事務。」李至堉說明,因為很少人願意了解在地議題,也害怕被貼上「強出頭」的標籤而不願挺身而出。但他認為,現在的茄萣如同城市中的孤島,興旺產業逐漸落沒、自然環境遭破壞且青壯年人口流失,他很擔心未來茄萣會成為沒有人想待的地方。因此,他選擇召集青年站出來為家鄉做點事。 此外,因李至堉認為茄萣是一片擁有豐富生態且人文歷史悠久的土地,但他上大學後才開始了解家鄉故事,十分可惜。因此,護茄青也舉辦「漂鳥回鄉」營隊,帶領孩童認識家鄉風情與故事,培養小朋友的地方認同感。 「希望能滾動力量,號召更多青年回來。」李至堉說明,青年返鄉可以補足欠缺的勞動力,為城市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因此,護茄青將生態、保育、環境作為推廣茄萣的主軸,盼共同耕耘這塊珍貴土地,讓家鄉改頭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