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社論】高房價時代:小宅崛起與年輕世代的購屋困境
生活
第1801期
【社論】高房價時代:小宅崛起與年輕世代的購屋困境
2024-11-29
擁有一間溫馨小屋,可能是許多社會新鮮人的夢想。根據內政部統計,2023年全台15坪以下的小宅交易量占比逾15%,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新高。永慶房產集團彙整實價登錄資料則顯示,七都25坪以下中古屋交易占比,從2020年的15.7%升至2024年的22.9%。不過,這股小宅熱潮,究竟是反映年輕人的夢想實現,還是在現實下的折衷? 這些在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小宅雖小,但對社會新鮮人來說,卻高不可攀。根據591房屋交易網,2023年全台新屋平均成交價約每坪54萬元。以20坪小宅來算,總價約1,200萬元,若在七都高房價地段,甚至超過1,500萬。以主計總處發布的經常性薪資平均數4萬6,751元來看,獨自奮鬥的社會新鮮人須不吃不喝20多年,才能完成他們的小宅夢。 在高房價壓力下,政府推出的優惠政策成為許多人試圖圓購屋夢的重要依靠。去年8月上路的《新版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以下簡稱新青安),貸款年限最長可至40年,貸款額度也從800萬元提高至1,000萬元,還款寬限期則從3年延長至5年,期間只需繳交1.775%的利息。許多人趁著新青安的利多條件舉債買房。聯徵中心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增房貸中,20至25歲的大學學歷者,高達1,821筆,創5年來新高。 青年人有因新青安「安心」購屋嗎?說到底,新青安是拿納稅人的錢去補貼,過了5年寬限期,借款人需連本帶息還款,屆時壓力大增,還不出來就有可能違約或轉賣。因此,新青安不過是分散還款的時間壓力,沒有解決根本,青年依舊很難跨過房價的高牆。 此外,根據媒體報導,不少投資客申請新青安,大舉入侵房市,導致房價上揚。據政大永慶房價指數,全台房屋成交價從去年第3季到今年同期上漲10%,新青安似乎成為房價上升的推手,加重青年的購屋負擔。 在資本市場衝擊下,房屋已不再是單純的居住空間,而成為投機逐利的工具。政府若真有心解決高房價問題、協助青年,應該全面修正土地與房地產制度,建設長效社會住宅體系,同時嚴懲囤房與炒作行為,以利空屋釋放且抑制房價。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宅如今成趨勢,源於房市長久一來的高房價問題,政府須配合多方管理措施,才能讓居住正義不再淪為口號,為台灣創造更公平的居住環境,給青年一個逐夢踏實的機會。
民眾聚東區抗北市高房價 籲政府建社宅解套
校園
影音
第1713期
民眾聚東區抗北市高房價 籲政府建社宅解套
2019-11-15
【記者吳曼嘉、蔡淳宇綜合採訪報導】「打破金權政治!實現居住正義!」民眾躺在東區街頭,手舉標語,高聲呼喊訴求口號。「居住正義改革聯盟」9日下午舉辦「東區大集結」活動,號召民眾聚集在台北市龍門廣場,為居住正義發聲。其中一項訴求,便是呼籲台北市政府落實興建社會住宅的承諾。參與民眾林學宇表示,相對於在外租房,社會住宅的建設品質較佳,且非違章建築,大樓的公共設施也會定期保養,因此社宅是較值得信賴的居住地。根據「OURs都市改革組織」資料指出,在台北市市長柯文哲的首次任期內共興建了2萬487戶社宅,但連任後,他卻說:「台北市空屋多,所以不用再蓋社宅。」此後只會再興建1807戶。該說法明顯不符2014年他所提出的政見:四年任期內興建2萬戶、八年共5萬戶的社宅。參與民眾賴俊穎則提到,政府興建社會住宅,旨在解決大眾的租房困境。「然而,現在社宅的數量並不是很多,有點跟不上我們的需求。」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社會住宅規劃設計興建及營運管理作業參考手冊》,社宅的基地選址須考量其周邊生活機能,包含居民在就業、就學、就醫等需求。但是,生活機能佳的地區,大多已無足夠空間規劃成社宅用地。對此,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住宅企劃科政策股股長黃于哲說明,由於社宅要規劃在公有土地上,但台北市地狹人稠,因此要找到大面積的公有土地著實不易,而這也是目前在規劃社宅上,政府所面臨最大的問題。面對土地不足、無法繼續興建社宅的情況,前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局長林洲民建議,相較於尋找新空地,將台北市政府所管轄的土地進行都市更新,是較為有效的方法。他解釋,台北市230所學校中,超過90%學校的學生人數正大量減少,有鑑於此,可以將學校用地做行政資源上的土地重整。他認為,將這些土地從學校用地轉為社宅,是一種把台北市推向更理想境界的方法。面對低薪、高房價的巨大壓力,年輕人只能以租房代替買房。居住正義改革聯盟要求政府確實實現興建社宅的承諾,以減輕弱勢族群的租屋負擔,別讓居住正義的政策淪為空頭支票。https://youtu.be/CYQKAwKKoc0
夜宿東區 青年呼籲政府落實居住政策
校園
第1712期
夜宿東區 青年呼籲政府落實居住政策
2019-11-07
【記者陳子瑜台北報導】在曾號稱最精華地段的台北市東區龍門廣場,居住正義改革聯盟(後簡稱聯盟)舉辦「夜宿東區計畫」,從4日至8日,每天架20頂帳篷,邀請年輕世代共同在東區露宿,藉此向政治人物疾呼買、租屋政策問題。 居住正義改革聯盟在募資平台上為「夜宿東區計畫」籌措經費,本次活動獲得超過900位民眾支持,在短短72小時內,募資160萬元。 圖/陳子瑜攝沿著商店街的燈火,20頂帳篷、每頂住兩人,排成一列座落於廣場,在繁華高樓與商家之間,形成巨大反差。儘管氣溫漸涼,仍有不少青年到現場,參與講座、紀錄片影展等活動,加入夜宿的抗議。 4日,現場邀請到居住正義改革聯盟多位創辦人,舉辦一系列講座活動,一同回顧近30年來為居住正義所做的努力。 圖/陳子瑜攝活動參與者、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學生林展丞表示,居住正義議題的知識入門門檻高,但大學生又與買、租屋市場有所接觸,因此希望藉露宿活動能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聯盟志工、致理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學生黃依婷表示,大學生若沒有抽到宿舍,在外租房的租金動輒1萬元,甚至必須打工支付。參與者、政大地政系學生黃信翔也補充,現今的房屋租金往往佔薪水的1/3甚至一半,若居住正義不被落實,則生活品質難以保障。目前社會住宅(註1)成為部分年輕人的居住選項。然而社會住宅戶數不足,中籤率極低,再加上須滿足的條件繁複,如本人、配偶與直系血親皆不可擁有房屋等,獲取資格難上加難。「除了搶破頭外,還有周邊居民的眼光。」黃信翔表示,租用社會住宅的人常被視為絕對的弱勢,例如乞丐、愛滋病患者等,「但我們就是在現實狀況下所得比較少的年輕人,僅此而已。」註1:社會住宅是由政府蓋房子出租給民眾、或由政府承租民間空屋,再轉租給民眾的住宅。社會住宅只租不售,租金較便宜,使政府的住宅資源能循環利用,照顧更多民眾。黃信翔坦言,社會住宅其實無法解除買租屋市場的問題,只是因房價無法短時間內下降,而暫時「治標」的方法。林展丞也指出,若要改善青年居住難題,最終仍要回歸到不動產的持有稅制,例如推出囤房稅,就是落實居住正義的開始。 夜宿帳篷申請一推出,每日20頂帳篷,共40個名額迅速搶完,申請人多是青年族群,其中不乏上班族。 圖/陳子瑜攝因此,聯盟藉本次活動重新強調三點訴求:「完成實價登錄2.0」(註2)、「修法課徵囤房稅」(註3)、「履行社會住宅」等承諾。「房子是每個年輕人最後都要面對的問題。」聯盟媒體聯絡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學生劉品辰鼓勵大眾為自己的權益,了解議題並出聲行動。他表示,聯盟將在9日舉辦「東區大集結」,已寄函邀請總統蔡英文、台北市市長柯文哲等人出席,希望監督兩人以及其他政治人物真正落實居住正義政策。劉品辰說:「不要讓政策變成明年的政見。」註2:實價登錄指房地產買賣雙方、地政士及房地產經紀相關業者,必須向主管機關申報該房地產的成交資訊以及成交價格。為使房地產交易資訊透明化、避免商人不當哄抬價格,政府於民國107年提出實價登錄地政三法修正案,將原本登錄的範圍從門牌區段,改至該戶門牌及地段,但法案尚未通過。註3:囤房稅是指當個人擁有四戶以上房子時,所課徵的差別稅率,擁有愈多房則稅率愈高。目的是釋出空屋,讓房子有機會降價出售、出租或讓政府代管。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