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世新打線無懼落後拚保級 高大團結一心全力搶勝
體育
第1804期
世新打線無懼落後拚保級 高大團結一心全力搶勝
2024-12-20
【記者潘慧芳台東報導】113學年度UBL大專棒球聯賽公開一級預賽於11月25日開打,共16支球隊,採單循環賽制,取前8名之球隊晉級複賽。此次參賽隊伍有南華大學、輔仁大學、國立高雄大學與世新大學等。15日於臺東縣棒球村第一棒球場,上午由世新大學對戰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世新以8:10落敗;下午則由臺北市立大學對上國立高雄大學,北市大以7:4逆轉高大。 世新在三局上半結束以1:9落後,然而在三局下半連得七分將比分追至一分差,然而後續臺體投手回穩,打線也再添兩分,最後仍以10:8擊敗世新。賽後,世新隊長林書煒表示,現在球隊的隱形失誤過多,穩定度不如其他隊伍。世新投手石正暘則分享,這種大比分落後的情況,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並不會因此放棄,由上壘開始,逐步得分,慢慢追趕。 而提及現在球隊排名,林書煒說:「無論對手是誰,每一場都會盡全力去打,因為每場比賽都還是有機會贏。」因世新現排名末尾,面臨降級的風險,石正暘表示,不能因為排名墊底而怯場,比賽都有機會贏,但會因心態緊張而失誤。另外,談到與聯賽常勝軍對戰,石正暘說道:「雖然他們是一級聯賽前半段,甚至有機會衝擊冠軍的球隊那又怎樣,我們也會想辦法贏,證明說我們沒有輸很多,我們甚至可以贏的這種挑戰者的心態。」 至於高大與北市大的對戰中,高大在六局上半原以4:2領先北市大,然而在六局下半崩盤,出現失誤及五個保送,種下敗因。對此高大總教練林朝揚說明,球隊有多場比賽都在第五六局出現致命失誤,「因為球隊經驗不足,當比賽出現狀況時,無法即時處理狀況,導致失分。」 因高大現排名倒數第二,在面對每場比賽時,都需抱持著盡力搶勝的心態,林朝揚坦言,「作為教練想看到的是,贏要有內容,輸也要有內容。」而高大隊長江瑋皓認為,UBL是長期的比賽,每場都盡全力打,一步步來。林育成則補充說道:「我們團結一心,穩扎穩打,就算輸了比賽,明天依然是新的開始。」最後,江瑋皓提及球隊在連敗或是氣勢低迷時,會聊聊一些場外的事情,讓團隊放鬆下來,而在場外球隊盼改運求勝,就會去買鳳梨或撒鹽求好運。林朝揚也鼓勵球員,「教練已經相信你了,你們就要相信自己。」
中山新設護理學系 入學門檻引爭議
校園
第1802期
中山新設護理學系 入學門檻引爭議
2024-12-06
【記者王振驊報導】國立中山大學將於114學年度新設護理學系,11月20日,中山一名學生於Dcard發文,質疑校方增設護理學系的入學門檻過低、缺乏配套措施等問題,引發學生討論。對此,中山護理學系籌備處副教授陳嬿今回應,增設護理學系為因應時代所趨,並非僅侷限於高分篩選,也強調校方已積極施工,盼於明年新生入學前建置完整的教學空間。 對於校方增設護理學系的看法,中山A同學(化名)提到,目前校方將圖資大樓(註一)3樓暫時供護理學系使用,不僅壓縮學生的學習空間,施工過程產生的噪音和粉塵污染也影響學習品質與健康,「如果是設護理系本身,我是沒有不支持,但如果在現在的校區裡面再開護理系,我就不太支持。」中山資訊管理學系李杭枋則贊成設立護理學系,他說:「我覺得可以藉此讓學校有更多醫療資源流入,完善醫學院的體系及生態。」 註一:中山圖資大樓共12樓,作為圖書館以及部分系所使用。過去3至8樓為全校學生閱讀與學習的場所,9樓為學士後醫學系、10樓為西灣學院的教學場域。今年校方則將3樓空間改建為護理學系與生物醫學科技學系的教學空間。 談到增設護理學系的原因,陳嬿今提及,疫情過後,國內護理人員供不應求,新設護理學系不僅能填補人才缺口,更希望平衡南北之間醫療人員和資源的差距。此外,中山目前雖未成立附設醫院,「(但)我們擁有南區四大家醫學中心實習場域的合作(計畫)。」陳嬿今表示,透過理論與實務結合,能協助學生銜接職場。 中山護理學系於學測個人申請第一階段採計科目設定為「後標」,部分學生擔心若入學門檻過低,將使學校整體競爭力下滑。對此,陳嬿今回應,大考分數並非全部,重點是能找到真正熱愛並願意從事護理行業的相關人才,他說:「讓我們的專業被看見,不僅只是(透過)能力而已,第一考量是意願,他有沒有想要從事、探索這個專業。」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教授邱曉彥表示,在新設護理相關科系時,須考量是否有設立配套措施,例如一定的師資比例、教學場地、課程規劃以及實習場域等,「若教育部核可,表示(中山護理學系)這些條件都是符合的。」此外,他認為國立大學與私立大學護理科系在教學的品質上應無太大差別,針對附屬醫院的設置議題,他說明:「當然有一定是最好,但沒有的話就是看他們的能力可以做到哪裡,能夠為學生帶來什麼福利。」
張韶允、李柔萱國標摘金 期許廣設賽事增曝光度
體育
第1799期
張韶允、李柔萱國標摘金 期許廣設賽事增曝光度
2024-11-15
【記者王振驊高雄報導】伴隨著悠然樂聲,選手在台上展示曼妙舞姿。2024樂舞盃全國舞蹈公開賽暨T-NAL(註一)台灣國家業餘聯賽高雄站(以下簡稱樂舞盃)10日在高雄市鳳山運動園區體育館登場。賽事今年邁入第三屆,吸引眾多國內國標舞好手參賽,項目分為一般賽制與積分賽制,供不同層級的選手合適公平的競技環境,在推廣國標舞的同時,也確保賽事保有一定的競爭性。 註一:​​由AL及NAS二個單位(註二)聯合共同攜手合作,所推出的國家業餘聯賽,秉持推廣業餘選手及各年齡組別為宗旨,聯賽將設立積分組別來產生年度積分總冠軍及代表隊,除了各站提供積分獎金外,代表隊也將補助機票代表台灣參與國際賽會,將透由年度14站別的積分來爭取最高榮譽。 註二:AL為國標舞臺灣巡迴積分賽,自2015年開始成形並於同年1月開始舉辦,以臺灣各區比賽所結合的積分賽,為全國性年度積分國標舞賽事,宗旨為培育國內年輕的業餘選手;NAS全稱為National Ametur Series(國標舞業餘聯賽),賽事分為業餘組、18歲以下組以及12歲以下組。 賽事分為雙人淘汰賽、單人淘汰賽以及單人推廣分組賽,並依照年齡、項目細分。在雙人淘汰賽中,輔英科技大學國標舞選手李柔萱搭檔來自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張韶允在大專五項拉丁、大專三項拉丁中,獲得現場評審的一致認可,榮獲冠軍,並於新人拉丁與業餘兩項拉丁中拿下亞軍。談到本場比賽的表現,李柔萱說:「每次比賽都很緊張,跟平常在教室(練習)不太一樣的感覺。」並補充,他與搭檔先前都是以單人項目為主,這次比賽挑戰雙人項目,動作間的契合度還沒有到很高,需再加強彼此的默契。針對賽事成績,張韶允認為沒有很滿意,但可以接受,並說道:「 今天表現沒有發揮很好,因為昨天在訓練的時候手有受傷。」 國立成功大學國標社成員葉杰暉提到,大學才開始接觸國標舞,目前舞齡大約四年,這幾年花了很多時間在校外的舞蹈教室練習。此外,他表示,自己是一個喜歡展現自我的人,很享受在賽場上的氛圍以及觀眾的喝采,並補充:「跳舞對我來說,第一個是可以跟音樂融在一起,第二個是我喜歡看到自己在做舞蹈動作時漂亮的姿態。」在本屆賽會中,葉杰暉與同為成大國標社長洪韻甯共拿下大專三項拉丁第三、業餘兩項拉丁第四、業餘三項拉丁第三以及新人拉丁第三的名次。賽後葉杰暉認為成績並非全部,更重要的是動作上的完成度有沒有達到預期。 洪韻甯提到開始跳舞後改變很多,讓他變得更有自信。在畢業後,他表示會繼續從事這項運動,並希望朝教練的方向前進,他說:「自己花了不少心力在經營這項興趣,假如能當作謀生的工具,它(國標舞)對我的意義跟價值會提高一些,也(會)更願意繼續從事這項運動。」張韶允也表示未來會持續跳國標舞,但由於經濟因素的考量,因此不會作為主要工作,他補充:「沒有辦法確保這是一個鐵飯碗。」 針對目前運動舞蹈現況,中華民國國際運動舞蹈發展協會秘書長許均任認為課業壓力是舞蹈運動的一大困境,年輕選手在中學階段往往遇到考試與升學的壓力,導致學舞過程遭到中斷,加上目前沒有針對大專選手層級的國標舞賽事,選手難有合適的舞台展現身手,李柔萱也認為未來需舉辦更多賽事,才能吸引更多人從事這項運動。然而,許均任表示,由於年輕族群的喜好改變,目前國標舞在台灣已逐漸式微,國標舞的社團數正逐漸減少,舉辦賽事困難度高,至於日後如何提升大眾對國標舞的關注度,他強調:「最主要的還是要做媒體。」搭配節目和企劃的推動,讓大眾能更加認識運動舞蹈,也能提升參該運動的人數。
《戲獅甲》舞進巨蛋 結合藝陣演繹台灣歷史
生活
影音
第1786期
《戲獅甲》舞進巨蛋 結合藝陣演繹台灣歷史
2023-11-23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黎昕俞、李雨羲、王華琳高雄採訪報導】鑼鼓喧天,響徹場館,舞獅靈活地跳躍在高樁上,以採花、翻滾等動作生動展現。2023高雄戲獅甲睽違四年再度回歸,18、19日在高雄巨蛋舉行。開幕當天,首度結合「劇本」 形式,集結超過30組技藝團隊,將台灣歷史融入民俗藝陣演出,民眾驚嘆聲接連不斷。來台交換的觀眾Amol Bhingarde欣喜地說道:「我還是不太懂中文,所以有些地方有點難跟上。但透過演出了解台灣的歷史真的很棒,我喜歡他們利用台灣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方式,以及他們如何透過舞蹈和歌唱展示這一切。」劇本結合原住民舞蹈、客家八音等民俗技藝,跳脫以傳統節慶為主的表演形式,呈現台灣過去多元族群發展。國立臺南大學民俗隊長陳柏愷說明,「這次表演為了想要倭寇侵擾的感覺,我們搭配了比較震撼的音樂去演出。」陳柏愷進一步解釋,相較於過去只使用鼓點,南大民俗隊首次嘗試結合音樂進行表演,在練習過程中,更需要不斷學習辨識節奏。銅鈸聲響,萬眾矚目的獅王大賽正式登場。戲獅甲作為國際三大舞獅競賽之一,今年邀請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各國好手同台競技。來自香港的潤福堂國術龍獅總會,則以黑紅相間的獅頭作為本次亮點,獅頭手關志堅提及,「對於這次我們就選用了一隻比較特別的獅頭,那它的代表是關公的獅頭,平常我們都是用黑白色的張飛。那這次來台灣用了新的獅頭,整個就紅色配著黑色去表達。」來自不同國家的隊伍,不僅在獅王大賽中相互切磋技藝,同時也藉此展現各地舞獅風情。新加坡藝威體育會獅尾手卓偉樂分析,台灣與新加坡獅型和動作的差異,「比如說獅型還有動作,因為我們是舞佛山獅,其他台灣隊伍都是舞鶴山獅。佛山獅是表達比較凶猛的,然後鶴山是比較溫柔一點的。」除了較勁舞獅功夫外,各團隊更加入釣魚、澆水等日常橋段,拉近民眾與民俗技藝的距離。國立臺北市立大學獅尾手楊鎧謙解釋,「我們比較不一樣的是啦啦隊和打棒球,比較特色的應該是我們隊員穿啦啦隊員的衣服打樂器,跟以往可能會不一樣。」兩年一次的戲獅甲系列活動,不但建立平台讓本土與國際團隊相互交流,更首度融合台灣歷史與民俗藝陣,期盼打破對傳統廟會的不良印象,讓民眾看見舞獅文化的力與美。
初踏長輩昔日上學山徑 木梓社區攜屏大師生再造地方
生活
第1784期
初踏長輩昔日上學山徑 木梓社區攜屏大師生再造地方
2023-11-01
【記者吳玟錡高雄報導】社團法人高雄市小鄉社造志業聯盟(以下簡稱小鄉社造)10月28日舉行「點亮木梓火把遊庄」,首度將1999年廢校的木梓國小納入遊庄路線。早期在地居民會將溪流的芒草曬乾,成捆製成火把點燃,靠著微弱的燭火燈光,越過黑暗蜿蜒的山間小路抵達學校。 「不是單純吃飯、慶生,而是一起參與地方的事。」陳昭宏感慨說道,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少這種機會。 圖/吳玟錡攝「點亮木梓火把遊庄」今年嘗試和國立屏東大學校內課程合作,參與人數突破六百多人,規模連年擴大。屏大社會發展學系(以下簡稱社發系)主任邱毓斌提到,「社區營造重點是自我培力,讓地方居民展現自己的力量。」社區引入大學資源讓大家一起成長學習,但最重要的是地方願意舉辦火把遊庄,自發性聯絡親友,他強調這次活動意義是「一個傳一個宣傳,一代接一代傳承」。 今年活動的火把使用長枝竹品種,這種竹子比較輕,將不織布捆成燈芯,用煤油吸附到不織布的原理點燃火把。 圖/吳玟錡攝一行人跟著居民舉火把從山上走下來,僑生陳聖蕾表示,「一望無際的火焰讓我非常震撼。」他從小在國外長大,雖然是台灣人卻不了解本土文化,每年只有暑假才能回台灣。因為在網路上看到過往的活動紀錄片,好奇心促使他主動聯繫屏大教授,才會回台一起參與活動籌備。他其實聽不懂閩南語,但居民仍耐心地向他解釋火把製作過程和由來,讓他很感動,也獲得寶貴回憶。社發系四年級學生曾恩齊分享此次協助籌備活動的難忘經驗,「長輩說他已經很久沒做傳統火把,但為了我們,還特地去找芒草捆起來給我們看。」他接過老一輩用傳統材料芒草做的火把,難掩興奮之情地補充道,「那是他們那一代的火把!」由社區長者帶領年輕學子參與地方文化活動,別具傳承意義。「真正走入木梓社區實作,能幫助我重新思考課堂教的理論。」曾恩齊是高雄茄萣人,透過屏大參與點亮木梓的活動,使他想將這個經驗帶回家鄉,他說:「茄萣區也是長輩居多,若沒有這些活動,長輩便很少出門,地方就缺少交流和凝聚力。」 地方媽媽表演團員曾馨儀補充,「這次有屏大的學生幫忙輕鬆很多,帶來年輕的活力,希望有天孩子也能回家參與活動籌備。」 圖/吳玟錡攝小鄉社造總幹事陳昭宏表示,舉辦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能藉由參與活動、回來陪伴家人,一起體驗父母當年舉火把走下山的記憶,建構更深刻的地方認同感。活動尾聲,大家開心的繞著竹燭台圍成的台灣島嶼和火把圖案跳舞,「你看到的每一個竹燭台,都是屏大的孩子跟著我們一起砍下來製作完成。」陳昭宏開心地說:「這個活動讓社區孩子回鄉,同時把在地故事和製作火把的技藝透過大學生傳承下去。」
【全運會】上屆冠亞再交鋒 高雄力退台中奪女排首勝
體育
第1783期
【全運會】上屆冠亞再交鋒 高雄力退台中奪女排首勝
2023-10-25
112年全國運動會女子組室內排球賽22日開打,首戰由上屆金牌高雄市對戰銀牌台中市。 圖/杜以璇攝【記者杜以璇台南報導】中華民國112年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全運會)女子組室內排球賽22日在台南市立學甲國民中學開打,首戰便由上屆冠亞軍得主高雄市與台中市正面交鋒。尋求衛冕的高雄市一開局便勢如破竹連下兩局,第三局雖遭遇短暫亂流,但在第四局穩住陣腳,以局數3:1(25-18、25-14、27-29、25-16)順利取得開門紅。 台中市雖防守穩固但仍不敵高雄市壓制,最終以1:3惜敗。 圖/杜以璇攝甫開局,台中市連奪數分展現企圖心,但高雄市迅速找回狀態,台中市不敵對手急起的猛烈砲火,以7分之差由高雄市拿下首局。次局高雄市乘勝追擊,以嚴密的防守封鎖台中市得分機會,再透過數記重扣,以25:14取得聽牌優勢。第三局台中市找回攻擊節奏,透過快攻和小球牽動對方球員,消耗體力。雙方互有來往,局末甚至數度進入Deuce(註)。最終高雄市球員體力受對方戰術影響,雖換上新生代球員童琦芳轉換節奏,仍無法扭轉局面,由台中市奪下本局,暫緩對手聽牌壓力。末局台中市氣力放盡,不敵高雄市連續的重磅扣殺和穩固攔網下,最終由高雄市拿下預賽首戰勝利。註:排球前四局為25分制,第五局15分制。若兩隊24分平手(第五局14分平手)後就行局末平分制(Deuce),直至其中一隊連勝兩分,方可贏得該局。高雄市主攻,臺北市立大學林書荷本次表現亮眼,帶領球隊拿下勝利,但他認為與隊友的默契尚須協調,整體仍有進步空間,「準備期都在打國際賽,所以和隊友共同訓練的時間較少,開局時有點難抓到節奏,但在溝通後就有好很多。」他進一步補充,台中市防守能力穩固,因此需要轉換打法化解對手布陣。同為主攻手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劉雙菱表示,賽前有針對台中市小球以及快攻特別加強攔網訓練,而面對第三局的亂流失分,他回應道:「第三局精神狀態略微鬆懈,沒有開局時專注,雖然有針對對手快攻進行應對訓練,但我方在防守相對沒有這麼積極,幸好後面有再拉上來。」  來自台中市的温以勤(背號14號)與高雄市林書荷(背號7號)皆為隊上攻擊手,在預賽表現亮眼,為隊上拿下數分。 圖/杜以璇攝 高雄市在賽前因應台中市擅長的小球進行加強訓練,賽中積極迎戰拿下勝利。 圖/杜以璇攝台中市方面,目前就讀於日本金城大學,在台中市隊擔任指揮官的温以勤說道:「今天應該會給自己80分,因為我覺得自己在攻擊端還不錯,但像防守最重要的攔網,我今天其實沒有做到很好。」而因傷缺陣的國立體育大學欒妤雯肯定高雄市的陣容完善,極難突破,因此只能盡力而為。對於隊友在場上的表現,欒妤雯點出台中市的快攻手較有優勢,但在戰術層面未能穩定發揮。預賽首戰便是冠亞對決,但高雄市提到,台中市今年上場名單跟前屆差異甚鉅,對此温以勤解釋道:「原本先發名單相差不多,但因為太多傷兵,所以上場很多都是候補的選手。」這也導致台中市的先發砲火空缺無法補齊,即便熟知對手強項卻力不從心。但對於今天的結果,温以勤仍給予讚賞,「是一場滿硬的比賽,畢竟是第一天的賽事而且對上高雄,但隊內有已經快30歲的學姊還在場上拚搏,我覺得我們大家已經做到最好了。」 
超音波結合鏡頭辨識 智慧手杖改善視障者用路安全
新知
第1776期
超音波結合鏡頭辨識 智慧手杖改善視障者用路安全
2022-12-21
【記者戴婧雯綜合報導】「唯有機器和AI,這個智慧盲人手杖可以為你24小時工作。」龍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師生團隊以超音波和智慧物聯網(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Things , AIoT)技術研發「AIoT智慧靈魂之窗」,幫助視障者偵測路面障礙物。此發明在「2022第九屆高雄國際發明暨設計展(KIDE)」中獲得銅獎。「導盲犬也要睡覺和吃東西,但如果這時候視障者想要出門呢?」指導老師張志聰提及,導盲犬不僅培訓時間和金錢成本高,且工作年限只有3至5年,而白手杖雖可幫助視障者獨立出門,但以碰撞方式確認有無障礙物,有影響路人或破壞物品的疑慮,白手杖較長的體積也無法幫助視障者探測腰部以上的物體。因此,團隊設計「超音波無碰撞手杖」和「智慧視覺帽」,組成AIoT智慧靈魂之窗。 龍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師生研發「超音波無碰撞手杖」和「智慧視覺帽」,幫助視障者偵測和辨識路面障礙物。 圖/研究團隊提供該手杖以超音波感測取代接觸碰撞偵測前方物體,並透過震動提醒使用者,團隊成員黃浤栩解釋,「就像在遊戲裡面碰到物體時,VR的遊戲搖桿會給玩家手感反饋一樣。」為避免超音波大範圍偵測前方物品,影響使用者對環境狀況的判斷,團隊將超音波範圍縮小,並增強手杖的指向性,讓手杖只偵測一個方向範圍的障礙物。團隊也在手杖中設置加速度感測器,辨識手杖是否正在使用,以節省用電,「在(手杖)沒有被觸動的情況下,它會自動進入省電模式,停止以超音波檢測。」團隊成員林泓名補充。加速度感測器更結合藍牙功能,讓使用者可以透過手機尋找手杖,而當手杖被呼叫時,會發出提示聲,直到手杖偵測到被觸碰為止。「使用手杖可以讓我們知道前方有障礙物,但我們不知道那是什麼。」黃浤栩說明,團隊結合AIoT研發智慧視覺帽,帽子上的鏡頭會拍攝下前方的畫面,再以AIoT回傳到遠端伺服器,並透過語音回傳辨認結果到使用者的耳機內,幫助使用者更清楚地辨識身邊的環境。林泓名也強調,辨識過程只需一秒鐘的時間,且準確率達80%。 AIoT技術將帽子拍下的影像畫面回傳遠端伺服器,經過計算後會透過耳機告知使用者周遭的環境狀況。整體過程只需1秒鐘,且準確率可達80%。 圖/研究團隊提供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障者家長協會秘書長藍介洲表示,視障者在行走時會高度依賴聽覺辨認周圍環境,而智慧視覺帽的語音會使視障者分心,恐影響自身的安全,「80%的準確度還是不太理想。」團隊也計劃持續改進影像辨識系統的精準度和增加預判性,望能讓使用者提前知道車輛狀況、紅綠燈等路況,保障視障者的安全及便利。 龍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張志聰(右一)帶領學生參加「2022第9屆高雄國際發明暨設計展(KIDE)」。 圖/研究團隊提供
高餐服儀規範惹議 學生批新政策必要性不足
校園
第1776期
高餐服儀規範惹議 學生批新政策必要性不足
2022-12-21
【記者梁家柔綜合報導】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是全台少數仍規定學生需著校服上課的大專院校。據《鏡週刊》報導,近日有高餐師生投訴,校內的員生消費合作社疑似未按照正常採購程序招標制服廠商,引發學生議論校服訂定過程的透明度。此外,近期高餐推動「新制服運動」,將以「休閒服」代替體育服,更加深學生對服儀制度的關切。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規定學生需著校定服裝上學,而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李真文認為,若是校方多花心思提升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或是增加對服飾穿搭的美感經驗,讓服儀課題成為有意義的學習,而不是棘手的管理問題。 圖/楊同學(化名)提供根據高餐《學生服儀禮節輔導實施辦法》規定,111學年度以前入學之學生在校內需穿著學校制式服裝,包括制服、系所專業服裝及運動服。而111學年度入學的學生,則不需再購買校定運動服,並可在運動場域自備服裝。此外,高餐也在九月修改服儀制度,正式新增休閒服,讓學生可於平時上課活動,以及非正式場合時穿著,並預計在下學期上路。近期校方發起的「新制服運動」,遭學生批評政策必要性不足。高餐航空暨運輸服務管理系季紫茗(化名)表示,校方以方便學生穿搭為由推行休閒服,不但沒有對應學生需求改善服裝品質與功能,甚至造成校園服儀規定混亂。此外,更令學生不滿的是校方推行新制服運動的專制態度。高餐旅館管理系K同學(化名)認為,雖校方有舉辦新制服的公聽會,但過程中僅是吿知學生決策,並非雙向的溝通討論。高餐餐旅管理研究所Ray(化名)則提出建議:「學校應提前公告會議時程,並開放系所代表以外的學生加入,以傾聽學生們真實的想法。」 校方近期推出「新制服運動」,其中又以休閒服爭議最大。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餐旅管理研究所Ray表示,希望校方能以公投的方式,讓學生們自行挑選校服。 圖/截自新制服運動會議成果報告對於高餐仍存在制服規定,多數學生雖能理解其存在意義,但仍舊認為服裝的樣式與規定有待改善。Ray對制服抱持支持看法,他指出高餐學生未來多是從事餐旅產業,因此服儀是學生接軌業界時必須適應的制度。然而,也有學生認為制服價格與品質對學生相當不便。高餐旅館管理系林妘(化名)表示制服費用確實對他造成困擾,「制服本身開銷已相當大,再加上學校強制住宿,還需另外支付給學校洗衣房洗制服的費用。」而高餐餐飲管理系邱同學(化名)則認為制服保暖效果不佳,但校方又規定學生攝氏20度以下才能外加自備衣物,樣式與品質皆不符合學生真實需求。除了制服規定,高餐也尚存髮禁規定。根據該校《學生服儀禮節輔導實施辦法》,學生頭髮髮色須為自然髮色,男生頭髮也不可過長。高餐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楊同學(化名)近日才因違反髮禁而被教官警告,若複檢未通過則會遭記小過。他氣憤地說:「大法官釋字已宣告髮禁違憲,學校卻還有髮禁規定,大學自治和人民基本權利到底孰重孰輕?」楊同學也補充,即便已和學校反映無數次,但仍無所獲,投書教育部也未有明確回覆,「目前有在擬定要尋求外部力量支持,希望能讓學校及教育部正視這個問題。」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的教官會在門口檢查學生是否有違反服儀規則,特定時間也會有糾察人員在學生必經的路段抽查服儀。 圖/楊同學(化名)提供針對學生對於新制服運動的疑慮,高餐校方表示,自推動新制服運動起,已協同學生代表、家長、校友、教師成員代表與服裝專業設計人士等,共召開10次相關會議討論。此外,校方也有舉行公聽會與說明會公開說明並彙集多方意見。高餐學生會成員小虧(化名)表示,學生會經常收到同學對校服規定的申訴,但也無能為力。對此,校方則說明,本學期至今僅收到四則服儀相關反應,將來會與學生溝通。此外,校方也呼籲師生若對服儀相關規定有疑慮,皆可依行政流程提出意見,透過校園民主討論並增修。
米克生活節廣邀東南亞樂團 展現移工移民娛樂文化
生活
第1776期
米克生活節廣邀東南亞樂團 展現移工移民娛樂文化
2022-12-21
【記者陳孟樺高雄報導】剛下班的移工逐漸湧入演唱會現場,無數炙熱目光望向舞台,引頸期盼屬於他們的時刻。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以下簡稱高流)於17日舉行「米克生活-東南熱浪篇」,這是台灣少見為移工移民所舉辦的演唱會,多組東南亞樂團越洋來台演出,在台印尼移工樂團南部鬧事團(SOUTHERN RIOT)也一同炒熱港灣氣氛。 首屆米克生活-東南熱浪篇17日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舉行,「米克」指的是M.I.K,Migrants in Kaohsiung。 圖/陳孟樺攝演出當天,平日晴朗炎熱的高雄下了一場大雨,南部鬧事團擔任開場嘉賓,大風一刮,雨水與乾冰一起吹向觀眾,主唱A Bu突破濛霧,跳下舞台與為數不多的聽眾互動。即使台下觀眾零星,團隊成員仍走向大家,唱出移工心聲。而他們演唱的第二首歌曲〈This World Going Crazy〉由鼓手阿凱創作,以貧富差距為主題,「有錢的人可以為所欲為,沒有錢的人卻什麼都不行。」「No, no. It’s no way.」從印尼來台唸書工作的瑪麗莎(Marissa)和崔麗芙(Tri Riv)直呼,他們認為在台灣聽到現場的印尼音樂演出非常困難,很高興能有米克生活節,活動更聚集許多原本彼此不認識的移民移工,壯大族群連結。南部鬧事團也希望透過演出,激勵同樣在台灣的移工們,「唱歌告訴他們大家是一起的,他們不是孤單的。」 南部鬧事團(SOUTHERN RIOT)為開場嘉賓,過去較常參與勞動權益相關活動,歌曲也以勞工人權為主軸。 圖/陳孟樺攝主辦方還邀請印尼民謠美聲 Soegi Bornean、泰國迷幻搖滾 LEPYUTIN、硬式搖滾天團 Retrospect,以及長期為菲律賓原住民權益發聲的草民大樂隊(Talahib People's Music)。草民大樂隊是唯一使用多種傳統樂器演出的樂團,宏亮歌聲搭配民俗編曲,格外動人,他們甚至到台下帶觀眾一圈一圈地繞著廣場跑,所有人一起大聲唱歌,將寒氣趕出體外。 長期為菲律賓原住民權益發聲的草民大樂隊(Talahib People's Music)成員在演出時,到台下帶領民眾一起唱歌跑步炒熱氣氛。 圖/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提供台灣移工已多達71萬人,為他們舉辦的演唱會卻少之又少,南部鬧事團坦言,「增加演出機會,我們才能邀請更多朋友來聽歌、唱歌。」高流首次舉辦米克生活節,獲得許多移工朋友青睞,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公共關係部副理吳涵婷表示,「我們要接下社會局、勞工局已經部署對移工移民的關懷,用關懷他們娛樂生活的角度接棒。」未來高流也計畫將米克生活節提升為年度性活動,以期能讓更多新住民一起形塑城市文化。 台灣較少舉辦給新住民的音樂活動,17日當天吸引許多移工移民前來參與。 圖/陳孟樺攝
世新性別所學生連署反停招 各界聲援盼校方重視
校園
第1775期
世新性別所學生連署反停招 各界聲援盼校方重視
2022-12-14
【記者梁家柔綜合報導】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近日傳出接獲校方停招通知,引起系所師生不滿。而由世新大學學生組成的「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反停招小組」(以下簡稱反停招小組)在4日發起連署,向校方提出反停招的訴求。連署發起至今回應人數已破千,顯見各界對性別所的重視。對此,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姜貞吟認為性別研究所不論是社會倡議、政策修法或是學術都具有實質意義。目前國內僅有三所性別研究所,而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為北台灣唯一專門研究性別領域的系所,具有相當的指標性。但根據世新性別所教授陳宜倩說明,校方於11月初以降低辦學成本為由,告知系所教師停招計劃,引起教師們反彈,即便校方隨後提出併入行政管理學系的方案,但世新性別所學生仍成立反停招小組,並發起連署,欲阻止校方停招。反停招小組媒體聯絡人張同學(化名)說明,連署訴求除了反對校方廢除性別所,也反對以任何形式整併系所。他認為無論是整併或停招性別所,都會影響在學學生的受教權,也會使性別研究失去一個學術交流平台。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反停招小組組員張同學(化名)說明,反停招小組將在22日以連署書作為基礎,在校內開記者會向學校與各界呼籲訴求。 圖/梁家柔攝多數的系所師生不滿於校方提出的停招理由。陳宜倩分析,近兩年性別研究所皆為滿招,也未有虧損情況,因此經營不善應不構成停招理由。然而性別所為獨立系所,學生人數較少,陳宜倩推測校方在經費的考量下選擇犧牲師生權益。對此,他表示並不贊同以賺賠邏輯應用在教育場域的做法。張同學也感慨地說:「如果台灣的高教淪為以計算賺錢與否來開課,那台灣未來的社會發展將令人相當憂心。」世新多數同學對此事也有所異議。就讀世新性別所的何睿平表示,校方不應以賺賠與否作為優先衡量的價值,讓對性別研究有熱忱的學生少了可供選擇的系所。他也擔憂若性別研究所遭併入行政管理學系,相當於學術研究的自主空間被剝奪,將對性別上的研究和倡議活動造成影響。有參與連署的世新性別所學生穆德(化名)則認為性別所和過去遭停招的社會發展研究所處境相似,兩者皆是世新具特色的研究單位,但不受校方重視。此外,更令穆德震驚的是,學校在未與師生溝通的情況下就通知系所停招,「學校作風越來越逼人,感覺默默計畫很久,再殺個你措手不及。」 世新大學公佈欄上仍貼著性別研究所112學年度的招生海報,近日卻傳出將遭整併至行政管理學系的消息。性別所教授陳宜倩認為,性別研究是一個跨領域的學習,並不適合併入傳統學科。 圖/梁家柔攝除了世新,全台僅剩高雄醫學大學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仍有性別研究所。高醫性別所所長胡郁盈點出性別所之於台灣社會的重要性,「性別所不只是促進社會的性別領域發展,也能療癒深受性別議題困擾的個人。」針對世新性別所恐將面臨停招,就讀高醫性別所的閻芝融深表遺憾,他認為在職進修的性別所學生能將所學應用在工作場域,有助於讓性別意識更扎根於社會中。而姜貞吟則認為科技與社會快速變遷下,新的性別現象與議題都需仰賴性別所的專業深入研究,以完善台灣社會性別現況。 談及性別研究所存在的必要性,就讀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的林妮萱觀察到多數人不重視性別議題,此時教育便是關鍵。而透過性別所研究的學術理論,才有根本去應用在社會或教育上。 圖/梁家柔攝世新性別所將遭停招一事不但引發「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國際審查委員的關注,也得到許多立法委員與婦女運動團體的聲援。陳宜倩表示,目前系所師生正積極尋求校外支持力量,讓社會大眾正視性別所停招的影響性。陳宜倩希望校方以更開放的態度和師生溝通,也期盼校方重新思索辦學目的,不應以利潤衡量價值。姜貞吟則呼籲教育部應積極與學校溝通討論,並提供相關資源協助性別專業領域持續發展,維持高教性別專業人才的養成與培育。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