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顛覆舊免疫系統認知 成大提出病毒偵測新機制
新知
第1803期
顛覆舊免疫系統認知 成大提出病毒偵測新機制
2024-12-13
【記者林沂葳報導】當病毒入侵人體,免疫系統需要迅速啟動防禦機制來保護人體健康。國立成功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副教授凌斌團隊的研究發現,人體先天免疫系統能透過RIG-I基因提早察覺到病毒,顛覆過去的認知。研究已發表於美國學術期刊《科學進步》(Science Advances)。 過去研究普遍認為,人體免疫系統需等到病毒在細胞內複製後,才能偵測到病毒核酸。但團隊研究成果中發現,人體防禦機制的啟動時間比過往認知還要更早。成大微免所碩士生李冠葳指出,病毒入侵的第一步是通過胞吞(endocytosis)路徑進入細胞,形成胞內體(endosome),而RIG-I可以在胞內體的入口處開始偵測病毒,啟動免疫反應。「人體免疫系統偵測到的病毒核酸,包括DNA和RNA,而RIG-I負責偵測病毒的RNA。」凌斌補充,因此RIG-I主要幫助防禦流行性感冒、冠狀病毒等RNA病毒。 當RIG-I偵測到病毒時,便會開始活化,「RIG-I會與其他RIG-I聚集在一起,直到變成一個大分子團。」李冠葳解釋,分子團會與粒線體表面的蛋白質結合,誘使細胞釋放干擾素(Interferon),抑制病毒進行複製,發揮抗病毒作用。團隊還發現在RIG-I基因中發揮重要調控作用的TAPE基因,「我們比較正常的細胞與沒有TAPE基因的細胞,可以看到後者的干擾素數量比前者少。」李冠葳說明。此外,團隊也進行小鼠活體實驗,將小鼠的TAPE基因剔除,發現肺部增生大量的流感病毒,「沒有TAPE基因,我們會非常缺乏對流感的抵抗力。」凌斌說。 然而,在研究過程中也面臨技術上的挑戰。傳統實驗方法難以清楚偵測RIG-I在活化後形成的大分子團,「傳統蛋白實驗會用離心機分離需要的蛋白質和比較重的細胞膜碎片。」李冠葳補充,由於大分子團是一坨蛋白質,較難用現有技術成功分離其與細胞膜,因此團隊會持續研究更有效的技術來分析這些結構。此外,未來研究還會延伸至不同蛋白,例如與RIG-I相似的MDA5蛋白。李冠葳表示,希望藉由探索這些蛋白在免疫系統中的角色,更了解病毒感測機制的運作。 目前研究側重於學術層面,但團隊希望可以實際應用在醫療上,「隨著對免疫機制細節的深入研究,未來便可就此研究去做針對性的研發。」李冠葳補充,例如鎖定關鍵蛋白開發藥物、疫苗等。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學生王同學(化名)表示,此研究是機制上的突破發現,值得將其寫入教科書中,「但如果要應用在疫苗上,實行上還是有一部分困難。」王同學補充,疫苗主要啟動後天免疫,透過深入了解RIG-I或許可以嘗試刺激先天免疫,以疫苗佐劑的方式提升保護力。
文大穩住心態Popping封王 北市大奪College High雙料冠軍
體育
第1803期
文大穩住心態Popping封王 北市大奪College High雙料冠軍
焦點
2024-12-13
【記者范瑞勻台北報導】音樂一下,選手隨著節奏舞動身體,CH20 - 113年度COLLEGE HIGH vol.20全國大學街舞高峰會(以下簡稱College High)stage4,於8日在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舉行,比賽項目有Hiphop、Popping以及Locking,Hiphop和Locking皆由臺北市立大學拿下冠軍,Popping則由中國文化大學奪冠。 College High八強賽為團體過關賽(註一),每隊分別派出五人上場競賽,每回合對戰限時30秒,雙方各SOLO出招一次,勝者留下,負者淘汰,比賽至剩下一位勝者為止。北市大Locking奪冠,北市大運動藝術學系學生詹秉驊表示,因為個性內向,所以前段賽事手腳無法完全伸展開來,「打到Final的時候才真的處理自己的內心,所以只有最後一場的時候我跳得比較開心。」文大運動與健康管理促進學系學生BADNEWS(洪胤紘)認為,在團體過關賽時雙方都清到剩最後一位選手,身為最後一棒他穩住身心,他說:「好險我們有Hold住,我覺得心態上還不錯。」 註一:College High預選為團體排舞賽,晉級的八所大學,派出場的五人代表該校的最強人選,與其他隊伍進行5vs5的團體過關賽。 談及遇到的困難,BADNEWS提到文大Popping平時擅長Battle,很少做排舞,因此他們還找兩位專業的排舞老師幫忙。北市大運藝系學生王宏宇提到,因為大家都很忙,因此很難抽出時間一起練習,而本身還有參與其他比賽,有時連飯都來不及吃,就要進行下一個排練,雖然辛苦,但當站在台上和大家一起跳舞時,就會重新找回對跳舞的熱情。 綜藝節目《這!就是街舞》影響文大體育運動健康學院不分系學生林家禾走上Popping之路,談及對跳舞的看法,他說:「跳舞是人生中唯一一件,我付出200%的力量去做的這個事情。」詹秉驊則是因為在國中時看到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的影片,燃起他對Locking的興趣。BADNEWS認為跳舞對他來說,就是他自己,「跳舞對我來說不是一件事,我,就是跳舞。」 雖對跳舞有熱愛,但久了仍難免產生疲乏,舞齡七年的詹秉驊說:「有時候會有一些算是職業倦怠的感覺,就是可能比賽有進,但是不會特別開心,可是看其他學校進了,他們會高聲呼喊,就會想到自己以前也是這樣子。」他鼓勵大家莫忘初衷,最重要的是要開心跳舞。 BADNEWS認為跳舞是現代人生活的解藥,因為現代人在高壓下會有很多文明病,而跳舞與聽音樂,是可以最簡單治癒自己的方式。北市大運藝系學生許志卉則認為跳舞像是他的朋友,需要花很多時間相處,與它在一起時會很快樂,可以把不開心的事情交給他,跳舞也可以成為舒壓的一種表達方式。
從零開始到全國制霸 成大奪College High校史首冠
體育
第1790期
從零開始到全國制霸 成大奪College High校史首冠
2023-12-20
國立成功大學Popping組,睽違五年再度參加College High,一舉拿下全國制霸。 圖/林詩祐攝【記者林詩祐綜合報導】強烈聚光燈下,舞台周圍擠滿觀眾,選手自信邁出步伐,跟隨音樂盡情舞動身體,第19屆College High世界大學街舞高峰會(以下簡稱College High)stage3、4,16、17日於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熱血開賽。Popping團賽由國立成功大學接連擊敗銘傳大學、世新大學與淡江大學,以輾壓之姿奪下校史首冠。College High預選為團體排舞賽,晉級的八所大學,將與其他隊伍進行五對五的Battle賽,派出場的五人代表該校的最強戰力。從八強開始,成大Popping組便展現實力,僅用兩位選手就擊敗對手五人,接著的四強賽與冠軍賽成大分別對上世新和淡江,兩所學校八強賽都上演過逆轉的戲碼。但成大從容應對,透過收縮自如的爆發力、流暢的動作展現音樂性,決賽甚至僅三名選手出戰就贏下勝利,全國制霸。 College High預選為團體排舞賽,各校拼盡全力呈現最佳一面,期盼拿下八強門票。 圖/林詩祐攝「College High對我來說很像夢想。」成大選手Tsai B(蔡哲倫)提到過去因為校內想參與的人數不足,無法組成隊伍參與團賽,考上成大研究所後,「遇到這群夥伴,一起站上College High舞台,實現大學一直以來的願望。」成大陣中年紀最長的8品安嘴(林峻博)則分享,過去曾進入職場,因此更加珍惜校園中大家共同奮鬥的熱血,「重新感受到青春的活力。」成大Popping組2018年後就沒有再參與College High,因此徵選隊員與編排舞蹈皆從零開始,過程相較其他學校更為艱辛,加上成大長年未參賽導致的程度斷層,讓Tsai B坦言在訓練時帶來很大困擾,「前期花蠻多時間練基礎。」8品安嘴也談及當初編排舞蹈時,時常陷入自我懷疑,擔心無法順利取得八強門票,「就是要多給自己肯定與相信自己作品。」 成大Popping組從暑假開始籌備,因為一切皆從零開始,因此花費更多時間和心力。 圖/林詩祐攝成大Popping組得以重回College High舞台,其實是源自五人的一時興起,8品安嘴回憶其中四人住在相同租屋處,「有天有人就說想來弄College High。」而成大在五人的帶領下也順利奪冠,小鴻妹妹(王振鴻)表示,五個人都有想參賽的意願很不容易,「想跳舞又想要一起做這件事情很難。」Tsai B也說道,「跟自己熟識的人一起戰鬥,那種感覺才是我們想比這個比賽的初衷。」明年成大五人中有四人畢業,因此陣容將經歷大洗牌。小鴻妹妹提到,目前排舞主要圍繞五個人做編排,所以傳承給下一屆的難度較大,但是整體架構和精神仍可沿用。8品安嘴也期待奪冠後能增加學弟妹參與成大Popping組的意願,「希望能夠透過我們的表現讓大家再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成大Popping組中年齡最小的選手賽門(柯凱程)表示,期待成大Popping能夠傳承下去。 圖/林詩祐攝 奪下Popping、Hiphop菜鳥組冠軍和國對國代表的北市大選手大雨(王宏宇),此次也代表北市大Hiphop組出戰。 圖/林詩祐攝
大專街舞人才齊聚College High 同場競技爭代表隊門票
體育
第1784期
大專街舞人才齊聚College High 同場競技爭代表隊門票
焦點
2023-11-01
臺北市立大學大雨(王宏宇)為本次College High大贏家,收穫2項個人賽冠軍,與取得國對國代表選手資格。 圖/林詩祐攝【記者林詩祐綜合報導】匯集全台各地大學生的街舞賽事College High全國大學街舞高峰會(以下簡稱College High)stage1、2,10月28、29日於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10樓的花漾Hana展演空間登場。賽事內容橫跨各舞種,並分成團體賽、個人賽,與備受矚目的World Cup世界大學街舞高峰會台灣一隊選拔賽(以下簡稱國對國)。今年的國對國五強選手,不僅能在12月代表台灣與其他國家的大學選手交流,還能受邀至北京參加街舞聯賽。 College High全國大學街舞高峰會stage1、2兩天賽事行程緊湊。Battle賽事除了常見的一對一形式外,還有五對五的團體Battle賽。 圖/林詩祐攝國對國賽事於去年開始舉辦,內容為All Style Battle,包含各舞風音樂,因此更加考驗選手的應對能力。今年除了邀請過去參賽的日本、法國、香港,也新增澳門與新加坡,一同共襄盛舉。主辦人田拓表示,College High過往已有與其他國家交流的經驗,並持續聯絡。疫情爆發前,也已陸續規劃流程。而今年更是得到知名運動品牌合作的機會,讓台灣國對國五強與賽中獲得評審青睞的選手,經再次徵選後,共同組隊前往北京參加耐克高校街舞聯賽,與其他亞洲國家同場競技。 World Cup世界大學街舞高峰會台灣一隊選拔賽不限舞蹈風格,因此在賽場上,可以看到選手秀出十八般武藝,希望留下深刻印象。 圖/林詩祐攝動作精準落在拍點上,音樂彷彿任他玩弄,即使身穿低調的深色系衣服,仍舊無法掩蓋他在舞台上的光彩。他是今年College High一舉奪下Popping、Hiphop菜鳥組冠軍和國對國代表五強的臺北市立大學大雨(王宏宇)。大雨去年在Popping、Hiphop菜鳥組皆與冠軍失之交臂,但今年勇奪佳績。談到此次在賽前的準備,他表示相較於去年抱持著學習經驗的態度,今年更有企圖心,將目標放在得名,因此更加把握每場對戰。同為國對國五強的逢甲大學唐元(周唐元),擅長透過手指快速做出多變複雜形狀,以特別的風格從眾多選手中脫穎而出。他特別提到,在賽前備戰時會透過拉筋伸展,將身體調整至最佳狀態。此外,唐元會特別尋找去年國對國比賽時出現過的歌曲來訓練,以防不熟悉的音樂影響表現。 逢甲大學唐元(周唐元)擅長Finger Tutting,用手指表現幾何圖形,在台灣屬於較新穎的舞種,因此在賽場上特別引人注目。 圖/林詩祐攝國對國選拔賽今年選用現場徵選,相比去年線上錄影方式,選手無法選曲,發揮不佳時也沒有重新錄影的機會。國對國五強的中國文化大學Badnews(洪胤紘)認為,現場徵選較公平,因為選手並非有剪輯和攝影的技巧,現場徵選能更聚焦舞者的技巧,但歌曲的多變與無法預測性讓賽事多了運氣考量。針對這個問題,唐元則分享道:「比賽本就有點運氣成分,自己必須要先擁有實力與平時累積的練習,才有辦法去爭那個運氣。」去年國對國賽事中,法國舞者展現強大音樂表現力,吸引觀眾目光。談到最想遇到的代表隊時,唐元與Badnews也直指法國選手,並表示對此感到相當興奮。田拓則期許透過國對國,讓選手在能獲得與外國人切磋舞技的珍貴經驗,甚至進一步與其他國家選手成為朋友,透過街舞達到國民外交。 今年國對國最終五強由左到右分別是大雨(王宏宇)、北市大蹦蹦蹦(邱皓翔)、樹德科大TEN(石祐任)、文大Badnews(洪胤紘)、唐元(周唐元)。 圖/林詩祐攝
SignLens翻譯手語 打造無障礙溝通環境
新知
第1771期
SignLens翻譯手語 打造無障礙溝通環境
2022-11-16
【記者何予綜合報導】現今手語辨識模型多以學習手語為目的,尚無法成為聽人(註一)與聽障間的溝通工具。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生團隊開發「SignLens——手語語音辨識於混合實境應用」,透過智慧型眼鏡進行雙向辨識,提升溝通效率。此發明獲得第27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資訊應用組第一名。註一:聾人稱聽覺正常的人為「聽人」。 語音辨識系統可以將語音即時轉換成文字,透過混合實境裝置可以同時看見對話框和實景,提供聽障使用者即時且具機動性的翻譯服務。 圖/SignLens團隊提供SignLens軟體包含語音辨識系統和手語辨識系統,能夠即時地將語音和手語轉換成文字,出現在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MR)裝置的螢幕上。團隊透過MediaPipe(註二)建立手語辨識的學習模型,經由大量動態影像資料訓練過後,模型可以學習手部運動,辨識出手語動作對應的語意。註二:MediaPipe是一項機器學習模型,其中的手部姿態辨識功能,可以追蹤21個手部關鍵3D定位點在空間中的位置,進一步辨識手勢。 手語辨識系統可以將手語動作翻譯成文字,以對話框形式出現在穿戴式裝置Hololens的螢幕上。 圖/SignLens團隊提供團隊成員宋志謙說明,目前市面上正在開發的手語辨識模型,多以資源和使用人口較多的美國手語(American Sign Language,ASL)為主,而台灣尚未有具統一規格的手語資料庫和辨識系統。「資料集一直都是模型訓練最重要的、最核心的部分。」指導老師簡士鎰說明,面對詞彙資料搜集的困難,團隊初期聘請手語老師提供專業意見和指導,學習手語後自行錄製影片,更開發出「手語辨識資料集收錄平台」,讓使用者能自行錄製、上傳手語影片,補充給模型學習。此外,團隊成員曹子涵補充道,美國手語翻譯系統大多以網頁為主,需要依賴桌電或筆電的攝影機,而團隊結合MR技術,透過眼鏡內建的攝影機進行拍攝、辨識,使SignLens更具機動性和即時性。台灣手語翻譯協會理事長魏如君樂見其成地說:「只要是能夠幫忙溝通的工具都是好的。」然而,他也建議,手語解讀速度和詞彙量應再提升,才能夠實際發揮作用。台灣手語翻譯量能缺乏,政府不提供金融開戶等私人場合公費申請翻譯服務,因此團隊開發產品時以金融服務場景為出發。團隊成員朱芷伶說明,「我們傾向以訂閱制的方式,將軟硬體整套一包租借給銀行。如果是有哪些專業詞語的手語資料想要增加,或者是系統需要改進,就可以馬上反饋給他們。」團隊也希望能夠利用平台蒐集到更多手語資料,擴展使用情境。 台灣目前沒有提供一個泛化且有固定規格的手語資料庫,為解決詞彙資料搜集困難,團隊開發出手語辨識資料集收錄平台,讓使用者能自行錄製、上傳手語影片,補充給模型學習。 圖/SignLens團隊提供 
還我受教權! 阿富汗女性上街控塔利班種族迫害
國際
第1770期
還我受教權! 阿富汗女性上街控塔利班種族迫害
2022-11-03
【記者程心綜合報導】「抗議屠殺!我們絕不能原諒塔利班政權!」數以千計的阿富汗女性佔據街頭、遊行示威,抗議塔利班政權(Taliban)(註一)的種種迫害。這場遊行起因於9月30日喀布爾卡伊教育中心(Kaaj Education Centre)的恐怖攻擊,造成53名學生當場喪命,超過110人受傷,且受害者多半是哈札拉族(Hazaras)(註二)的年輕女性。10月26日,阿富汗女性上街抗議,譴責塔利班政權對女性和少數族裔的迫害,塔利班政權則以暴力回應,不但毆打抗議者,還向他們鳴槍示警。註一:塔利班是遜尼派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組織,目前二次以武力接管阿富汗。組織部分成員因涉嫌支持恐怖主義被聯合國制裁。註二:哈扎拉族擁有突厥蒙古人血統,是阿富汗人口第三多的民族,塔利班政權將其視為異端。 孩子們舉著阿富汗國旗,為遭屠殺死亡的阿富汗哈扎拉族婦女哀悼。 圖/阿巴斯・戈爾巴尼(Abbas Ghorbani)提供塔利班政權武力接管阿富汗後,宣稱會保障一切女性應有的權利。然而,他們的實際行動卻與聲明相左。今年3月,塔利班政權限制女性接受中學以上的教育,目的是希望阿富汗女性能過著更有尊嚴、更安全的生活。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  Oxford)碩士生恩尼斯・雷扎(Anis Rezae)認為,這些規定不僅無法律依據,甚至剝奪了女性的基本人權。「塔利班政權將哈札拉族視為異教徒,而哈扎拉女性追求的自由與進步,也直接威脅到塔利班政權保守的宗教意識形態。」世界哈扎拉理事會(World Hazara Council, WHC)發言人西塔拉・穆罕默德(Sitarah Mohammadi)解釋,首當其衝的哈札拉女性發起多場和平集會,抗議塔利班政權對於女性、教育、種族的剝奪與攻擊。 全球各地皆有示威者聲援阿富汗者走上街頭,抗議哈扎拉種族滅絕事件。 圖/阿巴斯・戈爾巴尼(Abbas Ghorbani)提供至今,阿富汗女性持續為人權而戰,「除了受教權,也要確保教育機構能滿足就學需求。」非營利媒體組織霍馬(Huma Media)聯合創始人佐哈爾・阿茲拉(Zohal Azra)補充。23歲攝影師阿巴斯・戈爾巴尼(Abbas Ghorbani)指出,在 1996 到 2001 年執政期間,塔利班政權也曾禁止女性接受教育、規定女性若沒有男性親屬陪同,便不得離家等。為避免舊事重演,戈爾巴尼說:「不只是阿富汗女性要長期抗戰,我們阿富汗男性也要支持這些勇敢的女性。」 全球各地女性走上街頭,聲援阿富汗女性爭取工作權、受教權與自主權。 圖/阿巴斯・戈爾巴尼(Abbas Ghorbani)提供戈爾巴尼樂觀地表示,抗議與社會運動已經引起世界,特別是西方國家的關注。阿茲拉則嘆道,塔利班政權仍未給予阿富汗女性正向回應。基於人道主義,以及聯合國(United Nations, UN)的《防止及懲治危害種族罪公約》(Con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 of the Crime of Genocide),阿茲拉呼籲,國際社會應提供保護給哈扎拉族人,避免人道災難一再發生。 斯德哥爾摩示威者走上街頭聲援阿富汗,抗議哈扎拉族遭攻擊事件。 圖/阿巴斯・戈爾巴尼提供
Y2K轉「藝」數位訊號 《和光Lighthesis》深剖物我關係
藝文
第1768期
Y2K轉「藝」數位訊號 《和光Lighthesis》深剖物我關係
2022-10-19
〈Lichtung_Being and heat〉運用光聲效應,將人類的心跳利用雷射光傳遞至黑色共振鏡面,透過光致發聲原理,觀眾得以聆聽到心跳聲。 圖/詹晶雅攝【記者詹晶雅綜合報導】藝術家以「數位訊號」串聯生物與非生物進行創作,讓觀者跳脫習慣的感官經驗,促進物我議題的反思。日本東京大學博士生胡悠揚和國立清華大學跨院國際博士生周巧其推出展覽《和光Lighthesis》, 攜手打造五件作品,16日於就在藝術空間展出。展場入口處的櫥窗瀰漫著霧氣與水氣,這反映台中新社原生森林的環境現況。他在其中建立與展場連結的戶外觀測站,即時將感測到的資訊在展場化為實體,呈現植物當下的感受。他進一步介紹〈Biosignal_Lucid Dream〉,當一陣風吹過,風扇將隨之轉動;當一陣雨落下,造霧機也隨之啟動。指導老師李家維認為,作品巧妙地打破空間與物體的限制,將植物的感受傳遞至展場,「從植物,一直到遠方的一個展示,那等於是感同身受。」 〈Biosignal_Lucid Dream〉建立與展場連結的戶外觀測站,即時將感測到的資訊在展場化為實體,呈現植物當下的感受。 圖/詹晶雅攝一道藍光自天花板照射而下,穿透懸浮桌面的螢光礦石,隨著礦石的旋轉,光束發散成折射光,投射至下方的金屬琴弦,藉由光聲效應(註)撥動琴弦,產生一段弦音。〈Lichtung_Pizzicato〉展現能量如何在物質間轉換,周巧其補充,「藉由光這個能量,去了解各種物質間的互動。要去認識物質的互動時,你需要先把自己抽離,等於是跟著光去走進世間的塵埃裡。」註:光聲效應,物體因為光的照射而增加能量,當聚集的能量釋放出來時,會引起周圍物質的震動。 〈Lichtung_Pizzicato〉將螢石懸空於桌面,並在下方放置金屬琴弦,當固定在天花板的光束照射到螢石時,因為礦石結晶產生折射光波,再藉由光聲效應撥動的琴弦。 圖/詹晶雅攝胡悠揚與周巧其兩人為大學同學,於2018年共組Y2K組合。前者擅長電腦科學,作品中主要負責整合軟體與數位訊號,後者則運用各種媒材,將前端整合而成的感測信號,打造出具體的展品。李家維表示,「很多科學知識是艱深難懂的,所以大家一碰到這種生硬的知識時,就直覺地走開,但是藝術強調要讓人親近、感受到美好。」他認為,兩位藝術家將科學與藝術融合地十分夢幻、優雅。 〈Lichtung_Photolysis〉為一組動態循環的感光生物混合裝置,人類、浮游生物、植被依照各自的感光能力,與光互動發展出不一樣的生物面貌。 圖/詹晶雅攝《和光Lighthesis》著重在探討人跟植物的關係,周巧其解釋,「他(胡悠揚)扮演人,我扮演植物,我們本身在作品是對抗關係。」由於兩人成長背景的差異,導致他們看待人和自然的關係有所不同。「因為我是在一群植物跟沒有人的地方長起來,但他(胡悠揚)是城市的孩子,悠悠(胡悠揚)希望科技是一種讓人跟植物共存的手段,他更重視人的存活利益。」周巧其表示,作品中既可以看出物我的對抗,也存在物我的融合。 〈Lichtung_LightFall〉由植被、岩石與螢光礦物構築而成,以白光和紫外線光模擬白天與黑夜,再透過反射鏡呈現彩虹狀的光譜。 圖/詹晶雅攝「人、植物、礦物,他們的主體性都不一樣,可是光可以在他們之間進行轉譯,讓他們可以溝通,可以連在一起。」參與展覽籌備過程的助理廖崇凱,如此解讀「和光」的意義。觀展民眾葉家銘感悟到藝術家的世界觀,他說:「包括人跟非人之間的對話,從生物訊號轉譯成電流,到能量的展現。我覺得這個概念的轉換,蠻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社論】從高嘉瑜到李靚蕾,菁英女性為何輸給關係暴力?
生活
第1761期
【社論】從高嘉瑜到李靚蕾,菁英女性為何輸給關係暴力?
2021-12-23
李靚蕾在IG上以千字長文公開離婚事件內幕,網友紛紛湧入按讚,並於其他貼文下方留言鼓勵。 圖/截自李靚蕾IG從上個月的高嘉瑜受暴事件到近期的李靚蕾一案,都揭露了女性在親密關係中受到的身體、精神暴力。但值得反思的是,高嘉瑜及李靚蕾皆為高社經地位、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卻仍然在關係中居於劣勢、受盡傷害。高嘉瑜畢業於台大法律,是人稱「港湖女神」的高人氣立委;李靚蕾是哥倫比亞大學碩士,也曾在美國金融巨擘摩根大通上班。我們總認為在暴力發生當下,「受害者應當立即求助」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即便是不可能不知上述道理的菁英女性也很難做到。根據調查,研究所以上學歷的高等教育分子遭遇家暴時幾乎不會向外求助。當我們認為經濟弱勢、低教育程度婦女為親密關係暴力中的弱勢者時,這些精英婦女更因社會施加的期許與尊敬,在暴力中,為了維護尊嚴,選擇強顏歡笑、悶不吭聲。菁英女性難以啟齒的親密關係暴力,可以分為感性層面與理性層面。第一個不難理解的是受暴者對於「家庭」的想像。不論社經地位、教育水準,當我們與另一半墜入情網時,很常為了維護最初對愛與家庭的想像,在暴力中不停原諒。這可以解釋為何一名菁英女性甘願淪為無酬的家庭主婦,在不對等關係下仍然羈絆於夫家。李靚蕾17日的發文中也提到,當女性無酬擔任家庭主婦,會讓女性處於弱勢,「即便男生出軌或家暴也難有話語權。」根據109年度臺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統計調查報告:「受訪者的就業主要是受僱全時工作(692 人,46.0%),其次是其他(230 人,15.3%),深入瞭解發現,其他中以家管及照顧家人的比率較高。」可見仰賴另一半為經濟來源的家庭主婦在親密關係暴力中尤其難以掙脫。此外,菁英女性還面臨「將過去公諸於世」的考驗。當受他們向外求援後,因其名聲、地位,很難不成為媒體與民眾關注的焦點。光是上週李靚蕾一案的討論聲浪就輾壓四項公投的討論,更遑論上個月分的高嘉瑜事件,直到本月中才稍稍緩解。或許你認為:多一點人幫受害者主持公道,難道不好嗎?但我們檢視李靚蕾與王力宏雙方攻防戰中所揭露的種種細節與抹黑,以及高嘉瑜被翻出的前任往事和造謠,當唯一的解脫方法是將私領域的事情公諸於世,可以想見受暴的菁英女性要勇敢發聲是多麼煎熬的決定。高社經地位家庭中的關係、身體暴力較難由司法單位介入解決,不論是施暴者或受暴者皆有較多資源可以動用來粉飾太平,受暴者勇敢揭露後更會面臨眾人議論,當我們用梗圖稱李靚蕾擁有「蕾神之力」、用電源插座暗示其為高嘉瑜,似乎都站在電視的另一端以吃瓜群眾姿態等著下一齣好戲上演,但我們眼中的好戲,卻是他們的真實。 網友在社群媒體上以「插座照片」創作梗圖,並在標題處寫下家暴事件受害者的名字。 圖/截自Dcard梗圖板面對親密關係暴力,社會應該要打造一個安心、安全的環境,讓受暴者都能自在地求助,不論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當我們得知受暴案件後,更應以嚴肅的眼光看待。試想,當身旁摯友遭遇親密關係暴力,我們不會選擇揶揄、嘲笑,或在公共場域高談闊論。同理,面對高教育水平、高社經地位的受暴者,我們也應秉持同樣態度,在眾聲喧嘩的社群媒體中,不嘲諷、少八卦,留給受暴者一個得以喘息、修復的空間。
文大稱霸街舞擂台 睽違九年再得雙冠
體育
第1761期
文大稱霸街舞擂台 睽違九年再得雙冠
2021-12-22
【記者李昀璇綜合報導】雙方僅剩一人站在舞台上,選手不露一絲緊張神色,當音樂響起,他深吸一口氣,邁出堅毅步伐。「第十七屆College High全國大學街舞高峰會」經典團體賽18日於臺北體育館熱血登場。其中,中國文化大學於Popping和Locking項目封王,睽違九年再度奪下雙冠,並抱走社團史上第一面Popping冠軍錦旗。 中國文化大學Popping強棒羅永承以Freestyle的概念呈現Popping,屢屢為觀眾和評審帶來驚喜感。 圖/李昀璇攝此次賽事共有三個舞風,各舞風參賽團隊皆需在團體排舞賽脫穎而出,才可取得八強門票。而八強、四強和冠亞賽則以五對五的團體「Battle」賽制進行。各隊由五名選手組成,每輪須各自派出一名選手出戰30秒,經六位評審判定勝方,勝方續戰敗方淘汰,隊伍先耗盡選手則落敗。 此次競賽分為三種項目,分別為HipHop、Popping和Locking。選手須先參加海選,在團隊排舞賽中勝出取得八強門票,才會進入五對五Battle環節。 圖/李昀璇攝文大自四強賽起便遇上勁敵。在Popping項目中,文大先對上前年冠軍東海大學,再強碰去年冠軍臺北市立大學,兩隊皆是冠軍熱門隊伍。然而即便面臨高壓處境,文大仍不畏強權,臨危不亂一一克制對手。五人隊伍中,文大選手周致成便多次高穩定展現第一棒的沈穩氣勢,憑藉細緻動作獲得評審青睞,而強棒羅永承則跳脫既有的單一舞風限制,在基礎動作中加入即興巧思,完美與音樂融合,屢屢驚艷全場。 中國文化大學於此次競賽中奪得Popping項目冠軍,包下社史中第一個Popping冠軍錦旗。圖中為其五人隊伍,包含羅永承(右二)、周致成(中間)、謝秉原(左二)、陳睿渝(左一)、丁奕齊(右一)。 圖/李昀璇攝而在Locking冠亞賽中則上演復仇之戰。文大去年敗於國立臺灣大學,因此止步八強,如今在冠亞賽中再度碰頭,文大沒有一絲畏懼,選手們紛紛戰勝所有對手,輕取臺大奪冠,一舉討回去年遺憾。文大選手臧士捷於College High舞台初試啼聲便獲得佳績,在賽場上他以穩定的節奏感為基底,刻意放大動作讓舞蹈更具能量,多次帶起全場歡騰氣氛。 中國文化大學Locking選手臧士捷,初次登上College High舞台便獲得佳績,並在八強賽中以「一桿清檯」戰勝所有對手,在賽場上他的節奏感穩定,搭配具有能量的舞蹈動作,多次帶起全場歡騰氣氛。 圖/李昀璇攝時隔九年文大Locking組重返榮耀,選手林秉豐表示,賽前五人團隊便以平常心備戰,「我們再三確定到底有沒有拿出一百分來準備和面對。」他分享經過幾個月的磨合才足以在比賽當下展現十足的默契。表現出色的臧士捷則認為,奪冠等同多了一份責任,未來勢必得更加努力,「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此次競賽吸引37所學校中的69支隊伍參賽,超過800名選手共襄盛舉。而多所學校正面臨換血,去年獲得Locking冠軍的逢甲大學與Popping亞軍的國立政治大學便紛紛跌出榜外,各組排行皆重新洗盤。觀賽長達五年的銘傳大學選手劉紀廷表示,近年來科班與一般大學生的差距縮小,賽場已不再利於設有科班的北市大,期待未來新興隊伍發芽為賽況帶來更多變化。 於去年College high奪下Popping亞軍的國立政治大學於今年面臨換血問題,雖在四強賽中與臺北市立大學戰到最後一刻,甚至平手加局,但最終仍不敵對手,止步於四強。 圖/李昀璇攝
【社論】有種舞風叫「女舞」?街舞的性別框架與標籤
體育
第1758期
【社論】有種舞風叫「女舞」?街舞的性別框架與標籤
2021-12-02
街舞(Street Dance)自1980年代在美國街頭興起,向來被視為是突破傳統舞蹈文化的指標。近年街舞從另類走向主流,甚至從街頭登上最高運動殿堂,成為巴黎奧運增設的項目,但強調破除傳統的街舞,卻隱含著性別的框架與限制。 街舞的種類相當多元,除了巴黎奧運將增設的項目霹靂舞(Breaking),其他舞風還可以粗略地以音樂風格分成Hip-Hop、Locking、Popping、Jazz、Dancehall、Waacking等。 許多街舞愛好者會認為,強調瞬間力量的舞蹈像Breaking、Locking、Popping是讓男性跳的,而Jazz、Dancehall(註)等強調女性特質的舞風,則是屬於女性的風格,在街舞圈中有這一個名詞——女舞(Girl Style)。 註:Dancehall中又分Female、King、Queen等風格,本文提到的Dancehall以Female及Queen為主。 Dancehall源自牙買加,舞者會對應雷鬼音樂擺動身體,在舞步中強調胸部及腰臀的運用,是相當具女性性感的舞風;而像Jazz舞者則常運用肢體的柔軟度及延伸舞動,也非常強調身體線條;Waacking起源於美國的男同性戀酒吧中,也同樣是被視為陰柔大於陽剛的舞風。 當然不只這三種會被稱為女舞,任何帶女性氣質的舞風都有可能被稱作女舞。 無論在學校熱舞社裡,還是外頭街舞教室中,被稱作「女舞」的舞風課堂中,學生滿滿都是女生和零星幾個男生,而「女舞」以外的課堂裡,除了Hip-Hop舞風男女人數稍微平衡,其他舞風的男女比則是相反。街舞環境中存在著一道很難言喻的性別分隔線。 「女舞」是個相當抽象的集合名詞,它不單指一個舞風,卻形塑出一種性別框架,從名稱上就限定性別特質,也為舞者們貼上標籤,暗示這些舞風只能由女性來跳,或女性就該跳這些帶陰柔氣質的舞風。 就算去問跳舞多年的舞者女舞是什麼,可能也只會得到「呃⋯⋯女生跳的舞嗎?」這類的回答,但什麼又是女生跳的舞呢?是必須強調身體線條、還是只要性感就是女生的舞呢?這些問題都很難有個正確的回答,而無法回答的同時,你也有可能把自己關在「只能跳女舞」的框架中。 比起生理男性,生理女性的肌肉爆發力往往受限於先天差異,而更難做出具瞬間力量的動作,但相對於此,女性有更柔韌的肌肉,能夠做更多的延伸,也擁有更大的彈性。因此,在男舞者更多的舞風中,女舞者反而能利用這樣的不同,創作出新的風格。 在全台大學生街舞賽事「College High」中,大多團體賽都是以舞風區分進行(Hip-Hop、Locking、Popping、Waacking),僅Female Freestyle組被獨立出來,限制生理女性參賽,且不受舞風限制。2020年,國立政治大學便以混合舞風的排舞出賽,編排中有強調臀部的動作,也有好幾個像Scoobot、Stop and Go等屬於Locking的舞步,即使舞者皆是女性,也不代表只能跳大家認為的「女舞」,女性在保有柔軟性感的同時,也能跳出充滿力量的表演。 國立政治大學以混合舞風的排舞出賽「College High vol.16」Team Battle Female Freestyle組,即使舞者皆是女性,也不代表只能跳大家認為的「女舞」。 圖/Team SKIP提供 每個在舞動的靈魂都是自由的,不該受任何性別印象的侷限,女性舞者也不應限制於柔弱嬌媚的框架下,而具女性特質的舞風也不能表面地以「女舞」概括,自然也沒有什麼舞風該由男性或是女性跳。 街舞中的性別觀念無意卻長久地綁住熱愛跳舞的人們,舞蹈是展現自我的藝術,每個身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敘事方式,只要跳得開心,無論是性別還是舞風,甚至是舞風及舞風之間,它們的界線都不是那麼絕對。 回到街舞發展初期,那份無拘無束、打破傳統的初衷,其實,舞者身上可以不用有太多標籤。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