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機器人格鬥競賽登場 決戰程式設計擂台
生活
影音
第1685期
機器人格鬥競賽登場 決戰程式設計擂台
2018-10-25
【記者徐佳渝、蕭佳宜桃園採訪報導】機器人揮拳擊倒對手,下一秒快速站起身,準備組織下一波攻勢。「TIRT全能機器人國際邀請賽」集結海內外高手一同競技,首度舉行的機器人格鬥項目,選手必須於限時三分鐘內,操控機器人擊倒對手,得分較高的一方即可獲勝。機器人的攻擊招式也是比賽的一大亮點。就讀臺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學生蔡昇恩指出,依據格鬥賽制規定,機器人不能三點著地,「我(的機器人)蹲下時手太低了,所以招式被鎖起來。」他進一步解釋,當招式被鎖之後,即使自己想要發動必殺技,機器人也難有可以發揮的動作。比起一般招式,用必殺技擊倒對手能獲得三倍的分數。因此,如何有效率地設計必殺技,便會成為比賽決勝的關鍵。選手遙控機器人看似容易,但實際上若要讓機器人能順利完成翻滾、移動、起身等動作,選手除了要懂得組裝機器人的硬體結構,在程式設計方面更要下足功夫。近年來,隨著AI與互聯網技術的提升,機器人應用成為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由於設計機器人需要跨領域的合作,所以大專院校科系也開始著重培養擁有多元能力的人才。蔡昇恩分享,早期學校是電機科、機械科一起合作,「到現在我們機械科是全領域發展,需要同時學習資訊、軟體和機構的知識。」透過舉行機器人競賽,不僅能讓更多選手投入研發領域,也可以向大眾推廣機器人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本場活動的公關專員林易宣表示,為了準備這類型的比賽,近年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培訓相關師資及選手,藉此散播機器人技術的種子。未來的AI技術可能取代大部分的勞動力,大幅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對於現代教育而言,機器人教育已是不容忽視的一環。https://youtu.be/vG4LEkoaAo4
跨領域機器人賽 陸海空同場較勁
生活
第1685期
跨領域機器人賽 陸海空同場較勁
2018-10-24
【記者林子淇桃園報導】「TIRT(Taiwan International Robotics Tournament)全能機器人國際邀請賽暨觀光工廠創客嘉年華」,19日至21日一連三天在桃園市舉行,其中比賽共匯集283所學校,吸引海內外超過1000組選手參賽。 學生比賽開始之前,拿著無人車在場上測試,希望可以在正式比賽有完美表現。 圖/林子淇攝本次的機器人國際邀請賽首度結合陸、海、空、創客(Maker)四大領域,舉行將近38項比賽,包括「無人車競速賽」、「人形機器人全能挑戰賽」、無人機「競速狂飆」等,其中最受矚目的比賽就是「RFL(Robot Fighting League)機器人格鬥公開賽」及「相撲機器人競賽」。另外,「新創嘉年華」則進駐150組團隊,在體育館內設置「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領域的攤位展覽。此外現場還有主打親子的萬人工作坊,提供DIY(Do It Yourself)課程,寓教於樂。 祥儀慈善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逢春在場後接受採訪,並開心為參賽者加油。 圖/林子淇攝AI科技影響現代人的食衣住行,主辦單位祥儀慈善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逢春說:「AI時代來臨,任何知識都需要再學習。」因此他希望藉由機器人國際邀請賽,探討桃園青年投入新創領域的相關議題,創造學生、青年與企業的媒合機會。 比賽正式開始前參賽者當場測試,小孩子目不轉睛地看著場內機器人揮舞手臂,圍在擂台邊不願離去。 圖/林子淇攝基金會成員簡旭昀也提到,無論是機器人比賽或是新創嘉年華,活動與產品的內容大多與教育相關,目的是讓各年齡層跟上AI的腳步,並透過活動體驗新科技,增加相互交流的機會,促進彼此共同學習進步。 延伸閱讀:機器人足球賽 城市科大奪冠仿生機器人闖關競技 挑戰真人運動機器人划龍舟搏快 馬達成致勝關鍵迎人工智能時代 創客機器人改善生活無人操控 相撲機器人較高下決戰擂台 格鬥機器人激烈攻防無人機競技 國際飛手相互較勁 
決戰擂台 格鬥機器人激烈攻防
生活
第1685期
決戰擂台 格鬥機器人激烈攻防
2018-10-24
【記者洪靖淳桃園報導】藍色機器人一記右鉤拳揮過,對手靈巧地蹲下躲避,趁藍色機器人攻擊後重心不穩,迅速前撲攻擊,藍色機器人瞬間便被壓倒在地。為期三天的「 TIRT全能機器人國際邀請賽」19日起在桃園巨蛋盛大舉行,其中首度舉辦的「RFL(Robot Fighting League)第一屆台灣機器人格鬥公開賽」備受矚目。 藍色人形機器人一記左鉤拳,紅色人形機器人蹲下精彩躲過攻擊。 圖/洪靖淳攝「STOP!紅方必殺技三分!」裁判大聲宣布,場邊的觀眾也跟著拍手叫好。在機器人格鬥競賽中,只要選手採用自行研發的必殺技前撲、左踢等將對手擊倒在地,即可獲得三分;一般攻擊僅可得一分。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生蔡承霖,因參賽機器人在揮拳攻擊對手後重心不穩,讓對手有乘虛攻擊的機會而止步於八強,他感到遺憾並指出,「機器人格鬥賽中防守技巧較進攻更為重要。」 紅色人形機器人和藍色人形機器人互相攻擊纏鬥,人形機器人透過程式可以做出精細的動作。 圖/洪靖淳攝此外,格鬥場上也常出現機器人馬達過熱的問題。中場休息時,選手都會賣力地用風扇幫馬達散熱。在機器人使用必殺技或是和對手糾纏倒地時,馬達容易過熱而燒壞,蔡承霖強調,「中場休息只有五分鐘,如果馬達燒壞會來不及更換,進而輸掉比賽。」 選手在中場休息時為人形機器人的馬達散熱,人形機器人的馬達在多次使用必殺技後會有過熱燒壞的風險。 圖/洪靖淳攝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生蔡昇恩表示,「機器人格鬥在日本已經做了十年,台灣是六年前才開始做,並在今年開始大量推廣。」在這次比賽中蔡昇恩作為指導員幫助選手拿下冠軍,他從高二就開始接觸機器人格鬥,現在已經是機器人格鬥的老師。他規劃未來創業將機器人作成教材,希望能透過課程讓更多人了解格鬥機器人。 台科大機械系學生蔡昇恩(右一)擔任本屆機器人格鬥賽冠軍的指導員,接觸機器人格鬥多年的他也是國際賽的常勝軍。 圖/洪靖淳攝 藍色人形機器人未算準時間前撲攻擊,紅色人形機器人成功防守。 圖/洪靖淳攝 延伸閱讀:跨領域機器人賽 陸海空同場較勁機器人足球賽 城市科大奪冠仿生機器人闖關競技 挑戰真人運動機器人划龍舟搏快 馬達成致勝關鍵迎人工智能時代 創客機器人改善生活無人操控 相撲機器人較高下無人機競技 國際飛手相互較勁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