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反客為主》翻轉主流語境 展覽揭客家文化魅力
藝文
第1796期
《反客為主》翻轉主流語境 展覽揭客家文化魅力
2024-10-18
【記者林偌甯台北報導】走進熟悉的生活空間,卻發現蘊含客家文化的巧思。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的簡基米,與現就讀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的洪以諾以作品《反客為主\語境顛倒》,參展《詞彙之境藝術作品徵件展》,自11日起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展出。兩人以身為客家人的身份出發,透過建立便利商店、辦公室兩種日常場域,翻轉華語和客語的語言地位,邀請民眾一同進入「反客為主」的假想世界。 談到創作動機,簡基米說明,當他在外想要以客語與母親溝通時,卻感受到周遭環境不存在客語交流的尷尬感,促使他思考社會將華語當作主流語言漸趨極端的情形並非理所當然。便與同為客家人的洪以諾,共同反思對客家血統的文化認同,並一同創作。 因此兩人以客語成為主流語言的世界觀,建立讓人倍感熟悉,卻又陌生的環境,增加民眾觀展的衝擊感。將台灣人熟悉的超商、辦公室,結合充斥客語元素的文本,設計除了語言之外與生活情境相似的情境。「透過生活化的場景,我們希望讓觀眾來到這個場景後可以輕易理解,迅速地進入到這個世界觀。」洪以諾解釋。 步入展場後,映入眼簾的是一間超商,超商商品是結合真實存在的商品和客文化設計而成,且刻意挑選中文和客語漢字形體有明顯差異的品項,民眾能在欣賞作品時以「大家來找碴」的方式,觀察展覽中的超商和現實的異同。兩位藝術家更開發「反客為主結帳掃碼機」,掃描包裝上的條碼便能取得商品由來、客語漢字與發音,藉由互動沉浸體驗客語的魅力。 另一場景為設法振興華語的行銷公司,辦公桌上的電腦螢幕顯示數則以客語漢字撰寫的合作信件,並播放華語教授在教學場域中面臨困境、奶奶企盼用華語和子孫交流的單頻道錄像。然而兩人在現實與反客為主世界中身分顛倒,華語教授是傳授客語的教師,奶奶則以客家話為母語,他們表露出對華語的擔憂,實際上是面對客語邊緣化最真實的心聲。簡基米說:「我們呈現華語是弱勢的世界,把大家放到華語的鞋子裡面,讓大家設身處地去想『客語』在現實中面臨的困境。」期盼以華語成為弱勢的荒謬感,刺激民眾反思多語言族群之間相互同理及尊重的必要性。 觀眾顏亦均說:「習慣任何事物和文字都應該以華語表述的成見觀展,會造成感官顛覆的錯亂感。」這場探索台灣社會語言權力關係的藝術行動,試圖以更趣味、互動性的方式,萃取生活中被沖淡的客家符號,做為引領觀者認同本土語言價值的媒介。觀眾楊矞菁也分享觀展過程中使用掃碼機聆聽客語發音並嘗試跟讀,讓她和客語之間的距離感被過程中的互動稀釋,「語言還是要用講的,跟聽的才是最可以去流動的。」
史博館藉AR與民眾互動 Q版角色翻轉文物印象
生活
第1796期
史博館藉AR與民眾互動 Q版角色翻轉文物印象
2024-10-18
【記者周元曦台北報導】跨校性青年自主團隊「環保星勢力協會」致力於青年志工培力與環境永續教育,近年來團隊跨足其他領域活動,而此次則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合作,於12、13日舉辦「5G AR實境導覽」,帶領民眾利用AR實境導覽,透過與虛擬角色的互動,認識更多史博館內的館藏文物,同時了解台北城南地區的歷史。 導覽活動從南海路口出發,途經4個駐點,每個駐點都與不同館藏文物結合,且文物皆被製作成Q版的AR遊戲角色,如在郵政博物館前,可以透過動畫版的搖錢樹,認識博物館的銅幣收藏;在終點站史博館前,則可以利用AR看見畫家溥心畬畫中的猿猴在螢幕中跳躍。此外,活動還配有語音導覽,介紹途經的歷史建築,如楊英風美術館、228國家紀念館等,希望透過新科技的幫助,使民眾認識這些容易被忽略的台北歷史建築,進而了解此地文化脈絡。同時,活動讓民眾透過Q版角色認識史博館的館藏文物,更進一步激發他們親自造訪博物館的興趣。 環保星勢力協會的青年志工,現就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研究碩士的簡嘉信表示,這是他第一次舉辦與AR有關的導覽活動,而他注意到加入AR後的活動人數變化,「這次活動年輕族群報名數量明顯增加,活動中也能看到他們非常積極的操作AR遊戲並進行反饋。」現為高中教師,團隊內最為資深的志工陳建文也認同AR為導覽帶來的助益,「加入了AR導覽,民眾手邊有了可以即時互動的遊戲,促進思考的同時也能提高學員專注度。」藉由舉辦此次活動,環保星勢力協會長李明峯期望民眾能有「認識、關心再行動」的漸進性歷程,此次活動作為開端,大眾在未來能主動走進博物館並認識家鄉文化才是真正的行動。 就讀國立清華大學英語教育學系的學生簡杉諭表示,因為自己就讀教育相關學系,未來想當小學老師,而現今多數小學都在推行科技結合教育,所以想透過此次活動更加了解新科技導覽為教育帶來的幫助。他也提出自己平時不會主動關注歷史與文化,但參加完活動後讓他有了想要好好參觀歷史博物館的念頭,「AR遊戲裡有一個可以點選陶俑角色的環節,我會因此想去博物館看真正的陶俑長什麼樣子。」活動結合科技的呈現手法,為民眾提供認識歷史的不同管道,更大幅度提升年輕族群對在地文化的興趣。
臺大修正「論文師生互動原則」 學生研究歸屬仍待保障
校園
第1787期
臺大修正「論文師生互動原則」 學生研究歸屬仍待保障
2023-11-30
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長黃種賢表示,研協會目前正關注台大奬懲委員會的單一性別最低比例,期待創造性別更友善的環境。 圖/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張愷文提供【記者林詩祐綜合報導】國立臺灣大學10月20日於教務會議上修正《國立臺灣大學論文指導教授與研究生互動準則》(以下簡稱《互動準則》),給予學生主動終止指導關係的權力。然而修正後的法條,仍無法保障學生論文所有權,使學生可能依舊傾向隱忍權力者侵犯。今年五月台灣掀起#MeToo運動,校園中研究生與指導教授的性騷擾事件也引起關注。有鑑於此,臺大研究生協會便研擬修改指導教授跟研究生的互動準則,期望給予學生更多權益保障。臺大研協會長黃種賢發現,過往臺大研究生若想結束與指導教授關係,必須經由指導教授同意,如果不通過,學生只能申請系所召開協調會處理,「協調過程是否發生師生話語權力不對等,或是私下被壓迫,其實都無法掌控。」因此臺大研協會針對《互動準則》第六條提出修正法案,未來當性平事件成立,研究生得以主動請求終止指導關係,且系所必須在一個月內針對雙方之間的研究成果歸屬進行協調,以保障其權益。面對保護學生的修正法案,臺大電子工程學研究所碩士一年級學生黃紹棋提出潛在問題,他表示,在未取得原指導教授之書面同意之前,不可以發表原本與該教授的研究成果,「學生仍可能為了保住論文而忍氣吞聲。」他坦言,學生為了盡快拿到學位,可能寧願選擇不舉報,而使新法無法發揮作用。黃種賢談及,論文的歸屬,取絕於教授或是研究生在論文上面付出程度,而修正案中明列系所協調時需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相關規範,不得以不對等之權力與地位,再次造成被害人二度傷害。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說明,《性別平等教育法》全台各級學校一體適用,因此規定較籠統,待個學校進一步制定。 圖/林詩祐攝除了擔心畢業資格之外,臺大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碩士一年級學生高馨慧則著重校方後續的處理,他指出,學生與原指導教授終止關係後,可能發生找不到新指導教授,或未來畢業在學術界發展,可能受到原指導教授的打壓,致使生涯發展受阻。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也同樣關心處理後發展,他表示,若性平事件不成立,學生不適用修正法條,導致無法主動終止與教授關係,後續師生關係的修復或是解除等等配套措施,都尚待擬定。此外,兩人均談及性別平等委員會的審議過程,張育萌說明,「師生之間的權力關係,導致學生蒐證不易」,性別平等委員在無足夠的證據下,無法做出最適當的判斷。高馨慧擔心性平會的審議過程,因為教授擁有較多資源跟較高的地位,更好為自己爭取權益,所以可能會產生對學生不公的裁決。他無奈地說:「修正這條法條,也沒有辦法解決現在的問題。」校園性別平等是台灣以討論多年的議題,黃種賢談到礙於全台各校研究所規定不統一,部分學校甚至各研究所規定都不盡相同,因此,可能連學生主動終止指導關係的權益都無法保障,遑論後續進一步的修法。不過,張育萌對此給予正面評價,他認為臺大修正案是個開端,能夠帶動其他學校進一步改革,藉由讓學生感受自身權益被學校重視,自身研究成果不被隨意剝奪,能夠留住更多人才。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談到,近年校園疑似性騷擾通報數逐年上升,不代表性平事件在校園變嚴重,而是學生願意說出口,更了解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圖/林詩祐攝
《facade立面》結合空間設計 引大眾反思觀看習慣
藝文
第1775期
《facade立面》結合空間設計 引大眾反思觀看習慣
2022-12-14
江淑筠希望探討作品內外的關係,觀眾可繞到窗外觀看作品的背面。 圖/張倩怡攝【記者張倩怡台北報導】觀眾在展間透過不同的觀看角度,將原本獨立的作品重疊起來變成新的作品,重新感受作品和空間的互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學生江淑筠舉辦個展《facade立面》,透過繪畫、影像和裝置作品配合空間呈現出不同的觀看方式,讓觀眾也重新察覺自身的觀看習慣與經驗,思考為什麼要看以及自身和作品之間的關係,展覽於10日起在外子展出。展覽主題「facade」為建築學術用語,一般指稱建築物的外牆,建築師會在建築正面呈現巧思,江淑筠認為這種行為與繪畫十分相似,「其實也是一個面,那它有一層畫布一樣是包覆在外面,然後要讓我們看到的那一層。」而他希望觀眾在展覽中除了畫作的正面,也強調作品的正反面和內外的關係。本次展出的作品以矩形圖案為繪畫主體,江淑筠說明,選用矩形是因為這是最能強調「面」的形狀,「如果是一個圓、一個三角或是有機的形狀。很容易會讓我們聯想到其他的東西。」他認為矩形很工整並有力量,可以讓繪畫自身成為主角,讓人更能專注地探索「面」這個主題。展覽也著重於作品與觀眾身體的互動,所以大多的畫作都以無題為命名,並放置於地面,讓畫作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與觀眾更貼近,希望打破大眾的觀看習慣。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學生江淑筠利用三個獨立作品交織,成為一組全新的作品。 圖/張倩怡攝雖然展覽空間不大,江淑筠仍利用窗戶和木架加入巧思,「正面到底是什麼,真的要繞進去之後,你才會看到它的那個面。」作品可隨著觀眾移動轉換觀看角度而產生不同的效果。他設計鏤空的木架,讓觀眾從門口的窗戶外看進去,會先看到窗戶上矩形的貼紙,再到鏤空架子上的黑白矩形,最後穿過木架看到大型的矩形,三層可以是獨立的作品,也可重疊成一組作品,「我們視覺已經不知不覺的用照相機的思維在看東西,但其實我是覺得肉眼的經驗還是沒辦法取代。」他表示,希望觀眾把整個展覽視作一件作品,並直接感受空間設計和畫作。 鏤空木架上的黑白矩形與後方的大型作品產生重疊效果,觀眾在不同角度看有不同效果。 圖/張倩怡攝展覽現場還有以圖像複製創作的《digital》系列,利用具有複數性的色紙重疊並掃描儀掃描後直接輸出,並以此探討影像世代的觀看習慣,「很多人都用圖片去認識作品,但我覺得那個原作可能根本不是你想像的,甚至是成千上萬種失準。」江淑筠說,一般攝影方式可大量複製影像但會使原作失真,他反而利用這複製性的手法創造唯一的原作,而且讓平面看似重疊立體,同時也在呼應主題的「面」和矩形作品。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學生江淑筠以圖像複製創作的《digital》系列,看似立體卻是平面。 圖/張倩怡攝曾觀看過江淑筠其他展覽的觀眾李冠瑩認為,這次的空間設計讓觀眾每次移動都可以獲得新的體驗,他說:「來到現場可以按不同的面向觀看,讓我覺得可以身歷其境。」觀眾劉昕宜也持相同看法,「他運用很多空間和建築的平面,告訴大家現在觀看的那一面是想傳達什麼,並以不同角度去呼應立面的主題。」
一同尋光吧! AR作品融關渡文化於光藝術節
藝文
第1770期
一同尋光吧! AR作品融關渡文化於光藝術節
2022-11-02
圓環型的燈光裝置,是由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陳昱伶、李芷綺、王可可、洪伊妘製作的互動作品〈尋光〉中的主燈。 圖/洪伊妘提供【記者何予綜合報導】在圓環型主燈周圍散佈著帆船造型的小燈,觀眾拿著手機穿梭其中與之互動。作品〈尋光〉在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舉辦的關渡光藝術節《濟濟》中展出。本屆光藝術節首次跨出校園,於10月28日在關渡中港河碼頭開幕。新媒系的學生陳昱伶、李芷綺、王可可和洪伊妘,受關渡宮沿路掛設的燈籠和碼頭所啟發,結合光藝術裝置與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技術,設計了一套互動遊戲,製作出作品〈尋光〉。觀眾下載APP後,可以跟著遊戲腳本化身為「守燈人(註)」,將手機鏡頭對準主燈周遭的小光船後,便可透過APP捕捉小燈裝置上的「光精靈」,再將鏡頭對準主燈回傳光精靈身上的能量,以點亮裝置,為中港河碼頭的船舶引路。註:在遊戲腳本中,體驗者將成為守燈人的角色,帶著行動裝置,在AR中捕捉光精靈。王可可分享,因關渡宮鄰近北藝大校區,在創作發想期間,團隊會相約在關渡宮和關渡中港河碼頭周遭區域漫遊以尋求靈感。陳昱伶則說明,在某次閒逛時偶然看見整排燈籠延伸至關渡宮的景象,「我們覺得那個光指引到某個方向,可以解讀為希望。」他們也因此受到啟發,並將此概念轉化為現在的作品〈尋光〉。 〈尋光〉創作團隊自行開發手機APP,讓參觀民眾可以透過行動裝置參與虛擬實境,與作品互動。 圖/洪伊妘提供策展人、北藝大新媒系專任講師林書瑜說明,這次展覽以關渡本身的地景、人文、歷史作為創作發想,也曾邀請地方文史工作者陪伴學生認識關渡。展名《濟濟》也是取自音樂人鍾永豐和陳明章為關渡所譜寫的《關渡之歌》,連結對土地和在地生態的情感。〈尋光〉作品中的光精靈,以招潮蟹、彈塗魚、鴿子等形態出現,也是從關渡自然公園的棲息生物找到靈感。現場觀眾謝昕亞表示,在「尋光」過程中,十分期待最後點燈的瞬間,也在遊戲體驗中認識到關渡當地的捕魚環境,加深對關渡的印象。他認為,藉由體驗互動的作品,參與者能更投入在展覽中,因此如果有特定想傳達的議題,互動式藝術裝置是合適的傳播形式。陳昱伶也點出,非互動式作品觀看方式只有一種,但互動作品可以讓觀眾的角色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尋光〉團隊更希望,不只是展場與地景連結,作品本身也能與在地文化、民眾有所聯繫。
網路串觀眾、表演者 「直播皮辣椒」建新互動形式
藝文
第1755期
網路串觀眾、表演者 「直播皮辣椒」建新互動形式
2021-10-27
【記者顏婕儒綜合報導】觀眾隔著螢幕觀看藝術家的表演,畫面中的主播也即時以口述方式現場轉播,並與觀眾進行互動。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六位學生組成的團隊「直播皮辣椒」,於18日至24日在臺藝大校園內進行現場展演,並以直播及錄像的形式於網路上放送,試圖探討現今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展演由〈Bih - sio - tshe〉、〈三位一體〉、〈信愛的天使之吻 翔翼的純愛呼喚〉、〈宇宙原初無髮霹靂 軒轅一破六根清淨〉四件作品組成。在〈Bih - sio - tshe〉中,表演者站於系館內不同監視器下,各支錄像回傳至九宮格分割的螢幕,串連現實中四散各地的位置,觀眾可以透過螢幕觀測表演者的一舉一動,並且操控他們進行圈圈叉叉遊戲。其中一名表演者陳薇說:「雖然主控權在觀眾身上,不過表演者會自己去找到鏡頭的中心,試圖成為展演的主角。」 〈Bih - sio - tshe〉中觀眾透過螢幕進行圈圈叉叉的遊戲,藉著操控藝術家來決定遊戲的結果。 圖/直播皮辣椒提供而在〈信愛的天使之吻 翔翼的純愛呼喚〉中,藝術家們在校園中擺放白色的帳篷,並在帳篷內把擁抱、聊天、親吻等親密行爲化為付費服務,觀眾可以進到帳篷中購買五分鐘的體驗,不過無論是炙熱的眼神、抑或是大面積的肢體接觸,只要時間一到就會立刻停止,「我就像是一個商品。」表演者王信翔形容。 〈信愛的天使之吻 翔翼的純愛呼喚〉透過兜售人體服務,探討現今社會出現的各種交易,如性交易、一日伴侶。 圖/直播皮辣椒提供參與展演的觀眾如同擁有上帝視角的監控者,看似單方面的控制表演者,不過陳薇解釋,雙方的權力關係其實沒有如此不對等,「並不只是一方操控一方,而是相互進行操控與反操控。」而團隊也期望作品能促使觀眾去思考,情感與行為是否可以單獨抽離。作品座談會與談人陳孝齊形容,在商業性的世界中,人與人的互動變得相對苦悶與冷淡,「這個展覽很像是在苦中作樂、然後再加辣。」團隊說明,疫情爆發後,直播潮在居家防疫期間掀起,因此他們想藉此次展演探討「直播」是如何進入生活,並試著去建構作品。陳薇提及,比起一般直播主,藝術家們更專注於創作背後的含義,「討論某個重要的議題、傳遞一種想法或是概念,所以我才去做這件事情。」他也補充,不同的出發點,處理的手法就會有所差異。雖然網路直播作品能成功將受眾擴大,不過與談人賴沛雋形容,觀眾已不再像是群體、群眾,而像螢幕上方浮動的數量,「接觸到群眾的人數是廣的,但其實說到底他可能只是一個數字。」他補充,觀眾可以輕易地進入,也快速的抽離,為了因應這種情況,藝術呈現的方式必須更快速地吸引觀眾。而陳薇認為,「觀眾與表演者的關係是一直在互相影響、互相改變的。」他也期許未來能不被過去的框架所限制,以新的展演模式開創更多的體驗與可能。 展演中的另一作品〈宇宙原初無髮霹靂 軒轅一破六根清淨〉,透過自己理髮的過程,象徵希望對自己能掌握的事情,再多拿回一點點權力。 圖/直播皮辣椒提供
群眾互動創即興空間 李明潔盼表演者舞出日常
藝文
第1740期
群眾互動創即興空間 李明潔盼表演者舞出日常
焦點
2020-12-16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舞者的身體時而蜷曲,時而伸展,經過一陣激烈的擺盪後,歸於輕柔。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學生李明潔,於5日起在「水谷藝術 Waley Art」舉辦展演《冰箱自己開啦》。他將民宅的一隅作為表演空間,並邀請舞者與觀眾走入非典型劇場空間,呈現表演與創作的日常性。此展演為李明潔的「2020修補計畫」之一,他從劇場黑盒子走向戶外獨舞,再邀請他人踏入一般住宅欣賞展演,試圖藉由不同的演出形式釐清自身與創作的關係。李明潔表示,他欲透過肢體介入不同場域的創作實驗,找尋更多表演藝術與人群連結的可能性。展覽空間展示他過去一整年的演出照片及編舞手稿,借以呈現演出之外完整的創作軌跡。他認為,藝術不只是舞者的表演,觀眾在現場翻閱筆記的行為,都成為展演的一部分,「藝術不只是請人走進表演場域而已,它也應該要走入人群。」 《冰箱自己開啦》是李明潔「2020 修補計畫」的最後一個計畫,他思考編舞過程如何進入一般展覽場域。圖(中)為李明潔。 圖/小川先生提供此次展演,李明潔抽離編舞家的身份,純粹扮演一名展演遊戲規則的設計者,他說:「這次我想要抽掉我的主控權,讓表演自然發酵。」他邀請曾經合作的舞者參與演出,賦予他們一個物件作為演出主題。為貼近日常即創作的概念,舞者必須透過得到的物件與展覽空間提供的素材產生靈感,即興編舞創作。因此,演出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都無法預期。 展演過程中,舞者也會邀請現場觀眾參與編舞的思索過程,讓觀眾也成為演出的一部分。 圖/小川先生提供表演者張堅豪擅長表現抽象的肢體語言,李明潔給予他的創作物件是一本關於走路的書。演出中,張堅豪將身體倏然蜷曲與舒張,呈現平常呼吸時的狀態。而喜歡規劃生活細節的表演者陳詣芩,他給予的指定物件為行事曆。因此,陳詣芩利用打掃、沐浴等具象化的動作演繹日常瑣事。對陳詣芩而言,即興舞蹈需要將身體感知全部打開,讓他有更多空間表現自己的內在感受。 表演者透過物件的使用連結他們過去的記憶片段,以超現實手法重複描繪記憶片段中不斷移動的身體感覺。 圖/小川先生提供表演過程中,陳詣芩潸然淚下。他說:「我幾乎沒有在表演過程中哭過,但這次的表演很即興,有些感性的畫面突然湧現。」有觀眾立即給予擁抱,抑或遞上面紙。觀眾陳怡真表示,當下是非常生活化的氛圍,他未多思索是否介入演出,自然而然地給予舞者一些安慰。演出結束,陳詣芩在李明潔的手稿上印上唇印表達謝意,「那本手稿就像明潔的靈魂,我想透過親吻它,表達過去整年我們一起工作的感謝。」觀眾蕭靜惠認為,表演者的真情流露,使整段表演具有重量與人情味,而非冰冷、有距離感的純藝術。李明潔認為,即興創作讓舞者不再束縛於編舞家的作品框架,得以讓舞者的創作內容具有個人色彩、更貼近他們的日常,進而在演出中折射出他們的內心小世界。 李明潔邀請觀眾打開展覽現場的冰箱,窺探裡面各種的創作工具與提示紙條。 圖/小川先生提供
承接脆弱的角落 《脆弱一隅》正視負面感受
藝文
第1737期
承接脆弱的角落 《脆弱一隅》正視負面感受
2020-11-25
【記者徐嘉璟新北報導】雨聲驟下,研究員捧著半滿的量筒蹲在角落,蒐集從臉頰上滑落的眼淚。策展人邢敬怡與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系學生田宓等人,於20日起在咖啡廳「小盒聚落」,舉辦互動式表演《脆弱一隅》,將生命故事化為實際的場景和物件,挖掘自己深埋於心的脆弱。 演員以白色粉筆,在黑白兩張紙上描繪心境,但白紙上的繪畫軌跡若隱若現,意圖引導觀眾翹首窺探。 圖/邢雅嵐提供人們總是談論正向的事物,卻藏匿負面情感,策展人兼演員邢敬怡說:「脆弱沒辦法好好被看見。」溫煦的黃光填滿空間,展演設立在像家一樣的場域,團隊將場地塑造成飯廳、浴室等。邢敬怡說明,看似平凡的家,總是承載人們日常的悲傷,而被切割的展演空間成為盛放演員脆弱的場所,呈現他們的內心世界。表演期間,觀眾可自由穿梭在各個樓層,慎重地探索表演者和自己的軟弱。密封的玻璃滴管掛置於潔白的實驗桌和百葉櫃上,浴室被轉化為解析「脆弱」的實驗室,這是田宓的表演《Shower of tears》。田宓提到,浴室是他釋放眼淚的場所,腳邊的量筒就如浴盆,成為他裝載眼淚的工具。田宓肯定說道:「眼淚是具有紀念意義的。」他想告訴觀眾,當我們回頭正視悲傷,反而能夠看見自己的成長與改變。 滴管內裝著淚水,象徵各種引發脆弱的事件。創作者田宓化作研究員,仔細打量內容物,思考脆弱的意義。 圖/邢雅嵐提供洗澡水投射在牆面,田宓站在牆前解開馬尾,投影在他臉頰的水痕如滑落的淚水。田宓解釋,脆弱是不易察覺、難以釐清的渾沌狀態,但眼淚總能提醒自己正在難過。他補充:「我自己很害怕關係的失去。」但淚水並不會洗淨田宓的恐懼,反而促使他細數與親友相處的點滴,接受關係的逝去。 浴室是創作者田宓平時察覺脆弱的角落,田宓模擬洗頭,使窗外的雨水像是從蓮蓬頭流出一般,以結合浴室和實驗室的意象。 圖/邢雅嵐提供在《拯疚者》,邢敬怡邀請觀眾圍成一圈,以碰觸旁人為訊號,輪流做出不能重複的扭曲表情,讓觀眾將當下的感受透過表情具體呈現。邢敬怡說:「每個人都有脆弱,它(脆弱)其實可以輸出,是可以被看見的。」接著,他環視觀眾圍成的圓圈,站在每個觀眾前面模仿他們目前的狀態,直視的眼神逼迫觀眾面對自己。他補充,這是舞蹈治療的鏡映療法(Mirroring),藉由模仿觀眾的動作,達到情感複製,而觀眾看著自己被複製的狀態,將會更了解自己。 當觀眾抬起右腳,創作者邢敬怡也跟著動作,並模仿觀眾的一顰一笑。邢敬怡表示,模仿對方是一種「什麼都不做」,他不會給予觀眾任何提示,逼迫觀眾和內心對話。 圖/邢雅嵐提供展演空間的每個角落,表演者練習展現自身的脆弱,邢敬怡回憶,每他當看見他人需要幫助,卻無法及時伸出援手時,就會感到愧疚、無力。他期待,透過互動,表演者與觀眾都能更了解自己,獲得面對脆弱的力量。觀眾趙玉美認為,演員極力想傳達自己的情感,並非單向療癒觀眾,他說:「與其是和觀眾互動,不如說是表演者在和自己對話。」
碩博師生不睦致憾事 中國訂十「不得」互動準則
國際
第1736期
碩博師生不睦致憾事 中國訂十「不得」互動準則
2020-11-19
【記者周佩怡綜合報導】近年中國研究生與導師關係不佳而自殺的事件頻傳。中國教育部11日為此頒布包含十個「不得」的《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明確規定導師行為,盼解決目前師生關係不睦的問題。多數民眾對此表示贊成,但也點出舉報方式、確切罰則不明的缺漏。準則針對導師行為,從正確履行指導職責、精心盡力投入指導、嚴格遵守學術規範等八個面向,提出「不得對研究生的學業進程及面臨的學業問題疏於監督和指導」、「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等十個「不得」。中國教育部新聞稿提到,「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負責人」,本應為國家作育人才,卻有部分導師未善盡職責,導致研究生壓力過大而自殺。根據《香港01》報導,一名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於10月13日自縊身亡。他在遺書中提到老師上課品質極差,論文進度停滯不前,老師又鮮少關心自己,不但使研究生涯空轉,也讓他面臨身心壓力。無獨有偶,5月9日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碩士生黃靜怡墜樓身亡,家屬發文指控其導師百般刁難、不同意送審畢業論文。即使黃靜怡苦苦哀求仍不理不睬,造成他精神逐漸崩潰,出現幻覺、幻聽,最終發生悲劇。另一起研究生自殺事件發生於2019年聖誕節,南京郵電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姓研究生長期被導師謾罵壓榨、羞辱人格,導致重度憂鬱。事發當日,導師拒絕批改論文,並強逼他簽署延期畢業承諾書,甚至要求賠償不合理的實驗費用,致使該生選擇在實驗室以一把火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而類似事件還有許多⋯⋯。 老師作為與學生相處的第一線,除了肩負教學、研究的職責,更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圖/周佩怡攝相較上述案例遭受的待遇,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張大強(化名)自認很幸運,他的導師時常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每個月的導生聚更會邀請學長姐分享經驗,師生關係和睦,相處融洽。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閻鳳橋以自身經驗分享,他除了與研究生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也會主動關切他們的身心狀況和學業。他表示自己鮮少與學生發生嚴重摩擦,至多曾因研究生論文進度不佳而顯得急躁,但事後自我檢討道:「我們都是從年輕走過來的,自己當時不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嗎?」 中國近年頻傳學生因師生關係不睦而自殺的新聞,顯示師生關係也是學生就學期間重視的元素。圖為示意圖。 圖/周佩怡攝違反準則的導師,中國教育部將依據《教育部關於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等相關規定,約談、限制招生名額、停止招生資格、取消導師資格,同時亦將問責院系所乃至整個學校。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凌小莉(化名)認為準則內容過於概括,沒有明確的判斷標準,可能讓不良導師有可趁之機。他也指出目前準則只是效力層級較低的部門文件,建議進一步立法。閻鳳橋則表示教育部制定的是原則性準則,僅能提供大方向,但大學都有相應的申訴管道及管理細則。他也補充,準則的頒布代表確實存在有問題的師生關係,期盼藉此改善研究所師生關係,形成有利學生成長和發展的環境。《大學報》關心您,再給生命一次機會。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全年24小時無休)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自主保持社交距離 染病蝙蝠本能減群體互動
新知
第1735期
自主保持社交距離 染病蝙蝠本能減群體互動
焦點
2020-11-04
【記者蕭淳云綜合報導】「社交距離」因疫情席捲全球而成為時下熱門口號,大眾遵守隔離規範、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場所,以降低新冠肺炎傳染風險。然人類並非唯一採取社交距離的生物,染病蝙蝠也有「無意識社交距離」的本能行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生態演化暨有機生物學系團隊於最新一期《行為生態學》(Behavioral Ecology)發表一項研究,指出野生蝙蝠的生病表徵,會降低牠們與群體接觸互動的頻率。 團隊表示,雌性蝙蝠的社交行為比雄性蝙蝠更穩定,通常會定居於同一棲地,因此較適合作為實驗樣本。 圖/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生態演化暨有機生物學系團隊提供根據實驗數據顯示,生病蝙蝠與同伴的平均接觸數量比健康蝙蝠少四隻。與同伴接觸機率也從原本的49%下降至35%。研究團隊學生塞巴斯蒂安.斯托克邁爾(Sebastian Stockmaier)解釋,此行為屬於「無意識的自我隔離」,為一種本能行為。有別於人類社會的隔離規範,人類是為了群體利益而避開同伴,蝙蝠則是由於生病造成的身體保護機制,驅使牠們遠離群體,可能的原因包括:活動力降低、避免群體互動的混亂、遠離群體避免體溫過高。為了觀察野生蝙蝠的社交互動模式,研究團隊先在馬雅遺址附近捕捉100隻吸血蝙蝠,再篩選出34隻社交行為較穩定的無懷孕母蝙蝠進行分類。隨後,對半數蝙蝠注射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溶液,讓其產生假象生病反應,另外半數蝙蝠則注射生理食鹽水。最後,團隊逐隻將其編碼標記,並裝設鄰近感測器,接著野放回棲地進行追蹤觀察,以分析蝙蝠的社交狀況。研究團隊發現,生病蝙蝠會明顯減少與群體的互動,而此現象會隨著脂多醣作用消失而漸減。 研究團隊在野外棲地捕捉100隻吸血蝙蝠進行實驗,有別於過去的實驗室研究,更能貼近蝙蝠的真實狀態。 圖/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生態演化暨有機生物學系團隊提供團隊成員西蒙.裏佩爾吉(Simon Ripperger)和杰拉爾德.卡特(Gerald Carter)不約而同地表示,捕捉和照料樣本蝙蝠十分辛苦,為了盡可能減少野生蝙蝠受影響的時間,團隊不眠不休地接續進行捕捉、注射及安裝感測器。斯托克邁爾則提到處理實驗數據的困難,他強調:「感測器每兩秒偵測一次社交網絡分布所帶來的資料量非常龐雜。」 研究團隊將鄰近感測器安裝在吸血蝙蝠的背部,以近距離追蹤他們在樹洞內的社交行為。 圖/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生態演化暨有機生物學系團隊提供針對團隊使用追蹤器觀察野生蝙蝠,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玲玲認為,此為較創新的方法,不僅可減少人為擾動,也能避免在實驗室操作造成的誤差。他也補充,大部分的蝙蝠具有親密的社交關係,而此研究觀察的吸血蝙蝠更會「互相補給」,他說明:「同一棲所的(吸血)蝙蝠會在同伴飢餓虛弱的時候吐血餵食,然這對餵食的蝙蝠本身也是一種犧牲,可見牠們的社交行為更為複雜。」此外,研究團隊解釋,此次研究透過脂多醣引發蝙蝠體內的免疫反應,製造「生病」的假象,並不會對蝙蝠造成健康傷害。不過,蝙蝠的社交行為可能因不同致病來源,而產生殊異的行為表現,卡特透露,未來團隊會持續研究吸血蝙蝠感染其他病毒的社交行為變化。
置頂